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你的提問和邀請。我要糾正一下你的提問表達“徐悲鴻的《奔馬》表現(xiàn)的是怎樣的一匹馬?”是有問題的。
徐悲鴻畫馬,他的奔馬是最受歡迎的。因為馬兒只有奔跑起來,才非常精彩。而奔馬又很難畫。
因為我們人的眼睛是無法準確捕捉到馬兒奔跑的豐富姿態(tài)的。
世界歷史上有一個著名的打賭,卻第一次把奔馬奔跑的動態(tài)給打賭出來了。從此,我們通過攝影技術,可以準確捕捉到馬兒奔跑的姿態(tài)。
不妨我們說說這個對于了解奔馬的重要故事吧。
1872年的一天,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一個酒店里,鐵路大亨斯坦福與他的朋友科恩發(fā)生了激烈的爭執(zhí):馬奔跑時蹄子是否都著地?斯坦福認為奔跑的馬在躍起的瞬間四蹄是騰空的;科恩卻認為,馬奔跑時始終有一蹄著地。他們兩人誰也說服不了誰,于是就采取了美國人慣用的方式打賭來解決。
斯坦福的賭注是25000美元。這個數(shù)字,相當于今天的500萬美元。
于是,就請來英國攝影家穆布里奇。穆布里奇經(jīng)過一番準備,就開始工作了。他第一次拍出來的馬,沒有拍到奔馬四蹄騰空的情況。
這可氣壞了斯坦福,要求他重新拍攝。不料,穆布里奇因為一個司法案子,拍攝就停下來了。
一直到1876年,穆布里奇重新設計了拍攝方案,終于拍到了奔馬在奔跑瞬間,是會四蹄騰空的照片。
這個消息一下就驚動了美國并傳到了歐洲。
穆布里奇拍攝奔馬,前后經(jīng)過了7年的時間,不過,這次意外的經(jīng)歷,還給他帶來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發(fā)明:電影的誕生。
原因是這樣的,穆布里奇在觀看這些照片的時候,突然發(fā)現(xiàn),如果快速一張一張看照片,就會有一種馬兒照片動起來的感覺。他反復試驗幾次,結果都是這樣。
這令他異常興奮,就引起他的一個大膽的想象:能不能做一個工具,讓幾十張圖片轉動,然后在一個固定的孔中觀看,這樣不會動的照片,就會動起來了。穆布里奇果然實現(xiàn)了自己的想法。他還用這個發(fā)明賺錢,觀看一次一元錢。
這就是電影的原創(chuàng)了。當然,最后的電影,也不是穆布里奇發(fā)明的。
但是,電影史,就是從穆布里奇的奔馬拍攝開始的。
徐悲鴻出生的那一年,1895年12月28日,在法國巴黎卡普辛路14號大咖啡館的地下室里,盧米埃爾兄弟第一次放映了的影片《火車進站》,標志著電影的誕生。他趕上了攝影和電影都可以給繪畫更大幫助的好時代。
本來談徐悲鴻畫馬,似乎與穆布里奇拍攝奔馬沒有關系,但是,絕對不是這樣。
在徐悲鴻時代,已經(jīng)很容易見到奔馬的圖片。
所以,原則上畫奔馬已經(jīng)不難了。如果沒有攝影技術,我們很難想象畫奔馬畫得很生動。
在穆布里奇拍攝奔馬以前,西方繪畫大師畫的奔馬,因為缺乏奔馬四條腿在空中的運動變化,所以,很難畫出自然有力的奔馬。
我們也可以想象,如果徐悲鴻沒有對奔馬攝影的研究,他也不會畫出馳名世界的奔馬的。
所以,徐悲鴻畫的奔馬圖很多,你沒有貼出具體的一幅圖片。我們不好回答你的問題。
但是,我們可以談談徐悲鴻的幾幅奔馬圖。
例如《前進》這幅奔馬,是徐悲鴻畫馬的代表作中最出名的一幅。
日寇為了達到進攻武漢的目的,第一個戰(zhàn)略目標,就是破長沙。國民政府也對長沙的戰(zhàn)略意義非常重視,設立第五戰(zhàn)區(qū),總司令是薛岳。
從1939年開始,日寇數(shù)次大小規(guī)模的戰(zhàn)斗,都被抵抗,其中1940年的保衛(wèi)戰(zhàn),被認為是第一次長沙會戰(zhàn)。我軍付出了非常大的代價,取得了第一次長沙會戰(zhàn)的勝利。
