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門買的本科教材,的確詳細。不過不知是我的書有問題,還是什么。教材畢竟是教材,可以明顯看出不同的部分是不同風格,我不是指的總體結構,我是說一些細節(jié)和用字習慣和規(guī)范。并且,我發(fā)現(xiàn)一個錯別字,暈。
這個可以供專升本同學還有本科同學沒事拿著手機看看,全是以課本為標準
第一章 肺系病證
第一節(jié) 感冒
1、病因:六淫,時行病毒侵襲人體
2、病機:衛(wèi)表不和,肺失宣肅
3、病位:肺衛(wèi)
辨表實
1、風寒束表證
證機:風寒束表,衛(wèi)陽被郁,腠理閉塞,肺氣不宣
治法:辛溫解表
代表方:荊防達表湯或荊防解毒散
2、風熱犯表證
證機:風熱犯表,熱郁肌腠,衛(wèi)表不和,肺失清肅
治法:辛涼解表
代表方:銀翹散或蔥豉桔梗湯
3、暑濕傷表證
證機:暑濕遏表,濕熱傷中,表衛(wèi)不和,肺氣不清
治法:清暑祛濕解表
代表方:新加香薷飲
1、氣虛感冒
證機:氣虛衛(wèi)弱,風寒乘襲,氣虛無力達邪
治法:益氣解表
代表方:參蘇飲
2、陰虛感冒
證機:陰虧津少,外受風熱,表衛(wèi)失和,津液不能作汗
治法:滋陰解表
代表方:加減葳蕤湯
第二節(jié) 咳嗽
1、病因:外感六淫,內(nèi)邪干肺
2、病機:邪犯于肺,肺氣上逆
3、病位:肺。肝脾,腎
辨外感內(nèi)傷,辨證候虛實
1、風寒襲肺證
證機:風寒襲肺,肺氣失宣
治法:疏風散寒,宣肺止咳
代表方:三拗湯合止嗽散
2、風熱犯肺證
證機:風熱犯肺,肺失清肅
治法:疏風清熱,宣肺止咳
代表方:桑菊飲
3、風燥傷肺證
證機:風燥傷肺,肺失清潤
治法:疏風清肺,潤肺止咳
代表方:桑杏湯
1、痰濕蘊肺證
證機:脾濕生痰,上漬于肺,壅遏肺氣
治法:燥濕化痰,理氣止咳
代表方:二陳平胃散合三子養(yǎng)親湯
2、痰熱郁肺證
證機:痰熱壅肺,肺失肅降
治法:清熱肅肺,豁痰止咳
代表方:清金化痰湯
3、肝火犯肺證
證機:肝郁化火,上逆侮肺
治法:清肺瀉肝,順氣降火
代表方:黛蛤散合加減瀉白散
4、肺陰虧耗證
證機:肺陰虧虛,虛熱內(nèi)灼,肺失潤降
治法:滋陰潤肺,化痰止咳
代表方:沙參麥冬湯
第三節(jié) 哮病
1、病因:外邪侵襲,飲食不當,體虛病后
2、病機:痰壅氣道,肺氣宣降功能失常
3、治療原則:發(fā)時治標,平時治本
發(fā)作期
1、冷哮證
證機:寒痰伏肺,遇感觸發(fā),痰升氣阻,肺失宣暢
治法:宣肺散寒,化痰平喘
代表方:射干麻黃湯或小青龍湯
2、熱哮證
證機:痰熱蘊肺,壅阻氣道,肺失清肅
治法:清熱宣肺,化痰定喘
代表方:定喘湯或越婢加半夏湯
3、寒包熱哮證
證機:痰熱壅肺,復感風寒,客寒包火,肺失宣降
治法:解表散寒,清化痰熱
代表方:小青龍加石膏湯或厚樸麻黃湯
4、風痰哮證
證機:痰濁伏肺,風邪引觸,肺氣郁閉,升降失司
治法:祛風滌痰,降氣平喘
代表方:三子養(yǎng)親湯
5、虛哮證
證機:哮病久發(fā),痰氣瘀阻,肺腎兩虛,攝納失常
治法:補肺納腎,降氣化痰
代表方:平喘固本湯
緩解期
1、肺脾氣虛證
證機:哮病日久,肺虛不能主氣,脾虛健運無權,氣不化津,痰飲蘊肺,肺氣上逆
