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季節(jié)都有其專屬景象,春夏秋冬各不相同。春天,是萬物結束長眠逐漸蘇醒的季節(jié),有時走在路上瞧見長著嫩芽的樹枝、慢慢舒展花瓣的花朵,總會忍不住拿起手機“拍了拍”眼前的春景。我們不禁好奇:古人是否也和我們一樣,擁有同款春色呢?他們眼里的春天是什么樣的?
為此,我們搜集了263首關于春天的古代詩詞,體裁包含詩經(jīng)、漢樂府民歌、唐詩宋詞、元曲等等進行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文人墨客筆下的春天,有的充滿希望與活力,有的帶著淡淡的憂愁,有的寄托了無限情思,一樣的春天,在不同的人眼中有著不一樣的風情。
大家在讀書的時候,每到古詩詞分析那道題時,最常填寫的答案就是借景抒情或者以物抒懷了。詩詞當中的春天,常常與不同的意象相連接,以表達出古人不同的情緒。在這263首古詩詞中,最常中出現(xiàn)的春景意象詞按出現(xiàn)頻率從多到少排列的前十位依次為春風、東風、楊柳、桃花、芳草、梨花、燕子、黃鸝、垂楊、飛絮。可見在古人心中風來了,花開了,草綠了,鳥鳴了,春天就不遠了。
在古詩里,春風出鏡率極高,亦有古人稱作“東風”,它簡直是“萬金油”般的存在。
你看,同樣是寫“柳”,在“二月春風似剪刀”中春風成了自然界中的最佳裁縫,在“柳絲舞困小蠻腰,顯得東風惡”中春風的形象瞬間變了個樣。
聽慣了春風“吹綠、吹紅……”,其實在詩里它也有簡單粗暴的一面。在“春風不負東君信,遍拆群芳”里,春風化身拆花使者,把含苞待放的花兒一個個“拆”開。春風是個“大忙人”,不但要負責開花,還要管住花,管不住還得被詩人“吐槽”。在“春風不解禁楊花,蒙蒙亂撲行人面”里,怪春風不懂事沒把楊花約束好以至于讓楊花漫天飛舞。陸游的《釵頭鳳》里,也有一句“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你看,被棒打鴛鴦的陸翁都沒有了好脾氣,東風也裹挾著一腔惡氣而來。
開心的時候“笑春風”,有情緒了就“恨春風”,笑也春風,恨也春風,春風溫柔地接下所有情感,揉進春雨里撒向人間。多情的春風,從古吹到今,百年之后,中國臺灣還有一首名為《望春風》的民謠,表達著少女思春的情景。
提到了風,那就肯定要提柳了。還記得《紅樓夢》里,寶玉初見黛玉時那一句“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 風與柳,向來是風流之士的筆下???。
無論古今,春季皆為賞花好時節(jié)。只不過,現(xiàn)代人外出踏青偏愛賞花,而古人偏愛賞柳——楊柳枝條下垂,細長柳枝隨風漂浮,以及漫天飛舞的柳絮,形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在這些詩句中提到最多的草木意象是柳樹:楊柳、垂楊、飛絮、柳條、柳絲、煙柳、柳絮、柳枝、疏柳、弱柳…… 嘩,真的好多柳。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痹谥袊谝徊吭姼杩偧对娊?jīng)》里,就出現(xiàn)了它的身影。為何古人對柳樹青睞有加?民間流傳的《九九歌》中提及,“五九六九沿河看柳”,柳樹發(fā)芽意味著春天的到來。再者,“柳”與“留”互為諧音,當時的人們與親朋好友離別時,會折一支柳枝贈予遠行者,以表達依依不舍之情。本來無情的柳樹,在有情人的眼中,也變得別具趣味。
別看柳樹柔弱又纖細,它的生命力極強,把枝條插在土中就能存活,可謂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嗐!這可不正應了春天的勃勃生機嘛~
文人最愛的春花非“桃花”莫屬,“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短短八字就將桃花的美寫得淋漓盡致。越美的東西,好像也容易引起他人的愁緒,崔護的《題都城南莊》中就寫到“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nbsp;
其次是“梨花”,潔白的花色猶如雪花,詩中常把“梨花”與“雨”結合在一起,如“點點梨花雨”“胭脂淚灑梨花雨”等,蒙蒙雨煙卷著梨花的香味在空中彌漫,該是一幅多么沁人心脾的景象。
可能是被桃花搶了風頭,李花的勢頭就黯淡了一些。秦觀的《行香子·樹繞村莊》里寫著,“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都是花,都漂亮,就不要爭誰是花魁啦!
