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的材料工具和運用
時間:2010-04-27 16:41來源:ys005 作者:翔子 點擊:213次
中國畫技法的發(fā)展和特殊風格的形成,是和使用特定工具和材料密切分不開的。總的來說有紙筆墨硯,號稱文房四寶。
材料工具 中國畫技法的發(fā)展和特殊風格的形成,是和使用特定工具和材料密切分不開的。總的來說有紙筆墨硯,號稱文房四寶。 ①筆——從性能講,分為柔毫、兼毫、硬毫三種。羊毫屬柔毫,筆性軟,吸水量大,宜于點花葉,暈水染色,如大提筆、大苔點等。狼毫屬于硬毫,筆性硬,富有彈性,利于勾勒(或畫坡石樹干),如葉筋筆、衣紋、大小書畫筆點梅、大蘭竹等。兼毫中有狼豪和羊毫,筆性軟硬相兼,如大白云、中自云,可以點葉畫花。還有特制的硬毫,如豬鬃筆、山馬毫、石獾、鼠須等,還有刷子、排筆。對于選用哪些筆,可以根據(jù)要求決定。 新筆用時,宜用冷水和溫水浸開。用后必須洗凈擠干、理順,可延長使用時間。我國最好的是湖筆,產(chǎn)于浙江吳興縣善璉鎮(zhèn),臨水靠山,河港縱橫,因湖筆譽滿中外,素有“筆穎之技甲天下”之稱。 ②墨——作畫的墨,都是制成墨錠用?,F(xiàn)在又產(chǎn)生了一種新的特制的墨膏汁,如“中華墨汁”,“一得閣’’等,效果較好,但膠質重,因此,要加水磨用之。墨錠分油煙、松煙。作花鳥畫一般用油煙,以質細、色烏、膠輕為好,同時有蘭紫色光澤。松煙黝黑無光,只在畫工筆翎毛和蝴蝶時,偶爾用之。還有漆煙。最好是安徽歙州產(chǎn)的徽墨,有“天下之墨推歙州”的美譽。好墨有如下優(yōu)點:1.色純黑而有光;2.不粘糊,宜書宜畫,濃淡干濕調用;3.墨跡經(jīng)久不變,畫件可長期保存; 4.遇水不脫,好墨比次墨重,敲之聲音清脆,用時上硯無聲,色澤光潤,磨后梭角畢露。 ③紙——古代作畫兼有紙、絹,近代多用宣紙。種類很多,未上膠礬的叫生紙。落墨著色容易滲化,行筆速度。上了膠礬(或適量豆?jié){、宜作工筆畫。使用時,要注意掌握筆中水分及膠水)的叫熟宣,不會滲化,適宣紙豐要產(chǎn)于安徽涇縣城南的烏山區(qū),那里真是群巒疊嶂,碧泉飛濺,翠竹壁合,山花遍地,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地方。紙的品種很多,如半生熟的砫硾石青碰宣、高麗宣。溫州皮紙,貴州皮紙,棉料宣、連棉宣、凈皮宣、單宣、夾宣、夾江紙、玉版宣、清水宣、蟬翼宣、仿古宣,雅紙、毛邊紙、對方紙等。還有用絹畫的,一般都要上過膠礬使用。 ④硯——硯池又稱墨海,我國著名的端硯,居群硯之首位,產(chǎn)于廣東肇慶縣東郊的端溪。端溪如帶,清水潺潺,戀岸草木蔥蘢,抬頭怪石兀立,低頭幽谷深遠,生產(chǎn)硯石的坑洞,星羅棋布于云霧飄浮的山中。端硯的主要特色,出墨快,細而不,堅而不燥。制作有l(wèi)50O年歷史了。此外,安徽歙縣龍尾溪產(chǎn)的歙硯,南宋以后,也很有名。還有所謂秦磚、漢瓦,玉硯、澄泥等,質地雖然很好,但多成為古玩,不一定切合實用。還有重慶北泉峽石硯也可用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國畫是很重視工具選擇的。 ⑤顏料——國畫用的色,是形成中國畫特有的風格囚素之一,有許多傳統(tǒng)貫用顏色,其色相不能為其他顏色所代替,現(xiàn)分述如下。 朱砂、朱磔都是(水銀)化合物,原礦精選研細水漂,底層是頭朱,中間為二朱, 卜層帶黃為朱磲,分別取出,調膠使用。 石黃、雄黃、雌黃都在一起,化學成分是三硫化鉀,石黃色正黃,雄黃為橙黃.雌黃為金黃,因含硫故不能與鉛粉調和。