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八點三十七分。
侄女兒的父母還在工作崗位上奮斗。
侄女兒和鄰居家的小女孩剛剛轉移到小女孩家去玩了。
我感到頭暈暈的,有點疲憊,但又想寫些什么,關于養(yǎng)育的苦與樂。
我突然很好奇,關注我的朋友里,有多少人已經(jīng)是為人父母,有多少人又曾經(jīng)日復一日陪著他們長大。
時間如梭,侄女一下子從小小嬰兒變成了身高一米一的大姑娘了。她健康快樂,漂亮可愛。她的語言表達能力特別出眾,讀起繪本繪聲繪色。她的運動能力也很不錯,跑起步來,風一般的快。
侄女現(xiàn)在快四歲了,而我陪伴她的時間居然有34個月之久。如果我沒有親眼看到甚至參與侄女的成長,沒有常常與她游戲、哄她睡覺、看她哭鬧的經(jīng)歷,我想,我永遠無法想象養(yǎng)育一個孩子所需要的精力和耐心。而陪她長大這件事,甚至是我這幾年感到最重要和最幸運的事情了。
侄女小時候,我有時候抱著她出去溜達。小區(qū)里抱娃的都湊在一塊,多數(shù)是奶奶帶的,還有一小部分是媽媽帶的,當然還有我這個姑姑幫忙帶的。
我看到每一個小孩的面孔都天真無邪,大人們給寶寶們講的時候,也常常都是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仿佛天下所有人都因寶寶們而成了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我看到大人們都很愛自己的孩子,對別人的孩子也大多比較友好。孩子們搖搖晃晃地走著,玩著,摔著,大人們推著嬰兒車、掛著嬰兒水壺、左手一個玩具、右手一件寶寶外套、有時候,胳膊上還挎著一個布袋,里面裝著各種零食。你看,只要有一個奶奶或者媽媽,掏出零食,那周圍立馬圍上好幾個小家伙,急切地等著,管這零食的主人是誰,我就杵在那,我就看你給不給(寫到這,覺得還挺有意思的,不知不覺笑了)。
公園里有兩個小秋千,小朋友們都愛去那里??墒?,秋千上永遠都有小朋友在蕩,那怎么辦呢?要排隊。真的,你別看他們?nèi)诵?,但大部分都知道要排隊,而且乖乖地等著。大人們也大多比較友善,孩子蕩一會,就開始給孩子打預防針,你看,妹妹/弟弟在排隊呢,我們待會就要下去了。
有些小孩占著秋千不下去,家長好說歹說,就不下去,哭的梨花帶雨,撕心裂肺,家長實在沒招時,硬是把孩子從秋千里拽出來,那小孩的身體已被大人抱走,但那小胳膊,小手死死的抓著秋千,做著最后的掙扎。
但也還是有一些自私的家長。有次大家都在排隊等著秋千,一個秋千的孩子都輪了5 6個了,另一個秋千上的孩子依然沒變。孩子不停蕩著,也不知道要下來,旁邊排隊的家長也沒法說。后來實在有人忍不住了,問這誰家的孩子啊,于是,孩子的奶奶從比較遠的一個角落緩緩走來,完全沒有半點不好意思,來了也沒有叫孩子下來。此時,旁邊一個大媽出手了,開始教育那奶奶,你這樣會害了孩子,你這么自私,看不到這么多人都在排隊嗎?你這以后,誰和你家孩子玩。那人聽了,嘟囔著,把孩子一抱,走了。
我爸還說,那正義的大媽就是在那鍛煉,并沒有看孩子,完全是路見不平,拔刀相見。但,她的話卻也有點道理,父母、家人是孩子的鏡子,他們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等他們具備了言行的能力時,那些東西就會原模原樣地搬出來。
就孩子模仿大人行為這一點,我這算是親眼見識了。好棒像模像樣模仿媽媽接快遞員叔叔電話,侄女更是,我常??匆娝逃膶殞殻f的那話,可不是我們教育她的嘛。
記得最有意思的,大人有時候無意間說了一句臟話,那小孩可不知道是臟話,就像模像樣的學著。當侄女一本正經(jīng)、天真無邪地對著她的爺爺說出“你先人”(我們那土話,有時是罵人,有時就是中性的)時,我們真的是哭笑不得,童言無忌,你拿她如何?但是,以后,家里人說話可是注意了很多,在孩子面前不說臟話。突然想到,在那種父母天天打架、酗酒、歇斯底里吵架的家庭里長大的孩子,該會有怎樣的命運呢?
