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揚州十日與嘉定三屠
《揚州十日記》
  
    明•王秀楚 
  
    己酉夏四月十四日,督鎮(zhèn)史可法從白洋河失守,踉蹌奔揚州,堅閉城以御敵,至念四日未破。城前禁門之內(nèi),各有兵守,予宅西城,楊姓將守焉。吏卒棋置,予宅寓二卒,左右舍亦然,踐踏無所不至,供給日費錢千馀。不繼,不得已共謀為主者觴,予更謬為恭敬,酬好漸洽;主者喜,誡卒稍遠去。主者喜音律,善琵琶,思得名妓以娛軍暇;是夕,邀予飲,滿擬縱歡,忽督鎮(zhèn)以寸紙至,主者覽之色變,遽登城,予眾亦散去。 
    越次早,督鎮(zhèn)牌諭至“內(nèi)有一人當之,不累百姓”之語,聞者莫不感泣。又傳巡軍小捷,人人加額焉。午後,有姻氏自瓜洲來避興平伯逃兵,[興平伯高杰也,督鎮(zhèn)檄之,出城遠避。]予婦緣別久,相見唏噓;而敵兵入城之語,已有一二為予言者。予急出詢諸人,或曰:“靖南侯黃得功援兵至?!毙^城上守城者尚嚴整不亂,再至市上,人言洶洶,披發(fā)跣足者繼塵而至,問之,心急口喘莫知所對。忽數(shù)十騎自北而南,奔馳狼狽勢如波涌,中擁一人則督鎮(zhèn)也。蓋奔東城外,兵逼城不得出,欲奔南關(guān),故由此。是時,始知敵兵入城無疑矣。突有一騎由北而南,撤韁緩步,仰面哀號,馬前二卒依依轡首不舍,至今猶然在目,恨未傳其姓字也。騎稍遠,守城丁紛紛下竄,悉棄胄拋戈,并有碎首折脛者,回視城櫓已一空矣! 
    先是督鎮(zhèn)以城狹炮具不得展,城垛設一板,前置城徑,后接民居,使有馀地,得便安置。至是工未畢,敵兵操弧先登者白刃亂下,守城兵民互相擁擠,前路逼塞,皆奔所置木板,匍匐扳援,得及民屋,新板不固,托足即傾,人如落葉,死者十九;其及屋者,足蹈瓦裂,皆作劍戟相擊聲,又如雨雹挾彈,鏗然【金訇】然,四應不絕,屋中人惶駭百出,不知所為?而堂室內(nèi)外深至寢闥,皆守城兵民緣室下者,惶惶覓隙潛匿,主人弗能呵止,外廂比屋閉戶,人煙屏息。 
    予廳後面城,從窗隙中窺見城上兵循南而西,步武嚴整,淋雨亦不少紊,疑為節(jié)制之師,心稍定。忽叩門聲急,則鄰人相約共迎王師,設案焚香,示不敢抗,予雖知事不濟,然不能拂眾議,姑應曰唯唯。於是改易服色,引領(lǐng)而待,良久不至。予復至後窗窺城上,則隊伍稍疏或行或止;俄見有擁婦女雜行,闞其服色皆揚俗,予始大駭。還語婦曰:“兵入城,倘有不測,爾當自裁?!眿D曰諾。因曰:“前有金若干付汝置之,我輩休想復生人世矣!”涕泣交下,盡出金付予。值鄉(xiāng)人進,急呼曰:“至矣,至矣!”予趨出,望北來數(shù)騎皆按轡徐行,遇迎王師者,即俯首若有所語。是時,人自為守,往來不通,故雖違咫尺而聲息莫聞,迨稍近,始知為逐戶索金也。然意頗不奢,稍有所得,即置不問,或有不應,雖操刀相向,尚不及人,後乃知有捐金萬兩相獻而卒受斃者,揚人導之也。 
    次及予楣,一騎獨指予呼後騎曰:“為我索此藍衣者。”後騎方下馬,而予已飛遁矣;後騎遂棄余上馬去,予心計曰:“我粗服類鄉(xiāng)人,何獨欲予?”已而予弟適至,予兄亦至,因同謀曰:“此居左右皆富賈,彼亦將富賈我,奈何?”遂急從僻逕托伯兄率婦等冒雨至仲兄宅,仲兄宅在何家墳後,【月付】腋皆窶人居也。予獨留後以觀動靜,俄而伯兄忽至曰:“中衢血濺矣,留此何待?予伯仲生死一處,亦可不恨?!庇杷旆钕热松裰髻刹种林傩终?,當時一兄一弟,一嫂一侄,又一婦一子,二外姨,一內(nèi)弟,同避仲兄家。天漸暮,敵兵殺人聲已徹門外,因乘屋暫避;雨尤甚,十數(shù)人共擁一氈,絲發(fā)皆濕;門外哀痛之聲悚耳懾魄,延至夜靜,乃敢扳檐下屋,敲火炊食。城中四周火起,近者十馀處,遠者不計其數(shù),赤光相映如雷電,辟卜聲轟耳不絕;又隱隱聞?chuàng)舫?,哀顧斷續(xù),慘不可狀。飯熟,相顧驚怛不能下一箸,亦不能設一謀。予婦取前金碎之,析為四,兄弟各藏其一,髻履衣帶內(nèi)皆有;婦又覓破衲敝履為予易訖,遂張目達旦。是夜也,有鳥在空中如笙簧聲,又如小兒呱泣聲者,皆在人首不遠,後詢諸人皆聞之。 
    念六日,頃之,火勢稍息。天漸明,復乘高升屋躲避,已有十數(shù)人伏天溝內(nèi)。忽東廂一人緣墻直上,一卒持刃隨之,追躡如飛;望見予眾,隨舍所追而奔予。予惶迫,即下竄,兄繼之,弟又繼之,走百馀步而後止。自此遂與婦子相失,不復知其生死矣。諸黠卒恐避匿者多,紿眾人以安民符節(jié),不誅,匿者競出從之,共集至五六十人,婦女參半,兄謂余曰:“我落落四人,或遇悍卒,終不能免;不若投彼大群勢眾則易避,即不幸,亦生死相聚,不恨也?!碑斒菚r,方寸已亂,更不知何者為救生良策?共曰唯唯,相與就之。領(lǐng)此者三滿卒也,遍索金帛,予兄弟皆罄盡,而獨遺予未搜;忽婦人中有呼予者,視之乃余友朱書兄之二妾也,予急止之。二妾皆散發(fā)露肉,足深入泥中沒脛,一妾猶抱一女,卒鞭而擲之泥中,旋即驅(qū)走。一卒提刀前導,一卒橫槊後逐,一卒居中,或左或右以防逃逸。數(shù)十人如驅(qū)犬羊,稍不前,即加捶撻,或即殺之;諸婦女長索系頸,累累如貫珠,一步一蹶,遍身泥土;滿地皆嬰兒,或襯馬蹄,或藉人足,肝腦涂地,泣聲盈野。行過一溝一池,堆尸貯積,手足相枕,血入水碧赭,化為五色,塘為之平。至一宅,乃廷尉永言姚公居也,從其後門直入,屋宇深邃,處處皆有積尸,予意此間是我死所矣;乃逶迤達前戶,出街復至一宅,為西商喬承望之室,即三卒巢穴也。入門,已有一卒拘數(shù)美婦在內(nèi)簡檢筐篚彩緞如山,見三卒至,大笑,即驅(qū)予輩數(shù)十人至後廳,留諸婦女置旁室;中列二方幾,三衣匠一中年婦人制衣;婦揚人,濃抹麗妝,鮮衣華飾,指揮言笑。欣然有得色,每遇好物,即向卒乞取,曲盡媚態(tài),不以為恥;予恨不能奪卒之刀,斷此淫孽。卒嘗謂人曰:“我輩征高麗,擄婦女數(shù)萬人,無一失節(jié)者,何堂堂中國,無恥至此?”嗚呼,此中國之所以亂也。 
    三卒隨令諸婦女盡解濕衣,自表至里,自頂至踵,并令制衣婦人相修短,量寬窄,易以鮮新;諸婦女因威逼不已,遂至裸體相向,隱私盡露,羞澀欲死之狀,難以言喻。易衣畢,乃擁之飲酒,嘩笑不已;一卒忽橫刀躍起向後疾呼曰:“蠻子來,蠻子來!”近前數(shù)人已被縛,吾伯兄在焉。仲兄曰:“勢已至此,夫復何言?”急持予手前,予弟亦隨之,是時男子被執(zhí)者共五十馀人,提刀一呼,魂魄已飛,無一人不至前者;予隨仲兄出廳,見外面殺人,眾皆次第待命,予初念亦甘就縛,忽心動若有神助,潛身一遁,復至後廳,而五十馀人不知也。 
    廳後宅西房尚存諸老婦,不能躲避,由中堂穿至後室,中盡牧駝馬,復不能逾走;心愈急,遂俯就駝馬腹下,歷數(shù)駝馬腹匍匐而出;若驚駝馬,稍一舉足,即成泥矣。又歷宅數(shù)層,皆無走路,惟旁有弄可通後門,而弄門已為卒加長錐釘固;予復由後弄至前,聞前堂殺人聲,愈惶怖無策,回顧左側(cè)有廚,中四人蓋亦被執(zhí)治庖者也,予求收入,使得參司火掌汲之役,或可幸免。四人峻拒曰:“我四人點而役者也,使再點而增人,必疑有詐,禍且及我!”予哀吁不已,乃更大怒,欲執(zhí)予赴外,予乃出,心益急,視階前有架,架上有甕,去屋不甚遠,乃援架而上,手方及甕,身已傾仆,蓋甕中虛而用力猛故也。無可奈何,仍急趨旁弄門,兩手棒錐搖撼百度,終莫能動,擊以石,則響達外庭,恐覺;不得已復竭力搖撼之,指裂血流,淋漏兩肘,錐忽動,盡力拔之,錐已在握,急掣門【戶及,“及”在“戶”下,意為門閂,下同】,【戶及】木槿也,濡雨而漲,其堅澀倍于錐,予迫甚,但力取【戶及】,【戶及】不能出而門樞忽折,扉傾垣頹,聲如雷震,予急聳身飛越,亦不知力之何來也。疾趨後門出,即為城腳。時兵騎充斥,觸處皆是,前進不能,即于喬宅之左鄰後門挨身而入;凡可避處皆有人,必不肯容,由後至前,凡五進皆如是。直至大門,已臨通衢,兵丁往來絡繹不絕,人以為危地而棄之。予乃急入,得一榻,榻顛有仰頂,因緣柱登之,屈身向里,喘息方定,忽聞隔墻吾弟哀號聲,又聞舉刀砍擊聲,凡三擊遂寂然。少間復聞仲兄哀懇曰:“吾有金在家地窖中,放我,當取獻。”一擊復寂然;予此時神已離舍,心若焚膏,眼枯無淚,腸結(jié)欲斷,不復自主也。旋有卒挾一婦人直入,欲宿此榻,婦不肯,強而後可,婦曰:“此地近市,不可居?!弊鋸蛿y之去,予幾不免焉。室有仰屏,以席為之,不勝人,然緣之可以及梁,予以手兩扳梁上桁條而上,足托駝梁,下有席蔽,中黑如漆,仍有兵至,以矛上搠,知是空虛,料無人在上,予始得竟日未遇兵;然在下被刃者幾何人?街前每數(shù)騎過,必有數(shù)十男婦哀號隨其後。是日雖不雨,亦無日色,不知旦暮。至夕,軍騎稍疏,左右惟聞人聲悲泣,思吾弟兄已傷其半,伯兄亦未卜存亡?予婦予子不知何處?欲蹤跡之,或得一見;且使知兄弟死所。乃附梁徐下,躡足至前街,街中枕尸相藉,天暝莫辨為誰?俯尸遍呼,漠無應者。遙見南首數(shù)火炬蜂擁而來,予急避之,循郭而走。城下積尸如鱗,數(shù)蹶,聲與相觸,不能措足,則俯伏以手代步,每有所驚,即仆地如僵尸,久之始通于衢。衢前後舉火者數(shù)處,照耀如白晝,逡巡累時,而後越,得達小路,路人昏夜互觸相驚駭,路不滿百步,自酉至亥方及兄家。 
    宅門閉不敢遽叩,俄聞婦人聲,知為吾嫂,始輕擊,應門者即予婦也。伯兄已先返,吾婦子俱在,予與伯兄哭,然猶未敢遽告仲兄季弟之被殺也。嫂詢予,予依違答之。予詢婦何以得免?婦曰:“方卒之追逐也,子先奔,眾人繼之,獨遺我,我抱彭兒投屋下不得死,吾妹踢傷足亦臥焉。卒持我二人至一室,屋中男婦幾十人皆魚貫而縛之。卒因囑我于諸婦曰:‘看守之,無使逸去?!涑值冻?,又一卒入,劫吾妹去;久之,不見前卒至,遂紿諸婦得出。出即遇洪嫗,相攜至故處,故幸免?!焙閶炚咧傩謨?nèi)親也。婦詢予,告以故,唏噓良久。洪嫗攜宿飯相勸。哽咽不可下。外復四面火起,倍于昨夕,予不自安,潛出戶外,田中橫尸交砌,喘息猶存;遙見何家墳中,樹木陰森,哭音成籟,或父呼子,或夫覓妻,呱呱之聲,草畔溪間,比比皆是,慘不忍聞?;刂列终?,婦謂予曰:“今日之事,惟有一死,請先子一死,以絕子累;彭兒在,子好為之!”予知婦之果於死也,因與語竟夜,不得間,東方白矣。 
