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現(xiàn)在上海年味不濃,沒有過年的感覺,是因為很多過年的習俗正被我們慢慢舍棄。過年應該是一個享受的慢過程,年前的一切準備,要自己動手才能體會年味。在上海過年,年前的準備工作很多人也都在慢慢淡忘。對照這份清單,當你打完這些勾,就到年三十了。
撣檐塵
在上海,從臘月下旬起至除夕,家家都要大掃除,用長柄掃帚撣掉屋頂四角及墻上灰塵、蛛網,稱“撣檐塵”。因“塵”與“陳”在上海話中諧音,故又叫“撣陳”,寓意撣除“晦氣”。同時,人們剪指甲、理發(fā)、洗澡、拆洗被褥和擦洗器皿,以示辭舊迎新。
糖湯茶
早晨均喝“糖湯茶”,有的放蜜棗、棗子,一勺白糖或冰糖。還有人家提前灌熱水瓶里,明天一早喝。信佛的或者有規(guī)矩的人家,聽說還要全日吃素。
祭灶神
按照老黃歷,臘月二十四為“灶神”上天奏事之日,所以臘月二十三的夜晚,家家戶戶要“祭灶”。這天晚上,家家戶戶把灶神像貼在廚房灶頭上,供上好魚好肉、蛋餃、豆芽、荸薺等,豐盛程度不亞于年夜飯。
現(xiàn)在逐漸少了,不過一般所謂“規(guī)矩”的人家,還是會做。一般就做做“年夜”。
焋糕
這個習俗比較老,很多上海年輕人都不知道。過年是要焋糕的,現(xiàn)在為了簡便,大都去菜場買兩蒸。莊行那邊,方糕比較有名,自己焋糕的古老習俗一直被保存了下來。
采購年貨
糖果、瓜子、開心果、水果以前都是過年必備的零食,現(xiàn)在買的東西高檔了,各種堅果、包裝零食。年前的一兩個星期,上海各大超市都會比往常擁擠很多,采購年貨是過年的一項重要準備工作。80后之前的我們這票人,在兒時聽說要買年貨,肯定是興奮到流淚吧?,F(xiàn)在,大都去大潤發(fā)、易買得等大超市買點。
添新衣
正月初一,人們都要穿新衣,也含有送舊迎新的意思。因為民間以紅色象征吉祥,兒童穿著大紅色衣服,年輕婦女當然滿身紅艷,連老婦也系著大紅裙。所以,在新年來臨之前,你一定要準備好新衣服。相比外地,上海這邊在這塊好像沒啥太大感覺。因為,生活水平上去了,平時買衣服,實在也不少。
放“高升”
大年初一凌晨,家家戶戶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爭先恐后放“開門炮”,全城一片爆竹聲,象征送舊迎新。所以,年前都要備好煙花爆竹。小孩子也喜歡買一些小鞭炮,捂著耳朵不敢放。在上海,不知從何時開始,“年初四”的迎財神放的鞭炮比年初一還多了。
貼春聯(lián)
春節(jié)期間,多數人家貼春聯(lián)年畫,象征瑞祥。寫春聯(lián)講究門第身份,貼年畫講究地方和圖案。如貼在水缸上的畫魚,象征年年有余(魚);貼在米囤上的畫糧食,象征五谷豐登;客堂上懸掛福祿壽三星圖,象征子孫滿堂、長命富貴。
年夜飯
除夕之夜的一頓年夜飯,最為上海人所看重。吃年夜飯還有許多講究,對上海人來說,肉圓、蛋餃是必不可少的。肉圓象征團圓,蛋餃寓意招財進寶。這天吃的菜都有討口彩的叫法,菠菜因為梗長,所以叫做“長庚菜”;青菜色綠,所以又叫做“安樂菜”;黃豆牙因形狀像如意,所以叫做“如意菜”……桌上往往還有暖鍋,邊吃邊燒,熱氣騰騰,象征家道興旺發(fā)達。飯里須預埋荸薺,吃飯時用筷子挑出來,叫做“掘元寶”。席間,一般不將魚吃光,叫做“吃剩有魚(余)”、“年年有魚(余)”或“吉慶有魚(余)”。
守歲
除夕之夜,上海過去還有守歲的習俗,即一家人圍爐而坐,談笑歡歌,通宵達旦。上海人的守歲,點燃一只腳爐或灶肚內燃樹塊,火種不熄,燃至年初一。奉賢方言中,“火”、“富”同音,意為“今年富到明年”。老少圍爐,達旦不寢,名曰“守歲”。
壓歲錢
除夕晚上,家長有給孩子壓歲錢的習俗。過去用的銅錢,中有方孔,人們就用紅繩將錢幣貫穿起來,有的將壓歲錢編成龍形,放置在床腳。壓歲的原意在壓祟,禳祓災殃,驅避邪惡。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