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多讓
余曾治一婦人,年42歲,于1981年患心慌氣短,倦怠無力,經水不止,經某醫(yī)院化驗血紅蛋白60g/L,診為“失血性貧血”。曾服中西補血藥物效不顯彰,更聘余診。見患者面黃如土色,氣短懶言,唇舌色淡,苔淡白,如按常規(guī)之法,補血當其是也,何前醫(yī)不效乎?
豈不知“人之血氣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氣血相互滋生依存,血賴氣以生,氣依血而存。此女貧血是因失血而起,失血之因乃氣虛不能固攝而致。單以補血之法,非其治本之策,故當益其氣,固其脫,以加強機體對水谷精微的吸收和運化,促進營血之化生,即所謂“有形之血不能速生,無形之氣所當急固”。取當歸補血湯,黃芪5倍于當歸,3劑,煎服?;颊叻幒蠼浰娚伲T癥略減。效不更方,再予3劑,經止。囑其繼服原方,緩緩圖效,以善其后。
當歸補血湯出自《內外傷辨惑論》,由黃芪30g、當歸6g二味藥組成,黃芪多于當歸5歸,主治脫血而致的貧血癥臨床多驗,是為益氣生血方,而取名補血湯,寓意其中,是為妙處。
小結:素聞真藥不過其三。蓋因人之一身不過陰陽、氣血二者。所謂因地若真,果不迂曲。三劑下肚,必見其效!
言雖如此,然世間大師多多,真師寥寥。實能了其前因者,扳指可數。
咦也!狂言瘋語,學子何不慎哉。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