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證】肝郁胃寒。
【治法】疏肝理氣,和胃散寒。
【方名】疏肝和胃湯。
【組成】柴胡10克,瓜蔞仁15克,川連10克,枳殼10克,木香15克,青皮10克,陳皮10克,草豆蔻10克,半夏15克,榔片10克,萊菔子10克,黃芩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王兆松方。
中藥處方(一)
【辨證】肝郁胃虛。
【治法】疏肝健胃,益氣活血。
【方名】疏肝健胃湯。
【組成】柴胡10克,黨參10克,百合15克,山藥10克,當(dāng)歸10克,郁金10克,烏藥10克,烏梅10克,赤芍10克,甘松5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夏度衡方
中藥處方(二)
【辨證】肝有郁熱,胃蘊(yùn)痰濕。
【治法】泄肝和胃化濕。
【方名】泄肝和胃化濕湯。
【組成】炒蒼術(shù)9克,川樸5克,陳皮5克,木香5克,姜半夏9克,茯苓9克,桂枝3克,炒白芍9克,香櫞皮9克,建神曲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張澤生方
中藥處方(三)
【方名】附子理中丸。
【組成】人參9克,白術(shù)9克,干姜6克,炙甘草6克,附子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閻氏小兒方論》
中藥處方(四)
【方名】保和丸。
【組成】山楂9克,神曲9克,萊菔子6克,半夏9克,陳皮6克,茯苓9克,連翹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丹溪心法》
中藥處方(五)
【辨證】氣滯陰虛。
【治法】理氣,養(yǎng)陰。
【方名】養(yǎng)胃理氣湯。
【組成】炒白芍15克,烏梅肉15克,北五味15克,佛手10克,丁香10克,蘇子10克,蘇梗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3個(gè)月為1療程間休息3-7天。
【出處】張笑平方
中藥處方(六)
【辨證】脾胃虛寒,氣滯血瘀。
【治法】補(bǔ)氣溫中,活血散瘀,消腫生肌。
【方名】益中活血湯。
【組成】黃芪30克,肉桂8克,吳萸10克,丹參15克,乳沒各8克,生蒲黃13克,三棱10克;莪術(shù)10克,川芎12克,烏藥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孫咸茂方。
中藥處方(七)
【方名】補(bǔ)中益氣湯。
【組成】黃芪15克,人參9克,白術(shù)9克,炙甘草9克,當(dāng)歸9克,陳皮6克,升麻3克,柴胡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脾胃論》
中藥處方(補(bǔ))
【辨證】乃胃中有熱,腸中有寒,寒熱錯(cuò)雜。
【治法】辛開苦降。
【組成】黃芩10克,馬尾連6克,姜半夏10克,黨參10克,炮姜炭5克,木香6克,炒白術(shù)10克,香附10克,延胡索5克,炒川楝子10克,焦三仙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出處】董建華方。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