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厚樸姜制 陳皮去白,各一兩(各30g) 甘草炙 茯苓去皮 革豆蔻仁 木香各五錢(各15g) 干姜七分(2g)
【用法】合為粗散,每服五錢匕(15g),水二盞,生姜三片,煎至一盞,去滓溫服,食前。忌一切冷物(現代用法:按原方比例酌定用量,加姜三片,水煎服)。
【功用】行氣除滿,溫中燥濕。
【主治】脾胃寒濕氣滯證。脘腹脹滿或疼痛,不思飲食,四肢倦怠,舌苔白膩,脈沉弦。
【方解】本方證因脾胃傷于寒濕所致。寒性凝滯,濕性粘膩,易阻氣機,若寒濕著而不行,困于脾胃,則致脾胃氣機阻滯,升降失常,遂成脘腹脹滿或疼痛、不思飲食、四肢倦怠等癥。寒不溫不去,濕不燥不除,氣不行不暢,故當行其氣、溫其中、祛其寒、燥其濕。方中厚樸辛苦溫燥;行氣消脹,燥濕除滿為君藥。草豆蔻辛溫芳香,溫中散寒,燥濕運脾為臣藥。陳皮、木香行氣寬中,助厚樸消脹除滿;干姜、生姜溫脾暖胃,助草豆蔻散寒止痛;茯苓滲濕健脾,均為佐藥。甘草益氣和中,調和諸藥,功兼佐使。諸藥合用,共成行氣除滿,溫中燥濕之功,使寒濕得除,氣機調暢,脾胃復健,則痛脹自解。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療脾胃寒濕氣滯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脘腹脹痛,舌苔白膩為辨證要點。本方重點在于溫中,對于客寒犯胃致脘痛嘔吐者,亦可用之。
2.加減變化 若痛甚者,可加肉桂、良姜以溫中散寒止痛;兼身重肢腫者,可加大腹皮以下氣利水消腫 。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于慢性腸炎、慢性胃炎、胃潰瘍、婦女白帶等屬寒濕氣滯者。
【附方】
良附丸(《良方集腋》) 高良姜酒洗七次,焙,研 香附子醋洗七次,焙,研各等分(各9g) 上藥各焙、各研、各貯,用時以米飲加生姜汁一匙,鹽一撮為丸,服之立止(現代用法:上為細末,作散劑或水丸,每日1-2次,每次6g,開水送下)。功用:行氣疏肝,祛寒止痛。主治:肝胃氣滯寒凝證。胃脘疼痛,胸脅脹悶,畏寒喜溫,苔白脈弦,以及婦女痛經等。
本方與厚樸溫中湯均能溫中行氣止痛,但厚樸溫中湯逐寒燥濕,脾胃并治,本方則功專治胃,兼能疏肝,是二方同中之異。
【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 《內外傷辨惑論》卷中:“治脾胃虛寒,心腹脹滿,及秋冬客寒犯胃,時作疼痛?!?br> 2.方論選錄 張秉成《成方便讀》卷2:“夫寒邪之傷人也,為無形之邪,若無有形之痰血食積互結,則亦不過為痞滿為嘔吐,即疼痛亦不致拒按也。故以厚樸溫中散滿者為君:凡人之氣,得寒則凝而行遲,故以木香草蔻之芳香辛烈,入脾臟以行諸氣;脾惡濕,故用干姜、陳皮以燥之,茯苓以滲之;脾欲緩,故以甘草緩之;加生姜者,取其溫中散逆、除嘔也。以上諸藥,皆人脾胃,不特可以溫中,且能散表。用之貴得其宜耳。”
【臨床報道】
孫氏用厚樸溫中湯加減治療小兒腸痙攣56例。結果:治愈47例,有效8例,無效1例有效率達98.21%,并與西藥治療組(顛茄、氯丙嗪)對照,療效明顯優(yōu)于后者。[孫書坤.厚樸溫中湯加減治療小兒腸痙攣56例療效觀察。北京中醫(yī) 1998; (1):36]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