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萬病回春5
<目錄>卷之七
<篇名>小兒雜病
屬性:胎熱胎寒者,稟受有虧也。
胎熱∶小兒生下,面赤、眼間口中氣熱、焦啼煩躁。
甘草(一錢) 黑豆(二錢) 淡竹葉(五個)
上銼一劑,燈草七莖,水煎,頻頻少進(jìn),令乳母多服。
胎寒∶母孕時受寒,兒生下面色青白、四肢厥冷、大便青黑、口冷腹痛、身起寒栗。
當(dāng)歸(炒) 黃 (蜜炒) 桂心 黃芩(炒) 細(xì)辛 龍骨(細(xì)研) 白芍(煨,各等分)
上為細(xì)末,每服一匙,以乳汁調(diào)下。
臍風(fēng)撮口者,胎元有毒也。
臍風(fēng)∶多因斷臍之時,被風(fēng)濕所乘,或者胎元稟有熱毒,則兒下胎時,視按其臍,必硬,直定有臍風(fēng),
必自臍發(fā)出一道青筋,行肚則分兩岔。行至心者必死。于青筋初發(fā),急用燈芯點油燃于燈上,自青筋頭
并岔行盡處燎之,以截住,不致攻心;更以外灸中脘三壯,內(nèi)服萬億丸一二粒,以泄其胎毒也。
\x五通膏\x 治小兒臍風(fēng)撮口。
生地黃 生姜 蔥白 蘿卜子 田螺肉(各等分)
上件共搗爛,搭臍四圍一指濃,抱住一時,有屁下泄而愈。
治小兒斷臍不如法,七日內(nèi)有風(fēng)出,用直僵蠶二三條,
炒去絲,為末,蜜調(diào),敷口或乳頭上、帶下亦可。
\x香螺膏\x 治臍風(fēng)腫硬如盤。
田螺三個,入麝少許,搗爛,搭臍上,須臾,再易,腫痛立消。
\x宣風(fēng)散\x 初生小兒,臍風(fēng)撮口、多啼不乳、口出白沫。
全蝎(二十八個,頭尾全者,去毒,用酒炙,為末) 麝香(一字,另研。)
上同和勻細(xì)末,每用半字,金銀煎湯調(diào)服。
撮口∶由胎氣挾熱,風(fēng)邪入臍,毒流心脾之經(jīng),故令舌強(qiáng)唇青、聚口啼哭不得,當(dāng)視其齒根之
上有小泡子如粟米狀,急以溫水蘸青綿布裹指,輕輕擦破,即開口便安。甚者,用牛黃二分,將竹
瀝調(diào),滴入口即愈。
胎驚夜啼者,邪熱乘心也。
胎驚宜
\x鎮(zhèn)驚散\x 治小兒在胎受驚,故生下來盈月而驚也。
朱砂(研細(xì)入) 牛黃(少許) 取豬乳汁調(diào)稀,抹入口中,加麝香少許尤效。
夜啼宜
\x花火膏\x 治邪熱相乘,焦躁夜啼。
燈火三顆,以乳汁調(diào),抹兒口,或抹母乳上,令兒吮之。
\x一方\x 用燈芯燒灰,敷乳上,令兒吮之。
\x一方\x 加朱砂,共研末,用白蜜調(diào),待兒睡,抹兒口內(nèi)。
\x蟬花散\x 治小兒夜啼不止,狀若鬼祟。
蟬蛻七個,下半截為細(xì)末,用薄荷湯調(diào)入,好酒少許,食后服?;蛘卟恍牛瑢⑸习虢貫槟?,根據(jù)
前法服,復(fù)啼如初。古人立法,莫知其妙。小兒觸犯禁忌而夜啼者,宜醋炭熏,服蘇合香丸。
\x一方\x 用火柴頭一個,長四五寸,削平,面用朱砂寫云∶撥火杖、撥火杖、將來作神,將
捉著夜啼鬼,打殺不要放,急急如律令。
小兒夜啼不止,將朱砂書“甲寅”二字,貼床頭即止。
中惡天吊者,冒犯邪氣也。
中惡宜
\x辟邪膏\x 治小兒卒中惡毒,心腹刺痛、悶亂欲死等癥。
降真香 白膠香 沉香 虎頭骨 鬼臼 龍膽草 人參 白茯苓(各五錢)
上為細(xì)末,入雄黃半兩、麝香一錢,煉蜜為丸,乳香湯下。
天吊宜
\x鉤藤散\x 治小兒天吊、潮熱。
鉤藤 人參 犀角(各五錢) 全蝎 天麻(各二錢半) 甘草(炙一錢半。)
上銼一劑,水煎服。
鵝口、口瘡者,胃中濕熱也。
\x牛黃散\x 治小兒口中百病,鵝口口瘡、重 不能吮乳及咽喉腫塞、一切熱毒。
牛黃 冰片 硼砂 辰砂(研。各一分) 雄黃 青黛(各二分) 牙硝(一分半) 黃連
(末八分) 黃柏(末八分)
上共入乳缽內(nèi)研勻,每用少許,敷入口內(nèi)。
\x瀉心湯\x 治小兒口瘡。凈黃連為細(xì)末,蜜水調(diào)服。
\x一方\x 治小兒白口瘡。用黃丹、巴豆仁同炒焦,去豆
用丹,摻口瘡上立愈。
重舌、木舌者,脾經(jīng)實火也。(附弄舌。)
重舌,乃舌下生舌也。宜
\x當(dāng)歸連翹湯\x 治小兒心脾有熱,舌下有形如舌而小者,名曰重舌,及唇口兩傍生瘡。
歸尾 連翹 白芷(各三錢) 大黃(煨) 甘草(炙。各一錢)
上銼劑,水煎,食后頻服。
\x千金方\x 治重舌。
竹瀝青 黃柏末。二味和勻,無時點舌上即退。
\x又方\x 用蒲黃涂之即瘥。
\x又方\x 用膽礬研細(xì)敷之。
\x又方\x 用百草霜、芒硝、滑石,共為末,酒調(diào)敷之。
木舌,乃腫硬不柔和也。宜
\x雪硝散\x 治木舌。
樸硝(五錢) 真紫雪(二分) 鹽(半分)
上為末,入竹瀝二三點,用白湯調(diào)敷。(咽津無妨。)
\x瀉黃散\x 治小兒木舌、弄舌。
藿香葉(七分) 山梔(一錢) 軟石膏(五分) 防風(fēng)(四分) 甘草(七分)
上銼一劑,水煎,不拘時服。
走馬牙疳者,氣虛濕熱也。
\x立效散\x 治走馬牙疳。
青黛 黃柏 枯礬 子末(各一錢)
上研細(xì)末,用米泔水先漱口內(nèi),摻貼患處。
\x清胃升麻湯\x 治小兒牙腫、流涎腮腫、走馬牙疳,主陽明之熱。
升麻 川芎 白芍 半夏(湯泡,各七分) 干葛 防風(fēng) 黃連(酒炒二次) 生甘草(各五分)
軟石膏(煨,一錢) 白術(shù)(七分) 白芷(三分)
上銼一劑,水煎,食后熱服。能漱即含漱而吐之。漱藥不用白術(shù)、半夏。
愛吃泥土者,脾臟生疳也。
\x清胃養(yǎng)脾湯\x 治小兒愛吃泥土,乃脾虛胃熱所致,此藥主之。
黃芩 軟石膏 陳皮 白術(shù)(去蘆) 甘草
上各等分,水煎服。
\x砂糖丸\x 膩粉一錢,和砂糖為丸,如麻子大,米飲送下,瀉出其土立愈。
\x黃金餅\x 治小兒好吃泥土。
干黃土為末,濃煎黃連汁和為餅,食之立愈。
丹毒者,火行于外也。
赤腫者,游走遍體也。
\x犀角消毒飲\x 治風(fēng)毒赤紫丹瘤、壯熱狂躁、睡臥不安、胸膈滿悶、咽喉腫痛、九道
有血妄行、遍身赤毒及痘疹已出未出,不能決透,或已出熱不解,急服此。
牛蒡子(四錢,微炒) 荊芥穗 防風(fēng) 黃芩(各一錢) 犀角(鎊) 甘草(各五分)
上銼一劑,水煎,不拘時服。無犀角,以升麻代之。
\x冰黃散\x 治赤游丹毒。
土硝 大黃末(各一錢)。上合一處,新汲水調(diào)勻,用雞翎蘸藥,頻頻涂掃。
\x又方\x 用伏龍肝,不拘多少,用雞子清調(diào)敷患處,專治赤毒、赤腫、火毒走注。
\x泥金膏\x 治一切無名腫硬 赤,但是諸般丹瘤、熱瘰濕爛,大人亦同此治。
陰地上蚯蚓糞 熟皮硝。蚯蚓糞三分之二,共一處研細(xì),新汲水、井水濃調(diào)濃敷患處,干則再上。
喉痹者,熱毒也。會厭兩旁腫者,為雙乳鵝,是易治。一旁腫者,為單乳鵝,是難治。
乳鵝差小者,為喉痹。熱結(jié)于咽喉,且麻且癢,腫繞于外,高咽喉風(fēng)。喉痹暴發(fā)暴
死者,名走馬喉風(fēng)是也。
\x甘桔湯\x 治小兒咽喉腫痛,風(fēng)熱等毒。
桔梗(二錢) 防風(fēng) 荊芥 薄荷黃 黃芩 甘草(各一錢)
上銼一劑,水煎,食后頻頻溫服。
\x碧雪\x 治心肺積熱,上攻咽喉,腫痛閉塞、水漿不下,或生瘡癤、重舌、木舌并治。
碧雪真青黛 硼砂與焰硝 蒲黃甘草末 等分摻咽喉。
眼痛者,火盛也。
\x拔毒膏\x 治嬰兒患眼腫痛。
用熟地黃一兩,以新汲水浸透,搗爛貼腳心,布裹住,有效。
\x通天散\x 治赤眼暴發(fā)腫痛。
芒硝(五錢) 雄黃(三錢) 共為細(xì)末,吹入兩鼻內(nèi)流水,雙目流淚,即效。
膿耳者,腎氣熱沖也。
\x羽澤散\x 治耳中出膿,或痛或疼,或出水。
枯礬(少許) 為細(xì)末,吹入耳中即愈。
\x一方\x 用五倍子燒灰存性為末,吹入耳亦效。
\x一方\x 用抱出雞卵皮,炒黃色,為細(xì)末,香油調(diào),灌耳內(nèi),實時止疼。
\x黃龍散\x 治停耳。小兒因沐浴,水入耳中,水濕停留,搏于血氣,醞釀成膿耳。
枯礬 龍骨(煨) 黃丹(水飛) 胭脂(燒灰) 麝香(少許) 海螵蛸(煨)
上為細(xì)末,先將紙條拭干膿水,后以藥摻入,勿令入風(fēng)。
治停耳、膿耳,不問新久,痛不止。用黃蠟如皂角子大,搓成條,外用好綿艾捶熟,
裹蠟條燒著,煙熏患處,痛止住熏。
鼻瘡者,風(fēng)濕氣攻也。
鼻瘡∶熱壅傷肺,肺主氣,通于鼻。風(fēng)濕之氣乘虛客于皮毛,入于血脈,故鼻下兩傍
瘡濕癢爛,是名鼻慝。其瘡不痛,但所流處即又成瘡,澤瀉散主之。
\x澤瀉散\x(治鼻瘡)
澤瀉 郁金 山梔仁 甘草(炙。各一錢)
上為細(xì)末,用甘草煎湯,食后調(diào)服。
頭瘡者,熱毒也。
\x一掃光\x 治小兒頭上肥瘡,或多生虱子,搔癢成瘡,膿水出不止。
細(xì)茶(三錢、口嚼爛) 水銀(入茶內(nèi)研,一錢) 牙皂 花椒(各二錢)
上為細(xì)末,香油調(diào)搽。
\x蠟油膏\x 治小兒頭瘡。
臘豬油(半生半熟) 雄黃 水銀(各等分)
上研三味和勻,先將水洗凈膿汁,后敷藥。
臍瘡者,風(fēng)濕也。
\x枯礬散\x 治小兒因剪臍外傷于風(fēng)邪,以致臍瘡不干。
枯礬 龍骨(煨。各五分) 共為細(xì)末,每用少許,干摻臍上。
一、小兒臍中汁出并痛,用枯礬末干敷,或黃柏末敷之。又蠶繭空燒灰存性,摻之亦可。
諸蟲痛者,胃氣傷也。
\x追蟲散\x 治小兒蟲積痛。凡腹痛,口中出清水者,蟲積也。
使君子(用肉二錢,用殼五分) 檳榔(一錢。)
上銼一劑,水煎,食遠(yuǎn)服。
\x一方\x 用使君子(一錢) 檳榔(一錢) 雄黃(五分)
上為細(xì)末,每服一錢,苦楝根煎湯調(diào)下。
\x靈礬散\x 治小兒蟲咬,心痛欲絕。
五靈脂(末,二錢) 枯礬(五分)
上為細(xì)末,每服二錢,水煎,不拘時服,當(dāng)吐出蟲即愈。
\x練陽湯\x 治小兒蛔蟲。歌曰∶
蛔蟲退場門有三般,口鼻中來大不堪;
如或白蟲兼黑色,靈丹縱服病難安。
苦楝根皮(二錢) 陳皮 半夏 茯苓(各一錢) 甘草(五分)
上銼一劑,生姜煎服。
\x錢氏白術(shù)散\x 治小兒冬月吐蛔,多是胃寒胃虛所致。
人參(去蘆) 白術(shù)(去蘆) 茯苓(去皮) 藿香 甘草(各二錢) 木香(二錢)
丁香(二粒) 干葛(二錢)
上銼,每劑一二錢,水煎溫服。
尾骨痛者,陰虛痰也。
小兒尾骨痛,乃是陰虛痰火所致。若陰虛而痛者,宜補(bǔ)陰降火湯主之;痰火作痛者,
宜化痰降火湯主之。
\x補(bǔ)陰降火湯\x 治陰虛尾骨節(jié)痛。
當(dāng)歸(酒洗) 川芎 白芍(酒炒) 熟地黃(酒蒸) 黃柏(炒) 知母(酒炒。各等分)
上銼,少用官桂為引,或以前胡、木香為引。如痛不止加乳香、沒藥。
\x化痰降火湯\x 治痰火尾骨節(jié)痛。
陳皮(去白) 半夏(姜汁制) 茯苓(去皮) 澤瀉 黃柏(酒炒) 知母(酒炒) 甘草(各等分)
上銼,必用前胡、木香為引。蓋陰虛,故痰盛也。若痛不止,加乳香、沒藥。
陰腫疝氣者,寒所郁也。
\x秘方\x 治小兒偏墜氣痛。
五倍子燒灰存性為末,以好酒調(diào)服,出汗立愈。
\x又方\x 治小兒外腎腫大。
牡蠣,不拘多少,為末,用雞子清調(diào)涂,即消。
\x又方\x 治陰囊忽腫,或坐地多時,或風(fēng)邪、或蟲蟻吹者。
蟬蛻五錢,水一大碗,煎湯洗腫處,其痛立止。若不消,再煎再洗,后服五苓散,燈草煎服。
\x又方\x 用蔥園內(nèi)蚯蚓糞,以甘草汁調(diào),涂腫處,或薄荷汁調(diào)亦可。
\x仙傳方\x 治風(fēng)熱,外腎 赤腫痛,日夜啼叫,不數(shù)日,退皮如雞卵殼。愈而復(fù)作,用老杉木燒灰,
入膩粉,清油
調(diào)敷患處即效。
盤腸氣痛者,風(fēng)冷所搏也。
小兒盤腸氣痛者,則腰曲干啼、額有汗,是小兒為冷氣所搏而然。其口閉腳冷,或大便青色不實、
上唇干者是也。此多因生下洗遲,感受風(fēng)冷而致也。急用蔥湯淋洗其腹、揉蔥熨臍腹間,良久,尿自涌出,
其痛自止,宜服乳香散。
\x乳香散\x 治盤腸氣痛。
乳香 沒藥(各等分)。共為細(xì)末,以木香煎湯調(diào)服。
脫肛者,大腸虛滑也。
小兒脫肛,皆因久患瀉痢所致。大腸頭自糞門出而不收。宜用蔥湯熏洗,令軟送上?;蛞晕灞蹲訛槟?,
敷而頻托入;又以五倍子煎湯洗亦可。又以鱉頭燒灰存性,香油調(diào)敷;一法,以此物燒灰熏之,久自收。
又以東壁土泡湯,先熏后洗亦效。
\x提肛散\x 小兒大腸氣虛,肛門脫出。
龍骨(一錢半) 訶子( 去核) 沒石子 赤石脂 罌粟殼(去蒂,穣,醋炙。各等分)
上為末,用米飲調(diào),食前服。仍將蔥湯熏洗,令軟,款款托上。
\x一方\x 用蓖麻子搗爛,貼頂上,腸收即去之。
\x脫肛洗藥\x 苦參 五倍子 陳壁土
上等分,水煎湯洗,次用木賊末搽上。
遺尿者,膀胱冷弱也。
\x雞 散\x 治小兒遺尿。
雞 (一具) 雞腸(一具,燒存性) 豬泡(炙焦)
上為末,每服一錢,黃酒調(diào)服。男用雌、女用雄。
\x破故紙散\x 破故紙一兩,炒為末,每服一錢,熱湯調(diào)下。
\x桂肝丸\x 治小兒睡中遺尿不自去者。
官桂為末 雄雞膽一具,等分搗,丸如小豆大。溫水送下,每日進(jìn)三服。
尿濁者,濕滯脾胃也。
\x澄清散\x 治小兒大便白、小便濁,或澄之如米泔。
白術(shù) 茯苓 白芍(炒) 黃連(姜汁炒) 澤瀉 山楂(去子,各一錢)
青皮(四分) 甘草(生,二分)
上銼一劑,水煎,空心服。
便血者,熱傳心肺也。
凡初生嬰兒,七日之內(nèi),大小便有血出者,此由胎氣熱盛之所致也。因母食酒面炙爆熱毒等物,
流入心肺,兒在胎內(nèi)受之。熱毒傳入心肺,且女子熱入心,故小便有之;男子熱入于肺,故大便有
之。治法,以生地黃取自汁,入蜜少許和勻,溫服,男女皆效,或甘露飲兼服尤妙。
\x甘露飲\x 治小兒胃中客熱,牙宣口臭、齒齦腫爛、時出膿血、饑煩不欲飲食及目赤腫痛、
不任涼藥,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及身面皆黃、肢體微腫、大便不調(diào)、小便赤澀并治。
熟地黃 生地黃(酒洗) 天門冬(去心) 麥門冬(去心) 枳殼(酒炒) 茵陳 黃芩(酒炒)
枇杷葉 石斛 甘草(各等分)
上銼一劑,水煎,食后臨臥服。
\x一方\x 用生蒲黃、油頭發(fā)燒灰,各一錢,為末,生地黃
汁,或米飲、乳汁調(diào),同服。
下淋者,膀胱郁熱也。
\x五淋散\x 治膀胱有熱,水道不通,淋瀝不出,或尿如豆汁,或如沙石,或冷淋如膏,或熱拂便熱。
赤茯苓(六錢) 赤芍藥 山梔仁(各二錢) 條黃芩(三錢) 當(dāng)歸 甘草(各五分)
上銼一劑,每服三錢,燈芯一團(tuán),水煎服。
\x一方\x 用生地黃、澤瀉、木通、滑石、車前各二錢。
吐血者,榮衛(wèi)氣逆也。
\x黃金丸\x 治小兒吐血、衄血、下血。
黃芩不拘多少為末,煉蜜為丸,如雞頭實大。三歲兒,每一丸,鹽湯化下。
\x柏枝散\x 治小兒衄血、吐血。
柏枝(曬干) 藕節(jié)(曬干) 各等分為末。三歲者,服半錢,藕汁和蜜一匙調(diào)白湯下。
\x一方\x 用山梔子炒黑,每用三錢,生姜煎。
\x又方\x 治咯血、吐血、衄血。
用白芍藥為末,磨犀角汁調(diào)服愈。
\x秘方\x 治小兒吐血不止。
用黃連末一錢、豆豉二十粒,水煎溫服。
小便不通者,膀胱火也。
\x通神散\x 治小便緊急不通,或去血。
小便閉塞不堪言,唯用兒茶末一錢;
蓄煎湯來送下,霎時溲便涌如泉。
\x五苓散\x
豬苓 澤瀉 茯苓 白術(shù)(各等分) 官桂(減半)
上銼一劑,水煎,食前服。加車前子、燈草尤效。
大便不通者,臟腑熱也。
萬億丸治大便不通如神。(方見通治。)
\x沒藥散\x 治小兒風(fēng)與熱滯留蓄上焦,胸膈高起、大便不通。
沒藥 大黃 枳殼(炒) 桔梗(各二錢) 木香 甘草(各一錢,炙。)
上銼,每劑一錢,姜三片,水煎服。
治新生小兒二三日不大小便,用蔥汁、人乳各半,調(diào)勻,抹在口中同乳帶下即通。
\x掩臍法\x 治小兒大小便不通。
取連根蔥白一莖、生姜一塊、淡豆豉二十粒、鹽一小匙,同研爛、捏作餅子,貼臍中。烘熱貼之,
用絹帛扎定。良久,氣透自通。不通,再易一餅。
\x二妙散\x 治小兒大小便不通。
六七月間,尋牛糞中有蜣螂,不拘多少,用線串起陰干收貯。用時,取一個,要全者,放凈磚上,
四面以炭火烘干,以刀從腰切斷。如大便閉,用上半截;小便閉,用下半截;二便俱閉,全用。為細(xì)
末,新汲水調(diào)服。
水腫者,土虧水旺也。
\x加味五皮飲\x 治小兒四肢腫滿,陽水陰水皆可服。
五加皮 地骨皮 生姜皮 大腹皮 茯苓皮(各一錢) 加姜黃 木瓜(各一錢)
上銼一劑,水煎服。一方去五加皮,加陳皮、桑白皮。
\x牽牛散\x 治小兒諸般腫脹。
黑牽牛(半生半炒) 取頭細(xì)末,每服一二匙,桑白皮煎湯,磨木香汁調(diào)服。
黃膽者,脾胃濕熱也。
\x茯苓滲濕湯\x 治小兒黃膽,寒熱嘔吐而渴欲飲冷水、身體面目俱黃、小水不利、不得安臥、不
思飲食。
茯苓 茵陳 山梔 黃連 黃芩 防己 白術(shù) 蒼術(shù) 陳皮 青皮
枳殼 豬苓(各一錢) 澤瀉(三分)
上銼,水煎,徐徐溫服。如小便不通加木通;如傷食不思食加砂仁、神曲(炒)、麥芽(炒)。
汗者,陰陽偏勝也。
\x團(tuán)參湯\x 治小兒虛汗,或心血液盛亦發(fā)為汗。此藥收斂心氣。
新羅人參 川當(dāng)歸(各三錢)
上細(xì)銼,用雄豬心一個,切二片。每服二錢,豬心一片,井水一盞半煎,食前作兩次服。
\x止汗散\x 治小兒腫而自汗。
故蒲扇灰(如無扇,只將舊蒲燒灰) 為末,溫酒調(diào)服。
\x牡蠣散\x 治小兒盜汗,因食生冷之物過度,或熱水淘飯,大能損土,為水之所傷,不能制
其津液,故汗自出也。
牡蠣( ,二錢) 黃 (蜜炙) 生地黃(各一兩)
上銼一劑,水煎服。
斑者,陰陽毒瓦斯也。
治小兒身常發(fā)熱風(fēng)斑,及腳指常紅腫,此脾經(jīng)風(fēng)熱也。用防風(fēng)通圣散去硝黃,
加鼠粘子、酒炒黃連,為末,亦用防
風(fēng)、白芷、薄荷、黃連、黃芩、黃 、黃柏煎湯浴之,宜避風(fēng)。
解顱鶴節(jié)者,胎元不全也。
解顱宜八物湯。有熱加酒炒黃連、黃 、甘草,水煎服。外絹帛緊束,及以白芨末敷之。
\x人參地黃丸\x 治小兒顱囟開解、頭縫不合,此乃腎氣不成。胝主腎髓而腦髓海,腎氣不盛,所以
腦髓不足,故不能食。
人參(二錢) 懷熟地(四錢) 嫩鹿茸 干山藥 白茯苓(去皮) 牡丹皮 山茱萸(去核。各二錢)
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芡實大。用人參煎湯研化,食遠(yuǎn)服。
鶴節(jié)宜
\x當(dāng)歸地黃丸\x 治小兒血氣不充,故肌瘦薄、骨節(jié)呈露如鶴之膝。
懷熟地(酒蒸,八錢) 山茱萸(酒蒸,去核) 山藥(蒸) 澤瀉(去毛) 牡丹皮(去梗)
白茯苓(去皮) 當(dāng)歸(酒洗。各三錢) 一方加鹿茸(酥炙)、牛膝(酒洗。各四錢,去蘆。)
上為細(xì)末,煉蜜丸,如芡實大。每用熱水研化,食前服。仍以大南星炮去皮臍,研細(xì)末,入米醋調(diào),
敷絹帛上,烘熱貼之,亦良法也。
行遲發(fā)遲者,血氣不充也。
行遲宜
\x調(diào)元散\x 治小兒稟受元氣不足,顱囟開解、肌肉消瘦、腹大而脹、語遲行遲、手足如筒、神
色昏慢、齒生遲。
干山藥(五錢) 白芍(炒) 茯苓(去皮) 茯神(去皮木。各二錢) 白術(shù)(二錢半)
石菖蒲(一錢) 人參(去蘆) 熟地 當(dāng)歸 川芎 黃 (蜜炙。各二錢半) 甘草(炙,一錢半)
上銼生姜三片、棗一枚同煎,不拘時服。嬰兒、乳母同服。
\x錢氏地黃丸\x 治肝腎虛弱、骨髓不充、不能行。根據(jù)本方加酒炙鹿茸、牛膝、五加皮同服,自然髓生
而骨強(qiáng),即能漸漸行也。
語遲者,邪乘心也。
\x菖蒲丸\x 治小兒語遲。
石菖蒲 人參 麥門冬(炒去心) 川芎 乳香 當(dāng)歸 遠(yuǎn)志(甘草水泡去心) 朱砂
上為末,煉蜜丸,黍米大。每服十丸,食遠(yuǎn),粳米湯飲下。
齒遲者,腎不足也。
\x芎歸散\x 治小兒齒遲。
川芎 干山藥 當(dāng)歸 白芍(炒) 甘草(炙。各二錢半)
上為細(xì)末,每服二錢,白湯調(diào)下,食后服。將此干藥末擦牙齦即生。
龜胸者,肺熱脹滿也。
\x龜胸丸\x 治小兒龜胸,高如覆掌。
川大黃(煨,六錢) 天門冬(去心) 百合 杏仁(去皮尖,麩炒) 木通(去節(jié))
枳殼(麩炒) 桑白皮(蜜炙) 甜葶藶(隔紙炒) 軟石膏(各一錢)
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丸,溫水化下,
食后臨臥服。仍宜灸兩乳前各一寸半,上兩行三骨間,六處各灸三壯。春夏從下灸起,秋冬從上灸起。
根據(jù)法灸之。
龜背者,風(fēng)邪入脊也。
\x龜背丸\x 治小兒龜背。
枳殼(麩炒) 防風(fēng)(去蘆) 獨活 大黃(煨) 前胡(去蘆) 當(dāng)歸 麻黃(去節(jié)。各三錢。)
上為細(xì)末,面糊丸,黍米大。每服十五六丸,看兒大小,以米飲下,食后服。仍灸肺俞穴,
在三椎下兩旁各一寸半;心俞穴,在五椎下各一寸半;膈俞穴,在七椎下兩旁各一寸。六處
穴各灸三壯。以小兒中指節(jié)為一寸。艾炷以小麥大,但灸三壯而已。
小兒行遲、齒遲、解顱、囟填、五軟、鶴膝、腎疳、齒豁、睛白、多愁,凡此,皆因稟受腎氣不足,
當(dāng)以六味丸加鹿茸補(bǔ)之。若因精氣未滿而御女以通,多致頭目眩暈、口渴吐痰,或發(fā)熱足熱、腰腿酸軟,
或自汗盜汗、二便澀痛,變生諸疾,難以名狀。余常用六味、八味二丸及補(bǔ)中益氣之劑,加減用之,
無不奏效。(方見補(bǔ)益。)
小兒五歲不能言,咸以為廢人也。但其形色悉屬肺腎不足,遂用六味丸加鹿茸及補(bǔ)中益氣湯加五味,
兩月余,形氣漸??;將五月半載,能發(fā)一二言;至年許,始聲音明白。(方見補(bǔ)益。)

