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李贄留下的贊美天臺山綺麗風光的佳作里,以《宿天臺頂》最為著名,至今廣為傳誦:“縹緲高臺起暮秋,壯心無奈忽同游。水從霄漢分荊楚,山盡中原見豫州?!?/div>
在天臺主峰俯瞰群山。最有特色是當屬“猴子觀海”,雖然并無云海可觀,但天臺的“猴子”與黃山的“猴子”長的酷似。
天臺山主峰由伯臺、仲臺、叔臺、小臺組成,伯臺最大,大約6畝。在主峰伯臺登頂,必須依次穿過離垢門、息緣門、達天門,經過天梯似的石階三百五十級。據(jù)稱每一門的臺階級數(shù)都有講究,體現(xiàn)了佛道文化的深刻內涵。
路過的其他景點還有臥龍洞、披云峰、撫松巖、賓陽壁、留月巖、抱奇窟等等。
沿著老天臺寺背后拾階而上,抬頭便可看到廟墻上的偈語:“身衣俱不屬我,我是誰?誰是我?”實在耐人回味。
天臺頂中立有石碑,正面曰“天臺之巔”,背面為“中天一柱”,字體遒勁,行文剛逸,乃成一景。行人至此,莫不流連。
據(jù)說,早在1400多年前,天臺宗的創(chuàng)始人智者大師在紅安天臺山以北不遠的凈居寺出家修行,后來才在浙江天臺山創(chuàng)立天臺宗。所以,紅安天臺山與浙江天臺山同宗。
老天臺寺門楣上書:圣德真如,寓意著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也是一次不可以重來的體驗。
紅安目前的天臺寺,于2004年由方丈釋悟樂受紅安縣政府禮請,恢復重建于天臺山腰。
新建的天臺寺站在歷史和社會的高度,在建寺之始就提出'圣德真如,以德成佛'的修行主張和'天臺三禪——禪樂、禪茶、禪林'的文化主張,意在推動佛教文化的發(fā)展。
所謂禪林,即提倡自然的園林審美觀,強調了人與自然的高度統(tǒng)一,也就是強調了環(huán)保的高度。天臺寺地處深山,擁有千余畝核心生態(tài)保護區(qū),這在原生態(tài)景觀漸成稀缺資源的當下,天臺寺不負眾望地為我們再現(xiàn)了深山梵剎的極致自然美景,與學僧攜禪樂服務眾生遙相呼應動靜相宜。
所謂禪茶,指天臺寺的茶乃當世一絕。天臺禪茶擁有自己的百余畝專屬茶園及茶廠,海拔在700-800米左右,正處于茶葉生長的理想海拔高度,更兼地處佛教福地,全寺僧眾經常念經加持,也十分講究親自采茶、制茶,有一個喜歡茶、研討茶的僧團隊伍,因而茶的品質極高。
所謂禪樂,即釋悟樂方丈本人原是極愛音樂的人。他在天臺寺組建了中國佛教史上第一支全僧人禪樂藝術團——天臺寺廣玄藝術團,并史無前例地推行用音樂禪修,使紅安天臺寺成為世界禪樂梵唄目的地。
移風易俗,莫善于樂。這是禪宗在當代的重大繼承和弘揚。
作為天臺僧侶的修行法門,學僧們通過心無旁騖地修煉禪樂,抵達內外兼修之目的。
天臺寺發(fā)展“禪樂”文化,用禪樂弘揚真善美,傳播社會“正能量”,并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鮮明特色,在全國產生了較大影響。
2016年,在第五屆紅安天臺寺禪文化藝術節(jié)上,天臺寺廣玄藝術團還迎來了一項特殊的榮譽:獲得了“規(guī)模最大的全僧人禪樂藝術團”的大世界基尼斯之最,這也是佛教界第一個基尼斯紀錄。
紅安天臺山之行,最刺激的當屬“對天河漂流”,這也是我們此行的主要目的之一。我曾經多次經歷過漂流,諸如湖南武陵源的猛洞河漂流、湖北恩施的清江闖灘漂流、湖北宜昌的九畹溪漂流和楊家溪漂流,甚至還有印尼巴厘島的阿勇河漂流……,都沒有這次漂流所經歷的驚心動魄。
對天河漂流從海拔817米的天臺山主峰,下泄到海拔70米的香山湖,漂流河道全長5.8公里,上下游落差143米,漂流時間為2.5小時。行程之中要經歷36個灘,50余個灣,灘灘刺激,灣灣驚奇。
只可惜因“人在船上漂,全身都濕透”的原因,無法留下自己的照片。只得購回景點照相服務中拍下的一張噴墨打印的圖片,然后翻拍至此,根本看不出有任何險情。
從網上下載的圖片可以看到,在漂流全程中,有兩個落差特別大的灘,一個是當?shù)厝朔Q之為“滑滑梯”的地方,整個灘就是一個大青石板,長度大約有60米,落差8米,河水在石板中間洗刷出了一個凹槽,水成瀑布狀的潑撒下去。
另一個險灘叫“長板坡”,長86米,落差為12米,是對天河漂流中最為刺激的長灘,沒有天然的水槽,坡度又比“滑滑梯”陡峭了許多,水滿坡地漫了過去。
人還沒有緩過勁來,急流已經將你從一個險灘送到了另一個險灘上,一波又一波的高潮,漂得人心驚肉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