治法:健脾益氣,補土生金
代表方:六君子湯
2、肺腎兩虛證
證機:哮病久發(fā),精氣虧乏,肺腎攝納失常,氣不歸原,津凝為痰
治法:補肺益腎
代表方:生脈地黃湯合金水六君煎
第四節(jié) 喘證
1、病因:外邪侵襲,飲食不當,情志所傷,勞欲久病
2、病位:肺腎。肝脾
3、治療原則:實則祛邪利氣,虛則培補攝納
首辨虛實,實則辨外感內(nèi)傷,虛則辨病變臟器
實喘
1、風寒壅肺證
證機:風寒上受,內(nèi)舍于肺,邪實氣壅,肺氣不宣
治法:宣肺散寒
代表方:麻黃湯合華蓋散
2、表寒肺熱證
證機:寒邪束表,熱郁于肺,肺氣上逆
治法:解表清里,化痰平喘
代表方:麻杏石甘湯
3、痰熱郁肺證
證機:邪熱蘊肺,蒸液成痰,痰熱壅滯,肺失清肅
治法:清熱化痰,宣肺平喘
代表方:桑白皮湯
4、痰濁阻肺證
證機:中陽不運,積食生痰,痰濁壅肺,肺失肅降
治法:祛痰降逆,宣肺平喘
代表方:二陳湯合三子養(yǎng)親湯
5、肺氣郁痹證
證機:肝郁氣逆,上沖犯肺,肺氣不降
治法:開郁降氣平喘
代表方:五磨飲子
虛喘
1、肺氣虛耗證
證機:肺氣虧虛,氣失所主?;蚍侮幪澨摚摶鹕涎?,肺失清肅
治法:補肺益氣養(yǎng)陰
代表方:生脈散合補肺湯
2、腎虛不納證
證機:肺病及腎,肺腎俱虛,氣失攝納
治法:補腎納氣
代表方:金匱腎氣丸合參蛤散
3、正虛喘脫證
證機:肺氣欲絕,心腎陽衰
治法:扶陽固脫,鎮(zhèn)攝腎氣
代表方:參附湯送服黑錫丹,配合蛤蚧粉
第五節(jié) 肺癰
1、肺癰:是肺葉生瘡,形成膿瘍的一種病證。臨床以咳嗽、胸痛、發(fā)熱、咯吐腥臭濁痰,甚則膿血相兼為主要特征
2、病因:感受風熱,痰熱素盛
3、病機:痰熱素盛,蒸灼肺臟,以致熱壅血瘀,蘊釀成癰,血敗肉腐化膿
1、初期
證機:風熱外襲,衛(wèi)表不和,邪熱壅肺,肺失清肅
治法:疏風散寒,清肺化痰
代表方:銀翹散
2、成癰期
證機:熱毒蘊肺、蒸液成痰,熱壅血瘀,蘊釀成癰
治法:清肺解毒,化瘀消癰
代表方:千金葦莖湯合如金解毒散
3、潰膿期
證機:熱壅血瘀,血敗肉腐,癰腫內(nèi)潰,膿液外泄
治法:排膿解毒
代表方:加味桔梗湯
4、恢復期
證機:邪毒漸去,肺體損傷,陰傷氣耗,或為邪戀正虛
治法:清養(yǎng)補肺
代表方:沙參清肺湯或桔梗杏仁煎
第六節(jié) 肺癆
1、肺陰虧損證
證機:陰虛肺燥,肺失滋潤,肺傷絡損
治法:滋陰潤肺
代表方:月華丸
2、虛火灼肺證
證機:肺腎陰傷,水虧火旺,燥熱內(nèi)灼,絡損血溢
治法:滋陰降火
代表方:百合固金湯合秦艽鱉甲散
3、氣陰耗傷證
證機:陰傷氣耗,肺脾兩虛,肺氣不清,脾虛不健
治法:益氣養(yǎng)陰
代表方:保真湯或參苓白術散
4、陰陽虛損證
證機:陰傷及陽,精氣虛遏,肺、脾、腎俱損
治法:滋陰補陽
代表方:補天大造丸
第七節(jié) 肺脹
1、肺脹:是多種慢性肺系疾患反復發(fā)作,遷延不愈,導致肺氣脹滿,不能斂降的一種病證
2、病因:久病肺虛,感受外邪
1、痰濁壅肺證
證機:肺虛脾弱,痰濁內(nèi)蘊,肺失宣降
治法:化痰降氣,健脾益肺
代表方:蘇子降氣湯合三子養(yǎng)親湯
2、痰熱郁肺證
證機:痰熱壅肺,清肅失司,肺氣上逆
治法:清肺化痰,降逆平喘
