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郁病

郁病   

   郁病是以性情抑郁,多愁善慮,易怒欲哭,心疑恐懼及失眠,胸脅脹悶或痛,咽中如有異物梗塞等表現(xiàn)為特征的一類疾病。由于七情所傷,或素體虛弱致肝失疏泄,脾失運化,心失所養(yǎng),五臟氣機失和,漸致臟腑氣血陰陽失調而形成的。   【范圍】   西醫(yī)學中神經(jīng)官能癥、狂躁抑郁癥、更年期綜合征、反應性精神病及老年抑郁癥等,具有郁病臨床表現(xiàn)者,可參考本篇辨證論治。   【病因病機】   一、病因   五志過極,七情內傷為郁病主要原因,素體虛弱或性格內向肝氣易結者為郁病發(fā)生的體質因素。憂思郁怒、精神緊張、過度思慮、悲哀愁憂等情志刺激,均可使肝氣郁結,脾失健運,心神受損,漸至臟腑氣血陰陽失調而成郁病。   二、病機   1.發(fā)病郁病起病可急可緩。情志刺激突然而強烈,至肝氣驟結,則起病較急;情志所傷相對和緩,如憂愁思慮日久致郁,則起病較緩。   2.病位以肝、心、脾為主。   3.病性初病多實,漸至虛實夾雜,久則以虛為主,虛中夾實。   4.病勢始病以氣機郁結為主;進一步可兼見血瘀、痰阻、濕郁、食滯、火郁等;終可傷及臟腑,致氣血陰陽虛弱,以肝心脾虛為常見。   5.病機轉化 郁病初起常是以七情所傷致肝失條達,疏泄失司,氣郁氣滯為主要病機。肝體陰用陽,內寄相火,氣郁Et久化熱化火可致肝經(jīng)氣機郁滯,火熱內郁或郁火上逆,燔灼三焦,火熱傷陰耗血可致陰血虧虛或陰虛火旺之候;郁火迫逆,血絡受損,還可致熱迫血行諸癥;肝藏血,主疏泄,肝郁氣滯,血行不暢可致血瘀證;女子以肝為先天,肝郁氣滯血瘀,水津運行不暢,可兼見月經(jīng)不調、不孕,經(jīng)前、經(jīng)期水腫等癥;肝氣郁滯,橫逆克犯脾胃,或致脾胃升降失常,運化失司之木旺克土證;肝郁化火,上逆犯肺,致肺失肅降,木火刑金之木反侮金證;思慮勞倦傷脾,肝郁傷及脾胃,氣機升降失常,受納消磨水谷乏力,食滯不化可致食郁;水濕津液失于運化敷布則成濕郁;濕聚為痰,又致痰郁。痰、濕、食困脾,重傷脾氣,氣虛不運,中焦氣機失和失暢,脾氣不升,胃氣不降又可致肝失疏泄條達,出現(xiàn)所謂土壅木郁,土虛木郁,木不疏土之證。脾胃運化失司,氣血生化乏源,日久可致心脾兩虛之證。肝郁日久化火傷陰耗血,脾生化氣血功能失健,陰血虧損可致營血不足,心神失養(yǎng)之郁證;陰血虛少,肝體失柔可致肝陰虧虛,肝用肝陽偏亢之證。    1.癲狂 郁病中憂郁傷神一證,有精神恍惚、 悲憂善哭、喜怒無常等表現(xiàn),即張仲景所謂之臟躁,應與癲狂相鑒別。二者在年齡、性別及病發(fā)情況等方面均不相同。癲狂多發(fā)于青壯年,發(fā)病率與性別無明顯關系,病程遷延,病證難愈,常不能自行緩解;臟躁多見于中年婦女,常因精神刺激而呈間歇發(fā)作,不發(fā)作時如同常人。   2.陰虛喉痹 郁病中氣滯痰郁引起的梅核氣一癥,其表現(xiàn)是咽中如有異物梗塞,應與陰虛喉痹鑒別。陰虛喉痹多見于中青年男性,常因外感、吸煙等因素而發(fā),咽部除有異物感外,還有咽燥咽癢或咯出藕粉樣痰塊等癥,癥狀與情志無明顯關系;梅核氣多見于中青年女性,自覺咽中似有物梗塞,但無咽痛、吞咽困難等癥,情志因素既是病因又可影響自覺癥狀的增減。   3.噎膈噎膈多發(fā)于老年男性,咽喉梗阻常與進食關系密切,病情日甚,終可至水米不入,與郁病不難鑒別。輔助檢查有助于明確診斷?!  颈孀C論治】   一、辨證要點   1.辨病位辨別受病臟腑之標本主次。郁病見精神抑郁,胸脅不舒,喜嘆息者,病位主要在肝;若兼愁思憂慮,不思飲食,神疲乏力,則病位在脾;若癥見心悸膽怯,坐立不安,食少甘味,煩悶難眠,則病位在肝與心,以心為主。   2.辨病性若癥見脅痛胸悶善嘆息,甚則噯氣,腹脹氣攻者,病變以氣滯為主;面色黧黑陰郁,脅部刺痛且固定不移,舌紫暗或有瘀斑者,屬血瘀內阻;若癥見煩躁易怒,口干苦,或目赤者,病性屬火;若癥見頭昏沉思睡,胸悶痞塞,身重懶言者,病性屬痰濕。上述諸證均屬實證。而筋惕肉瞤、頭暈目干、神疲健忘、神形恍惚諸癥,病性屬陰血虛;若癥見憂思多慮,氣短懶言,食欲不振,少寐健忘,或心悸膽怯等,則病性屬氣虛、血虛。   二、治療原則   郁病病機主要為氣機郁滯,治療當以疏通氣機為主。根據(jù)受病臟腑虛實,或以祛實或以補虛,或以調和升降氣機等,皆為疏通氣機之法,非疏肝解郁一法可總括。注重精神心理療法。用藥勿過辛苦燥,以免傷陰耗氣。   三、分證論治   一.肝氣郁結證:精神抑郁,情緒不寧,善嘆息。胸悶,少腹或脅肋脹痛。脘痞喛氣。婦女月經(jīng)不調,經(jīng)前乳脹,腹痛。苔薄白,脈弦。柴胡疏肝散加減;柴胡6克 醋陳皮6克 川芎4.5克 白芍4.5克 枳殼4.5克(麩炒) 炙甘草1.5克香附4.5克 麥芽3克 1.若脅肋疼痛較甚者,酌加當歸、郁金、烏藥等以增強行氣活血之力 2.;若肝郁化火,口渴舌藥,脈象弦數(shù)者,酌加山梔子、黃芩、川楝子等以清肝瀉火。加減: 1. 在此方基礎上酌情選加旋復花、郁金、青皮、佛手,綠萼梅等、以助解郁。 2. 噫噯頻多,加旋復花、代赭石、陳皮、半夏以平肝和胃降逆。 3. 胸脅刺痛或板痛,舌暗或有紫斑瘀點,加延胡、川棟子、桃仁、歸須、旋復花、郁金、降香,赤芍、紅花,制乳沒,以活血通絡止痛。 4. 婦女經(jīng)血瘀滯,經(jīng)前乳脹腹痛;加當歸、丹參、桃仁、川芎、丹皮、紅花、延胡、益母草等,活血調經(jīng)。 加減: 1. 脅肋脹痛較甚者,可加郁金、川楝子、延胡索、佛手; 2. 