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貫煎(《柳州醫(yī)話》)
【藥物組成】白沙參10g,麥冬10g,當(dāng)歸10g,生地黃30g,杞子12g,川楝子5g。
【制法】水煎,去滓。
【用法】溫服。
【功能】養(yǎng)陰疏肝。
【主治】脘痛,口燥咽干,噫氣吞酸,舌紅少津,脈弦細(xì)而數(shù)。
【禁忌】有痰飲者忌服。
【辯證加減】口苦干燥者,加黃連。
2.十香丸(《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藥物組成】木香、沉香、澤瀉、烏藥、陳皮、丁香、小茴香、香附(酒炒)、荔核(煅焦)各等分、皂角(微火燒煙盡)30g。
【制法】上為末,酒糊為丸,如彈子大,或如梧桐子大。
【用法】彈子大者磨化服;梧桐子大者湯引送服;?疝之屬溫酒送服。
【功能】行氣解郁,散寒止痛。
【主治】胃痛,腹痛,兩脅痛,腹脹腸鳴。
3.丁香止痛散(《衛(wèi)生寶鑒》卷十三)
【藥物組成】良姜150g,茴香(炒),甘草(炙)各45g,丁香15g。
【制法】上為末。
【用法】每次6g,沸湯調(diào)服,不拘時(shí)候。
【功能】溫胃散寒,行氣止痛。
【主治】胃寒,痛不可忍者。
4.人參丸(《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三)
【藥物組成】人參15g,白術(shù)30g,桂心30g,枳殼30g(麩炒微黃,去瓤),旋覆花(生干)30g,半夏30g,厚樸30g(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赤茯苓30g,前胡30g(去蘆頭),木香15g,陳橘皮30g(湯浸,
去白、瓤,焙),川大黃45g(銼碎,微炒),檳榔30g。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次20丸,以生姜、橘皮湯送服,不拘時(shí)候。
【功能】溫中化痰,理氣和胃。
【主治】心痛多唾,心腹脹滿。
5.人參煮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三新添諸局經(jīng)驗(yàn)秘方)
【藥物組成】人參120g,青皮(去白)360g,甘草(炙)300g,干姜(炮)180g,三棱(煨,搗碎)360g,芍藥500g,丁皮180g,茯苓(去皮)、蒼術(shù)各250g。
【制法】上為末。每次6g,用水150ml,加生姜5片,大棗3個(gè),同煎至105ml。
【用法】食前溫服。
【功能】溫中健脾,理氣和胃。
【主治】心腹脹痛,不思飲食。
6.人參開胃湯(《仁齋直指》卷六)
【藥物組成】人參、橘紅、丁香、木香、藿香、神曲(炒)、麥芽(炒)、白術(shù)、茯苓、縮砂仁、蓮子肉、厚樸(制)、半夏曲、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銼為散。每次9g,加生姜4片,水煎,去滓。
【用法】溫服。
【功能】溫中健脾,行氣消滯。
【主治】心腹脹滿疼痛。
7.人參木香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三新添諸局經(jīng)驗(yàn)秘方)
【藥物組成】人參、木香、青皮(不去白)各1.5kg,姜黃、麥芽(去土,炒)各1.5kg,甘草(銼,炒)5.5kg,蓬莪術(shù)(刷洗)2kg,鹽(炒)5.5kg。
【制法】上為末。
【用法】每次3g,沸湯點(diǎn)眼,不拘時(shí)候。
【功能】順氣寬中。
【主治】胸膈痞塞,心腹刺痛,脅肋脹滿,飲食減少,噫氣吞酸,嘔逆噎悶。
8.九痛丸(《金匱要略》卷上)
【藥物組成】附子42g(炮),生狼牙14g(炙香),巴豆14g(去皮、心,熬,研如脂),人參、干姜、吳茱萸各14g。
【藥物組成】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體強(qiáng)者初服3丸,弱者服2丸,一日三次,用酒送服。
【功能】溫中散寒,殺蟲攻積。
【主治】蟲積內(nèi)阻,心腹疼痛。
9.三棱丸(《癥因脈治》卷一)
【藥物組成】京三棱、枳殼、厚樸、廣皮、甘草。
【制法】上為細(xì)末,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次5g,一日二次。
【功能】行氣消積。
【主治】胃脘痛。
10.三味玄胡散(《醫(yī)學(xué)入門》卷八)
【藥物組成】玄胡索,肉桂各30g,木香9g。
【制法】上為末。
【用法】每次6g,生姜湯或酒調(diào)服。
【功能】溫中散寒,行氣止痛。
【主治】冷心痛。
11.大已寒丸(《儒門事親》卷十二)
【藥物組成】附子(炮,去皮、臍)、川烏(炮,去皮、臍,作豆大,再炒黃)、干姜(炮裂)、良姜(炒)、官桂(去粗皮)、吳茱萸各30g。
