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有幾個休閑居住最熱的地方:陽朔、麗江和大理。大理顯然是人氣最旺的新熱點。如果你問云南哪個城市最適合居?。磕悄偷酱罄韥戆?,我個人認為那里是中國境內(nèi)最適宜休閑居住的城市。
大理山清水秀,四季如春,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空氣清新,海拔適中,物產(chǎn)豐富,名勝眾多,植被茂密,在歷史上就是云南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云南的名稱就起源于大理祥云的云南驛,就目前情況看那里也是云南最好的地方,無環(huán)境污染、無水災旱災、無工業(yè)破壞等。蒼山水至今仍可直接飲用。大理人口密度并不高,大理州約350萬人,大理市僅30萬人,而且外來人口很少,只占5%左右。大理以白族為主,白族是比較和善的民族,淳厚熱情,很樂意幫助人,外來人不用擔心安全問題,也沒有被排擠的感覺。
大理市最適合休閑居住的地方是大理古城。
現(xiàn)存的大理古城是在明朝初年陽苴咩城的基礎上恢復的,城呈方形,開四門,上建城樓,下有衛(wèi)城,更有南北三條溪水作為天然屏障,城墻外層是磚砌的;城內(nèi)由南到北橫貫著五條大街,自西向東縱穿了八條街巷,整個城市呈棋盤式布局,素有九街十八巷之稱。南北對峙的兩座城樓被修復一新。城內(nèi)由南到北,一條大街橫貫其中,深街幽巷,由西到東縱橫交錯,全城清一色的清瓦屋面,鵝卵石堆砌的墻壁,顯示著古城的古樸、別致、優(yōu)雅。
“古城第一門-文獻樓”
位于大理古城南門外1公里的文獻樓,素有古城第一門之稱,是大理古城的標志性建筑。始建于清康熙年間。樓額懸掛云南提督偏圖于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所題的“文獻名邦”匾額,故名文獻樓。“文獻名邦”匾兩側(cè)有清代文人周仁所寫的長聯(lián):“溯漢唐以還,張叔傳經(jīng),杜公講學,碩彥通儒代有人,莫讓文獻遺風暗消在新潮流外;登樓臺而望,鷲嶺夕陽,鶴橋小路,熙來攮往咸安業(yè)。但愿妙香古國常住于大世界中”。文獻樓橫跨在南面進入大理古城通道上,道路兩旁柳樹成蔭,拂面依依,頗有詩情畫意,是官府迎送達官貴人的門戶。文獻樓為兩層歇山式土木石結(jié)構(gòu)的鏑樓,具有典型的白族建筑特色,它矗立在磚石結(jié)構(gòu)門洞上面,雄偉壯麗。大理古城基督教堂位于大理古城復興路和平路交叉處,始建于1904年6月,當時稱“中華基督教禮拜堂”。2004年更名為“大理古城基督教堂”。教堂主體結(jié)構(gòu)為土木結(jié)構(gòu)、四撇水瓦屋頂,保持著西歐教堂的風格,又具有濃郁的白族建筑特色,是一座中西結(jié)合式教堂。
“古南詔的“天下第一樓”—五華樓”
唐大中十年,即公元856年,南詔王豐佑在羊苴咩城內(nèi)修建了一座宏偉的五華樓。周長2.5公里,高30多米,可以居住一萬多人,下面還可以豎起五丈高的旗桿。五華樓作為國賓館的歷史也達數(shù)百年之久。每年三月十六,南詔時期的南詔王以及后來大理國的大理王都會在五華樓會見西南夷各個小國君長,和其他一些重要賓客,賜以酒席佳肴,奏以南詔、大理時期的音樂。
云南劍川木雕 by 若愚
從南詔到元朝滅亡,大理發(fā)生五次大地震,每次地震必引發(fā)火災,五華樓三次被火燒毀,又三次得到重建,由于蒼山巨大的樹木已越來越難以找到,五華樓也越建越小,在新建或重建五華樓工程中,劍川木雕是必不可少的。劍川素有白族木雕之鄉(xiāng)美稱,木雕藝術(shù)蜚聲海內(nèi)外,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早在唐代,劍川白族木匠就承擔了五華樓木雕構(gòu)件的制作。
大理歷史悠久,是云南最早文化發(fā)祥地之一。據(jù)文獻記載,4世紀白族祖先就在這里繁衍生息,散布了許多氏族部落,史書中稱為“昆明之屬”,他們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新石器文化。