代表方:越婢加半夏湯或桑白皮湯
3、痰蒙神竅證
證機:痰蒙神竅,引動肝風
治法:滌痰,開竅,息風
代表方:滌痰湯
4、陽虛水泛證
證機:心腎陽虛,水飲內(nèi)停
治法:溫腎健脾,化飲利水
代表方:真武湯合五苓散
5、肺腎氣虛證
證機:肺腎兩虛,氣失攝納
治法:補肺納腎,降氣平喘
代表方:平喘固本湯合補肺湯
第八節(jié) 肺痿
1、虛熱證
證機:肺陰虧耗,虛火內(nèi)熾,灼津為痰
治法:滋陰清熱,潤肺生津
代表方:麥門冬湯合清燥救肺湯
2、虛寒證
證機:肺氣虛寒,氣不化津,津反為涎
治法:溫肺益氣
代表方:甘草干姜湯或生姜甘草湯
第二章 心系病證
第一節(jié) 心悸
1、病因:體虛勞倦,飲食不節(jié),七情所傷,感受外邪,藥物中毒
2、病位:心。脾、腎、肺、肝
3、本虛標實:氣血陰陽虧損;氣滯、血瘀、痰濁、水飲
首辨虛實
1. 心虛膽怯證
以心悸不寧,善驚易恐為審證要點。稍驚即發(fā),勞則加重。
證機:氣血虧損,心虛膽怯,心神失養(yǎng)
治法:鎮(zhèn)驚安志,養(yǎng)心安神
代表方:安神定志丸
2. 心血不足證
以心悸,失眠多夢及血虛表現(xiàn)為審證要點。
證機:心血虧耗,心失所養(yǎng),心神不寧
治法:補血養(yǎng)心,益氣安神
代表方:歸脾湯
3. 陰虛火旺證
以心悸而煩,失眠多夢及陰虛證為審證要點。
證機:肝腎陰虛,水不濟火,心火內(nèi)動,擾動心神
治法:滋陰清火,養(yǎng)心安神
代表方:天王補心丹合朱砂安神丸
4. 心陽不振證
以心悸不安,胸悶氣短及陽虛證為審證要點。
證機:心陽虛衰,無以溫養(yǎng)心神
治法:溫補心陽,安神定悸
代表方: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合參附湯
5. 水飲凌心證
以心悸眩暈,舌淡苔滑及虛寒之象為審證要點。
證機:脾腎陽虛,水飲內(nèi)停,上凌于心,擾亂心神
治法:振奮心陽,化氣利水,寧心安神
代表方:苓桂術甘湯
6. 瘀阻心脈證
以心悸不安,胸痛如刺,舌質紫黯,脈澀為審證要點。
證機:血瘀氣滯,心脈瘀阻,心陽被遏,心失所養(yǎng)
治法:活血化瘀,理氣通絡
代表方:桃仁紅花煎合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
7. 痰火擾心證
以心悸,胸悶煩躁,苔黃膩為審證要點。
證機:痰濁停聚,郁久化火,痰火擾心,心神不安
治法:清熱化痰,寧心安神
代表方:黃連溫膽湯
第二節(jié) 胸痹
1、胸痹:是指以胸部悶痛,甚則胸痛徹背,喘息不得臥為主癥的一種疾病
2、病因:年老體虛、飲食不當、情志失調(diào)、寒邪內(nèi)侵、勞倦內(nèi)傷
3、病機:心脈痹阻
4、病位:心。肝、脾、腎
5、本虛標實,虛實夾雜:氣虛、陽虛及氣陰兩虛;血瘀、寒凝、痰濁、氣滯
辨標本虛實,辨病情輕重
1. 心血瘀阻證
以心胸疼痛劇烈,如刺如絞,痛有定處,舌質紫黯,脈澀為審證要點。
證機:血行瘀滯,胸陽痹阻,心脈不暢
治法:活血化瘀,通脈止痛
代表方:血府逐瘀湯
2. 氣滯心胸證
以心胸滿悶,隱痛陣發(fā),遇情志不遂是易誘發(fā)或加重為審證要點。
證機:肝失疏泄,氣機瘀滯,心脈不和
