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編輯:大全
原創(chuàng):Blood旌旗
圖文獲授權發(fā)布
今天,我們不說別的,就來聊聊廠商吧。就簡單地回顧一下Oppo vivo在這一年所面臨的情況和他們所做出的對策。
本文將會從更宏觀的角度,放棄消費者的立場,只談利弊不談對錯?,站在上帝視角爽一爽。
2019年剛剛開局的時候,OV兩家的日子還是美滋滋的。彼時華為高舉高打,正在努力開拓歐洲市場;小米在努力用低價機型攻略印度市場。
所以中國國內市場,雖然因為大環(huán)境的原因,整體承壓,甚至開始出現(xiàn)市場容量的小幅度萎縮,但是大家都還沒有撕破臉皮,很有默契的有錢一起賺。
眾所周知OV的核心商業(yè)模式是線下渠道,是他們在線下無孔不入,養(yǎng)活了無數(shù)夫妻檔的大大小小的專賣店。
如果按照既定的劇本走下去,這兩家應該會慢慢地收縮精簡專賣店,慢吞吞地開設旗艦店,然后慢慢的完成品牌轉型。
在產品層面,主力出貨的R/X系列精確閹割,大約每半年來一次不痛不癢的升級,靠著明星策略和無孔不入的渠道收割大把的現(xiàn)金。同時在線上搞一些小動作,用中低端機型嘗試在小米的盤子里挖出幾百萬的存量用戶(比如vivo Z系列和OPPO K系列),然后在東南亞和印度市場發(fā)力,從中低端做起,但是保持品牌和價格對于小米的優(yōu)勢,盡快把這些市場變成一個又一個的現(xiàn)金流。
最后靠這些存量用戶,搞搞小規(guī)模的廣告投放啊,就能順利參與到游戲合作服務器的利潤分成了呀。
沒錯,說得明白些,核心策略還是跟以前一樣——依托生命力強大無比的線下渠道模式,躺著賺錢。
這在19年的第一季度,其實并沒有太大的問題。畢竟彼時的華為雖然能威脅到他們,但是華為并不想撕破臉皮。而小米一邊開拓印度市場,一邊收縮線上并轉向線下,喪失了威脅ov的能力。
至于蘋果和三星,那簡直是連風浪都翻不出來,一個面臨著XS系列的失敗,一個幾乎快要退出中國市場。而從2018年茍延殘喘過來的其他各路諸侯,要不然是等著破產,要不然已經在破產清算的途中。
形勢雖然不好,但是還沒有要讓人焦慮的地步。
當然兩家公司的高層已經嗅到了危機的味道,所以做出了不同的部署:
時間來到2019年5月,發(fā)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事情——美國把華為列入實體名單。
這件事對于國內的手機市場是具有沖擊性的,因為華為改變策略,以獅子搏兔的態(tài)度對國內市場?發(fā)動拼死突擊。
華為榮耀雙品牌開始瘋狂出新,從手機到筆記本再到 IoT,華為已經毫不在乎機海戰(zhàn)術帶來的后果,因為什么都比不上活下來這三個字。
同時華為大量的海外員工回歸國內,被充實到國內的渠道,甚至有的被下派到縣級市。對于渠道的掌控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地步
所有的動作都圍繞著一個最高指標——銷量。
如果說之前各個品牌只是圍繞著自己的地盤搞一些小摩擦,那么從二季度開始,華為就是撕破了商業(yè)默契,開啟了全面進攻。
而對于OV來說,不利的因素還有更多——因為經濟大環(huán)境的影響,國家提前“催熟”5G,標準還沒制定完,就提前分配了頻段,要求三大運營商必須開始部署基站。不要說本來就不以技術為長的OV了,就算是他們背后的芯片供應商高通,也被打了個猝不及防。
換句話說:面對武器提速的現(xiàn)實,此時的OV、小米手上并沒有太好的牌。
而穩(wěn)固的大后方,線下渠道模式也發(fā)生了改變:消費升級確實產生了效果,隨著城鎮(zhèn)化水平越來越高,大家越來越傾向于去購物中心旗艦店買東西,而不是到街邊上的夫妻店。
同時,由于強制性的政策,三大運營商的手機補貼大幅度下降。這就意味著線下店鋪前面賣手機后面開手機卡的策略幾乎失效,這也推高了線下店鋪的成本,降低了利率。
最后的結果就是曾經如同毛細血管一般密密麻麻的OV線下小店,正在快速失血甚至枯萎。而在這個過程當中,還有外力介入,那就是華為的瘋狂進攻。
而其他對于利潤不利的因素也在二季度開始爆發(fā):比如游戲廠商也受到經濟大環(huán)境的影響,要求改變合作服務器的分成比例,吃掉更多利潤;海外市場,因為之前不夠重視,也沒能在關鍵時刻撐起銷量和利潤;東南亞市場雖然看增長表現(xiàn)還可以,但是每個國家的人口太少,過于零碎,成長潛力比較??;印度市場潛力巨大,但是小米起步更早,而且用更適合印度國情的低價策略,強調了絕大多數(shù)用戶,馬太效應非常明顯。
在2019年二季度,OV所面臨的外部環(huán)境突然惡劣起來,雖然前期有各種布局,但問題應該比他們想象中嚴重太多。所以,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他們也不得不開始玩命了。
但是多生孩子好打架,這句話不是說笑的,Oppo子公司real me回歸國內大開大合,在中低端瘋狂搞事情,甚至不惜犧牲OPPO自己的中低端產品線,手把手教紅米和榮耀性價比三個字怎么寫。
AI、IoT也意識到了自己路線的錯誤,靠白電廠商協(xié)同合作是行不通的,因為這群人毫無互聯(lián)網(wǎng)意識,也沒有任何消費者洞察,就是一群扶不起的阿斗,Iot必須自己做!
