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采取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
(1)健脾益腎化瘀湯
組成:黃芪30克,白術(shù)15克,苡仁30克,山藥30克,益母草30克,丹參30克,芡實30克,黨參15克,陳皮10克,仙靈陴30克,白茅根3O克。
加減:陽虛加附子、桂枝;浮腫甚加豬苓、大腹皮、椒目、商陸、車前子;表虛易感寒邪加麻黃連翹赤小豆湯;陰虛兼熱加白花蛇舌草、熟地、蒲公英、半枝蓮;氣虛甚加人參;尿素氮高加大黃30克,附子30克,生牡蠣30克,水煎濃縮為150毫升保留灌腸,每晚1次。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
療效:中西醫(yī)結(jié)合共治22例腎病綜合征合并氮質(zhì)血癥患者,遠期完全緩解15例,占68.1%;近期完全緩解2例,占9%;部分緩解5例,占22.7%。
(2)健脾補腎方
組成:黃芪30克,黨參30克,白術(shù)15克,苦參15克,茯苓皮20克,熟地20克,淮山藥20克,桑寄生20克,五加皮20克,益母草20克,丹參20克,山萸肉12克,杜仲12克。
加減:顏面浮腫嚴重者加麻黃、蘇葉、北杏仁;腰以下浮腫明顯者加熟附子、桂枝;陰虛陽亢明顯者加太子參、麥冬、知母、黃柏、龜版。
用法:每日1劑,水煎2次,早晚分服。
療效:中西醫(yī)結(jié)合共治17例,完全緩解15例,占88%,部分緩解2例,占12%。15例完全緩解者均未復發(fā)。
(3)蛇蓮合劑
組成:蛇莓、半枝蓮、干地黃、生黃芪、丹參各100克,川芎、紅花、當歸、川牛膝、荊三棱、焦白術(shù)各50克,陳皮、甘草各3克。
用法:制成合劑1000毫升。成人每日服300毫升,兒童每日服200毫升,分2次口服。
療效: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45例腎病綜合征伴高粘滯血癥患者,其中完全緩解32例,占71.1%,部分緩解6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為84.4%。在治療過程中發(fā)現(xiàn),凡能完全緩解的病例,大多在服蛇蓮合劑1個月內(nèi)全血比粘度便恢復,如治療2個月仍無改善者,應考慮改用他法。
(4)益腎化瘀湯
組成:生地、枸杞、制首烏、淮山藥、黃芪、澤蘭各15克,薏苡仁、丹參、徐長卿各30克,水蛭3克(研沖),甘草3克。
加減:下肢腫甚加車前子、豬苓;腰痛甚加杜仲、牛膝;陽虛畏寒加巴戟天、仙茅;血尿加琥珀、茜草。
用法:每日1劑,水煎,早晚分服。待尿蛋白轉(zhuǎn)陰4周后,將以上基本方制成蜜丸,每服50克,每日2次。在服藥期間配合服雷公藤多甙片劑(10毫克/片),劑量為1~1.5毫克/公斤/日,每日3次,飯后服用。待尿蛋白轉(zhuǎn)陰2周后,減去晚餐后服用的劑量,隔2周再臧去午餐后服用的劑量,維持8周后完全停服。43例均用激素,29例合用免疫抑制劑。
療效:中西醫(yī)結(jié)合共治43例,其中完全緩解21例,部分緩解17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88.4%。
(5)復方參藤糖漿
組成:雷公藤20克,丹參10克,生甘草1.5克。
用法:每劑30毫升,每次服用10毫升,每日3次,并配合辨證論治。
療效:共治19例,其中完全緩解17例,部分緩解2例。
(6)健脾益氣湯
組成:太子參9~12克,茯苓9~12克,白術(shù)6~9克,陳皮6~9克,雞內(nèi)金6克。
加減:肺虛加生黃芪、防風;腎虛加生地、山藥、女貞子、旱蓮草;陰虛陽亢(服激素足量期)加知母、丹皮、白茅根。
療效:中西醫(yī)結(jié)合共治療74例小兒腎病綜合征,其中完全緩解55例,占74.3%,部分緩解15例,占20.3%,無效4例,占5.4%。在1個月內(nèi)腫消,尿蛋白轉(zhuǎn)陰者分別占75.7%、6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