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再說勾踐歸國后,每天晚上睡覺的時候,不躺在床上,卻睡在薪柴上。還在梁上掛一個苦膽,每頓飯前都要嘗嘗它的苦味。如此臥薪嘗膽以警醒自己不忘亡國之恥,激勵自己要報仇雪恨。他和夫人始終過著清貧的生活,自己養(yǎng)蠶織布,還經(jīng)常同百姓下田耕種。
越國遭受戰(zhàn)爭創(chuàng)傷,田地荒蕪,人口減少,生產(chǎn)受到很大破壞。而在外圍,吳國也時時在監(jiān)控著越國,同時四周還有其它諸侯國虎視眈眈。為使國家富強,勾踐采納了范蠡、文種提出的“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之策。意思就是花十年的時間休養(yǎng)生息,再花十年的時間教育人民訓練士兵。
從此以后,范蠡和文種分工合作,范蠡負責練兵,文種管理國家政事,推行讓人民休養(yǎng)生息的政策。國家獎勵耕種、養(yǎng)蠶、織布,尤其鼓勵生育,增加人丁。規(guī)定男二十歲、女十七歲必須結(jié)婚,否則父母受罰;上了年紀的人不準娶年輕姑娘為妻;婦女臨產(chǎn)前要報官,由國家派醫(yī)官檢查照顧;生男獎酒一壺、狗一條,生女獎酒一壺、豬一頭;家有兩個兒子的,國家負責養(yǎng)活一個,有三個兒子的,國家負責養(yǎng)活兩個。
勾踐將全部精力用在發(fā)展生產(chǎn)、積蓄實力、安撫民眾上,想以此報仇吳國。大夫逢同進諫道:“越國剛剛經(jīng)受大的創(chuàng)傷,今天才又稍有改觀,如果我們有所舉動,定會引起吳國的警戒,那樣災難就會降臨。如今,吳軍一心想要征服齊、晉,稱霸中原,同時他對楚、越又有深仇大恨。很顯然,吳國雖是名聲顯赫,可是驕橫狂妄,道德缺失。越國若要勝吳,不如結(jié)交齊國,親近楚國,歸附晉國,暫時厚待吳國。這樣就可以聯(lián)絡(luò)三國的勢力,輪番攻打吳國,等到它疲憊了,虛弱了,到時越國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攻克它了?!?/p>
逢同一番分析有理有據(jù),勾踐連連點頭,隱忍蓄勢,在暗中發(fā)展兵力。表面上表現(xiàn)得對吳國俯首帖耳,同時又時刻注視著吳國的動向,等待機會。
再說吳國,吳王夫差還在為北上稱霸而積極準備著。伍子胥對夫差北上遠征伐齊深表擔心,一再力諫夫差說:“大王,如今對吳國威脅最大的是越國,而不是齊國。齊國人不會到江淮之間與我們爭利,而越國與吳國同被三河包圍,兩者不能同存。而且我聽說句踐親身勞作,與百姓同甘共苦。此人不死,一定成為我國的憂患。吳國有了越國,那是心腹之患,而齊對吳來說,就像一塊疥癬。希望君王放棄攻齊,先修內(nèi)政,再伐越國!”
伍子胥的戰(zhàn)略眼光和判斷無疑是正確的,但卻遭到了伯嚭的反對:“大王,只要打敗齊國,就可以稱霸天下,至于越國,已經(jīng)是吳國的同盟軍。越王說了,只要大王一句話,越國就為吳國去打前陣!”
夫差聞之大喜,道:“那就讓越國人打前陣做敢死隊,至于伍員,你就去齊國替寡人下問責書,等待吳軍兵臨城下吧,哈哈哈!”
吳王夫差不聽伍子胥的建議,還派他出使齊國。伍子胥眼見夫差冥頑不化,知道吳國不會長久。于是在出使齊國的時候把自己的兒子帶上,并把他托付給了齊國的鮑氏,改姓王孫氏。
公元前484年,吳王夫差率領(lǐng)十萬大軍,通過魯境進入齊國,拉開了齊吳大戰(zhàn)的序幕。齊國聞訊后,也組織了十萬大軍迎敵,兩軍相遇于艾陵(今山東省萊蕪市),馬上就展開了一場廝殺。
吳將先鋒胥門巢首當其沖,與齊軍先鋒公孫揮很快戰(zhàn)成一團,你來我往,一時勝負難分。齊帥國書見狀,下令中軍出擊,一時鼓聲大作,齊軍斜刺里殺出,將吳軍截為兩段,胥門巢抵擋不住,敗下陣來。
吳王夫差看見初戰(zhàn)失利,重新調(diào)整部署,對上、中、下、右四軍規(guī)定各自作戰(zhàn)任務(wù):第一仗由上軍主打;第二仗由下軍主打;伯嚭指揮右軍為預備力量;吳王則直接掌握中軍支援作戰(zhàn);胥門巢指揮越軍擔任引誘齊軍的任務(wù)。
胥門巢攜帶越軍再次向齊軍挑戰(zhàn)。齊將公孫揮一看是手下敗將來了,當即奮勇出擊,越軍不戰(zhàn)而退。齊軍緊跟追擊,吳上軍迎上來接著廝殺。齊元帥國書令公孫夏率部前往往增援,卻遭到吳下軍的迎擊。
吳王夫差乘齊軍抽兵移動的時機,命敲響全部鉦鑼。齊軍一聽,以為吳軍要鳴金收兵,便開始松懈下來。這時,吳王撒出全部中軍主力,突然從側(cè)面發(fā)起突擊!