【制法】上為細(xì)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次50~70丸,食前米飲送服。
【功能】助陽散寒。
【主治】脘腹疼痛。
12.大建中湯(《金匱要略》卷上)
【藥物組成】蜀椒5g(去汗),干姜12g,人參6g。
【制法】以水800ml,煎取400ml,去滓,納膠飴30g,微火煎取300ml。
【用法】分二次溫服。服后約隔2~3小時(shí),可飲稀粥適量,并溫覆之。
【功能】溫中補(bǔ)虛,降逆止痛。
【主治】心胸中大寒痛,手不可觸近,嘔不能食。
【禁忌】熱證腹痛忌服。
13.山梔仁湯(《古今醫(yī)徹》卷三)
【藥物組成】山梔(炒黑)、半夏、廣皮各3g,竹茹3g,木香1.5g,甘草(炙)lg,黃連2g(吳茱萸制),燈心2g。
【制法】水煎,去滓。
【用法】分二次溫服。
【功能】清熱和胃。
【主治】胃痛。
14.小陷胸丸(《幼科發(fā)揮》卷三)
【藥物組成】枳實(shí)(麩炒)7.5g,半夏、黃連(姜汁炒)各6g,草豆蔻(炒)1.5g。
【制法】上為末,神曲糊為丸,如麻子大。
【用法】每次5g,生姜湯送服。
【功能】清火化痰,理氣止痛。
【主治】胃痛。
15.木香餅子(《御藥院方》卷四)
【藥物組成】木香、姜黃(洗,焙)、香白芷、香附子(炒去毛)、甘松(去土)、川芎、縮砂仁、官桂(去粗皮)各30g,甘草(炙)15g。
【制法】上為細(xì)末,水和,捏成餅子。
【用法】每次10餅,細(xì)嚼,溫生姜湯送服。
【功能】行氣消食。
【主治】胸脘脹痛。
16.五圣丸(《仙拈集》卷二)
【藥物組成】五靈脂6g,肉桂、乳香、沒藥各3g,木香1.5g。
【制法】上為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次1丸,熱酒送服。
【功能】行氣活血,溫中止痛。
【主治】心胃氣痛。
17.五厘散(《良方集腋》卷上)
【藥物組成】官桂1.5g,五靈脂7.5g(炒),丁香1.5g,陳枳實(shí)7.5g(醋炒),木香1.5g,紅花7.5g(酒拌炒),胡椒1.5g,明雄黃1.8g,巴豆霜1.5g(用層紙壓研,除油盡凈)。
【制法】上為極細(xì)末,收貯瓷瓶,勿令泄氣。
【用法】在病發(fā)時(shí),用藥0.15g,男放左手心,女放右手心,以舌舐服,口津咽下,重者間時(shí)連服一二次。
【功能】溫中消積,行氣化淤。
【主治】胃脘疼痛。
18.五香湯(《石室秘錄》卷三)
【藥物組成】人參15g,白術(shù)27g,肉桂3g,肥鴨1只。
【制法】上將人參等三味藥為末,裝入鴨腹內(nèi),煮之極爛,外以五味和之。
【用法】恣其飽餐,食盡;如不能盡,亦聽任之。不必食飯。
【功能】補(bǔ)虛溫中。
【主治】胃口寒痛,按之稍止。
19.五香奪命丹(《惠直堂經(jīng)驗(yàn)方》卷二)
【藥物組成】沉香、木香、丁香、乳香、沒藥(各去油)、葶藶、牙皂、巴豆(去殼、衣,搗爛,紙包壓去油)各3g。
【制法】上為末,用生甘草1.5g煎湯,打神曲糊為丸,如粟米大。
【用法】每次3~7丸,量患者體質(zhì)強(qiáng)弱增減,用冷水或溫開水送服。
【功能】行氣活血,滌痰消積。
【主治】急慢心痛,絞腸痧癥。
20.牙皂散(《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藥物組成】牙皂(燒存性,以煙將盡為度)。
【制法】上為末。
【用法】每次3g,燒酒調(diào)服。
【主治】胃脘痛劇,諸藥不效者。
21.止痛丸(《魏氏家藏方》卷五)
【藥物組成】高良姜30g(新瓦上炒干,為末),沒藥12g(別研)。
【制法】上為末,濃米飲為丸,如梧桐子大;亦可為末作散。
【用法】每次30丸,白湯送下;為散,則每次6g,熱酒調(diào)服。
【功能】散寒止痛。
【主治】心脾痛,及心腹脹滿,痛不可忍。
22.化食丸(《簡(jiǎn)明醫(yī)彀》卷五)
【藥物組成】厚樸、草果、砂仁、山楂、麥芽、神曲、干姜、陳皮、良姜各等分,炙甘草減半。
【制法】上為末,水為丸。
【用法】每次9g,空心用熱淡鹽湯送服。
【功能】消食行氣,溫胃止痛。
【主治】飲啖生冷水果油膩難化之物,留積胃脘作痛。
23.手拈散(《百一選方》卷八)
【藥物組成】草果、玄胡索、五靈脂、沒藥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xì)末。
【用法】每次9g,溫酒調(diào)服。
【功能】溫中順氣,活血止痛。
【主治】心胃氣痛。
24.手拈散(《醫(yī)學(xué)心悟》卷三)
【藥物組成】元胡索(醋炒)、香附(酒炒)、五靈脂(去土,醋炒)、沒藥(箬上炙于)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xì)末。
【用法】每次9g,溫酒調(diào)服。
【功能】活血止痛。
【主治】血積心痛。
【辯證加減】血老者,用紅花1.5g,桃仁10粒,煎酒調(diào)服。
25.烏梅甘草湯(《醫(yī)門八法》卷三)
【藥物組成】烏梅肉5個(gè),甘草15g。.