前221年,秦朝開始經(jīng)營西南,在西南地區(qū)建立行政機構(gòu),自此開始中央王朝對大理的統(tǒng)治;漢時(前109年),漢武帝出兵擊敗了“昆明之屬”各部落,并在大理地區(qū)設置了葉榆縣,開辟了中國南方絲路,使得大理成為了四川通往印度的“南方絲路”中轉(zhuǎn)站。
大理歷史
三國時期,云南、貴州以及四川西南部被稱為南中,歸屬蜀國。后,孟獲叛亂,諸葛亮妙計七擒之,平定叛亂,并在大理地區(qū)重建云南郡。
風花雪月大理南詔國
公元七世紀,洱海周圍出現(xiàn)了蒙崔、越析、浪穹、鄧賧、施浪和蒙舍等六個“詔”(部落),其中的蒙舍詔在諸詔之南,故稱南詔。公元八世紀,六詔在唐支持下,建立南詔政權(quán)。南詔與唐王朝之間關系密切。南詔后期,宮廷內(nèi)亂,終于國家在混亂之中分崩離析。南詔國就此消亡。
《大理國梵像卷》by 姥爺007
937年,通海節(jié)度使段思平聯(lián)合滇東三十七部進軍大理,建立了大理國。大理國基本繼承了南詔的疆界。大理國統(tǒng)治云南達300多年,期間曾受宋王朝的“云南八國都王”等封號。
元世祖忽必烈
公元1253年,忽必烈率元兵攻取了劍川、鶴慶,由上關進逼大理城。城破,大理相高祥被殺,大理王段興智逃到滇池地區(qū)。公元1254年,兀良合臺繼續(xù)進軍,先后平定了大理國的五城、八府、四郡及烏、白蠻37部,在昆澤(今宜良)俘獲大理王段興智,大理國亡。
“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無論是誰都不能拒絕這樣的誘惑,所以,到了大理,除了古城你一定要去的就是蒼山和洱海。大理一年四季風景如畫,在諸多風景名勝之中,以風、花、雪、月四景最為著名和引人入勝。
“下關風”
by 一海一樹一菩提
《大理縣志》載:由于平陽地面恒熱氣漲上升,而十八溪澗冷空氣時來撲之,又有西南方四十里箐之多數(shù)冷空氣至下關,為東山所阻,亦時時輸入此平陽地面,亦復四周皆山,諸空氣旋轉(zhuǎn)其中,一時不能騰空而散,互相博擊,其狂如虎,拔木傾舟,有自來也。
“上關花”
相傳上關有棵“十里奇香樹”,花大如蓮,香味勝過桂花,顏色呈粉白色,結(jié)的果實黑而堅硬,用作朝珠,故又稱為“朝珠花”。據(jù)《大理府志》載:“……花樹高六丈,其質(zhì)似桂,其花白,每朵十二瓣,應十二月,遇潤月則多一瓣,俗以仙人遺種,在大理府和山之麓,土人因以其地名之。”直到今日,白族人民愛花、養(yǎng)花已成習慣,而且花卉繁多,四季飄香。
“蒼山雪”
蒼山景色向來以雪、云、泉著稱。點蒼山的云變幻多姿,時而淡如青煙,時而濃似潑墨。在夏秋之交,不時出現(xiàn)玉帶似的白云橫束在蒼翠的山腰,長亙百里,竟日不消,嫵媚動人。雄偉壯麗的蒼山橫亙大理境內(nèi),山頂白雪皚皚,銀妝素裹,人稱“蒼山雪”。
“洱海月”
“洱海月”是大理四大名景之一。明代詩人馮時可《滇西記略》說:洱海之奇在于“日月與星,比別處倍大而更明”。如果在農(nóng)歷十五,月明之夜泛舟洱海,其月格外的亮、格外的圓,其景令人心醉:水中,月圓如輪,浮光搖金;天空、玉鏡高懸,清輝燦燦,仿佛剛從洱海中浴出??粗?,看著,水天輝映,你竟分不清是天月掉海,還是海月升天。此外,洱海月之著名,還在于潔白無瑕的蒼山雪倒映在洱海中,與冰清玉潔的洱海月交相輝映,構(gòu)成銀蒼玉洱的一大奇觀。
“蒼山十九峰十八溪”
蒼山,是云嶺山脈南端的主峰,由十九座山峰由北而南組成,北起洱源鄧川,南至下關天生橋。蒼山十九峰,巍峨雄壯,與秀麗的洱海風光形成強烈對照。
蒼山十九峰,每兩峰之間都有一條溪水奔瀉而下,流入洱海,這就是著名的十八溪。
“蝴蝶泉”
蝴蝶泉坐落在大理點蒼山云弄峰下。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曾在游記中熱情稱頌蝴蝶泉,他寫道:“泉上大樹,當四月初,即發(fā)花如蛺蝶,須翅栩然,與生蝶無異。
又有真蝶千萬,連須鉤足,自樹巔倒懸而下,及于泉面,繽紛絡繹,五色煥然。游人俱以此月群而觀之,過五月乃已?!?