其中石黃常用,囚不透明,色相比藤黃較為厚重。 赭石是赤鐵礦,俗名土朱。礦石朱中帶黃,用水研細如泥,漂后中層是赭石本色,因產(chǎn)地不同,色調各有差異。 石青、石綠都是銅的化合物,產(chǎn)于銅礦里,漂制方法與朱砂略同。石青按沉淀順序, 上層為四青,次為三青、二青,最下層為頭青,石綠也與此相同。 白色有堊、蛤粉、鉛粉三種。白堊又稱白土粉,是古代壁畫上的主要顏料。蛤粉是蛤殼燒成的石灰質,用時雖不太白,但柔靜有光經(jīng)火不變。鉛粉又叫胡粉,據(jù)說是漢代張騫由西域學回來的,由鉛煉出經(jīng)加工制成,不太透明,但色相厚重顯著。 以上幾種礦物質色,傳統(tǒng)叫石色。胭脂是茜草或紅花的汁做成的顏色.它是一深紅色,雖不太鮮艷,但沉靜可愛。 西洋紅原是外國進口,明清時已被我國畫界普遍使用,現(xiàn)在國內早能制了,改名為曙紅。 花青是由一種花靛青作成,色調沉著,耐曬而不易變色。 藤黃又叫月黃,產(chǎn)于越南,在唐代傳人我國,是海藤樹的漿汁凝 成。 以上是植物質色.又稱草色、水色或輕色。石色不透明,但經(jīng)久不變色,水色久了要變。 此外,還有金粉、銀粉。蘇州顏色店把金、銀箔加膠研成細泥粘住瓷杯上,叫金杯.用潔凈的水筆蘸著杯上附著金粉使用。中國畫使用顏料是逐漸豐富起來的,有的是外國傳人。為了描繪絢麗燦爛豐富多彩的各種花鳥,反映朝氣蓬勃的社會主義時代精神,必須接受現(xiàn)代工業(yè)的新成果,擴充新的顏料,在繼承優(yōu)秀傳統(tǒng)的基礎上,發(fā)展設色技法。 還有膠的用法,應選擇不易溶化于水的動物膠,牛皮膠為好,純凈的叫“黃明膠",礦物色用時要加膠水。還有白礬也是國畫善用的,寫意中如畫雪景及特殊處理,也可用它。 02 用筆、用墨、用色、用水和用紙 中國畫的筆墨技法,包括用色,豐寓多彩,表現(xiàn)力強,形式特殊,規(guī)律嚴謹,風格變化多樣。運用毛筆的筆觸變化去表現(xiàn)人物、山水、花鳥等題材,是中國畫最主要的特點之一。古代畫論中提到的“筆以立其形質”,意思是靠毛筆在紙上運用,產(chǎn)生不同特點的點、線、面痕跡,不同的用筆便產(chǎn)生相應的不同線條。 所謂“筆有八面”,應當把筆各個部分都調動起來,都用得上,從頭到肚,從毫到根,正側、順逆、聚散、臥、拖、疾徐、顫、擢、掃、提、按、頓、挫等各種使用方法,充分發(fā)揮一支筆的功能。 用筆的方法雖然很多,但歸納起來,不外乎以下幾個方面。 從筆鋒的運用有:正與側、藏與露、順與逆、聚與散、轉與折。從用筆力度上有輕與重,提與按;從用筆的速度則有快與慢;用筆的效果則有方與圓、暢與澀,剛與柔,蒼與潤。 (1) 用 筆 l 握筆的方法和要求:寫意畫執(zhí)筆的方法,可在寫毛筆字和工筆畫的基礎上加以變化。無論寫字或作畫,不要只使用指頭,還要用手腕、肘和肩,要練習懸空寫字和作畫,這樣可畫很長的線及圓的圈,能流暢自如。握筆的五個指頭必須配合手腕、肘和肩作靈活的運動。在畫線時,還要用手轉動筆桿,使線條生動活潑。有時拿筆桿上端或下端,有時五指握住筆桿。像拿雕刀一樣,畫出剛健有力的線條來,有金石味。 關于握筆的要領,中國畫的執(zhí)筆是有一定姿勢和方法的。握筆是用拇指、食指、中指三指頭拿著筆管,其余兩指頭,抵住筆管,這三個指頭要拿得堅實,但握筆不要太緊,否則不靈活。 各種筆法的運用(圖1):(1)、中鋒——又叫正鋒。用筆時,筆鋒在筆畫中間行走,效果圓實厚重沉著。勾出的線條,“如錐畫沙”,實實在在,肯定明確,好似篆書,頭尾鈍拙,線條邊緣厚實,渾圓沉穩(wěn),勁健有力。許多畫家提到“屋漏痕",“蟲蝕木’’和“折釵股”,都是形容中鋒沉著行筆產(chǎn)生的效果。“屋漏痕’’是墻壁上的水跡自上而下,慢慢流淌留下的痕印。