【制法】水煎,去滓。
【用法】溫服。
【功能】化陰柔肝,緩急止痛。
【主治】胃氣痛者。
26.丹參飲(《時(shí)方歌括》卷下)
【藥物組成】丹參30g,檀香、砂仁各3g。
【制法】用水300ml,煎取2l0ml,去滓。
【用法】溫服。
【功能】活血化淤,理氣止痛。
【主治】心腹、胃脘疼痛。
27.六仙散(《仙拈集》卷二)
【藥物組成】五靈脂6g,枯礬、生礬、元胡各4.5g,木香、丁香各3g。
【制法】上為末,醋糊為丸,如綠豆大。
【用法】每次3g,生姜湯送服。
【功能】活血行氣,燥濕止痛。
【主治】胃氣痛。
28.雙治湯(《辨證錄》卷二)
【藥物組成】附子3g,黃連3g,白芍15g,甘草3g。
【制法】水煎,去滓。
【用法】溫服。
【功能】清心暖胃,緩肝止痛。
【主治】胃痛,得寒則痛,得熱亦痛。
29.白豆蔻散(《仁齋直指》卷五)
【藥物組成】白豆蔻仁、縮砂、蓽澄茄、丁香、木香,甘草(炒)各7.5g,青皮、陳皮、辣桂各15g,厚樸(制)、香附(炒)各22.5g。
【制法】上為末。每次9g,用水150ml,加生姜3片,鹽1g,煎至105ml,去滓。
【用法】溫服,不拘時(shí)候。
【功能】理氣和胃。
【主治】心下脹痛,噫氣吞酸,不能飲食。
30.白芍甘草湯(《醫(yī)門八法》卷三)
【藥物組成】白芍30g(醋炒),甘草9g。
【制法】水煎,去滓。
【用法】溫服。
【功能】緩急止痛。
【主治】胃氣痛。
31.加味清中散(《何氏濟(jì)生論》卷四)
【藥物組成】山梔、川連、黃芩、石膏、升麻、白芷、甘草、橘紅、桔梗、枳殼。
【制法】水煎,去滓。
【用法】溫服,不拘時(shí)候。
【功能】清胃瀉火。
【主治】胃火作痛。
32.加味越鞠丸(《嵩崖尊生》卷九)
【藥物組成】炒山梔、香附、撫芎、蒼術(shù)、神曲、山楂、陳皮、半夏、草蔻。
【制法】上為末,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次6g,開水送服。
【功能】理氣活血,燥濕祛痰,消食化滯。
【主治】胃脘常痛。
33.加味豁痰湯(《何氏濟(jì)生論》卷四)
【藥物組成】陳皮、半夏、南星、枳實(shí)、山梔、黃芩、川連、石膏、桔梗。
【制法】加生姜3片,竹茹1.5g,水煎,去滓。
【用法】溫服。
【功能】清熱化痰,行氣和胃。
【主治】痰積胃痛。
34.百合湯(《時(shí)方歌括》卷下)
【藥物組成】百合30g,烏藥9g。
【制法】用水400ml,煎至280ml,去滓。
【用法】溫服。
【功能】清熱養(yǎng)陰,行氣止痛。
【主治】心胃痛,服諸熱藥不效。
35.當(dāng)歸流氣飲(《醫(yī)學(xué)啟蒙》卷四)
【藥物組成】陳皮21g,半夏、茯苓、甘草、檳榔、紫蘇、當(dāng)歸、川芎、防風(fēng)、枳殼、烏藥、桔梗、青皮、枳實(shí)各15g,木香7.5g,香附子15g。
【制法】每次15g,水煎,去滓。
【用法】溫服。
【功能】化痰祛濕,理氣和血。
【主治】胃脘疼痛。
36.安東散(《衛(wèi)生鴻寶》卷一)
【藥物組成】蘇羅子(炒)、瓦楞子(醋炙)各12g,陳香櫞、陳木瓜各2只(炒),生蛤殼500kg(生,杵)。
【制法】上為細(xì)末。
【用法】每次9g,赤砂糖調(diào)服,體弱減半。
【功能】疏肝理氣,和胃制酸。
【主治】胃脘疼痛,噯氣吞酸。
【禁忌】孕婦忌服。
37.安痛散(《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五)
【藥物組成】五靈脂(去沙石)、延胡索(炒,去皮)、蒼術(shù)(煨)、良姜(炒)、當(dāng)歸(去蘆,洗)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xì)末。
【用法】每次6g,熱酒或醋湯調(diào)服,不拘時(shí)候。
【功能】溫胃散寒,活血定痛。
【主治】胃脘疼痛。
38.觀音救苦丹(《仙拈集》卷四)
【藥物組成】杏霜45g,干姜(炒)、良姜、白豆蔻、木香、元胡、五靈脂(醋炒)各30g,乳香、沒藥各15g,巴霜6g。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為衣。
