北京時間 6 月 4 日凌晨,蘋果在 WWDC 上發(fā)布了全新的 iPad OS,對過去 iPad 在效率和體驗上的問題進行了非常大的改進。
這個系統(tǒng)能挽救 iPad 在移動辦公領域的弱勢嗎?我們第一時間體驗之后,有了一些答案。
安裝過程
不只需要一個 iPad
目前 iPadOS 還未開啟公測,以下是開啟測試版 iPadOS 的方式,測試版 BUG 較多,刷機有風險,使用需謹慎。如果選擇刷測試系統(tǒng)請務必注意文件保存,有丟失風險。
安裝 iPad OS 首先需要一臺 macOS 的電腦,因為蘋果這次要求在最新的 Catalina 系統(tǒng)里才能刷入 ,因此首先要將電腦刷至 Catalina 測試版。鑒于目前 Beta 版 BUG 叢生,我們建議在虛擬機內(nèi)更新,或者使用 U 盤建立引導盤來使用,我們這次使用的是 U 盤。
將 iPad 連接電腦,電腦通過 U 盤啟動,在 Catalina 的「訪達」里查看 iPad,然后按住 Option 的同時點擊「Restore」,選擇下載好的 iPadOS ipsw 固件包即可完成刷機。
隨后關機,拔 U 盤,再開機之后就可以恢復原樣。
另外刷機過程中有可能會失敗,如果意外失敗甚至變磚也別慌,可以進入 DFU 模式連接電腦,恢復到最新版本后繼續(xù)刷,多試幾次就有可能成功。
最后還是要提示:刷機有風險,玩樂需謹慎。注意文件保存!
新桌面
「負一屏」被取消
iPad Pro 2018 被用戶詬病的一點就是軟件體驗跟不上硬件進步,而軟件體驗上很大的一個問題就是對大屏幕的利用率很低。
iPad OS 13 著重改進了這個部分,主要體現(xiàn)在兩點:
增大主屏幕(Home Screen)信息量
增強多窗口功能
iPad OS 主屏幕的圖標布局從 iOS 12 的 4x5(或者豎屏的 5x4)暴增到 6x5,并且旋轉(zhuǎn)屏幕后的布局不會改變。除此之外,還可以在第一屏首頁的左側顯示原本負一屏的「小組件」,再加上 Dock 上還可以擺 13 個圖標,如此一來解鎖之后你需要面對的是鋪天蓋地的信息密度。
但是這樣的設計還是有一些問題。
首先不像 Android,iPad OS 的圖標布局不可修改,意味著如果你嫌圖標過小,就只能忍。這個情況在 iPad mini 上更加嚴重——本來屏幕就小,圖標變小之后就更不好找了。
其次是「增大信息量」的改進只停留在主屏幕,實際上通知中心/鎖屏仍然保持了單列設計,并沒有在推送條目的左邊額外顯示一列「小組件」。
iPad OS 也增強了多窗口功能,不但一個軟件可以打開更多窗口(終于可以左邊一個 Word 復制,右邊一個 Word 粘貼了),而且多窗口操作也有了的心的手勢邏輯。
類似在 Mac 上面將某一條備忘錄打開成單獨的窗口,在 iPad OS 上也可以拖拽單條備忘錄到屏幕內(nèi)側將其變成一個獨立的小窗口,或者拖拽到邊緣來啟用分屏模式。小窗口之間可以用類似 iPhone X 的橫向滑動手勢來回切換,也可以上劃來進入小窗口選擇界面。整套交互動畫非常有彈性。
因為此時一個軟件可以打開若干個窗口,因此再次點擊 Dock 上的圖標時,不會直接切換到軟件,而是會顯示該軟件已打開的所有窗口,類似 Mac 上的 Exposé 界面。
此次 iPadOS 也支持了呼聲頗高的「深色模式」,說是深色,其實完全可以叫做「黑色模式」。開啟「深色模式」之后,整個系統(tǒng)界面會變成黑底白字的樣式,壁紙也會相應地變化,用戶也可以選擇讓系統(tǒng)根據(jù)日出日落時間自動切換深色模式。
可能是出于對 OLED 屏幕的特性的優(yōu)化,iOS 13「深色模式」的背景為 RGB #000 的純黑,這樣可以利用 OLED 黑色不發(fā)光的特性顯著增加界面對比度,也可以一定程度上產(chǎn)生節(jié)電效果,但也導致暗色界面風格比較「生硬」。
而且將 app 的背景顏色直接改為純黑也會帶來若干問題,針對這些問題蘋果也做了相應的調(diào)整。
比如在分屏界面,為了讓中間的分割條更顯眼,會調(diào)整背景顏色,不再是 RGB #000 的純黑。
