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在國畫中與“蘭、竹、菊”成為“國畫四君子”,迎雪吐艷,鐵骨飄香,冰肌玉骨的崇高品質(zhì)和堅貞的氣節(jié)鼓勵一代又一代人為之贊美,傲香其中,以其高潔的品質(zhì)給人以鼓舞的精神象征,掛在家中以其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fā)的激勵。
梅開于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常被民間作為傳春報喜的吉祥物,以其贊美其傲霜獨放的精神,不與百花爭春的高潔之美贏得人們的喜愛,這也是人們欣賞國畫梅花作品的一個重要原因。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隨易從網(wǎng)小編欣賞一下歷代以來的國畫梅花精品。
梅花詩意圖 北宋 巖叟(待考) 長卷 絹本水墨 美國弗利爾美術(shù)館藏
圖中畫盛開的梅花,樹干上墨書有“巖叟”二字。此圖運筆道勁有力,構(gòu)圖疏密有致,枝條穿插,富有韻味,具揚補之遺法,為補之傳派中上乘之作。
《梅花圖》 元 王冕 紙本水墨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王冕工詩善畫,亦能治印,尤以墨梅知名。畫梅師法宋仲仁和尚和揚無咎,并有所創(chuàng)新,對后世影響甚大。所作梅花,有疏有密,或疏密得當,以繁密見勝。枝干交錯、蕊萼分枝,主次分明,層次清晰,往往密中有疏,多而不繁。此幅《梅花圖》與王冕以往的畫梅圖都有所不同,不是以繁密取勝,而是以疏秀簡潔見長。畫家僅選取梅花半枝,梅影清風便撲面而來。
早春圖 楊晉立軸紙本 縱210厘米 橫110.5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楊晉(1644—1728),清代畫家。字子和、子鶴,號西亭、二雪、谷林樵客、鶴道人、野鶴,江蘇常熟人。王暈弟子。擅山水,尤工村莊景物,亦寫人物、花鳥,尤擅畫牛,蹄角生動。晚年每多率筆,蒼而不潤,有虧神氣。傳世作品有與王暈合寫《王時敏小像》、《歲寒圖》、《艷雪亭看梅圖》、《柳塘春牧圖》等。此畫寫二株老梅枝干曲虬盤折,枝頭新花綻放;奇石之旁新篁枝葉靈秀,水仙盛開,靈芝仙草長于山石之上。全圖結(jié)構(gòu)緊湊講究,繁密而不沉冗。樹干山石皆以淡墨暈染,以小斧劈皴、橫皴等點染,以濃墨點苔。水仙用白描雙鉤手法繪出,雋秀淡雅;梅花則以墨線勾畫,錯落紛呈。畫面雖未設(shè)色,卻將初春的盎然生機盡于筆端描出。
《萬玉圖》 明代 陳錄 立軸絹本 墨筆 縱111.9厘米橫57.5厘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寫倒垂梅一株,枝由右上角出,主干弧形彎曲,構(gòu)成梅枝總的動勢。小枝則有穿插、變化,形成枝蕊參差交錯、俯仰顧盼,梅花爛漫怒放的景象,圖中以沒骨寫干,雙鉤圈花,淡墨渲染背景,突出千條萬玉、花團錦簇的視覺的效果。
梅花圖 明 徐渭 紙本墨筆 縱37厘米橫149厘米 南京博物館藏
徐渭多才多藝,曾經(jīng)出入東南七省督帥胡宗憲的幕府,得到明世宗和一些名臣的賞識,他曾親自投身抗倭斗爭,很想為國效勞、有一番作為。正因為徐渭對腐敗的封建統(tǒng)治和腐朽的封建科舉制度的不滿,他才力張革新。表現(xiàn)在文藝創(chuàng)作上就是提倡創(chuàng)新,反對摹古,提倡獨抒性靈的創(chuàng)作個性,反對不講真話的偽道統(tǒng)。由此我們也可以得知為什么徐渭將寫意花鳥畫提高到一個嶄新的高度,并創(chuàng)立了大寫意花鳥畫一派。
梅花綬帶圖 清代 沈銓 立軸 絹本設(shè)色 南京博物院藏
此圖寫寒梅怒放,一綬帶鳥棲于枝上,另有一小雀在其下方啾啾嗚叫。梅枝曲折,由墨筆勾出,淡墨皴染,梅花由鉛白點染,晶瑩剔透。綬帶鳥及小雀刻畫細致入微,一絲不茍,有北宋黃筌之意韻。
《清氣滿乾坤》 當代 劉海軍 六尺橫幅 易從網(wǎng)收藏
作品筆力蒼勁,色墨并用,濃淡皆宜,清新自然,雅俗共賞,整體效果生動。其作品多次參加國內(nèi)外畫展并受到書畫界人士的廣泛好評。劉海軍畫的梅花,有清雅素顏的風韻,有簡有繁,簡則簡練而不單調(diào),繁則豐富而不雜亂,秒造天然。他畫的梅花品種多,無論紅梅、墨梅、白梅、粉紅梅、紫梅,總成佳構(gòu),異彩紛呈,氣韻生動,大得造化天然之神工。
《紅梅報春》 當代 李中華 六尺豎幅 易從網(wǎng)收藏
李中華,芳雅軒主人,祖籍山東曹州,“啟功體”傳人——李傳波之子?,F(xiàn)客居北京。主攻花鳥畫,上溯宋、元、明、清及現(xiàn)代諸大家的技法,融會貫通,經(jīng)二十年藝術(shù)追求,逐漸形成獨特的藝術(shù)風格。其梅花傲骨迎春,清新典雅。
梅花的含義是:堅強、高雅和忠貞。在嚴寒中,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因此,國畫梅花一直深受人們的親睞。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