    念七日,問婦避所,引予委曲至一柩後,古瓦荒磚,久絕人跡,予蹲腐草中,置彭兒于柩上,覆以葦席,婦僂居于前,我曲附于後;揚首則露頂,展足則踵見,屏氣滅息,拘手足為一裹,魂少定而殺聲逼至,刀環(huán)響處,愴呼亂起,齊聲乞命者或數(shù)十人或百馀人;遇一卒至,南人不論多寡,皆垂首匐伏,引頸受刃,無一敢逃者;至于紛紛子女,百*****啼,哀鳴動地,更無論矣!日向午,殺掠愈甚,積尸愈多,耳所難聞,目不忍視,婦乃悔疇昔之夜,誤予言未死也。然幸獲至夕,予等逡巡走出,彭兒酣臥柩上,自朝至暮,不啼不言,亦不欲食,或渴欲飲,取片瓦掬溝水潤之,稍驚則仍睡去,至是呼之醒,抱與俱去;洪嫗亦至,知吾嫂又被劫去,吾侄在襁褓竟失所在,嗚呼痛哉!甫三日而兄嫂弟侄已亡其四,煢煢孑遺者,予伯兄及予婦子四人耳!相與覓臼中馀米,不得,遂與伯兄枕股忍饑達旦。是夜予婦覓死幾斃,賴洪嫗救得免。 
    念八日,予謂伯兄曰:“今日不卜誰存?吾兄幸無恙,乞與彭兒保其殘喘。”兄垂淚慰勉,遂別,逃他處。洪嫗謂予婦曰:“我昨匿破柜中,終日貼然,當與子易而避之?!眿D堅不欲,仍至柩後偕匿焉。未幾,數(shù)卒入,破柜劫嫗去,捶擊百端,卒不供出一人,予甚德之,後仲兄產(chǎn)百金,予所留馀亦數(shù)十金,并付洪嫗,感此也。少間,兵來益多,及予避所者前後接踵,然或一至屋後,望見柩而去。忽有十數(shù)卒恫喝而來,其勢甚猛,俄見一人至柩前,以長竿搠予足,予驚而出,乃揚人之為彼鄉(xiāng)導者,面則熟而忘其姓,予向之乞憐,彼索金,授金,乃釋予,猶曰:“便宜爾婦也?!背稣Z諸卒曰:“姑舍是。”諸卒乃散去。喘驚未定,忽一紅衣少年摻長刃直抵予所,大呼索予,出,舉鋒相向,獻以金,復索予婦,婦時孕九月矣,死伏地不起。予紿之曰:“婦孕多月,昨乘屋墜下,孕因之壞,萬不能坐,安能起來?”紅衣者不信,因啟腹視之,兼驗以先涂之血褲,遂不顧。所擄一少婦一幼女一小兒,小兒呼母索食,卒怒一擊,腦裂而死,復挾婦與女去。 
    予謂此地人逕已熟,不能存身,當易善地處之;而婦堅欲自盡,予亦惶迫無主,兩人遂出,并縊于梁;忽項下兩繩一時俱絕,并跌于地。未及起,而兵又盈門,直趨堂上,未暇過兩廊。予與婦急趨門外,逃奔一草房,中悉村間婦女,留婦而卻予,予急奔南首草房中,其草堆積連屋,予登其顛,俯首伏匿,復以亂草覆其上,自以為無患矣。須臾卒至,一躍而上,以長矛搠其下,予從草間出乞命,復獻以金;卒搜草中,又得數(shù)人,皆有所獻而免。卒既去,數(shù)人復入草間,予窺其中,置大方桌數(shù)張,外圍皆草,其中廓然而虛,可容二三十人。予強竄入,自謂得計,不意敗垣從半腰忽崩一穴,中外洞然,已為他卒窺見,乃自穴外以長矛直刺;當其前者無不被大創(chuàng),而予後股亦傷。於是近穴者從隙中膝行出,盡為卒縛,後者倒行排草而出。 
    予復至婦所,婦與眾婦皆伏臥積薪,以血膏體,綴發(fā)以煤,飾面形如鬼魅,鑒別以聲。予乞眾婦,得入草底,眾婦擁臥其上,予閉息不敢動,幾悶絕,婦以一竹筒授予,口銜其末,出其端于上,氣方達,得不死。戶外有卒一,時手殺二人,其事甚怪,筆不能載。草上諸婦無不股栗,忽哀聲大舉,卒已入室,復大步出,不旋顧。天亦漸暝,諸婦起,予始出草中,汗如雨。至夕,復同婦至洪宅,洪老洪嫗皆在,伯兄亦來,云是日被劫去負擔,賞以千錢,仍付令旗放還;途中亂尸山疊,血流成渠,口難盡述。復聞有王姓將爺居本坊昭陽李宅,以錢數(shù)萬日給難民,其黨殺人,往往勸阻,多所全活。是夜悲咽之馀,昏昏睡去。次日,則念九矣。 
    自念五日起,至此已五日,或可冀幸遇赦,乃紛紛傳洗城之說,城中殘黎冒死縋城者大半,舊有官溝壅塞不能通流,至是如坦途,夜行晝伏,以此反罹其鋒。城外亡命利城中所有,輒結(jié)伴夜入官溝盤詰,搜其金銀,人莫敢誰何。予等念既不能越險以逃,而伯兄又為予不忍獨去;延至平旦,其念遂止;原蔽處知不可留,而予婦以孕故屢屢獲全,遂獨以予匿池畔深草中,婦與彭兒裹臥其上,有數(shù)卒至,為劫出者再,皆少獻賂而去。繼一狠卒來,鼠頭鷹眼,其狀甚惡,欲劫予婦;婦偃蹇以前語告之,不聽,逼使立起,婦旋轉(zhuǎn)地上,死不肯起,卒舉刀背亂打,血濺衣裳,表里漬透。先是婦戒予曰:“倘遇不幸,吾必死,不可以夫婦故乞哀,并累子;我死則必死子目,俾子亦心死。”至是予遠躲草中,若為不與者,亦謂婦將死,而卒仍不舍,屢擢婦發(fā)周數(shù)匝于臂,怒叱橫曳而去。由田陌至深巷一箭地,環(huán)曲以出大街,行數(shù)武必擊數(shù)下。突遇眾騎至,中一人與卒滿語一二,遂舍予婦去。始得匍匐而返,大哭一番,身無完膚矣! 
    忽又烈火四起,何家墳前後多草房,燃則立刻成燼;其有寸壤隙地,一二漏網(wǎng)者,為火一逼,無不奔竄四出,出則遇害,百無免一。其閉戶*****者由數(shù)口至數(shù)百口,一室之中,正不知積骨多少矣!大約此際無處可避,亦不能避,避則或一犯之,無金死,有金亦死;惟出露道旁,或與尸骸雜處,生死反未可知。予因與婦子并往臥冢後,泥首涂足,殆無人形。時火勢愈熾,墓木皆焚,光如電灼,聲如山摧,悲風怒號,令人生噤,赤日慘淡,為之無光,目前如見無數(shù)夜叉鬼母驅(qū)殺千百地獄人而馳逐之。驚悸之馀,時作昏眩,蓋已不知此身之在人世間矣。 
    驟聞足聲騰猛,慘呼震心,回顧墻畔,則予伯兄復被獲,遙見兄與卒相持,兄力大,撇而得脫,卒走逐出田巷,半晌不至;予心方搖搖,乃忽走一人來前,赤體散發(fā)。視之,則伯兄也;而追伯兄之卒,即前之劫吾婦而中途舍去者也。伯兄因為卒所逼,不得已向予索金救命,予僅存一錠,出以獻卒,而卒怒未已,舉刀擊兄,兄輾轉(zhuǎn)地上,沙血相漬,注激百步。彭兒拉卒衣涕泣求免,[時年五歲]卒以兒衣拭刀血再擊而兄將死矣。旋拉予發(fā)索金,刀背亂擊不止,予訴金盡,曰:“必欲金即甘死,他物可也?!弊錉坑璋l(fā)至洪宅。予婦衣飾置兩甕中,倒置階下,盡發(fā)以供其取,凡金珠之類莫不取,而衣服擇好者取焉。既畢,視兒項下有銀鎖,將刀割去,去時顧予曰:“吾不殺爾,自有人殺爾也。”知洗城之說已確,料必死矣。置兒于宅,同婦急出省兄,前後項皆砍傷,深入寸許,胸前更烈,啟之洞內(nèi)府;予二人扶至洪宅,問之,亦不知痛楚,神魂忽瞶忽蘇。安置畢,予夫婦復至故處躲避,鄰人俱臥亂尸眾中,忽從亂尸中作人語曰:“明日洗城,必殺一盡,當棄汝婦與吾同走。”婦亦固勸余行,余念伯兄垂危,豈忍舍去?又前所恃者猶有馀金,今金已盡,料不能生,一痛氣絕,良久而蘇。 
    火亦漸滅,遙聞炮聲三,往來兵丁漸少,予婦彭兒坐糞窖中,洪嫗亦來相依。有數(shù)卒擄四五個婦人,內(nèi)二老者悲泣,兩少者嘻笑自若;後有二卒追上奪婦,自相奮擊,內(nèi)一卒勸解作滿語,忽一卒將少婦負至樹下野合,馀二婦亦就被污,老婦哭泣求免,兩少婦恬不為恥,數(shù)十人互為奸淫,仍交與追來二卒,而其中一少婦已不能起走矣。予認知為焦氏之媳,其家平日所為,應至於此,驚駭之下,不勝嘆息。 
    忽見一人紅衣佩劍,滿帽皂靴,年不及三十,姿容俊爽,隨從一人,衣黃背甲,貌亦魁梧,後有數(shù)南人負重追隨。紅衣者熟視予,指而問曰:“視予,爾非若儔輩,實言何等人?”予念時有以措大而獲全者,亦有以措大而立斃者,不敢不以實告,紅衣者遂大笑謂黃衣者曰:“汝服否?吾固知此蠻子非常等人也?!睆椭负閶灱坝鑶枮檎l?具告之,紅衣者曰:“明日王爺下令封刀,汝等得生矣!幸勿自斃?!泵S人付衣幾件,金一錠,問:“汝等幾日不食?”予答以五日,則曰:“隨我來。”予與婦且行且疑,又不敢不行,行至一宅,室雖小而貲畜甚富,魚米充軔,中一老嫗,一子方十二三歲,見眾至,駭甚,哀號觸地。紅衣者曰:“予貸汝命,汝為我待此四人者,否則殺汝,汝此子當付我去。”遂挈其子與予作別而去。 
    老嫗者鄭姓也,疑予與紅衣者為親,因謬慰之,謂子必返。天已暮,予內(nèi)弟復為一卒劫去,不知存亡?婦傷之甚。少頃,老嫗搬出魚飯食予;宅去洪居不遠,予取魚飯食吾兄,兄喉不能咽,數(shù)箸而止,予為兄拭發(fā)洗血,心如萬磔矣!是日,以紅衣告予語遍告諸未出城者,眾心始稍定。次日為五月朔日,勢雖稍減,然亦未嘗不殺人,未嘗不掠取;而窮僻處或少安;富家大室方且搜括無馀,子女由六七歲至十馀歲搶掠無遺種。是日,興平兵復入揚城,而寸絲半粟,盡入虎口,前梳後篦,良有以也。 
    初二日,傳府道州縣已置官吏,執(zhí)安民牌遍諭百姓,毋得驚懼。又諭各寺院僧人焚化積尸;而寺院中藏匿婦女亦復不少,亦有驚餓死者,查焚尸簿載其數(shù),前後約計八十萬馀,其落井投河,閉戶*****,及深入自縊者不與焉。是日,燒綿絮灰及人骨以療兄創(chuàng);至晚,始以仲兄季弟之死哭告予兄,兄頷之而已。 
    初三日,出示放賑,偕洪嫗至缺口關(guān)領(lǐng)米;米即督鎮(zhèn)所儲軍糧,如丘陵,數(shù)千石轉(zhuǎn)瞬一空。其往來負戴者俱焦頭爛額,斷臂折脛,刀痕遍體,血漬成塊,滿面如燭淚成行,碎爛鶉衣,腥穢觸鼻,人扶一杖,挾一蒲袋,正如神廟中竄獄冤鬼;稍可觀者猶是卑田院乞兒也。奪米之際,雖至親知交不顧,強者往而復返,弱者竟日不得升斗。 
    初四日,天始霽,道路積尸既經(jīng)積雨暴漲,而青皮如蒙鼓,血肉內(nèi)潰。穢臭逼人,復經(jīng)日炙,其氣愈甚,前後左右,處處焚灼,室中氤氳,結(jié)成如霧,腥聞百里。蓋此百萬生靈,一朝橫死,雖天地鬼神,不能不為之愁慘也! 
    初五日,幽僻之人始悄悄走出,每相遇,各淚下不能作一語。予等五人雖獲稍蘇,終不敢居宅內(nèi),晨起早食,即出處野畔,其妝飾一如前日;蓋往來打糧者日不下數(shù)十輩,雖不操戈,而各制挺恐嚇,詐人財物,每有斃杖下者;一遇婦女,仍肆擄劫,初不知為清兵為鎮(zhèn)兵為亂民也?是日,伯兄因傷重,刀瘡迸裂而死,傷哉,痛不可言!憶予初被難時,兄弟嫂侄婦子*****八人,今僅存三人,其內(nèi)外姨又不復論。計揚之人如予之家水知凡幾?其數(shù)瀕於死,幸死而不死,如予與婦者甚少,然而愁苦萬狀矣! 
    自四月二十五日起,至五月五日止,共十日,其間皆身所親歷,目所親睹,故漫記之如此,遠處風聞者不載也。後之人幸生太平之世,享無事之樂;不自修省,一味暴殄者,閱此當驚惕焉耳! 
  