治法:疏肝理氣,活血通絡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
3. 寒凝心脈證
以突然心痛如絞,形寒,手足不溫,遇寒加重為審證特點。
證機:素體陽虛,陰寒凝滯,氣血痹阻,心陽不振
治法:辛溫散寒,宣通心陽
代表方:枳實薤白桂枝湯合當歸四逆湯
4. 痰濁閉阻證
以胸悶心痛,痰多,苔濁膩為審證要點。
證機:痰濁盤踞,胸陽失展,氣機痹阻,脈絡阻滯
治法:通陽泄?jié)?,豁痰宣?div style="height:15px;">
代表方:瓜蔞薤白半夏湯合滌痰湯
5. 心腎陰虛證
以胸悶痛或灼痛,心悸心煩及陰虛見癥為審證要點。
證機:水不濟火,虛熱內(nèi)灼,心失所養(yǎng),血脈不暢
治法:滋陰清火,養(yǎng)心和絡
代表方:天王補心丹合炙甘草湯
6. 心腎陽虛證:以胸悶痛,氣短,心悸及陽虛見癥為審證要點。
證機:陽氣虛衰,胸陽不振,氣機痹阻,血行瘀滯
治法:溫補陽氣,振奮心陽
代表方:參附湯合右歸飲
7. 氣陰兩虛證
以胸悶隱痛,心悸心煩及氣陰兩虛見癥為審證要點。
證機:心氣不足,陰血虧耗,血行瘀滯
治法:益氣養(yǎng)陰,活血通脈
代表方:生脈散合人參養(yǎng)營湯
第三節(jié) 不寐
1、病因:情志失調(diào)、飲食不節(jié)、病后及稟賦不足、心虛膽怯
2、病機:陽盛陰衰,陰陽失交
3、病位:心。肝、腎、脾、胃
4、治療原則:補虛瀉實,調(diào)整臟腑陰陽
5、有虛有實:心脾兩虛、陰虛火旺、心虛膽怯;心火熾盛、肝郁化火、痰熱內(nèi)擾
首辨虛實
1. 肝火擾心證
以不寐,急躁易怒及肝火變現(xiàn)為審證要點。
證機:肝郁化火,上擾心神
治法:疏肝瀉火,鎮(zhèn)心安神
代表方:龍膽瀉肝湯
2. 痰熱擾心證
以不寐頭重,痰多胸悶,苔黃膩為審證要點。
證機:濕食生痰,郁痰生熱,擾動心神
治法:清化痰熱,和中安神
代表方:黃連溫膽湯
3. 心腎不交證
以心煩不寐,心悸及陰虛火旺的征象為審證要點。
證機:腎水虧虛,不能上濟于心,心火熾盛,不能下交于腎
治法:滋陰降火,交通心腎
代表方:六味地黃丸合交泰丸
4. 心脾兩虛證
以多夢易醒及氣血兩虛的表現(xiàn)為審證要點。
證機:脾虛血虧,心神失養(yǎng),神不安舍
治法:補養(yǎng)心脾,養(yǎng)血安神
代表方:歸脾湯
5. 心膽氣虛證
以不寐多夢,易于驚醒,膽怯恐懼為審證要點。
證機:心膽虛怯,心神失養(yǎng),神魂不安
治法:益氣鎮(zhèn)驚,安神定志
代表方:安神定志丸合酸棗仁湯
第四節(jié) 癲狂
1、癲病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癡呆,語無倫次,靜而多喜為特征??癫∫跃窨簥^,狂躁不安,喧擾不寧,罵詈毀物,動而多怒為特征。
2、病因:七情內(nèi)傷、飲食失節(jié)、先天不足
3、病機:癲為痰氣郁結,蒙蔽神機;狂為痰火上擾,神明失主
4、病位:心和腦。肝、脾、腎
5、起初多實,久則虛實夾雜
辨癲與狂,辨虛實
癲證
1. 痰氣郁結證
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及沉默癡呆,語無倫次為審證要點。
