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清明時節(jié),和風吹拂,梨花飄香,人們大半呼朋喚友,出城賞春。日落笙歌散去,萬株楊柳上黃鶯宛轉鳴唱,這真是一幅優(yōu)美的圖畫。
有人把清明節(jié)說成是中國的“狂歡節(jié)”,因為除了踏青,還有許多有趣的游樂活動。文人雅士們喜歡把酒而歌,婦女們喜歡蕩秋千,男人們喜歡斗雞、踢球,小孩子們喜歡放風箏,可以說是各得其所。
滿街楊柳綠絲煙,畫出清明二月天。
好是隔簾花樹動,女郎撩亂送秋千。
這首詩三、四兩句的意思是:最有趣的是隔著竹簾看到花樹搖動,那是女孩子們在蕩秋千。
然而清明前后,也不都是風和日麗,有時會下起一陣蒙蒙細雨,給清明增添了另一種情趣,唐代大詩人杜牧的《清明》詩描寫的就是此情此景: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插柳也是廣泛流傳的習俗,清明這一天人們在房前屋后、井臺渠旁插上柳條,以為這樣做可以吉祥如意,這大概就是“井井有條”這一成語的原始含義。這個習俗到了明清時代演變成植樹節(jié)。
將掃墓混同于清明節(jié)的活動,大概是從唐代開始的。因為自唐代開始,寒食節(jié)是指清明的前一天。隨著時代的變遷,寒食節(jié)早已沒有了,而掃墓卻成為清明節(jié)的一項重要活動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在。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