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吐、下、和、溫、清、消、補”,在臨床運用中皆需掌握分寸,太過或不及,用之不當,皆能傷正。蒲輔周先生的名言是:“汗而勿傷、下而勿損、、溫而勿燥、寒而勿凝、消而勿伐、補而勿滯、和而勿泛、吐而勿緩。”
汗法:汗而勿傷
汗法是外感病初期有表證必用之法,邪在皮毛,汗兒發(fā)之。“體若燔碳,汗出而散。”傷寒喜用辛溫、溫病亦喜汗解,但最忌辛溫,溫病亦用辛涼透表之法,。溫病雖禁汗,但也要通陽利濕,不得微汗,病必難除。熱病雖有寒溫之分,但外邪的侵襲,由表入里,治療均已表散,透邪外出,就是汗法的目的。當汗而汗,病邪隨周身微汗而解,當汗不汗,則為失表,病邪有表入里。;不當汗而汗為誤汗,大汗傷陽,過汗傷陰耗液。
汗法用藥,要因人、因時、因地、因病而異。春溫、夏熱秋涼、冬寒,季節(jié)不同、癥候不同、用藥不同。見一經(jīng)之證,只用一經(jīng)之表藥,兩經(jīng)三經(jīng)合病,則用兩經(jīng)三經(jīng)的表藥;表里合病,則表里合之;營衛(wèi)合病,則營衛(wèi)合治。用藥師古人之意,不可拘泥古人之方。傷食、癰瘡、痰飲、瘀凝、積聚、具有寒熱須四診和合參,以免勿汗誤人。
汗法辨證選方要適宜,方劑講究配伍,煎服之法也應(yīng)注意,當中病皆止,不必盡劑。用量宜輕,寧可再劑,切勿重劑。
下法 下而勿損
下法就是攻法,病邪在里則攻之。下法也是急性熱病的常用方法。無論傷寒、溫病、內(nèi)傷雜病,有里實則均需攻下。攻下的目的多是攻逐腸胃邪熱結(jié)實,亦有瀉水、逐痰。攻逐淤血之用。下法有寒下、溫下、潤下和攻補兼施,毒火宜急,風火宜疏、燥火宜潤、食積宜消下,瘀血宜通下,水火互結(jié)宜導下。近來有一種用藥傾向,聞補則喜,聞下則憂,須知攻逐邪熱,有故無損。我曾用控涎丹治療老年癌性胸水的患者,效果就很好。對于滲出性胸膜炎的患者用下法,既讓患者免去了抽水之痛,恢復也較好,而且沒有反彈。“急下存陰,下不嫌早”確為經(jīng)驗之談。
所謂勿下傷陰,苦寒太過損傷胃陽,與現(xiàn)在我們有些醫(yī)生的用藥觀念有關(guān)系,一見炎癥就是清熱解毒,大劑芩連,此類不良后果最為多見,當引以為戒。
溫法:溫而勿燥
溫法就是“寒則溫之”,有溫散、溫補、溫熱等。既有參、芪術(shù)、草平和之溫,亦有附、姜、桂、燥熱之溫。溫法有溫中祛寒、回陽救逆、溫經(jīng)散寒、溫化寒濕、溫化寒痰、溫補腎陽等功效。;
“陰盛則寒,陽虛亦寒”,形寒飲冷為傷寒,寒邪入臟,名曰中寒,而陽虛生寒,則為虛寒。臨床要具體分析寒在何臟,虛在何臟,要辨證求本,有真熱假寒之證,切不可溫。也有真寒假熱、陰盛格陽更需精確辨證,須用白通湯加童便、豬膽汁反佐溫之,寒痰壅閉,神魂不醒者急需溫而開之,如蘇合香丸。
溫法要掌握尺度,藥既要對癥,用藥亦須適中,藥過病所,難免有傷陰之弊。傷寒痹癥,藥量不足,怎能溫通經(jīng)絡(luò)?臨床見到有的處方砂、蔻、木香、丁香用十數(shù)克,其味何能入口,病家如何下咽?辛香溫燥之藥,少用化濕健脾,舒氣開胃,用之太過則耗陰傷氣。大汗亡陽,當急需溫補,些許幾克參、附有怎能回天?
