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曾經(jīng)照古人,古人不見今時月,就是這輪中秋月,陪伴過花前獨酌的李白,安慰過郁郁寡歡的孤女黛玉,又被遠謫他鄉(xiāng)的蘇軾寫進了詞中,寄給他思念的弟弟。
中國人的節(jié)日往往有詩的意味,而這個和月亮有關(guān)的節(jié)日則是其中最富有詩意的,在遙遠的農(nóng)耕社會,當一年中最圓最大的月亮升起時,古人設(shè)香案、拜月、飲桂花酒,文人在月光下雅集,女孩子盈盈拜月,遠隔千里的親人們則望月懷人,留下那不朽詩篇。
中秋,曾經(jīng)是那樣一個詩意芬芳的節(jié)日,我們的祖先不僅僅寫詩,更踐行著詩意的生活,當人們的心靈被生活磨礪得日漸粗糙,幸運的是,我們還可以從文獻中、從傳說中去感受逐漸遠去的詩意。
中國人可能是世界上最熱愛月亮的一群人,在眾多的節(jié)日中,兩個占重頭戲的佳節(jié)——元宵和中秋都設(shè)在農(nóng)歷十五月圓時。中秋節(jié)的所有活動幾乎都和月亮有關(guān),要吃月餅,還要拜月、玩月,所以又被稱為月節(jié)、月夕。
古代的月光如詩如畫
在幾千年的歷史進程里,中秋在我們的生活里,成為一種文化基因,又抑或是一種情愫。讓我們無法割舍,又如此上癮。唐宋以來,中秋的月在文人的世界里,成了最為詩意的花園。月亮以其特有的魅力成為古人歌詠不盡的主題。從詩仙李白的“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的寂寞情懷到詩圣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的思念之苦;從孟浩然的“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的自然寫真到劉禹錫的“塵中見月心亦閑,況是清秋仙府間”的情隨景移,總是叫人見月而感。唐人與宋人對此似乎有著巨大的喜好,也孕育著巨大的詩意能量。古人懷思,愛用秋天的思緒這種情感來表達,而中秋又居于三秋之中,正值月圓之夜,又有團圓意。詩意由此而生,正合天時、地利、人和。
站在陽臺上,仰望星空,不由得低吟那句“明月別枝驚鵲,清風(fēng)半夜鳴蟬”,仿佛置身故鄉(xiāng),在月色下漫步,在田野里享受清風(fēng)。其實如果較真一些,真正和十五夜有關(guān)的詩歌,是唐人的詩歌。唐人眼中的中秋節(jié),或是十五夜,就這樣帶著盛唐的詩情畫意,來到了人間。至于這些詩意從何而來,人們不得而知,但這些美妙的詩歌,就已然使人們十分沉醉,不能自拔了。
倘說中秋詩意的豐富,自然唐人不及宋人。不管是李白的“舉頭望月明,低頭思故鄉(xiāng)”,還是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都沒有宋人對中秋之月的那種深情,那是又愛又恨的感情,那是無法疏解情懷,又無從疏解的哀傷。
后來的月光是一幅童話
月到中秋分外圓,中秋時節(jié)話團圓,大約是從南宋起,中秋就逐漸演變成一個團圓的節(jié)日。因而在中秋之際帶著一家人或邀上三五好友,尋一個好去處,擺上三五小食,對著當空明月,喝酒閑聊,格調(diào)高一點的話,吟詩作賦,也甚是愜意。
只記得那些月色清透,夜空如水。有一次,小君在小樹林里走動時,發(fā)現(xiàn)地上竟然有一方手帕,于是跑來俯身去拾,不期竟然是一片月影。再聽老人們講月宮搗藥的玉兔,伐桂樹的吳剛,更有那美麗的月宮仙子嫦娥。記得當時小君竟然有個夢想,就是到月宮里找嫦娥,然后娶她當媳婦兒。當然,小君的少年終于會長大,這些美麗的往事,與月亮的美麗故事,也會在現(xiàn)實的生活中,漸漸消失,或者成為一種憂心的感嘆。少年不再,兒時那如水天空里的皓月亦然不再。
中秋夜,總是月色很好的夜晚,皎潔的月光從天空無拘無束的流下來,一如那溫柔的水撫過每一寸肌膚,一如那清涼的水流進浮燥的心靈。
