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魚鼎銘文實為大禹名字“禹”的另一種寫法
劉光保 劉雄 王登科
江蘇時光文脈研究院
摘要:《發(fā)現(xiàn)夏朝》一書詳細論證了古埃及第一王朝建立者那爾邁與中國夏朝建立者大禹實際上是同一人。本文通過詳細比對殷墟中亞魚鼎上的銘文符號宮殿城池、鳥、魚的形象,認為亞魚鼎上的銘文實際上是“禹”字的另一種寫法。本文通過對亞魚鼎的字形元素拆解,結(jié)合古埃及文字圣書體的字形演變,對亞魚鼎銘文提出了一種全新的解讀。解讀的過程不再是基于字形的簡單猜測,而是基于《發(fā)現(xiàn)夏朝》中完成的理論體系的自然推論,為其他甲骨文和金文(銘文)的解讀提供一種重要的方法和理論依據(jù)。
一、“禹”字的原型解讀
大禹是夏朝的建立者,而夏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所以“禹”的解讀非常重要。在《殷周金文集成》[1]中可以看到“禹”字的五種金文字形。其中前兩種是商代晚期的金文。
禹的金文字形 | 青銅器物名 | 朝代 |
| 且辛禹方鼎 | 商晚期 |
| 且辛罍 | 商晚期 |
| 禹鼎 | 西周晚期 |
| 弔[diào]向父禹 | 西周晚期 |
| 秦公簋 | 春秋中期 |
考古界對中國文字如何起源產(chǎn)生,目前還停留在基本靠猜的階段。甲骨文、金文、篆文已經(jīng)是成熟的線條抽象文字,對于某些具體物體的象形猜測相對可靠,但對于人名等抽象概念,靠想象已經(jīng)很難靠譜,比如顧頡剛先生認為“禹”字是一條蟲。
二、亞魚鼎的來歷
亞魚鼎出土于安陽殷墟孝民屯南。這是第一件正式考古發(fā)掘所得有紀年銘文的商代銅鼎。其完整銘文目前翻譯有:“壬申,王賜亞魚貝,用乍(作)兄癸尊,才(在)六月,隹王七祀,翌日?!保ê幽喜┪镌赫钩鼋忉專?/span>
張效彬舊藏并題名《亞魚鼎》的民國舊拓:
圖1:張效彬舊藏并題名《亞魚鼎》民國舊拓。
張效彬(1882—1968年) 名瑋、字效彬,號敔園。河南固始人。曾留學英國劍橋大學學習經(jīng)濟學,回國后任教于京師法政新學堂。北洋政府時期,曾出使俄羅斯,先后任赤塔領(lǐng)事、伊爾庫茲克總領(lǐng)事、彼得堡總領(lǐng)事,十月革命后回國。富收藏,曾建私人博物館。書法宗北碑,楷書尤精。張效彬先生父親為清末進士張仁黼。[2]
三、“禹”字原型就是古埃及第一王朝建立者那爾邁的荷魯斯名字
《發(fā)現(xiàn)夏朝》一書詳細論證了古埃及從第0王朝第18王朝結(jié)束這一2000多年時間段古埃及史實際就是中國記載的上古和夏朝史[3]。建立古埃及第一王朝的那爾邁就是大禹。那爾邁名字的完整拼寫包括鯰魚和鑿子兩個象形符號,而且這兩個符號通常是以垂直相交的方式放置。
鑿子,阿拜多斯圣書體形式
但是其名字又經(jīng)常以一種縮寫形式出現(xiàn),只是用鯰魚符號表示,而省去鑿子符號,有時甚至用水平線表示。如果其名字是顯示在一個石頭作品上或一個官方印章印記,它有兩個符號。但是,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如果名字出現(xiàn)在一件陶器或一塊巖石的銘文上,只有鯰魚,或它的簡化版本出現(xiàn),如后面圖11所顯示。[5]
從古埃及考古證據(jù)方面繼續(xù)找線索。在許多考古發(fā)現(xiàn)的物體上都有那爾邁的名字。說文解字也把禹解釋成“蟲也”。根據(jù)中華博物網(wǎng)和漢字叔叔網(wǎng)站提供的“禹”字金文字形看,與蝎子的形狀差距較大。從一個商代金文字形看,“禹”字確實應(yīng)也是那爾邁名字中的鯰魚和鑿子兩個符號的組合。由于那爾邁名字的寫法以鯰魚和鑿子垂直相交為主,因此這種相交寫法才構(gòu)成“禹”字,而鯰魚和鑿子平行寫法則構(gòu)成“鯀”。同時從《文字源流》中也可以看到只有以魚的字形存在的“禹”字。這與古埃及考古發(fā)現(xiàn)那爾邁名字的三種寫法一致,分別是:只有一個鯰魚的寫法、鯰魚和鑿子平行的寫法、鯰魚和鑿子垂直的寫法。