【用法】每次7丸,砂仁湯送服。
【功能】溫中理氣止痛。
【主治】九種心胃痛。
【禁忌】不可多服。
39.豆蔻湯(《圣濟(jì)總錄》卷五十六)
【藥物組成】肉豆蔻(去殼,炮)4枚,赤茯苓45g,當(dāng)歸(切,焙)30g,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厚樸(
生姜汁炙)各45g,蓽茇、肉桂各15g,芍藥30g,白術(shù)45g,檳榔(微煨,銼)、訶黎勒(煨,去核)各15g,桔梗(銼,炒)30g。
【制法】上為粗末。每次3g,用水225ml,加生姜如棗大,大棗2枚(掰破),同煎至180ml,去滓。
【用法】空心、日午、夜臥溫服。
【功能】健脾溫中,行氣止痛。
【主治】冷氣心痛,脅下嗚轉(zhuǎn),食不能消。
40.扶陽助胃湯(《衛(wèi)生寶鑒》卷十三)
【藥物組成】干姜(炮)4.5g,揀參、草豆蔻仁、甘草(炙)、官桂、白芍藥各3g,陳皮、白術(shù)、吳茱萸各1.5g,黑附子(炮,去皮)6g,益智仁1.5g。
【制法】上?咀。用水450ml,加生姜3片,大棗2枚,煎至150ml,去滓。
【用法】食前溫服。
【功能】溫陽健脾,行氣止痛。
【主治】胃脘痛。
41.連附六一湯(《醫(yī)學(xué)正傳》卷四引丹溪方)
【藥物組成】黃連18g,附子(炮,去皮、臍)3g。
【制法】上細(xì)切,加生姜3片,大棗1個(gè),加水220ml,煎至150ml,去滓。
【用法】稍熱服。
【功能】瀉肝炎,止胃痛。
【主治】胃脘劇痛,嘔吐酸水。
42.佛手湯(《丹臺(tái)玉案》卷四)
【藥物組成】大黃(酒蒸)9g,青皮(醋炒)、石膏(煅)、黃連(酒炒)、甘草、白芍、厚樸(姜汁炒)各6g。
【制法】水煎,去滓。
【用法】溫服。
【功能】清熱化濕,和胃止痛。
【主治】腹中作痛,時(shí)疼時(shí)止。
43.應(yīng)痛散(《婦人大全良方》卷七引《必效方》)
【藥物組成】良姜(銼細(xì),麻油炒)、赤芍藥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
【用法】每次5g,醋湯點(diǎn)服。
【功能】溫中止痛。
【主治】心脾痛不可忍者。
44.沉香阿魏丸(《圣濟(jì)總錄》卷五十五)
【藥物組成】沉香(銼)、木香、丁香、蓽澄茄、茴香子(炒)、青橘皮(湯浸,去白,焙)、干姜(炮)、陳橘皮(湯浸,去白,焙)、檳榔(銼)、阿魏(醋和面裹煨熟,去面,研)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櫻桃大。研丹砂為衣。
【用法】每次1丸,細(xì)嚼,炒生姜鹽湯或溫酒送服。
【功能】溫中理氣,和胃消滯。
【主治】胃心痛,嘔吐酸水。
45.良附丸(《良方集腋》卷上)
【藥物組成】高良姜(酒洗七次,焙,研)、香附子(醋洗七次,焙,研)
【制法】上藥二味,各焙、各研、各貯,否則無效。因寒者用高良姜6g,香附末3g;因怒者用高良姜3g,香附末9g;因寒、怒兼有者,高良姜1.5g,香附末4.5g。用時(shí)以米飲湯加人生姜汁1匙、鹽1撮為丸。
【用法】每次1丸,溫開水送服,一日二次。
【功能】行氣疏肝,祛寒止痛。
【主治】胃寒疼痛,胸悶不舒,喜溫喜按者。
46.附梔煎(《仙拈集》卷二)
【藥物組成】梔子(姜汁炒黑)15粒,香附(童便炒)、川芎各3g。
【制法】水煎,去滓,入姜汁4匙。
【用法】溫服。
【功能】解郁清熱,行氣和血。
【主治】胃痛者。
47.和中湯(《杏苑生春》卷六)
【藥物組成】橘紅4.5g,半夏、茯苓、神曲、香附各3g,甘草、青皮各1.5g,縮砂仁7枚,草豆蔻1.5g。
【制法】上?咀。加生姜3片,水煎,去滓。
【用法】食前溫服。
【功能】溫中理氣,化痰和胃。
【主治】胃脘心痛,按之不得者。
48.和胃飲(《古方匯精》卷一)
【藥物組成】淡吳萸1.2g,川連、干姜各0.6g,橘皮、當(dāng)歸、白芍各3g,桂枝(同白芍炒)、炙草各1.5g,西黨參4.5g(炙),生香附2g(去毛)
【制法】水煎,去滓。
【用法】溫服。
【功能】平調(diào)寒熱,理氣上痛。
【主治】胃氣痛。
49.蓽澄茄丸(《圣濟(jì)總錄》卷五十五)