同樣,在小窗口懸浮時,上方的窗口底色不會再是純黑色。
以上這些操作不需要開發(fā)者分情況單獨適配,而只需要調(diào)用 iOS 13 自帶的「UIColor.systemBackground」屬性就可以自動設置。
理論上說,iPad 因為全線使用了 LCD 屏幕,可以不用糾結于 RGB #000 所帶來的微弱省電能力,但蘋果仍然選擇在 iPadOS 上大量使用純黑色背景,可能意味著未來的 iPad 會采用 OLED 屏幕。
新文件管理器U 盤還是沒時間測試
iPadOS 也終于支持了外接儲存,現(xiàn)在用戶可以把 U 盤直接插到 iPad 上,讀取和修改其中的文件;用戶在導入照片時也可以繞過系統(tǒng)相冊,將照片直接從外部儲存導入到第三方 app 中。同時如果你的辦公室中有網(wǎng)絡共享儲存(NAS)設備,iPadOS 文件 app 也原生支持 SMB 文件共享協(xié)議。
但是我們的體驗時間有限,這項功能暫時沒辦法體驗,目前仍不清楚它有哪些限制,比如是否僅限于配備 USB-C 接口 iPad Pro,是否支持 NTFS/FAT32 文件系統(tǒng),是否支持寫入緩存等等。
這也意味著蘋果從「全無線的未來」愿景中妥協(xié)了。曾經(jīng)蘋果是希望 iPad 和其他設備之間用 AirDrop 傳輸文件的,但是面對視頻剪輯、大文件導入、和非蘋果生態(tài)用戶互傳文件的場景時,AirDrop 顯然是不合適的,所以支持外接儲存可能也是出于無奈。但無論如何,對用戶的好處是實打?qū)嵉摹?/p>
新操作
鼠標操作不是最好玩的
發(fā)布會上蘋果重點強調(diào)了 Apple Pencil 的升級 —— 延遲由 20ms 優(yōu)化為 9ms(僅限于最新的 iPad Pro)。并且為 Apple Pencil 添加了筆劃截屏功能。
在任意界面內(nèi),使用 Apple Pencil 從左下角或者右下角向屏幕中間滑動即可截屏,并且可以直接在截圖內(nèi)進行涂鴉和標記。涂鴉工具欄也從之前的扁平化風格變成了擬物化風格,并且根據(jù)需要在四邊內(nèi)任意拖動。
另外在 Safari 內(nèi)截圖可以直接截取整個頁面的內(nèi)容,也就是說 —— 蘋果終于可以截長圖了!蘋果終于可以不依靠第三方應用就可以截長圖了!真正的 Amazing!
不過我在短暫的體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目前的截長圖功能似乎只會在 Safari 中觸發(fā),所以如果想要在其他應用 —— 例如微信、微博中還是要使用第三方的拼圖模式來截長圖。
另外在新 iPadOS 中蘋果終于加入了呼聲極高的連接鼠標功能。
然而這種連接鼠標并不是真正的連接鼠標,而是在「輔助功能 - 輔助觸控」中喚醒的輔助功能,蘋果官方給出的注釋是:「幫助不方便使用觸控的人模擬使用觸控功能」,算是一項人文關懷的項目而不是提升生產(chǎn)力的功能。
目前可以通過藍牙連接無線鼠標或者通過轉(zhuǎn)接 Hub 連接有線鼠標使用,打開輔助觸控之后就能看到一個「黑球」形狀的鼠標指針,并將默認開啟「小白點」輔助觸摸。
具體使用上,鼠標左鍵模擬的就是「觸控」,桌面拖動等拖動操作都需要使用左鍵;滾輪還是正常使用,方向是 Windows 的方向而不是 Mac 的「自然滾動」,按下滾輪則相當于按下 Home 鍵,短按回桌面,長按是呼出 Siri;右鍵打開「小白點」。
精度方面并不盡如人意:黑色的輔助按鈕非常大,大到會遮擋文字;精度也比較一般、復制文字的過程中和手指相比雖然有所提升但依然相當麻煩; iPad 絕大多數(shù)操作都依靠滑動,「長按左鍵拖動」的方式比較累;多點觸控失效,任務切換、呼出后臺等操作都失靈。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是模擬觸控,因此在長文本編輯時并沒有提升非常多的效率,移動光標尚不如在原生輸入法中的雙指定位來得方便;選字也和手指體驗類似。整個操作的改觀并沒有我之前預想中的大。