圖2:《發(fā)現(xiàn)夏朝》156頁,顯示禹字原型對應(yīng)的古埃及原型
《竹書紀年》記載大禹治水時有河中長白魚精授禹《河圖》,也說明“大禹”與“大魚”存在關(guān)系。那爾邁的名字就是“禹”,第一王朝兩個印章上的王表非常清楚地表明第一王朝建立者是那爾邁,因此似乎可以肯定那爾邁就是大禹。治水成功后的禹把名字的寫法稍微變更了一下,把鑿子和鯰魚兩個符號十字交叉放,代表大鯰魚被鑿子釘住,鯰魚不能再興風作浪,也就代表了治水的成功。后來禹作了國王后,為了展示“大魚”打擊敵人的能力,又把鑿子“拔掉”,有時候就單獨以魚用作名字。如果是這樣的話,在那爾邁統(tǒng)治后期,他的名字經(jīng)常以鯰魚形式出現(xiàn),而被人稱為“大魚”,諧音就變成“大禹”了,或者禹的發(fā)音本來就是來源于魚。所以做了國王后的那爾邁名字更準確譯法應(yīng)該是禹!這樣的解釋就與古埃及考古一致了。從而也可糾正或正確解讀中國歷史對鯀禹的記載。
圖3:《發(fā)現(xiàn)夏朝》157頁,詳解禹字對應(yīng)的古埃及象形原型
在古埃及考古文物上可以看到那爾邁名字的各種變化形式。在古埃及第0王朝時期,國王只有一個名字,并且只有國王的名字才能包含在一矩形框(象征宮殿與城池)中,在矩形框上方還站立一只鳥,這種形式的名字叫法老的荷魯斯(鷹,象征王權(quán))名字。比如在著名的那爾邁調(diào)色板上,可以看到有三處那爾邁的名字。
在圖4中,在戴紅冠的大人物臉前面,有鯰魚和鑿子兩個符號,鯰魚水平放置,鑿子垂直放置,這兩個符號組合正是那爾邁的名字,這個名字就是最早的“禹”字原型。
圖4 那爾邁調(diào)色板上戴紅冠的大人物臉前面有鯰魚和鑿子符號
圖5:那爾邁調(diào)色板A面。
那爾邁調(diào)色板(也被稱為Great Hierakonpolis Palette或 Palette of Narmer)。年代大約在公元前3200-前3000年。它包含有史以來最早的一些象形文字銘文。這個調(diào)色板保存了五千年,幾乎完好無損,是由英國考古學家詹姆斯·E·奎貝爾和弗雷德里克·W·格林在1897-1898年在上埃及的尼肯的荷魯斯神廟中發(fā)現(xiàn)的。該調(diào)色板在開羅埃及博物館收藏展出。[6]
在那爾邁調(diào)色板的兩面上方頂部中間位置又有兩處那爾邁的名字,鯰魚和鑿子符號以同樣垂直相交方式放置。但這兩處在名字外圍加上了矩形框。這個矩形框?qū)嶋H是代表了宮殿,矩形框下面垂直線條是代表宮殿外墻上凹凸。
圖6 那爾邁調(diào)色板正面兩面頂部的那兒邁名字
四、那爾邁的荷魯斯名字“禹”的各種字形與字體
圖7 Petrie, 1901 RT II pl.2.3
圖8 石英砝碼,上有那爾邁的名字,第0-1王朝時期。Munich, Staatliches Museum ?gyptischer Kunst, ?S 5847
圖9 從塔爾汗(Tarkhan)出土的泥土上那爾邁印章 UC35684 from Petrie Museum of Egyptian Archaeology
圖10 在波士頓美術(shù)博物館展出的刻有那爾邁名字的陶器碎片
在維基百科上有一些刻有那爾邁名字的文物照片。大部分是標準塞拉赫形式的那爾邁荷魯斯名字,在宮殿上方站立有荷魯斯鳥。如:
圖11:塔爾汗(414號墓)發(fā)現(xiàn)的容器上刻有那爾邁名字的銘文。Petrie Museum UC 16083.