【藥物組成】蓽澄茄、白豆蔻(去皮)、肉豆蔻(去殼)、木香、草豆蔻(去皮,炒)、丁香、白術(shù)、縮砂仁、紅豆蔻、肉桂、益智仁(去皮)、訶黎勒(煨去核)、人參、白茯苓、附子(炮裂,去皮、臍)、茴香子炒)、檳榔(銼)、胡椒、干姜(炮)、阿魏(面裹煨,去面)各30g,青橘皮(湯浸,去白,焙)、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各60g,炙甘草120g。
【制法】上為末,煉蜜和丸,如櫻桃大。
【用法】每次l丸,細(xì)嚼,溫酒或鹽湯送服,婦人醋湯送服。
【功能】溫中和胃,理氣止痛。
【主治】胃心痛。腹脹滿,口吐酸水。
50.草豆蔻丸(《內(nèi)外傷辨》卷下)
【藥物組成】草豆蔻(面裹煨,去皮取仁)、枳實(shí)(麩炒黃色)、白術(shù)各3g,大麥蘗(面炒黃色)、半夏(湯洗七次,曬干)、生黃芩、神曲(炒黃色)各15g,干生姜、橘皮、青皮各6g,炒鹽1.5g。
【制法】上研極細(xì)末,湯浸蒸餅為丸,如綠豆大。
【用法】每次50丸,白湯送服。
【功能】溫胃散寒,理氣止痛。
【主治】胃脘痛。
51.胃靈丹(《青囊秘傳》)
【藥物組成】廣木香、延胡索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
【用法】每次3~5g,溫開水送服;外用,人大膏藥內(nèi)貼之。
【功能】行氣活血止痛。
【主治】胃痛。
52.香靈散(《證治寶鑒》卷十一)
【藥物組成】五靈脂(醋炒)30g,玄胡索(醋炒)30g,廣木香21g,乳香(去油)、沒藥(去油)、陳皮(去白)各15g,蓽茇12g,沉香9g,香附米(制)45g,吳萸(去梗)15g,青木香(炒)30g。
【制法】上藥各為末,和勻。
【用法】每次1.5g,時(shí)酒送服;甚者,火酒送服;不飲食者,吳萸湯送服。
【功能】溫胃散寒,行氣止痛。
【主治】胃脘痛。
53.香附子飲(《類編朱氏集驗(yàn)醫(yī)方》卷十)
【藥物組成】良姜(麻油炒)、蒼術(shù)(鹽炒)、香附子(石灰炒)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
【用法】燈心煎湯,空心調(diào)服。
【功能】溫胃燥濕,行氣止痛。
【主治】胃脘痛。
54.香砂二陳湯(《重訂通俗傷寒論》)
【藥物組成】白檀香1.5g,姜半夏9g,浙茯苓9g,春砂仁2.4g(杵),炒廣皮6g,清炙草1.5g
【制法】水煎,去滓。
【用法】溫服。
【功能】溫運(yùn)胃陽,消除積飲。
【主治】胸痞脘痛,嘔吐黃水,感寒感熱俱能觸發(fā)。
【辯證加減】痛甚者,加白蔻仁末0.6g(拌搗),瓦楞子12g;嘔甚者,加控涎丹2.4g(包煎)以速除其飲。
55.香砂七氣湯(《攝生眾妙方》卷七)
【藥物組成】陳皮、青皮、厚樸、半夏、三棱、莪術(shù)各4.5g,香附子6g,砂仁3g,甘草1.5g,木香1.5g,檳榔3g。
【制法】用水220ml,加生姜3片,煎至170ml,去滓。
【用法】溫服。
【功能】行氣消滯,溫中止痛。
【主治】胃脘痛。
56.香砂養(yǎng)胃丸(《集驗(yàn)良方》卷三)
【藥物組成】人參30g,木香30g,砂仁48g,香附(醋制,炒)48g,白術(shù)(土炒)60g,甘草(炙)48g,白茯苓48g,白蔻仁42g,陳皮48g,干姜30g,官桂30g,厚樸48g,蒼術(shù)30g。
【制法】上為末,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次50~60丸,開水送服。
【功能】溫胃散寒,健脾理氣。
【主治】胃氣虛寒,胸膈飽悶,寒痛。
57.順元散(《蘇沈良方》卷三)
【藥物組成】烏頭10g,附子(炮)、天南星(炮)各5g,木香3g。
【制法】上藥研末,久煎。
【用法】溫服。
【功能】散寒順氣,化痰通絡(luò)。
【主治】脾胃冷痛,虛汗不止。
58.勝金散(《仁齋直指方論》卷六)
【藥物組成】桂枝、延胡索(炒)、五靈脂、當(dāng)歸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每次9g,用水150ml,酒50ml同煎,去滓。
【用法】食前溫服。