吞酸燒心較重者,可加吳茱萸、黃連; 3. 脘腹痞脹,腸鳴者,可加炒白術、茯苓; 4. 食滯腹脹者,可加神曲、山楂、炒麥芽等; 5. 女子月事不調,舌暗,脈弦澀者,可加當歸、桃仁、紅花; 6. 經(jīng)前乳脹可加當歸、橘葉。 臨證參考肝郁證用藥宜遵循《素問·臟器法時論》“辛以散之,甘以緩之,酸以收之”之法則,注意理氣而不耗氣,不耗傷肝之陰血?!?肝氣郁結,除本經(jīng)自病或肝郁乘脾犯胃證外,臨床尤需注意鑒別因郁致實或致虛,以及因實致郁、因虛致郁的不同。 對于肝郁致脾胃運化升降失常濕濁中阻為主,復致肝郁之土壅木郁證,當以治土壅為先。中焦氣機調暢,肝氣郁結自易解,常選解肝煎。對于肝郁脾虛之木郁土虛證,宜選疏肝健脾并用之逍遙散。 對于中焦虛弱或肝氣不足而致郁之土虛木郁,或木不疏土證,宜選用六君子加吳茱萸、白芍、木香,或小柴胡湯治療。 二.肝郁化火證:性情急躁易怒。頭痛、目赤、頭部烘熱。嘔惡吞酸、口苦??诟?、便結。胸悶、脅脹。舌紅苔黃、脈錫弦數(shù)。丹梔逍遙散加減;柴胡3克 當歸3克 白芍3克 白術3克 茯苓3克 炙甘草1.5克 煨姜1片(包) 丹皮3克、梔子3克 薄荷1.5克 1.火郁較重,加丹皮3克、梔子3克 2.肝郁氣滯較甚,加香附、陳皮。 3.血虛甚者,加熟地以養(yǎng)血。 郁證加減: 1. 泛酸嘈雜明顯的,可加左金丸、瓦楞子、生牡蠣。 2. 肝火明顯的,可酌配夏枯草、龍膽草、黃芩。 3. 旰火傷陰、口干明顯的,加生地、麥冬。 4. 失眠,加棗仁,夜交藤、合歡皮。便秘,原方加大黃、或配用更衣丸。 、   變證   肝膽實熱,精神不守,起臥不定,心神不安者,可改用胡連圓(胡黃連、表羊角屑、熊膽、蛇黃、青黛),清泄肝膽以安神。 用藥注意:   因肝郁化火易傷氣血,易損臟陰,故選用疏旰理氣藥時,要注意。忌剛用柔,防止香燥化火酌津,并可酌配柔肝、養(yǎng)肝之品。前者常選用柴胡、郁金、白蒺藜、合歡花、綠萼梅、佛手片、川楝子等。后者如生地、麥冬、白芍、烏梅、枸杞子、沙參等。 加減: 1. 若吞酸嘈雜,胃脘灼痛明顯者,可加吳茱萸、黃連; 2. 熱甚,口苦便秘者,可加龍膽草、生地、大黃; 3. 目赤、頭痛者,加菊花、鉤藤、天麻; 4. 咳逆、氣急、咯血者,可加瀉白散合黛蛤散。   臨證參考肝郁化火??煞肝钢赂挝笟饣饍扔糁鸽渥仆醇逼取⑿臒?、吞酸嘈雜、噯氣等癥,臨床宜選化肝煎合吳茱萸、黃連治療。 關于氣郁化火證,臨床上包括肝郁化熱、氣火內郁與氣郁化火、郁火上炎、燔灼三焦兩個層次。丹梔逍遙散為治肝郁化熱的方劑。至于氣火內郁,是以內郁為主兼有火熱郁結之證,最易耗陰液正氣,因其郁火不外泄,而閉郁于里,內耗津液氣血,故臨床治療特別要注意在疏肝、清肝的同時,不忘養(yǎng)肝護陰,柴胡疏肝散、化肝煎均可用于治療氣火內郁,其用藥配伍之法正所謂苦辛酸以泄其熱。   郁火上炎,燔灼三焦,治療常選火郁湯、龍膽瀉肝湯、瀉青丸、當歸龍薈丸等,體現(xiàn)了以苦寒折之,兼配辛散、疏肝、養(yǎng)肝之法;同時須依據(jù)病情兼夾,必要時配以清金、瀉心、補氣及重鎮(zhèn)之品治療。   氣火內郁,氣郁化火治療,常中病即止或十去七八,即以六味地黃丸、滋水清肝飲之類調治?!「文憣崯幔癫皇?,起臥不定,心神不安者,可改用胡黃連圓(胡黃連、表羊角屑、熊膽、蛇黃、青黛)。清泄肝膽以安神。 三.脾胃氣郁證候.多思善慮,性情抑郁或煩躁易怒,少寐健忘,胸膈痞悶,脘腹脹痛,噯腐吞酸,惡心嘔吐,飲食不消,舌質紅,苔白膩或黃膩,脈滑或濡滑。常用方越鞠丸加減;香附10克 川芎10克  蒼術10克  梔子10克  神曲10克  麥牙15克(包) 麥牙6克  1.濕郁,加茯苓10克、澤瀉、白芷10克 2.火郁,加青黛10克、黃芩、黃連。 3.痰郁,加星夏10克、瓜蔞10克、海浮石10克、半夏。 4.血郁,加桃仁10克、紅花10克、赤芍。 5.氣郁,加木香10克、檳榔10克,枳殼,香附。 6.食郁,加麥牙10克,山楂10克、砂仁。 7.挾寒,加吳萸10克。 四.氣結痰阻(梅核氣):咽中不適,如有炙臠,咯之不出,咽之不出,咽之不下。胸脅悶脹。苔白膩,脈弦滑。半夏厚樸湯加減;半夏24克  厚樸9克  茯苓12克  生姜15克  干蘇葉6克  1.若氣郁較甚者,酌加香附、郁金等以增強行氣解郁之功; 2.脅肋疼痛者,酌加川楝子、延胡索以疏肝止痛; 3.咽痛者,酌加玄參、桔梗以利咽; 4.痰氣郁結化熱,心煩失眠者,酌加山梔子、黃芩、連翹以清熱除煩。加減: 1. 氣郁為主,可酌配逍遙丸。 2. 痰郁甚者,可加海蛤殼、紫菀,貝母、陳皮。變證 痰、氣,濕、熱,血互郁,以越鞠丸制湯內服。若濕郁甚,加白術、茯苓。熱郁明顯,加青黛、黃連、痰郁甚加半夏、海浮石。食郁著,可加枳實,山楂。血郁則加桃仁、肉桂。氣郁甚者加木香、砂仁。 痰郁化熱,用溫膽湯加川貝、全瓜蔞。便秘者加礞石滾痰丸。 痰阻氣滯,膈塞不下食,驚怖者,可用遠志散(遠志 生干地黃 枳殼 旋復花 甘草 麥冬 半夏 赤茯苓)制湯內服加減: 1. 胸脅脹滿甚者,可加青皮、枳殼、瓜蔞皮; 2. 食滯腹脹重者,可加砂仁、神曲、麥芽; 3. 兼見嘔惡、口苦、苔黃而膩者,屬痰郁化熱,可于上方去厚樸、紫蘇,加竹茹、枳實、黃芩、貝母、瓜蔞殼化痰和胃清熱; 4. 若見胸中窒悶,喘息不得臥,咳逆咳痰者,屬肝郁上逆,肺失肅降,胸陽不振,可于上方加枇杷葉、杏仁、瓜萎皮、陳皮化痰理氣,郁金、薤白寬胸散結,振奮胸陽。 臨證參考本證主癥即《醫(yī)宗金鑒》中所稱之“梅核氣”,臨床亦可選用痰郁湯治療。用藥注意化痰而不傷正。氣郁每多兼痰、濕、食郁并見,臨證若氣郁兼身重、脘悶痞脹、食后腹脹、苔膩等癥,可選用解肝煎、濕郁湯、食郁湯化裁治療。  