<目錄>卷之七
<篇名>痘瘡
屬性:小兒痘瘡何以知?腮赤眼泡亦赤時;呵欠噴嚏及驚怖,耳尖手指冰如之;證作三日瘡不見,升發(fā)
之藥不可遲;敗毒葛根堪選用,解熱表汗最為宜;寒涼之劑慎勿用,臟腑一動
致災(zāi)危。
小兒患痘瘡,臟腑虛寒者見證(忌服寒涼藥)∶惡寒、寒熱往來、自汗惡風(fēng)、手足厥冷、面青、
面色 白、目睛青色、糞色青白;體凈、怠惰嗜臥、二便清利、吐瀉不渴;昏睡、口鼻氣冷、飲
食不進(jìn)、乳食不化;腹脹、聲音微弱、足脛冰冷、精神慢弱;懶言、吐乳瀉清、脈浮細(xì)而虛(乃表虛)、
脈沉細(xì)而遲(乃里虛)。
小兒痘瘡,臟腑實熱者見證(忌服溫?zé)崴帲妹娉?、大便閉、身體壯熱、毛焦膚燥;唇紫、小
便赤、手足熱極、驚悸譫語;眼黃、口氣熱、吐痢而渴、狂亂叫哭;鼻塞、流清涕、大便
焦黃、腹脹不食;頭痛、身皆痛、煩躁痰壅、胸膈痞滿;嗆喉、咽干燥、咳嗽喘促、上下失血;脈浮
數(shù)而實大(表)、脈沉實而數(shù)(里)。
痘有十候∶發(fā)熱、初出、出齊、起泛、行漿、漿足、回水、收靨、結(jié)痂、還元。
初發(fā)熱宜∶
\x加味敗毒散\x 初起發(fā)熱即服此藥,神效。
柴胡 前胡 羌活 獨活 防風(fēng) 荊芥 薄荷 枳殼 桔梗 川芎 天麻 地骨皮。
上古方,除參苓,恐補(bǔ)早助火也。宜加紫草、蟬蛻、蘇葉、麻黃、姜蠶、蔥白帶根解熱。泄
瀉加豬苓、澤瀉,去紫草,水煎熱服,出汗為佳。
\x升麻葛根湯\x 發(fā)熱之初,未分麻痘、傷寒、傷食等癥,宜此解散,庶無誤事。
升麻 葛根 白芍(各三錢) 甘草(一錢)
上銼一劑,生姜三片,水煎熱服。寒月加蘇葉八分;四肢逆冷加桂枝一錢半;腰痛當(dāng)知是痘,
加桂枝錢半;時氣酷
烈,發(fā)熱太甚,乃是毒瓦斯盛,加牛蒡子一錢半,只服前敗毒散尤妙。
痘初出宜∶
\x神功散\x 治痘出毒瓦斯太盛,血紅一片,不分地界,如紋蠶種,或諸失血、嘔,吐瀉,七日以前
諸癥可服解毒。
黃 人參 白芍 紫草 生地 紅花 牛蒡子(各等分) 前胡 甘草(減半)
上銼,水煎,不拘時服。熱甚加黃連、黃芩各一錢;未退者,再加大黃研入。有驚者,加蟬蛻一個
去翅足。若頭粒淡黑者,有寒乘之,加官桂一錢。
\x胡荽酒\x 痘初出時,宜用此酒遍噴四面床壁,及與患者服。役人皆飲,能辟穢毒;又以凈胭脂點
兩眼角,防痘入眼。
胡荽一束,銅錢大,細(xì)切,用好酒熱和與服。須臾,渾身通暢。過一二時,以紙蘸麻油點照于無痘處,
又出如珍珠光亮數(shù)十顆矣。如無胡荽,即用胡荽子研亦可。
痘出齊宜
\x保元湯\x
人參(二錢) 黃 (嫩者二錢) 甘草(一錢)
上銼一劑,生姜一片,水煎服。
四日以前有寒癥,其色黑慘,宜用保元湯加官桂。五日以后,有寒中里者,用附子理中湯,不甚,
只宜保元湯加官桂。
腹痛者,毒盛也,神功散主之。
面紅不退,地界不分者,神功散倍前胡。
吐者毒盛,乘火炎而宣也,神功散主之。
泄瀉者,火盛而奔越也,服神功散即止。卻用升麻以升提之,不可用止?jié)?,唯解其毒則自止矣。
渴者,紅花子湯加牛蒡子,雖口中如煙起即解。發(fā)渴者,或用人參、麥門冬湯飲之亦可。切不可用棗湯。
大渴者,取真黃土百沸湯,碗蓋泡取水,少加砂糖調(diào)飲立止。
汗不止者而身已涼,乃血隨氣溢也。用當(dāng)歸(五錢)、黃 (三錢)、酸棗(一錢)。共銼一劑,水煎
溫服,立止。
痰,用白附子水磨服,效。不可用二陳湯,使燥陽明經(jīng),使孤陽無陰,不能施化也。
嗽,用杏仁煎湯,磨白附子服。
三日內(nèi)頂陷者,非虛也,乃火盛陽極,反為陰降,如當(dāng)午樹枝向下。宜用九味神功散退其火。
三四日色慘不陰,宜用神功散活血退火,使其瑩滿光明。
或有失治,不知解毒,五六日間,以燈照之,生氣未戕,其毒太盛作熱,地界紅燥,宜用神功
散治之。觀隨其變而施治,猶或可救一二。過此則不能施其神功矣。
認(rèn)痘法∶故曰氣尊血分者生,謂火靖而后出,氣得其令,頭粒尖而白,根顆紅而不散,譬如一顆珍
珠放在胭脂上也,頭粒白于上,見氣升而尊,根紅于下,見血附而安其分也,故生。故曰毒參陽位者死,
謂帶火而出,氣不得令,頭粒紅紫、地界不分,譬如 血、豬肝,勢極而不返,故死。若朱砂胭脂包者,
生息之氣猶存,可治也。
痘不治法∶初出涌壯者不治,出如蠶種者不治;隨出隨沒者不治;如蚊蟲咬者不治;氣血相失者不治;
倒出者不治;飲水如促鼻者不治。與肺氣不能疏理也。
大凡七日以前為里實,不可投溫燥之劑,能助毒也。八日以后為里虛,不可投寒涼之劑,能伐生氣也。
起泛宜∶
當(dāng)起泛而不起,用川山甲炒成珠,研二錢,溫酒調(diào)服。
血弱不起,根底淡薄,用保元湯加丁香(三粒)、肉桂(一錢)、當(dāng)歸(二錢)、
川芎(一錢)、水煎服。
凡痘不起脹、灰白色、頂陷者,氣血不足、虛寒癥也,宜托里散加丁香。
凡痘紫紅不起脹者,火盛血熱,宜服內(nèi)托散去桂、加紫草、紅花;熱盛加黃芩;若紫黑陷伏、用此藥
調(diào)川山甲炒成珠為末,五分,同服。
\x內(nèi)托散\x 治血氣虛損,或風(fēng)邪穢毒沖觸,使瘡毒內(nèi)陷,伏而不出,或出而不勻。用此藥活血勻
氣、調(diào)出補(bǔ)虛、內(nèi)托瘡毒,使之盡出易收。
黃 (蜜炙) 人參 當(dāng)歸(各二錢) 川芎 防風(fēng) 桔梗 白芷 濃樸(姜汁炒) 甘草(各一錢)
木香 官桂(各三分)
上方于紅紫黑陷屬熱毒者,去桂,加紫草、紅花、黃芩;若淡白、灰黑、陷伏屬虛寒者,加丁香救里、
官桂救表;當(dāng)貫?zāi)摱回災(zāi)撜?,倍參?、當(dāng)歸,煎熱,臨服入人乳汁、好酒同參溫服,此貫?zāi)撝煞ㄒ玻?
泄瀉加丁香、干姜、肉蔻。
行漿宜∶
八日漿不行,其根虛薄、血少故耳。蓋以初起時毒載血妄行,未免躥進(jìn),其血虧矣。至此不能成漿,
急以歸茸湯益之。
\x歸茸湯\x
鹿茸(酥炙,一兩) 當(dāng)歸(五錢) 銼,酒煎服。
凡痘屬虛寒,八九日色光、白如水泡,頂陷根白、癢塌寒戰(zhàn)等癥。
\x回陽酒\x
鹿茸(酥炙焙) 大附子(面包煨去臍皮) 嫩黃 當(dāng)歸(酒洗。)
上銼,好酒煎服。兼有痰嗽,加牛膽南星。
灰陷黑陷,嘔吐白沫為表虛,用木香散。
嘔甚,用木香散加白豆蔻。此正治也。若未曾解毒,另有法。
寒戰(zhàn)切牙、癢塌泄瀉為里虛,用異功散。泄瀉甚,用異功散加肉豆蔻。
干嘔屬胃虛里熱,用異功散。
\x木香散\x
木香(磨) 前胡 黃 白茯苓(去皮) 白術(shù) 濃樸(姜汁炒) 訶子(煨,取肉)
陳皮(各一錢) 肉桂(八分) 人參 丁香(雄者五粒。)
上銼一劑,水一鐘,煎八分。溫服。
\x異功散\x
當(dāng)歸 川芎 人參(減半) 黃 白術(shù)(去蘆) 白茯苓(去皮) 訶子(煨,取肉)
大附子(面包煨去皮臍) 半夏(姜汁炒。各一錢) 濃樸(姜汁炒) 肉桂(各八分) 小丁香(七枚)
上銼一劑,水一鐘,煎至八分,溫服。
漿行而作癢,此內(nèi)熱而外為風(fēng)寒所束。用荊芥穗紙裹緊搓糊,粘指頭,令不散,燈上燒過,卻于桌上吹
去灰,快放手,指定癢痘頭用荊芥穗火點癢處一下即放退?;颊咦砸詾槊?,每癢痘悉點之立止。
行漿行足而發(fā)疔,認(rèn)定是黑疔痘,或黑而硬,或有紅絲,或為大紫泡,未曾解毒者,仍以神功散加雄黃、
黃芩、黃連、大黃煎服。卻用點法∶雄黃一錢,研胭脂,重浸水合濃,調(diào)雄黃末,點疔痘頂上,立時即出
紅活,亦神法也。蓋雄黃能拔毒,胭脂能活血水。
漿足宜∶
此時有咳逆,胃氣上越欲絕也。以真黃土,鼻邊聞之,立止。
九日而寒者異功散,甚者宜。九日寒戰(zhàn),大附子半個面裹煨熱七錢、干姜炒黑五錢、白術(shù)五錢、人
參三錢,水煎溫服。
此時漿滿,或為寒所薄,一時痘俱紫黑,即如紫葡萄樣,不必驚恐,急以肉桂磨湯服之,立見如舊。
回水宜∶
九日十日,回水之時,元氣熏蒸,真陽運化,其水自然消燥,此循環(huán)之妙理也。其有未曾解毒,至此
時水不能化,反歸于胃,與所伏之毒伏于陽明,則脾胃受戕,宜以定中湯治之。
\x定中湯\x 用真黃土,能鎮(zhèn)安胃氣,收斂中土,取真正黃色不雜者,用一塊在碗內(nèi)百沸湯泡,即以碗
蓋,少傾出用。如冷傾入盞內(nèi),外以熱水頓熱,用兩酒盞和藥∶朱砂研細(xì)五分,能鎮(zhèn)心胞絡(luò),使小腸不奔
也;雄黃研細(xì)一錢,能解毒,使胃氣寧也。二味同和勻,以黃土湯少加砂糖溫服,二服立效。煩躁、悶亂、
發(fā)渴,定中湯加片腦半分,牛蒡子湯二盞和服。
有寒戰(zhàn)切牙等癥,宜用附子理中湯。
有擦破周身不能回水,急以新瓦椿作粉,摻在破處,立收。此妙法也。
收靨宜∶
若解毒不盡,或未經(jīng)解毒,到當(dāng)靨而不靨,發(fā)熱蒸蒸者,用甘露回天飲∶砂糖半酒盞,百沸湯調(diào)一大碗,
溫服,立時退熱,痘即靨。萬發(fā)萬中,回天之力也。
若痘靨時濕靨,乃外潰之痘淋漓粘沾者,宜以甄陶散敷之∶新瓦不拘多少,為細(xì)末,篩過,絹袋包,撲
患處。若干痂堆不落,內(nèi)又窨膿,即以瓦粉用鴨蛋清調(diào)敷,立收而落
痂矣。
當(dāng)靨時腹痛不靨,其痛著在中脘,乃熱毒凝滯、瘀血作痛也。
\x手捻散\x
牛蒡子 白芍 桃仁 大黃(各一錢) 紅花(八分) 桂枝(五分)
上銼一劑,水煎溫服。一服立愈。
若將靨時,其痘一時盡黑,非靨也,乃火極攻里,即兇矣。
結(jié)痂宜∶
外潰不結(jié)痂者,甄陶散敷之。結(jié)痂而誤犯風(fēng)寒,惡寒發(fā)熱者,以補(bǔ)中益氣湯主之。
\x補(bǔ)中益氣湯\x
當(dāng)歸 黃 (各一錢) 人參(五分) 白術(shù)(八分) 柴胡 升麻 干葛(各一錢) 甘草(五分)
上銼一劑,生姜一片,水煎服。
結(jié)痂后虛煩者,宜加味保元湯。
\x加味保元湯\x
黃 (二錢) 人參(一錢) 麥門冬(去心,二錢半) 知母(一錢半) 梔子(炒,一錢半)
甘草(五分)
上銼一劑,水煎溫服。結(jié)痂后有余熱者,以前藥加牛蒡子(一錢半)、白附子(一錢)。
還元宜∶
痂落,血氣尚虛無力者,宜調(diào)理,八物湯主之,或十全大補(bǔ)湯。
還元痂落,有余毒,覺其聚于臟腑,時復(fù)作熱,腹內(nèi)疼痛,宜牛蒡子飲主之。
\x牛蒡子飲\x
牛蒡子 前胡 黃連 黃芩 連翹 白附子 玄參 赤芍(各一錢) 羌活 防風(fēng) 甘草(各五分)
上銼一劑,水煎服。
\x五?;镜x 治痘疹后余毒,神效。(方見前諸熱。)
\x祖?zhèn)鹘?jīng)驗秘方\x 凡痘后,不問癰毒發(fā)于何經(jīng),初起紅腫時用。
黑、綠、赤三豆,以酸醋浸,研漿,時時以鵝翎刷之,隨手退去,效。
〔補(bǔ)遺秘方〕
治小兒痘疹不起發(fā)。用李樹上津膠,每用些須熬水,飲之即起。
\x復(fù)生丸\x 治小兒痘疹不起發(fā),紫黑陷伏,并痘疹初作,已發(fā)未發(fā),服之,其毒即解,五日以前可
服,其效如神。(大梁鐘云山傳。)
當(dāng)歸 白芍 西芎 升麻 葛根 甘草(各五錢) 嫩紫草茸(一兩) 辰砂(一兩一錢)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冰、雪、雨三水送下。如無,河水亦可;或糯米湯入酒一
匙送下亦可。
\x桃紅痘疔方\x
雄黃(一錢) 紫草(三錢)
上為細(xì)末,胭脂汁調(diào),將銀簪挑破黑疔,將藥點入內(nèi)即效。
\x發(fā)痘方\x
穿山甲(用錢鋪炒焦黃色) 麝香(少許)。
上為細(xì)末,六七歲者,熱酒調(diào)下三分,不可多用,蓋被片時,通身汗出。
\x牛黃散\x 治痘黑陷,虛弱而不起發(fā)。
朱砂(一分) 牛黃(三厘)
上為細(xì)末,蜂蜜打濕胭脂汁,取蜜調(diào)藥,用銀簪刺黑陷上為之三次,一日涂一次,去黑。

