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wǎng)絡)
歲時(21)青年節(jié):簡說古代若干關(guān)于“青年”昵稱的來龍去脈
余大中
今天是青年節(jié)。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確定的年齡分段,“青年”被定義為“15-44歲”。我國古代,有不少關(guān)于“青年”的昵稱。在此摘要介紹其中幾個昵稱的來龍去脈,供朋友們參考。
(圖片來自網(wǎng)絡)
01.豆蔻
據(jù)《本草》載,豆蔻花生于葉間,南人取其未大開者,謂之含胎花,常以此喻處女。豆蔻因而代指十三四歲少女。我國古代,十三四歲就算“青年”了。語出自唐代杜牧詩《贈別·其一》:“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span>
02.及笄
及笄,又叫“既笄”。古代漢族女子滿15周歲結(jié)發(fā),用笄貫之,因稱女子滿15周歲為及笄。也指已到結(jié)婚年齡,如“年已及笄”。
語出自《禮記·內(nèi)則》。
03.摽梅
摽梅,指未成婚的適婚女子。摽梅之年,代指女子待嫁之年。語出自《詩經(jīng)·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就是說,用竹竿去打梅子吧,樹上只剩七個梅子了;要找丈夫么,快趁吉日良辰。
04.束發(fā)
束發(fā),一般指15歲左右,這時應該學會各種技藝。語出自《大戴禮記·保傅》:“束發(fā)而就大學,學大藝焉,履大節(jié)焉?!?/span>
05.志學之年
志學之年,15歲的代稱,語出自《論語·為政》。
06.碧玉年華(破瓜年華、風信之年)
碧玉年華(破瓜年華、風信之年),代指16歲的女子。最早出自《禮記·內(nèi)則》。最有趣的是唐代李群玉詩《醉后贈馮姬》:“黃昏歌舞促瓊筵,銀燭臺西見小蓮。二寸橫波回慢水,一雙纖手語香弦。桂形淺拂梁家黛,瓜字初分碧玉年。愿托襄王云雨夢,陽臺今夜降神仙。”
07.桃李年華
桃李年華,代指20歲的女子。語出自明代徐渭《又啟嚴公》:“誓將收桑榆之效,以毋貽桃李之羞,一雪此言,庶酬雅志?!?/span>
08.花信年華
花信年華,代指24歲的女子,也泛指年輕貌美的女子。語出自南宋范成大詩《元夕后連陰》:“問訊東風幾日來,冷煙寒霧鎖池臺。掃空積雪翻成雨,收盡殘燈未見梅。夜飲厭厭非老伴,春陰漠漠是愁媒。誰能腰鼓催花信,快打揚州百面雷。”
09.舞象之年
舞象之年,代指15至20歲的男子。語出自《禮記·內(nèi)則》:“成童,舞象,學射御?!薄妒琛吩唬骸俺赏?,謂十五以上;舞象,謂舞武也。熊氏云:'謂用干戈之小舞也?!?/span>
10.弱冠
男子20歲稱為弱冠。這時行冠禮,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體猶未壯,故稱“弱”。冠,帽子,指代成年。弱冠泛指男子20左右的年紀,但不能用于女子。語出自《禮記·曲禮上》。
11.而立
而立,30歲的代稱。語出自《論語·為政》:“三十而立”。
12.不惑
不惑,40歲的代稱。語出自《論語·為政》:“四十而不惑”。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