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到童和平的作品是在2002年5月17日中國畫研究院為其主辦的《童和平山水畫藝術學術研討會》。從展覽的策劃到研討會的召集都是由中國畫研究院院長、著名國畫家劉勃舒先生一手操辦的。記得當時很多在京的理論家和畫家都到會了,大概有30多人。會議的主持人是中國美術館研究部主任、著名美術史家、美術理論家劉曦林先生。到會的專家,學者和藝術家對童和平的藝術成就進行了充分而熱烈的討論,很多人的發(fā)言很精彩,也很中肯。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四點:一是對劉勃舒先生的舉薦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褒揚;二是高度評價了童和平不求名利,埋頭治藝的藝術道路;三是總結了童和平山水畫的藝術特色,就是大氣磅礴,氣勢恢宏;四是評價童和平藝術語言的構成因素以及成因。
我有幸受到邀請,并在研討會上作了即席發(fā)言,主要就童和平的藝術成就和特色,以及作者的實力進行簡要的評述。和大家一樣,高度贊揚了劉勃舒院長對童和平的發(fā)現(xiàn)和推介,同時我認為:結合藝術成就來看,劉勃舒先生對童和平的發(fā)現(xiàn)是驚人的。再后來與童和平的交往過程中,又進一步印證了我的這一看法。
童和平不是專業(yè)學院出身的畫家,他自幼生長在湖南婁底城郊的貧困山村,靠的是自己的天資、勤奮和執(zhí)著,才在專業(yè)上有了今天的收獲。22歲的童和平在1974年接替父親在副食品加工廠做工人,80年代初到婁底市文化局工作,從事文物工作10多年。在這個過程中,童和平一直刻苦學習中國畫,至今已30多年。
對其為人,曾經有人寫下了這樣一段描述:“真誠率直,平和坦蕩,樂觀大度,處事心態(tài)平常,不計功利得失”。(周昭坎《走出困惑—童和平和他的山水畫藝術》)通過我個人對童和平的交往和接觸,我認為這個描述還是很精準的。每次我看到童和平,都感到這個人很有潛力,其理由在于他的言行中的質樸,單純,執(zhí)著和真誠。有的人言行舉止蘊含著堅定不移,有的人貌似木訥的背后隱蔽著玲瓏的機巧。童和平是質樸,單純與善于思考的集合體。常年的勤奮說明了他的堅韌不拔,大量的作品證明了他的藝術天賦,數(shù)以萬計的筆記印證了他的勤奮。
作為一個畫家,這些都是非常好的品質和習慣。學習,吸收,爾后融合在自己的知識中,形成自己的知識結構。僅有好學甚至勤學是不夠的,重要的是善學。而善學,就是要自己動腦筋。所謂“思而不學則殆。學而不思則罔”,闡述的就是這樣一個道理。善學使得童和平在鉆研山水畫過程中超越了一般畫家所關注的技術層面,在理論方面同樣獲得了自己的認識。其中關于“自由”的見解頗有獨到之處,童和平論道:“自由是生命追求的最高境界,而藝術可以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這種追求”。
所以黃賓虹論畫要'亂’,'亂’的實質是對自由生存狀態(tài)的追求,是一種自由心境的表達,是擺脫一切規(guī)范成法,無拘無束的一種表現(xiàn)方法,是一種無法的境界,也即自由王國?!保ā蹲叱隼Щ蟆推缴剿嬎囆g的時代走向》,吉林美術出版社,2003)這段話說明畫家對黃賓虹藝術主張的理解已經大大超越了單純對技術的詮釋,而是上升到哲學本體論的精神高度。后來童和平在給我的信中,又再次談到對“自由”的看法。童和平認為自由應該和藝術中的自由精神分開,自由是人的自由,是普遍意義的自由王國,它高于一切,甚至生命的價值。藝術的自由則是低于該層次的自由。藝術家達到藝術的自由還不夠,應該追求普遍意義的自由。由此,才能升華出藝術的真正的自由,據(jù)此,童和平認為很少藝術家才能達到這個境界,甚至包括一些先賢。基于這些認識,童和平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追求主體的精神自由放在了首位。