燈火闌珊 發(fā)表于 2008-9-15 07:59

<目錄>卷之七
<篇名>麻疹
屬性:麻疹,乃六腑腸胃之熱蒸于肺,外感內(nèi)傷并發(fā)。與痘疹表似同里實異。初熱三日,出脹共三日,
出而又沒,沒而又出,一周時許。重者,遍身繃脹,眼亦封閉。有赤白微黃不同,仍要紅活,最嫌
黑陷及面目、胸腹稠密,咽喉攢纏者逆。發(fā)不出而喘者,即死。與大科癮疹相似,又與發(fā)斑相似,
如錦紋,有空缺處,如云頭狀。麻即如麻,遍身無空,但疏密不同耳,仍有夾斑、夾丹、夾瘡?fù)稣摺?
初起,呵欠、發(fā)熱、惡寒、咳嗽、噴嚏、流涕、頭眩,宜升麻葛根湯加紫蘇、蔥白以解肌。
切忌大汗。斑不紅者亦宜。乃麻痘初起之神方。潮熱甚,加芩連地骨皮;譫語調(diào)辰砂、六一散;咳嗽
加麻黃、杏仁、麥冬、石膏;咳甚,另用涼膈散加桔梗、地骨皮;泄瀉宜四苓散;便血合犀角地黃湯;
吐、衄血加炒山梔;不便赤加木通;寒熱似瘧,小柴胡湯。
初起全類傷寒,但面赤、中指冷為異耳。
已出煩躁作渴者,解毒湯合白虎湯;喘便閉者,前胡枳殼湯加赤茯苓、大黃、甘草、五味,水煎服;
便閉三四日者,小承氣湯、防風(fēng)通圣散;譫語尿閉者,導(dǎo)赤散;如泔者,四苓散加車前、木通;諺語如
狂者,解毒湯調(diào)辰砂六一散;大便血、小便亦見血者,犀角地黃湯合解毒湯;吐血衄血,解毒湯加炒山
梔、童便;泄瀉,解毒湯合四苓散;喘兼泄瀉溺澀者,柴苓湯;煩渴、吐、作瀉者,白虎湯加蒼術(shù)、豬苓湯;
熱盛干嘔,解毒湯;傷食嘔吐,四君子湯;夏月因暑作嘔,
四苓散加人參。忌用豆蔻、木香、姜、桂熱藥。
麻癥初起,已出已沒及一切雜癥,與痘毒大同,但始終藥宜清涼。雖麻喜清涼、痘愛溫暖,不易常
道,虛則補(bǔ),實則瀉,醫(yī)家活法。故治麻亦有血虛而用四物湯,氣虛用四君子湯,天寒傷冷則溫中、理
中之藥,一時之權(quán)變用也。
麻癥沒后,余熱內(nèi)攻,循衣摸床、譫言妄語。神昏喪志者死。如熱輕,余毒未除,必先見諸氣色,
雖預(yù)防之始終,以升麻葛根湯為主,或消毒飲、解毒湯,隨癥選用。仍忌魚腥蔥蒜之物。
\x升麻葛根湯\x(方見痘瘡。)
\x辰砂六一散\x(即益元散,方見中暑。)
\x涼膈散\x(方見火證。)
\x四苓散\x(即五苓散,方見中暑。)
\x犀角地黃湯\x(方見吐血。)
\x小柴胡湯\x(方見傷寒。)
\x解毒湯\x(方見傷寒。)
\x白虎湯\x(方見傷寒。)
\x小承氣湯\x(即大黃、枳實,濃樸、水煎服。)
\x防風(fēng)通圣散\x(方見中風(fēng)。)
\x導(dǎo)赤散\x(即生地、木通、甘草、淡竹葉七個,水煎服。)
\x柴苓湯\x(即小柴胡湯合五苓。)
\x四君子湯\x(方見補(bǔ)益。)
\x四物湯\x(方見補(bǔ)益。)
\x理中湯\x(方見中寒。)
\x清毒飲\x(牛蒡子、防風(fēng)、荊芥、甘草,水煎服。)

<目錄>卷之八
<篇名>癰疽
屬性:脈∶癰疽脈數(shù),浮陽沉陰。浮數(shù)不熱,但惡寒侵。若知痛處,急灸或針。洪數(shù)病進(jìn),將有膿淫。
滑實緊促,內(nèi)消可禁。宜托里者,脈虛濡遲?;蜍覞ⅲ瑵⒑笠嘁?。長緩易治,短散則危。結(jié)促
代見,必死無疑。
瘡瘍之癥,當(dāng)察經(jīng)之傳受,病之表里,人之虛實而攻補(bǔ)之。假如腫痛熱渴、大便閉結(jié)者,邪在內(nèi)
也,疏通之。腫 作痛、寒熱頭疼者,邪在表也,宜發(fā)散之。 腫痛甚者,邪在經(jīng)絡(luò)也,和解之。
微腫微痛而不作膿者,氣血虛也,補(bǔ)托之。漫腫不痛、或不作膿、或膿成不潰者,血氣虛甚也,峻補(bǔ)
之。色黯而微腫痛、或膿成不出、或腐肉不潰者,陽氣虛寒也,溫補(bǔ)之。若疑其未潰,而概用敗毒,
復(fù)損脾胃,不唯腫者,不能成膿而潰者,亦難收斂,七惡之癥蜂起,多致不救。經(jīng)云∶諸痛癢瘡瘍,
皆屬心火。若腫赤煩躁、發(fā)熱引冷、便閉作渴、脈洪數(shù)實,是其常也。雖在嚴(yán)寒之時,必用大苦
寒之劑,以瀉熱毒。若脈微皮寒、瀉痢腸鳴、飲食不入、嘔吐無時、手足逆冷,是變常也。雖在盛暑
之時,必用大辛溫之劑,以助陽氣。經(jīng)曰∶用寒遠(yuǎn)寒,用熱遠(yuǎn)熱。有假者反之,雖違其時,必從其癥。
癰疽,大按乃痛者,病深;小按便痛者,病淺。按之處陷不復(fù)者,無膿;按之處即復(fù)者,有膿。
不復(fù)者可消。若按之都牽強(qiáng)者,未有膿也;按之半軟者,有膿也。又手按上下不熱者無膿;若熱甚
者有膿。凡覺有膿,急當(dāng)破之。無膿但氣腫,若有血,慎之慎之!不可針破也。
癰者,大而高起屬乎陽,六腑之氣所生也。疽者,平而內(nèi)發(fā)屬乎陰,五臟之氣所成也。
凡癰疽未破,毒攻臟腑,一毫熱藥不敢用。若已潰破,臟腑既虧,飲食少進(jìn),一毫冷藥不敢用也。
腫瘍者,癰疽未見膿而腫也。腫瘍內(nèi)外皆壅,宜以散毒表散為主。設(shè)欲行大黃者,宜審其虛寒之原。
癰疽初起之時宜
\x灸法\x 治癰疽發(fā)背初生,累試?yán)坌А7踩顺跤X癰疽發(fā)背、已結(jié)未結(jié)、赤熱腫痛,先以濕紙覆其
上,立視,候其紙先干處即是結(jié)疽頭處。取大蒜切成片,如三個銅錢濃,安在頭上,用火艾壯灸之三壯,
換一蒜片。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時方住。最要早覺早灸為上;方發(fā)一二日者,十灸十
愈;三四日者,六七愈;五六日者,三四愈;過七日,則不可灸矣。若有十?dāng)?shù)頭作一處生者,用大蒜搗
成膏作餅子,鋪瘡頭上,聚艾燒之,亦能安也。若背上初發(fā)赤腫,內(nèi)有一粒,黃如粟米者,即用獨蒜切
片如前灸法治之,次日去痂,膿自潰也。
\x竹筒吸毒方\x 諸般惡瘡并治。
用苦竹長一二寸,用頭節(jié)妙,刮去青皮,似紙薄為佳,其大小隨瘡斟酌,應(yīng)毒瘡初發(fā)時用∶
白蒺藜 蒼術(shù) 烏 皮 白濃樸(各五錢重)
上四味銼片,用水一碗,同煎竹筒,煎煮以藥將干為度。
乘竹筒熱,以手按之于瘡上,頃之,其筒自粘在瘡上,不必手按也。仍更用前藥分兩再煮,候前竹筒冷,
以手拔去,再換熱者,如前法,其膿自吸入筒中而愈。
\x荊芥敗毒散\x 治癰疽疔腫、發(fā)背乳癰等癥,憎寒壯熱,甚者頭痛拘急,狀似傷寒,一二日至四五
日者,一二劑散其毒。輕者,內(nèi)自消散。
防風(fēng) 荊芥 羌活 獨活 柴胡 前胡 薄荷 連翹 桔梗 枳殼 川芎 茯苓 金銀花 甘草 大便
不通加大黃、芒硝,熱甚痛急加黃芩、黃連。
上銼,生姜煎服。瘡在上,食后服;在下,食前服。
\x千金漏蘆湯\x 治一切惡瘡腫毒、丹瘤瘰瘍、疔腫魚睛、五發(fā)瘭疽。初起一二日,便如傷寒,頭痛
煩渴、拘急惡寒、肢體疼痛、四肢沉重、恍惚悶亂、坐臥不寧、皮膚壯熱、大便閉結(jié)、小便赤黃并治。妊婦
勿用。
漏蘆 白蘞 黃芩 麻黃 枳實(麩炒) 升麻 芍藥 甘草(炙) 大黃 芒硝 連翹。
上銼作劑,水煎服。
\x追風(fēng)通氣散\x 治癰疽發(fā)背、腦疽流注、腫毒、救壞病、活死肌,弭患于未萌之前,拔根于既愈之后。
此藥順氣勻血,扶植胃本,不傷元氣,滌蕩邪穢,自然通順,不生變癥,兼治打破傷折、疝氣血疝香港腳、諸氣
痞塞、塊痛腰痛,一切痰飲為患。
當(dāng)歸 何首烏(不犯鐵器) 木通(去皮節(jié)) 赤芍 白芷 烏藥 小茴香 枳殼(麩炒) 甘草
上銼劑,酒、水各煎。病在上,食后服;在下,食前服。
一、癰疽初萌,必氣血凝滯所成,為日既久,則血積于所,滯而后盛作,故病患?xì)庋⒄邷p當(dāng)歸,多則
生血,發(fā)于他所再結(jié)癰毒,生生不絕矣。
一、癰疽發(fā)背在上者,去木通,恐導(dǎo)虛下元,為上盛下虛之病,難于用藥。
一、癰疽生痰有二∶一胃寒生痰,加半夏健脾化痰;二乃郁而成風(fēng)痰,加桔梗、生姜。
一、流注,可加獨活。流注者,氣血凝滯,故氣滯則血留而凝。加獨活者,可以動一身血脈,血脈既動,
豈復(fù)有流注乎?(一方以醋濕紙貼痛處,以炒鹽熨之即消。)
一、流注起于傷寒,傷寒表未盡,遺毒于四肢經(jīng)絡(luò),澀于所滯而后為流注也。如病尚有潮熱,則里有寒
而未盡散,加升麻、蘇葉;熱不退、加干葛;頭痛加川芎、姜、蔥;無汗用酒、水各半煎,大能行血生氣故也。
一、發(fā)背既久不愈,乃前醫(yī)用涼藥過也。涼藥內(nèi)傷其脾,外冰其血。脾主肌肉,脾既受傷,飲食必減,
顏色痿瘁,肌肉不生;血為脈絡(luò),血一受冰,則氣不旺,肌肉糜爛。故必理脾,脾健肉自生。本方去木通,
少用當(dāng)歸,加濃樸、陳皮;盛則加白豆蔻。
一、凡病癰疽之人,有泄瀉者,不可便服此藥。宜先服蠟礬丸止瀉,后用此。
一、腸肚內(nèi)癰,宜十宣散與此方相間服之,并宜加忍冬藤。
一、腫毒堅硬不穿加川芎、獨活、麻黃、連須蔥煎服,出汗即穿。
一、傷折在頭上去木通,加川芎、陳皮。
一、經(jīng)年腰痛加萆 、玄胡索,酒煎。
一香港腳加木瓜、檳榔、穿山甲、水煎。
一痰飲為患,或喘或咳或暈、頭痛睛疼、遍身拘急、骨節(jié)痹疼、胸背頭項腋胯腰腿手足聚結(jié)腫硬,
或痛或不痛,按之無血潮,雖或有微紅亦淡薄不熱;堅如石,破之無膿,或有薄血、或清水、或乳汁;
又有壞肉如破絮;或又如瘰 在皮肉之間如雞卵,可移動,軟活不硬,破之亦無膿血,針口 肉突出,
唯覺咽喉痰實結(jié)塞,作寒作熱加南星、半夏。
\x神功散\x 治癰疽發(fā)背、一切疔毒并瘰 等癥,已成未成患者神效。
川烏(泡去皮尖) 川黃柏(炙去粗皮,各等分)
上為細(xì)末,用唾調(diào)成膏。如唾少,漱口水亦可,發(fā)背癰疽等瘡才起者,敷患處留頂。候藥干,
用淘米水時常潤濕。每日藥敷一次。如瘡已成重患將潰爛者,先將槐枝、艾葉煎湯頓溫,將瘡洗
凈,用絹帛展去膿血,以香油潤患處,用綿紙仍照患處剪成圓錢留頂粘貼,后用藥涂于紙,如干,
根據(jù)前用淘米水潤。日換一次,聽其自然流膿,不可手?jǐn)D。如敷藥后,病患瘡覺住痛,減熱即愈。
如生肌,則腐肉自落。腐如不落者,剪割亦可,最不宜用針。發(fā)背不宜貼膏藥。凡醫(yī)瘡,屏去別醫(yī),
止飲別藥方可治。忌氣怒、房事、勞復(fù)并孝服體氣,飲酒之人,飲食忌酒,并雞、羊、魚、肉、瓜
茄、姜辣之物。若因氣怒,再復(fù)發(fā)腫,根據(jù)前治之。如治對口并腦疽,不必洗去舊藥,逐次添藥,
恐動瘡口惹風(fēng)也。一腫毒加南星、赤小豆等分,醋調(diào)涂即消,姜汁亦可。
\x真人奪命飲\x 治一切癰疽疔腫,不問陰陽虛實善惡,腫潰大痛或不痛。然當(dāng)服于未潰之先與
初潰之際。如毒已失潰不可服。仍用一劑,大勢已退,然后隨癥調(diào)治,其功甚捷,誠仙方也。
穿山甲(三大片,切,蛤粉炒成珠) 天花粉 甘草節(jié) 乳香(明透者) 赤芍 白芷(各一錢)
防風(fēng) 貝母(各七分) 沒藥 皂角刺(各五分,炒) 陳皮(一錢半) 歸尾(一錢半) 金銀花(二錢)
上銼一劑,好酒煎,空心、熱服。能飲者,服后再飲酒三五杯,滓再煎服。在背俞,倍皂角刺;在腹膜,
倍白芷;在胸次,加栝蔞仁(二錢);在四肢,倍金銀花。
\x呂洞賓仙傳化毒湯\x 治癰疽、發(fā)背、乳癰、一切無名腫毒。初起服之立消。已成已潰服之立愈。
防風(fēng) 甘草節(jié) 白芷 茯苓 貝母 黃芩 連翹 白芍(各一錢) 天花粉 金銀花(各一錢二分)
半夏(七分) 乳香 沒藥(各五分)
上銼一劑,好酒煎。胸前,飯前服;背上,飯后服;下部,空心;上部;食后。俱要出汗為度。如無汗,
用木香熏腳膝腕內(nèi),被蓋汗出而愈。
\x神仙排膿散\x 治惡瘡毒、風(fēng)毒、疔瘡、背花瘡、小兒惡瘡,膿血俱從大便中出。亦治氣滯腹脹及婦
人經(jīng)閉不通。此方,壯實之人可用,虛弱者當(dāng)忌之矣。
大黃(十二兩,酒浸一宿曬干) 白芷 沉香 木香 乳香 沒藥 穿山甲(陳壁土炒。各五錢)
上各為細(xì)末,量人虛實用之。實者不過三錢,虛者二錢半。臨臥,用好生酒調(diào)服。服后,禁飲食湯
水半日。五更覺腹內(nèi)疼痛,動三五次,以稀米粥補(bǔ)之。服此藥內(nèi)有穿山甲,恐令人作嘔,須慎之,即嚼生
蔥可止。凡修合此藥要誠意,不可令婦人、雞犬見,又不可多合,恐久放則不效矣。
\x芙蓉膏\x 治癰疽發(fā)背諸毒。
芙蓉葉(或皮或根亦可) 黃荊子
上各等分,入石臼內(nèi)搗極爛,用雞子清調(diào),搽于瘡上留
頂,不過二次收功。頂如煙起,立時止痛。其效如神。
\x一方\x 治發(fā)背癰疽,不問已潰未潰,敷上立消,止痛如神。
白金鳳花科,連根葉同搗爛。先用陳米醋洗凈患處,后敷藥,一日一換。瘡將好,用桑葉醋煮一滾
即撈起貼瘡上,即生肌收口而愈。
潰瘍者,癰疽之膿已潰出也。瘍潰,內(nèi)外皆虛,宜以補(bǔ)接為主。設(shè)欲行香散者,宜防其虛實之失。
由是言之,則癰疽之腫時與潰時不同。
癰疽已潰之后,宜后方。(李氏云∶疽疾將安,每日當(dāng)服十全大補(bǔ)湯以補(bǔ)氣血,宜與千金內(nèi)托散相間服。)
\x托里消毒飲\x 治一切癰疽六七日未消者。服此藥,瘡未成即消,已成即潰,能壯氣血、固脾胃,
使毒瓦斯不能內(nèi)攻,使毒膿易潰、肌肉易生。切不可早用生肌之藥,恐毒未盡反潰爛難愈。
金銀花(三錢) 黃 (蜜水炒) 天花粉(各二錢) 防風(fēng) 當(dāng)歸(酒洗) 川芎 白芷
濃樸(姜汁炒) 桔梗 穿山甲(炒成珠) 皂角刺(炒。各一錢) 陳皮(三錢)
上銼一劑,酒、水各一盞煎服。瘡在上,食后服;在下,空心服。后用水煎服。
\x千金內(nèi)托散\x 治癰疽瘡癤,未成者速敗,已成者速潰,膿自去,不用手?jǐn)D;惡肉自去,不用刀針。
服藥后,疼痛頓解,此藥活血勻氣,調(diào)胃補(bǔ)虛、祛風(fēng)邪、辟穢氣,乃王道之劑。宜多服之大效。
黃 (蜜炙) 人參 當(dāng)歸(酒洗各二錢) 川芎 防風(fēng) 桔梗 白芷 濃樸(姜汁炒) 薄荷
甘草(生用。各一錢) 加金銀花亦可。
上為細(xì)末,每服二錢,黃酒調(diào)下。不飲酒,木香湯調(diào)下
亦可?;蚨甲饕粍?,用酒煎尤佳。癰疽腫痛,倍白芷;不腫痛,倍官桂,不進(jìn)飲食加砂仁、香附;
痛甚加乳香、沒藥;水不干加知母、貝母;瘡不穿、加皂角刺;咳加半夏、陳皮、杏仁、生姜五片;
大便閉加大黃、枳殼;小便澀加麥門冬、車前子、木通、燈草。
\x十全大補(bǔ)湯\x 治癰疽潰后,補(bǔ)氣血、進(jìn)飲食,實為切要。凡膿血出多,陰陽兩虛,此藥有
回生起死之功。但不分經(jīng)絡(luò),不載時令,醫(yī)者觸類而長之可也?;蛞娔[平痛寬,遂以為安。
慢不知者無補(bǔ)調(diào)養(yǎng)之功,愈后虛證復(fù)見,因而轉(zhuǎn)為他病而危劇者多矣。
\x神仙蠟礬丸\x 治癰疽及肺癰、腸癰,能消毒、固臟腑、止疼痛、護(hù)脂膜、止瀉漏,化膿癰疽
潰后宜。兼治諸瘡毒、粉瘤、痰核,三五年者,半料即消。不問惡瘡新起者亦效。
黃蠟(二兩) 白礬(三兩)
上為末,熔蠟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九,酒下。不飲酒,熟水下。一日服三次。肺癰,蜜湯下。
咳嗽,姜湯下。
五善七惡主治∶夫善者,動息自寧,飲食知味、便利調(diào)勻、膿潰腫消、水鮮不臭、神彩精明、
語聲清朗、體氣和平是也。此屬腑癥,病微邪淺,更能慎起居、節(jié)飲食,勿藥自愈。惡者,乃五臟虧損
之癥?;蛞蚝瓜率б?,榮衛(wèi)消灼;或因寒涼克伐,氣血不足,或因峻厲之劑,胃氣受傷,以致真
氣虛而邪氣實,外似有余而內(nèi)實不足。法當(dāng)純補(bǔ)胃氣,多有可生。不可因其惡遂棄而不治。
若大渴發(fā)熱,或瀉泄淋閉者,邪火內(nèi)淫,一惡也。(竹葉黃 湯。氣血俱虛,八珠湯加黃 、
麥門冬、五味子、山茱萸,如不應(yīng),佐以加減八味丸同服)
若膿血既泄,腫痛尤甚,膿色敗臭者,胃氣虛而火盛,二惡也。(人參黃 湯。)如不應(yīng),
用十全大補(bǔ)湯加麥門、五味。)
若目視不正、黑睛緊小、白睛青赤、瞳子上視者,肝腎陰虛而目系急,三惡也。
(六味丸加炒山梔、麥冬、五味子。如不應(yīng),用八珍湯加炒山梔、麥冬、五味子。)
若喘粗氣短、恍惚嗜臥者,脾肺虛火,四惡也。(六君子加大棗、生姜。如不應(yīng),用補(bǔ)中益
氣湯加麥門、五味。心火刑克肺金,人參平肺散。陰火傷肺,六味丸加五味子煎服。)
若肩背不便、四肢沉重者,脾腎虧損,五惡也。(補(bǔ)中益氣湯加山茱萸、山藥、五味。如不應(yīng),
用十全大補(bǔ)湯加山茱萸、山藥、五味。)
若不能下食、服藥而嘔、食不知味者,胃氣虛弱,六惡也。(六君子湯加木香、砂仁。如不應(yīng),
急加附子。)
若聲嘶色敗、唇鼻青赤、面目四肢浮腫者,脾肺俱虛,七惡也。(補(bǔ)中益氣湯加大棗、生姜。
如不應(yīng),用六君子湯加炮姜。更不應(yīng),急加附子,十全大補(bǔ)湯加附子、炮姜。)
若腹痛泄瀉、咳逆昏憒者,陽氣虛、寒氣內(nèi)淫之惡癥也。(急用托里溫中湯,后用六君子湯加附子,
或加姜桂溫補(bǔ)。)
若有潰后發(fā)熱、惡寒作渴、或怔忡驚悸、寤寐不常、牙關(guān)緊急、或頭目赤痛、自汗盜汗、寒戰(zhàn)切牙、
手撒身熱、脈洪大、按之如無;或身熱惡衣、欲投于水、其脈浮大、按之微細(xì)、衣濃仍寒,此氣虛極,
傳變之惡癥也。
若手足逆冷、肚腹疼痛、泄痢腸鳴、飲食不入、呃逆嘔吐,此陽氣虛、寒氣所乘之惡癥也。
若有汗而又惡寒,或無汗而惡寒、口噤足冷、腰背反張、頸項頭強(qiáng),此血氣虛極,變痙之惡癥也。
(急用參、 、歸,術(shù)、附子救之,間有可生者。)
大抵五善見三則吉,七惡見四必危。虛中見惡癥者難治,
實癥無惡候者易治。
\x六味丸\x(又名六味地黃丸) 此壯水之劑。夫人之生,以腎為主。凡病皆由腎虛而致。
此方乃天一生水之劑,無有不可用者,世所罕知。若腎虛發(fā)熱作渴、小便淋閉、痰氣壅盛、咳
嗽吐血、頭目眩暈、小便短少、眼花耳聾、咽喉內(nèi)燥、口熱瘡裂、齒不堅固、腰腿痿軟、五臟齊
損、肝經(jīng)不足之癥,尤當(dāng)用之,水能生木故也。若腎虛發(fā)熱、自汗盜汗、便血諸血、失喑,水泛
為痰之圣藥,血虛發(fā)熱之神劑也。
熟地黃(用生者自制,八兩) 山茱萸(酒浸去復(fù)選肉) 山藥(各四兩) 白茯苓(去皮)
牡丹皮 澤瀉(各三兩)
上地黃酒蒸黑杵膏,余為末,煉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滾水下。
\x八味丸\x 治命門火衰,不能生土,以致脾土虛寒而患流注鶴膝等癥,不能消潰收斂,
或飲食少思,或食而不化、臍腹疼痛、夜多漩溺。即六味丸加肉桂、附子各一兩。經(jīng)云∶
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即此方也。
\x加減八味丸\x 治癰疽瘡瘍?nèi)蠹皩⑷?,口干渴甚、舌或生黃及未患先渴,此腎水不能上潤,
致心火上炎,水火不能既濟(jì),故心煩躁、小便頻澀、或白濁陰痿,飲食減少、肌膚瘦削諸癥。
服此以生腎水、降心火,諸癥頓止。及治口舌生瘡不絕。
山藥(一兩) 山茱萸(去核凈肉酒浸杵膏) 桂心(去粗皮) 澤瀉 白茯苓(去皮。各五錢)
五味子(二兩半) 牡丹皮(五錢) 熟地黃(用生者半斤,酒拌砂鍋蒸半日搗膏)
上為末。入膏加蜜少許同丸,如梧子大。每服六七十丸,五更初未言語前,或空心用鹽湯送下。
\x補(bǔ)中益氣湯\x 治元氣虛損,或因克伐,惡寒發(fā)熱、肢體
倦怠、飲食少思、或不能起發(fā)消散、生肌收斂、或兼飲食勞倦、頭疼身熱、煩躁作渴、脈洪大弦虛、
或微細(xì)軟弱。
黃 (蜜炙) 人參 白術(shù)(去蘆) 甘草(炙用一錢五分) 當(dāng)歸(一錢) 陳皮(五分)
升麻 柴胡(三分)
上銼一劑,姜棗煎服。
\x四君子湯\x 治脾胃虛弱,或因克伐,腫痛消散,潰斂不能,宜用此以補(bǔ)脾胃,諸癥自愈。
若誤用攻毒,七惡隨至,脾胃虛弱,瘡口出血、吐血便血,尤宜用之,益氣能攝血故
也。凡氣血俱虛之癥,宜此湯但加當(dāng)歸。脾胃既壯,飲食自進(jìn),陰血自生。若用四物湯沉陰之劑,
脾胃復(fù)傷,諸癥蜂起。若命門火衰而脾胃虛寒,必用八味丸以補(bǔ)土母。
人參 白術(shù)(去蘆) 茯苓(各二錢) 甘草(炙,一錢)
上銼一劑,姜棗水煎服。
\x六君子湯\x 治脾胃虛弱,或寒涼克伐,腫痛不消,或不潰斂,宜服此湯,以壯榮氣,諸癥自愈。
即四君子湯加陳皮、半夏。
\x八珍湯\x 治脾胃虛損,惡寒發(fā)熱、煩躁作渴,或瘡瘍潰后,氣血虧損,膿水清稀,久不能愈。
即四物、四君子合方。
\x十全大補(bǔ)湯\x 治瘡瘍氣血虛弱,腫痛不愈,或潰瘍膿消,寒熱、自汗盜汗、食少體倦、發(fā)熱作渴、
頭痛眩暈似中風(fēng)狀。即八珍湯加黃 、肉桂。
\x托里溫中湯\x 治瘡瘍膿潰,元氣虛寒,或因克伐,胃氣脫陷,腸鳴腹痛、大便溏泄、神思昏憒,
此寒變內(nèi)陷,緩則不治。
羌活 附子(炮去皮臍。各四錢) 干姜(炒) 益智 丁香 沉香 木香 茴香
陳皮(各二錢) 甘草(炙,三錢)
上銼,姜水煎服。
\x人參黃 湯\x 治潰瘍飲食少思、無睡發(fā)熱。
人參 白術(shù) 陳皮 麥門冬 蒼術(shù)(米泔浸,各五分) 黃 (一錢) 歸身 升麻(各五分)
黃柏(炒,四分)
上銼,水煎服。
\x竹葉黃 湯\x 治癰疽氣血虛、胃火盛而作渴。
淡竹葉(一錢) 芍藥 麥門冬 半夏 川芎 黃 (炒) 人參 當(dāng)歸 甘草 石膏 生地黃(各二錢。)
上銼作二劑,水煎服。
\x人參平肺散\x 治心火克肺,傳為疽痿,咳嗽喘嘔、痰涎壅盛、胸膈痞滿、咽嗌不利;若因肺火太過,
而治當(dāng)補(bǔ)肺;若因腎水不足而患,當(dāng)補(bǔ)脾肺;若因心火旺而自病,當(dāng)利小便。
人參 茯苓 陳皮 地骨皮 甘草(各一錢) 知母(炒,七分) 五味子 青皮 天門冬
(去心。各四分) 桑白皮(炒,一錢)
上銼一劑,水煎服。
一癰疽發(fā)背、諸瘡出膿潰爛,日久不愈,飲食少思、身體倦怠、口舌干燥、或寒熱往來、驚怖少睡,
用補(bǔ)中益氣湯去柴胡,加蒼術(shù)、麥門冬、神曲、五味子、黃柏;少睡加炒酸棗仁;瘡肉生遲,加白蘞一錢、
肉桂五分;如膿多或清,倍加黃 、人參、當(dāng)歸、白術(shù)。
外治敷貼之藥
\x琥珀膏\x 治癰疽發(fā)背、諸般腫毒、久年頑瘡。
香油四兩,下沉香一錢,炸浮待油熟去之,次下嫩松香八兩,文武火不住手?jǐn)?,如琥珀色住火,下乳香?
沒藥、銀朱、血竭各一錢為末,攪入膏內(nèi),令勻,退火毒,用油紙攤貼神效。
\x白龍膏\x 治背疽及糜瘡皆效。
香油四兩,煎數(shù)沸,入官粉一兩研細(xì),次入黃蠟一兩熔化,攪勻退火,待藥將皺面,用濃連四紙剪
大小下一拖藥在上收候。若貼時,先將蔥須煎湯洗凈貼之。
\x治發(fā)背\x 官粉不拘多少,研細(xì),用槐枝大梃銼碎,拌炒官粉,黃色去槐枝。每粉一兩,入銀朱
一錢研勻,用豬蠟油調(diào),攤膏棉紙上貼之。
一、瘡瘍肌肉不生。若赤色而不生者,血熱也,四物湯加牡丹皮;若膿水清稀,氣血俱虛也,十全
大補(bǔ)湯;食少體倦,脾氣虛也,補(bǔ)中益氣湯;煩熱作渴,起居如常,胃火也,竹葉黃 湯;煩熱作渴,
日晡熱甚,腎虛也,用加減八味丸。