戰(zhàn)略已經定了,雖然技術一時是趕不上,但你架不住人家有錢啊。經過二季度的刺激,兩家基本上在三季度完成了物聯(lián)網(wǎng)團隊的建設,同時兩家也都分別完成了品牌升級,除去那些玄學的描述,核心就是一個:抓住年輕人。
Vivo一直在保持明星營銷的投放力度,而OPPO也意識到突然斷投是個錯誤,重新拿起了這張牌。
在線下渠道,兩家開始在一二線城市的核心商圈,鋪開旗艦店,拉伸整體品牌形象,試圖給線下渠道的轉型走出一條新的路。
那這些策略總體來講是不是有用的?
當然都發(fā)揮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成效不大。在華為的瘋狂進攻下,市場份額的下跌就是最好的回答。OV不是沒有面臨過至暗時刻,但在那個時候更多的是大環(huán)境影響;他們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一個悍不畏死的對手,一定要跟他們決出生死。
在戰(zhàn)略選擇上,小米是選擇了用低價策略換取海外特別是印度市場銷量和增長;在國內市場當個縮頭烏龜,用極其保守的態(tài)度發(fā)布新品,拼命的清理4G庫存,甚至國內只占總銷量的30%也不在乎,有點兒“大踏步的前進和后退,用空間換時間”的意思。
但是ov不能逃避——他們的海外市場還沒有這么大的分量,很多市場研究報告指出,他們倆加起來的海外出貨量大概也就跟小米差不多,大約7000萬左右,當然客單價肯定還是要高很多。
華為手機雖然喪失了歐美市場,但OV、小米也進不去啊…說白了,大家還是要在大陸市場決勝負。這兩家也只能跟華為玩最為殘酷的巷戰(zhàn)——必須投入無數(shù)的資源,爭奪一城一地甚至每個店鋪的得失。
?網(wǎng)上經常有一種奇怪的言論,說「OV先吃小米,再抗華為」
但從實際數(shù)據(jù)上來看,小米的國內市場并沒有出現(xiàn)決定性的改變,我們選取京東作為線上渠道的代表,分別拉了幾款產品的銷量?——紅米k20Pro所有的評價加起來已經到100萬以上,iQOO全家大概是六七十萬的樣子,ACE還不到10萬。
當然這并不是一個特別公平的對比,比如ACE上市時間極短?,但是也能看出上面的觀點是不成立的。
所以實際的情況更接近于:OV在線下被華為壓著打,小米在線上被華為壓著打。大家的壓力都很大,根本做不到先吃小的,再聯(lián)盟起來對抗大的。
華為的領先是全方面的,不光光是產品,還有成功的多的品牌,持續(xù)擴張卻沒有出大問題的線上線下渠道,強有力的組織架構和執(zhí)行力。事實就是,國產手機剩下的三個大玩家距離華為,都存在全方位的差距,個別領域的亮點并不能改變勝負。
他們到了生死存亡的邊緣嗎?
也沒有,到他們這個級別,整個公司已經是樹大根深,每家都有年銷量過億的保底?,有線上或者線下渠道這樣穩(wěn)固的核心利益,有一大幫類似于經銷商這樣的盟友。
更不用說,就算是排行老四的小米都有200億以上的現(xiàn)金流,經過殘酷的淘汰賽,活下來的國產4家,都有著當前中國其他行業(yè)所遠遠不能媲美的結構性健康。只不過消費類電子行業(yè)競爭過于激烈,勝負機會轉瞬即逝,太多的大企業(yè)死得飛快,無形當中確實會影響到我們根據(jù)經驗的判斷。
2019年之后,Oppo vivo和小米,確實很難逆轉當前的局勢,但他們也不會像之前的品牌那樣快速衰落。華為的增長始終是有天花板的,當他觸及到天花板的時候,剩下的幾家就會開始反復,進而陷入拉鋸戰(zhàn)。在這個過程當中,這些公司將不得不放血,甚至是給消費者割肉,對我們普通人來說其實是好事。
2020年,?希望他們能在更激烈的競爭當中,一邊吐血,一邊拿出更好的產品,讓智能手機作為互聯(lián)網(wǎng)的基石,聯(lián)通更多人的心靈,開啟他們的智慧。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