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苗族鼓舞是苗族人民喜愛的民間舞蹈藝術,每個村寨都有打鼓高手,愛好打鼓的年輕人既可以跟隨自己喜愛的鼓手學習,也可以自己琢磨、發(fā)揮,好的鼓手往往都有自創(chuàng)的擊鼓技法和舞蹈風格。時至今日,湘西苗族鼓舞之所以有數十種不同風格的表演技法,是與一代代鼓舞藝術家的努力和創(chuàng)新分不開的——
2013年,筆者曾在湖南吉首國際鼓文化節(jié)“鼓王爭霸賽暨國家非遺傳承人選拔賽”決賽現場,目睹了新一代湘西苗族鼓舞鼓王的誕生。這場盛會不但彰顯了吉首“天下鼓鄉(xiāng)”的魅力,也讓人們見識到了苗族鼓舞的活力與生機。展現在觀眾面前的苗族鼓舞,動作豪放、舞姿優(yōu)美,僅打法就有猴兒鼓、花鼓、團圓鼓等數十種不同的風格。這種表演形式的多樣化,與一代代鼓舞藝術家的努力創(chuàng)新分不開。
好鼓手往往都有自創(chuàng)的技法
湘西苗族鼓舞是流傳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內的一種舞蹈藝術形式。該舞源于漢代以前,產生在苗族祭祀活動中,隨著時代的變遷,苗族鼓舞逐漸成為苗族人民最喜愛的民間舞蹈藝術。
新中國成立以前,鼓舞表演者來源廣泛,可以是普通百姓,也可以是主持祭祀活動的苗法師,各個村寨都有擅長的打鼓者。愛好打鼓的年輕人既可以跟隨喜愛的鼓手學習,也可以自己琢磨、發(fā)揮,好的鼓手往往都有自創(chuàng)的擊鼓技法和舞蹈風格。所以,苗族鼓舞技法極為豐富多樣,每個村寨都有自己的風格,每個鼓手也都有各自的特點,但歷史上是否有“鼓王”這一稱號,卻無從考證了。
當代,對于苗鼓“鼓王”的命名要追溯到1986年舉行的第三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tǒng)體育運動會,當時湘西人石順民奪得了鼓舞比賽冠軍,被國家體委授予全國“苗族鼓王”的稱號,至此“鼓王”這一稱號便具有了官方色彩。此后,又先后有龍菊蘭、龍菊獻、王黃娟等人獲得“鼓王”稱號。
2013年的比賽,有來自貴州、湖南、廣西、湖北等省區(qū)的23支苗鼓隊和69名民間鼓手參加角逐,經過激烈較量,來自湘西德夯代表隊的時節(jié)海和楊欣拔得頭籌。頒獎儀式前,主辦方還舉行了一個神圣而隆重的“請鼓神”儀式,意味著兩位鼓王得到神明的認可和祝福,苗家鼓舞將通過一代代鼓王傳遞下去。
“改變”一直在發(fā)生
縱觀2013年的選拔賽全過程,是一個將傳統(tǒng)技藝以十分現代的方式呈現的過程。
首先,比賽流程參照現代體育模式,實行“循環(huán)賽”,比賽項目設有“女子單人鼓”“男子單人鼓”“女子雙人鼓”“男女雙人鼓”等;其次,選手在比賽過程中,融合了舞蹈、體操和戲劇元素,觀賞性非常強;在評比規(guī)則方面,裁判需要考慮“技術準確性”“技術難度”“時間控制”等多個方面的因素,綜合評判參賽選手的實力。
對于這種呈現方式或許有人會覺得“改變”得太多。其實,縱觀苗族鼓舞歷史,“改變”一直在發(fā)生。明清時期的史料顯示,當時的苗族鼓舞與民間祭祀活動緊密相聯,鼓被賦予了神圣性,而舞的目的是為了迎神娛神;民國時期,鼓舞逐漸從與祭祀并行的娛神活動中獨立出來,成為日常節(jié)慶中的娛人活動,每年農歷正月初二到十五都有持續(xù)不斷的“年鼓”表演,苗鼓的神秘感和儀式化已經淡化,逐漸與苗族人民的生活融為一體;新中國成立以來,鼓舞作為湘西本土的藝術精華,多次參加全國少數民族文藝匯演、少數民族傳統(tǒng)體育運動會,當地鼓手和文化精英也積極參與到對鼓舞形式、套路的編排和創(chuàng)新中,人們將模仿生產勞動的內容,如犁地耕田、繡花紡紗等也加入到鼓舞表演中。
源自鼓手的創(chuàng)新
除了時代背景的更迭,肩負傳承使命的“鼓王”們也在不同的社會語境中發(fā)揮著自身的能動性。
鼓王石順民對于苗族鼓舞的改造最具突破性。石順民是學戲劇出身,本身具備舞蹈功底,她將戲曲藝術融入鼓舞表演,尤其是與京劇刀馬旦的動作相結合,使女性表演者顯得輕盈活潑、婀娜多姿,創(chuàng)造性地為苗族鼓舞表演增加了觀賞性。2009年她被命名為湘西苗族鼓舞的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創(chuàng)辦了個人的苗鼓傳習所,并積極參與德夯景區(qū)民俗文化表演鼓舞部分的編排。石順民對于鼓舞動作的編排力求整齊、有力,參照武術比賽的動作要求,不僅將一些武術動作融入鼓舞表演,而且對很多動作都進行了標準化處理,如鼓手站位應距離鼓面多少距離等。
石順民所進行的標準化工作將苗鼓表演的觀賞性提高到一個層次,卻并沒有使表演模式固定下來。其他鼓王也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斷地在實踐中積累表演技藝。鼓王楊欣多年來獨創(chuàng)了許多高難度的擊鼓動作,如在《團圓鼓》表演中連續(xù)旋轉12圈,突破了以往的擊鼓模式。
這種不斷創(chuàng)新的動力,一方面源于鼓手對于鼓舞本身的熱愛,而主要的動力是源于觀眾的觀賞需求。這些鼓王們大都擔任著德夯景區(qū)民俗表演的主演,幾乎每天都要上臺表演,直接與觀眾互動,為增加觀賞性,鼓舞的技術難度必須考慮在內。
在湘西,德夯苗鼓已經成為精致化的代表,這引發(fā)了人們對于苗鼓的兩種看法:第一種看法比較普遍,認為這種打法好看,吸引人;第二種看法來自于當地知識精英,他們認為對苗鼓的過分加工和改造,使鼓舞失去了原有的古樸味道,尤其在民間儀式上,苗鼓越來越少地被運用,這種與信仰脫節(jié)的、單純的技術展示會使苗族鼓舞精髓流失殆盡。然而,德夯的標準化并沒有統(tǒng)一到其他地方,跟以前一樣,每一苗寨都有自己的特點。另外,隨著地方民間宗教的復興,苗鼓的祭祀功能也在苗法師們的手中被重新發(fā)掘。
非遺疊加著歷史經驗、社會場域和表演者個體認知,想要活態(tài)地將其傳承下去,就要給予傳承人更多創(chuàng)新的空間,但這種創(chuàng)新必須是尊重傳統(tǒng)、維系其文化精髓的創(chuàng)新。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