另外蘋果還為 iPad OS 提供了全新的懸浮小鍵盤和滑動輸入:在鍵盤上兩指向內(nèi)推即可變成小鍵盤模式,滑動輸入目前只在小鍵盤上生效。
實際體驗上,愛否的各位勞模們對新的滑動輸入方式評價頗高,他們都認為這個小鍵盤并不會影響看內(nèi)容,滑動輸入的容錯率也很高。另外子章覺得如果這個輸入模式能夠加上一些震動反饋可能會更好,畢竟現(xiàn)在在滑動過程中沒有任何的反饋,讓人有一種不確定感。
最后就是新加入的文字編輯手勢 —— 三指操作,三指捏合復制的體驗比較一般,捏合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屏幕亂動的情況,而且沒有任何的反饋,讓人沒有確認感;三指放開粘貼的操作體驗很好,感覺就像是文字在指尖炸開,很直觀,很酷;三指左滑取消的操作就比較一般了,但是相對于之前的「晃動撤銷」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整個體驗下來,新 iPad 的操作方式我個人還是比較滿意的,新加入的操作都算是簡單易懂,日常使用的頻率也比較高。但是在重點問題「效率提升」上,雖然有很大提升,但是目前還沒有一個跨時代的體驗,「替代筆記本」至少在操作上還是有些困難。
新瀏覽器
拿來排微信還是有點難
WWDC 上,看到 iPad OS 支持桌面級瀏覽器,我立刻打開淘寶開始看 iPad 的價格。原因在于作為一個微信編輯,工作的大部分內(nèi)容分為兩塊:寫文章、以及在瀏覽器的微信后臺為寫好的文章排版。
以前的 iPad 接上 SmartKeyboard 完成文字方面的工作,是沒有問題的。因此需要解決的問題只剩排版, iPad 對于微信編輯來說,能不能排版,就決定著能不能辦公。而桌面級的瀏覽器,就意味著平板也能排版了。
當我來嘗試用 iPad OS 里的「桌面級瀏覽器」排版時,一個小時后,我放棄了。
排版是需要比較高精度操作的,選詞上 iPad 就不過關,支起 iPad 用手指選,手酸;平放用apple pencil 選,脖子累,鼠標的體驗也不盡人意,如果有精確的選擇系統(tǒng),效率將會更高。
在電腦上瀏覽器能做的,iPad 瀏覽器也能做,前提是保持電腦瀏覽器原始不變,iPad 瀏覽器有桌面級的功能,但沒有桌面級的擴展性和自由度。
當然,桌面級瀏覽器不僅是用來排版,桌面版最重要的意義在于,你曾經(jīng)在電腦網(wǎng)頁上能做的事,在 iPad 上也能做。這雖然聽起來像一句廢話,但可以回憶一下,除了專業(yè)軟件,瀏覽器幾乎占據(jù)了我們工作娛樂的大部分時間。
能做≠做的好,在網(wǎng)頁上做的事,看視頻、聽音樂體驗和電腦上沒有區(qū)別,4399 上的 H5 小游戲也能玩,flash 就不能支持。至于辦公……請參考上面簡單的微信辦公。
在沒有插件的情況下,能做的事情還是不如在電腦上多的。iPad 的尷尬之處在于既沒有電腦的「靈活」,又沒有手機的「靈活」,前者是能干的事情足夠靈活,后者是能去的地方足夠靈活。
電腦上的瀏覽器之所以會成為我們?nèi)粘J褂寐首罡叩能浖?,其原因不在于瀏覽器功能有多強大,而是電腦上其他的功能配合的好,比如自由的文件管理系統(tǒng)、精準的選擇、豐富的擴展功能……
但在 iPad 上,其邏輯仍然只是一個「大號手機」,手機的操作邏輯講究「模糊」,避免精準,目前手機上大部分高頻操作,都從點按變成了滑動,因為滑動不需要太高的操作精度,而點按需要點對點的操作。在一個以高容錯率為設計基礎的 OS 上,效率是無從談起的。
iPad 想要提升生產(chǎn)力,進而代替電腦,必然要一步一步向 macOS 的邏輯靠攏,或者重塑其操作邏輯,而這就是 iPad OS 誕生的使命,至少,希望是有了。
新的 iPad OS 相比之前的 iOS for iPad ,好用程度上有了質(zhì)的飛躍,但想讓它取代你的電腦,是不現(xiàn)實的?,F(xiàn)階段的 iPad 仍然逃不過「買前生產(chǎn)力,賣后愛奇藝」的宿命。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