  
  


  
  清軍為什么要在揚州進行大屠殺 
    要言之,原因有四: 
   ?。保灞笈e南下,一路攻城掠地,勢如破竹,極少阻擋,只有兵臨揚州,才第一次遭到史可法領(lǐng)導的揚州保衛(wèi)戰(zhàn)最堅決、最頑強、也最具殺傷力的反擊,這才惹惱了清兵統(tǒng)帥多鐸。 
   ?。玻畵P州地處南北交通樞紐位置,歷來得漕運、鹽運之利,向稱富庶地區(qū),商業(yè)繁榮,手工作坊興起,資本主義因素已經(jīng)開始萌芽,從政治經(jīng)濟學角度說,一股代表著落后的生產(chǎn)關(guān)系的外來勢力,一旦入侵揚州這一先進地區(qū),怎能不激起揚州人民最大限度地對史可法抗清斗爭的支持?加之,揚州人民自李庭芝、姜才抗元以來就具有深厚的愛國主義傳統(tǒng),這次清兵入侵,再一次激起他們愛國熱情的高漲。我們不妨讀讀與王秀楚同時代的詩人靳應升《讀邗江〈錢烈女傳〉,補詩以吊之》一詩:“烈火不受塵,高云不受滓。此身能不辱,虎狼莫敢視。哀此閨中秀,珍重全一恥。憶初引決時,長跪淚如氵此。問我軍如何?鼓啞城東圮。此時知盡節(jié),必吾相國史。弱質(zhì)雖非男,未忍蹈犬豕。不死不成人,一死良不悔。從容裁大義,棄身如棄屣。老親苦無兒,寧復顧甘旨。日月照其魂,潔比邗江水?!睋?jù)此詩,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史可法領(lǐng)導的抗清斗爭得到揚州人民怎樣的響應與支持。弱質(zhì)女子尚且貞烈如此,愛國男兒能不抗爭到底? 
    對于如此英雄的城市,對于如此富庶的地區(qū),清兵破城后,不殺百姓不足以解恨,不搶奪財物不足以飽私囊,不奸淫擄掠、四處放火不足以發(fā)泄侵略者的獸性。所謂“勿殺無辜,勿掠財富,勿焚廬舍”的誓約,早已成為一紙空文,聊欺后世而已。 
   ?。常灞コ歉冻鰬K重代價,有掃垢山(騷狗山)的尸體叢葬為證,有三個將領(lǐng)、一個王子的陣亡為證。由此而引起大屠殺的報復。 
   ?。矗疄檫M軍江南,而大逞淫威,大肆鎮(zhèn)懾。清兵攻克南京后,多鐸在《諭南京等處文武官員人等》的布告中,就露骨地宣稱:“昨天兵至維揚,城內(nèi)官員軍民嬰城固守,予痛惜民命,不忍加兵,先將禍福諄諄曉諭。遲延數(shù)日,官員終于抗命,然后攻城屠 戮,妻子為俘。是豈予之本懷,蓋不得已而行之。嗣后大兵到處,官員軍民抗拒不降,維揚可鑒?!边@等于是一份揚州大屠殺的自供狀。 
    事實上,清兵大屠殺并未遲延數(shù)日,諸多史乘說:“從破城之日起,豫王就下令屠城。”不僅是戴名世一人所記。多鐸收了徽商汪氏兄弟30萬金的巨額賄賂,卻未答應他們“勿殺無辜”的請求。顧炎武所記的多鐸在南京執(zhí)法嚴,不過是對那些搶了財物不向他上交的士兵執(zhí)法嚴,其時江寧縣就在多鐸的掌握之中,搶掠南明皇宮內(nèi)的各物多半為貴重寶物,豈容士兵獨吞私?jīng)]?所引顧炎武的記載,并不能證明豫王在揚州嚴于執(zhí)行“勿殺無辜,勿掠財富,勿焚廬舍”的法令。 
    雖說,大屠殺“凡七日乃止”,但《揚州十日記》記為“十日”,并沒有錯,封刀令并沒有及時止住屠殺。與王秀楚同時代的詩人吳嘉紀《挽饒母》詩也說:“憶惜荒城破,白刃散如雨。殺人十晝夜,尸積不可數(shù)。”另一個與王秀楚同時代的詩人顧炎武也有詩說:“愁看京口三軍潰,痛說揚州十日圍。”(《酬朱監(jiān)紀四輔》)這里用“圍”,不用“殺”,是因詩的押韻緣故。 
    關(guān)于揚州大屠殺慘絕人寰的歷史真相,除了王秀楚的《揚州十日記》有親歷、親睹的逐日實錄,以及各種稗官野史的雜錄,當日史可法部下、幕僚的回憶錄,有大量的詩篇,以如泣如訴的悲憤文字作詩史;有至今保存完好的寫真圖畫,以直觀的視覺形象作畫史;有同時代揚州人的話本,在歌頌史可法民族氣節(jié)的同時作揚民遭遇的痛史。 
    詩篇,由《揚州歷代詩詞》所收,不下50首。如“兵戈南下日為昏,匪石寒松聚一門。痛殺懷中三歲子,也隨阿母作忠魂?!保ㄇ妩S宗羲《卓烈婦》);“深閨日日繡鳳凰,忽被干戈出畫堂。弱質(zhì)難禁罹虎口,只余夢魂繞家鄉(xiāng)?!保◤埵稀督^命詩五首》之一);“明日還家撥余燼,十三人骨相依引。樓前一足乃焚馀,菊花(婢女名)左股看奚忍!”(清蔣士銓(焚樓行》)等等,均令人不忍卒讀。 
  編輯本段揚州十日記的價值 
    它雖是一本不足8千字的小書,卻既有不可磨滅的重要史學價值,又有震撼人心的非凡文學價值。 
    《揚州十日記》之所以具有重要的史學價值,就在于它是信史。“其間皆身所親歷,目所親睹”,而“遠處風聞者不載也”。對于史學研究來說,這是寶貴的第一手資料。難能可貴的是,該書立場比較客觀,不帶偏見,無所袒護,也無所隱諱,即如司馬遷寫《史記》的筆法,“筆則筆,削則削”。書中既揭露清軍奸淫擄掠、刀砍火燒的種種*****,也揭露明軍的軍紀渙散與高杰余部的強盜行徑,還揭露地方上亡命之徒趁火打劫的鋌而走險。書中既對無辜平民所受空前浩劫表示深切同情,“耳所難聞,目不忍睹”;也對極少數(shù)失節(jié)婦女的“曲盡媚態(tài)”,表示卑視與憤慨,“恨不能奪卒之刀,斷此淫孽”;還對“有捐金萬兩而卒受斃者”表示惋惜,并慨嘆:是“揚人自導之也!”此“自導”為“自食其果”之“導”;而對自身納金乞命、茍且偷生的狼狽行狀,也絲毫不加掩飾,并未把自己打扮成抗清志士。書中既為史可法的臨難不茍免、在全城宣示“一人當之,不累百姓”的“牌諭”而“感泣”,也為鄰居洪嫗的“卒不供出一人”而“甚德之”;其間還有兄弟、夫婦之間生死與共、患難相依的手足之情與伉儷之情。可以說,全書愛恨情仇交加,美丑善惡交織。凡所揭露,分清主次,一以道義為準;凡所褒貶,明辨是非,一以大節(jié)為重。作為第一手資料,這就提供了歷史的全息,而提高了信史的可信度。 
    《揚州十日記》之所以有非凡的文學價值,也在于它是信史。文學藝術(shù)的生命在于真實,唯真切才感人。 
    1840年,林語堂先生主持的上海西風社出版了揚州人毛如升先生英譯的《揚州十日記》。美國學者貝德博士在該英譯本《序言》中,對本書的文學價值,給予高度評價: 
    且就文學之觀點言之,《揚州十日記》亦為非凡之文獻。其敘事生動逼真,而以其逼真之故,讀來令人驚心動魄。其故事之倏忽、鮮明與真切,前后踵接,不啻一幕近代影劇,讀者感其事,激于情,莫不驚心咋舌焉。而此種緊張情緒,逐步開展,洵可與一部好劇本相媲美……此書之真切純正,讀者無不為之感動。而其文風之質(zhì)樸無華,足證原書之絕非虛構(gòu)。(轉(zhuǎn)引自曾學文著《揚州名書》) 
    貝德博士說得好,“明代之覆亡與滿 人之侵入,歷史學家每多浮泛之論,而《揚州十日記》一書,由征實多矣。此書就人類生命與價值立論,描寫當時實況,故其后革命發(fā)軔時,所以采取激烈手段以滿清統(tǒng)治者,蓋此書之力也?!?nbsp;
    辛亥革命前夕,留日愛國學生才鉆進東京和大阪的圖書館里,把列為《四庫》禁毀書、在國內(nèi)湮沒無聞達250年之久卻因流入日本而幸存的《揚州十日記》、《嘉定屠城紀略》等書,“印了輸入中國,希望使忘卻的舊恨復活,助革命成功?!保斞浮峨s記》)所以1897年,譚嗣同、唐才常在長沙“竊印《明夷待訪錄》、《揚州十日記》等書,加以按語,秘密分布,傳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眾?!保簡⒊肚宕鷮W術(shù)概論》)所以1903年,鄒容在上??小陡锩姟?,更以《揚州十日記》、《嘉定屠城紀略》大造革命輿論??傊谛梁ジ锩鼤r期,《揚州十日記》發(fā)揮了革命助產(chǎn)士的獨特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1903年(一說1904年),陳天華在東京發(fā)表《警世鐘》,為反對沙俄帝國主義對東三省的侵略,為反對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的瓜分,又以《揚州十日記》為反帝愛國的警世教材,大聲疾呼:“中國若是被洋人瓜分了,我漢人一定不得了?!薄绊氈@瓜分之禍,不但是亡國罷了,一定還要滅種?!薄毒犁姟分袑κ廊颂岢觥笆畻l奉勸”,第五條是:“勸富的舍錢?!闭f:“你看自古換朝的時候,受盡苦楚的不是那富戶嗎?《揚州十日記》上所載,滿兵將到揚州,那些富戶一文錢不肯出;及城破了,拿出錢買命,一隊去了,一隊又來,有出過萬金終不免于死的。”讀來,令人大為警醒。 
    此后,在抗日戰(zhàn)爭中,《揚州十日記》一版又一版發(fā)行,一地又一地翻印,確實起了“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的動員民眾作用。抗日名將戴安瀾將軍1942年4月在緬甸協(xié)同英軍對日作戰(zhàn)時,身負重傷,5月不治殉國,檢點將軍遺物,其中就有染上將軍血跡的《揚州十日記》。視此,能不令人肅然起敬? 
    這里,我們不禁想起清代康熙年間詩人錢澄之的《揚州》詩:“水落邗溝夜泊船,一般風物客凄然。關(guān)門仍舊千檣塞,市井重新百貨填。商賈不離爭利地,兒童誰識破城年?當時百萬人同盡,博得孤忠史相傳?!贝嗽姷膶懽鲿r間,距離1645年的“揚州十日”,才27年,竟已經(jīng)是“兒童誰識破城年”了。這使我們想到了對青少年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務須以“居安思危”警策。因此,《揚州十日記》仍不失為具有永久生命力的愛國主義教材。 
  編輯本段歷史影響 
    揚州十日是南明弘光元年,清朝順治二年(1645年)發(fā)生在清軍攻破揚州城后對城中平民進行大屠殺的事件。由于當時南明將領(lǐng)史可法對清軍的殊死抵抗,在同年四月二十五日(5月20日),清軍攻占揚州后,當時大雨傾盆,多鐸宣布在揚州城內(nèi)進行了屠殺。當時的幸存者王秀楚所著《揚州十日記》中記載屠殺共持續(xù)十日,故名“揚州十日”。 
    有關(guān)揚州十日的記載主要來自《揚州十日記》,這是一本僅八千字不到的小書;但此書長期被清廷禁止無法流通,導致清末以前大部分人對此屠殺事件一無所知。直到清末有心人士將此書由日本帶回,“揚州十日”事件才廣為世人所知,陳天華在《獅子吼》寫道:“有當時一個遺民,于萬死一生之中,逃出性命,做了一本《揚州十日記》,敘述殺戮之慘?!笨烧f是為辛亥革命的成功造就了輿論準備。《揚州十日記》在史學界影響很大,一些書籍如:《清代通史》、《辭源》、《辭海》,《中外歷史年表》、《清史編年》等皆予引用。 
    據(jù)《揚州十日記》所載,清軍攻破揚州城后進行了為期十天的大肆屠殺,史載:“諸婦女長索系頸,累累如貫珠,一步一跌,遍身泥土;滿地皆嬰兒,或襯馬蹄,或藉人足,肝腦涂地,泣聲盈野?!薄俺跛娜?,天始霽。道路積尸既經(jīng)積雨暴漲,而青皮如蒙鼓,血肉內(nèi)潰。穢臭逼人,復經(jīng)日炙,其氣愈甚。前后左右,處處焚灼。室中氤氳,結(jié)成如霧,腥聞百里?!焙髞碛沙莾?nèi)僧人收殮的尸體就超過了80萬具。 
    揚州十日不是孤立的事件,它實際上是滿清入侵江南*****的一部分,從明末到清初,中國人口從1億4000萬銳減到1600多萬,經(jīng)濟被破壞,資本主義萌芽毀滅殆盡。 
    清軍攻破揚州后,進行了十天的大肆屠殺,后來僅僅是被收殮的尸體就超過了八十萬具。
  