溫藥要掌握配伍,不能單純用純溫熱之藥拼湊起來去治病,《傷寒論》中附子湯中配用白芍就是溫而不燥的作用,急救回陽的四逆湯用甘草也是取甘以緩之之意,而腎氣丸是在水中補火取溫而不燥之意。溫而勿燥,免傷其津,乃溫法之要訣。
清法:寒而勿凝
陽盛則熱,熱之極為火,有表熱、里熱、實熱、實火、郁熱、郁火等。而“陰虛則熱,煩勞則張”則為虛熱。清法就是“熱則清之”,清之瀉之指的是實熱,而虛火當用溫補。清法有清熱解毒、清營涼血、清熱解毒、清熱祛暑、清心里水、清肝逐濕、清肺化痰等。
清法是外感熱病常用的方法,表證發(fā)熱者,宜散而清之,既“火郁發(fā)之,”“體若燔碳,汗出而散”。清里熱要根據(jù)病情,到氣才能清氣,清氣不可寒滯,如生地、玄參之類,用之反使邪不外達而內(nèi)閉。辛涼之中勿加苦寒,如在白虎湯中加入三黃反不能清透其熱。里熱結(jié)實,瀉下以清之,以承氣撤熱,亦是清法,有釜底抽薪之妙。熱入營分宜清營瀉熱,透熱轉(zhuǎn)氣,熱在血分,宜涼血散血。若陽盛拒陰則需加入姜汁反佐。
七情氣結(jié),郁火內(nèi)發(fā),當辨臟用藥,“陰平陽秘,精神乃治”,不可概用清法。凡用清法,當需顧及脾胃,必須涼而勿傷,寒而勿凝,避免熱癥未已,寒癥既起。
消法:消而勿伐
消法即消散之意,指通過消食導滯、行氣活血、化痰利水等方法使有形之邪逐漸消散的方法?!端貑?至真要大論》“結(jié)者散之”“堅者削之”即指消法而言。
病氣壅滯不通,必用消導疏散之法,對于病勢急迫,形癥俱實的必須急下,當用下法,而對于失治或誤治遷延日久,病邪聚而不散,日益牢堅,需用消法。消法一般常用于食積、痰核、積聚、癥瘕,現(xiàn)常用于腫瘤的治療。消法用藥多俱有克伐之性,在消散病邪的時候當顧及正氣,即消而勿伐。消而勿伐,消得是病,不是要消傷正氣,使用消法要辨明病之所在,或在經(jīng)絡(luò),或在臟腑,分經(jīng)論治,有的放矢。并當兼顧患者的體質(zhì)強弱,或先消后補、或先補后消、或消補兼施,現(xiàn)在臨床上還須辨病,應(yīng)診斷出是何種疾病,應(yīng)當辨病和辯證相結(jié)合治療。對于一些癌腫前期的病人應(yīng)先手術(shù)再行中醫(yī)治療,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糾紛。
外感熱病,臨床上多有兼癥,或夾食、或夾痰、或夾瘀、或夾水,必佐以消法,乃得其平。冷食所傷,溫而消之。食積化熱,消而清之,攻伐之法,必須有的放矢,才能有故無損,消而勿伐。
補法:補而勿滯
虛為正氣虛,虛則補之,補其不足也。有因虛而病有因病而虛的,并有漸虛和頓虛之分。漸虛是因病逐漸損傷,病勢緩慢。頓虛指突然大病,上吐下瀉、或突然大失血等。虛的范圍很寬,有陰、陽、氣、血、津液虛之分,五臟各有虛證。