圖12:在柏林?gyptisches博物館展出的一尊狒狒神雕像,底座上刻有那爾邁的名字
圖13 烏木版的兩塊碎片,上面刻著那爾邁的名字,出自他在阿拜多斯)的墳?zāi)估?,B 18號墓。大英博物館藏。Petrie, W.M.Flinders. "The royal tombs of the first dynasty". Part II, 1901. p. 19 pl. X.1.
圖14 開羅埃及博物館:油罐,陶器,可能來自塔爾汗,第一王超時期,約公元前2960年。
五、亞魚鼎的銘文實際上正是荷魯斯名字“禹”的另外一種寫法
圖15是英國考古學家皮特里當年考古所描繪的那爾邁名字,矩形框內(nèi)除了有垂直相交的鯰魚和鑿子符號之外,還有另外一個鵝形鳥鳥樣符號,與亞魚鼎中城池、鳥、魚的組合完全一致。
圖15 Petrie et al. 1913, Pl. 2.2
與之類似,《發(fā)現(xiàn)夏朝》第155頁中給出的第一王朝印章王表中那爾邁(禹)的名字就是鳥+鑿子(類似箭)+魚。雖然這里的鳥其實是代表王權(quán)的荷魯斯鷹,并非那爾邁名字組成部分。
圖16 禹字的另一種鳥+魚+鑿子的組合
現(xiàn)在再看亞魚鼎,其中的“亞”字,是一種典型的城池(宮殿)形狀,是一種對王權(quán)的宣示。加上框內(nèi)的兩個銘文鳥和魚,以及鳥頭上的冠帽或箭頭狀形狀,總體結(jié)構(gòu)在與廣泛出現(xiàn)的那爾邁荷魯斯名字“禹”完全一致。
圖17 亞魚鼎銘文
六、亞魚鼎解讀的意義
本文通過對亞魚鼎的字形元素拆解,結(jié)合古埃及文字圣書體的字形演變,對亞魚鼎銘文提出了一種全新的解讀。解讀的過程不再是基于字形的簡單猜測,而是基于《發(fā)現(xiàn)夏朝》中完成的理論體系的自然推論,為其他甲骨文和金文(銘文)的解讀提供一種重要的方法和理論依據(jù)。
參考資料
1. 禹字形演變字源_漢字「禹」_禹的甲骨文_禹的金文_金文編_甲骨文編 http://www.guoxuedashi.com/zixing/yanbian/6656mu/
2. 張效彬舊藏并題名《亞魚鼎、北單戈鼎》民國舊拓 - 美篇 https://www.meipian.cn/2aldxafp
3. 《發(fā)現(xiàn)夏朝》,劉光保,2017年11月,中國發(fā)展出版社
4. 劉光保,5000年的華夏文明傳承:鷹、王宮和國王的三位一體王權(quán)標識 (The Inheritanc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in 5000 Years: The Trinity of Eagle, Palace and King) by Guang Bao Liu :: SSRN https://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_id=3434794
5. Narmer -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Narmer
6. Narmer Palette -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Narmer_Palette
更多參考: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