  


  
  
  
  (二)、嘉定三屠 
  
    清順治二年(1645年)六月,清軍再下剃發(fā)令,命令十天之內(nèi),江南人民一律剃頭,“留頭不留發(fā),留發(fā)不留頭”。這嚴重傷害江南百姓的民族感情,于是紛紛起而抗清。其中嘉定人民的抗清尤為頑強激烈。閏六月十三日,剃發(fā)令下,群眾開始醞釀反抗。清嘉定知縣強制剃發(fā),起義頓時爆發(fā)。城郊居民一呼而起,打敗來剿清軍。人民公推黃淳耀、侯峒曾出面領(lǐng)導抗清。降將李成棟率清兵猛攻,城中居民冒雨奮戰(zhàn),堅守不屈。清軍用大炮轟城,始得攻入。侯峒曾投河死,黃淳耀自縊,城中無一人投降。清軍忿而屠城,殺兩萬余人后棄城而去。次日朱瑛又率眾入城,組織抗清,旋敗,再遭清兵屠殺。八月十六日明將吳之藩起兵,反攻嘉定,亦敗,嘉定第三次遭屠城。史稱“嘉定三屠”。多鐸統(tǒng)軍占領(lǐng)南京,南明弘光朝廷覆亡。同年六月,南明降臣錢謙益,趙之龍等向多鐸獻策曰:“吳下民風柔弱,飛檄可定,無須用兵?!鼻逋⒛擞诹率迦疹C詔書往江南曰:“……削發(fā)一事,本朝已相沿成俗,爾等毋得不遵法度?!膊浑S本朝制度者,殺無赦。”然而“削發(fā)令”一下,所謂“民風柔弱”的江南民眾的反抗怒火,卻在松山,昆山,蘇州,嘉興,紹興,江陰等地熊熊燃燒。反抗?jié)M清*****最為慘烈的嘉定,史稱“嘉定三屠”。 
  
  
    嘉定,秦代屬會稽郡婁縣,隋唐時屬蘇州昆山縣。至宋朝嘉定十年,遂以年號為地名,今屬上海市嘉定區(qū)。為在嘉定強行推行“削發(fā)令”,滿清政權(quán)決定實施武力征服之。七月初三日黎明,清兵踏破了昔日嘉定古城的寧靜。據(jù)史載:清軍進攻嘉定城的先鋒李成棟,曾是已故南明弘光朝廷兵部尚書史可法的部下。早在去年(公元1644年)的四月,當清軍固山額真準塔統(tǒng)兵南下,逼近徐州城之時,時任守城總兵官的李成棟竟望風而逃,不久遂降于清。此時,為反抗?jié)M清的入侵,嘉定城內(nèi)的市民一致推舉侯峒曾,黃淳耀黃淵耀兄弟主持城防。侯峒曾,字豫瞻。原任南明弘光朝通政司左通政,南京淪陷后,避難于老家嘉定。黃淳耀,字蘊生。乃崇禎年間進士,與其弟黃淵耀均世居于嘉定城。在侯峒曾和黃氏兄弟的指揮下,城中民眾不分男女老幼,紛紛投入了抗清行列。為鼓舞士氣,侯峒曾下令在嘉定城樓上懸掛一面“嘉定恢剿義師”的大旗。同時在城樓上“集眾公議”,決定“劃地分守”嘉定城:由南明諸生張錫眉率眾守南門,秀水縣教師龔用圓佐之;南明國子監(jiān)太學生朱長祚守北門,鄉(xiāng)紳唐咨佐之;黃淳耀兄弟守西門;侯峒曾親自守東門,諸生龔孫炫佐之。此外,由諸生馬元調(diào)(時年七十歲)與唐昌全,夏云蛟等負責后勤供給。集議已定,各頭領(lǐng)率眾在城上日夜巡邏?!凹稳耸繝幭鄨?zhí)刃以從,人情頗覺鼓舞?!睘樽柚骨遘娺M犯,侯峒曾又下令將城外各橋毀壞,“東,北二門俱用大石壘斷街路,西,南二門用圓木亂石橫塞道途?!碧炝習r分,清軍擊敗了城外各村鎮(zhèn)的鄉(xiāng)兵后,便將嘉定城四面包圍。隨即李成棟下令,集中火炮齊轟東,西二門?!扒灞コ巧跫?,多縛軟梯至城下,城上磚石如雨?!笔爻敲癖婋m“亡失甚眾”,但仍頑強不屈。若有某斷城墻被炮火轟塌,城內(nèi)民眾便及時用木料和充土布袋堵塞之?!笆爻钦呷粲袀觯肆⒓囱a充?!被蛟唬褐袊袃蓚€社會,上浮夸而下粗撲;上游戲而下獻身。誠信斯言哉!黃昏時分,突然暴雨如注,狂風驟起。守城民眾仍毫不畏懼,冒雨抵抗。是時,因“城中遂不能張燈,(李)成棟令兵丁潛伏城下之穴城,而守者弗覺也?!保ㄎ谋都滓沂掳浮罚?br>  
  翌日破曉時分,暴風驟雨仍然不止。時城上民眾已連續(xù)守城三晝夜,遍體淋濕,加之飲食已絕,故人人身疲力竭。李成棟遂令士兵“置燈于地穴中,炮發(fā)震城?!被鹋诼暋敖K日震撼,地裂天崩,炮硝鉛屑落城中屋上,簌簌如雨,嬰兒婦女,狼奔鼠竄?!保ㄖ熳铀亍都味ㄍ莱锹浴罚┰谶@腥風血雨之中,災難終于降臨。隨著城墻一隅在炮聲中轟然倒塌,清軍乘機登城,蜂擁而入。清兵“悉從屋上奔馳,通行無阻。城內(nèi)難民因街上磚石阻塞,不得逃生,皆紛紛投河死,水為之不流?!贝丝蹋钺荚跂|門城樓上。城陷,“士卒皆曰:‘吾曾受公厚恩,尚可衛(wèi)公出走?!荚唬骸c城存亡,義也。’及下城拜家廟,赴水死之。其長子玄演,次子玄潔身處數(shù)十刀,亦死之?!背窍葜畷r,黃淳耀黃淵耀兄弟急趨城內(nèi)一僧舍?!按疽珕柶鋸恼咴唬骸罟艉??’曰:‘死矣!’曰:‘吾與侯公同事,義不獨生?!藭谠疲骸x書寡益,學道無成,進不得宜力王朝,退不得潔身遠引,耿耿不沒,此心而已。大明遺臣黃淳耀自裁于城西僧舍?!涞軠Y耀曰:‘兄為王臣宜死,然弟亦不愿為北虜之民也。’淳耀縊于東,淵耀縊于西?!保S宗曦《弘光實錄鈔》)
  