我有時候會有點好奇,父母,尤其是母親,對孩子的愛究竟是怎么樣的,究竟可以到達哪種程度,真的是可以到那種可以為孩子付出生命的程度嗎?我不知道,我不曾是母親,所以我無法體會。但我相信,應該是這樣的。
在我?guī)兔抑杜?,或者我兩個外甥的時候。我真的體會到,在有些情況下,帶孩子,照顧孩子,是一種本能與愛的較量。就像,他們小時候,如果孩子是跟著奶奶,那么奶奶一晚上幾次起來沖奶粉,我也沖過幾次,或者有時候孩子不舒服,一晚上很多次要給她量體溫,擦身體,或者是等她大點,像我侄女這么大,你非常非常疲憊,但是她很起勁地纏著你,要你陪她做游戲,而且是沒完沒了地做同一個游戲,樂此不疲。那種時刻,真的是不想理她,就想睡覺。
我記得前兩天,吃完飯,我和侄女玩游戲,一個游戲玩了一個多小時,她的精力非常充沛,而我不行。我很疲憊,我說,讓姑姑歇一會,你去和爺爺玩,人不去。和姑姑玩當然要比和爺爺玩有意思,姑姑可是全身心地扮演著游戲里的豬狗羊牛。我強打著精神,繼續(xù)陪她玩醫(yī)生病人的游戲,但我都能感覺到,我的眼睛睜不開,非常累,就那種一躺下,馬上能睡著的樣子?!揪驮诖藭r,我侄女捧著我的水杯給我送過來了,還在我臉上親了一下,哈哈哈,這大概就是養(yǎng)孩子的樂吧,真的是一下子完全不累了。哈哈哈哈】
我有時候在想一個問題,我們家,我爸、我媽、我三個人在工作日給我弟弟帶孩子,他們小兩口平常下班和周末的時候帶。就一個娃,真的是忙一家子人。所以,那些獨自帶娃,甚至是兩三個娃的家庭主婦,究竟是怎么辦到的呢?會感到疲憊嗎?不由得想到一些新聞里爆出的那些少數(shù)做出極端事情的新手媽媽,是真的撐不下去了嗎?
姑姑和奶奶、媽媽不一樣。媽媽帶娃是責任,奶奶帶娃也可算是一種任務,所以在累了的時候,不能推給別人。姑姑是可以的,雖然我很少這么做。但是這里面,我好奇的是,母親、祖母究竟要如何在照顧自己和照顧孩子之間尋求平衡呢?
也正因為我親眼目睹,親身體會養(yǎng)育的不易,又加之我學的專業(yè)書心理咨詢,里面涉及很多心理疾病、兒童發(fā)展的知識,和對現(xiàn)在整個的育兒風氣的了解,我感到無比困惑。
我在精神科實習的時候,聽說最近十幾年,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多,聽督導的時候,聽說青少年中有很多人會自殘,學到孩子小時候需要無條件的愛,需要父母,尤其是母親的陪伴。各種人格障礙的研究都表明,這種疾病大多與童年期的虐待相關,而虐待包括肢體虐待、情感虐待、情感忽視等等。
我常常聽好友說,海淀媽媽多么瘋狂。聽過最離奇的是,教室后面坐了一排媽媽記筆記……究竟是什么讓年輕的父母如此焦慮,如此地付出。我無意評價,甚至我覺得現(xiàn)在的父母真的太不容易了,賺錢養(yǎng)家,付出一切培養(yǎng)孩子成才,這樣著急、焦慮地養(yǎng)孩子,真的好嗎?可不可以慢下來,陪陪孩子,仔細觀察她們,看看他們究竟是哪塊料呢?
我給好幾位朋友說過,我以后想做科普類的工作,具體的途徑我還沒有想好,也要看機會。但是防患于未然這個道理再簡單不過了。
與其一個人在三十歲的時候,因為抑郁、焦慮、空虛,生活一塌糊涂,家人各種擔心,走進咨詢室,開始并不容易的心理咨詢。倒不如,把時間和人才分一部分花在傳播知識上,讓年輕的父母在養(yǎng)育孩子時稍微留神一點,注意一點,守護孩子的心靈,讓他們在幼年時感到充分的愛,有一個相對堅實的好的心理基礎,而后青少年期,在學習之余,有機會去探索新鮮事物,找到自己的方向,勤奮努力。讓他們能體會到充實、豐盈的生活,能感受生活的價值和生命的意義,讓他們活成自己本來該是的樣子,那該多好啊。
突然不知道說些什么,那就停筆吧。感謝這些小寶貝們,給我一次觀察生命成長的機會!愛你們哦!
【文中插圖都是我的親愛的大外甥的作品,一個酷愛恐龍的六歲b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