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生川烏16g 生草烏16g 烏藥16g 白及16g 白芷16g 白蘞16g 土鱉蟲16g 木瓜16g 三棱16g 莪術(shù)16g 當歸16g 赤芍16g 肉桂16g 大黃32g 連翹32g 血竭10g 乳香(炒)6g 沒藥(炒)6g 三七6g 兒茶6g 薄荷腦8g 水楊酸甲酯8g 冰片8g
【制法】以上二十三味,除薄荷腦、水楊酸甲酯、冰片外,血蝎、乳香、沒藥、三七、兒茶粉碎成粗粉,用90%乙醇制成相對密度1.05的流浸膏,其余生川烏等十五味,加水煎煮三次,第一、二次各3小時,第三次2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5~1.30(80℃)的稠膏。與上述流浸膏合并,待冷卻后加入薄荷腦、水楊酸甲酯、冰片,混勻,另加8.5~9.0倍重的由橡膠、松香等制成的基質(zhì),制成涂料,進行涂膏,切段,蓋襯,打孔,切成小塊,即得。
【性狀】為微紅色的片狀橡膠膏,布面具有小圓孔;氣芳香。
【功能與主治】散瘀活血,舒筋止痛,祛風散寒。用于跌打損傷,腰肢酸麻,腹內(nèi)積聚,風濕痛。
【用法與用量】貼患處。
【注意】孕婦慎用或遵醫(yī)囑。
【規(guī)格】(1)5cm×7cm(2)8cm×9.5cm
【貯藏】密封,置陰涼處。
【摘錄】《中國藥典》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