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燦爛的唐朝詩壇有三位大名鼎鼎的李姓詩人:李白、李賀、李商隱。李白被譽為“詩仙”,李賀卻得名“詩鬼”。“詩鬼”這個稱號有些奇詭,不像是夸人的。為何他會得到這個稱號?
只因創(chuàng)作風格。
李賀的詩詞給人詭異空靈之感,充滿極大的想象力,文采瑰麗奇詭,意境跳躍,創(chuàng)作不按規(guī)則,大膽而奇特。因而被稱為“詩鬼,鬼才,鬼仙之辭”,被劃分到浪漫主義派。
下面幾句李賀的詩詞,可以一窺全貌—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雁門太守行》
男兒屈窮心不窮,枯榮不等嗔天公—《野歌》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雞一聲天下白—《致酒行》
遙望齊州九點煙,一泓海水杯中瀉—《夢天》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李憑箜篌引》
思牽今夜腸應直,雨冷香魂吊書客。
秋墳鬼唱鮑家詩,恨血千年土中碧—《秋來》
只節(jié)選筆者所愛的幾句,李賀的傳世佳作良多,有興趣者可自行賞閱。
李賀是唐朝皇室的后代,雖然是破落貴族,但底子厚。在古代,能讀書習字的不是一般家庭出身。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李賀博覽群書,又處在詩歌文化繁榮的時代,其詩歌創(chuàng)作頗有造詣。
七歲即能寫詩的李賀被譽為天才,形體清瘦,仕途不順。李賀有個癖好,總是騎著一頭驢走街串巷或探尋深山之景,夕陽西下則歸,把所得之名言佳句從布袋里拿出來整理再創(chuàng)作。是個寫詩成癡的大文豪。
李賀15歲左右,他的文采已經(jīng)為人熟知。盡管仕途不順,家境每況愈下,但是文壇得意,絕非某些死后出名之文人所能比。李賀的詩詞多是感懷身世,以他手寫他心,涉獵頗廣。
不論是借古詠今,還是抒發(fā)心中之真情真意,又或者是涉足神仙奇幻神話鬼魅,他都留下了傳世佳作。他的文辭不落窠臼,往往給人新奇之感,他在磨煉字句方面對自己要求非常嚴苛。一個字的改動和變化往往會讓一首平平無奇或者沉悶或俗氣的詩歌立刻提升境界和活力。李賀在咬文嚼字方面下的功夫達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他的文意有很多文人墨客模仿,然而沒人能學其半分。他所得“詩鬼”之美譽,貌似實至名歸。他詩歌的文辭變化莫測、奇幻浪漫,讓人無法捉摸。
《舊唐書》對李賀的評價是:“其文思體勢,如崇巖峭壁,萬仞崛起?!?/p>
錢鐘書先生對李賀的評價是:“長吉穿幽入仄,慘淡經(jīng)營,都在修辭設色,舉凡謀篇命意,均落第二義”
黎簡先生對李賀的評價則是:“論長吉每道是鬼才,而其為仙語,乃李白所不及”。
魯迅先生曾說過,他年輕時候愛讀李賀的詩。毛澤東同志也講過“李賀的詩很值得一讀”。
毛澤東同志曾經(jīng)在一首詞里借用過李賀的一句詞“天若有情天亦老”接了下半句“人間正道是滄?!?。
李賀這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出自于他寫的一首七言古詩《金銅仙人辭漢歌》
茂陵劉郎秋風客,夜聞馬嘶曉無跡。
畫欄桂樹懸秋香,三十六宮土花碧。
魏官牽車指千里,東關酸風射眸子。
空將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
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已遠波聲小。
幾千年前,李賀辭官,對外稱病。他從京城長安趕赴洛陽,路上寫下了這首七言古詩。
李賀這首詩中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句立意開闊,直指天際,大開大闔之境界,非常人所及。王國維先生曾在《人間詞話》里如此說:“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p>
可偏偏境界,是學不來的。所以王國維的《人間詞話》里還有這么一句:“東坡之詞曠,稼軒之詞豪。無二人之胸襟而學其詞,猶東施之效捧心也。”
李賀的這句詩被當時的文人墨客以及后代的諸多文人漬漬稱奇。有雅士把“天若有情天亦老”這句單獨拎出來作為一個上聯(lián),讓其他人對下聯(lián)。此類文字游戲,是文人墨客的最愛,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部分文人墨客給出了下聯(lián),被人知曉的有:
天若有情天亦老,海如無量還自枯。