  又據(jù)史載;諸生張錫眉解帶縊于南門城樓上,死前作絕命詞,大書褲上云:“我生不辰,與城存亡,死亦為義!”教師龔用圓赴水死,二子從之。諸生馬元調(diào),唐昌全,夏云蛟,婁復聞,城破亦死之。又有黃某,與清軍巷戰(zhàn)中“手揮鐵簡,前后殺數(shù)百人,后中失而死?!边@些“志士仁人”之死,從歷史上看,固然是其儒家“仁義”觀念的根本追求所致。但從民族興亡的高度看,這為民族生存而死之大丈夫精神,不也成為漢民族精神的組成部分嗎?當屠城令下達之時,清兵“家至戶到,小街僻巷,無不窮搜,亂草叢棘,必用長槍亂攪?!薄笆忻裰校瑧伊赫?,投井者,投河者,血面者,斷肢者,被砍未死手足猶動者,骨肉狼籍?!比粢娔贻p美色女子,遂“日晝街坊當眾奸淫?!庇胁粡恼撸坝瞄L釘釘其兩手于板,仍逼淫之。”(朱子素《嘉定屠城略》)
  
  
  血腥屠殺之后,清兵便四出掠奪財物。史載:如遇市民,遂大呼獻財寶,“惡取腰纏奉之,意滿方釋?!彼I不多者,則砍三刀而去。是時,“刀聲割然,遍于遠近。乞命之聲,嘈雜如市?!备猩跽?,屠城罪魁李成棟,竟用三百只大船運走了他掠奪的金帛女子。在此劫難中,不乏為虎作倀者。又史載:清兵如北門,“乃奸民導敵入。”至于趁火打劫者,亦不在少數(shù)。有漢奸徐元吉者,“以削發(fā)為名,日出行動,割人腹,啖人心肝,動以百計?!比欢?,滿清的*****并未撲滅民眾的反抗怒火。七月二十四日,有江東人朱瑛者,自封游擊將軍,率兵五十余人回到嘉定城。是時,朱率部會同城內(nèi)市民,將清軍驅(qū)趕城外。第二天,逃至城外的李成棟,急令萬國昌率兵增援。李本人則坐鎮(zhèn)城外之織女廟,指揮各路兵馬企圖第二次攻城。七月二十六日清晨,清軍乘城內(nèi)民眾武裝力量尚未集結(jié)完畢,再次攻進城內(nèi)。有漢奸浦嶂者,向李成棟獻計曰:“若不剿絕,后必有變。”于是,清軍第二次屠城。此時,城內(nèi)許多居民尚未起,,“遂于屋中被猝然殺之?!鳖D時,“城內(nèi)積尸成丘,惟三,四僧人撤取屋木,聚尸焚之。”在此次屠城中,浦嶂一馬當先,“大顯身手”。他甚至將好友婁某的全家斬盡殺絕。為此,嘉定城內(nèi)民眾“是日逢嶂,齠齔不留?!庇幸还帐忻裾撸粍賾嵖赝闯馑骸叭嗣娅F心,狗鼠不食。”人神共怒,浦嶂惟掩面鼠竄耳!從李成棟,徐元吉,浦嶂之所為我們看到,每當社會大變動之時,必然會有一部分人因社會的變動而得益。此除時勢之必然外,各階層之個體的品行德性與其地位之升降,亦有不可忽視之關(guān)系。而品行德性之淪喪,必然導致個人占有欲的極度擴張。孟子曰:“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毙欧?!滿清的第二次屠城,也未能削弱民眾的反抗意志。八月二十六日,原南明總兵吳之番率余部,反攻嘉定城。城內(nèi)清兵猝不及防,乃潰。城內(nèi)民眾紛紛奔至吳軍前,“踴躍聽命”。然而,吳軍乃烏合之眾。清兵反撲之時,“一時潰散?!笔份d:吳之番“連殺數(shù)人,不能定。呼天曰:‘吾死,分也。未戰(zhàn)而潰,我目弗瞑矣!’挺槍欲赴東門死。”清兵擁入城內(nèi),第三次血洗嘉定城。如果說前兩次屠城,對滿清而言,多少留下一些“隱患”的話,那么這第三次屠城,他們可謂“如愿以償”。因為在這滿城的累累白骨之上,總算插上了“削發(fā)令已行”的旗幡!史載:在滿清的三次屠城中,嘉定城內(nèi)民眾無一投降者,死亡者達二萬余人?!扒屙樦味辏?645)五月初九,清兵破南京,明弘光帝南逃。三十日,縣令錢默出逃。六月二十四日,清授縣令張維熙到任。是日,明嘉定總兵吳志葵率百人,白布裹頭,晝伏東門外時家墳,晚間各持火把逼近縣城,揚言捉拿張維熙,張?zhí)又藏病6呷眨瑓侵究倥R縣城,士民夾道迎接復明之師。 
    閏六月初七,明降將李成棟部騎兵路過境內(nèi)新涇橋,大肆奸淫婦女,致死7名。初八,李成棟親率兵船百艘、馬步兵2000余名停泊縣城東關(guān),大肆奸掠。初九,李率兵去吳淞,留偏裨將梁得勝等300名守護兵船。十二日,清軍下剃發(fā)令,群情激憤,遠近鄉(xiāng)兵,競相圍攻李成棟船隊。船只及所掠財物悉數(shù)焚毀,斬殺清官兵84名。十五日,李成棟去太倉求援,行至羅店又被鄉(xiāng)兵追殺,傷亡慘重。于是,李成棟瘋狂縱兵報復,濫殺無辜。 
    十七日,明都察院觀政、進士黃淳耀及弟淵耀,與前左通政侯峒曾及子元(玄)演、元(玄)潔倡議守城。十八日黎明,李成棟率兵攻羅店,支洪、陸文煥率鄉(xiāng)兵抵御。李暗遣精兵東渡練祁,西渡荻涇,鄉(xiāng)兵背腹受敵,退入鎮(zhèn)內(nèi)。時值早市,清軍入鎮(zhèn)屠殺。居民死難1604名。 
    十九日,黃淳耀,侯峒曾集眾公議,決定劃地而守,城上高懸“嘉定恢剿義師”大旗,自制各種武器,嚴陣以待。 
    二十五日,吳志葵遣游擊蔡喬率兵200余名支援嘉定,扎營城外。次日五更,遭李成棟伏兵襲擊,蔡喬戰(zhàn)死。李成棟引兵歸吳淞過新涇橋時,縱火焚屋,雞犬不留。七月初一,各路鄉(xiāng)兵10萬余會集磚橋與清兵決戰(zhàn)。清兵分左右兩翼沖殺,鄉(xiāng)兵大敗,被追殺不計其數(shù)。李成棟部入婁塘鎮(zhèn)后屠殺1073名,并縱兵奸淫婦女,不可名狀。 
    初三,李成棟匯同太倉清兵攻城,日夜炮轟。初四五更大雨滂沱,守城士民已露立三晝夜,飲食幾絕,漸不能支。清兵趁機急攻,破東門涌入城內(nèi)。侯峒曾仍坐鎮(zhèn)城樓,二子急呼:“事急矣,何以為計?”侯峒曾答曰:“有死而已,所恨者枉送一城百姓耳?!奔绷疃与x去,二子走數(shù)步又還。侯峒曾怒日;“我死國事分也,祖母在,若輩應代我奉事,戀我何為?”二子慟哭而去,至孩兒橋皆被殺。侯峒曾自沉宣家池(葉池)未死,遂被清兵殺害。 
    東門破,城中居民紛紛奔西門逃生,而清兵截段堵殺,居民投河死者無數(shù)。 
    時鎮(zhèn)守西門的黃淳耀見大勢已無可挽回,遂與弟淵耀騎馬至早年讀書的西林庵,對僧無等曰:“大師急避,某兄弟從此辭矣!”遂索筆疾書:“遺臣黃淳耀于弘光元年七月初四日自裁于西城僧舍。嗚呼!進不能宣力皇朝,退不能潔身自隱。讀書寡益,學道無成。耿耿不滅,此心而已!異日寇氛復靖,中華士庶再見天日,論其世者,當知予心?!睍T,見弟淵耀已縊梁間,遂縊其側(cè)。 
    南門守將張錫眉,聞城破,偕妾投水死。身留絕命詩一首:“我生不辰,僑居茲里。路遠宗親,邈隔同氣。與城存亡,死亦為義。后之君子,不我遐棄。”另有守城將領(lǐng)龔用圓、龔用廣兄弟聞城破,擁抱慟哭曰;“我祖父清白自矢,已歷三世。今日茍且圖存,何面日見祖宗于地下?”語罷雙雙自溺而死。 
    辰時,李成棟入城下令鳴炮屠城。小街僻巷,無不窮搜。每遇一人,大呼獻寶,獻若不多,連砍三刀,物盡則殺。全城刀聲砉然,嚎叫之聲,動地驚天。懸梁者、投井者、斷肢者、血面者,被砍未死,手足猶動者不計其數(shù)。骨肉狼籍,遍地皆是。投河自溺者不下數(shù)千人。三日后,自西門至葛隆鎮(zhèn),浮尸滿河,行舟無處下篙。血污浮于水面,高出數(shù)分。婦女若容貌不佳者必殺,有美色者生虜,于街坊當眾奸淫。若有不從,釘其手足。初六日,李成棟糾集民船300余艘,滿載所掠金帛、女子、牛馬豬羊駛往太倉。 
    嘉定被屠后,葛隆、外岡、馬陸、楊行等鎮(zhèn)鄉(xiāng)兵復聚,再議抗清,誓不反顧,并時有偷襲斬殺清兵之義舉。 
    二十六日五更清兵大隊至葛隆,入鎮(zhèn)后肆行屠殺,流血滿地,并再屠外岡鎮(zhèn)。 
    二十七日,浦嶠、浦嶂率兵再屠嘉定,逢人便殺,不分老幼,所劫財物盡載太倉。 
    自閏六月初,嘉定人民自發(fā)起義抗清,兩個月內(nèi),大小戰(zhàn)斗十余次,民眾犧牲2萬余,史稱“嘉定三屠”。
  
  
  


  
  