燈火闌珊 發(fā)表于 2008-9-15 07:59

<目錄>卷之八
<篇名>瘰
屬性:繞項起核,名曰蟠蛇 ;延及胸前、腋下起,名曰瓜藤 ;左耳根腫核者,名曰惠袋 ;右耳根腫
核者,名曰蜂窩 。
結(jié)核連續(xù)者,為瘰 也。形長如蛤者,為馬刀也。
夫瘰 初發(fā),必起于少陽經(jīng)。不守禁戒,必延及陽明經(jīng)。大抵飲食濃味,郁氣之積,曰毒、曰風(fēng)、
曰熱,皆此三端招引變換。須分虛實。彼實者故易,自非痛斷濃味與發(fā)氣之物,雖易亦難,殊為可慮,
以其屬膽經(jīng),主決斷有相火,而且氣多血少。婦人見此,若月信不作寒熱可生。梢久轉(zhuǎn)為潮熱,其證危矣。
自非斷欲絕慮食淡,雖圣神不可治也。
瘰 先從結(jié)喉起者∶紫蘇 烏藥 枳殼 桔梗 柴胡 前胡 防風(fēng) 羌活 獨活 川芎 芍藥 茯苓
大腹皮 甘草(各等分) 上銼,水煎,食后服。
瘰 先從項上起者∶紫蘇 連翹 桔梗 枳殼 防風(fēng)
柴胡 羌活 獨活 白芷 當(dāng)歸 川芎 芍藥 甘草(各等分)
上銼,水煎,食后服。
瘰 先從左邊起者∶紫蘇 濃樸 當(dāng)歸 羌活 枳殼 桔梗 前胡 防風(fēng) 川芎 芍藥 蘿卜子
蘇子 甘草
上銼,水煎,食后服。
瘰 先從右邊起∶紫蘇 香附 青皮 烏藥 半夏 濃樸 桔梗 茯苓 柴胡 防風(fēng) 羌活 甘草
上銼,水煎,食后溫服。
人稍壯者宜∶
\x內(nèi)消散\x 治瘰 結(jié)核。
朱砂 血竭(各一錢) 斑蝥(去翅足,三分,生用。)
上為細(xì)末,每服一分,空心,燒酒調(diào)服。一日一服。未破者,三五服立消。已破者,內(nèi)服此藥;外用
金頭蜈蚣一條,焙研極細(xì)末,用麻油一小鐘浸三旦夕,搽患處,其瘡即腫潰。過一二日腫消,可貼膏藥。
瘡勢大者,二十日痊;小者,十余日可保平復(fù)。
\x琥珀散\x 治瘰 結(jié)核,內(nèi)消神效。
滑石 白牽牛(頭末。各一兩) 斑蝥(三錢,去翅足) 僵蠶(一兩) 枳殼(五錢) 赤芍
柴胡(各五錢) 木通 連翹(各七錢) 琥珀(二錢) 黃芩(一兩) 甘草(三錢) 上銼作六劑,水煎
服。
\x斑蝥散\x(即神效散。)
斑蝥(去翅足,酒炒,凈一錢) 穿山甲(土炒) 僵蠶(去頭足酒炒) 丁香 白丁香
苦丁香 紅小豆 磨刀泥(各一錢)
上為細(xì)末,每服一錢。五更無根水調(diào)服,至未時打下毒物,其形如鼠。后用田中野菊花焙黃色為末,
陳醋調(diào),貼瘡上。一日一換,七日全安。
\x赤白丸\x 治瘰 未破。
白礬(三兩) 朱砂(九錢)
上為細(xì)末,酒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二十丸,清茶送下。日進(jìn)三服,藥盡即消。
人虛弱者宜∶
\x益氣養(yǎng)榮湯\x 治懷抱抑郁,瘰 流注,或四肢患腫、肉色不變,或日晡發(fā)熱?;驖⒉粩俊?
黃 人參 白術(shù)(炒。各一錢半) 當(dāng)歸 川芎 白芍 生地 陳皮 香附 貝母(去心。各一錢)
柴胡 桔梗(炒) 地骨皮 甘草(炙。各五分)
上銼一劑,水煎食遠(yuǎn)服。有痰加橘紅;脅下刺痛加青皮、木香;午后有熱,或頭微眩加炒黃柏;膿水
清倍參、 、當(dāng)歸;女人有郁氣,胸膈不利倍香附、貝母;月經(jīng)不通加牡丹皮、當(dāng)歸。
\x益氣內(nèi)消散\x 治瘰 并諸瘤結(jié)核。
當(dāng)歸 川芎 白芍(酒炒) 白術(shù)(去蘆) 青皮(去瓤) 陳皮 半夏(姜炒) 桔梗 羌活 白芷
獨活 濃樸(姜汁炒。各八錢) 防風(fēng) 黃芩 烏藥 香附 檳榔(各一兩) 蘇葉(一兩半) 沉香
(二錢) 木香 人參 粉草(各五錢)
上銼,水煎溫服。服十余劑即消。若再服,照分量制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酒下。
瘰 外施之藥
\x神品膏\x 歷年久不愈瘰 瘡神效。
香油(一斤) 官粉(二兩半) 黃蠟(二兩) 乳香 沒藥 孩兒茶 血竭(各四錢) 胡椒(六錢。)
先將香油熬滴水不散,方下官粉熬成膏,下黃蠟再熬、滴水成珠,離火,方入細(xì)藥。瘡久者,胡椒加
半攪勻,入瓷器內(nèi)收貯,退火毒,油單紙攤貼。每用先將蔥須、花椒、艾
槐條熬水洗瘡,凈后貼之。
\x奇效膏\x 貼瘰 ,未破內(nèi)消,已破則合。
真香油一斤二兩 大黃六兩入油,炸浮濾去渣;慢火下凈黃丹半斤,慢火再熬;滴水成珠,下古鍛石炒
過五錢、乳香四錢、沒藥四錢、黃蠟二兩。成膏,用油單紙攤膏貼。
治瘰 鼠瘡甚效∶嫩槐條(一斤) 蘄艾(四兩) 川椒(三兩凈) 上三味,用新大炒鍋一個盛水滿,
煎至七分,去渣待溫,將所患之瘡徐徐洗一炷香,去膿水并甲,用軟白布擦待干;至午
時,仍將藥渣入水一鍋,又煎至六分,去渣,照前洗一炷香摻干;待晚,仍將熬洗一炷香。次日,
用大蒜瓣切薄片,圍瘡上,用麥子大艾炷灸蒜上。如癢再灸,以痛為止,漸漸自愈。
\x烏龍膏\x 治瘰 潰爛久不愈者神效。
木鱉子(帶殼炒存性去殼) 柏葉(焙) 人中血(即亂發(fā)燒灰) 青龍背(即鍋脾面上垢膩)
紙錢灰 飛羅面(各一錢)
上俱為末,用好陳米醋調(diào)成膏涂瘡上,外用紙貼。
\x瘰 膏\x
真香油四兩 象皮三錢,熬熱去滓,入黃蠟三錢、官粉一兩五錢,離火晾溫,入乳香、沒藥各三錢、
孩兒茶一兩、龍骨一錢五分、血竭一錢攪勻,以瓷器收貯,任意點之。
馬刀瘡者,項側(cè)有瘡,堅而不潰是也。
\x柴胡通經(jīng)湯\x
柴胡 連翹 當(dāng)歸尾 黃連 黃芩 牛蒡子 三棱(各一錢) 桔梗(二兩) 生甘草(一錢)
紅花(少許。)
上銼,水煎,食后服。忌苦藥泄大便。
\x散腫潰堅湯\x 治馬刀結(jié)核硬如石,或在耳下至缺盆中,或至肩上,或于腋下,皆屬手足少陽經(jīng);
及瘰 遍于頰下,或
至頰車,堅而不潰,在足陽明所出;或瘡已破出水,并皆治之。兼治癭瘤大如升,久不潰者。
昆布(冷水洗) 海藻(微炒) 黃柏(酒炒) 知母(酒浸) 天花粉 桔梗(各五錢)
連翹 三棱(酒浸) 莪術(shù)(各三錢,酒浸) 龍膽草 黃連 黃芩(酒炒) 干葛 白芍
(酒炒。各三錢) 升麻 柴胡(各五分) 甘草(炙,五錢) 歸尾(五分)
上銼,每一兩水二盞,先浸半日,煎至一盞,去渣,熱服。于臥處伸足在高處,頭微低。
每噙一口,作十次咽下。至服畢,根據(jù)常安臥,取意在胸中停蓄之意也。另揀半料作細(xì)末,煉蜜
為丸,如綠豆大。每服百丸,或百五十丸,用此湯留一口送下。
一婦人,瘰 后遍身作癢,脈大按而虛,以十全大補(bǔ)加香附治之而愈。大凡潰后,午前癢作氣虛,
午后癢作血虛,若作風(fēng)癥治之,必死。
一儒者,瘰 愈后,體瘦發(fā)熱,晝夜無定,此足三陰氣血俱虛。八珍湯加麥門冬、五味子二十劑愈,
又用補(bǔ)中益氣湯加麥門冬、五味子及六味丸而愈。

<目錄>卷之八
<篇名>疔瘡
屬性:疔瘡皆生四肢,發(fā)黃泡,中或紫黑,必先癢后痛、先寒后熱也。其中或紫黑色有條如紅絲直上,
倉卒之際,急以針于紅絲所至處必刺出毒血,然后以蟾酥丹藥于刺處涂之。針時以病者知痛出血即好。
否則,紅絲入腹攻心,必致危矣。
疔瘡者,風(fēng)邪熱毒相搏也。
\x退疔奪命丹\x(專治疔瘡。)
防風(fēng)(八分) 青皮(七分) 羌活(一錢) 獨活(一錢) 黃連(一錢) 赤芍(六分)
細(xì)辛(八分) 僵蠶(一錢) 蟬蛻(四分) 澤蘭葉(五分) 金銀花(七分)
甘草節(jié)(一錢) 獨腳蓮(七分) 紫河車(一名金線重樓,七分。)
上銼五錢先服,倍金銀花一兩,澤蘭一兩少用葉、生姜十片,同內(nèi)搗爛,好酒旋熱泡之,去渣熱服,
不飲酒者,水煎亦可,然后用酒水各一半,煎生姜十片。熱服出汗,病退減后,再加大黃五錢同煎,熱服,
以利二三次,去除毒。若有膿,加何首烏、白芷梢;在腳加檳榔、木瓜;要通利加青皮、木香、大黃、
梔子、牽牛。
\x治龍芽一醉飲\x 治疔瘡如神。
龍芽草,五月五日端午采收陰干,將好酒浸,搗取汁,量加乳香、沒藥、綠豆粉,入汁內(nèi)同飲,將渣
敷瘡上。此日不許吃一些茶水,只可飲酒就洗,亦不可用水。
\x秘傳妙方\x 治誤食瘟牛、馬、羊肉生出疔瘡、疔毒。
用桐油樹葉搗爛,絞汁一二碗,頓服,得大瀉毒瓦斯乃愈。如冬月無葉,挖取嫩根研水服之,以利二三次
為度。
\x神效丹\x(即黑舌丹) 治傷寒初起,諸般惡毒、疔瘡、發(fā)背,一切腫毒、遍身癢痛;又治傷寒咳嗽、
鼻涕勞嗽久咳、小兒痘瘡黑陷不起、喉痹腫痛;又治蠱毒并破傷風(fēng)。
朱砂 雄黃 片腦(各五分) 乳香 沒藥 輕粉(各三分) 血竭(三錢) 真蟾酥(一錢)
麝香(當(dāng)門子者二分。)
上共為末,用酥油或乳汁為丸,如扁豆大。每一丸,噙化,用好酒嗽咽下。
\x飛龍奪命丹\x 治疔瘡、腦疽、發(fā)背、乳癰、附骨疽、一切無名腫毒、惡瘡,服之便有頭跡。不痛者,
服之便痛。已成者,服之立愈。此皆惡癥,乃藥中至寶。危者,服之立安。
雄黃(二錢) 蟾酥(干者二錢,老酒化開) 銅綠 乳香 沒藥 膽礬 寒水石 血竭(各三錢)
朱砂(一錢,研,為衣) 輕粉 片腦
麝香(當(dāng)門子者,各五分) 蜈蚣(一條,酒浸炙黃去頭足) 蝸牛(二十個。)
上件俱為細(xì)末,先將蝸牛連殼研如泥,和藥為丸,如綠豆大。如丸不就,入酒打面糊丸之。
每服二十丸。用蔥白三寸,令病患嚼爛,吐于男左女右手心,將丸藥放在內(nèi),用無灰熱酒三
四杯送下。于避風(fēng)處以衣被蓋之,約人行五里之久;再用熱酒三四杯以助藥,發(fā)熱大汗為度。
如重者無汗,再進(jìn)二丸,汗出即愈。如疔瘡走黃過心者,并出汗冷者,難治。病患不能嚼蔥者,
研爛裹之與服。瘡在上,食后服;在下,食前服。忌冷水、黃瓜、茄子、油膩、雞、魚肉、濕面,
一切發(fā)物不可食。
\x神仙解毒丸\x 治一切疔瘡、發(fā)背、魚口、諸般惡瘡、無名腫毒,初發(fā),一服即消。白礬
不拘多少,熔化作丸,如綠豆大,朱砂為衣。每服十丸,用連須蔥七八根水煎至二碗送下。汗出立愈。
已成者不傷,未成者即消。
疔瘡?fù)馐┲?
\x蟾酥丹\x 用大癩蝦膜,以針破眉棱上,手捻出酥,于油紙上或桑葉上,用竹蔑刮下。然后插在
背陰處自干取用。蟾酥以白面、黃丹等分拌和丸,如麥粒狀,針破患處,以一粒納之。
\x類圣散\x 治一切疔瘡惡毒腫痛如神。
川烏 草烏 蒼術(shù) 細(xì)辛 白芷 薄荷 防風(fēng) 甘草(炙,五錢)
上為細(xì)末,雞子清調(diào),涂患處留頂。
\x追毒膏\x 治諸般惡瘡及無名腫毒。
乳香(五分) 沒藥(一錢) 兒茶(二錢) 血竭(一分) 青木香(一錢) 廣木香(五分)
芙蓉葉(四兩) 白芨(四兩) 上各為細(xì)末,勻在一處,臨用時,看瘡大小,以生蜜調(diào),涂患處,以
綿紙附之。不過三五
次即消。
\x疔毒方\x 急將毒用針刺破,蔥白搗爛敷上,手帕系住,人行五里之時,其疔出。然后用熱醋洗凈。
一切疔瘡,用黃花苗、老蔥、蜂蜜共一處搗爛,貼瘡即好。
\x治疔瘡方\x
核桃仁一個、古銅錢一個,二者細(xì)嚼,黃酒送下。至重不過二服,其效如神。
\x小奪命丹\x 治腦疽及疔瘡惡毒、無名腫毒,其效如神。
千頭子(即掃帚子) 槐花子 地丁
上三味各等分,水煎,通口溫服,加蟾酥尤妙。
\x鐵柱杖\x 治疔瘡、發(fā)背、頭風(fēng)。
用草烏頭不拘多少,去皮凈為末,用蔥白去須葉,搗爛為丸,碗豆大,以雄黃為衣,每一丸。
先將蔥細(xì)嚼,熱酒下。或惡心吐三四口,冷水一口止之即臥,以被濃蓋汗出為度。
一男子患疔,服奪命丹,汗不止而瘡不痛,熱不止而便不利,此汗多亡陽、毒瓦斯盛而真氣傷矣。
用參、 、歸、術(shù)、芍藥、防風(fēng)、五味子二劑,諸癥悉愈,唯以小便不利為憂。余曰∶汗出不宜利
小便,汗既止,陽氣復(fù)而自利矣。仍用前藥去防風(fēng),加麥門冬,用當(dāng)歸、黃 ,四劑便行,瘡潰而愈。
\x灸法\x 治疔瘡惡毒。
用大蒜搗爛成膏,涂腫處四圍,留露腫頂,以艾炷灸之,以爆為度。如不爆稍則難愈,宜多灸
百余壯,無不愈者。