天若有情天亦老,心如無塵心自明。
對仗工整,韻腳齊整,還有一點點禪意??墒遣钅敲匆稽c點意思。如果作為上聯(lián),“天”對應“海”“心”,立意和境界驟然下降,格局太小。不能稱為絕句,只能算及格水平。
前前后后幾百年,李賀的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作為上聯(lián)沒能等來絕佳的下聯(lián)。直到宋朝時候,出現(xiàn)了一個石延年,才有了下聯(lián)。
石延年生于北宋一朝,是知名的書法家和文學家,有個很文藝的小字“曼卿”。他和歐陽修以及杜默并稱為“三豪”。為人豪放不羈,讀書不求甚解只求大意,有酗酒的習氣。
石延年和文友們飲酒作樂,席間,有一文人提起了“天若有情天亦老”這個上聯(lián),讓在座的文友一起對下聯(lián)。石延年飲酒罷,隨意對了一句“月如無恨月長圓”,令在座的文人墨客稱奇不已。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無恨月長圓。
“情”和“恨”相對,“有情”“無恨”立意相對,“天亦老”和“月長圓”也相對。宋朝的文人墨客往往精通儒釋道,在立意方面相比較開闊一些。
但認真說起來,文人墨客始終是文人墨客,石延年對的下聯(lián)雖然為人稱道然而總帶有一點兒女情長的小家子氣。真的和“天若有情天亦老”完美匹配的其實是毛澤東的那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薄?/span>
李煜有句詞是“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天上”和“人間”完美契合,李賀感慨倘若上天有情也會蒼老,毛澤東認可了這一句,他說“人間正道是滄桑”。
天有天道,人間有人間道,為了人間正道必然歷盡滄桑進行翻天覆地的偉大事業(yè),天上和人間皆有道,自有規(guī)律,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
“滄?!笔恰皽婧IL铩钡目s略語,出自葛洪的《神仙傳》,里面有一篇寫的是麻姑的故事。大海變成桑田,桑田又變成大海。寓意世事變化巨大。
蘇軾在《前赤壁賦》里曾有一句“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寓意之深遠,立意之新奇,對人事窺探之透徹,令人贊嘆不已。
毛澤東同志在1949年南京解放之時寫下《七律》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王國維所謂境界之大者,莫過于此。
毛澤東的詩詞作品給人一種立意雄奇、氣勢磅礴、泰山壓頂、雅俗共賞的領袖氣派。沒有氣吞山河的胸襟寫不出“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驚天之語。
第一句寫戰(zhàn)事起,百萬解放軍勢如破竹渡過大江。第二句寫,人民的偉大事業(yè)讓中國大地天翻地覆。第三句寫要把革命進行到底,一鼓作氣解放軍全中國,不能沽名釣譽。為什么呢?第四句給了答案,人間正道是滄桑,為了人民為了國家,只能繼續(xù)未完成的事業(yè)。
這不是一般的文人墨客所能寫出來的,歷經(jīng)磨難不忘初心之人和普通的士人有本質的區(qū)別。為了人間正道,即使天翻地覆即使千難萬險也要繼續(xù)走下去。此等偉大的心胸與堅韌不拔愈挫愈勇的氣魄,是一個領袖的必備素養(yǎng)。
大家之作,其言情必沁人心脾,其寫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辭脫口而出,無嬌柔妝束之態(tài)。以其所見者真,所知者深也。詩詞皆然。
什么人寫什么詞,胸中自有丘壑,學不來。只因所寫每一句都是創(chuàng)作者“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毛澤東的閱歷之廣之深,所站境界之高,非普通的文人墨客所能及。文字能學,文意不能學,體裁能學,境界學不了。王國維也講過“客觀之詩人,不可不多閱世。閱世愈深,則材料愈豐富,愈變化,水滸傳,紅樓夢之作者是也。主觀之詩人,不必多閱世。閱世愈淺,則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毛澤東則達到了閱世深和性情真的完美契合點,李賀的“天若有情天亦老”的最完美下聯(lián)是毛澤東的那句“人間正道是滄?!?,而非“月如無恨月長圓”。天上和人間都不是充斥兒女情長和小我之地,天道之深遠奧妙,人間道之滄海桑田,皆曰大曰逝曰廣。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