  嘉定忠臣 
    1981年耶魯大學出版社出版《嘉定忠臣:儒學在17世紀中國的領(lǐng)導地位及社會變革》一書,作者鄧爾麟論述了嘉定侯(峒曾)、黃(淳耀)以及龔、沈、徐、張四大家族情況,以及他們在抗清斗爭中反映的儒學思想。嘉定文化昌盛,多飽讀詩書之士,深受儒家思想影響,“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guān)心”,出現(xiàn)了一批學識淵博、講求氣節(jié)的愛國志士學者,“博學于文”,“行己有恥”。明天啟年間,蘇州有人為魏忠賢建生祠,諂媚者爭相往拜,嘉定知縣謝三賓頗為猶豫,找李流芳參謀參謀,李當即答曰:“拜是一時事,不拜是千古事,”謝深以為然,堅不前往。明末清初,以黃淳耀、侯峒曾等為杰出代表的嘉定士紳,把節(jié)義看得比自己生命還重,盡管只是一介文弱書生,但當民族危難之際,他們義無反顧,挺身而起,爆發(fā)出驚人的能量。 
    清順治二年(1645)五月初九,清兵破南京,明弘光帝南逃。三十日,縣令錢默出逃。六月二十四日,清授縣令張維熙到任。是日,明嘉定總兵吳志葵率百人,白布裹頭,晝伏東門外時家墳,晚間各持火把逼近縣城,揚言捉拿張維熙,張?zhí)又藏?。二十七日,吳志葵再臨縣城,士民夾道迎接復明之師。 
    閏六月初七,明降將李成棟部騎兵路過境內(nèi)新涇橋,大肆奸淫婦女,致死7名。初八,李成棟親率兵船百艘、馬步兵2000余名停泊縣城東關(guān),大肆奸掠。初九,李率兵去吳淞,留偏裨將梁得勝等300名守護兵船。十二日,清軍下剃發(fā)令,群情激憤,遠近鄉(xiāng)兵,競相圍攻李成棟船隊。船只及所掠財物悉數(shù)焚毀,斬殺清官兵84名。十五日,李成棟去太倉求援,行至羅店又被鄉(xiāng)兵追殺,傷亡慘重。于是,李成棟瘋狂縱兵報復,濫殺無辜。 
    十七日,明都察院觀政、進士黃淳耀及弟淵耀,與前左通政侯峒曾及子元(玄)演、元(玄)潔倡議守城。十八日黎明,李成棟率兵攻羅店,支洪、陸文煥率鄉(xiāng)兵抵御。李暗遣精兵東渡練祁,西渡荻涇,鄉(xiāng)兵背腹受敵,退入鎮(zhèn)內(nèi)。時值早市,清軍入鎮(zhèn)屠殺。居民死難1604名。 
    十九日,黃淳耀,侯峒曾集眾公議,決定劃地而守,城上高懸“嘉定恢剿義師”大旗,自制各種武器,嚴陣以待。 
    二十五日,吳志葵遣游擊蔡喬率兵200余名支援嘉定,扎營城外。次日五更,遭李成棟伏兵襲擊,蔡喬戰(zhàn)死。李成棟引兵歸吳淞過新涇橋時,縱火焚屋,雞犬不留。七月初一,各路鄉(xiāng)兵10萬余會集磚橋與清兵決戰(zhàn)。清兵分左右兩翼沖殺,鄉(xiāng)兵大敗,被追殺不計其數(shù)。李成棟部入婁塘鎮(zhèn)后屠殺1073名,并縱兵奸淫婦女,不可名狀。 
    初三,李成棟匯同太倉清兵攻城,日夜炮轟。初四五更大雨滂沱,守城士民已露立三晝夜,飲食幾絕,漸不能支。清兵趁機急攻,破東門涌入城內(nèi)。侯峒曾仍坐鎮(zhèn)城樓,二子急呼:“事急矣,何以為計?”侯峒曾答曰:“有死而已,所恨者枉送一城百姓耳?!奔绷疃与x去,二子走數(shù)步又還。侯峒曾怒日;“我死國事分也,祖母在,若輩應代我奉事,戀我何為?”二子慟哭而去,至孩兒橋皆被殺。侯峒曾自沉宣家池(葉池)未死,遂被清兵殺害。 
    東門破,城中居民紛紛奔西門逃生,而清兵截段堵殺,居民投河死者無數(shù)。 
    時鎮(zhèn)守西門的黃淳耀見大勢已無可挽回,遂與弟淵耀騎馬至早年讀書的西林庵,對僧無等曰:“大師急避,某兄弟從此辭矣!”遂索筆疾書:“遺臣黃淳耀于弘光元年七月初四日自裁于西城僧舍。嗚呼!進不能宣力皇朝,退不能潔身自隱。讀書寡益,學道無成。耿耿不滅,此心而已!異日寇氛復靖,中華士庶再見天日,論其世者,當知予心?!睍T,見弟淵耀已縊梁間,遂縊其側(cè)。 
    南門守將張錫眉,聞城破,偕妾投水死。身留絕命詩一首:“我生不辰,僑居茲里。路遠宗親,邈隔同氣。與城存亡,死亦為義。后之君子,不我遐棄?!绷碛惺爻菍㈩I(lǐng)龔用圓、龔用廣兄弟聞城破,擁抱慟哭曰;“我祖父清白自矢,已歷三世。今日茍且圖存,何面日見祖宗于地下?”語罷雙雙自溺而死。 
    辰時,李成棟入城下令鳴炮屠城。小街僻巷,無不窮搜。每遇一人,大呼獻寶,獻若不多,連砍三刀,物盡則殺。全城刀聲砉然,嚎叫之聲,動地驚天。懸梁者、投井者、斷肢者、血面者,被砍未死,手足猶動者不計其數(shù)。骨肉狼籍,遍地皆是。投河自溺者不下數(shù)千人。三日后,自西門至葛隆鎮(zhèn),浮尸滿河,行舟無處下篙。血污浮于水面,高出數(shù)分。婦女若容貌不佳者必殺,有美色者生虜,于街坊當眾奸淫。若有不從,釘其手足。初六日,李成棟糾集民船300余艘,滿載所掠金帛、女子、牛馬豬羊駛往太倉。 
    嘉定被屠后,葛隆、外岡、馬陸、楊行等鎮(zhèn)鄉(xiāng)兵復聚,再議抗清,誓不反顧,并時有偷襲斬殺清兵之義舉。 
    二十六日五更清兵大隊至葛隆,入鎮(zhèn)后肆行屠殺,流血滿地,并再屠外岡鎮(zhèn)。 
    二十七日,浦嶠、浦嶂率兵再屠嘉定,逢人便殺,不分老幼,所劫財物盡載太倉。 
    自閏六月初,嘉定人民自發(fā)起義抗清,兩個月內(nèi),大小戰(zhàn)斗十余次,民眾犧牲2萬余,史稱“嘉定三屠”。 
  編輯本段黃淳耀 
    黃淳耀,字蘊生,號陶庵。萬歷三十三年(1605年)生于嘉定,家境貧困,十歲才入私塾讀書,極為刻苦,二十歲不到即有詩名,崇禎十六年(1643年)中進士,這時,明王朝已是四面楚歌,風雨飄搖,黃淳耀哀民生多艱,嘆朝綱不振,恨吏治腐敗,在《野人》三首中抒發(fā)強烈的情感:“野人嘆息王師勞,秦賊楚賊如猥毛。攻城掠野官吏死,大江以北民嗷嗷?!薄耙叭藝@息年歲惡,池中掘井井底涸?!薄耙叭藝@息朝無人,朝中朋黨如魚鱗。”故絕意仕途,隱居嘉定城內(nèi)西林庵。侯峒曾,字豫瞻,號廣成,居諸翟(今閔行區(qū)),天啟中進士,歷任南京兵部主事、浙江參政,南明弘光朝授左通政使,辭而未就。[嘉定葉池碑]江南初定,清廷便下剃發(fā)易服之令,“自部文所到之日,盡使剃發(fā),遵依者為我國之民,遲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蕭一山《清代通史》第294、295頁)。順治二年(1645年)六月,嘉定爆發(fā)數(shù)萬人參加的反剃發(fā)起義,義軍推舉侯峒曾、黃淳耀為領(lǐng)袖,抗擊清軍,最后堅守嘉定城。七月四日城破后,侯與其子侯演、侯潔殉節(jié)葉池,黃和其弟黃淵耀自縊于西林庵。嘉定許多文化世家慘遭滅門之禍,龔姓自宋至明16代中,中式進士13人,嘉定三屠時,龔氏后裔隨侯、黃守城,一門12人殉節(jié)。陸隴其在《陶庵集》序言中說:“蓋其所積者厚,所養(yǎng)者深矣?!卞X大昕《黃陶庵像贊》曰:“儒者之勇,可師百世,”表示對先賢的敬仰之情。嘉定人民懷念他們,民國23(1934)年7月23日,縣志籌備委員會舉行第七次會議,議決錫滬路西門外練祁河橋,改名侯黃橋,以紀念民族英雄侯峒曾、黃淳耀。民國25年4月20日,在匯龍?zhí)稏|岸舉行“明忠節(jié)侯侯黃二先生紀念碑“奠基典禮,并于11月6日舉行揭幕儀式。5月1日起修整葉池。建國后,嘉定縣人民委員會1961年勒石于葉池舊址,魏文伯書“葉池”二字,1962年在西林庵立碑,吳玉章書“陶庵留碧”。民國22年,嘉定的學校把每年5月定為實施民族教育運動月,教師講述“倭寇侵城”、“嘉定三屠”、“三三紀念”(民國21年3月3日日軍侵占嘉定城)等御侮戰(zhàn)事,激發(fā)學生大無畏的民族精神。普通小學,由中華職業(yè)教育社系的鄉(xiāng)紳和民族資本家創(chuàng)辦,重視讀書和就業(yè)相結(jié)合,注意培育民族意識。學校設一門鄉(xiāng)土課,講釋本縣的地域、歷史、物產(chǎn)、文化和民風習俗,使學生從小就知道嘉定人民在明代抗倭和清初“三屠”中壯烈的史實。每年清明祭祀之日,師生憑吊侯黃兩位先生殉節(jié)的“葉池”和“西林庵”。這些鄉(xiāng)土人事,使大家朦朧地產(chǎn)生了崇敬民族英雄的思想,為嘉定有這些民族英雄而感到自豪。民國20年九一八事變消息傳至上海,胡厥文在同業(yè)公會大會上慷慨陳詞,會議通過《銅鐵機器業(yè)抗日救國決議》。不久,一二八淞滬抗戰(zhàn)爆發(fā),胡召集同人,應戰(zhàn)時之急,生產(chǎn)彈藥支援前線。期間,胡日夜奔波,胡須很長,同事開玩笑說他要做“美髯公”,胡曰:“蓄之以記國恥,不趕跑倭寇,不剃須!”14年后,日本戰(zhàn)敗投降,胡厥文欣喜欲狂,在剃髯前后留照合印,旁題一詩紀念:抗戰(zhàn)勝利,父子昆仲。勿怠勿忘,豈以為戲!“七七”盧溝橋事變,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不久北平淪陷,日方多次軟硬兼施,要外交家廖世功出山,廖嚴詞拒絕,不任偽職。嘉定淪陷期間,日方要挾實業(yè)家顧吉生“合作”,重壓之下,顧堅不松口,尋機潛離上海,繞道越南、香港,再悄悄返滬,隱居在霞飛路一家德國人開的飯店里。如上事跡,不勝枚舉,展現(xiàn)了中華民族最可寶貴的品格。嘉定,名聲遠播,堪稱淞北巨鎮(zhèn),富庶之地,教化之邦,人文蔚起之區(qū)。侯黃二先生明朝末年,清軍大舉南下,江南各地人民在一批富有民族氣節(jié)的知識分子的感召下,紛紛組織抗清力量,掀起了一場悲壯激烈的大搏殺?!凹味ㄈ馈迸c“揚州十日”是當時最為著名的歷史事件。侯峒曾、黃淳耀就是“嘉定三屠”中最杰出的民族英雄。侯峒曾,明天啟五年(1625)進士,授南部武選主事官職,后任南方文選主事。在政治上,他傾向和同情當時的復社。有人誣陷復社領(lǐng)袖張溥,侯峒曾為他辯解。后來,他又出任稽勛郎、浙江右參政,分管嘉興、湖州兩府。不久,又擢升順天府丞,因京城被李自成攻破,未赴任。侯峒曾為人正直,為官廉潔,在任南部文選主事時,被譽為“南部三清”之一。清順治二年(1645),清軍攻陷南京后,兵臨嘉定。嘉定爆發(fā)了十多萬人參加的反剃發(fā)的起義。清軍總兵李成棟聞訊,緊急調(diào)兵前來鎮(zhèn)壓。途中,清軍的兵船被嘉定組織的鄉(xiāng)兵一舉燒毀。從而揭開了嘉定民眾抗清斗爭的序幕。侯峒曾與同鄉(xiāng)進士黃醇耀、黃淵耀兄弟,上海舉人張錫眉,國子生朱長,秀才馬元調(diào)、龔用圓等奮起抗清守城。他們在嘉定城樓上豎起“嘉定恢剿義師”的大旗,在四城門布置守城兵力,義師在北門倉橋炮擊清兵,打死清將李成棟之弟李成林,又一次激怒了李成棟。守城抗清戰(zhàn)斗,自六月十四之后更加激烈。七月初四凌晨,大雨如注,守城義軍饑困交加,在清兵的猛攻下東門先被破,經(jīng)過激烈的巷戰(zhàn),嘉定城徹底告破。城破后,侯峒曾攜兩子玄演、玄潔奔回家中,投葉池殉國。由于池水太淺未淹死,父子三人被追來的清兵砍死。黃淳耀,年少時家貧,粗茶淡飯,到10歲時才入私塾讀書,十分努力刻苦,加上天資聰明,不到20歲已詩文出眾,受到“嘉定四先生”中程嘉燧的欣賞,并推薦給常熟大詩人錢謙益家執(zhí)教蒙館。黃淳耀十分痛恨華而不實的八股文,與門人陸元輔組織直言社,倡導經(jīng)世之用、言之有物的文章,名重一時。崇禎十六年(1642)考中進士,但對腐敗的明王朝他已失去信心,無意仕途,回到故鄉(xiāng),隱居在城西西林寺,著書立說,以詩文自娛。清軍逼近嘉定時,黃淳耀與候峒曾一起率嘉定義士守城,七月四日城破后,他偕弟黃淵耀回西林寺,準備自縊殉國。西林寺僧人無等法師勸他:“你雖中進士,但并沒有做官,不必殉國。”黃淳耀心意堅決,回答道:“我在起兵時就發(fā)誓與城共存亡,如今城已破,我豈能食言?!彼専o等法師幫他取來筆墨,在墻上奮筆疾書:“弘光元年,七月初四日,進士黃淳耀自裁于西城僧舍。嗚呼!進不能宣力皇朝,退不能潔身自隱。讀書寡益,學道無成,耿耿不滅,此心而已!異日夷氛復靖,中華士庶,在見天日,論其世者,當知予心!”書畢,與弟淵耀雙雙自縊,年僅40歲。據(jù)光緒《嘉定縣志》記載,黃氏兄弟自縊后,對面墻上染著黃淳耀口中噴出的一片血跡,艷如桃花,燦若火焰。無等法師含淚用筆在一旁寫下“留碧”兩字。黃淳耀是明末著名文學家,詩文風格清新雄健,充滿生活氣息。清代著名學者紀曉嵐評其詩“渾然天成,絕無懦響”。黃淳耀崇拜陶淵明,故有陶庵號,文章質(zhì)樸淡雅,如《李龍眠畫羅漢記》、《頑山賦》等膾炙人口的佳作,至今仍被人推崇,有的還入選學生課本。侯黃兩先生的義節(jié),深深地感動著后人,在嘉定至今還能看到多處紀念侯黃兩先生的遺跡。嘉定城西有侯黃橋,匯龍?zhí)豆珗@有侯黃先生紀念碑,城中清河路旁有魏文伯題寫的葉池碑,上海大學西校區(qū)的西林寺舊地址有吳玉章題寫的“陶庵留碧”碑,碑背鐫刻著吳玉章的七律詩:“長虹碧血氣沖天,愛國英雄繼千萬,且喜紀元新世界,翻天覆地換人間?!痹诜教┯袃牲S先生的墓地,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在墓前立表坊一座,有康熙題字“敕旨”額石;兩旁有一副對聯(lián):“國士無雙雙國士,忠臣不二二忠臣。”墓地現(xiàn)為上海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歲月的淚水可以沖洗斑斑血跡,卻沖不走彎刀下的罪惡和慘呼的冤魂.... 
  