痰郁化熱,用溫膽湯加川貝、全瓜蔞;半夏6克 陳皮15克 茯苓4.5克 炙甘草3克 竹茹6克 枳實6克 川貝5克 全瓜蔞5克 生姜15克 紅棗1枚  1.若心中煩熱者,加黃連、麥冬以清熱除煩; 2.口燥舌干者,去半夏,加麥冬、天花粉以潤燥生津; 3.癲癇抽搐,可加膽星、鉤藤、全蝎以熄風止痙。  痰熱而且便秘者加礞石滾痰丸(金礞石6克 酒大黃16克 酒黃芩16克 沉香2克?。? 痰郁氣滯,膈塞不下食,驚怖者,可用遠志散(遠志 生干地黃 枳殼 旋復花 甘草 麥冬 半夏 赤茯苓)制湯內服。 五.心神失養(yǎng)證:心神不寧、精神恍惚悲傷欲哭、志意不定,數(shù)欠伸。心煩不得臥,心悸、坐臥不安。舌淡苔薄白,脈細弱。甘麥大棗湯加味;甘草9克  小麥24克  紅棗10枚 加減。 1. 一般在本方基礎上再加棗仁、柏子仁、茯神、合歡花、龍齒、牡蠣,當歸,白芍等。 2. 心悸不寐,神疲納呆,舌淡脈細,可酌合歸脾湯。 3. 如心煩易怒,失眠怔仲的,再加珍珠母、磁石等重鎮(zhèn)之品。 4. 若心氣不足,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精神恍惚,坐臥不寧者,可用人參琥珀丸人參 琥珀 茯苓 石菖蒲 遠志 乳香 沒藥 酸棗仁 朱砂)。 5. 若心氣不足,憂郁傷神,心血暗耗,見神志不寧、心悸失眠、舌淡脈細弱者,可用安神定志丸。. 加減: 1. 心悸失眠、舌紅少苔等心陰虛的癥狀較明顯者,加百合、柏子仁、酸棗仁、茯神養(yǎng)心安神; 2. 攣搐者,加鉤藤、珍珠母、生地、木瓜養(yǎng)陰血以熄風; 3. 大便干結屬血少津虧者,加黑芝麻、生何首烏潤燥通便; 4. 喘促氣逆者,可五磨飲子理氣降逆。 臨證參考甘麥大棗湯運用時多加用何首烏、芍藥、紫石英等加強養(yǎng)陰安神、緩急之功的藥物,且可根據(jù)病(情)人耐受情況,甘草、小麥均可用至20-30g左右。此外,結合暗示、誘導療法和針刺治療,常能解除癥狀。  若心氣不足,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精神恍惚,坐臥不寧者,可用人參琥珀丸(人參 琥珀 茯苓 石菖蒲 遠志 乳香 沒藥 酸棗仁 朱砂)。  若心氣不足,憂郁傷神,心血暗耗,見神志不寧、心悸失眠、舌淡脈細弱者,可用安神定志丸;朱砂0.5克(沖) 茯苓6克 茯神6克 人參6克(焗服) 遠志3克 龍齒3克  1.如兼挾痰熱,胸悶苔膩者,加栝蔞、竹茹等,以清熱化痰; 2.如驚悸、失眠較重,加琥珀、牡蠣、磁石等,增強重鎮(zhèn)安神之力; 3.如心中煩熱,懊懊者,加山梔子、蓮子心,增其清心降火降煩之功。 3.服藥口感好,病情好轉,說明給您的藥方是對癥的。 六.心脾兩虛證:心悸膽怯、失眠健忘。面色不華,頭暈。食欲不振、便溏神疲。舌淡、脈細弱。歸脾湯;人參3克  白術3克  茯苓3克  炒酸棗仁3克  炙甘草1克  炙黃芪3克  遠志3克  木香1.5克  當歸3克  龍眼肉3克  生姜3片 紅棗3枚  1.如果脾虛發(fā)熱的加入山梔子3克 丹皮3克 2.崩漏下血者,加艾葉炭、炮姜炭以溫經(jīng)止血; 3.偏熱者,加生地炭、阿膠珠、棕櫚炭以清熱止血?!  ?加減;陰虛有火,見舌紅、口干、心煩,加生地,麥冬、黃連。氣郁不伸,加合歡花,廣郁金。 變證 如見男子、婦人心氣不足,志意不定,驚悸恐怖,悲戚憂愁,虛煩少寐,盜汗納欠,頭目昏眩的,可參考《和劑局方》妙香散意。(茯苓、茯神、人參、桔梗、甘草、山藥、遠志、黃芪、辰砂、麝香、木香)常服可補益氣血,安神鎮(zhèn)心。若心肝陰血不足。虛煩失眠,驚悸不安者,可配真珠母丸(真珠丸)。  如見男子、婦女心氣不足,志意不定,驚悸恐怖,悲戚憂愁,虛煩少寐,盜汗納欠,頭目昏眩的??蓞⒖肌逗蛣┚址健访钕闵ⅲ很蜍摺④蛏?、人參、桔梗、甘草、山藥、遠志、黃芪、辰砂、麝香、木香。常服可補益氣血,安神鎮(zhèn)心。  若心肝陰血不足,虛煩失眠,驚悸不安者,可配真珠母丸;珍珠母2.3克 當歸4.5克 熟地4.5克 人參3克 炒酸棗仁3克 柏子仁3克 犀角1.5克 茯神1.5克 沉香1.5克 薄荷2克。若驚悸失眠較重者,宜加磁石、牡蠣、龍骨之類,以增其重鎮(zhèn)安神之效。 七.陰虛火旺證:眩暈、心悸。心煩易怒、少寐。遺精、腰痠、婦女月經(jīng)不調。舌紅,脈弦而數(shù)。滋水清肝飲加減;熟地黃10克 山藥10克 山茱萸10克 牡丹皮10克 茯苓10克 澤瀉10克 白芍10克 山梔子10克 酸棗仁10克 當歸10克 柴胡6克治療慢性腎炎時,如見蛋白明顯,可加玉米須、料仁根、芡實、鹿銜草等。 血尿明顯者,加仙鶴草、茜草、大薊、小薊等。 高血壓、頭暈頭痛明顯,加天麻、鉤藤、石決明、菊花等。 加減: 1. 神浮少寐、心悸頭暈者,加珍珠母、磁石、生鐵落等鎮(zhèn)攝。 2. 心煩失眠嚴重的,加服天王補心丹。 3. 口干舌紅心煩,陰虛火旺甚者,加黃連、知母,或加服朱砂安神丸。亦可參合百合地黃湯意。 4. 腰酸遺精甚者,加龜版、金櫻子、芡實、牡蠣、蓮須、或加服金鎖固精丸。 5. 月經(jīng)不調者,加香附、益母草等。 6. 心腎不交,陰血虛少,虛火上擾,癥見虛煩不眠,心悸健忘,盜汗夢遺,口舌生瘡,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者,可用黃連阿膠湯。心 7. 腎不足所致健忘失眠、神志不寧、夜臥多夢,宜參用枕中丹(龜板 龍骨 遠志 菖蒲)。 8. 