證機:肝氣瘀滯,脾失健運,痰郁氣結,蒙蔽神竅
治法:理氣解郁,化痰醒神
代表方:逍遙散合順氣導痰湯
2. 心脾兩虛證
以神思恍惚,善惡欲哭及心脾氣血兩虛見癥為審證要點。
證機:癲證日久,脾失健運,生化乏源,氣血俱衰,心神失養(yǎng)
治法:健脾益氣,養(yǎng)心安神
代表方:養(yǎng)心湯合越鞠丸
狂證
1. 痰火擾神證
以狂暴無知,罵詈叫號及肝火見癥為審證要點。
證機:五志化火,痰隨火升,痰熱上擾清竅,神明昏亂
治法:清心瀉火,滌痰醒神
代表方:生鐵落飲
2. 痰熱瘀結證
以狂:證日久,情緒躁擾不安及瘀血征象為審證要點。
證機:氣郁痰結,血氣凝滯,瘀熱互結,神竅被塞
治法:豁痰化瘀,調(diào)暢氣機
代表方:癲狂夢醒湯
3. 火盛陰傷證
以狂亂躁動日久,時而躁狂,其勢較緩及虛火上炎表現(xiàn)為審證要點。
證機:心肝郁火,或陽明腑熱久羈,耗津傷液,心腎失調(diào),陰虛火旺,神明受擾
治法:育陰潛陽,交通心腎
代表方:二陰煎合琥珀養(yǎng)心丹
第五節(jié) 癇病
1、癇病:臨床醫(yī)突然意識喪失,甚則仆倒,不省人事,強直抽搐,口吐涎沫,兩目上視或口中怪叫,移時蘇醒,一如常人。
2、病因:先天因素、顱腦受損、情志失調(diào)
3、病機:頑痰閉阻心竅,肝經(jīng)風火內(nèi)動
4、病位:心(腦)。肝、脾、腎
5、本虛標實:肝、脾、腎的損傷;風、火、痰、瘀
發(fā)作期
1. 陽癇:以發(fā)作性神志異常及痰火內(nèi)盛的表現(xiàn)為審證要點。
治當針刺水溝(人中)、十宣、合谷等穴以醒神開竅。然后用黃連解毒湯合定癇丸加減
2. 陰癇:以發(fā)作性神志異常及陽虛痰盛的表現(xiàn)為審證要點。
治當急以針刺水溝、十宣開竅醒神。然后用五生飲合二陳湯加減
3. 風痰閉阻證
以胸悶,眩暈,苔白膩,脈弦滑伴癇病表現(xiàn)為審證要點。
證機:痰濁素盛,肝陽化風,痰隨風動,風痰閉阻,上干清竅
治法:滌痰息風,開竅定癇
代表方:定癇丸
4. 痰火擾神證
以情緒急躁,心煩失眠,咯痰不爽,苔黃膩,脈弦滑數(shù)伴癇病表現(xiàn)為審證要點。
證機:痰濁蘊結,氣郁化火,痰火內(nèi)盛,上擾腦神
治法:清熱瀉火,化痰開竅
代表方:龍膽瀉肝湯合滌痰湯
5. 瘀阻腦絡證
以頭痛,痛有定處,顏面口唇青紫,舌質黯淡為審證要點。
證機:瘀血阻竅,腦絡閉塞,腦神失養(yǎng)而風動
治法:活血化瘀,息風通絡
代表方:通竅活血湯
休止期
1. 心脾兩虛證
以乏力,心悸氣短,納差為審證要點。
證機:癇發(fā)日久,耗傷氣血,心脾兩傷,心神失養(yǎng)
治法:補益氣血,健脾寧心
代表方:六君子湯合歸脾湯
2. 心腎虧虛證
以癇病頻發(fā),日久不愈,神思恍惚及心腎陰虛的表現(xiàn)為審證要點。
證機:癇病日久,心腎精血虧虛,髓海不足,腦失所養(yǎng)
治法:補益心腎,潛陽安神
代表方:左歸丸合天王補心丹
第六節(jié) 癡呆
1、癡呆:是由髓減腦消,神機失用所導致的一種神志異常的疾病,以呆傻愚笨,智能低下,善忘等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