   在岳飛、文天祥被否定的辮子戲時代,漢奸神社必然開張(出賣祖宗的漢奸奴才尚賊可喜在廣州犯下滔天大罪!對廣州進行了十二天的瘋狂大屠殺,至少70萬無辜百姓遇難)尚可喜紀念館、洪承疇紀念館開張,電視劇〈大清尚王〉籌劃開拍有感。 
  
   稍有歷史常識的人都知道,在300多年前那不堪回首的17世紀,甲申國難,苦難的中華大地在老鬼子、二鬼子(漢奸)的屠刀下輾轉(zhuǎn)、呻吟;但這段大悲劇的黑暗時代,如今竟然被最丑陋的辮子戲企圖篡改成通古斯“豬尾天使”下凡、建設韃清共榮圈的“盛世”!多少青年被蒙蔽?多少同胞認賊作父? 
    
      血與淚、火與煙交織的17世紀的多數(shù)年份,都被中國人民的鮮血染紅,而公元1650年(華夏歷庚寅年),我們尤其不能忘記;這一年的冬天,漢奸魔頭尚可喜、耿繼茂作為清軍的走狗,根據(jù)主子的屠城命令,率領(lǐng)烏真超哈-鑲藍旗的韃清國漢奸偽軍,對繁華的中國名城廣州進行十二日瘋狂屠城,慘絕人寰的程度相當于“揚州十日”,遠遠超過了倭人的南京大屠殺。[注解:《順治實錄》記載偽清屠城令:“其據(jù)城逆命者,并誅之?!鼻遘娡莱遣几妫骸爸I南朝官紳軍民人等知道:...如有抗拒不遵,大兵一到,玉石俱焚,盡行屠戮!...”《清史稿》:\"國語謂漢軍“烏真超哈”\",哪國的國語把“漢軍”叫做“烏真超哈”?當然不是漢語,而是滿語] 
  
  其實,又何止是廣州、雄州二地,只要是被滿清獸軍鐵蹄踐踏的地方,類似的、甚至更慘的事情都會發(fā)生,只不過沒人記錄或者很多記錄都被滿賊焚書銷毀了。正如鄒容前輩所言:“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是又豈當日賊滿人殘戮漢人一州一縣之代表哉?夫二書之記事,不過略舉一二耳。當日既縱焚掠之軍,又嚴剃發(fā)之令,賊滿人鐵騎所至,屠殺擄掠,必有十倍于二地者也。有一有名之揚州、嘉定,有千百無名之揚州、嘉定!”屈大均還記載廣州一位17歲女子蘇氏,用柔弱的臂膀舉起小茶幾搏斗反抗獸軍,“以幾擊兵,兵破頭額”,因而被二鬼子肢解碎尸慘殺。 
    
      廣府和揚州一樣也是商品經(jīng)濟最發(fā)達的特大城市,死難者數(shù)字也極為觸目驚心。戴耘野《行在陽秋》記載:“初二日,清陷廣州,屠之。...百萬人民,盡死于內(nèi)”。屈大均為守城犧牲的回民將領(lǐng)羽鳳麒寫的悼詞中說:“國殤百萬 , 于爾尊崇”,意思是百萬死難者中,羽公您死得很崇高。當時人陳恭尹《番禺黎氏存詩匯選序》也說“竹帛煙銷,與百萬生靈俱燼”,指黎氏作品和百萬生靈一起在大屠殺中毀滅了。所以說死難者很可能接近100萬人。《廣東通志》等史料記載:“殺七十萬人”。這是最低限度的估計。林文陔《淺析建國前佛山商業(yè)的興衰》:“明末清初的戰(zhàn)爭,使廣州遭尚可喜、耿繼茂兩藩屠城,當時廣州死者70多萬人?!?nbsp;
    
      廣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廣州市志--宗教志》:“清順治七年(1650),清軍攻廣州,死難70萬人。在東郊烏龍岡,真修和尚雇人收拾尸骸,‘聚而殮之,埋其余燼’,合葬立碑。”
  
  
  
  
  
  真是讓人不由發(fā)出《揚州十日記》中那樣的悲嘆:“蓋此百萬生靈,一朝橫死,雖天地鬼神,不能不為之愁慘也!”
  
  顧誠先生在《南明史》中譴責滿清大屠殺的暴行時,專門點了尚可喜的名:清廷統(tǒng)治者從努爾哈赤、皇太極到多爾袞,都以兇悍殘忍著稱于史冊。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這句話對他們不完全適用,因為他們的做法通常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就是說一遇抵抗,破城得地之后不分軍民,不論參與抵抗或未參與抵抗,通通屠殺或掠取為奴婢。他們殺戮立威,演出了一幕幕慘絕人寰的屠城悲劇。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因為有專書記載為人們所熟知。此外,像占領(lǐng)湖南湘潭后的屠城;山西大同全城軍民屠戮殆盡,“附逆抗拒”州縣也一概屠殺;這類血淋淋的事例在史籍中屢見不鮮。...”所以,顧誠先生說:尚可喜“以漢族同胞的鮮血”在偽清功勞簿上記下了“名垂青史”的邪惡一筆。廣州人民血流成河,染紅了珠江。滿清屠四川全省令!:“民賊相混,玉石難分,或屠全城,或屠男而留女”試問中華各個朝代,有哪個王朝殘忍至此?即使被后人稱為虎狼之師的秦軍,他們對待百姓。可曾這樣? 
    
  滿清遺老的《清史稿》刻意美化滿清,那里頭雖然沒有“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卻提到了廣州大屠殺:“初,繼茂與可喜攻下廣州,怒其民力守,盡殲其丁壯。...”可見廣州大屠殺之血腥,是更難以隱瞞的。
  
  廣州大屠殺,和揚州十日、嘉定三屠、蘇州之屠、南昌之屠、贛州之屠、江陰之屠、昆山之屠、嘉興之屠、海寧之屠、濟南之屠、金華之屠、廈門之屠、潮州之屠,沅江之屠、舟山之屠、湘潭之屠、南雄之屠、涇縣之屠、大同之屠(僅存五人)汾州、太谷、泌州、澤州全部屠絕,殺遍遼沈大地,屠盡四川全省,血洗湖廣福建全境等等.....無數(shù)屠城血案,把尚可喜等吃人走狗,及其主子-吃人魔鬼-萬惡滿清,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我中華死難同胞的鮮血決不會白流!侵略者及其爪牙的殘暴兇狠盡管得逞于一時,卻喚起廣大人民群眾覺醒、認清了滿賊漢奸們的食人本性;一代代不愿做亡國奴的仁人志士,把對父老鄉(xiāng)親的悲痛懷念,化作了與偽清邪惡政權(quán)斗爭到底的堅決動力,堅信中國必將光復,光明終將戰(zhàn)勝黑暗! 無數(shù)明末先烈,他們擦去眼中的淚水,埋葬戰(zhàn)友的尸體,繼續(xù)英勇的戰(zhàn)斗。
  
  偽清250年來,洪門(由鄭成功等人創(chuàng)建,中國致公黨前身),天地會,三合會,白蓮教,太平天國等等等等以各種不同的形式不斷發(fā)動起義,甚至在偽嘉慶年間攻入皇宮刺殺清酋,直到20世紀辛亥革命,范圍波及中華大地和海外華社。
  
  辛亥革命勝利后,洪門秘密會員孫中山率領(lǐng)各路英雄豪杰在南京祭奠了明孝陵,告慰朱元璋及1644年以來犧牲的無數(shù)英雄烈士的在天之靈。 
    
  1895年興中會廣州起義失敗,陸公皓東被捕,他大義凜然痛斥耿、尚“兩王入粵”等滿清大屠殺暴行:“孫君與吾倡行排滿之始,...務求驚醒黃魂,光復漢族。...滿清以建州賊種,入主中國,奪我土地,殺我民眾,據(jù)我子女玉帛,...揚州十日,嘉定三屠,與夫兩王入粵,殘殺我漢人之歷史尤多,...今日非廢滅滿清,決不足以光復漢族;非誅除漢*,又不足以廢滅滿清!我可殺,而繼我而起者不可盡殺!” 
    