“五朵金花”
《五朵金花》是長春電影制片廠于1959年制作的一部愛情電影。該電影講述的是白族青年阿鵬與副社長金花在一年一度的大理三月街相遇時一見鐘情,次年阿鵬走遍蒼山洱海淘金花,顛末一次次的誤會之后,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愛情故事。《五朵金花》先后在46個國家公映,創(chuàng)下當時中國電影在國外發(fā)行的紀錄。該片獲得2000年中國電影百年十佳評選第一名。
白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麗江、碧江、保山、南華、元江、昆明、安寧、蘭坪等地和貴州畢節(jié)、四川涼山、湖南桑植縣等地亦有分布。白族人口數(shù)193萬人。為中國第15大民族。白族使用白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絕大部分操本族語,通用漢語文。現(xiàn)代白族一般使用漢字書寫。他們有自己的語言,文學藝術(shù)豐富多彩。善經(jīng)營商業(yè)、農(nóng)業(yè)。信仰佛教和本主教。
“白族民居 ”
by 宇峰視界
白族民居房屋由大量石料建成,墻基、門頭、窗頭、橫梁皆用石頭砌成,屋頂以板瓦為溝,筒瓦為頂。
by 宇峰視界
民居內(nèi)部庭院多有講究,往往依據(jù)住家的富裕程度而有所不同,大體上有四種形式:一為“兩房一耳”,即兩幢樓房互相垂直,交叉處有一耳房;二為“三房一照壁”,即三幢樓房,主房對面為照壁;三為“四合五天井”,即有四幢樓房,每一處交叉點都有一耳房;四為“六合同春”,即有兩個大院,每院三幢樓房,各方的樓廊彼此相連,通行無阻,稱為“走馬轉(zhuǎn)角樓”。
“白族服飾 ”
白族服飾在色彩上大多為紅白相間,采用對比鮮明、明亮的色塊反襯出色調(diào)的協(xié)調(diào)。女子服飾艷麗、樸素,上身衣裝以及頭飾較為復雜,下身裙飾比較簡單、樸素,而且,年輕姑娘的服飾較為艷麗,年長女子的服飾崇尚淡雅。年輕姑娘好梳辮子,頭飾疊成長條形蓋于頭上,紅色的繩子繞辮挽上,形成上為龍馬角,下為龍鳳尾的格局,左側(cè)一條纓穗垂于耳畔,隨風飄揚。
白族“土八碗”
by 貓月
“土八碗”是白族傳統(tǒng)宴席上一套典型的菜譜,有煮、炒、蒸、炸、煎、腌多種菜肴,色澤鮮艷,滋補健胃,老少皆宜。
白族八大碗 by 云南的天空
土八碗由八道熱菜組成:添加紅粬米的紅肉燉;掛蛋糊油炸的酥肉;加醬油、蜂蜜扣蒸的五花三線肉千張;配加紅薯或土豆的粉蒸肉;豬頭、豬肝、豬肉鹵制的干香;加蓋肉茸、蛋屑的白扁豆;木耳、豆腐、下水、蛋絲、菜梗氽制的雜碎;配加炸豬條的竹筍。
“大理砂鍋魚”
大理經(jīng)典砂鍋魚
大理洱海是云南橫斷水脈中蓄水量最大淡水湖泊。洱海自然資源豐富,僅魚類就有十多種。白族對魚的食法和烹調(diào)技術(shù)頗具特色。在眾多食法中,最具風味特色的是砂鍋魚。砂鍋魚集中了白族魚味的精華,熱烹熱吃,配以豆腐等食物,味道鮮美,是大理白族款待賓客的佳肴。