<目錄>卷之八
<篇名>便毒
屬性:便毒,一名跨馬癰。此奇經(jīng)沖任為病,而癰見于厥陰經(jīng)之分野。其經(jīng)少血,又名血疝,或先有疳
瘡而發(fā),或忽然起
核疼痛而發(fā),皆熱郁血聚而成也。初發(fā)宜疏利之即散;成膿后如常用托里內(nèi)補(bǔ)之藥。
便毒是厥陰濕熱,因勞倦而發(fā),用射干三寸,以生姜煎,食前服。得行二三次立效。凡射干用
開紫花者是。
便毒者,生兩腿合縫之間也。歸尾 白芍 金銀花 天花粉 白芷梢(各一錢) 木鱉子(十個)
僵蠶(二錢) 大黃(三錢) 芒硝(二錢) 穿山甲(三片,土炒。)
上銼一劑,好酒二碗煎至一碗,次入硝黃再煎二沸,連藥罐露一宿,五更溫服,濃蓋出汗,利一
二次即愈。
\x神奇散\x 治便毒魚口。
穿山甲(三片,土炒) 木鱉子(去殼三個) 牡蠣 大黃(各三錢) 黃連 黃芩 黃柏
金銀花 連翹(各一錢半) 黃蠟(三錢。)
上銼一劑,酒、水各半煎,空心服。
\x斑白散\x
斑蝥(去翅、足,炒,一錢) 白芷(八分)
上共為細(xì)末,每服六分,空心黃酒送下,即刻立效。
\x龍膽瀉肝湯\x 治肝經(jīng)濕熱、或囊癰便毒、下疳懸癰、腫痛 作、小便澀滯,或婦人陰癃癢痛,
或男子陽挺腫脹、或出膿水。
龍膽草(酒洗炒) 澤瀉(各一錢半) 車前子 木通 黃芩 生地黃(酒拌) 歸尾(酒洗) 山梔
上銼一劑,水煎,空心溫服。
便毒潰破,即魚口瘡也。大黃(二錢) 僵蠶 穿山甲(炒成珠) 五靈脂(炒。各一錢) 金銀花(二錢)
上為細(xì)末,每服三錢,空心,黃酒送下。
\x立消散\x 治魚口便毒。大蝦蟆一個,剝?nèi)テ?,連腸搗爛,
入蔥五錢再搗,敷腫處,卻用皮覆貼其口。

燈火闌珊 發(fā)表于 2008-9-15 08:00

<目錄>卷之八
<篇名>下疳
屬性:下疳者,陰頭腫痛而生瘡也。(乃厥陰肝經(jīng)主病,宜∶)防風(fēng) 獨活(各六分) 連翹 荊芥
黃連 蒼術(shù) 知母(各七分) 黃柏 赤芍 赤茯苓 木通 龍膽草(各九分) 柴胡(一錢半)
甘草梢(三分) 上銼一劑,燈草二十四根,水煎,空心熱服。如有便毒,量人虛實,加大黃一二錢。
\x涼血解毒丸\x(先服升麻葛根湯發(fā)其毒,毒出后,服此丸即愈。不必服輕粉之類。)
苦參(八兩) 黃連(四兩) 連翹 牛蒡子 生地黃 白芷(各二兩) 防風(fēng) 石膏(各一兩)
大黃(二兩半)
上為末,荊芥湯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溫水送下。
下疳外治之藥
\x珍珠散\x 治下疳瘡如神。
枯白礬 雄黃 珍珠 黃柏 官粉( 過,各等分)
上為末,以米泔水洗瘡,令凈后擦藥。
\x治疳瘡\x
蝸牛(焙干一錢) 枯白礬(一錢)
上為細(xì)末,濕則干摻,干則以香油調(diào),敷上即愈。
\x治下疳\x(并玉莖蝕子也長出來如初,止少元首,就是舌頭被人咬去,抹上藥也長全有效。)
黑鉛五錢化開,即投汞二錢五分研不見星,入寒水石三錢五分、真輕粉二錢五分、好硼砂一錢。
共為極細(xì)末聽用。如遇此患,用蔥、艾、花椒熬水洗患處;若怕洗,將湯入瓶內(nèi),將龜頭向瓶口熏之,
止了痛再洗試干,摻上此藥。若治
舌咬去,先以乳香、沒藥煎水口噙,止痛后,上藥即長也。
\x洗疳湯\x
川楝子 黃連 瓦松 花椒 艾葉 蔥根。
上銼各等分,煎水傾入盆內(nèi),用青布展洗瘡上,立效。
\x治下疳\x
用皮硝一碗、乳香、雄黃、孩兒茶各五分,入小壇內(nèi),外用干牛糞火煨熱壇,其硝自化,熏之,
晚上使心口涼為度。
\x下疳方\x 抱過雞卵殼略炒為末、孩兒茶末各一錢,和勻,先用茶洗凈,后搽藥。

<目錄>卷之八
<篇名>楊梅瘡
屬性:楊毒天泡者,風(fēng)濕熱毒也。初起宜
\x消風(fēng)散毒散\x
歸尾 川芎 赤芍 生地黃 升麻 干葛 黃芩(各一錢) 黃連 黃柏 連翹 防風(fēng)(各八分)
羌活 金銀花 甘草(各五分) 蟬蛻(二個) 初服加大黃(二錢)、芒硝(一錢半,通利惡物去凈后勿用。)
上銼一劑,水煎熱服。
毒發(fā)出宜
\x二十四味風(fēng)流飲\x
防風(fēng) 荊芥 連翹 白芷稍 歸尾 川芎(上部瘡多宜焙用) 赤芍 黃芩 黃連 梔子 地骨皮
五加皮 白鮮皮 木通(下部瘡多宜焙用) 木瓜 苦參 金銀花 皂角刺 薏苡仁 蟬蛻 僵蠶 黃柏
白蒺藜 甘草 土茯苓(白實者三斤),瘡?fù)醇忧蓟?、獨活;體弱加人參、茯苓,去梔子。
上銼作五十劑,每日服二劑,水煎。忌牛肉、燒酒、鹽宣炒過,食則不生癬。
\x茯苓湯\x
土茯苓(四兩,搗汁) 桔梗 防風(fēng)(各一兩) 乳香 沒藥(各五分)
上銼,水五碗,煎至三碗,溫服。一日服盡。忌茶水諸物,五帖全除。忌鐵器。
\x茯苓糕\x 治楊梅瘡毒。
土茯苓(去粗皮為細(xì)末一斤) 白蜜(一斤) 糯米粉(一斤) 三味和勻,蒸糕食之。常以茯苓煎服當(dāng)茶吃,
不可飲茶水。
\x雄黃敗毒丸\x
雄黃 朱砂 輕粉 孩兒茶(各一錢) 苦參(一兩凈末)
上為細(xì)末,粳米飲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米湯送下,日進(jìn)二服,口噙綠豆湯。
遺毒為患,宜
\x香螵湯\x 治楊梅,筋骨疼痛久不愈者立效。
茜草 麻黃 烏藥 細(xì)茶 魚螵(三錢,用項麻同炒成珠) 槐子(炒) 花椒(各五錢) 乳香(一錢)
上銼一劑,水二鐘、姜五片、蔥五根,煎至一鐘,通口溫服,二三帖即愈不發(fā)。
\x通仙五寶散\x 凡人病過楊梅、天泡、綿花等瘡,致成一切難名狀之疾;或楊梅瘡爛見骨,經(jīng)年不收
口者;或筋骨疼痛,舉發(fā)無時;或通身疙瘩不消;或手足皺破出血;或通身起皮發(fā)靨,好一層起一層;
或赤癜、白癜,鵝掌風(fēng)癬;或皮好骨爛、口臭難當(dāng),及年久 瘡不愈;一切頑瘡惡毒并皆治之。
鐘乳粉(三分) 大丹砂(二分) 琥珀(五厘) 冰片(五厘) 珍珠(二厘半)
上為細(xì)末,每服五厘,另入飛白霜二分半,炒過合作一服,每一料分作十二帖,每一日用土茯苓一斤,
水煎作十二碗,去渣,清晨只用一碗,入藥一帖,攪勻溫服。其茯苓湯
須一日服盡,不可別用湯水并茶,日日如是。服盡一料,至十二日即愈。或有不終劑而愈者。如病重,
須再服一料,無不愈也,百發(fā)百中。忌雞、鵝、牛肉、房事,服藥完不忌。(此方乃王范泉游廣東傳來,
極真,治楊梅瘡乃天下古今第一仙方也,幸寶之寶之?。?
\x西圣復(fù)煎丸\x 治楊梅瘡后,腫塊經(jīng)年,破而難愈,以致垂危。百方不效,用此如神。
(此方乃扶溝寶林僧傳,殊效。)
乳香 沒藥 兒茶 丁香(焙。各一兩) 阿魏 白花蛇 血竭(各四錢,俱為末) 白面(炒,一斤)
蜂蜜(煉熟,六兩) 香油(四兩,煎熟) 棗肉(水煮去皮核)
上共一處為末,搗千余下,丸如彈子大。每用一丸,土茯苓四兩,水四碗煎至二碗,入丸煎化,去渣溫服。
\x茯苓餅\x 治遠(yuǎn)近頑瘡、爛不斂口并治。
防風(fēng) 人參 五加皮 白鮮皮 當(dāng)歸 川芎 丁皮 木瓜 皂角刺 海桐皮 乳香 沒藥 金銀花
甘草(各一錢) 土茯苓(半斤)
上共為細(xì)末,將藥末四兩對麥面四兩,水和一處作餅,焙干熟用,不拘時。外將細(xì)粗末煎作湯飲,以瘡好
為度。
楊梅天泡愈后,疤痕紅黑,用大黃、白礬二味等分同研,擦患處,其痕即去,色亦如舊。
\x玉脂膏\x 治楊梅愈后,發(fā)出鵝掌風(fēng)癬起白皮,去一層發(fā)一層,久不愈者。
牛油 香油 油 黃蠟(各一兩,化開待溫入) 銀朱(一兩) 官粉(二錢) 麝香(五分)
以上三味為細(xì)末,入油內(nèi)攪勻,火烤癬令熱,將藥搽上,再烤再搽即效。
\x秘方\x 治楊梅瘡。
官粉二錢,入一文錢豆腐,將粉摻于內(nèi),重湯煮食,立瘥。
\x灸法\x 治楊梅瘡。
初起那一個,灸三五壯后不再發(fā)。

<目錄>卷之八
<篇名>瘡
屬性:瘡腫痛者,風(fēng)熱溫毒也。荊防敗毒(方見癰疽。)
\x三香膏\x 治遠(yuǎn)年近日,一切 瘡潰爛至骨疼痛。
乳香(二錢) 松香(三錢) 共為細(xì)末,用香油調(diào),用包棕子的箬葉薄者密密刺孔,將藥攤其上,
用箬葉貼患處,藥居中上,用完箬葉蓋之,帛扎住,當(dāng)時止痛生肌。
\x黃柏散\x 治 瘡濕痛及遍身熱瘡。
黃柏(一兩) 輕粉(三錢) 共為末,用豬膽汁調(diào)涂。濕則干摻。
\x 瘡膏\x 并治杖瘡。
古鍛石 枯礬(各二錢) 乳香 沒藥 血竭(各一錢半)
上為細(xì)末,用桐油一半、香油一半。先用槐花一合入內(nèi)煎黑,濾去渣后,入松香三錢煎沸,又濾去渣,
入黃蠟五錢熬成膏,滴水不散為度,將藥末于內(nèi)再熬黑色,滴水成珠即好。不問遠(yuǎn)年、新發(fā) 瘡,先用蔥白、
防風(fēng)煎水洗凈敷藥。其有不平,唾津涂指,捻藥成塊,填于不平處,用油單紙攤膏貼患處,候瘡愈皮老為
度。棒瘡亦然,神效。
\x隔紙膏\x
黃香(研爛) 輕粉 銀朱(各五錢) 冰片(半分)
上合研極細(xì)末,香油調(diào),用油單紙攤,先以針密密刺孔,將藥攤于孔上夾于中。每貼以孔口向瘡貼。
先將蔥頭、花椒、細(xì)茶煎水洗凈瘡毒后粘貼,用布帶緊扎。夏月一日一換,冬月二日一換一洗。其臭爛不
可聞?wù)?,不過五貼而愈,神效。
宜忌諸般發(fā)物。凡攤藥,看瘡大小形式攤貼。
\x貼 瘡方\x 治不拘新久 瘡,并棒瘡、疔痂,貼之即效。
花紅絹(燒灰,二分) 蛾口繭(燒灰,二分) 桔礬(一分) 珍珠(火煨,三分) 血余灰(二分)
飛羅白面(一分) 官粉(二分)
上研細(xì)末,用黃蠟二兩熔化入藥內(nèi),好紙攤,神效。
\x 瘡方\x 五倍子炒為末,加百草霜化黃蠟入內(nèi),攤隔紙膏貼之愈。
一男子,腿患癰,服克伐之藥,虧損元氣,不能成膿。余謂托里而潰,大補(bǔ)而斂。若大便燥緒,用十全
大補(bǔ)湯加麥門、五味而潤。月余仍結(jié),自服潤腸丸而瀉不止。余用補(bǔ)中益氣湯送四神丸,數(shù)服而止。
(補(bǔ)中益氣湯見補(bǔ)益,四神丸見泄瀉。)
鴻臚瞿少溪,兩 生瘡,漸至遍身發(fā)熱、吐痰口干、咽燥盜汗、心煩溺赤、足熱日晡益甚、形體日瘦,
此腎經(jīng)虛火也。用六味丸不月,諸癥悉愈;三月,瘡見平復(fù)。(方見癰疽。)

<目錄>卷之八
<篇名>疥瘡
屬性:五疥者,干、濕、蟲、砂、膿也。(五疥者,由五臟壅毒而發(fā)也。)
\x防風(fēng)通圣散\x 治風(fēng)熱瘡疥久不愈者。(方見中風(fēng)。)
\x仙子散\x 治遍身瘡疥,經(jīng)年舉發(fā)者。
威靈仙 蔓荊子 何首烏 荊芥 苦參
上各等分為細(xì)末,每二錢,食前溫調(diào)服。日進(jìn)二服。忌發(fā)風(fēng)物。
\x五疥靈丹\x (服此可以除根。)
苦參(糯米泔浸,一兩) 白芷(一倆) 白鮮皮(炒,一兩) 枳殼(麩炒) 連翹 羌活 梔子
當(dāng)歸 荊芥(各七錢)
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滾湯下。
\x斷根方\x 治未患瘡疥之前,用此服之,永不生瘡?;蛞殉莎彛丝杀?。用田螺不拘多少,煮熟,
去腸屎取凈,用好酒酒酵炒熱食之,能除一身之瘡疥也,神效。
\x一掃光\x
枯白礬(一兩) 硫黃(七錢) 五倍子(炒) 花椒(五錢) 砒(二分) 上為末,用香油煎雞子
令熟,去雞子不用,只用香油搽瘡。
\x金不換\x 治血風(fēng)瘡、癬瘡、疥瘡、蟲瘡及坐板瘡,疥癩等疾,立效。
蛇床子(五錢) 大楓子(去殼,五錢) 水銀(二錢) 白錫(一錢) 枯白礬(一錢)
上各為末,先將錫化開,次入水銀研勻不見星,再入末藥、地瀝青,共搗勻搽瘡,宜干些?;驘o地瀝青,
臘豬油亦可。
\x治疥癩瘙癢\x 先用藥水洗,后用熏藥被蓋熏之。
防風(fēng) 荊芥 馬鞭草 白礬 花椒 苦參 野菊花
上銼,水煎頻洗。
\x熏藥\x 苦參(五錢) 蒼術(shù)(一錢) 半夏 大黃 雄黃(各二錢) 熟艾葉
上為末,分作筒,以熟艾、綿紙卷筒,每一晚被蓋熏一筒。
\x又方\x
銀朱(一錢) 雄黃(一錢) 木鱉子(一個) 好香(一錢) 艾(三錢)
上為細(xì)末,以綿紙卷筒,被蓋留頭在外熏之,大小便亦要包裹。
治男婦小兒遍身生疥癬,并腳上瘋塊痛癢不止。硫黃(二錢) 蛇床子(二錢) 白礬(二錢)
水銀渣(三錢)
上為細(xì)末,用生姜汁調(diào),擦患處立已。
治滿身生牛皮疥癩∶花椒(一錢) 大楓子(去皮,六個) 巴豆
仁(八個) 人言(一錢) 雄黃(一錢) 艾(一兩。)
上共為細(xì)末,將艾槌熟入藥,紙卷作二筒。每晚熏一筒,被蓋頭露在外。仍要包裹大小便,免傷毒瓦斯。
作瓦二片,陰陽盛藥于中,放腳脘下熏。甚者,不過二次愈。
補(bǔ)遺方
\x祛熱搜風(fēng)飲\x 治疥及膿泡瘡。
苦參 金銀花(二味為君) 柴胡 連翹 片芩 荊芥 黃柏(炒) 黃連(炒,六味為臣) 生地黃
薄荷 獨活 枳殼(麩炒) 防風(fēng)(五味為佐) 甘草(蜜炙、為使)
上銼,水煎,食遠(yuǎn)熱服。

<目錄>卷之八
<篇名>癬瘡
屬性:五癬者,濕、頑、風(fēng)、馬、牛也。(疥癬皆血分熱燥,以致風(fēng)毒克于皮膚。浮淺為疥,深沉者為癬。
疥多挾熱,癬多挾濕。)
\x防風(fēng)通圣散\x 治癬疥去硝、黃,加浮萍、皂角刺。(方見中風(fēng)。)
\x浮萍散\x 治諸風(fēng)癬疥、癩瘡。
浮萍 當(dāng)歸 川芎 赤芍藥 荊芥 麻黃 甘草(各三錢)
上銼二劑,蔥白二根、豆豉五六十粒,煎至八分,熱服出汗。
\x治干濕癬\x
雄黃(一錢) 斑蝥(七個) 輕粉(四分) 硫黃(三分) 蛇床子(五分) 金毛狗脊(五分)
寒水石(五分) 芒硝(三分)
上為末,香油調(diào)搽,濕則干摻。
治鵝掌風(fēng)癬,層層起皮、且癢且痛,用此一洗立愈。
川烏 草烏 何首烏 天花粉 赤芍 防風(fēng) 荊芥 蒼術(shù) 地?。ǜ饕粌桑?艾葉(四兩)
上銼,煎水,先熏后洗立愈。
\x又方\x 治鵝掌風(fēng)癬。
核桃殼(鮮皮者佳) 鵓鴿糞等分,煎水頻洗立愈。
\x又方\x 用白菀豆一升,入楝子同熬水,早、午、晚洗,每七次立愈。
\x治鵝掌風(fēng)并癬\x 用黑鉛不拘多少打成片,熬一炷香時,入綠豆一碗,再煮爛去渣,以水乘熱洗數(shù)
次立效,或搽亦可。
\x治癬方\x 用蒜瓣煮水,洗浴展干,再用生桐油搽摻,炭火上炙即愈。
\x治癬瘡方\x
枯白礬(四錢) 潮腦(二錢) 為末,用極好醋調(diào)起,將癬抓破,搽上即愈。
\x治癬瘡方\x
雄黃(煨過,六錢) 川撞樹皮(一兩) 白蘞(一兩)
上為細(xì)末,用無根水調(diào),在飲鍋上頓,以赤色為度,癬瘡不可抓破。忌七八日不可見水,神效。
上用小瓷器罐一個,用鹽泥封,置雄黃在內(nèi),用燈盞蓋定,用鐵線縛緊,周遭以木、炭、泥固完封口,
慢火 過半炷香,黃升盞上取用。

<目錄>卷之八
<篇名>禿瘡
屬性:\x防風(fēng)通圣散\x 治癩頭瘡,用本方為末,酒浸焙干凡三次,食后白湯調(diào)服,日三服,至頭有汗效。
(方見中風(fēng)。)
小兒頭生白禿瘡。
\x陀僧散\x
鵓鴿糞(一兩,炒,研末用五錢) 密陀僧(五錢) 硫黃(一錢) 花椒(五錢) 人言(半分)
上為細(xì)末,香油渣調(diào)搽患處,晚間洗去。
\x治男婦小兒頭生白禿瘡\x (胡前溪傳。)
公雞屎(曬干半升,能去病根) 人言(一錢,火 過殺蟲) 塘中黑泥(曬干篩過二兩,殺蟲)
蛇床子(五錢,殺蟲) 白礬( 三錢,止癢) 硫黃(五錢,殺蟲) 五倍子(炒五錢)
上為細(xì)末,先用雞子二個,香油煎餅熱貼在頭上,引出蟲去盡,用白礬、倍子煎水洗一次,后用香油調(diào)
前藥搽頭上。一日搽一次,搽過六七日即愈。
\x掃雪膏\x 治小兒禿瘡。
松樹濃皮(燒灰三兩) 黃丹(水飛一兩) 寒水石(細(xì)研一兩) 枯礬 黃連 大黃(各五錢)
白膠香(熬飛頑石上二兩) 輕粉(一分)
上為細(xì)末,熟熬油調(diào)敷瘡上。須先洗凈瘡痂后敷藥。
治禿瘡、清水瘡、薄皮瘡、羊須子瘡?;敝Σ痪卸嗌?,截四指長,用真香油放鍋內(nèi),浸過槐枝為止熬
數(shù)沸,將槐枝拿出一根掐兩截,看內(nèi)渣黑色,通去槐枝,加黃些須入油搽之。
\x治禿瘡\x 用花椒、艾熬滾湯放深盆內(nèi),將禿瘡倒放熬湯泡浸。如湯冷再換。將瘡甲洗凈,用枯礬、
黃丹、蔥汁、蜂蜜調(diào)搽包住,不許見風(fēng)。

<目錄>卷之八
<篇名>癜風(fēng)
屬性:白癜紫癜一般風(fēng),附子硫黃最有功,
姜汁調(diào)勻茄蒂搽,但患癢處并無蹤。
上將粗布搽洗患處令凈,以茄蒂蘸擦之。一說白癜用白茄蒂,紫癜用紫茄蒂。
\x追風(fēng)丸\x 治白癜風(fēng)。
何首烏 荊芥 蒼術(shù)(米泔浸) 苦參(各等分)
上為末,用好大肥皂去皮弦銼碎,煮汁濾去渣,入面少許,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
空心清茶送下。
忌一切動風(fēng)之物。
\x治汗斑\x 用密陀僧為細(xì)末,以隔年釅醋調(diào)搽斑上,隨手而愈。
\x治黑白癜風(fēng)\x
硫黃(一錢) 密陀僧(一錢) 信(六分) 以上三味俱為細(xì)末,用隔
年陳醋調(diào)和擦之,一二次即愈。晚間搽上,次早洗去。