      1903年天地會廣州起義軍《討滿清檄》: 
    
      “...嘉定則屠戮全城,稂苗盡剃;揚州則慘殺十日,玉石俱焚。迨耿、尚之南征,成桂、粵之奇禍:五羊城外,十八甫寸草不留;六脈渠中,四萬眾殘生莫保?!备磮额^(埠),商業(yè)街區(qū)。清兵三日內(nèi)就屠殺了十八個街區(qū)。廣州城內(nèi)六脈渠,大屠殺時六脈渠中就浮尸四萬多人。 
    
      1907年中華同盟會《討滿清檄》列舉滿清最恐怖的幾次大屠殺: 
    
      “...虜下江南,遂悉殘破。南畿有揚州之屠、嘉定之屠、江陰之屠;浙江有嘉興之屠、金華之屠;廣東有廣州之屠;大同城陷,丁壯悉誅...”檄文號召:"四萬萬人,契骨為誓曰(契骨,刻骨仇恨):當“驅(qū)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quán)。”有渝此盟,四萬萬人共擊之!"
  
  
  
  
  
  清朝時期辮子的演變:
  
    滿清自從建立之日起,一道剃發(fā)令改變了占全國人口一半以上的全體男性的傳統(tǒng)發(fā)式。也由此展開了有清一代特有的激烈、殘酷、持久的民族征服與反征服。 
  
    然而,滿清一代男子的發(fā)式并不像我們在影視劇中看到的那樣一成不變,而是經(jīng)歷了數(shù)次的演變: 
  
    嘉慶以前為金錢鼠尾,嘉慶初年進入中期,開始流行豬尾,清末演變?yōu)榘牍忸^。
    清朝自建立之日起,一道剃發(fā)令改變了占全國人口一半以上的全體男性的傳統(tǒng)發(fā)式。將原來明朝時的蓄全發(fā)束于頭頂并挽髻的發(fā)式,一夜之間改為剃發(fā)梳辮下垂的發(fā)式。由此展開了清代特有的激烈、殘酷、持久的民族征服與反征服,暴力強權(quán)與文明進步的抗爭,構(gòu)成了清代有別于漢族統(tǒng)治朝代的社會內(nèi)容。
    然而,有清一代男子的發(fā)式并不像我們在影視劇中看到的那樣一成不變,而是經(jīng)歷了數(shù)次演變:
    1、后金時期以剃發(fā)為漢人歸降的標準,男人的大部分頭發(fā)被剃掉,只留腦后小手指細的一綹,擰成繩索一樣下垂,稱金錢鼠尾式。配合這樣的發(fā)式,胡須只留上唇左右十余根。
    2、清初時期以剃發(fā)為治國之策,自遼東地區(qū)廣大漢族民眾的反抗至清入關(guān)后的無數(shù)次反剃發(fā)斗爭,成千上萬的漢人為之付出了巨大犧牲。而此時的蓄發(fā)部位已悄然無聲地逐步由腦后移到了頭頂,但仍可稱金錢鼠尾式。
    3、清代中葉,經(jīng)過清初大屠殺以后,發(fā)式約自嘉慶初年起有所變化。頭頂著發(fā)的部位雖沒有變,但面積已遠不止于一個金錢大,而是足有四或五個金錢大,相當于一掌心的面積,蓄發(fā)數(shù)量明顯增加。胡須亦從只留上唇左右?guī)赘兂砂ㄏ掳驮趦?nèi)的全部。
    4、清代后期,即嘉慶以后男子的發(fā)式逐步演變?yōu)閷㈨敯l(fā)四周邊緣只剃去寸許,而中間保留長發(fā)、分三綹編成辮子一條垂在腦后,名為辮子或稱發(fā)辮。
    5、清代末期,在覺悟了的知識青年和學生掀起的革命斗爭中,把剪辮子作為一項重要內(nèi)容。從清末開始,到清朝滅亡之時,剪辮子成了全國范圍從下到上又從上到下的革命運動。
    縱觀有清一代經(jīng)歷的辮子演變過程,這個自然和必然的過程具有如下一些很有意思的特點:
    第一,發(fā)式沿著蓄發(fā)越來越多的固定趨勢演變。從前期金錢鼠尾式到中期的掌心大蓄發(fā)面積,再到后期絕大部分頭發(fā)被保留下來。用一句形象的話比喻,可以說是由鼠尾巴變豬尾巴,由豬尾巴變牛尾巴,亦可以說是頭發(fā)越蓄越多,辮子越編越粗。
    第二,演變歷經(jīng)整個清代,是一種不以統(tǒng)治者的意志為轉(zhuǎn)移的,沒有人倡導的,全社會的,潛在的自然運動。而且是自下而上,不分滿漢、不分軍民,不分官吏、商人、農(nóng)夫、市民、書生,乃至九鼎之尊的皇帝,都在跟著變。
    第三,發(fā)式的演變過程并非勻速,從1644年清兵人關(guān)到1799年以前,歷時155年,占整個清代267年的多半時間,蓄發(fā)雖然也是沿著逐漸增多的趨勢,但速度很饅,到1799年蓄發(fā)最多時也超不過全發(fā)的三分之一。而1799年以后,其變化速度加快。在不過百年的時間里,蓄發(fā)已占全部頭發(fā)中的大部分,超過了三分之二。發(fā)式演變的速度正好與統(tǒng)治強弱相反,統(tǒng)治很強演變速度很慢,而統(tǒng)治能力減弱,則演變速度加快。
    第四,清代發(fā)式的演變還與整個社會發(fā)展進步有關(guān)。有清一代267年間,一直持續(xù)著蓄發(fā)越來越多的演變趨勢。當這個趨勢并沒有達到蓄留全部頭發(fā)的最終結(jié)果時,就斷然地被剪辮子運動截止了。這個滿洲貴族預想不到的形勢,是由社會進步的新形勢決定的。所以說整個清代男子發(fā)式的變化是與政治形勢的變化分不開的,也可以說取決于政治形勢的變化。滿洲貴族不能永遠維護清前期那樣的穩(wěn)固統(tǒng)治,所以也沒有把發(fā)式維護在前期的式樣上。
    第五,應該承認清代發(fā)式演變是向著美化儀容的方向變化。清初推行剃發(fā)令時,漢人把剃掉頭發(fā)看成割斷了對父母的孝道。在這種思想觀念的基礎上,美的標準就是保留的頭發(fā)越多越好。滿族入關(guān)以后,獲得了與漢人相同的自然環(huán)境、生活和生產(chǎn)方式,以及相同的文化,具備了發(fā)式演變必然向著蓄發(fā)越來越多方向發(fā)展的基礎、條件和動力。
    雖然這種動力最初敵不過強權(quán)和暴力,但是當強權(quán)政治越來越削弱時,潛在的動力就逐步顯示了威力。清代剃發(fā)和辮發(fā)的演變歷史也證明,人類是要前進的,當文明與暴力沖突的時候,雖然暴力有時占上峰,但是那是暫時的,最終的勝利還是文明與進步。
    另:既然清代男子發(fā)式有上述演變過程,為何影視劇中任何時期的清代人物一律都按清代后期的發(fā)式打扮?是對歷史的無知,還是為了美化?
  
  
  
  剃發(fā)易服是指中國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侵略中原后強迫漢族人民改變發(fā)飾和裝束的政策,特指清朝初年的“剃發(fā)令”。
  
  歷史上五胡亂華(即十六國時期)、遼國、西夏、金國、元朝和清朝統(tǒng)治者都曾下過“剃發(fā)易服”的命令,尤以滿清初年的“剃發(fā)易服”運動范圍最廣、持續(xù)最久、影響最大、沖突最多。
  
  清軍入關(guān)后,以多爾袞為首的滿洲貴族為鞏固滿洲人對中國的統(tǒng)治、強壓漢族的民族反抗意識和民族自尊,在順治二年(1645年)頒布“剃發(fā)令”,稱“自今布告之后,京師限旬日,直隸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盡行剃發(fā)。若規(guī)避惜發(fā),巧辭予辯,嚴懲不貸?!?br>  
  滿洲貴族狂囂:“留頭不留發(fā),留發(fā)不留頭?!北狈綕h族人民被迫屈從。之后滿人以武力迫使南方漢人也剃發(fā),上千萬人因為拒絕剃發(fā)而被滿清政府殘殺。
  
  盡管滿人對反抗?jié)h人進行瘋狂鎮(zhèn)壓和殘忍屠殺,然而漢族人民還是進行了英勇的抵抗,比如嘉定、江陰一帶百姓就因反抗剃發(fā)易服而從順治二年(1645年)六月到八月連續(xù)反抗清兵,最終造成了“嘉定三屠”的慘劇。滿清政權(quán)還嚴厲禁止私藏明朝衣冠,不少人因為私藏“方巾”等明代服飾而被滿清政府扣上大逆罪名而遇害。
  
  滿清大力推行滿洲服飾,逼迫漢人穿馬褂、長衫,戴瓜皮帽和類似于氈帽一類的帽子。而官場上則繼承了明代的補服,朝服也行上衣下裳之制度。
  
  滿清歷代皇帝都不遺余力的保護滿洲服飾,說什么“滿洲先民之遺風,自當永遠遵守”、“一代冠服自有一代之制”、“衣冠不可輕易”。就這樣,“剃發(fā)易服”政策的執(zhí)行與清王朝相始相終,一直延續(xù)到1911年辛亥革命后為止。
  
  剃發(fā)易服加重了清朝的民族矛盾,壓制了漢族先進文化和思想,也是清政府實行民族壓迫的鐵證。它與文字獄、屠城、圈地、投充、逃人、禁關(guān)等并稱“清朝六大弊政”。但是它也促進了滿族和漢族的民族融合,加進滿漢之間文化交流(比如服裝的紋飾等),加速了滿人的同化。當然,這是多爾袞等一心維護滿洲舊俗的滿洲貴族始料未及的。 
  
  全國平定后,清朝滿族統(tǒng)治者取得勝利,漢族男子普遍接受剃發(fā)結(jié)辮,改穿滿族衣冠。也有不愿改換衣冠者逃到海外,或遁入空門帶發(fā)修行。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后,剃發(fā)令廢除,不少人(包括滿人,由于怕受到漢人報復,因此也改變發(fā)型)遂剪去辮子,但仍有如張勛等?;嗜耸?,堅持留辮子并率領(lǐng)辮子軍,以表示對清朝的效忠。而當時在日本殖民統(tǒng)治下的臺灣,剃發(fā)與纏足、吸食鴉片并列為臺灣三大陋習之一,但與后兩者不同,日本人未對臺灣人的發(fā)型進行強制規(guī)范,而臺灣人在受到日本統(tǒng)治影響后,多為自發(fā)性主動剪去辮子。
  
  而經(jīng)過兩百多年影響,改良過的滿人服飾,取代了漢服成為多數(shù)中國人認知的代表中國人個民族服飾或傳統(tǒng)服飾,諸如旗袍、長袍馬褂等等。2001年在上海舉行的APEC會議,會后領(lǐng)袖代表所穿著的傳統(tǒng)服飾,雖稱為唐裝但實際上即是馬褂。
  
  
  盡管“剃發(fā)易服”政策早已退出歷史舞臺,然而它的惡劣影響一直延續(xù)到今天。滿洲服飾早已“風靡”中國,滿人的旗袍等甚至“走向世界”,被很多無知之徒當成了中國傳統(tǒng)服飾的象征。
  
  當今中國社會有部分人士主張“回復漢服”的運動,希望推廣鼓勵漢人重新穿著傳統(tǒng)漢服,不過在現(xiàn)代中國服裝高度西化影響下,未能成為潮流。剃發(fā)易服,是指中國明末清初時期滿族統(tǒng)治者用暴力手段強迫全國漢族人改剃滿族發(fā)型、改穿滿族服裝的政令。
  
  (注: 其實滿清女人也剃發(fā),要等到成年婚嫁后才可蓄發(fā)。)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滿清屠城記
滿清大屠殺,華夏大地上的百年之殤(上)
清兵入關(guān)后屠殺百姓上百萬!順治為什么還能坐穩(wěn)江山呢?
易代之殤:明清之際江南地區(qū)屠城事件研究
嘉定三途
肯定是自己本身的腦子出現(xiàn)問題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