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大師徐悲鴻有一句名言:“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
誠然,民族氣節(jié)錚錚傲骨方面,徐悲鴻做到了表率。
一如他瀟灑筆端的奔騰駿馬,在八年抗戰(zhàn)期間為了民族的解放,拼盡全力、奮力前行。為了拯救民族危亡,顧不得自身安危,也顧不得自己小家的和睦,他多次只身赴南洋,賣畫籌款,“將自己所能貢獻國家,盡國民的義務”。
然而,就是在這八年間,他將所有精力和收入都奉獻給了國家、事業(yè),對于自己的妻子卻隔離疏遠,從精神和物質上都將她置于窮困潦倒之地,最終葬送了一段本應美好的婚姻。
就因為徐悲鴻是為國奉獻的藝術大師,他的第二任妻子蔣碧薇,就承受了“背叛婚姻,出軌張道藩”的惡名。就連徐悲鴻的第三任太太廖靜文,也在《徐悲鴻的一生》中,對蔣碧微頗多詬病,基本上將她定性為:
“不支持丈夫的藝術作為,愛慕虛榮、一意孤行、拋夫棄子的涼薄女子”。
但,果真如此嗎?清官尚難斷家務事,何況婚姻的締結和瓦解,又豈是他人說得清楚,對蔣碧薇自然是不公平的。
蔣碧薇1899年出生在江蘇宜興,作為國學大師的蔣梅笙,被復旦大學聘請為國文教師,一家人隨遷到了上海。棠珍13歲時,已經(jīng)被許配給蘇州名門望族查家。
婚禮正在籌備當中,18歲的蔣棠珍,第一次見到了前來家中拜訪父親的徐悲鴻。
“徐悲鴻俊朗清瘦,舉手投足盡是書卷氣,望向我的時候,眼眸里滿是釅釅的溫柔?!?/p>
徐悲鴻
當時的徐悲鴻,雖然才22歲,但已經(jīng)在老家遵照父母的意愿,娶了包辦的妻子,并生下一子。他竟然因為厭惡妻子,親自給兒子取名叫“劫生”,彷佛這便是他的劫難。
可惜他的妻子替孩子應了劫,不久就病逝了。徐悲鴻仗著已為徐家留下長孫,執(zhí)意要到上海求學,于是這個年紀輕輕的鰥夫,有了機會對蔣梅笙的女兒一見鐘情。
他更加殷勤地向蔣梅笙請教國學,也順便展露他高超的繪畫天賦,徐悲鴻畫了一副海棠花送給棠珍,充滿柔情地告訴她:“我喜歡海棠般的女子,出塵絕艷,颯爽高貴。”棠珍收下畫作,親撫摩挲,欣喜地發(fā)現(xiàn)背面有四個小字:卿若海棠。
于是一個需要崇拜、愛慕某個人的時候,翩若驚鴻的徐悲鴻,悄然進入少女棠珍的內心深處。但她終究是書香門第的大家閨秀,受困于婚約在身,還是隱忍著不敢越雷池一步。
直到臨近婚禮前一個月,查家公子為了不想掛科的弟弟,私下向未來岳父討要試卷,這件事讓蔣棠珍覺得他是一個不守誠信的紈绔子弟。她有意退婚,但父親并不同意,焦灼間,徐悲鴻對蔣棠珍說:跟我走吧!
他囑托友人將私奔的密信轉達給棠珍,甚至設計支開了蔣梅笙夫婦,讓她趁著月黑風高,留書離家出走?;氐郊抑写蟪砸惑@的父母頓時無言以對,只好對外宣稱女兒不慎落水罹難,甚至還煞有聲勢辦了喪禮。
徐悲鴻為蔣碧薇作的肖像油畫
1917年,18歲的蔣碧薇和徐悲鴻私奔。兩人帶著僅有的2000元錢,逃難似地到了日本,蝸居在鄉(xiāng)間。徐悲鴻愛上了日本的仿制畫作,完全不顧柴米油鹽的辛勞,曾經(jīng)養(yǎng)尊處優(yōu)的蔣棠珍,只得做女傭幫工來維持生計。
他則為她改了名字,并刻在戒指上,一直佩戴著。從此她成了蔣碧薇,是徐悲鴻逢人便夸的“我的太太”。
因為丈夫的窮困潦倒,她不得不硬著頭皮返回上海,去求得父母的原諒。蔣氏夫婦心疼女兒,也無奈接受了這個撬墻角的徐悲鴻。
1919年,因康有為推薦,徐悲鴻獲得公費留學法國的機會,蔣碧薇作為自費家屬隨行。起初,生活是清苦的,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她,只能放下尊嚴,做下女小工貼補家用。她節(jié)衣縮食,餓了一個月的晚餐,用省下的錢買了一塊送他的懷表。
蔣碧薇照片和肖像畫
她陪伴他,在巴黎渡過了九年最艱苦的歲月,她沒有抱怨過,更沒有后悔過,她依舊像一株颯爽高貴的海棠,迎風傲立著。
此時的徐悲鴻忙著學習藝術繪畫,似乎海棠的顏色在他眼中早已褪了色。前來拜訪他的青年畫家張道藩,卻對這海棠般的女子一見鐘情。
溫文爾雅的張道藩,對蔣碧薇的關照無微不至,即使之后因為學業(yè)到意大利,也是書信不斷,1926年,終于鼓起勇氣寫了一封情意綿綿的表白信,可他收到蔣碧薇的回信中,只有一行字:
先生一何愚,羅敷自有夫。