<目錄>卷之八
<篇名>癘風(fēng)
屬性:風(fēng)者,天刑之疾。陰陽肅殺之氣砭人肌膚、傷人肢體,初起白屑云頭紫黑疙瘩、流膿;甚者,
鼻崩肉陷,致死危矣。初見云頭皮木就當(dāng)施治。患者屏絕欲情、清淡飲食,十活一二,否則難治。
\x通天再造飲\x
郁金(五錢) 皂角刺(黑大者) 大黃(煨。各一兩) 白牽牛(頭尾六錢,半生半炒)
上為細(xì)末,每服五錢。日未出時,無灰酒送下,面東服之。當(dāng)日必利下惡物,或臭不可近,或
蟲或膿如蟲??诤谏耸嵌嗄?;赤色,乃是近者。數(shù)日后,又進(jìn)一服,無蟲乃止。
\x洗大風(fēng)方\x
地骨皮 苦參 荊芥 細(xì)辛 防風(fēng) 蒼耳子
上銼片,水煎熏洗遍身,血出為效。如洗,務(wù)要寬湯浸洗良久方佳,多洗數(shù)次為妙。
\x灸法\x 治大風(fēng)斷根方。于大母指筋骨縫間約半寸,灸三炷香,以出毒瓦斯。

<目錄>卷之八
<篇名>諸瘡
屬性:\x防風(fēng)通圣散\x 治諸瘡腫毒神效。(方見中風(fēng)。)
\x隔蒜灸法\x 治一切惡瘡毒、大痛或不痛、或麻木。如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知痛而止。
其毒隨火而散。蓋火有暢達(dá)之義,此從治之法也,大有回生之驗。用大蒜頭切三文錢濃,安瘡頭上,用艾壯
與蒜上灸之三壯,換蒜復(fù)灸。未成者即消,已成者即敗,大勢不能為害。如瘡大,用大蒜搗爛攤瘡上,將
艾鋪上燒之,蒜敗再換。如不痛或不作膿,不起發(fā)或陰毒痛,更宜多灸。灸而仍不痛、不作膿者不治,
此氣血虛也。
\x蔥熨法\x 治虛怯人患腫塊,或痛或不痛,或風(fēng)襲于經(jīng)絡(luò)、肢體疼痛,或四肢筋攣骨痛;又治流注、
跌撲損傷腫痛、棒打刺痛及婦人吹乳、陰癥腹痛、手足厥冷并治。
用蔥頭細(xì)切杵爛,炒熱敷患處,冷則易之再熨,腫痛即止,如神。
\x豆豉餅\x 治瘡瘍腫硬不潰及潰而不斂,并一切頑瘡惡瘡。
用江西豆豉為末,以唾調(diào)作餅子三文錢濃,置患處上,將艾壯灸之,干則易之。如瘡勢大及發(fā)背,
用水漱口水調(diào)作餅,覆患處,以艾鋪餅上灸之。如未成即消,已成即敗,其毒勢易愈。如不效者,氣血虛也。
一切無名腫毒
\x洪寶丹\x 治一切腫毒,敗血消腫,及湯燙火燒、金瘡打撲,血出不止并效。
天花粉(三兩) 白芷(二兩) 赤芍(二兩) 郁金(一兩)
上為末,熱毒用茶調(diào),冷用酒調(diào),涂患處。衄血不止,冷水調(diào)涂頸項上。此藥最絕血路。
\x三白散\x 治一切腫毒、諸瘡疼痛。
白芨(一兩) 白蘞(一兩) 白礬( ,五錢)
上為細(xì)末,用時入藥于水碗中即沉底,外用桑皮紙托水搭于患處。熱則再易。連搭連易,直待其腫處
冰冷,將藥敷上,立時即消。
\x千金消毒散\x 治一切惡瘡、無名腫毒、發(fā)背疔瘡、便毒初發(fā),脈洪數(shù)弦實、腫甚欲作膿者。
連翹 黃連 赤芍(各一錢) 歸尾(一兩) 金銀花(一兩) 皂角刺 牡蠣 大黃 天花粉
芒硝(各三錢。)
上銼,酒、水各半煎服。
\x祛毒湯\x 治一切無名腫毒、疼痛初起神效。
貝母 穿山甲(土炒成珠) 僵蠶(各一錢) 大黃(三錢,半生半熟)
上銼作劑,水煎熱,用好生酒一盞攪勻,空心熱服。渣再煎服,以利為度。
一切惡瘡洗法∶
\x洗毒湯\x 治一切惡瘡疥癩。
地膚子(即掃帚子) 用升半煎湯頻浴,數(shù)次漸愈。
\x滌法\x 洗諸般惡毒。
艾葉 細(xì)茶 蔥白 桃柳枝 花椒。
上銼,水煎,入鹽少許,頻洗。

<目錄>卷之八
<篇名>杖瘡
屬性:一、杖后,即飲童便和酒一鐘,以免血攻心;再用熱豆腐鋪在杖紫色處,其氣如蒸,其腐即紫,復(fù)易之。
須得紫血散盡,轉(zhuǎn)淡紅色為度。
\x又方\x 用鳳仙花科連根帶葉搗爛涂患處,如干,又涂。一夜血散即愈。如冬月無鮮的,秋間收起陰
干的為末,水調(diào)涂搽上亦效。一名金鳳花。
\x又方\x 并打傷皮不破內(nèi)損者,用蘿卜搗爛奄之。
\x又方\x 用豬膽汁涂之亦好。
\x又方\x 用綠豆粉微炒、雞子清調(diào)涂上。
\x又方\x 用隔年風(fēng)化鍛石不拘多少,取新汲水一碗,銀簪子順攪千余下如膏,鵝翎刷上患處即佳。
\x烏龍解毒散\x(以杖之后服此。) 如人受杖責(zé),不拘輕重,致于伏不能起動者,及疔甲爛肉連腿腫、
面青、疼痛難忍、晝夜無眠、渾身憎寒壯熱、神魂驚怖,此藥可治,實時可止疼痛,善能動履及疔甲痛腫,
其效如神。
用木耳四兩,入凈沙鍋內(nèi)炒焦存性為末。每服五錢,熱黃酒一碗調(diào)服。服藥后,坐待少時,其藥力行
開至杖瘡上,從肉里面往外透,如針刺癢甚,不時流血水?;蛞运幩磧?,粘貼膏藥,其杖處疼痛腫硬次日
即消。
\x散破毆斑痕方\x 用熱麻油、黃酒各二碗,同煎數(shù)沸服。服畢,臥火燒熱地上一夜,疼止消腫無痕。
有打傷人者,仇家陰令術(shù)士以此治之,次日驗,即無一毫傷痕。
\x散救法方\x
土鱉(一個,瓦上焙干為末) 沉香末(二分) 銀朱(五分)
上三味為末,合一處。刑后,隨用好酒溫調(diào)服,消腫去毒止疼神效。隔宿不用。
\x退血止疼痛飲\x 治杖后腫,瘀血不散,血氣攻心,或憎寒壯熱。
歸尾 赤芍 生地黃 白芷 防風(fēng) 荊芥 羌活 連翹 黃連 黃芩 黃柏 梔子 薄荷 枳殼 桔梗
知母 石膏 車前 甘草
上銼劑,水煎溫服。
\x生血補(bǔ)氣湯\x 治杖后潰爛久不愈者。
人參 白術(shù)(炒) 茯苓 當(dāng)歸 白芍 熟地黃 陳皮 香
附貝母(各等分) 桔梗 甘草(二味減半)
上銼劑,水煎服。寒熱往來,加柴胡、地骨皮;口干加五味子、麥門冬;膿清加黃 ;膿多加川芎;
肥肉遲生,加白蘞、肉桂。
\x棒瘡疔甲膏藥\x 止疼痛、收血水、消腫、去疔甲。
乳香 沒藥 孩兒茶 雄黃(各三錢) 輕粉(一錢) 官粉(一兩) 黃蠟(一兩)
先將豬脂入鍋煉出油冷定,卻將諸藥研成細(xì)末,入油攪勻,隨將黃蠟化開投入一處,又?jǐn)噭颍糜蛦?
紙攤成膏藥貼患處,量大小貼之。極能去疔甲、收膿水、消腫止痛。(內(nèi)宜用木耳散。)先用此藥水洗,
好的便快。防風(fēng)、荊芥、苦參、各等分,煎水洗。
\x生肌散\x (用前藥水洗后,摻藥。)
乳香 沒藥 孩兒茶 各等分為細(xì)末摻上,即止痛生肌。
\x去疔甲方\x 用雞子清加麝香少許,銀簪打成稀水,照疔甲處輕輕用簪子尖點上,上不多時,其疔
甲化爛取去,上散藥,外貼膏藥。一日一換?;M死肉之后,三四日換一次,不數(shù)日如初。
\x郁金膏\x 貼一切腫毒杖瘡。
生豬脂(熬去渣凈油一斤) 郁金(四兩) 生地黃(忌犯鐵器) 咀片入豬油內(nèi)煎枯,去藥渣,又
入凈黃蠟半斤化開,又入好潮腦一兩,瓷罐收入。每用一兩,加官粉二錢,熔化攪勻,攤油單紙上貼之。
\x英雄丸\x
乳香 沒藥 密陀僧 自然銅(燒紅淬二次) 地龍(即蚯蚓,焙干) 木鱉子(去殼) 花椒(各等分。)
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一丸,以酒化下?;蚺R刑方用,打不覺痛,任打,血不浸心,
妙不可言。

<目錄>卷之八
<篇名>折傷
屬性:折傷者,多有瘀血凝滯也。(宜用童便、黃酒各一鐘和而溫服,最能散瘀消滯,效。)
\x通導(dǎo)散\x 治跌撲傷損極重,大小便不通,乃瘀血不散、肚腹膨脹、上攻心腹、悶亂至死者,
先服此藥打下死血、瘀血,然后方可服補(bǔ)損藥。不可用酒,飲愈不通矣。亦量人虛實而用。
大黃 芒硝 枳殼(各二錢) 濃樸 當(dāng)歸 陳皮 木通 紅花 蘇木(各一錢) 甘草
上銼一劑,水煎熱服,以利為度。唯孕婦、小兒勿服。
\x麥斗散\x 治跌撲骨折,用藥一厘,黃酒調(diào)下。如重車行千里之候,其骨接之有聲。初跌之時整調(diào)
如舊對住,綿衣蓋之,勿令見風(fēng),方服藥、休移動。端午制,忌婦人雞犬等物。(孫都督傳。)
土鱉(一個,新瓦上焙干) 巴豆(一個,去殼) 半夏(一個,生用) 乳香(半分) 沒藥(半分)
自然銅(火燒七次,醋淬七次,用些須)
上為細(xì)末,每服一厘,黃酒送下。不可多用,多則補(bǔ)得高起。神效。
\x天靈散\x 天靈蓋用柴火燒存性為末,每二錢,黃酒,神效。
\x按骨效方\x
山梔(生為末五分) 飛羅面(三錢),姜汁調(diào)和搽患處,一夜,皮肉青黑是其驗也。一方治跌撲傷損,
逆氣作腫,痛不可忍者,用梔、白面為末,井水調(diào)搽,干則掃去,即效。
\x接骨膏\x
當(dāng)歸(七錢半) 川芎(五錢) 乳香(二錢半) 沒藥(五錢) 廣木香(一錢) 川烏
(四錢,煨) 黃香(六錢) 古錢(三錢,火煨酒淬七次) 骨碎補(bǔ)(五錢) 香油(一兩五錢)
上先將各藥為末,和油成膏,用油紙攤貼患處。如骨碎筋斷,用此復(fù)續(xù)如初。
\x白膏藥\x 治跌打或刀斧所傷,候血盡,用蔥、花椒煎水,將患處洗凈拭干敷藥,不必包裹,
其效如神。
白芨(一兩) 豬脂油(六兩) 蕓香(四兩) 樟腦(四兩) 輕粉 乳香 沒藥 孩兒茶
(各二錢) 片腦(五分。)
上各為末,將油銅鍋化開,先下白芨,次下蕓香、樟腦、兒茶,一二時取出離火,方下乳香沒藥,
候冷又下片腦、輕粉。此方不但生肌,凡瘡毒皆可貼之。膏成,將瓷罐內(nèi)盛之,每用油紙攤貼患處。
\x接骨散\x 治跌打損傷。能接筋續(xù)骨。用窩苣子不拘多少,微炒研細(xì)末,每服二三錢,同好酒調(diào)服。
\x接骨方\x 白蒺藜炒為末,每服一錢,熱酒調(diào)下,被蓋汗出即愈。
\x神效蔥熨法\x 治跌撲傷損。用蔥白細(xì)切,杵爛燒熱敷患處。如冷易之,腫痛即止。其效如神。
人墜馬,腹內(nèi)作痛,飲酒數(shù)杯,翌早,大便自下瘀血即安。此元氣充實,挾酒勢而行散。
一男子墜馬,腹有瘀血,服藥下之,致發(fā)熱、盜汗、自汗、脈浮澀。予以為重劑過傷氣血所致,投以
十全大補(bǔ)湯益甚,時或譫語,此藥力未及而然也。以前藥加炮附子五分,服之即睡,覺來頓安,再劑而安。

<目錄>卷之八
<篇名>金瘡
屬性:\x熱粘皮\x 治金瘡出血不止。
龍骨( ,三錢) 五倍子(二兩,半生半炒) 白礬(半生半枯。各一兩) 沒藥 乳香(各二錢)
無名異(一兩。)
上共為末,干摻患處。不作膿、不怕風(fēng)、立時止血、住痛、生肌,如神。
\x軍中一捻金\x
治金瘡傷破出血并狗咬。要端午日制。礦鍛石不拘多少炒研、生韭菜連根同搗作餅,陰干為末摻上,
止血生肌。
\x出箭方\x 花蕊石,其形似硫黃,出在陜西,有白斑點者,一味火 七次,為細(xì)末,撒在傷處周遭,
箭頭即出。
\x止痛生肌散\x 治刀斧傷、出血不止。
乳香 沒藥 兒茶 象皮(炒) 龍骨(水飛) 石膏( ,水飛) 黃丹 三七
上八味各等分,共為細(xì)末用之。
金瘡出血不止,用楮樹葉為末,搽上血即止。
梁閣老侄,金瘡腫痛,出血不止,寒熱口干,此氣虛血無所附而血不歸經(jīng)也。用補(bǔ)中益氣湯、五味、
麥門主之,陽氣復(fù)而愈。(方見癰疽。)

<目錄>卷之八
<篇名>破傷風(fēng)
屬性:破傷風(fēng)癥,河間云∶風(fēng)者,善行數(shù)變,入臟甚速,死生在反掌之間,宜急分表里虛實而用之。
破傷風(fēng),邪在表者,則筋脈拘急、時或寒熱、筋惕搐搦、脈浮弦也,宜散之。
\x羌活防風(fēng)湯\x 治破傷風(fēng),邪初在表者,急服此藥以解之。稍遲,則邪入于里,與藥不相合矣。
羌活 防風(fēng) 甘草 川芎 本 當(dāng)歸 白芍(各一錢) 地榆 細(xì)辛(各五分。)
上銼一劑,水煎食服。
破傷風(fēng),邪在半表半里者,則頭微汗、身無汗也,宜和之。
\x羌活湯\x 治破傷風(fēng)在半表半里,急服此湯。稍緩,邪入于里,不宜用。
羌活 菊花 麻黃 川芎 石膏 防風(fēng) 前胡 黃芩 細(xì)辛 甘草 枳殼 白茯苓 荊芥子
(各五分) 薄荷 白芷(各二分半)
上銼一劑,水煎服。
破傷風(fēng),邪傳入里者,舌強(qiáng)口噤、項背反張、筋惕搐搦、痰涎壅盛、胸腹?jié)M悶、便溺閉赤、時或出血、
脈洪數(shù)而弦也,(宜導(dǎo)之)。
\x大芎黃湯\x 治破傷風(fēng)在里,宜疏導(dǎo),急服此藥。
川芎 羌活 黃芩 大黃(各三錢)
上銼一劑,水煎溫服,臟腑通和為度。
一人斗毆,眉棱被打破傷風(fēng),頭面腫大發(fā)熱。以九味羌活湯熱服取汗,外用杏仁搗爛,入白面少許,
新汲水調(diào)敷瘡上,腫消熱退而已。
\x金刀如圣散\x 治破傷風(fēng)。
蒼術(shù)(八錢) 白芷 川芎 細(xì)辛 麻黃(各五錢) 川烏(炮) 草烏(炮各四錢) 薄荷(一錢)
上為末,每服一錢,熱黃酒調(diào)服,蓋覆,遍身汗出有驗。如治痛風(fēng),加滴乳香一錢。
\x玉真膏\x 治破傷風(fēng)及金刃傷、打撲傷損、并癲狗咬傷,能定痛生肌。
天南星(為防風(fēng)所制,服之不麻人) 防風(fēng)(各等分)
上為末,破傷風(fēng)以藥敷瘡口,然后以溫酒調(diào)一錢。如牙關(guān)緊急、角弓反張,用藥一錢,童便調(diào)下。
一、打傷欲死,但心頭微溫,以童便灌下二錢,并進(jìn)二服。
一、癲狗咬破,先口噙漿水洗凈,用綿拭干貼藥,更不再發(fā),無膿大有功。
\x一方\x 治破傷風(fēng)。
槐子一合炒,好黃酒一碗煎八分,熱服,汗出為愈。
\x一方\x 治破傷風(fēng)。
用野蘇子半生半炒為末,煉蜜丸如指頭大。每服一丸,熱黃酒下。
破傷風(fēng)外治之法
治跌打破頭面及刀傷破手足大口血流不止∶瀝青(即松香)不拘多少,碾為細(xì)末,將傷破瘡口用手捏湊
一處,以用藥末濃敷上,將凈布扎住。不怕風(fēng)、不懼水,旬日即痊。
\x治破傷風(fēng)\x 甘草,甘遂各等分,研成末,將蜂蜜并隔年老蔥頭共搗一塊,將瘡甲揭起,微將麝香先
撒于上,然后搭藥在上,點香至四寸,渾身汗出即愈。
\x灸法\x 治破傷風(fēng)及癲狗咬傷,此方最易而神效。
用核桃殼半邊,內(nèi)填稠人糞滿,仍用槐白皮親扣傷處,用艾灸桃核上。灸之,若遍身汗出,其人大困
即愈。若遠(yuǎn)年,只在瘡上灸之亦愈。

<目錄>卷之八
<篇名>湯火
屬性:\x治湯火傷\x 蛤蜊殼不拘多少,炙焦黃色,研細(xì)末。用生香油調(diào)膏敷之。
\x一方\x 以蜜調(diào)敷之,疼立止,不膿不痂效。
\x治湯火傷\x 用桐油二分、水一分,攪令勻,調(diào)入黃丹、石膏末敷之效。
\x黃白散\x 用榆樹根白皮為細(xì)末一兩、黃丹二錢,攪勻??疮彺笮?,用井水花調(diào)勻敷患處。若干,
再以涼水敷之。不唯止痛,三五日即痊?;蛉思沂Щ馃松?,照患處涂之。須臾,流水出可治;不流水,
是燒得太重,不可治也。然人彼燒亦同此斷。
\x湯火瘡方\x 槐子燒灰為末,香油調(diào)上即好。用槐皮炒,為末,香油調(diào)上亦好。
一男子火傷,兩臂 痛、大小便不利,此火毒傳于下焦。用生地黃、當(dāng)歸、芍藥、黃連、木通、山梔、
赤茯苓、甘草,一劑便清利,其痛亦止。乃以四物、參、 、白芷、甘草,而壞肉去;又?jǐn)?shù)劑而新肉生。
一男子,因醉被熱湯傷腿,潰爛發(fā)熱、作渴飲水、脈洪數(shù)而有力,此火毒為患。用生地黃、當(dāng)歸、芩、
連、木通、葛根、甘草十余劑,諸癥漸退;卻用生 、川芎、當(dāng)、芍、炙草、白芷、木瓜,新肉將完。
因勞忽寒熱,此氣血虛而然也。仍用參 之藥而五味、酸棗而安。又月余而瘡痊。
一人夜間回祿,煙熏致死者,以蘿卜汁灌之即蘇。

燈火闌珊 發(fā)表于 2008-9-15 08:00

目錄>卷之八
<篇名>蟲獸
屬性:一、狗咬傷。杏仁、甘草,口嚼搭傷處;又宜銀杏涂傷
處;又宜蓖麻子五十粒去殼,以井花水研成膏,先鹽水洗傷處,后敷此藥。
一、癲狗咬傷。用斑蝥七個,去翅足為末,酒調(diào)服。于小便桶內(nèi)見尿沫似狗形者為效。如無,再服,
須六七次,無狗形亦不再發(fā),甚效。又宜以斑蝥去翅,用糯米一撮(同炒黃去米,將斑蝥研末),面糊
丸如綠豆大,每七丸,溫酒下。又以番木鱉(即馬前子)磨水吃,即看腦頂上有紅頭發(fā),急宜摘去。
又宜用艾灸蒜切片一二七炷、五倍子末撒上包住,勿見風(fēng)。
一、蛇咬傷。用雄黃五錢、五靈脂一兩,共為末;每服二錢,好酒調(diào)服。仍敷患處良久,再進(jìn)一服。
又宜貝母去心,好酒服。又宜白芷為末,麥門冬湯調(diào)服立愈。又宜扛板歸不拘多少,其藥四五月生,至九月,
見霜即無葉,尖青如犁頭尖樣,藤有小刺,有子圓黑如睛,味酸;用藤葉搗汁,酒調(diào),隨量服之,用渣搭
傷處立愈。
\x又方\x 治蛇咬。食蒜飲酒,更用蒜搗爛涂患處,加艾于蒜上灸之,其毒自解。凡毒蟲傷并效。
一蝎螫傷。
\x妙化丹\x 治螫蝎蛇傷,宜端午日制,忌婦人、雞、犬沖之。
乳香 沒藥 輕粉 海螵蛸 雄黃(各五錢) 硫黃(二分)
上為細(xì)末,左邊被傷點左眼,右邊被傷點右眼,立刻神效。
\x六神散\x 治蝎螫疼痛不可忍者。
川烏 草烏 南星 半夏 香白芷 九節(jié)菖蒲(各等分)
上為末,每用少許。先以涎唾抹傷處,即將此藥搽之立止,神效。
一、蜘蛛咬成瘡。用雄黃一錢、麝香半分,為末,用蓼蘭
汁和,涂瘡上。如無蓼汁,以青黛五分入水內(nèi)和,涂之立愈。
\x治蝎螫方\x
川烏 草烏 野狼毒 半夏 南星 雄黃 膽礬(各三錢)
上共為細(xì)末,五月五日午時,以醋調(diào)丸,如鼠糞大,涂患處立愈。
\x一臭蟲方\x 用蕎麥秸熬水 淋,其蟲即死。
\x蟬花散\x 治夏月犬傷,蛆蟲極盛,臭惡不可近者。晉州吳推官佃客,五月收麥,用騾車搬載,
一小 引頭被一騾跑倒,又咬破二、三處,痛楚不可忍。五七日,膿水臭惡難近,又蛆蠅極盛不能救,
無如之何,臥于大門外車房中。偶一化飯道人見之,云我有一方,用之殊效,我傳與汝,修合服之,
蛆皆化水而出,蠅亦不敢近;又以寒水石水敷之,旬日良愈。眾以為神,故錄之。
蟬蛻 青黛(各五錢) 蛇退(一兩,燒存性) 華陰細(xì)辛(一錢五分)
上為細(xì)末,每服三錢,黃酒送下。