2、病因:年邁體虛,情志所傷,久病耗損
3、病機:髓海不足,神機失用
辨虛實
1. 髓海不足證
證機:腎精虧虛,髓海失養(yǎng)
治法:補腎益髓,填精養(yǎng)神
代表方:七福飲
2. 脾腎兩虛
證機:氣血虧虛,腎精不足,髓海失養(yǎng)
治法:補腎健脾,益氣生精
代表方:還少丹
3. 痰濁蒙竅證
證機:痰濁上蒙,清竅被阻
治法:豁痰開竅,健脾化濁
代表方:滌痰湯
4. 瘀血內(nèi)阻證
證機:瘀血阻滯,腦脈痹阻
治法:活血化瘀,開竅醒腦
代表方:通竅活血湯
第七節(jié) 厥證
1、厥證: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一種病證
氣厥
2、病因:情志所傷,體虛勞倦,亡血失津,飲食不節(jié)
3、病機:氣機突然逆亂,升降乖戾,氣血陰陽不相順接
4、病位:心、肝。脾腎
辨病因,辨虛實,分氣血
1. 實證
證機:肝郁不舒,氣機上逆,壅阻心胸,內(nèi)閉神機
治法:開竅,順氣,解郁
代表方:通關散合五磨飲子
2. 虛證
證機:元氣素虛,清陽不升,神明失養(yǎng)
治法:補氣,回陽,醒神
代表方:生脈注射液,參附注射液,四味回陽飲
血厥
1. 實證
證機:怒而氣上,血隨氣升,菀阻清竅
治法:平肝潛陽,理氣通瘀
代表方:羚角鉤藤湯或通瘀煎
2. 虛證
證機:血出過多,氣隨血脫,神明失養(yǎng)
治法:補養(yǎng)氣血
代表方:急用獨參湯灌服
痰厥
證機:肝郁肺痹,痰隨氣升,上閉清竅
治法:行氣豁痰
代表方:導痰湯
第三章 脾胃系病證
第一節(jié) 胃痛
1、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窩處疼痛為主癥的病證
2、病因:外邪犯胃,飲食傷胃,情志不暢,脾胃素盛
3、病機:胃氣阻滯,胃失和降
4、病位:胃。肝,脾
5、治療原則:理氣和胃止痛
應辨虛實寒熱,在氣在血,還應辨兼夾證
1、寒邪客胃證
證機:寒凝胃脘,陽氣被遏,氣機阻滯
治法:溫胃散寒,行氣止痛
代表方:香蘇散合良附丸
2、飲食傷胃證
證機:飲食導滯,阻塞胃氣
治法:消食導滯,和胃止痛
代表方:保和丸
3、肝氣犯胃證
證機:肝氣郁結,橫逆犯胃,胃氣阻滯
治法:疏肝解郁,理氣止痛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
4、濕熱中阻證
證機:濕熱蘊結,胃氣痞阻
治法:清化濕熱,理氣和胃
代表方:清中湯
5、瘀血停胃證
證機:瘀停胃絡,脈絡壅滯
治法:化瘀通絡,理氣和胃
代表方:失笑散合丹參飲
6、胃陰虧耗證
證機:胃陰虧耗,胃失濡養(yǎng)
治法:益陰養(yǎng)胃,和中止痛
代表方:一貫煎合芍藥甘草湯
7、脾胃虛寒證
證機:脾胃虛寒,失于溫養(yǎng)
治法:溫中健脾,和胃止痛
代表方:黃芪建中湯
第二節(jié) 痞滿
1、痞滿:是指以自覺心下痞塞,胸膈脹滿,觸之無形,按之柔軟,壓之無痛為主要癥狀的病證
2、病因:感受外邪,內(nèi)傷飲食,情志失調(diào)
3、病機:中焦氣機不利,脾胃升降失職
4、病位:胃。肝,脾
5、治療原則:調(diào)理脾胃升降,行氣除痞消滿