心火亢盛,灼傷陰血而致心神不安、怔忡失眠、胸中煩熱,舌紅脈細數(shù)者,可參用琥珀養(yǎng)心丹(琥珀 黃連 朱砂 生地 當歸 牛黃 龍齒 遠志 茯神 菖蒲 人參 酸棗仁 柏子仁  豬心血)。  若見虛煩不眠,心悸健忘,盜汗夢遺,口舌生瘡,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者,可用黃連阿膠湯;黃連12克 黃芩3克 白芍6克 雞子黃2枚(包) 阿膠9克(包) 1.陰虛嚴重,津液耗傷甚者,加玄參、麥冬、生地、石斛等,增滋陰生津之效; 2.心火旺,心中懊懊者,加山梔子、蓮子心、竹葉心等,清瀉心火; 3.入眠后驚醒難入眠者,加龍齒、珍珠母等,以鎮(zhèn)心安神; 4.寐而不熟,心神失養(yǎng)者,加酸棗仁、夜交藤以養(yǎng)心安神; 5.心悸不寧者,加茯神、柏子仁以養(yǎng)心定悸。  如心腎不足所致健忘失眠,神志不寧,夜臥多夢,宜參用枕中丹(龜板 龍骨 遠志 菖蒲)。  心火亢盛,灼傷陰血而致心神不安、怔忡失眠,胸中煩熱,舌紅脈細數(shù)者,可參用琥珀養(yǎng)心丹(琥珀 黃連 朱砂 生地 當歸 牛黃 龍齒 遠志 茯神 菖蒲 人參 酸棗仁 柏子仁  豬心血)。 八.肝陰虧虛 證候 急躁易怒,眩暈耳鳴,目干畏光,視物模糊,或頭痛且脹,面紅目赤,或肢體麻木,筋惕肉瞤,舌干紅,脈弦細或數(shù)。常用方一貫煎加減;北沙參9克 麥冬9克 當歸9克 生地黃18-45克 枸杞子9-18克 川楝子4.5克 1.口苦燥者,加酒炒川連1.5克(粉焗服); 2.大便秘結,加瓜蔞仁; 3.有虛熱或汗多,加地骨皮; 4.痰多,加川貝母; 5.舌紅而干,陰虧過甚,加石斛; 6.脅脹痛,按之硬,加鱉甲; 7.煩熱而渴,加知母、石膏; 8.腹痛,加白芍、甘草; 9.腳弱,加牛膝、薏苡仁; 10.不寐,加炒酸棗仁。 11.若脅痛甚者,加合歡花、玫瑰花、白蒺藜等以舒肝調氣; 12.頭目昏暈者,加女貞子、桑椹等以補益肝腎。加減: 11. 若肝陽偏亢,肝風上擾癥狀明顯者,可加鉤藤、草決明、天麻等; 2. 若兼有急躁易怒、口苦口干、舌紅苔黃等郁火之象者,可用滋水清肝飲治療; 3. 若舌紅而干,陰虧過甚者,加石斛; 4. 若有虛熱或汗多者,加地骨皮;大便秘結者,加全瓜蔞。 臨證參考郁病之虛證,多因氣滯日久而致,或素虛又加情志所傷所致,治療宜調養(yǎng)并用,療程較長,難求速效。滋養(yǎng)肝腎,臨床用藥不宜過于滋膩,宜與柔肝疏肝之品并用。 九.氣滯血瘀 證候 精神抑郁,性情急躁,胸脅脹痛,或呈刺痛且痛有定處,頭痛,失眠健忘,或身體某部有發(fā)冷或發(fā)熱感,舌質紫暗,或有瘀點、瘀斑,脈弦或澀。常用方血府逐瘀湯加減;當歸9克 生地9克 桃仁12克 紅花9克 枳殼6克 赤芍6克 柴胡3克 甘草6克 桔梗4.5克 川芎4.5克 牛膝9克  1.若瘀在胸部,宜重用赤芍、川芎,佐以柴胡、青皮; 2.瘀在脘腹部,重用桃仁、紅花,加乳香、沒藥、烏藥、香附; 3.瘀在少腹者,加蒲黃、五靈脂、官桂、小茴香等; 4.瘀阻致肝腫脅痛者,加丹參、郁金、土鱉蟲、九香蟲; 5.瘀積肝脾腫硬者,加三棱、莪術、大黃或水蛭、土鱉蟲等; 6.血瘀經(jīng)閉、痛經(jīng)者,加用本方去桔梗加香附、益母草、澤蘭等以活血調經(jīng)止痛。加減: 1. 若脹痛明顯者,加香附、青皮、郁金; 2. 若納差脘脹者,加山楂、神曲、陳皮; 3. 若略兼寒象者,加烏藥、木香; 4. 兼有熱象者,加丹皮、梔子; 5. 若兼氣虛之象,可合補中益氣湯加減。 臨證參考氣郁血滯兼有腸胃積食化熱者,可選血郁湯治療;氣滯血瘀日久化熱傷及陰血者,可選用四物化郁湯(四物湯加香附、青黛)。 本證因氣病及血,氣滯而血行失暢,一般宜活血而不宜破血。但若證見由抑郁轉急躁,甚則煩亂狂躁,且易反復發(fā)作,素體不虛,易便秘者,可選用達營湯、桃核承氣湯以攻下瘀血、氣郁、熱結,隨后調和氣血以善其后。   四、其它療法   1.中成藥   (1)加味逍遙丸(京花牌,北京同仁堂制藥二廠):每服1袋,每日3次。用于肝郁血虛、肝脾不和引起的兩脅脹痛。   (2)舒肝止痛丸(京字牌,同仁堂制藥二廠):每服6g,每日2~3次。用于肝氣郁結、肝胃不和之脅脹、脘悶噯氣或脅腹脹痛者。   (3)舒肝丸(京藥牌,同仁堂制藥廠):每服1丸,每日2次。用于肝氣郁滯之胸脅脹痛,胃脘疼痛,嘈雜嘔吐。   (4)沉香舒氣丸(華燈牌,同仁堂集團北京中藥五廠):每服1丸,每日2次。用于肝郁氣滯所致之兩脅脹滿,脘腹脹疼,嘔逆吞酸,倒飽嘈雜。   (5)平肝舒絡丸(華燈牌,北京中藥五廠):每服35粒,日2次。用于肝郁氣滯,經(jīng)絡不疏所致胸脅脹痛,肩背竄痛,手足麻木。   2.心理療法   (1)移情療法:通過對患者釋疑、順意、怡悅、暗示等法,消除其焦慮緊張、憂郁等不良情緒。釋疑法多采用假釋的辦法消除患者多疑情緒;順意法用滿足患者積慮日久的意愿來達到消除病因而祛病的方法;怡悅法是通過談笑、欣賞音樂、書法、種花等方式來改善患者郁悶的心境;暗示法是通過語言、藥物或非語言的手勢、表情來改變患者不良情緒。   (2)以情勝情法:根據(jù)五志相勝的原理,采用悲哀、喜樂、驚恐、激怒等情緒刺激來糾正相應所勝的情緒,如怒傷肝,悲勝怒等。抑郁者可用喜勝憂的辦法治療。   (3)情境療法:通過改變外界環(huán)境來達到改善、消除異常情緒變化的目的。抑郁情緒多采用清潔、熱烈、歡快的環(huán)境治療。   3.食療方   (1)小麥60g(浸軟、碾碎),大棗14枚,甘草20g,共煮1小時,去草,喝湯食棗。用于心脾不足之郁病。   (2)鮮百合50g,加蜂蜜1~2匙拌合,蒸熟,不拘時服之。   (3)新鮮雞蛋黃2枚,燈芯草9g,朱砂3g(研粉)。先將燈芯草加水lOOml,文火煎30分鐘,去渣入碗,加蛋黃及朱砂粉拌勻,隔水蒸后服用,每晚1次,7次為1療程。用于心腎不交之心煩、抑郁、失眠等癥。 .   【轉歸與預后】   郁病初起患者,可只出現(xiàn)較輕的癥狀,如偶有失眠、頭痛等癥,但往往具有波動性,癥狀并不固定,若情志致病的原因能及時得以解除,癥狀??蓽p輕而消失。若病程較長,情志致病的因素不除者,又缺乏必要的休息和睡眠,則癥狀往往逐漸增多、加重,并變得持久化,此時病人還常產(chǎn)生對疾病的緊張、焦急、顧慮、恐懼情緒,對治療喪失信心,這些因素又會促使病情進一步加重,而使癥狀愈加嚴重和復雜,可持續(xù)多年不愈。郁病患者的預后一般均良好。   【護理與調攝】   郁病患者應適當?shù)幕顒樱瑢τ谥匕Y患者,可適當應用鎮(zhèn)靜劑。   醫(yī)護人員應具有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思想,用誠懇、親切、耐心的態(tài)度對待患者,取得病人的充分信任。嚴格執(zhí)行保護性醫(yī)療制度。尊重病員的人格,為病員保守有關秘密(包括病員生理方面的問題、病情以及人際關系等)。做好精神治療工作,幫助病員正確認識和對待疾病,增強治愈疾病的信心,解除憂慮惱怒,保持思想安定,使肝氣條達,以促進痊愈。   患者飲食應以蔬菜和營養(yǎng)豐富的雞、魚、瘦肉、乳類為宜,忌辛辣煙酒等,少食動物脂肪。建立良好有規(guī)律的作息習慣,勞逸結合。   【預防與康復】   避免情志過極,合理安排腦力勞動,適當體育鍛煉,體力勞動,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是預防郁病發(fā)生的關鍵。   郁病經(jīng)治療緩解后,精神治療為首要康復方法,正如《臨證指南醫(yī)案·郁證》所說:“郁癥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所以醫(yī)務人員應關心患者疾苦,做好思想工作,充分調動病人的積極因素,使其正確對待客觀事物,樹立樂觀主義精神和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有利于早日康復。   【醫(yī)論提要】   《素問·六元正紀大論》中以“五郁”立論,是在論述運氣變化的規(guī)律,而且提出了“木郁達之,火郁發(fā)之,土郁奪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的治療法則,這對后世醫(yī)家多有啟迪。其中尤以“木郁達之”、“火郁發(fā)之”之旨,為后世治郁學術思想開創(chuàng)先河。另在《素問·至真要大論》中有“諸氣膠郁,皆屬于肺”,此處“胺郁”是以癥狀言,當責之于肺的氣機壅塞。另在《素問·舉痛論》日:“思則心有所存,神有所歸,正氣留而不行,故氣結矣?!薄鹅`樞·本神》說:“愁憂者,氣閉塞而不行。”這些論述為后世情志致郁學說奠定了理論基礎。   漢代醫(yī)圣張仲景未直言郁病,但在其治療痞證所用的辛開苦降之法;四逆散證與小柴胡湯證等和解疏利之法;半夏厚樸湯證和甘麥大棗湯證所主的情志異常變化,都為后世醫(yī)家論郁解郁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金元醫(yī)家朱丹溪首創(chuàng)六郁說,即氣、濕、熱、痰、血、食之六郁病證。在《丹溪心法·六郁》中他說:“郁者,結聚而不得發(fā)越也。當升者不得升,當降者不得降,當變化者,不得變化也。此為傳化失常,六郁之病見矣”,同時又說:“氣血沖和,萬病不生,一有怫郁,諸病生焉,故人身諸病,多生于郁”。王履指出:“凡病之起也多由乎郁,郁者滯而不通之義,或因所乘而為郁,或不因所乘而本氣自郁,皆郁也?!?《醫(yī)經(jīng)溯回集·五郁論》)朱震亨和王履兩家擴充了《內經(jīng)》因運氣勝復而致郁的范圍,對郁從內生、本氣自郁的情況進行了闡發(fā)。明確提出了氣血失和、氣機不暢、升降失權是導致郁病的關鍵。明代張介賓分析郁病的病因時說:“郁病大率有六……或七情之邪,或寒熱之交侵,或九氣之怫郁,或兩濕之侵凌,或酒漿之積聚,故為酒飲濕郁之疾?!?《景岳全書·雜證謨·郁證》)王倫認為:“蓋氣血痰三病,多有兼郁者,或郁久而生病,或病久而生郁,或誤藥雜亂而成郁”(《明醫(yī)雜著·醫(yī)論》)。清代陸平一概括說:“夫郁者,閉結、凝滯、瘀蓄、抑遏之總名也”(《鰩溪醫(yī)論選》)。因此,現(xiàn)代中醫(yī)學家任應秋總結郁病病因認為:“無論內傷外感,均可致郁。如寒邪之郁于營衛(wèi),疫邪之郁于募原,外感之郁也。思傷脾,怒傷肝之類,內傷之郁也”。   在病因方面還應特別提到的是情志致郁的學說。其雖導源于《內經(jīng)》,但明確提出者首推宋代陳言。他在《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三因論》中說:“七情人之常性,動之則先自臟腑郁發(fā),外形于肢體,為內所因”。所以陳氏論內因悉歸七情,認為情志致病,多為郁極而發(fā)。張介賓辨情志之郁有三證:“蓋一曰怒郁;二曰思郁;三曰憂郁。”(《景岳全書·雜證謨·郁證》)同時張氏還總結認為:“情志之郁,則總由乎心?!?同上)這是因為心主藏神,為君主之官,而情志的變化往往根源于心。