形不足則,溫之以氣,精不足則補之以味。氣主煦之、血主濡之,氣虛以四君為主,血虛以四物為主。陽虛不補則氣日消,陰虛不補則血日耗。補則助也、扶持也。損其肺則,益其氣:損其心則,和其營衛(wèi):損其脾胃,調(diào)其飲食,適其寒溫:損其肝則,緩其中:損其腎則,益其精,此正補也。陰陽互根互生,相互克制。臟腑各有生克,虛則補其母,臨床有肺虛補脾、脾虛補命門火,肝虛補腎,血脫益氣,有形之血不能速生,無形之氣所當急顧,此間接補也。
虛有新久,補有緩急。垂危之病,非峻補不足以挽救。病邪未凈,元氣雖傷,不可急補,以免留邪。宜緩補,即補而勿驟。溫熱伏火之證,本不當用補法,但每有屢經(jīng)汗、下、清而不退者,必待補益而愈。此因本體素虛或因內(nèi)傷或藥物所伐,自當清其氣血陰陽,以施補益之法,或攻補兼施,溫熱之病雖傷陰居多,而補氣補陽亦不可廢。
大虛內(nèi)實之證,內(nèi)實不足,此至虛有盛候,急宜收攝元神,法當養(yǎng)營益氣兼攝納。氣以通為補,血以和為補。補并非開幾味補氣補血的藥就行了,必須注意使氣機流通,血行流暢,即補而勿滯。還有用瀉法來得到補的目的即以通為補,如大黃蟅蟲丸。病去則食養(yǎng)之,以冀康復。五谷為養(yǎng),五畜為益,五菜為充,五果為助,此貯補法,古人云:藥能治病,未可能補人也。
從方藥來說,補藥的堆積很難達到補的效果,中醫(yī)的滋補方大都補種有通,更有消補兼施的,中醫(yī)的補藥大都經(jīng)口服用,因此必須兼顧脾胃。
和法:和而勿泛
和解之法,具有緩和和疏解之意。使表里寒熱虛實的復雜征候,臟腑陰陽氣血的偏盛偏衰,歸于平復。寒熱并用,補瀉合劑,表里雙解,苦辛分消,調(diào)和氣血,皆謂和解。傷寒邪在半表半里,汗、吐、下三法,俱不能用,則用和法,即小柴胡湯之類。若有表者,和而兼汗,有里和而兼下。和法尚有和而兼溫,和而兼消,和而兼補:瘟疫邪伏膜原,吳又可立達原飲以和之。傷寒溫病,雜病,使用和法皆甚廣,知其意者,靈通變化,不和者使之和,不平者使之平,不難應(yīng)手而效。但和法范圍雖廣亦當和而有據(jù),勿使之過泛,避免當攻邪而用和解之法,貽誤病機。
吐法:吐而勿緩
吐法是治病邪在上焦胸膈之間,或咽喉之處,或痰、食、癰、膿。“其高者引而越之”,古人治危急之證,常用吐法,如瓜蒂散,吐膈上之痰。朱丹溪治妊娠轉(zhuǎn)孚尿閉用補中益氣湯探吐。張子和用雙解散探吐。外邪郁閉在表,先服一點對癥藥引吐,吐法似有汗法的作用,其效甚捷。纏喉諸癥,屬風痰郁火壅塞,不急吐之,則喘閉難忍。食停胸膈,不能轉(zhuǎn)輸消化,脹滿而痛,必須吐之。中風不語,痰飲壅盛,阻隔清道,亦必用吐法。燥狂癲癇,痰閉清竅,更須用吐法。
中醫(yī)的八法適應(yīng)了表里寒熱虛實不同的癥候。但病邪致病極為復雜,有時需數(shù)法并用。數(shù)法合用又有主次輕重之分,所以雖為八法,但配合之后靈活多變,“一法之中,八法備焉,八法之中,百法備焉”。臨床上用八法治病需靈活掌握,謹守病機,但求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