【功能】行氣活血,通絡(luò)止痛。
【主治】心胃疼痛。
59.急痛煎(《仙拈集》卷二)
【藥物組成】陳皮、香附、吳萸、良姜、石菖蒲各等分。
【制法】用水250ml,煎至180ml,去滓。
【用法】碗內(nèi)先滴香油三五點(diǎn),將藥沖入熱服。
【功能】溫中散寒,行氣止痛。
【主治】心胃急痛。
60.宮方七香丸(《仁齋直指》卷六)
【藥物組成】木香、丁香、檀香、甘松(凈)、丁皮、橘紅、縮砂仁、白豆蔻仁、三棱(醋炙)、蓬術(shù)(醋煮,焙干)各15g,大香附(炒去毛)75g。
【制法】上為末,米糊為丸,如綠豆大。
【用法】每次30—40丸,生姜湯送服。
【功能】行氣消滯,和胃止痛。
【主治】氣滯胃痛。
61.姜桂湯(《萬病回春》卷五)
【藥物組成】干姜、良姜、官桂各2g,藿香、蒼術(shù)(米泔制)、厚樸(姜汁炒)、陳皮、炙甘草、木香、茴香(酒炒)、枳殼(麩炒)、砂仁、香附(炒)各等分。
【制法】加生姜3片,水煎,去滓。
【用法】磨木香汁沖服。
【功能】溫胃散寒,理氣止痛。
【主治】胃脘寒痛初起者。
【辯證加減】痛甚,加乳香;手足厥冷,脈沉伏,加附子,去良姜。
62.桃靈散(《梅氏驗(yàn)方新編》卷二)
【藥物組成】白礬1.5g,五靈脂3g,乳香(去凈油)2.5g。
【制法】上共研細(xì)末。
【用法】遇痛時(shí)每服0.9g,酒送下。
【功能】活血理氣止痛。
【主治】胃氣痛。
63.桃仁延胡湯(《醫(yī)徹》卷三)
【藥物組成】桃仁泥10粒,木香、炮姜各1.5g,炙甘草0.9g,香附(醋炒)、延胡索(醋煮)、廣皮各3g,鉤藤、澤蘭各4.5g,砂仁1.5g。
【制法】水煎,去滓。
【用法】溫服,一日二次。
【功能】理氣化淤。
【主治】心胃痛。
64.莎芎散(《醫(yī)學(xué)入門》卷七)
【藥物組成】香附、川芎各30g,黃連、山梔各15g,木香、干生姜各9g,檳榔、酒黃芩、芒硝各6g。
【制法】上為末。
【用法】每次6g,用姜汁同滾白湯調(diào),痛時(shí)呷下。
【功能】清胃瀉火,理氣止痛。
【主治】胃脘痛。
65.海蛤散(《仙拈集》卷二)
【藥物組成】蛤蜊殼(醋炙五次)
【制法】上為末。
【用法】每次3g,燒酒送服。
【主治】胃氣痛。
66.益胃散(《內(nèi)外傷辨》卷下)
【藥物組成】陳皮、黃芪各2lg,益智仁18g,干生姜、白豆蔻仁、澤瀉、姜黃各9g,縮砂仁、甘草、厚樸、人參各6g。
【制法】上為細(xì)末。每次9g,用水150ml,煎至105ml,去滓。
【用法】食前溫服。
【功能】溫中理氣。
【主治】胃脘痛。
67.調(diào)氣飲(《醫(yī)學(xué)集成》卷三)
【藥物組成】香附、郁金、沉香、元胡、砂仁、荔核、廣香。
【制法】水煎,去滓。
【用法】溫服。
【功能】理氣止痛。
【主治】胃痛。
68.理中丸(《博濟(jì)方》卷二)
【藥物組成】阿魏(用白面兩匙,醋和作餅子,炙令黃熟)7.5g,荊三棱(煨)、蓬莪術(shù)(煨)、炙甘草、青橘皮(去白)、陳皮(去瓤)、炮干姜、官桂、干木瓜、白術(shù)各30g。
【制法】上為末,用面粉糊為丸,如櫻桃大,以好朱砂為衣。
【用法】每次l丸,嚼破,煎生姜、木瓜鹽湯送服。
【功能】溫中散寒,理氣化淤。
【主治】心腹疼痛,脹滿吐逆。
黃甘散(《仙拈集》卷二)
69.【藥物組成】黃連18g,甘草3g。
【制法】水煎,去滓。
【用法】分二至三次溫服。
【功能】清熱降火。
【主治】胃脘痛。
70.黃梅丸(《仙拈集》卷二)
【藥物組成】雄黃3g,烏梅肉9g。
【制法】上為末,制丸如青豆大。
【用法】癥輕者每次2丸,重者3丸,臨疼時(shí)酒送服。
【功能】殺蟲和胃,止痛。
【主治】心胃蟲痛。
71.黃連梔子湯(《證治寶鑒》卷十一)
【藥物組成】黃芩、黃連、山梔各6g,降香3g,神曲6g,木香3g,檳榔3g,川芎2.1g,香附3g,芒硝5g。
【制法】水煎,去滓。
【用法】溫服。
【功能】清熱理氣,和胃止痛。
【主治】胃脘痛。
72.救苦散(《醫(yī)方類聚》卷九十四引《煙霞圣效方》)
【藥物組成】五靈脂不拘多少(元石者佳)。
【制法】捶碎,為細(xì)末。
【用法】心氣痛者,每次9g,熱醋調(diào)服;惡瘡不出膿血,及燒燙傷,用新汲水調(diào)掃患處。