徐悲鴻畫《前進》這幅畫的時候,日寇企圖發(fā)動第二次長沙會戰(zhàn),消息傳至檳城,徐悲鴻心急若焚、徹夜難眠,于是趁著月色,飽蘸濃墨,一幅縱長326厘米、橫寬112厘米的奔馬圖一氣呵成,并在畫面右下角題款:“辛巳八月十日第二次長沙會戰(zhàn),憂心如焚,或者仍有前次之結果之,企予望之,悲鴻時客檳城”,以抒發(fā)作者憂國憂民的憤慨之情。
徐悲鴻畫上的題字“或者有前次之結果”就是希望二次會戰(zhàn)像一次會戰(zhàn)擊退日寇,保衛(wèi)祖國。
所以,徐悲鴻在視覺上,采用了他從來沒有用過的直面奔馬。
這匹奔馬奔騰而來的視覺的沖擊力更加強烈,具有一往無前的氣派,好像永遠不可戰(zhàn)勝的力量迸發(fā)出來了。
下面這幅奔馬圖,是徐悲鴻先生1944年秋,在重慶贈給四川著名實業(yè)家盧作孚的一件作品。
徐悲鴻畫馬,除了《九方皋》這幅畫上畫過拴馬的韁繩以外,從來不畫韁繩。很多人不理解,就問徐悲鴻,這是為什么?徐悲鴻說:馬為知己者用。
徐悲鴻給盧作孚先生的這幅《奔馬圖》,是說在戰(zhàn)亂年代,還沒有得到更好的知己,以后一定會有知己。這句詩,與唐代詩人高適《別董大》一詩“莫愁前途無知己,天下何人不識君”的意思是一樣的。
徐悲鴻這匹奔馬,表現(xiàn)的是像杜甫《房兵曹胡馬詩》里寫的“所向無空闊,真堪托死生”的一種自由境界。
下面這幅《奔馬圖》是畫家徐悲鴻在1948年冬,贈給史學家鄧蜀生而創(chuàng)作的一幅奔馬圖。
徐悲鴻畫這幅畫的時候,正處于解放戰(zhàn)爭階段。其時中國人民解放軍發(fā)起三大戰(zhàn)役,傅作義部接受了中國共產(chǎn)黨的提議,北平和平解放在即。
所以,這幅畫有迎接新中國,共同建設新中國的期待。
上世紀40年代,鄧蜀生曾經(jīng)是印緬戰(zhàn)區(qū)的隨軍記者;抗戰(zhàn)結束后,他成了重慶新聞界的“小鋼炮”;解放后,他作為隨軍記者被派到朝鮮戰(zhàn)場;之后又成了美國史研究專家。徐悲鴻的奔馬,也給鄧蜀生以馬不停蹄的“長征”人生。
徐悲鴻畫的奔馬太多了,每一幅奔馬,都是一次再創(chuàng)新。
所以,從來沒有重復的,這就是大師的厲害。
馬兒四蹄騰空,揚尾立鬣,略帶輕松自在的嘶鳴,好像是捷報傳來,好像是要奔赴戰(zhàn)場??傊?,給人不是悲鳴,而是歌唱的鼓舞。
像以上這些奔馬,還有很多徐悲鴻畫的奔馬,都可以叫做奔馬圖。
簡單說,奔馬圖就是一匹奔馳的畫圖,但是,徐悲鴻畫的奔馬很多。如果都簡單叫做“奔馬圖”,我們就不好說指的是哪一福奔馬圖了。這就有點像一個班的同學,有三個人都叫王小丫,你不說清楚,怎么告訴你你找哪個王小丫呢?
所以,我對徐悲鴻畫奔馬圖的管理很有意見。很多奔馬圖的意義。本來就在繪畫作品之中可以找到,但是,我們偏偏就要籠統(tǒng)叫“奔馬圖”,這是在對徐悲鴻畫馬的貢獻是很大的傷害。
例如《前進》這幅畫,本來就與重大歷史事件相關。可是,我們取個《前進》就完全模糊了歷史價值。
再比如說徐悲鴻著名的六匹馬奔騰的那幅畫,徐悲鴻紀念館官方的標題是《群奔》,榮寶齋出的徐悲鴻畫冊里叫《六駿圖》,我在贊美徐悲鴻這幅畫的詩里,取了一個標題叫《六馬奔騰圖》。
本來徐悲鴻的很多奔馬圖,可以叫做應酬畫,都是徐悲鴻與各界社會賢達交往的友誼,就沒有想過給作品取標題的問題。但是,后來收集出版徐悲鴻的繪畫作品,就不是應酬,這么簡單的問題了,因此,需要編輯處理,做好徐悲鴻作品的傳播。但是,很多編輯也沒有認真研究徐悲鴻奔馬作品的思想價值和藝術價值,就簡單的以奔馬二字處理,所以,很多徐悲鴻奔馬的標題都很蹩腳。例如,我們這次舉例的圖片中,除了《前進》這個標題,其它三個都叫奔馬圖,我們評論作品的話,怎么指名道姓地評論?徐悲鴻還有很多奔馬圖,都沒有符合作品內容的標題,這不是也給徐悲鴻奔馬作品留下了不應有的誤解嗎?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