“生皮”
by 骨頭小姐
火燒豬肉(多用臀部和后腿皮肉)和豬肝切成細絲,以蔥、蒜、芫荽、燉梅、辣子面、醬油等為佐料,調(diào)蘸而食。此吃法民間稱之為“吃生皮”。吃生皮的習俗,相傳始于南詔時期。
“ 木瓜雞 ”
大理州云龍縣一帶,用其盛產(chǎn)的酸香可口的木瓜燒雞來防病治病補身,湯、肉酸香,味清純,毫無油膩之感,食后令你胃口大開,通體舒坦。
“ 雞翅包飯 ”
by 四阿哥駕到
大理南澗縣無量山一帶,無量山土雞肉質(zhì)鮮美,營養(yǎng)豐富,據(jù)傳為大理國王侯在無量山避暑時當?shù)貜N師特別進貢。選用優(yōu)質(zhì)雞翅,去中骨,內(nèi)藏糯米、花生等,配當?shù)叵懔想缰贫?,用文火烤制完成后,外焦?nèi)嫩,香氣撲鼻,是老少咸宜的特色小吃。
“彌渡卷蹄”
彌渡卷蹄是彌渡縣著名特產(chǎn),有500多年的歷史,明時被列入宮廷名菜。選用優(yōu)質(zhì)精瘦豬肉為主料,配以10多種全天然香、色、味料和名貴中藥制作而成。
“ 涼雞米線 ”
涼米線用煮熟的雞肉絲“罩帽”。外加核桃醬和小粉做成的鹵汁,極爽口。
“火燒豬肉
白族火燒豬 by 康泰時
是大理、洱源等地區(qū)白族人民殺豬吃肉的一種奇特生活方式。逢年過節(jié)或紅白喜事,白族人民都要殺豬吃肉,其宰殺肥豬方式獨特。方法是把肥豬宰殺后,在水井邊用稻草或表桿燒烤肥豬,一人用簸箕煽風,以風助火,一人用兩根棍子不時地撥動稻草,讓稻草火將整個肥豬燒成焦黑。然后用井水沖洗豬體,并用殺豬刀將焦黑的毛皮刮去,經(jīng)過刮洗的肥豬整體呈金黃色,并散發(fā)出一股股清香味。最后進行開膛破肚,將肥豬分割成若干塊,待烹調(diào)食用或胞制成臘肉待食。這就是白族人民的“火燒豬肉”。吃味清香爽口,沒有湯煺豬肉的腥味。
“雕梅 ”
是白族傳統(tǒng)名特食品。在唐代南詔時期,就有探親訪友相互饋贈雕梅的風俗。雕梅因在青梅果上雕刻花紋而得名。食味清香、脆甜。酸中帶甜,沁人肺腑,生津解渴,開胃提神……
“青椒松茸”
云南名菜之一。用青辣椒、紅辣椒加蒜片與松茸片相炒,以肉湯加濕淀粉勾芡,白中綴紅綠,清香味醇厚。松茸,在歐洲、日本自古就被視為山珍。
“乳扇”
乳扇是一種呈扇形的乳制品,是洱源白族人民待客的一道上等菜。云南十八怪之“牛奶做成扇子賣”,指的就是“乳扇”。乳扇的食法很多,可生吃可熟吃,也可燒、炸、煎、煮等。用乳扇、烤茶、核桃面等泡制的白族三道茶。
“烤茶也叫白族三道茶”
是白族的傳統(tǒng)茶俗。白族人家的堂屋,一般都設置了鑲以木架的鑄鐵火盆,上面放有一個鐵三角架,來了客人,主人便讓客人到堂屋落座,并在火盆升火,放上砂罐準備烤茶待客。待砂罐煨熱后,放入茶葉,迅速抖動簸蕩煨烤。待茶葉烤至徽黃色,飄逸出清幽的茶香時,沖入一勺開水。這時,只聽“傭”的一聲,被沖起來的茶水泡沫也升至罐口,有如繡球花狀,堂以立時飄逸一股誘人的茶香。這一沖茶之聲,又響又脆,因而又稱烤茶為“雷響茶”。