清代李用粹在描述情志致郁的臨床表現(xiàn)時說:“七情不快,郁久成病,或為虛怯,或為噎膈,或為痞滿,或為腹脹,或為脅痛……”,把情志變化引起的氣機失調和臟腑病證結合起來。   在探討郁病的病機病位方面,歷代醫(yī)家在學術上主要有兩種不同的見解。一種是主張郁病以“木郁”為根本,病位在肝膽。這種觀點是以明代醫(yī)家趙獻可為代表的。趙氏聯(lián)系臟腑闡發(fā)《內經(jīng)》五郁之旨,并結合臨床多種病證,提出:“凡郁皆肝病也?!?《醫(yī)貫·血證論》)他認為木郁是導致諸郁的關鍵,只要肝膽之氣舒展暢達,諸郁也會因之而愈。因此對于郁證的治療提倡“一法代五法”。趙氏的學術思想對后世影響甚深,而且流傳很廣,直至當今。當代名醫(yī)趙金鐸亦說:“以一方(逍遙散)治木郁,而諸郁皆解?!?《醫(yī)話醫(yī)論薈要》)   另一種觀點則認為郁病出于中焦。朱丹溪創(chuàng)論六郁時就曾指出:“凡郁皆在中焦?!?《丹溪心法·六郁》)此亦得力于李東垣“脾胃為氣機升降之樞”之論。戴思恭認為:“郁病多在中焦,六郁例藥,誠得其要?!渲袣鈩t常先四臟,一有不平,則中氣不得其和而先郁,更因飲食失節(jié)、停積痰飲、寒濕不通,而脾胃自受也,所以中焦致郁多也?!?《推求師意·郁》)戴氏深得震亨六郁之旨,認為中焦氣機升降受阻是造成無形之氣和有形之質郁滯不行的根本原因。又有醫(yī)家王肯堂、馮兆張(清代)、李用粹等皆宗此說??v觀郁病病機病位與各家不同觀點,總以舒達氣機為解郁之要務。我們認為“相火致郁”的觀點可以涵括諸家關于郁病病機的學說。朱丹溪援宋儒理學于醫(yī)道,又集金元各家之長,以相火立論,其所謂相火之常,為人身動氣,通行三焦,主持諸氣,司權氣化;而相火之妄,是多由于氣化不利而導致氣機升降開合失調,造成三焦壅塞,即“上焦不納,中焦不化,下焦不滲?!蓖瑫r,相火之妄還緣于五志化火,情志不遂,從而引起心君不寧,氣機逆滯,相火隨起。因此丹溪派醫(yī)家,如王履、戴思恭、王倫等不僅在郁病認識方面各有發(fā)揮,而且臨證擅能解郁治痰,并善治因郁火或因痰火傷陰而致的虛郁之證。究其病機,多是由于三焦不利,氣機壅遏,生郁生痰,綿延日久,郁火傷津;或由于七情內傷,五志煽動相火,君相之火失調而致郁。所謂郁久生病,病久成郁皆在其中。這些見解與朱丹溪的相火學說與君相關系的理論相關甚密?,F(xiàn)代名醫(yī)蒲輔周亦有論云:“蓋氣本形,憂有氣滯,聚則似有形或實無形,氣機阻滯,則三焦不利,故咽阻、胸悶、脘脹、大便失調,久則必化熱,熱郁則耗津傷液……七情內傷之病,說理勸導,使其思想開朗,心情舒暢,杜絕致病誘因,再以藥石調理,可達事半功倍之效。”(《蒲輔周醫(yī)案·梅核氣按》)   對于郁病的治療,歷代醫(yī)家各有專長,臨床經(jīng)驗累積甚豐。綜其大法,首當調理氣機,同時注重三焦通利,以及無形之郁與有形之滯(如食積痰濕水停等)的鑒別。李用粹說:“郁病雖多,皆因氣不周流。法當順氣為先,開提為次。”(《證治匯補·內因門·郁癥》)沈金鰲《雜病源流犀燭》亦云:“治郁之法順氣為先;降火、化痰、消積,分多少而治?!比~天士治郁,妙在靈巧。其遣方用藥。貫穿了宣通的原則,而不重在攻補。華岫云在總結其治郁之法說:“先生用藥大旨,每以苦辛涼潤宣通,不投燥熱斂澀呆補,此其治療大法也,”(《臨證指南醫(yī)案·郁》)又說:“用苦泄熱,而不損胃;用辛理氣,而不破氣;用滑潤濡燥澀,而不滋膩氣機;用宣通,而不揠苗助長?!濒脩c元評述這段話說:“數(shù)語深得治郁之理。”(《珍本醫(yī)書集成·杏軒醫(yī)案·輯錄》)   治郁的方藥方面,朱丹溪以蒼術、川芎開提氣機,總解諸郁,隨證加減,并據(jù)此創(chuàng)制了越鞠丸和六郁湯等名方。戴思恭承丹溪之學,推求藥性,獨有闡發(fā)。他說:“今藥兼升降而用者,蒼術,陽明藥也,氣味雄壯辛烈,強胃健脾,開發(fā)水谷氣,其功最大;香附子,陰血中快氣藥也,下氣最速,一升一降,以散其郁;撫芎,手足厥陰藥也,直達三焦,俾生發(fā)之氣,上至目頭,下抵血海,疏通陰陽,氣血之使也。然此不專開中焦而已,且胃主行氣于三陽,脾主行氣于三陰,脾胃既有水谷之氣行,從是三陰、三陽各臟腑自受,其燥金之郁者,亦必用胃氣可得通矣,天真等氣之不達者,亦可得而伸矣。況蒼術能徑入諸經(jīng),疏泄陽明之濕,此六郁藥之凡例?!?《推求師意·郁》)張介賓治郁善用木香,他認為:“氣滯非木香不行,滯深道遠,非精銳之向導不能達?!?《景岳全書·雜證謨·心腹痛》)孫一奎承《內經(jīng)》“火郁發(fā)之”之旨,用火郁湯和東垣之升陽散火湯治療五心煩熱、肌膚大熱,過食生冷的病人,辨其證為“抑遏陽氣于脾土之中?!?《醫(yī)旨緒余·論五郁》)趙獻可以《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之逍遙散疏調木郁,并常合左金丸與六味地黃丸同用。他認為逍遙散:“方中唯柴胡、薄荷二味最妙,……唯得溫風一吹,郁氣即暢達?!?《醫(yī)貫·郁病論》)而臨床辨逍遙散證時會遇到兩種不同情況,恰如張介賓所言:“郁而太過者,宜裁而抑之;郁而不及者,宜培之助之。”(《類經(jīng)·運氣類·五郁發(fā)之之治》)對于郁而太過者,用逍遙散時宜重用白芍斂肝柔肝;對郁而不行者,宜多用柴胡疏肝行氣,取其條達開提之性。兩藥在方中俱為君藥,功能上一收一疏,一開一合,臨 證圓機活法,分多少而治。這種雙向調節(jié)的配伍方式更能切中人體的生理、病機。此意可溯源于張仲景四逆散法,后世柴胡疏肝散亦承此意。