【功能】活血定痛。
【主治】胃痛。
73.豬心湯(《醫(yī)學(xué)集成》卷三)
【藥物組成】麻黃、肉桂、附子、炮姜各3g。
【制法】用豬心l枚,煎湯代水煎藥。
【用法】服湯,食豬心。
【功能】散寒溫胃。
【主治】寒證胃痛。
74.麻黃豆蔻丸(《蘭室秘藏》卷上)
【藥物組成】木香、青皮、紅花、厚樸各0.6g,蘇木1g,蓽澄茄1.2g,升麻、半夏(湯洗)、麥芽面、縮砂仁、黃芪、白術(shù)、陳皮(去白)、柴胡、炙甘草、吳茱萸、當(dāng)歸身各1.5g,益智仁2.4g,神曲末炒
)6g,麻黃(去節(jié))9g,草豆蔻仁1.5g。
【制法】上為細(xì)末,湯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次50丸,白湯送服;或細(xì)嚼湯下。
【功能】散寒理氣。
【主治】心胃大痛不可忍。
75.清上飲(《壽世保元》卷五)
【藥物組成】柴胡、黃芩、赤芍、厚樸、枳實(shí)、梔子、郁金、黃連、半夏、青皮、大黃、芒硝、甘草。
【制法】上銼。加生姜3片,水煎,去滓。
【用法】熱服。
【功能】清胃疏肝,瀉熱通便。
【主治】心胃刺痛。
76.清中湯(《證治準(zhǔn)繩·類方》卷四引《醫(yī)學(xué)統(tǒng)旨》)
【藥物組成】黃連、山梔(炒)各6g,陳皮、茯苓各4.5g,半夏3g(姜湯泡七次)、草豆蔻仁(捶碎)、炙甘草各2.1g。
【制法】用水400ml,加生姜3片,煎至320ml。
【用法】食前服。
【功能】清熱和胃。
【主治】胃脘痛,嘔惡。
77.清膈散(《萬病回春》卷五)
【藥物組成】柴胡6g,黃芩4.5g,黃連、枳實(shí)、梔子(酒炒)、竹茹、赤芍各3g,甘草0.9g。
【制法】上銼1劑。加生姜l片,水煎,去滓。
【用法】分二次溫服。
【功能】清熱和胃。
【主治】心胃刺痛。
【辯證加減】痛甚,加生姜汁30ml。
78.清中蠲痛湯(《醫(yī)學(xué)六要·治法匯》卷五)
【藥物組成】炒黑山梔、炒黑姜、川芎、黃連(姜汁炒)、橘紅、制香附、蒼術(shù)、神曲。
【制法】水煎,去滓。
【用法】溫服。
【功能】泄熱解郁。
【主治】胃脘痛久。
79.清熱解郁湯(《萬病回春》卷五)
【藥物組成】梔子(炒黑)6g,枳殼(麩炒)、川芎、黃連(炒)、香附(炒)各3g,陳皮、干姜(炒黑)各1.5g,蒼術(shù)(米泔浸)2.1g,甘草0.9g。
【制法】加生姜3片,水煎,去滓。
【用法】熱服。滓再煎服。
【功能】清熱解郁。
【主治】心胃痛。
80.散淤清火止痛湯(《壽世新編》)
【藥物組成】川楝子(去核)6g,元胡索6g,黃連(姜汁炒)2.4g,山梔仁(炒)4.5g或6~9g,紫丹參9g,香附子(四制)6g,法半夏6g,桃仁泥3g,當(dāng)歸尾6g,川郁金3g,高良姜1~1.5g,建澤瀉6g。
【制法】水煎,去滓。
【用法】溫服。
【功能】清熱瀉火,散淤止痛。
【主治】心胃疼痛,脘中脹悶,不可按捫。
81.蛤蚧散(《宣明論方》卷十二)
【藥物組成】蛤蚧1對(duì)(酒炙)、乳香、木香、白茯苓、丁香、茴香各3g,穿山甲6g。
【制法】上為細(xì)末。
【用法】每次3g,空心、食前用好溫酒調(diào)服。
【功能】行氣止痛。
【主治】心腹刺痛。
82.集圣湯(《圣濟(jì)總錄》卷四十五)
【藥物組成】附子(炮裂,去皮、臍)、肉桂、干姜(炮)、炙甘草各30g,蓽澄茄7.5g。
【制法】上銼。每次9g,用水150ml,加鹽1捻,同煎至105ml,去滓。
【用法】溫服。
【功能】溫中散寒。
【主治】心腹疼痛。
83.溫胃湯(《醫(yī)略六書》卷二十三)
【藥物組成】干姜4.5g(炒),厚樸25g(制),白豆蔻3g(去殼,炒,研),益智仁4.5g(炒),姜黃3g,甘草1.5g,人參2.4g,陳皮4.5g,砂仁4.5g(炒)。
【制法】水煎,去滓。
【用法】溫服。
【功能】溫胃補(bǔ)虛,行氣化滯。
【主治】胃脘作痛不止。
84.溫解散(《仙拈集》卷二)
【藥物組成】良姜45g,吳萸120g,胡椒30g。
【制法】上研為末。
【用法】每次1~1.5g,溫酒送服。
【功能】散寒止痛。
【主治】心胃冷氣刺痛。
85.溫氣煮散(《圣濟(jì)總錄》卷四十四)