首辨虛實,次辨寒熱
實痞
1、飲食內(nèi)停證
證機:飲食停滯,胃腑失和,氣機壅塞
治法:消食和胃,行氣消痞
代表方:保和丸
2、痰濕中阻證
證機:痰濁阻滯,脾失健運,氣機不和
治法:除濕化痰,理氣和中
代表方:二陳平胃湯
3、濕熱阻胃證
證機:濕熱內(nèi)蘊,困阻脾胃,氣機不利
治法:清熱化濕,和胃消痞
代表方:瀉心湯合連樸飲
4、肝胃不和證
證機:肝氣犯胃,胃氣郁滯
治法:疏肝解郁,和胃消痞
代表方:越菊丸合枳術丸
虛痞
1、脾胃虛弱證
證機:脾胃虛弱,健運失職,升降失司
治法:補氣健脾,升清降濁
代表方:補中益氣湯
2、胃陰不足證
證機:胃陰虧虛,胃失濡養(yǎng),和降失司
治法:養(yǎng)陰益胃,調(diào)中消痞
代表方:益胃湯
第三節(jié) 嘔吐
1、嘔吐:是指胃失和降,氣逆于上,迫使胃中之物從口中吐出的一種病證。一般以有物有聲謂之嘔,有物無聲謂之吐,無物有聲謂之干嘔
2、病因:外邪犯胃,飲食不節(jié),情志失調(diào),病后體虛,稟賦不足
3、病機:胃失和降,胃氣上逆
4、病位:胃。肝,脾
5、治療原則:和胃降逆
首辨虛實
實證
1、外邪犯胃證
證機:外邪犯胃,中焦氣滯,濁氣上逆
治法:疏邪解表,化濁和中
代表方:藿香正氣散
2、食滯內(nèi)停證
證機:食積內(nèi)停,氣機受阻,濁氣上逆
治法:消食化滯,和胃降逆
代表方:保和丸
3、痰飲內(nèi)阻證
證機:痰飲內(nèi)停,中陽不振,胃氣上逆
治法:溫中化飲,和胃降逆
代表方:小半夏湯合苓桂術甘湯
4、肝氣犯胃證
證機:肝氣不疏,橫逆犯胃,胃失和降
治法:疏肝理氣,和胃降逆
代表方:四七湯
虛證
1、脾胃氣虛證
證機:脾胃氣虛,納運無力,胃虛氣逆
治法:健脾益氣,和胃降逆
代表方:香砂六君子湯
2、脾胃陽虛證
證機:脾胃虛寒,失于溫煦,運化失職
治法:溫中健脾,和胃降逆
代表方:理中湯
3、胃陰不足證
證機:胃陰不足,胃失濡潤,和降失司
治法:滋養(yǎng)胃陰,降逆止嘔
代表方:麥門冬湯
第四節(jié) 噎膈
1、噎膈:是指吞咽食物哽噎不順,飲食難下,或納而復出的疾患
2、病機:氣、痰、瘀交結,阻隔于食道、胃脘
3、病位:食道。胃,肝脾腎
1、痰氣交阻證
證機:肝氣郁結,痰濕交阻,胃氣上逆
治法:開郁化痰,潤燥降氣
代表方:啟膈散
2、瘀血內(nèi)結證
證機:蓄瘀留著,阻滯食道,通降失司,肌膚失養(yǎng)
治法:滋陰養(yǎng)血,破血行瘀
代表方:通幽湯
3、津虧熱結證
證機:氣郁化火,陰津枯竭,虛火上逆,胃失潤降
治法:滋陰養(yǎng)血,潤燥生津
代表方:沙參麥冬湯
4、氣虛陽微證
證機:脾腎陽虛,中陽衰微,溫煦失職,氣不化津
治法:溫補脾腎
代表方:補氣運脾湯
第五節(jié) 呃逆
1、呃逆:是指胃氣上逆動膈,以氣逆上沖,喉間呃呃連聲,聲短而頻,難以自制為主要表現(xiàn)的病證
2、病因:飲食不當,情志不遂,正氣虧虛
3、病機:胃失和降,膈間氣機不利,胃氣上逆動膈
4、病位:膈。胃,肝脾肺腎
辨清虛實寒熱
1、胃中寒冷證
證機:寒蓄中焦,氣機不利,胃氣上逆
治法:溫中散寒,降逆止呃
代表方:丁香散
2、胃火上逆證
證機:熱積胃腸,腑氣不暢,胃火上沖