待茶泡沫落下砂罐時,便可沖入開水,斟茶獻客了。煨烤的茶水,茶色澄黃,濃香撲鼻??静枰话銢_水三道,邊煨烤邊品茗:初飲覺得其味微苦,再品則甘香醇厚,最后一道更覺其味甘甜,愈品味道愈美,滿齒留香,令人回味不止。此謂“頭苦、二甘、三回味?!庇械牡胤皆陲嫷诙啦钑r,還往茶內(nèi)放入核桃仁片、紅糖、蜂蜜和幾?;ń?,別具一番風味。
白族烤茶所用的茶葉,多為下關沱茶。下關向為制茶中心,這里出產(chǎn)的散茶,遠銷西藏、四川等地。因路途遙遠,常遭風雨,損失甚大。后來將散茶壓成碗形茶塊,不但耐儲易運,還不失茶味。茶葉運至地處長江、沱江匯合口的四川瀘州時,茶商為廣銷此茶,便宣傳道:“沱江水,下關茶,香高味醇品質(zhì)佳”。久而久之,四川人便將下關出品的茶葉稱為下關沱茶。于是,這種茶味醇厚,湯色澄黃,香氣馥郁,解渴提神,又有消食行氣、散煙醒酒之效的下關沱茶,便聲名遠揚了。
在大理古城,洋人街原名“護國路”,意為民國初云南人民反對袁世凱稱帝,起兵護國而得名。護國路東西走向,長1000米,寬7米,青石板鋪面,西起滇藏公路,交博愛、復興等主要街道。
隨著旅游業(yè)的發(fā)展,游客日漸增多,外賓云集,有休閑游覽的,有品嘗名食的,有打工、找女朋友的,各施所好,熱鬧祥和。中西風味店、茗茶坐、珠寶店、古董店、扎染店、畫廊,各行各業(yè)隨之興起,鋪面林立兩側(cè),滿目琳瑯,目不暇接,成為中外有名的大理洋人街。
名副其實的大理古城洋人街
如今大理古城護國路的名字在外國有些圖紙上,早已真稱為'洋人街'了??梢姶罄硌笕私?,已馳名世界,成為外國友人向往的地方和他們旅居大理的溫馨家園。在這里,人們可以品嘗非常地道的“西點”,諸如羅宋湯、色拉、比薩……手藝絕對一流。我們此次到大理便是尋著剛出爐的巧克力蛋糕的香氣到了“洋人街”。這是白族老板不失時機聘請前來就餐的外國人親自下廚,手把手教他們各國烹飪技術(shù)的結(jié)果。
這條長約百米的窄巷長期居住著上百歐美游者,很多都是旅游到古城,便再也舍不得離開了。在“洋人街”碰上一個德國旅游者,他很興奮地對我說,他已經(jīng)是三度游大理古城,此番到來便要長住下去,娶一位善良賢能的白族姑娘為妻,與大理的風花雪月長相伴。
仔細走了古城的大街小巷,終于明白了“洋人街”興盛的秘密。大理古城布局是明、清以來的棋盤式方格網(wǎng),有九街十八巷?!把笕私帧笔瞧渲泄P直貫穿東西的小街之一。白族傳統(tǒng)建筑在大理的其他地方正逐漸消失,但在“洋人街”卻被悉心保存下來,作了別有風情的茶樓食肆。
這里每家小樓小院都可謂白族的精品建筑;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越過照壁、穿過每一廊坊都覺得別有洞天;白墻青瓦矮圍欄,院門有檐有頂,而且是雙橫梁、四角飛檐的,梁上還飾以景致的水墨畫;房屋的窗欞門欄都用雕花木格子。白族人的審美偏向精致秀麗,在這里,甚至從漢族地區(qū)傳來的平頂磚房,都以青磚、紅磚相配,調(diào)出悅目的圖案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