【藥物組成】木香、陳橘皮(湯浸,去白,焙)、當(dāng)歸(切,焙)、青橘皮(湯浸,去白,焙)、益智仁(去皮)、京三棱(炮,銼)、蓬莪術(shù)(炮)各15g,茴香子(炒)、馬藺花(酒浸一宿,炒)、炙甘草各30g,高良姜(炒)、沉香(銼)、丁香、肉豆蔻(去殼)、訶黎勒皮各7.5g,檳榔3枚(炮,銼)。
【制法】上為散。每次9g,用水150ml,入鹽少許,同煎至90ml,去滓。
【用法】食前溫服。
【功能】溫中散寒,理氣止痛。
【主治】心腹刺痛。
86.疏肝益腎湯(《四明心法》卷上)
【藥物組成】柴胡、白芍、熟地、山藥、萸肉、丹皮、茯苓、澤瀉。
【制法】水煎,去滓。
【用法】溫服。
【功能】疏肝益腎,潤(rùn)腸通便。
【主治】胃脘痛,大便燥結(jié)者。
87.新定烏附丸(《金匱翼》卷六)
【藥物組成】天臺(tái)烏藥60g,白豆蔻15g,沉香15g,茯苓30g,香附120g,甘草30g。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用法】每次1丸,食后用淡生姜湯化服。
【功能】舒肝理氣。
【主治】胃脘痛,氣刺攻痛,但忍氣即發(fā)者。
88.新法半夏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三)
【藥物組成】陳皮(去白)、炒神曲、炮干姜各120g,丁皮、木香、白茯苓各22.5g,甘草13.5g,草果
煨,去皮)、半夏曲各70g。
【制法】上為細(xì)末。
【用法】每次3g,鹽湯點(diǎn)服,不拘時(shí)候。
【功能】溫中化痰,行氣和胃,健脾消積。
【主治】心腹刺痛,脅肋膨脹,嘔吐痰水,噫氣吞酸。
89.檳茱丸(《魏氏家藏方》卷五)
【藥物組成】檳榔1個(gè)(剜去心,人乳香1粒如豆大,面裹煨,去面),茱萸(炒)、官桂(不見火)各3g。
【制法】上為細(xì)末,打和。
【用法】共分二次,煎蔥酒三四沸調(diào)服。
【功能】溫中理氣。
【主治】心脾痛。
90.檳榔散(《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五)
【藥物組成】檳榔22.5g,枳實(shí)(麩炒微黃),人參、柴胡、赤茯苓各15g,草豆蔻30g(去),白術(shù)22.5g,木香、桂心各15g。
【制法】上為散。每次9g,用水250ml,加生姜4g,煎至150ml,去滓。
【用法】稍熱服,不拘時(shí)候。
【功能】溫中健脾,行氣消脹。
【主治】妊娠心痛,或兩脅脹滿,不下飲食。
91.撞氣丸(《雞峰普濟(jì)方》卷十一)
【藥物組成】良姜(生)、干姜(炮)各30g,半夏60g(作曲用),青皮(不去白)、陳皮(不去白)各30g,巴豆2~7個(gè)(去皮,同青陳皮炒巴豆令黃色,去巴豆)。
【制法】上為細(xì)末,生姜汁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次20~30丸,食前煎生姜湯送服。
【功能】溫中行氣,化痰消積。
【主治】胃痛不可忍者。
92.藁本湯(《素問氣機(jī)保命集》卷中)
【藥物組成】藁本150g,蒼術(shù)30g。
【制法】上為粗末。每次30g,用水300ml,煎至150ml,去滓。
【用法】溫服。
【功能】散寒燥濕。
【主治】胃痛。
93.螺螄殼丸(《仁齋直指·附遺》引丹溪方)
【藥物組成】螺螄殼(墻頭年久者佳)、滑石(炒)、蒼術(shù)、山梔、香附、南星各60g,枳殼(炒)、青皮、木香、半夏、砂仁各15g。
【制法】上為末,生姜汁浸蒸餅為丸,如綠豆大。
【用法】每次30~40丸,用姜湯送服。
【功能】行氣和胃,化痰消飲。
【主治】胃脘痛。
94.芎術(shù)姜梔二陳湯(《萬病回春》卷五)
【藥物組成】川芎3g,干姜(炮)3g,蒼術(shù)(米泔制)3g,梔子(炒)3g,陳皮(去白)6.6g,半夏(姜汁炒)3g,茯苓(去皮)3g,甘草1.5g。
【制法】上銼一劑。加生姜5片,水煎,去滓。
【用法】正痛時(shí)溫服。痛止,待半日方可飲食。
【功能】化痰清火,燥濕行氣。
【主治】胃脘急痛不可忍,食不能消者。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