原已疲困懈怠的齊軍突遭襲擊,一時措手不及,陣勢大亂,雖有部分將領(lǐng)堅持戰(zhàn)斗,也無力抵抗吳軍急風驟雨的攻擊,終于崩潰而奔散。十萬齊國大軍,除少數(shù)脫逃之外,全部被殲于戰(zhàn)場。革車、甲盾,損失殆盡,光是被繳獲的,就有八百乘。艾陵之戰(zhàn),成為春秋以來列國間戰(zhàn)爭規(guī)模最大而又最徹底的殲滅戰(zhàn),是戰(zhàn)略上的巨大勝利。吳國也從此成為中原一時之霸主。
吳王夫差獲勝而歸,十分得意地責備伍子胥說:“你不是說不能攻打齊國嗎?你看寡人的戰(zhàn)果如何?”伍子胥卻說:“大王不要高興得太早了!如果不聽我的勸諫,再過三年吳國將成為一片廢墟!”這番話無異于是一盆冷水,把吳王勝利的喜悅?cè)拷o澆熄了,吳王頓時氣得臉色發(fā)青。然而看在伍子胥是先王功臣的面子下,并沒有把伍子胥怎么樣。
越國君臣知道這件事后非常高興,大夫范蠡對越王勾踐提議道:“如今伍子胥已經(jīng)失勢,我們的老朋友伯嚭受寵,吳王又驕橫自負。請您允許我試探一下,向他借糧,來揣度一下吳王對越國的態(tài)度?!痹酵觞c頭答應。
范蠡先悄悄地去拜訪老朋友伯噽,說出了此行的來意。在范蠡的重金誘惑下,伯噽答應幫助越國借糧。
第二天早朝時,伯嚭向吳王夫差提出了越國借糧的事,并說越國承諾一有收成,就加倍奉還。話才說完,伍子胥就立馬站出來反對說:“大王,糧食一國之本,萬民之生基,萬萬不可借!更何況越國還是吳國的心腹大患……”
伯噽急了,他不等伍子胥說完后,就搶著說:“大王,越國早已臣服于吳,越民也就是大王的子民。越國遭天災,千里無收也是實情,如今已是千村斷炊,遍地饑民了,仁善的大王愿意忍心看著他們活活餓死嗎?大王一心想稱霸諸侯,可知道秦穆公就曾拿出糧食去救濟敵國晉國的故事嗎?這才是大國的襟懷?。〈笸醣绕鹎啬鹿?,其實是更勝一籌的君王,依微臣看。這一萬石谷物,是應該借與越國的。”
伯噽巧妙地抓住吳王的心理,將他跟前輩霸主相提并論,吳王頓時動心了,點頭答應借糧谷給越國。子胥見無力回天,不由得仰天長嘆,悲憤地說:“君王不聽我的勸諫,再過三年吳國將成為一片廢墟!”吳王并不理他,宣布退朝。
時光飛逝,轉(zhuǎn)眼又是一年,春播之前,范蠡押解著兩萬石金黃飽滿的谷粒來到了闔閭城?!肮篡`還蠻守信用嘛!”夫差點頭贊道,回頭對伍子胥說道:“相國,這次你相信越王的誠心了吧!其實人家根本沒你想象的那么壞?!蔽樽玉阋廊还虉?zhí)己見,說:“大王被假象蒙蔽了眼睛,臣是非常的擔憂??!”夫差聽了又來氣了,忍不住火冒三丈:“我看你簡直就是冥頑不明,頑固透頂,無可救藥!”
眼見夫差一次次被伍子胥弄得不愉快,太宰伯嚭便借機誹謗子胥,安撫吳王:“伍員表面忠厚,其實很殘忍,他連自己的父兄都不顧惜,怎么能顧惜君王呢?大王上次攻打齊國,他就一直反對,后大王作戰(zhàn)有功,他不但不替大王高興,反而惱羞成怒因此怨恨您。您不防備他,他一定作亂。大王你還不知道吧,上次伍子胥出使齊國時把兒子都帶去齊國了,還改了姓氏!”
夫差一直以來并沒懷疑過伍子胥有二心,念在他對吳有功,因此還能容忍他的屢屢直諫。眼下突然聽說子胥竟私通齊國,頓時勃然大怒:“可恨啊可恨!伍員果然騙了我!”說完,一臉冰冷地丟給子胥一把屬鏤劍,命他用這把劍自行了斷!