李銘說:“記憶最深的是小時候在月下露天洗澡,夜色沉寂,鄰居新婚的嬌娘大約睡了,村口偶爾傳來一兩聲犬吠,但打擾不了青蛙的鳴叫,螢火蟲提著燈籠慢慢地在田野上空游動,就在這樣的夜晚,我坐在大樹下的木盆里悄悄洗澡,月光透過樹葉的間隙偷窺,我聽到了風(fēng)輕輕的從樹梢上傳來的笑聲。朦朧的月光,淡淡的情懷?!倍嗌倌旰?,當李銘從少年變成中年,看到月光還能記起那晚的景致和少年時青澀的痕跡。許多的家庭在中秋之夜,潔凈的庭院里,擺上一張方桌。月餅、菱角,幽幽的香味,氤氳在月色中。皎潔的月光下,一家人圍在桌旁,談生活,談學(xué)習(xí),談工作,談未來,幸福洋溢在每個人的臉上。此情此景,讓人們情不自禁地駐足凝視。抬頭賞月,月也在賞人,相互訴說衷腸。在百聽不厭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的故事里,孩子們貪婪地嚼著甘甜的月餅,在年復(fù)一年的期盼里,一天天走向成熟,踏上遠離故鄉(xiāng)的征程。
如今的月光是一種鄉(xiāng)愁
又是月下,看月輪在天空輪轉(zhuǎn)。消磨了多少個日日夜夜,那月亮也被磨得越來越明亮了。只是不知道月宮里的嫦娥,是否依然青絲仍在?
如今中秋節(jié)是一個團圓、思念的日子。借著明媚的月光,我們思念家鄉(xiāng),想念親人、同學(xué)、朋友,回憶溫馨的時光。
2014年曾經(jīng)有這樣一組數(shù)據(jù),中秋假期首日全國鐵路發(fā)送旅客超900萬人次,與2013年中秋同比增長23.2%。需要注意的是,在這個膨脹的數(shù)字中,出游的人數(shù)可能并不多,更多的是返鄉(xiāng),而對于中國密集的人口數(shù)量而言,返鄉(xiāng)的數(shù)字雖然巨大,但仍舊是少數(shù),更多的人仍堅持在崗位。
漂泊在異鄉(xiāng),又是一年中秋時,去年中秋剛?cè)胍梗面门c友人一起看天邊明月,友人說,那是一顆裝滿了鄉(xiāng)愁的心,年年跳動著我們的思念。婷婷說,自己突然想起席慕容文中的一句話:鄉(xiāng)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只有離開家鄉(xiāng)的人,才能夠真正地體會到什么才是鄉(xiāng)愁,鄉(xiāng)愁如水,悄然流入游子們的心思,一如那中秋的月光,清澈透明。中秋,是鄉(xiāng)愁的載體,如一抹月光,看似很近,就在眼前,其實離我們很遠很遠,那一輪月光,近在眼前卻無法觸摸得到。
中秋是一縷淡淡的鄉(xiāng)愁,中秋的月光映射出故鄉(xiāng)的模樣,那是小時的樣子,走得再遠,也無法忘記,鄉(xiāng)愁如中秋的月亮,只要一片月光灑下,就會有無邊絲雨細如愁的感懷。
“在家過的中秋最開心,夜是最美的。”小錦回憶說。家鄉(xiāng)的中秋夜,河邊星光點點,分不清是天上的星星還是河上的燈光,燈火闌珊處飄來陣陣笑聲;而岸上,他們一家三口坐在一起賞月,那一幕溫馨的畫面,至今歷歷在目。
后記:
城里的月光依然明亮
中秋佳節(jié),是中國傳統(tǒng)中最美、最富詩意的節(jié)日。月華播撒大地,給身處每一個角落的中華兒女同樣的意境。思念故鄉(xiāng)、思念親人、思念過去美好的片段,一個晚上,一晃即過的如夢佳期,思念最是珍貴。城里的一個個熟悉的面孔,隨著歲月一起逝去。只有那明月,依舊伴著清風(fēng),戀著楊柳,守護著故鄉(xiāng)。其實,漫漫人生中,每個人的頭頂上都懸著一輪明月。當遇境波折、悲傷無奈時,它便照亮旅途,慰藉我們疲倦孤獨的心靈?!昂I仙髟拢煅墓泊藭r”“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世事變幻無常,缺憾在所難免。唯有心懷祝愿,在天地充盈清輝的時刻,與親人一起分享幸福、平安的每一天。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