“蟲蝕木”是蛀蟲住樹木中啃出的一條蛀澗,它們是積點成線,凝練滯澀,沒有輕飄浮滑,尖薄柔弱之感覺;“折釵 .股”,釵股是古代婦女發(fā)髻上的金屬別針,用今天的語言解釋,就是線條轉折時好像彎曲的金屬線,外柔內剛,看似軟,實是硬,有內在骨力,而不像斷的棉線那樣柔弱無力,無彈性和韌勁。中鋒用筆的另一個特點是寧可慢,不要快。黃賓虹認為:“作畫生澀不浮滑為佳”。潘天壽用筆強調“沉著”。李可染說:“畫線最基本的原則是畫得慢而留得住”,他說,對齊白石不知道者以為他信筆揮灑,實則他行筆很慢,嚴肅認真,沉著緩慢,從來就沒有揮過??傊?,一個“慢”字能夠治療軟弱無力,浮燥輕滑或霸悍粗糙,恣縱狂放的毛病。(2)、顫筆——是用中鋒下筆手略顫抖,有蟲蝕木,層漏痕的效果,積點成線,線條厚實,無輕飄油滑之弊。好比音樂中彈撥樂器一樣。(3)、側鋒——又叫偏鋒。除中鋒外,凡筆竿的筆頭與畫面成各種不同傾斜角度的,都稱為偏和側鋒。這種鋒畫出的線,一邊光一邊毛,一邊淡一邊干,一邊濃一邊濕,給人以暢快松、靈活變化之感。如果筆上水分較少,線條則多飛白,更.顯瀟灑松秀。(4)、臥筆——將筆傾斜得厲害一些,幾乎躺倒紙上,這種方法稱為臥筆。更易表現(xiàn)靈動飛揚的神彩。(5)、拖筆——若依筆桿頭方向行進,筆尖跟隨拖在后面,略有轉動,叫拖筆,又『lL{順筆。這種線條流轉多姿,輕松活潑。(6)、擢筆——它與拖筆完全相反,筆竿推著筆尖行走,筆法散亂,線條毛糙老辣,極傷筆鋒。但畫出來的線有變化,有力的效果,如篆刻中的擢刀用法,又叫送筆、逆筆或倒插筆法。(7)、掃筆——則是臥筆很快下筆行走,迅即提起,如掃地一樣,在紙上用筆則很快擦過。此法飛白較多,有蒼勁飄逸之美。(8)、順筆——是指筆劃自上而下和自左而右的用筆方法。是最順手的方法表現(xiàn)。(9)、逆筆——是自下而上和自右向左的用筆,畫時比較別 扭,但也有特點。(1O)、聚鋒與散鋒——筆鋒收攏,萬毫齊力為聚鋒。而筆毛散開,出現(xiàn)毛辣效果叫散鋒或叫老筆。散鋒又叫破筆,開花筆。(11)、疾徐——疾是用筆快,疾飛,線條流暢奔放。徐是用筆慢,就是徐行,線條穩(wěn)健。 (12)、提、按、頓、挫——指運筆時,把筆“提”起一些,筆道就輕些,按下去一些,筆道就較粗重些。把筆重按或旋折一下,叫“頓”,連續(xù)頓筆或在運行中挪動一下就叫“挫”。(3)、藏鋒——起筆時,筆鋒折藏在里邊,起筆藏鋒又稱倒插筆;收筆藏鋒是指把筆鋒反縮回去。(14)、露鋒——與藏鋒相對而言。無論起與收都有露鋒的。一句話,就是把收筆露出來之意。(15)、轉與折——行筆改變方向,如用硬折的方式就叫折。如采用圓轉的方式就叫轉。轉的效果是圓的,除轉折之外還有搭筆。搭與折很相近,囚此很為人們所忽視。搭塒體面關系的表現(xiàn)是很重要的,不可忽視。搭筆與折的區(qū)別,搭筆也是行筆改變方向,但要換筆,折筆不換筆,一筆就便折改變方向。 中國畫的形象構成,線是起著決定性作用,而線的變化基本上是由于用筆方法上的不同。囚此,我認為,我們作畫的過,不管是工筆和寫意,也不管是勾線或敷色,就如在寫“一”字一樣的在紙上表現(xiàn),只不過是把“一”字在運行中時而寬、時而狹,時而畫長些或者畫短些,時而又畫得彎曲或畫得輕和重等等變化的過程。比如寫意用筆中,畫大葉子時,只不過是將“一”字放大放寬了來表現(xiàn)而已,以此推理。 ●3 用筆要求:總的來說,一是要有筆意,二是有筆力。筆意是指表現(xiàn)力而說,筆力是形式美。即是把握對象的形體、質感和動態(tài),又要體現(xiàn)有骨力、有韻律的筆墨趣味,以增強作品的感染力。 國畫用筆須從形體結構出發(fā),因形體是根本。用筆成功時,干濕濃淡俱備,下筆便有凹凸之形,能充分表現(xiàn)物體體積的厚度和質感。