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帶湯:
人參6g,山藥30g,白術(shù)30g,甘草3g,陳皮6g,蒼術(shù)12g,車前子10g,白芍15g,黑芥炭2g,柴胡3g
帶下色白,是本方主證;脾虛肝郁,濕濁下注,是此證病機;其余證象,是脾虛濕盛的辨證依據(jù)。
脾主運化水濕。脾虛不運,濕濁停滯,隨氣下溜,注于前陰,遂呈白帶。
何以知屬脾虛不能運濕?從體胖、便溏、面色蒼白等知之。
此證并無肝郁證象,有何依據(jù)分析兼有肝郁?是從津氣升降與臟腑功能關(guān)系知之。
蓋津氣升降,有賴肝氣疏達,令其上升,肺氣宜降,令其下行,并以脾胃為升降之軸,三焦為升降之路。
此證既屬脾濕下注,自是濕隨氣陷,既屬氣陷下焦,自是肝氣不疏,升發(fā)不及使然。
所以脾虛肝郁,濕濁下注,是其基本病理。
脾虛肝郁,濕濁下注而呈白帶,治宜健脾燥濕,稍佐舒肝之品,使脾健濕消,不隨氣陷,自無白帶之患。
本方重用白術(shù)健脾除濕,山藥補脾固精,得人參、甘草相助,補脾益氣力量為之增強。
得陳皮、蒼術(shù)相助,燥濕芳化功效亦較顯著,六藥在于恢復脾運,而令濕不再停。
已陷濕濁宜去,故用車前子淡滲利濕,因勢利導,使?jié)駶釓男”愣ァ?br>
佐白芍、荊芥穗、柴胡柔肝疏郁,調(diào)理肝之疏泄,升發(fā)少陽氣機,令氣不下陷,則濕不下注,濕不下注則白帶自愈。
即原著所謂“風木不閉塞于地中,則地氣自升騰于天上”之意。
此方白術(shù)、山藥用30g,理氣藥僅用2~3g,自以健脾除濕為主。
原著謂宜“大補脾胃之氣,稍佐以舒肝之品,使風木不閉寒于地中,則地氣自升于天上”,早已闡明制方宗旨。
又謂此方“寓補于散之中,寄消于升之內(nèi),開提肝木之氣”,意在闡明配伍意義。
唯寓補于散等語,似有本末倒置嫌疑,此方結(jié)構(gòu),當是寓散于補,寄升于消。
白帶多而血壓低,用此最宜,屢試不爽,但應(yīng)增加人參劑量。
應(yīng)用:以脾虛證象與白帶同見為其辨證要點。審其無熱,即可使用。
#超能健康團#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