治法:清胃泄熱,降逆止呃
代表方:竹葉石膏湯
3、氣機郁滯證
證機:肝氣郁滯,橫逆犯胃,胃氣上逆
治法:順氣解郁,和胃降逆
代表方:五磨飲子
4、脾胃陽虛證
證機:中陽不足,胃失和降,虛氣上逆
治法:溫補脾胃止嘔
代表方:理中丸
5、胃陰不足證
證機:陰液不足,胃失濡養(yǎng),氣失和降
治法:養(yǎng)胃生津,降逆止嘔
代表方:益胃湯合橘皮竹茹湯
第六節(jié) 腹痛
1、腹痛:是指胃脘以下、恥骨毛際以上部位發(fā)生疼痛為主癥的病證
2、病因:感受外邪,飲食所傷,情志失調(diào),素體陽虛
3、病機:臟腑氣機阻滯,氣血運行不暢,經(jīng)脈痹阻;臟腑經(jīng)脈失養(yǎng)
應辨虛實寒熱,在氣在血
1、寒邪內(nèi)阻證
證機:寒邪凝滯,中阻被遏,脈絡痹阻
治法:散寒溫里,理氣止痛
方藥:良附丸合正氣天香散
2、濕熱壅滯證
證機:濕熱內(nèi)結,氣機壅滯,腑氣不通
治法:泄熱通腑,行氣導滯
方藥:大承氣湯
3、飲食積滯證
證機:食滯內(nèi)停,運化失司,胃腸不和
治法:消食導滯,理氣止痛
方藥:枳實導滯丸
4、肝郁氣滯證
證機:肝氣郁結,氣機不暢,疏泄失司
治法:疏肝解郁,理氣止痛
方藥:柴胡疏肝散
5、瘀血內(nèi)停證
證機:瘀血內(nèi)停,氣機阻滯,脈絡不通
治法:活血化瘀,和絡止痛
方藥:少腹逐瘀湯
6、中虛臟寒證
證機:中陽不振,氣血不足,失于溫養(yǎng)
治法:溫中補虛,緩急止痛
方藥:小建中湯
第七節(jié) 泄瀉
1、泄瀉:是以排便次數(shù)增多,糞質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瀉出如水樣為主癥的病證
2、病因:感受外邪,飲食所傷,情志不調(diào),稟賦不足,久病臟腑虛弱
3、病機:脾病與濕盛,致腸道功能失司
4、病位:腸。脾,肝腎
5、治療原則:運脾化濕
辨暴瀉與久瀉,辨寒熱,辨虛實
暴瀉
1、寒濕內(nèi)盛證
證機:寒濕內(nèi)盛,脾失健運,清濁不分
治法:芳香化濕,解表散寒
代表方:藿香正氣散
2、濕熱傷中證
證機:濕熱壅滯,損傷脾胃,傳化失常
治法:清熱燥濕,分利止瀉
代表方:葛根芩連湯
3、食滯腸胃證
證機:宿食內(nèi)停,阻滯腸胃,傳化失司
治法:消食導滯,和中止瀉
代表方:保和丸
久瀉
1、脾胃虛弱證
證機:脾虛失運,清濁不分
治法:健脾益氣,化濕止瀉
代表方:參苓白術散
2、腎陽虛衰證
證機:命門火衰,脾失溫煦
治法:溫腎健脾,固澀止瀉
代表方:四神丸
3、肝氣乘脾證
證機:肝氣不舒,橫逆犯脾,脾失健運
治法:抑肝扶脾
代表方:痛瀉要方
第八節(jié) 痢疾
1、痢疾:是以大便次數(shù)增多,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黏凍為主癥
2、病因:外感時邪疫毒,飲食不節(jié)
3、病機:邪蘊腸腑,氣血壅滯,傳導失司,脂絡受傷而成痢
4、病位:腸。脾胃,腎
辨久暴,察虛實主次。識寒熱偏重。辨?zhèn)麣?、傷血?div style="height:15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