藝術史印證著童和平的這些理解。很多中國畫家就是在社會中發(fā)展出來,他們將自己的藝術融合在社會生活中。他們對自由的追求。實際上大大超越了單純的藝術層面。游學,參與社會活動,甚至生存于社會的底層,往往在動蕩、激越的社會環(huán)境中成就了自己的藝術。藝術史上很多的大師就出現(xiàn)在這樣的隊伍中。童和平說的,或者所認識到的自由就是這樣一種貫穿到人的生活中,貫穿到世界觀中的態(tài)度,這種自由具有永恒的價值,它促使我們超越現(xiàn)實的世界,本想一個絕對的理念的境界。如果不能完成這個超越,那么我們將永遠被束縛在現(xiàn)實的、物質的世界中,精神不能得到升華。最終淪為現(xiàn)實世界的囚徒。如果不能完成這個超越,那么,在藝術中也就不能獲得徹底的自由。無疑,童和平清醒地認識到了這個超越及其與自己藝術創(chuàng)作的關系,并且在自己的創(chuàng)作中努力去實踐。
通過童和平的筆記看出,他對藝術風格的追求有著明確的目標。他寫道:“我的畫以表現(xiàn)民族精神性為主要,以磅礴氣勢,以英雄氣概,表現(xiàn)生機勃勃的活力,企圖激勵人民奮發(fā)向上,熱愛生活。作為山水畫家則以林泉之心養(yǎng)浩然之氣概。但反過來,文化的熏陶,文人的心態(tài),對自然的回歸,我又極向往孤寂,落寞,荒涼又蒼茫的原始的淳樸的自然世界,因而使作品具有一種悲壯的氣氛和避世趨靜的境界,使之動靜對立統(tǒng)一,豐富了畫面的精神內涵,豐富了人的精神生活?!保ㄍ希┩推皆谶@里表達了兩層意思:一是對作品內涵的追求,想表達出英雄精神;二是對“自然世界”的精神的向往或捕捉。前者是作者對自己所處時代的精神感知,后者是審美意義上的文人情結,二者在童和平的藝術觀念中試圖將其融合起來,鑄造成既一個極富又時代精神有包含審美感受的藝術綜合體。單一的表達時代精神,會使作品空洞、單薄,反過來,僅是表達審美感受,又難免老氣橫秋的暮氣。
因此,童和平選擇了將二者有機地熔鑄于一體的道路。在他的作品中,我們看到既沒有傳統(tǒng)的生硬創(chuàng)造,也沒有一味陷入傳統(tǒng)的昏弱灰暗,而是展現(xiàn)出了恢宏大氣、氣勢磅礴山水景觀。作者在筆記中一再對小情小調的格調表現(xiàn)出排斥的態(tài)度,強調的是功力,魄力,胸襟,反對“繁,工,細”和“小聲小氣”,提倡“大刀闊斧,直抒胸臆”。這些思考包含了對中國美術史的考察,對中國畫論的考究,對藝術大師創(chuàng)作實踐的比較和學習,因此,童和平的這些議論并不是簡單的體會,他有著相當深厚理論基礎,對于一個畫家來講。這是一個重要的創(chuàng)作基礎。事實證明,不在理論上進行思考的畫家,必定沒有長遠的發(fā)展。
這些認識和思考,也是畫家長期進行勤奮的創(chuàng)作時間的所思所悟,與畫家的創(chuàng)作構成了良好的互動關系。我們在童和平的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他的這些藝術主張的具體展現(xiàn)。童和平的作品充滿了激烈的運動感,無論用筆,用墨,還是構圖,都有自己的強烈的特征。剛勁有力的飛動,渾然天成得淋漓,恰如一篇篇英雄的詩篇,又似奔騰咆哮的交響,仿佛從畫面中飄出雄健的旋律。漫天的大雪,奔騰的山巒,茂密的叢林,無不在運動中展示出動人的雄渾與矯健。這就是童和平的作品帶給我們的審美感受,也是童和平的藝術創(chuàng)作所具有的美學特征。這一美學特征完全不同于傳統(tǒng)的文人畫的審美趣味,而是在傳統(tǒng)基礎上的充滿了時代精神的、對山水畫的新發(fā)展。毫無疑問,童和平創(chuàng)造了山水畫新的審美觀念。在具體的表現(xiàn)手法上,童和平也并不受傳統(tǒng)技法的束縛,而是大膽使用具有西方現(xiàn)代意味的構圖、用筆,以大筆觸的側鋒橫涂豎抹,體現(xiàn)出完美的個人創(chuàng)造。在筆記中童和平寫道:“側鋒用筆兼具線,面雙重特征,用筆通過技術處理,使作品具有明暗效果,有了體量感。既保留了中國話抒情寫意的傳統(tǒng),又暗合了現(xiàn)代繪畫的寫實特征?!闭f明畫家對筆墨的認識有著自己的體會與思考,有著堅定而明確的追求方向。所以,童和平在筆墨發(fā)展方面亦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總之,童和平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山水畫家,盡管他自己毫不滿足地在這一領域繼續(xù)著自己的艱辛勞作,但是,他的成就和貢獻應該是每一位看到他的作品的人都有目共睹的。在漫長的競賽中,勝利必將屬于那些貢獻自己畢生精力的人。我衷心希望看到童和平不斷完善自己的創(chuàng)作,并取得最終的勝利。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