<目錄>卷之八
<篇名>中毒
屬性:人為百毒所中傷,其脈洪大者生,微細(xì)者死。又曰∶洪大而遲者生,微細(xì)而數(shù)者死。
大凡百毒所中,用甘草、綠豆水煎服之,能解百毒。
\x又方\x 不問一切諸毒,急宜多灌香油無慮。
\x解毒丹\x 治砒毒。若飲食中者易治,酒中得者難治。若在胸中作楚,可吐,急用膽礬三分研水
灌之即吐。若在腹中,宜下,后服此。
黃丹 水粉 青黛 焰硝 綠豆粉(各等分)
上為細(xì)末,以小藍(lán)按水調(diào)下。腹痛倍黃丹、豆粉,井花水調(diào)下。
\x解砒毒神方\x 用江西豆豉一兩、干蚯蚓一兩為末,涼水調(diào)服,不拘多少,立效。又宜用黃連煮水,
取汁去渣熬成膏,用黑牛膽停對加蜜少許,調(diào)稠得所,入瓷瓶內(nèi)。每用涼水化下,入口即活,雖不言,但
心口動者,還治得。又宜硫黃四錢、綠豆粉五錢,共為末,冷水調(diào)服,緩緩服之。冬月溫水服。如肚痛,
再加一服。待不痛,用雞毛探吐。吐后,用溫溫稀粥啜下。四五日不可食飯 。
誤吞木屑,搶喉不下,死在須臾,用鐵斧磨水灌下即效。
誤吞銅錢、銅物,多食核桃、或荸薺,其銅自爛。
誤吞針,蠶豆煮熱,同韭菜吃下,針同菜從大便而出。
誤吞水蛭,宜食蜜即化為水。又宜用田泥作丸,如櫻桃大,每一丸,白水下,水蛭即抱泥同下。一方用
濃茶多服亦效。
誤吞金銀銅錢等物不能化者,以砂仁濃煎湯服之,其物自下。
\x白衣丸\x 治男、婦、小兒誤吞麥芒、針刺、銅錢、雜魚等骨哽在喉中及喉閉腫痛,死在須臾。
烏賊魚骨 白茯苓 砂仁 山豆根 甘草 僵蠶(各五錢) 管仲(一兩五錢) 硼砂 麝香 珍珠
象牙 腦子(各少許)
上為細(xì)末,飛羅白面打糊丸,如梧桐子大,用蚌粉為衣,陰干。每用二丸,冷水浸化,頻頻咽服。又
將一丸口噙化尤妙。
\x治誤食粉毒\x 用伏龍肝水為末,百草霜為衣;淋稈灰水送下即解。
一男子,偶然低頭往暗處藏身,不言亦不答,以飲食俱背人竊食,人見之則食不下。諸人以為中邪,
用三牲祭之,其物經(jīng)宿,乃妻食之,病亦如是。諸醫(yī)莫識。余思必中鼠
涎,蓋鼠有大毒,用吳茱萸塞入貓口,以貓涎自出,將茱萸令夫婦服之,悉愈。
一藥室家人,正銼藥,忽仆地,不省人事,諸人以為中風(fēng)痰厥,乃訊于余。余曰∶此非病也,必藥氣
熏蒸中于藥毒,令與甘草煎湯灌之立醒。
一婦人,將燒酒貯在錫壺內(nèi),經(jīng)旬取服,止飲一小鐘,即醉悶不省,眾莫識其癥。余曰∶此中鉛毒也。
令以陳土攪水澄清,入甘草煎湯灌之即醒。

<目錄>卷之八
<篇名>骨鯁
屬性:\x神仙釣骨丹\x 治諸骨鯁喉,其骨自隨藥帶下或吐出,如神。
朱砂 丁香(各一錢) 血竭 磁石 龍骨(各五錢)
上為細(xì)末,黃蠟三錢為丸,朱砂為衣。每服一丸,香油煎好醋吞下。如要吐,用矮荷煎好醋吃,后用
濃茶任服。如無矮荷,以桐油代之。
\x治諸骨鯁喉\x 以象牙末吹之妙。又宜將狗倒吊起,涎出碗盛,以徐徐咽下,其骨化水,如神。又
宜燈芯,以竹筒填滿,火燒過,取燈芯灰,用米糖化開灌下,勿犯牙。
\x治骨鯁\x 白飴粉大口嚼咽即下。又宜硼砂大塊者,水洗凈,日夜噙化咽,其骨自軟。
\x治雞骨焦骨鯁\x 用霜梅肉捶成指大,作丸子,將綿裹,用線穿在肉,冷茶送下,扯住線頭在手,
一嘔即出。又宜用胡荽略擂,拌醋并渣咽下即下。

<目錄>卷之八
<篇名>五絕
屬性:五絕病者,一曰自縊死,氣已絕;二曰墻壁屋崩墜壓
死,氣已絕;三曰溺水死,氣已絕;四曰魘死,氣已絕;五曰產(chǎn)乳死,氣已絕。并可救治,又治卒然死,
并中風(fēng)不省人事等癥。半夏為末,如黃豆大吹入鼻中即活,心頭溫者,一日可治。
一、自縊死者,自旦至暮,雖已冷可治;自暮至旦則難治。此陰氣盛故也。然夏月夜短于晝,又熱,
猶應(yīng)可治。又云∶心下若微溫者,一日以上猶可治之。當(dāng)徐徐抱解,不得截繩上下,安被臥之。一人以
腳踏其兩肩,手挽其發(fā),常令弦急,勿使縱緩;一人以手按據(jù)胸上數(shù)摩動之;一人摩將臂脛屈伸之。若已
僵直,但漸漸強(qiáng)屈之并按其腹。如此少頃,雖得氣從口出,呼吸眼開,仍按莫置,亦勿勞之。須臾可治,
以溫飲粥灌之,更令兩人以管吹兩耳,此法最效。
一、自縊者,切不可割斷繩。宜以膝蓋或用手濃裹衣物緊頂谷道,抱起解繩放下,揉其項痕,搐鼻及
吹其兩耳,待其氣回,方可放手。若便泄氣,則不救矣。
一、自縊死者,宜從容安定心神,徐徐解下,慎勿割斷繩抱取。心下猶溫者,刺雞冠血滴口中即活。
男用雌、女用雄。一方雞屎白如棗大,酒半盞和,灌吸鼻中尤妙。千金方以蘭汁灌之,余法同上。
卒墮壓倒打死,心頭溫者,皆可救。將本人如僧打坐,令一人將其頭發(fā)控放低,用半夏末吹入鼻中。
如活,卻以生姜汁、清油攪勻灌之。
一、救溺死方,取灶中灰兩擔(dān)埋之,從頭至足,水出七孔即活。
一、溺水者,放大凳上臥著,將腳后凳站起二磚,卻蘸鹽擦臍中,待其水自流出,切不可倒流,水
出此數(shù)等。但心頭微熱者,皆可救治。又方,溺水死者,過一宿尚活。搗皂
角為末,綿裹納下部,須臾,水出即活。一方,急解死人衣帶,艾灸臍中即活。
一、救鬼魘死不省并中惡者。皂角為末,如綠豆大許,吹入鼻中即嚏,則氣通而活。
一、魘死,不得近前喚,但痛咬其腳跟及唾其面。不省者,移動些少臥處,徐徐喚之。原有燈則存,
無燈則不可點燈。用皂角末吹兩鼻則活。
一、臥忽不語,勿以火照之殺人。但以痛嚙大拇指甲際而唾其面則活。取韭菜汁吹鼻孔,冬月用韭菜
根搗汁灌口中。
一、卒魘,用雄黃末吹鼻孔中即活。
一、從高處墮下,瘀血中心欲死。淡豆豉一盞,水煎去渣服。若便覺氣絕不能言,取藥不及,掰開口
以熱小便灌之。
一、救冬月墮水凍死,凡四肢冷、口不能言,只有微氣者,不可便以火炙。用布袋盛熱灰放在心頭,
冷即換熱者。待眼開,卻用溫酒或姜湯灌之。
一、救挾暑死,不可使冷水,冷之即死。宜用溫湯常摩洗其心腹間。如途路,急切用路上熱土置臍間,
令人便尿其臍中即活。一用路上熱土、大蒜等分,搗研水調(diào)去渣浸飲之即活。

<目錄>卷之八
<篇名>膏藥
屬性:彰德府、趙王府秘傳。
\x萬病無憂膏\x 治風(fēng)寒濕氣所致,跌撲閃挫傷損,一切疼痛,皆貼患處。心腹痛,俱貼患處,哮吼
喘嗽,貼背心;瀉痢,貼臍上;頭痛、眼痛,貼太陽穴。及治一切無名腫毒、癰疽發(fā)背、疔瘡癤毒、流注
濕毒、 瘡,初覺痛癢便貼患處
即消;已成,亦能止痛箍膿、長肉生肌。百發(fā)百中,其功不能盡述。
川烏 草烏 大黃(各六錢) 當(dāng)歸 赤芍 白芷 連翹 白蘞 白芨 烏藥 官桂 木鱉子
(各八錢) 槐 桃 柳 桑 棗枝(各四錢) 加苦參、皂角(各五錢)
上銼劑,用真香油二斤浸藥一宿,用火熬至藥焦色,以生絹濾去渣不用,將油再熬一滾,入飛過黃丹
十二兩炒過,陸續(xù)下,槐柳棍攪不住手,滴水成珠為度。離火,吹入乳香、沒藥末各四錢,攪勻收貯,
退火毒聽用。一方加蘇合香二錢尤妙。
\x萬應(yīng)紫金膏\x 治跌撲傷損、手足肩背并寒濕香港腳風(fēng)毒,痛不可忍。
瀝青(二斤半) 威靈仙(二兩) 蓖麻子(一百粒,去殼研) 木鱉子(二十八個,去殼研爛)
乳香(一兩,筍箬炙為末) 沒藥(一兩,為末) 黃蠟(二兩) 生姜(一斤,搗汁一碗) 麻油
(夏二兩,春秋三兩,冬四兩,先同靈仙熬,去渣,滴水不散為度。)
上將瀝青研末,同二汁下鍋熬化,看二汁盡時,卻起火,桃柳條不住手?jǐn)噭?,卻入前靈仙油同熬,再
下木鱉子、蓖麻子搗勻入內(nèi)攪,又下乳沒、黃蠟再攪,即成膏矣。每用好濃絹紙攤貼,先將姜擦患處,
后粘貼,即用烘熱鞋底熨之。瀉痢貼丹田;咳嗽、吐血貼背心;心疼貼心上;風(fēng)損貼患處。
\x海仙膏\x 治風(fēng)損諸瘡、癰疽腫毒并效。
赤葛 苦參(各等分)
上二味銼片,用香油浸過,煎至焦枯濾去滓,秤香油一斤凈,再煎沸,徐徐入密陀僧、水粉各四兩。
\x千捶膏\x
用松香(明凈者,不拘多少為末) 蓖麻子仁,同入石臼內(nèi)搗爛成膏。如稀,則加松香;如稠,
則加麻仁。須要稀稠得所,取出入水中,扯拔數(shù)次,再入乳香、沒藥、血竭、孩兒茶,各為末少許。
頑瘡加輕粉、龍骨,再扯令勻,瓷器收貯。每用時,重湯化開,綿帛攤上貼患處神效。

<目錄>卷之八
<篇名>通治
屬性:\x尹蓬頭祖師秘傳混元丹\x 專治大人、小兒諸虛百損、五勞七傷,小兒百病隨后引用之。
詩曰∶
百花未放此花先,修合成丹號混元;
能除腹內(nèi)諸般疾,安神定志最延年;
嬰兒胎毒驚風(fēng)癥,疳積瀉痢嘔痰涎;
立奏奇功真可羨,老無風(fēng)疾少無癲。
又曰∶
乘鶴西風(fēng)出華州,袖藏千載混元球;
紅鉛黑汞東西產(chǎn),白雪黃芽次第收;
孔子泣麟周道否,卞和識玉楚王休;
藥中消息誰人會,脫卻紅塵自在游。
混元衣(干者二錢,按中央) 梅花(三錢,按北方明白雪解痘元方一兩) 辰砂(甘草一兩水煮,
過半日,一兩研細(xì)為衣,按西方,去甘草) 甘松(四錢,去毛,按秋金) 滑石(六兩,牡丹皮二兩
煎水,去丹皮用汁煮干為度,按北方粉草一兩,去皮,按東方) 莪術(shù)(三錢,火煨過,按東方)
宿砂(三錢,去皮,按西方) 益智仁(六錢,去殼,按西方) 人參(一錢,去蘆,按東方) 木
香(一錢,按東方) 黃 (一錢,按西方) 山藥(二錢五分,按北方,姜汁炒) 香附(一兩,按東方)
桔梗(去蘆,一錢,按東方) 白茯苓(二錢五分,去皮,按北方) 白茯神(二錢五分,去皮木,按北方)
遠(yuǎn)志(一錢五分,甘草水泡去心)
麝香(三分,按中央) 丑玄(三分,按中央) 空個玄(一錢,按西方) 金箔(二帖為末,按西方)
上共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龍眼大。量人大小加減丸數(shù)用之。中風(fēng)痰厥、不省人事,姜湯研下,
宜出汗。傷寒夾驚發(fā)熱,蔥姜湯研下,宜出汗。停食嘔吐、大便酸臭腹脹,姜湯下。赤白痢,里急后重,
陳倉米湯下。大便去血,槐花、陳倉米湯下。小便不通,車前子湯下。夜出盜汗,浮小麥湯下。發(fā)熱,
金錢薄荷湯下。痘疹不出,升麻湯下。積聚腹痛,姜湯下。喘急咳嗽,麻黃杏仁湯下。疝氣偏墜,小茴、
大茴湯下。蟲痛,苦楝根皮湯下。急驚搐搦,薄荷湯下。夜喘不止,燈芯灰湯下。慢驚,人參白術(shù)湯下。
諸病后,無精神、少氣力、不思飲食,姜棗湯下。胎寒,手足冷、口氣涼、腹痛腸鳴,姜蔥下。面目四肢
浮腫面黃,茯苓皮、桑白皮、大腹皮、陳皮、姜皮湯下(即五皮散。)瘧疾,槐、柳枝各五寸、姜三片煎
熟一宿,五更溫?zé)崴拖?。疳熱身瘦、肚大、手足?xì)、大便或淋或泄、小水如泔,陳倉米湯下。
敕封通微顯化真人(即赤腳張三峰神仙所授。)
\x神仙萬億丸\x
朱砂(透明鏡面者佳) 巴豆(去殼并心膜) 寒食面(于清明前一日名寒食,用白面不拘多少,
好酒和面一塊包細(xì)干面在內(nèi),蒸熟聽用。)
上各五錢,先將朱砂研細(xì),以入巴豆,又研極細(xì),卻將寒食面去包皮取內(nèi)細(xì)面,用好酒打成膏蒸熟入
藥內(nèi),仍又同研百余下為丸,如黍米大。每服三五丸,看人大小,加減用之。各隨癥用引于后∶感冒風(fēng)寒
發(fā)熱,姜蔥煎湯下,出汗;內(nèi)傷飲食生冷,茶下;心痛,艾醋湯下;腹痛,淡姜湯下;霍亂吐瀉,姜湯下;
赤痢,茶清下;白痢,姜湯下;赤白痢
疾,姜茶湯下;瘧疾作寒,姜湯下;心膨脹,姜湯下;伏暑傷寒,冷水下;諸蟲作痛,苦楝根皮湯下;
小便不通,燈芯湯下;積聚發(fā)熱,茶清下,大便閉結(jié),茶清下;急慢驚風(fēng),薄荷湯下;咳嗽痰喘,姜湯下。
\x神應(yīng)救苦丹\x 治諸風(fēng)百毒如神。
大川烏(略炮) 肥草烏(略炮) 蒼術(shù) 青皮(去瓤) 生地黃 西芎 枳殼(麩炒) 白芍
(各五錢) 五靈脂(二兩)
上共為細(xì)末,酒打糊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細(xì)嚼,熱酒送下,汗出即效。若為小丸亦可。
不飲酒者,冬月熱水下。一治頭風(fēng)腫痛、心腹痛、腳跟痛、疝氣痛、手背痛、遍身骨節(jié)痛、破傷風(fēng)痛、
棒瘡?fù)础b疽發(fā)背及一切惡瘡?fù)础?

