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色瓷是晚唐五代到北宋初年越窯燒造的精品瓷器,因為是為皇宮燒造的,并且在質量與風格方面代表一個時代的瓷器生產水平和生產走向而名聞中外。北宋晚期以后,對秘色瓷器的認知開始模糊,秘色瓷器漸成大謎。
1987年,陜西扶風法門寺地宮出土了14件越窯精品,因為同出的《監(jiān)送真身時隨真身供養(yǎng)道具及金銀寶器衣物帳》明確記載其中十三件碟、盤、碗就是文獻記載的“秘色瓷”,千古之謎終于有了答案。從此有了認識、判斷秘色瓷器的標準。
越窯生產歷史悠久、窯址眾多,何者燒造秘色瓷器呢?燒造秘色瓷器和一般的越窯瓷器在技術、原料上有何不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5~2016年,對后司岙窯址進行了連續(xù)兩年的考古發(fā)掘,出土資料既說明該窯址是晚唐、五代時期秘色瓷器的生產地,也從裝燒工藝、原料選擇與加工等方面說明了秘色瓷器的獨特性。這是關于中國陶瓷史與秘色瓷的又一次重大的發(fā)現(xiàn)。
借此契機,又值法門寺秘色瓷發(fā)現(xiàn)三十周年,特舉辦本展覽。希望通過對比,闡明秘色瓷器與普通越窯青瓷的不同,進而揭示秘色瓷的內涵、使用人群、生產地、生產制度等內容。因展出藏品比較多,所以益運居選取部分做一簡單介紹,以饗眾多讀者。
秘色瓷八棱瓶
唐
故宮博物院
秘色瓷八棱瓶
唐
故宮博物院
唐 越窯青釉直頸瓶
高22.4cm,口徑2.3cm,足徑7.3cm。
越窯青釉刻花高足水丞
五代-宋
口徑7.1厘米 底徑6.5厘米 高9.1厘米
故宮博物院
越窯青釉刻蓮瓣紋缸
北宋
故宮博物院
越窯青釉刻花蓮瓣紋蓋罐
五代
口徑5.4厘米 底徑6.7厘米 高10厘米
故宮博物院
越窯青釉刻花盒
宋
口徑12.5厘米 底徑8.1厘米 高6厘米
故宮博物院
越窯青釉刻花水丞
五代
口徑5.3厘米 底徑5.6厘米 高7.2厘米
故宮博物院
越窯青釉刻花小口罐
宋(低嶺頭)
故宮博物院
越窯青釉刻劃折枝花紋盒
北宋
口徑8.5厘米 底徑7.4厘米 高6.8厘米
故宮博物院
越窯青釉撇口尊
唐
口徑16.3厘米 底徑8.2厘米 高9.8厘米
故宮博物院
越窯青釉執(zhí)壺
唐元和五年墓出土
口徑6.1厘米 底徑7.4厘米 高14.2厘米
故宮博物院
越窯青釉海棠式杯
唐
口徑13.4厘米/8.4厘米 底徑5.8厘米 高6.7厘米
故宮博物院
越窯青釉雙系執(zhí)壺
五代
口徑9.7厘米 底徑7.6厘米 高19.7厘米
故宮博物院
越窯青釉鳥形點紋塤
唐
口徑6厘米 底徑2厘米 高2.8厘米
故宮博物院
越窯青釉刻牡丹雙鳳紋蓋盒
五代
口徑19.7厘米 底徑11.8厘米 高5厘米
故宮博物院
判斷秘色瓷的標準
“秘色越器”和“秘色茶盞”等唐人文獻既明確把秘色瓷器與越窯相聯(lián),也指出了一些秘色瓷器的器類。更重要的是還把秘色瓷器與官府或皇家的關系記載了下來:秘色瓷器燒成后要先挑選上品進貢。這和考古發(fā)現(xiàn)秘色瓷器基本上出土在唐、五代、遼、宋的皇家遺址相印證;但貢余之后的器物如何管理則沒有明載。
1987年,陜西扶風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監(jiān)送真身時隨真身供養(yǎng)道具及金銀寶器衣物帳》明確說明地宮出土的越窯青瓷中有13件碟、盤、碗是秘色瓷。與普通越窯青瓷相比,秘色瓷胎精釉細,器形規(guī)矩,品質精良,釉色多呈均勻、滋潤的碧綠色。秘色瓷是土貢制度下的地方貢物,秘色瓷的概念可能集合了產品特征及進貢屬性的雙重特質。
越窯青釉花口小碗
五代
口徑9.9厘米 底徑5厘米 高4.9厘米
故宮博物院
越窯青釉刻花臥足碗
五代
口徑15.1厘米 底徑6.4厘米 高5.5厘米
故宮博物院
越窯青釉碗
五代
故宮博物院
越窯青釉印泥圓盒
唐
口徑5.7厘米 底徑5.3厘米 高3.6厘米
故宮博物院
越窯青釉劃花盤
唐
口徑14.5厘米 底徑6.2厘米 高3厘米
故宮博物院
越窯青釉刻花碗
晚唐
故宮博物院
越窯青釉葵口碗
五代
故宮博物院
越窯青釉圓盒
唐
口徑11.1厘米 底徑7厘米 高3.9厘米
故宮博物院
越窯青釉缽缸
五代
口徑18厘米 底徑11厘米 高9.5厘米
故宮博物院
宋太宗元德李皇后陵出土劃花龍紋大瓷盤
宋太宗元德李皇后陵出土劃花云鶴紋瓷套盒
趙祐墓出土刻花瓷碗
趙祐墓出土刻花盞托
唐 越窯青釉花瓣口碗,高3.6cm,口徑14.1cm,足徑6.5cm。
越窯秘色瓷刻蓮瓣紋碗
五代
蘇州博物館藏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