子胥知道該來的終于來了,他仰天長嘆,大笑道:“我輔佐你父稱霸,又拼死擁你為王,你當初被立為太子后甚至想與我平分吳國,我都沒接受。如今,你反而輕信讒言要賜我一死!哈哈哈,你一個人絕對不能獨自立國!”接著又對一旁的大臣說:“你們一定要在我的墳墓上種一棵梓樹,讓它長大能夠做棺材。挖出我的眼珠懸掛在吳國都城的東門樓上,以便讓我能夠親眼看到越軍攻入?yún)菄汲?,滅掉吳國!”又對下人說:“你們不要忘了那土城東墻腳下,有能夠解救百姓斷糧之物!”說完,毅然拔劍自刎而死。
吳王聽到這番話,氣得大發(fā)雷霆。命人把伍子胥的尸體裝進皮革袋子里,扔在城外的閭江中,不給安葬。老百姓同情伍子胥忠心為國,便偷偷地在江邊給他修建了祠堂。后來,這個地方也因此被命名為胥山。
伍子胥自殺后,夫差仍是惱怒難消。因為恨屋及屋,夫差對伍子胥一手建造的闔閭城也越發(fā)厭惡起來。于是決定離開闔閭城,趁機把國都遷往距離闔閭城以東一百五十里的姑蘇臺。從此后,吳王便常住姑蘇臺。每天和西施欣賞著太湖里夕陽西下的美景,頓覺心曠神怡,恍處仙境。
當吳王夫差正攜同美人醉生夢死姑蘇臺的時候,越國正在勵兵襪馬、日夜操練、磨刀霍霍。過了三年,勾踐召來范蠡問道:“吳王已經(jīng)殺死了伍子胥,如今身邊只剩下阿諛奉承的人了,我們可以攻打吳國了嗎?”范蠡回答說:“還不行?!?/p>
再說吳軍在艾陵之戰(zhàn)中打了一個大勝仗后,吳王夫差北上爭霸的胃口也越發(fā)增大了。接下來,他忙于聯(lián)絡(luò)同北方諸侯的會盟,計劃怎樣讓晉國交出盟主之位,而讓自己來替代。公元前483年夏,他與魯哀公在橐皋會盟;秋天,他又與衛(wèi)出公、宋大夫皇瑗會盟于鄖邑。雖然北上會盟的頻率已經(jīng)很高,但夫差覺得這樣的會盟規(guī)模太小,影響不大,不能成就自己的盟主夢。
吳王夫差心愿未了,愁緒百結(jié)。這天,吳王在姑蘇臺休息時,大白天地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走進章明宮門時,看到兩個鍋里炊煙裊裊但是食物卻沒蒸熟;又見兩條黑狗吠一南一北地狂叫著跑去,兩條鏵犁靠在宮堂上;又見蕩蕩流水穿宮墻而過,前園竟橫生出桐樹,后房鐵匠拿著鼓輕輕敲。醒來后,夫差心中悵然若失。便叫太宰龠(yuè)解釋此夢,太宰龠胡說一通,說是大吉大祥,可以攻打齊國,是稱霸天下之喜兆。
吳王聽了很高興,為了確定一下,又叫術(shù)士公孫圣再解。公孫圣是個大忠臣,一直反對吳王伐齊的做法,便借機勸諫夫差說:“大王夢到章明宮是不吉的!章,就是戰(zhàn)敗逃跑張惶失措;明,就是離開陽間,進入冥冥陰府;兩鍋炊煙裊裊而食物不熟,是說大王將沒有食物;兩黑犬狂叫著一南一北,是大王身死,魂魄離散讓狗感到迷惑而亂吠;兩鏵犁在宮堂,是越人攻伐吳國,伐宗廟,掘社稷;蕩蕩流水穿宮墻而過,暗喻大王的宮堂將成廢墟;前園生桐樹,桐木不能作器具,只能作木俑,是要與人陪葬;后房工匠拿鼓輕敲,那是安息的意思?!?/p>
公孫圣逐一釋夢的本意,是想以此來警勸夫差,不要輕視越國心腹之患。但聽到夫差耳中卻全是忤逆之言,此時的他已經(jīng)容不得任何阻擋自己伐齊稱霸的腳步。夫差當場大怒,命力士用鐵杖將公孫圣擊為兩截,將尸體拋到余杭山中喂食虎狼。
此后,沒人再膽敢進諫,吳王夫差日益一意孤行。公元前484年,吳王夫差帶領(lǐng)吳國幾萬大軍遠離本土北上黃池主持諸侯大盟會,相約與晉定公、魯哀公會盟,一定要從晉國手中把盟主地位奪過來,爭做中原霸主。決心已下,夏天成行,所有的精銳部隊都讓夫差帶去壯大聲勢了,留守吳都姑蘇只有太子友、王孫彌庸等幾人率領(lǐng)的一萬多老弱病殘。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