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痹逐瘀湯
組成;當歸 15 克、川芎 12 克、紅花 9 克、劉寄奴 15 克、姜黃 12 克、路通 30 克、羌活 9 克、白芷 12 克、桑枝 30 克、膽星 9
克、白芥子 9克。
用法;水煎服,沒日有一劑,服六劑休藥一天,十二天為一療程。 功能;活雪化瘀、行氣通絡、除濕滌痰
主治;頸椎病
加減運用;氣虛體弱手麻明顯加黃芩 30 克;項背強急加葛根 24 克;熱郁經(jīng)絡加雙花藤 30 克;濕熱內(nèi)蘊,心煩口苦加黃芩 9 克或梔子 9 克、膽草 5 克。
化瘀解癱散
組成;黃芩 50 克、葛根 20 克、川芎 20 克、益母草 20 克、毛冬青 40 克、丹參 20 克、紅花 15 克、地龍 10 克、陳皮 15 克、天麻
15 克、秦艽 10 克、連翹 20 克、石菖蒲 15 克。
功能;補氣活血,化瘀消栓寧絡。
組治;中風之中經(jīng)絡,以半身不遂,語蹇口澀為主證者。
適用于腦血栓形成 [腦梗塞] 腦出血后遺癥或腦栓塞出現(xiàn)中風之中經(jīng)絡者,及暫短性腦缺血發(fā)作。
用法:諸藥共為細末,煉蜜為丸, 10 克重,日服 2 — 3 次,每次一丸,溫開水送服。散劑每服 4 克,溫開水沖調(diào),每日 2 — 3 次。更可作煎
劑服用。
禁忌:腦血管病有出血傾向,女月經(jīng)期、孕婦均忌服。
通冠宣痹湯
組成;瓜萎實 15 克、薤白 15 克、半夏 10 克、丹參 30 克、檀香 15 克、砂仁 10 克、紅花 15 克、川芎 15 克、赤勺 15 克、細辛 3
克、蓽菝10 克、田七 10 克(為末沖)
功用;本方具有通陽宣痹,活血化瘀,泄?jié)峄?,降逆和胃之功?/font>
主治:胸痹胸悶,心悸心痛,痛徹胸背,氣短喘促,不足以息,咳痰濁唾,嘔逆煩滿,脈緩或沉細,舌質(zhì)淡紫,苔薄白。
加減運用: 1 心動悸不得眠加棗仁 10 克、柏子仁 10 克。
2驚悸心慌多夢加龍齒、磁石各 30 克。
3胃脘痞脹加化桔 15 克、積實 15 克。
4心律失常,脈結代加太子參 10 克、苦參 10 克。
活瘀消積湯
組成:荊三棱(炒) 10 克,連莪術(炒) 10 克,青皮(炒) 10 克、積殼(炒) 10 克、柴胡 8 克、郁金 10 克、當歸 10 克、赤勺 12
克、鱉甲(醋制) 15 克、牡蠣(生用先煎) 20 克。
功能;養(yǎng)血活瘀,疏肝止疼,軟化肝脾。
主治:痞積塊,肝脾腫大或肝縮脾大,多種病因引起的肝硬變。證見:脘腹脹滿,兩肋脹痛,腹大青筋,或有少量腹水,面色黧黑,或見蜘蛛
痣、肝掌,唇青舌瘀或舌質(zhì)暗紅,脈細澀。
用法:將生牡蜊先煎 20 分鐘后,投入全方藥物,加水至淹覆藥面,置火上煎煮,沸后 20 分鐘,濾扎滓取汁,早晚各服一次,每日一次。
加減運用:腹水甚者加四芩湯(白術、澤瀉、豬芩、茯芩)。腹脹甚者加廣木香、檳榔。衄血者加蒲黃炭、阿膠、西草、毛根。肋痛者加金鈴
子散(金鈴子、延胡索)。
熱痹飲
組成:當歸 12 克、黃芩 9 克、連翹 12 克、忍冬藤 12 克、海桐皮 12---15 克、生甘草 12---15 克、生苡仁 24 克、防風 12
克、防已 12 克。
右藥 9 味水煎,一劑煎二次,上午煎頭煎,下午煎二煎,煮開煎半小時,每次煎成一小碗,飯后一小時服,一日一劑。
功能:清熱利濕,宣痹通絡。
主治:濕熱為主,風寒為兼,寒熱虛實錯雜,氣血流行不暢的熱痹證。
加減運用;熱勝者,加知母 12 克、梔子 9 克、羌獨活各 12 克;濕勝者加苦參 15 克、滑石 15 克、半夏 9 克、秦艽 12 克陰虛者,加生地黃
18 克、知母 12 克、苦參 12 克、半夏 9 克、滑石 15 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