總之,逍遙散方可理肝補脾,養(yǎng)血解郁,臨床上血虛可重用歸芍;補脾可多用白術;郁久化熱者多遣加味逍遙散丸,以丹、梔清郁火、利三焦;對郁火傷陰者可用黑逍遙散(即加生地黃);對素體肝腎陰虧或火灼真陰者用滋水清肝飲。此為臨床縱橫遞進之常法。   葉天士提出了郁病治療大法與治療宜忌,特別對不注重辨證而妄攻呆補的不良傾向進行了批判。他說:“郁則氣滯,其滯或在形軀,或在臟腑,必有不舒之現(xiàn)癥。蓋氣本無形,郁則氣聚,聚則似有形而實無質,如胸膈似阻,心下虛痞,脅脹背脹,脘悶不食,氣瘕攻沖,筋脈不舒。醫(yī)家不察,誤認有形之滯,放膽用破氣攻削,適至愈治愈劇,轉方又屬呆補,此不死于病,而死于藥矣?!?《臨證指南醫(yī)案·郁》)對于情志病的治療,宋代陳言專列七氣湯以治“臟腑神氣,不守正位,為喜怒憂思悲驚恐悸,郁而不行,遂聚涎飲結積,堅牢有如坯塊,心腹絞痛,不能飲食,時發(fā)時止,發(fā)則欲死。”(《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七氣證治》)孫一奎治療“思想無窮,所愿不遂,悒郁不樂,因生痰涎,不進飲食,或氣不升降,如醉如癡,以木香、石菖蒲、生姜、雄黃之類帥而動之,亦發(fā)之之意也?!?《醫(yī)旨緒余·論五郁》)總之,情志郁病的治療,宜重況順氣化痰,通利三焦,寧心制相,潛降相火。張介賓治情志三郁,論有:“怒郁之治用解肝煎、神香散、六郁湯或越鞠丸等;怒郁不解或生痰者,用溫膽湯。思郁之治用和胃飲加減,或二陳湯,或沉香降氣散,或啟脾丸等。凡婦人思郁不解,致傷沖任之源,而血氣日虧,漸至經(jīng)脈不調,或短少漸閉者,宜逍遙飲,或大營煎。若思憶不遂,以致遺精帶濁,病在心肺不攝者,宜秘元煎。若思慮過度,以致遺精、滑泄,及經(jīng)脈錯亂,病在肝腎不固者,宜固陰煎。若思郁動火,陰虛,肺熱煩渴,咳嗽見血,或骨蒸夜熱者,宜四陰煎,或一陰煎,酌宜用之……若心膈氣有不順,或微見疼痛者,宜歸脾湯,或加砂仁、白豆蔻、丁香之類,以微順之?!?《類經(jīng)·運氣類·五郁發(fā)之之治》)。   此外,情志之郁多系于心,除藥石之外,還“宜以識遣識,以理遣情,此即心病還將心藥醫(yī)之謂也?!比~天士所謂“移情易性”之法也。這亦與西醫(yī)精神心理學家對郁病范疇內有關的精神心理疾患(Mental Disorders)所用誘導與心理咨詢的方法有類同。然而中醫(yī)藥學在身心醫(yī)學方面尤其強調“形神合~”的整體醫(yī)學模式,注重有形之體和無形之氣的對立統(tǒng)一和聚散轉化,即情志變化引起氣機變化,因而導致有形之滯及帶來相關的生理與病機變化。誠如陳言所說:“本乎一氣,臟氣不行,郁而生涎,隨氣積聚?!?《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七氣證治》)同時,中草藥復方的應用在治療精神心理疾患方面在中國具有豐富的臨床經(jīng)驗的累積。這一領域的深入研究和國際合作大有潛力,方興未艾,當為中西醫(yī)結合又一有利交叉點?!  踞t(yī)案選粹】 案一   吳,40歲,勞倦嗔怒,致傷在肝脾。久有腦泄,髓脂暗損。暫以解郁,繼當宣補。 鉤藤 生香附 丹皮 桑葉 神曲 白芍 茯苓 廣皮 (選自《臨證指南醫(yī)案》) 案二   朱,情懷悒郁,五志熱蒸,痰聚阻氣,脘中窄隘不舒,脹及背部。上焦清陽欲結,治肺以展氣化。各宜怡悅開懷,莫令郁痹綿延。 . 鮮枇杷葉 杏仁 瓜蔞皮 郁金 半夏 茯苓 蔞汁 竹葉   又脈左大弦數(shù),頭目如蒙,背俞填脹,都是郁勃熱氣上升。氣郁余便是火,治宜清上。 羚羊角 夏枯草 青菊葉 瓜蔞皮 杏仁 香附 連翹 山梔   又苦辛清解郁勃,頭目已清,而膈噯氣,頗覺穢濁。此肝膽厥陽,由胃系上沖所致。丹溪謂上升之氣,自肝而出,是其明證矣。 川連 姜汁 半夏 枳實 桔?!¢偌t 瓜蔞皮 注:本火上升,肺不肅降。 (選自《臨證指南醫(yī)案》) 案三   郁傷有年,始覺口鼻中氣觸腥穢。今右脅作痛,呼吸不利,不得安眠。左澀右弦,系血絡郁痹,當用宣通法。 當歸須二錢 金鈴子一錢五分 延胡索一錢五分 桃仁八分去皮尖 黃郁金一錢降香五分沖末。 (選自《陳修園醫(yī)案》) 案四   施肝胃郁火上炎,顴赤氣粗。脈來七至,時欲惡心。此水不制火之象,非淺恙也。 川連 石決 山梔 知母 澤瀉 羚羊 根地 丹皮 元參 蘆根   復前用清降法,虛陽漸退,惡心不止,仍主涼陰瀉火之法,以異日就平熄。 生地 丹皮 玄參 石決 豆皮 知母 麥冬 山梔 澤瀉 (選自《何元長醫(yī)案》)   【現(xiàn)代研究】   郁病涉及西醫(yī)學的神經(jīng)官能癥、狂躁抑郁癥、更年期綜合征及反應性精神病等。中醫(yī)學認為郁病主要病位在肝、心、脾,其發(fā)生多由于情志所傷,或兼素體偏弱致氣機失和,臟腑氣血陰陽失調所致,常以肝郁氣滯證為核心,兼有濕、痰、食、火郁及血行瘀滯諸證。郁病日久傷陰耗氣,可致虛實夾雜,虛實相因等較為復雜的病機演變。中醫(yī)藥辨證治療郁病有其獨特的優(yōu)勢,近年來在臨床及實驗研究方面均取得一定進展。茲簡述如下:   一、臨床研究   1.肝郁證證候學研究   第一軍醫(yī)大學抽取680例內科住院病歷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其中符合肝郁證者計146例,占21.47%。肝郁證分布于多個系統(tǒng)的疾病,但以內分泌、消化、神經(jīng)、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為多。