出現(xiàn)最多的鳥類是燕子,最常出現(xiàn)的意象是“燕子銜泥”。每至春季燕子會銜春泥筑巢,小時候在老家常常會看到各家各戶的屋檐下都有燕子窩,俗話說“燕子搭窩喜事多”,大部分人挺歡喜燕子能在家搭窩的(還有免費的燕窩不是??。?/mark>,可惜到了城市之后就很少再見著燕子了。
另外常常出場的還有黃鸝(又稱“黃鳥”、“倉庚”)與杜鵑,詩句中更多是提及它們的啼聲,黃鸝經(jīng)常在早間清晨鳴叫,聲音清脆嘹亮,杜甫的《絕句之三》里有一句“兩個黃鸝鳴翠柳”,甭說,翠柳加黃鸝,就是春天。
而杜鵑則多在夜間啼叫,但可能因為杜鵑的叫聲過于哀婉,不太適合一片和煦的春景,于是它的出場少于討喜的燕子和黃鸝。盧摯的《雙調·沉醉東風·春情》里寫到:“白雪柳絮飛,紅雨桃花墜,杜鵑聲里又春歸?!?前邊是白雪一般的柳絮、紅雨一般的桃花,結果好嘛,杜鵑一叫,就“縱有新詩贈別離,醫(yī)不可相思病體?!绷?。
不數(shù)不知道,仔細一數(shù)才發(fā)現(xiàn),“好色之徒”可真不少。除開常見的“花紅柳綠”派,青黃這次聯(lián)袂出擊,總算摘下了“青黃不接”的帽子。白色也不落人后,取得了第五名的好成績,想必是托了柳絮和梨花的福。金色、紫色也有一席之地??蓱z藍色,只留一枝獨秀。不過,古代時青藍是不是不怎么分家?
有著眾多美麗花朵的春天,紅色自然是最吸睛的顏色。春紅、紅杏、紅英、紅雨、殘紅、飛紅,這些搭配詞大多是以“紅”代花,春紅特指春天的花朵。紅花也許綠葉配,于是綠色緊隨其后,“綠”的常見搭配:綠楊、綠樹、綠草、綠柳、綠水。你看看,多占便宜,不光有綠的植物,還有綠水。
青色在中國文化中有生命的含義,也是春季的象征。常見搭配:青春、青蕪、踏青,而在古代的“青春”多指春天。“紫”的常見搭配有紫陌、萬紫千紅和紫霞,在古時洛陽常以紫土鋪路,“陌”有道路之意,故稱京城之路為“紫陌”。而另一個皇家顏色,金色則依舊與黃搭配,以黃金凸顯春天的寶貴,”春色初來,遍拆紅芳千萬樹,流鶯粉蝶斗翻飛。戀香枝。勸君莫惜縷金衣。”那等觀眾接的一句,就是“勸君須惜少年時。”
還有一句頗為有趣“黃金萬縷風牽細。寒食初頭春有味。殢煙尤雨索春饒,一日三眠夸得意。” 前面還沒啥,一日三眠這一句倒把我看樂了,瞧把你得意的,一天睡三回。果然呀,春天不是讀書天。
藍色的一枝獨秀出自關漢卿的《白鶴子》,“四時春富貴,萬物酒風流。澄澄水如藍,灼灼花如繡。花邊停駿馬,柳外纜輕舟。” 欸?白居易是不是還有一首《憶江南》?“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碧水如藍,映照綠樹紅花,一派青春景象,才是春天的顏色。
在盤點的時候,我們還有一些有趣的發(fā)現(xiàn)。比如漢代以前的詩歌提到春天時,還會涉及農(nóng)耕內(nèi)容,漢代以后的詩人們關于春天的描述大部分是借景抒情。查了一下資料,在漢代,農(nóng)具得到了改進,發(fā)明了犁壁和耬車,稻麥的移植和種植技術得到大力推廣。從選種、播種、施肥和田間的管理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當時的牛抬杠式牛耕方法和靈活使用挽犁牛耕法都得到了大力推廣應用。這是不是也體現(xiàn)了,隨著生產(chǎn)力的提高,人們肚子吃飽了,才有心情寫寫詩,追求一下精神文明建設?
在生產(chǎn)力提高之后,人們的生活也開始豐富多彩起來?!熬泼来簼饣ㄊ澜纭甭犉饋砗芟瘳F(xiàn)代廣告的Slogan;“落花閑院春衫薄,薄衫春院閑花落”此句只字未提女子,卻讓人聯(lián)想到一位佳人在庭院內(nèi)獨看落英繽紛的景象;上一句是用美景來烘托美人,下面這句是用美人來比喻美景——“山過寸顰眉黛,柳拖煙堆鬢絲,可喜釘睡足的西施”形容春山如西施蹙眉班嫵媚,柳絮猶如西施的鬢發(fā);“一葫蘆春色醉山翁,一葫蘆酒壓花梢重”寫出了酒雖美味,但春色更醉人、花香襲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自然也。
春天里另一個我們原以為會常見的意象,卻近乎隱形。那就是春蠶,盤了半天,也只有兩句“春蠶到死絲方盡”和“綿綿恨似春蠶緒”,一句喻指比喻情深誼長,至死不渝;另一句表達遺憾如同春蠶的吐絲一樣連續(xù)不斷。唉,一樣的蠶,待遇咋這么不一樣呢?
當然,數(shù)據(jù)不足以概括詩歌之美,只能帶大家一窺古詩里的半抹春色??v然與古人隔著茫茫歲月,大家對春天的感觸亦有共鳴之處,只是表達方式變了。在這春暖花開的日子里,大家想起了哪些春景詩句呢?
文/ 沐冬、傅悉汀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