失戀的張道藩很快娶了一位法國姑娘為妻,不再聯(lián)系。
張道藩
1927年,學有所成的徐悲鴻回國,走得時候他一文不名,她則背負了私奔的罪名?;貋頃r他名聲鵲起,她以為苦盡甘來,很幸運地生下了一子一女,終于過上了相夫教子的日子。
好景不長,徐悲鴻在南京中央大學里擔任美術系主任,在1930年他愛上了孫多慈——一個比蔣碧薇小上十多歲的美術系旁聽生。
她原叫孫韻君,徐悲鴻為她改名叫多慈,并為她刻了戒指,戴在指間。一如當初愛上的那個棠珍。
知道此事的蔣碧薇,感到憤怒、背叛和無奈,她為了徐悲鴻放棄了她曾擁有的一切,拒絕了向他求愛的才子張道藩,然而徐悲鴻卻背叛了她。
那個曾經(jīng)有勇氣私奔,為愛走天涯的女子,她的性格無法妥協(xié)于任何形式的不專一,于是她嫉妒、諷刺、控訴,而這些無休止的征服手段只能以感情的決裂為終止。
她孤身一人到女生宿舍,警告孫多慈“請自重!”,她不卑不亢有理有據(jù),寫信給孫多慈的父母,“請管教!”,她將孫多慈送來栽種的一百棵楓樹苗,全部折斷,一把火燒毀……也燒毀了徐悲鴻僅存的耐心。
抗戰(zhàn)伊始,他拋下年幼的一雙兒女,丟在戰(zhàn)火紛飛的南京,攜帶孫多慈遠居桂林,從此與蔣碧薇分居。
敵機轟炸的硝煙中,一雙援助的手向她伸來,這是時任國民政府要員的張道藩,溫暖的雙手。
是他冒險接送蔣碧薇和孩子,到他家中的地窖躲避敵機轟炸。
是他排難除險,在淪陷前,送她們孤兒寡母乘上逃往重慶的船只。
是他緊接著趕到重慶,安頓照顧她們的生活,安撫她受到驚嚇的心,給她溫柔、體貼的關愛,給她物質的幫助和精神的鼓勵。
也是他為她介紹工作,在大學里教書,讓她獨立地支撐著一個家,有尊嚴的活下去。
此時徐悲鴻陪伴著孫多慈,住在并不遠處的桂林。蔣碧薇曾寫信邀他來重慶一家團聚,卻遭到拒絕。
為討好孫父,徐悲鴻登報聲明:
茲證明徐悲鴻先生與蔣碧薇女士脫離同居關系。
但兩年之后,孫多慈在父母強逼下,與徐悲鴻分手,并嫁給了浙江教育廳長許紹棣做繼室。落單的徐悲鴻在拋棄了她們母女幾年后,向蔣碧薇求和,她毅然決然的拒絕了。
當初18歲的她為了徐悲鴻背叛了全世界,但是徐悲鴻卻背叛了她,連被拋棄都要婦孺皆知,滿城風雨,她是不可能原諒他的。
一邊是恩斷義絕的徐悲鴻,一邊是無比癡戀的張道藩,蔣碧薇最終接受了后者,她做起了他的情人。
1944年2月9號,徐悲鴻的啟事又見了報:茲證明徐悲鴻先生與蔣碧薇女士脫離同居關系。
三天之后,他與19歲女學生廖靜文的結婚啟示,以整版一行大字的形式出現(xiàn)在貴陽的《中央日報》上。
蔣碧薇與張道藩
傲氣的蔣碧薇,決定不再容忍,一紙書狀對簿公堂。向徐悲鴻索賠,一百幅畫,四十幅古畫,一百萬元作為兩個孩子撫養(yǎng)費用。
至此,蔣碧薇與徐悲鴻恩斷義絕,1949年,她伴隨張道藩到了臺灣,在度過了十年相濡以沫的歲月后,她感測到張道藩念及遠在澳洲的妻子兒女,想要回歸家庭的渴望,心生退意。
1958年,59歲的蔣碧薇離開了張道藩,和兩個姨孫相伴安度20年,在此間,她寡居臺北,讀書寫作,完成了50余萬字的回憶錄:上篇是《我與悲鴻》下篇是《我與道藩》,讀完會讓人淚流滿面。
活到80歲高齡,在臺北仙逝的蔣碧微,孤身一人長眠在陽明山第一公墓內,她的墓碑上,只有“蔣碧微女士之墓”,無兒無女無親人。
其實她擁有堪稱傳奇的一生,一個才貌雙全的大家閨秀,本應活成林徽因這樣的名媛,卻成了孤苦伶仃客死異鄉(xiāng)的老嫗,這或許就是她身上所有的傲氣導致。
蔣碧微,是一個心高氣傲,美麗多情的女子,為一世摯愛的徐悲鴻,勇敢逃婚,嘗過顛沛流離的苦,吞下始亂終棄的果,但是她至少真正地愛過。當曾經(jīng)炙熱的愛不在,她沒有如朱安克己復禮,凄涼一身,也沒有同于鳳至隱忍大度,執(zhí)念一生。
愛與被愛,于徐悲鴻或張道藩,無論那個男人給她怎樣“海枯石爛,斯愛不泯”的承諾,無論她是怎樣的孤標傲世獨立堅強,亦免不了留下一個“為誰風露立中宵”的孤單背影。
始終,她是海棠般的女子,出塵絕艷,颯爽高貴。
別人看我是荒謬,我看自己是絕倫—— 徐悲鴻
我涼薄一世,太貪戀微茫的確幸。
剝落過往浮華的銹跡,結束一場無因無果的夢。
——蔣棠珍 《卻道海棠依舊》
參考資料:《蔣碧薇愛與被愛都是幸?!贰妒Y碧薇自述與徐悲鴻離婚》《我與悲鴻》《我與道藩》等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