<目錄>卷之八
<篇名>奇病
屬性:一,項上生瘡如櫻桃大有五色,瘡破則項皮斷,但逐日飲牛乳自消。
一、寒熱不止,經(jīng)月后,四肢堅如石,以物擊之,一似鐘磬,日漸瘦惡。用茱萸、木香等分煎湯服即愈。
一、大腸頭出寸余痛苦,直候干自退落又出,名為截腸病。若腸盡乃不治。但初截寸余可治。用芝麻油
器盛之,以臀坐之,飲火麻子汁數(shù)升愈。
一、口鼻中腥臭水流,以碗盛之,有鐵色 魚如粳米大,走躍不住,以手提之,即化為水,此肉壞矣。
任意饌食雞肉愈。
一、腹上麻痹不仁,多煮蔥白吃之自愈。
一、婦人,小便中出大糞,名交腸。服五靈散效。如未盡愈,可用舊 頭燒灰酒服之。
一、兩足心凸如腫,上面青黑色,豆瘡硬如釘子,履地
不得,脛骨破碎,跟髓流出,身發(fā)寒顫,唯思飲食,此是肝腎氣冷熱相吞。用炮川烏頭末敷之,煎韭菜湯服,
效。
一、腹脹經(jīng)久,忽瀉數(shù)升,晝夜不止,服藥不驗,乃為氣脫。用益智子煎濃湯服立愈。
一、四肢節(jié)脫,但有皮連,不能舉動,名曰經(jīng)解。用酒浸黃蘆三兩,經(jīng)一宿取出,焙干為末,每服二錢,
酒調(diào)下,服盡安。
一、玉莖硬不痿,精流不歇,時時如針刺,捏之則脆,乃為腎滿漏疾。用韭菜、破故紙各二兩為末。
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六分,作三次飲之,愈則住服。
一、咽喉間生肉,層層相疊,漸漸腫起不痛,多日,乃有竅子,臭氣自出,遂退飲食。用臭橘皮煎湯連
服愈。
一、腹中如鐵石,臍中水出,旋變作蟲行之狀,繞身匝啄,癢痛難忍,撥掃不盡。用濃煎蒼術(shù)浴之,
以蒼術(shù)末入麝香少許,水調(diào)服,痊。
一、眼前常見諸般禽蟲飛走,以手捉之則無,乃肝膽經(jīng)為疾。用酸棗仁、羌活、玄明粉、青葙子花各一兩
為末。每服二兩,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和渣飲,一日三服。
一、大腸蟲出不斷,斷之復(fù)生,行坐不得。用鶴虱末,水調(diào)五錢服之自愈。
一、眼睛垂出至鼻,如黑角色,痛不可忍,或時時大便出血,名曰肝脹。用羌活煎汁,服數(shù)盞自愈。
一、腹中有物作聲,隨人語言,用板藍(lán)汁一盞分五服服之。又名應(yīng)聲蟲,當(dāng)服雷丸自愈。
一、有飲油五升以來,方始快活,又得吃則安,不爾則病,此是發(fā)入胃,被氣血裹了化為蟲。用雄黃半
兩為末,水調(diào)服,蟲自出。如蟲活者,置于油中,逡巡間連油潑之長江。
一、治臥于床,四肢不能動,只進(jìn)得食,好大言,說吃物,謂之失說物望病。治法∶如說食豬肉時,
便云爾吃豬肉一頓,病者聞之即喜,遂置肉令病患見,臨要卻不與吃。此乃失他物望也,當(dāng)自睡中涎出自愈。
一、手十指節(jié)斷壞,唯有筋連,無節(jié)蟲行如燈芯,長數(shù)尺余,遍身綠毛卷,名曰血余。以茯苓、胡黃連
煎湯飲之愈。
一、遍身忽皮里混混如波浪聲,癢不可忍,抓之血出不能解,謂之氣奔。以人參、苦梗、青鹽、細(xì)辛各
一兩,作一服,水二碗,煎十?dāng)?shù)沸,去渣飲盡便愈。
一、眼白渾黑,見物依舊,毛發(fā)直如鐵條,雖能飲食,不語如醉,名曰血潰。用五靈脂為末,二錢酒調(diào)下。
一、著艾灸訖,大痂便退落,瘡內(nèi)鮮肉片子飛如蝶形狀,騰空去了,痛不可忍,是血肉俱熱。用大黃、
樸硝各半兩為末,水調(diào)下,微利即愈。
一、臨臥渾身虱出約至五升,隨至血肉俱壞,每宿漸多,癢痛不可言狀。雖吃水臥床,晝夜號哭,舌尖
出血不止,牙齒俱黑,唇動鼻開。但飲鹽醋湯十?dāng)?shù)碗即安。
一、眼赤、鼻孔大喘、渾身出斑、毛發(fā)如銅線,乃胃中熱毒瓦斯結(jié)于下焦。用白礬、滑石各一兩為末,作
一服,水三碗煎,至半冷不住飲,候盡乃安。
一、有蟲如蟹走于皮膚下,作聲如小兒啼,為筋肉之化。用雄黃、雷丸各一兩為末,摻在豬肉片上,熱
吃盡自安。
一、手足甲忽然長倒生肉刺如錐,痛不可忍,吃葵萊自愈。
一、鼻中毛出,晝夜可長一二寸,漸漸粗圓如繩,痛不可忍。雖忍痛摘去一莖,即后更生,
此因食豬羊肉過多。遂用乳香、 砂各一兩為末,以飯丸,如梧子大??招摹⑴R臥各一服,
水下十粒,自然脫落。
一、面上及遍身生瘡,似貓兒眼,有光彩、無膿血,但痛癢不常、飲食減少,久則透脛,名曰寒瘡。
多吃魚、雞、韭、蔥自愈。
一、腸破,腸出臭穢,急以香油沫腸,用手送入,煎人參、枸杞淋之,皮自合矣。吃羊腎粥十日即愈。
一、鼻中氣出盤旋不散,涎如黑墨色,過十日,漸漸至肩胸,與肉相連,堅勝金鐵,無由飲食,此多
因瘧后得之。煎澤瀉湯,日飲三盞,連服五日愈。
一、遍身忽肉出如錐,既癢且痛,不能飲食,此名血擁。若不速治,潰而膿出。以青皮蔥燒灰淋洗,
吃豉湯數(shù)盞自安。
一、眉毛搖動,目不能視,交睫,喚之不應(yīng),但能飲食,有經(jīng)日不效者,用蒜三兩取汁,酒調(diào)下即愈。
一、毛竅節(jié)次血出,若血不出,皮脹膨如鼓,須臾,眼、鼻、口被氣脹合,此名脈溢。飲生姜、水汁
各一二盞即安。
一、忽然氣上喘,不能言語,口中汁流吐逆,齒皆搖動,氣出轉(zhuǎn)大則悶絕蘇復(fù),如是名曰傷寒并熱霍亂。
用大黃、人參末各半兩,水三盞煎至一盞,去渣熱服可安。
一、口內(nèi)生肉球臭惡,自己惡見,有根線長五寸余如釵股,吐球出飲食也,卻吞其線,以手輕捏,痛
徹于心,困不可言。用水調(diào)生麝香一錢,服三日,驗。
一、渾身生潦泡如甘棠梨,每個破出水,內(nèi)有石一片如指甲大,泡復(fù)生摘肌肉不可治。急用荊三棱及
蓬萊術(shù)各五兩
為未,分二服,酒調(diào)連進(jìn)愈。
一、頭面發(fā)熱有光色,他人手近之如火燒,用蒜取汁半兩,酒調(diào)下,吐如蛇狀,遂安。
一、人自覺自形作兩人,并臥不別真假,不語問亦無對,乃是離魂。用辰砂、人參、茯苓濃煎湯服,
真者氣爽,假者化也。
一、男子,自幼喜飲酒,成丁后日飲一二升不醉,片時無酒,叫呼不絕。全不進(jìn)飲食,日就衰弱。
其父用手巾縛住其手足,不令動搖,但扶少立,卻取生辣酒一壇,就于其子口邊打開,其酒氣沖入口中,
病者必欲取飲,堅不與之飲。須臾,口中忽吐物一塊,直下壇中,即用紙封裹壇中。用猛火燒滾,約
酒干一半,即開視之。其一塊如豬肝樣約三兩重,周遭有小孔如針眼,不可數(shù)計。棄之于江,飲食復(fù)舊,
雖滴酒不能飲矣。
一、夜間飲水,誤吞水蛭入腹,經(jīng)停月余日,必生下小蛭,能食人肝血,腸痛不可忍,面目黃瘦,
全不進(jìn)食。若不早治,能令人死。用田中干泥一小塊、死魚三四個,將豬脂熔攪勻,用巴豆十粒去殼膜研
爛,入泥內(nèi)為丸,如綠豆大,用田中冷水吞下十丸,小兒只用三丸至五丸。須臾大便,蛭蟲一時皆瀉出。
卻用四物湯加黃 煎服,生血補(bǔ)理。(方見補(bǔ)益。)
一、婦人產(chǎn)后,忽兩乳伸長細(xì)小如腸,垂下直過小肚,痛不可忍,危亡須臾,名曰乳懸。將川芎、當(dāng)
歸各二斤,半斤銼散于瓦石器內(nèi),用水濃煎,不拘時候多少溫服;余一斤半銼作大塊,用香爐慢火逐漸燒煙,
安在病患面前桌子下,要煙氣在上不絕,令病患低伏桌子上,將口鼻及病乳常吸煙氣,直候用此一料藥盡,
看病癥如何?;蛭慈?,略縮減,
再用一料如前法煎服及燒煙熏吸必安。如用此二料已盡,雖兩乳略縮上而不復(fù)舊,用冷水磨蓖麻子一粒,
于頭頂心上涂,片時后洗去,則全安矣。
一、婦人臨產(chǎn),服催生藥驚動太早。夫肉離經(jīng)而用力太過,以肓膜有傷,產(chǎn)后水道中垂出肉線一條約
三尺,母牽引心腹痛不可忍,以手微動之,則痛欲絕。先服失笑散數(shù)服,仍用老生姜三片凈洗,不去皮,
于石缽臼內(nèi)研爛,用清油二斤拌勻,入鍋內(nèi)炒熟,以油干焦為佳。先用熟絹緞綾五尺長折作結(jié),左令穩(wěn)重
婦人輕輕盛起肉線,使之屈曲作一團(tuán),放在水平交道,卻用絹袋兜裹,候油姜稍溫,傳在肉在線熏。覺
姜漸冷,又用熨斗火熨熱,使之常有姜氣。如姜氣已去,除去,又用新者。如此熏熨一日一夜,其肉線已
縮大半。再用前法,越二日,其肉縮盡入腹中,其病全安。卻再服失笑散、芎歸湯補(bǔ)理。切不可使肉線斷
作兩截,則不可醫(yī)。
一、人患勞瘵兩年,諸藥不效。一日聞肉味,其腹痛不可忍,又恐傳染,移至空房。候其自終經(jīng)停三
日,病者腹痛,氣息將絕,思憶肉味之急,忽有人惠雞子三枚,其病患俯仰取火,低頭取瓦銚煎熟,吹火,
屢燃屢滅,鼻中如有所礙。將熟間,忽嚏噴一聲,有紅線一條自鼻中出,牽抽約二尺長,趨下瓦銚中。病
人知是怪物,急用碗復(fù)。煎銚中,盡力燒火不佳,其銚自裂,方住火。開銚視之,乃是小蟲一條,頭目皆見,
已鍛死,如鐵線樣。示家人后,棄之于江,其病即安。
一、居民,逃避石室中,賊以煙火熏之,欲死。迷悶中摸索得一束,其以蘿卜嚼汁下咽而蘇。又炭煙熏
之往往致死,含蘿卜一片著口中,煙起不能毒人?;蝾A(yù)曝干為末備用亦可。或新水擂爛干蘿卜飲之亦可。
一,自行癲穿斷舌心,血出不止。以米醋用雞翎刷所斷處,其血即止。仍用真蒲黃、杏仁去皮尖、
硼砂少許研為細(xì)末,煉蜜調(diào)藥,稠稀得所,噙化而安。
一、身上及頭面上浮腫如蛇伏者,用雨滴階磉上苔痕一錢,水化開,噙蛇頭上立消。
一、病患,齒無色,舌上白,或喜睡不知痛癢處,或下利,宜急治之下部。不曉此者,但攻其上,不
以為意則下部生蟲,食其肛爛見五臟便死。燒艾于管中熏下部,令煙入,更入少雄黃良。
一、人被蜘蛛咬,腹大如孕。其家棄之,吃食于道,有僧遇之,教飲羊乳,未幾日而平。
一、妖魅貓鬼病患,不肯言鬼。以鹿角屑搗末,以水調(diào)服方寸匕即實言也。
一、蛟龍生子在芹菜上,食之入腹,變成龍子,須慎之。用錫粳米、杏仁、乳餅煮粥,食之二升。
三服,吐出蛟龍子,有兩頭。
一、鬼擊之病,得之無漸卒者,如刀刺狀,胸脅腹內(nèi)切痛不可抑按,或即吐血、衄血、下血,一名鬼排。
斷白犬頭取熱血一升飲之。
一、馬希圣,年五十余。性嗜酒,常痛飲不醉,糟粕出前竅,便溺出后竅,六脈皆沉澀。與四物湯加
海金沙、木香、檳榔,木通、桃仁,服而愈。此人酒多氣肆,酒升而不降,陽極虛,酒濕積久生熱,
煎熬血干,陰亦太虛,陰陽偏虛,皆可補(bǔ)接。此人中年后,陰陽虛時,暫可活者,以其形實,酒中谷氣尚在,
三月后,其人必死。后果然。

<目錄>
<篇名>云林暇筆(凡十二條)
屬性:一、醫(yī)家十要∶
一存仁心,乃是良箴,博施濟(jì)眾,惠澤斯深。
二通儒道,儒醫(yī)世寶,道理貴明,群書當(dāng)考。
三精脈理,宜分表里,指下既明,沉 可起。
四識病原,生死敢言,醫(yī)家至此,始至專門。
五知氣運,以明歲序,補(bǔ)瀉溫涼,按時處治。
六明經(jīng)絡(luò),認(rèn)病不錯,臟腑洞然,今之扁鵲。
七識藥性,立方應(yīng)病,不辨溫涼,恐傷性命。
八會炮制,火候詳細(xì),太過不及,安危所系。
九莫嫉妒,因人好惡,天理昭然,速當(dāng)悔晤。
十匆重利,當(dāng)存仁義,貧富雖殊,藥施無二。
一、病家十要∶
一擇明醫(yī),于病有裨,不可不慎,生死相隨。
二肯服藥,諸病可卻,有等愚人,自家擔(dān)擱。
三宜早治,始則容易,履霜不謹(jǐn),堅冰即至。
四絕空房,自然無疾,倘若犯之,神醫(yī)無術(shù)。
五戒惱怒,必須省悟,怒則火起,難以救獲。
六息妄想,須當(dāng)靜養(yǎng),念慮一除,精神自爽。
七節(jié)飲食,調(diào)理有則,過則傷神,太飽難克。
八慎起居,交際當(dāng)祛,稍若勞役,元氣愈虛。
九莫信邪,信之則差,異端誑誘,惑亂人家。
十勿惜費,惜之何謂,請問君家,命財孰貴。
一、醫(yī)家、病家通病
一、南方人有患病者,每延醫(yī)至家診視后,止索一方,
命人購藥于市。不論藥之真?zhèn)危袩o炮制輒用。服之不效,不責(zé)己之非,唯責(zé)醫(yī)之庸,明日遂易一醫(yī)。
如是者數(shù)致使病癥愈增,而醫(yī)人亦惑亂,莫知其所以誤也。吁!此由病家之過歟,亦醫(yī)家之不明歟?
一、北方人有患病者,每延醫(yī)至家,不論病之輕重,乃授一二金而索一二劑,刻時奏效。否則,
即復(fù)他求,朝秦暮楚。殊不知人稟有虛實,病感有淺深,且夫感冒腠理之疾;一二劑可愈。至于內(nèi)傷
勞痛瘵之癥,豈可一二劑可愈哉?此習(xí)俗之弊,誤于人者多矣,唯智者辨之。
一、醫(yī)道,古稱仙道也。原為活人,今世之醫(yī),多不知此義。每于富者用心,貧者忽略,此非醫(yī)
者之恒情,殆非仁術(shù)也。以余論之,醫(yī)乃生死所寄,責(zé)任匪輕,豈可因其貧富而我之濃薄哉?告我同志者,
當(dāng)以太上好生之德為心,慎勿論貧富。均是活人,是亦陰功也。
一、凡病家延醫(yī),乃寄之以生死,禮當(dāng)敬重,慎勿輕藐。貧富不在論財,自盡其誠,稍褻之,則非
重命者耳。更有等背義之徒,本得醫(yī)人之力,病愈思財,假言昨作何福易于某人之藥。所為吝財之計,
不歸功于一人。吁!使不得其利,又不得其名,此輩之心,亦不仁之甚矣。
一、常見今時之人,每求醫(yī)治,令患者臥于暗室帷 之中,并不告以所患,止令切脈。至于婦人,
多不之見,豈能察其聲色?更以錦帕之類護(hù)其手,而醫(yī)者又不屑于問,縱使問之,亦不說,此非所以求
其愈病,將欲難其醫(yī)乎。殊不知古之神醫(yī),尚且以望、聞、問、切四者,缺一不可識病。況今之醫(yī)未必如
古之神,安得以一切脈而洞知臟腑也耶?余書此奉告世之患病者,延醫(yī)至家,罄告其所患,令醫(yī)者對癥切
脈,了然無疑,則用藥無不效矣。昔東坡云∶“吾求愈疾而
已,豈以困醫(yī)為事哉!
一、吾道中有等無行之徒,專一夸己之長,形人之短。每至病家,不問疾 ,唯毀前醫(yī)之過,以駭患者。
設(shè)使前醫(yī)用藥盡是,何復(fù)他求?蓋為一時,或有所偏,未能奏效,豈可概將前藥為庸耶?夫醫(yī)為仁道,
況授受相傳,原系一體同道。雖有毫末之差,彼此亦當(dāng)護(hù) 。慎勿訾毀,斯不失忠濃之心也。戒之戒之!
一、人道至要∶
存心以仁為主,修己以敬為主,
慎獨以誠為主,克欲以剛為主,
出語以確為主,制行以清為主,
接物以恭為主,處事以義為主,
容貌以壯為主,衣冠以正為主,
飲食以節(jié)為主,滋味以淡為主,
起居以早為主,步履以安為主,
坐臥以常為主,游覽以適為主,
讀書以勤為主,作文以精為主,
窮經(jīng)以理為主,觀史以斷為主,
吟詩以情為主,立言以訓(xùn)為主,
學(xué)術(shù)以儒為主,異端以關(guān)為主,
日用以儉為主,交際以稱為主,
辭受以禮為主,事君以忠為主,
事親以孝為主,兄弟以讓為主,
子孫以教為主,妻外家以分為主,
男女以別為主,宗黨以睦為主,
朋友以信為主,故舊以濃為主,
食之以濟(jì)為主,爭斗以釋為主,
祀先以思為主,祭神以齊為主,
御下以恩為主,奉上以謹(jǐn)為主,
處常以經(jīng)為主,處變以權(quán)為主,
守官以廉為主,御眾以恕為主,
行政以德為主,教民以倫為主,
斷獄以哭為主,使民以時為主,
稅斂以薄為主,形罪以省為主,
良善以旌為主,奸宄以懲為主,
民財以惜為主,民力以寬為主,
田上以墾為主,蠶桑以植為主,
城廓以完為主, 以寧為主,
盜賊以息為主,流移以還為主,
兵甲以繕為主,士卒以練為主,
馬政以孳為主,鹽鐵以均為主,
商賈以通為主,交易以平為主,
器皿以備為主,材木以儲為主,
魚鱉以蕃為主,雞豕以育為主,
橋梁以葺為主,道路以平為主,
關(guān)市以積為主,河漕以疏為主,
邊塞以防為主,夷犯以霸為主。
一、間評世病∶
常見人家子弟,在于父母之前有因分財產(chǎn)而怨父母不均者,有聽妒妻言而怨父母不慈者,
有摭實己過而怨父母不道者,有放肆奢侈而怨父母拘管者,有飲酒嫖賭而怨父母鈐束者,
有私其妻而罔顧父母衣食者,有濃于外戚而薄于父母用度者,有兄弟執(zhí)定輪養(yǎng)而致父母饑寒者,
有父勞于耕收,母
勞于井臼,夫妻閑過而還說父母不是者,有父母患病不請醫(yī)藥而借言老疾難治者,有父母衰老不行扶勞而
輒言應(yīng)該作蠱者。若此之類,難以備述。鳴呼!父母在日,不行孝敬,視如路人,及至歿后,卻乃披麻帶孝,
揚聲號哭,請僧供佛,修齋追薦,盛張鼓樂,唱戲暖伴,置備佳肴,美饌,異果醇漿,侍奉賓客,恐不
盡情,扎造樓碑,做紙馬人等物,炫目壯觀。徒有千金之費,全無一毫之益。語云∶生事之以禮,死葬之
以禮,祭之以禮。不遵大圣之成言,且悖文公之家禮;不唯取譏于達(dá)者,抑且貽笑于大邦。端書茲數(shù)句,
謹(jǐn)白世人一覽,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暗室虧心,神會搜檢,禍福報應(yīng),不錯半點。言雖不文,意思浮淺,
世病可革,古風(fēng)可遷,慎之!戒之!愚言可覘。
一、放肆訓(xùn)∶
嘗見世人負(fù)少年豪氣,胸襟高傲,言語剛強(qiáng),將謂無人,唯知有己;眼空四海,欺侮一方;好儀人之
丑態(tài),不責(zé)己之過失;口勝魚腸利劍,舌賽吹毛快刀,尤善于拒諫 非,難逃乎鄉(xiāng)間輿論。一日時衰運去,
禍起蕭墻,常抱造次之驚,恒懷顛沛之厄,陷入重典,淹禁縲紲。浪費萬貫,難求一生,蓋為不仁之所召也。
嗚呼!豈若遵禮懼法,屈己右人,存心恭敬,安分修德,使鄉(xiāng)黨稱為端人乎。
一、斗訟訓(xùn)∶
竊見今人,偶因一言之忿不忍,或錙銖之利不均,則然斗毆構(gòu)訟。夫我欲求勝于彼,則彼欲求勝于我矣。
仇仇相結(jié),怨怨相報,遭官刑考訊,身罹重罪,久禁囹圄,苦不堪言,以致父母憂泣、兄弟愁悲、妻子驚哭、
朋友嘆息,損千金而身命不保,盡百計而無隙可脫,破家蕩產(chǎn),禍貽兒孫,尚未已也。鳴呼!豈若念忍一時,
后退一步,饒讓一著,庶幾安家樂業(yè),得享康福,使鄉(xiāng)里稱為善人乎。

燈火闌珊 發(fā)表于 2008-9-15 08:01

<目錄>
<篇名>敘云林志行紀(jì)
屬性:志行紀(jì)何紀(jì)?云林生平之志,素履之行也。志行何紀(jì)之?昔余先君令扶構(gòu)恙幾危。余請告就省,
當(dāng)時皇皇驚怖,賴云林診攝救藥,先君得以康復(fù)。余為先君而戴云林,誠通家而骨肉者也。稔知其為人之實,
因歷舉其志行,而為之紀(jì),重嘉善也。
云林世為金溪人,姓龔氏,名廷賢,字子才。生而岐嶷,仁孝天畀,襟度汪洋,卓乎為昭代人豪。早歲
業(yè)舉子,飽經(jīng)術(shù),操觚染翰,發(fā)為文詞,云錦天葩,燦然立就。將有志南溟,效用廊廟,以大究厥施,
緣數(shù)奇不第,遂纘父業(yè),精于醫(yī)。謂達(dá)則為良相,不達(dá)則為良醫(yī),均之有補(bǔ)于世道也。
始游許昌,如扶溝,詣都下,即受知于太學(xué)士中玄高公,定西侯文益蔣公,大司寇三川劉公。聲名燁
燁播京師,隨被命拜官榮歸。既而,由金陵復(fù)抵大梁,在在馳聲,起死回生,活人無算。王侯公卿賓禮敬
慕,迎候接踵,贈以詩章,旌以扁額,絡(luò)繹不絕。而周藩海陽王 湖,安昌王靜觀,大宗正西亭,及當(dāng)?shù)罁?
臺洪溪衷公,翰林玉陽張公,學(xué)憲一申楊公尤加毖焉!然賦性廉介,樂于施濟(jì)而不責(zé)報。諸元老薦紳先生
酬以金幣而不可卻者,雖受之,亦不私己,遺歸以賑宗族鄉(xiāng)黨之貧困者。
事乃父西園公純孝,溫清定省,聚百順以養(yǎng)志。如父志在仁天下,即推所傳之秘集《古今醫(yī)鑒》、
《種杏仙方》、《萬
病回春》三書刊行于世,使人人按書而察其病,得以終天年而登壽域,大有功于天下后世。父志在鐘愛庶
母所生二幼子,即以其所愛者而加愛焉,視之猶父然也。凡家業(yè)悉推讓之,又且另贈之以田,使安享其逸
以承父歡,可謂善繼善述而恪守義方者也。
至于讓祖產(chǎn)于叔父,貽濃資于仲弟,建祠堂以承先,立家訓(xùn)以啟后,創(chuàng)大門以華宗,置義田以贍族,
此皆仁人義士之所為也。又嘗輸谷粟、賑饑民,而不忍其顛連;施棺木、瘞旅襯,而不忍其暴露;解衣裘、
救寒士,而不望其后償;崇禮節(jié)、友賢良,而不爽其信行;還鬻女、返賣僮,而不索其聘財;憐鰥寡、恤孤
獨,而不吝其濃費。志行卓犖,奇?zhèn)ゲ豢擅杜e,此特其彰明較著,可紀(jì)而傳之以風(fēng)世教也。
行將懿行上聞,征書疊下,垂名竹帛,端有在耳。且陰德動天,天心福善,胤祚永昌,食濃報于無窮,
寧非理之必然也哉!不佞嘉其善而紀(jì)之,以俟太史觀風(fēng)者采焉!夫何諛是為紀(jì)。
\x時萬歷十六年強(qiáng)圉大淵獻(xiàn)之歲陬月之吉。賜進(jìn)士第亞中
大夫、浙江布政使司參政、臨川敬吾徐汝陽撰\x

<目錄>
<篇名>后序
屬性:嘉靖丙辰歲六月十有一日,世宗肅皇帝遣平江伯陳王謨偕諸司持節(jié)授冊襲封余為王。
時值溽暑,祗乃事罔恤勞瘁,癥中痰火,頭眩喘嗽,膝趾腫痛,不能動履,四時疾作,苦
楚莫禁。余嫡長子朝 遍延諸醫(yī),治皆罔效,誠墮痼病也。萬歷丙戌五月復(fù)熾,殆岌岌矣。
長子晝夜驚怖,吁天身代,皇皇無措。天假良緣,適金溪龔生云林以應(yīng)撫臺洪溪衷公之
聘,即汴邪,獲與荊識,叩其學(xué)術(shù),印乃父西園公家傳儒醫(yī)奕業(yè)鳴世久矣。余忻然景慕,
遂隆禮市,延生為入幕上賓。生感其誠,乃曰∶“司鼎鼎者務(wù)為良相,佐圣主成雍熙之世;
專方脈者務(wù)為良醫(yī),躋生民登仁壽之域。余弗類,不克為良相以光輔太平,愿以良醫(yī)濟(jì)世,
保王躬享遐齡增上壽,以永國祚?!睆?fù)沉潛診視,植方投劑,獲效如響,不旬日而漸離
榻,又旬日而能履地,又旬日而康復(fù)如初。三十余 沉 ,一旦起而痊愈之。噫!亦神矣哉!
生其圣于醫(yī)者乎?因悉叩其生平蘊借,出《古今醫(yī)鑒》、《種杏仙方》二帙,已刊行于
世,覽之者,人人擊節(jié)嘆賞,如醉春風(fēng)矣!然尤以為未展盡其底蘊,又括百家奧旨,成《萬病回春》
一集,其精微玄炒,諸名公已序其首矣!夫復(fù)何言?顧余感其惠,深嘉其用心之仁,敢 一言
以續(xù)于后。夫集以《萬病回春》名之者,數(shù)總于萬也,病而曰萬則無不該括;時和于春也,
春而曰回則無不發(fā)生。如萬物當(dāng)嚴(yán)凝肅殺之余,挽之以陽春太和之盛,天之造化。生斡旋之矣。
行且大有補(bǔ)于世道。醫(yī)國醫(yī)民,何忝于良相乎?是以售諸梓以廣其傳云。
\x萬歷十六年歲次戊子孟秋之吉,周藩海陽王 湖勤 撰\x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驗方新編 卷十九
驗方家秘(世傳秘方900方)-生物谷醫(yī)學(xué)頻道《5》
看病不求人千古秘方—— 第八部分(外科)*
古方精匯
古方匯精
【《串雅內(nèi)編》卷四】5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