在肝郁證組中有復合證者計127例,其中以肝郁脾虛、肝郁化熱、肝郁血瘀為多見,分別占46.45%、25.2%和24.41%;而肝郁傷陰、肝郁濕阻、肝郁痰阻較少,分別占13.30%、7.09%、7.87%。肝郁證并具有女性較多(占55.48%)及中年人較多(占60.96%)的特點(中醫(yī)雜志,1989,<10>:39"--41)。黃炳山等對肝郁氣滯證發(fā)病病因學研究發(fā)現(xiàn),女性患者多見,腦力勞動者、體質以陽弱者為多見,多發(fā)于春季。運用有關量表對病人進行氣質分析,發(fā)現(xiàn)以太陰之人多見。對100例肝郁證者,用北京大學心理系張伯源改制的A型性格調查發(fā)現(xiàn)本證中82%為A型性格,與對照組比較差異非常顯著(黑龍江中醫(yī)藥,1989,<5>:1~5)。   2.辨證論治研究   (1)辨證分型:邵靜將376例郁證患者隨機分為中藥治療組(236例)和西藥對照組(140例)。其中神經(jīng)衰弱286例,焦慮癥90例。中醫(yī)治療辨證分為:肝氣郁結型以柴胡疏肝散加減;陰虛火旺型用滋水清肝飲加減;心脾兩虛型用歸脾湯加減;憂郁傷神型,用甘麥大棗湯加減;氣虛血瘀型以自擬方加減。西藥組治療以鹽酸吡哆辛、谷氨酸片、利眠寧口服。結果神經(jīng)衰弱286例中,中醫(yī)辨證治療組186例,顯效55例,有效85例,總 有效率75.3 oA;西藥組100例,顯效20例,有效38例,總有效率58%。焦慮癥90例,中醫(yī)辨證治療組50例,顯效12例,有效28例,總有效率80%;西藥組40例,顯效5例,有效20例,總有效率62.5%(中國醫(yī)藥學報,1995,<3):31~33)。上海龍華醫(yī)院認為神經(jīng)官能癥多由心虛肝郁所致,治療以甘麥大棗湯為基礎方,兼肝腎陰虛加二至丸,心脾虧虛加參苓白術散,氣滯血瘀加活血化瘀、祛風解痙藥,痰蒙清陽加溫膽湯。所治75例,總有效率93.3 oA(上海中醫(yī)藥雜志,1989,<7>:15~16)。丁德正將躁狂抑郁性精神病抑郁狀態(tài)分心氣虛型、肝氣虛型、肝氣郁實型、痰郁型和腎氣虛型,辨證用藥并配合針灸治療,效果滿意(上海中醫(yī)藥雜志,1995,(5>:3~4)。   (2)一方為主,隨癥加減:李鳳鳴以逍遙散與溫膽湯合方加味治臟躁50例(中醫(yī)雜志,1982,<10>:40~41)。吳永慶等報道用桃仁四物湯加味治臟躁40例,均有較好效果(北京中醫(yī)學院學報,1984,(4>:33~34)。徐景藩用半夏厚樸湯治療梅核氣,常加入合歡花、郁金、香附、佛手疏理肝氣;癥兼咽干、咽痛、口干、舌紅,加入山梔、丹皮、海蛤殼、浙貝母、木蝴蝶、桔梗等;梅核氣癥狀加重,咽中不適而且不利者,宜加宣通之品,如通草、威靈仙、石菖蒲、王不留行等(中醫(yī)雜志,1990,(1):56~58)。 t   二、實驗研究   黃炳山等對肝郁氣滯證患者尿MHPG—SO。測定發(fā)現(xiàn),該值低于正常健康組,差異顯著,表明中樞去甲腎上腺素含量降低,中樞交感活動偏低;對肝郁化火者測尿兒茶酚胺明顯高于對照組,表明其交感神經(jīng)活動亢進。對52例肝郁證者的TXB。、6一Keto—PGF-。及二者比值檢測發(fā)現(xiàn),上述測值均較健康人高,差異顯著,說明血小板聚集和血管收縮功能增強(黑龍江中醫(yī)藥,1989,<5):1~5)。   中國中醫(yī)研究院對100例高血壓病、冠心病、胃潰瘍病而辨證為肝郁證的患者進行五羥色胺含量、甲皺微循環(huán)、血小板聚集率及超微結構、細胞免疫功能等實驗指標的觀察研究,發(fā)現(xiàn)情志異常是肝郁證的主要病因,且肝郁多伴有血瘀證。用疏肝理氣的柴胡、白芍、香附、枳殼等進行治療后,血壓下降的總有效率為85.72%,病狀明顯改善,紫黯舌有45.71%消退;冠心病心絞痛中西醫(yī)組的有效率為8.67%及心電圖有效率為40%,其它各項指標均有不同程度好轉和恢復。該院并通過對“怒傷肝”動物模型的多項指標檢測,認為“氣滯”是情志異常引起機體調控功能失常而致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失衡的病理生理過程。病理變化主要表現(xiàn)為交感中樞的調節(jié)失常,繼而神經(jīng)體液異常(兒茶酚胺升高),由此引起血液系統(tǒng)高粘凝傾向和血小板功能及形態(tài)異常。另一方面,外周各交感特異性通路調節(jié)功能紊亂,引起心血管功能的改變,尤其是外周阻力血管運動功能的紊亂引起循環(huán)障礙(中醫(yī)雜志,1991,<10>:46~48)。   天津安定醫(yī)院劉維提出以“和”法治療抑郁癥,尊此法提出的岐黃舒郁方治療抑郁癥的有效率76.6%,并通過動物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此方對神經(jīng)內分泌有良性調節(jié)作用,能使中樞耗竭的去甲腎上腺素(NE)、多巴胺、5-HT含量回升至正常水平(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1996,16<11>:703~705)。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中醫(yī)內科學歌訣
辨證處方口訣
中醫(yī)針灸治療癲狂病
趙清理治郁證三十方
柴胡疏肝散加減,治療孤立性肺結節(jié):疏肝解郁,行氣散結
甲狀腺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