用筆的順逆方向,速度快慢,必須和描繪對象的生長運動狀態(tài)相適應,使觀者的視線隨著筆畫而移動,脈絡隨線條的曲折而跳躍,有生動的效果。 用筆要有筆力問題,即形式美的問題。這雖和表現(xiàn)力是兩回事,但又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表現(xiàn)力是通過美的形式而起作用的,形式美是 從表現(xiàn)內容體現(xiàn)出來的,形式是由內容所決定的。筆力軟弱或生硬,用筆單調或雜亂,不可能充分地表達對象。國畫用筆講究“書法味’’,也是為了增強藝術魅力,從書法藝術中吸取營養(yǎng)。學習別人經(jīng)驗是必要的,但不能生搬硬套,要融會貫通,咀I嚼消化,如蠶吐絲,如蜂釀蜜,發(fā)展成為自己的東西。 (2) 用 墨 (圖2)中國畫特有的墨彩。墨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自唐代開始對墨法的重視以來,一千多年中,在用墨技法方面是非常豐富多樣的。作畫講究用筆,同時也講究用墨。清代惲南田說:“有筆有墨謂之畫”。清代王原祁也說:“用筆用墨相為表里”。下面談一下用墨方法。 1·積墨——有的畫用墨深厚又生動,不感到迫塞。有的畫用墨很薄,惜墨如金”,但不因用墨少而輕薄軟弱。相反使人感到渾厚,并有一種寧靜的感覺。這就是運用了積墨的方法。深厚是多層濃或淡墨積成的,具體說來,就是用濃墨或者淡墨連染連敷幾次,次數(shù)與水分,要看需要而定,這就是積墨法。 2·破墨——最初的含義是把單純的墨色破而用之,使它分為許多濃淡層次以豐富表現(xiàn)力。唐代王維始創(chuàng)破墨山水。后指在淡墨未干時“ 以濃墨濕墨重加一下或濃墨未干時以淡墨重加,使畫面有活潑多變雖 干猶濕的感覺。即濃破淡和淡破濃。這就是破墨。徐悲鴻先生喜用此 法。 3.潑墨——唐代工洽酒酣以墨潑紙素,然后收拾成畫不見墨污, 這就是說的潑墨。住花鳥畫中,凡以大塊有墨色,畫出氣勢磅礴,淋漓酣飽的效果,如像是墨潑在紙上似的畫法,就叫潑墨。這種表現(xiàn)方 法要粗中有細,色彩要有變化等。 4.宿墨——即過夜墨。一般是不能作畫,特別是工筆,要用必須 用新墨加水再磨后用。 5.焦墨——把墨汁研得很濃,畫在紙上黑而有光。 6.濃墨——其黑度次于焦墨,囚加少許水,所以無光。 7.重墨——是對淡墨說的,比淡墨要黑一點。 8.淡墨——水分加多,成為灰色。 9.清墨——在墨彩卜.僅僅有一點淡灰色了,但在墨中清而有神。 這就是所說的墨分五彩。 10.滲墨——是指落墨在紙上,由于毛頭含水,墨多和著色重,而 在筆痕周圍‘‘滲’’開的淡色水跡,這種淡色水跡,增加墨色的肥厚和 毛茸茸的效果。在畫羽毛時常用,特別住畫沒骨小雞、鴨時,毛茸感 覺最為微妙。 11.化——是以清水破墨色之法,這種在畫樹、動物和大葉子剛‘常 用。 2.濕——是濕畫,一般在點葉而未干時,即用濃墨勾筋?;蚯裟?nbsp; 種需要先將紙打濕,而后再畫,畫水和水草等。 13.接——是接筆法。在前面已畫后,然后隨即接上不同墨色的另 一筆。這在畫枝時常用。 。 14.飛和擦——是一種筆法的兩種形式。用枯筆畫線,謂之“飛”, 飛筆即書法中的“飛白”,常有畫石、樹、藤本枝干上用得多。擦是干 擦,是皴的筆法,畫石、老樹干時在勾勒外輪廓后再皴擦內部質感,表 現(xiàn)陰陽體感、質感之法。 15.墨的干與濕——即所謂“墨韻”。墨的干、濕也即是筆的干濕, 二者是分不開的。 16.勾、皴、染、點——以勾為基本。這四個過程,其實也是用筆 的過程,所以,也可納入墨中來談。本來筆墨是不可分開的。 勾——以勾勒形象的輪廓線為主,在線條之中,恰如其分地用墨 的干濕、濃淡變化,來塑形象,表現(xiàn)物象的體感,質感,這是中國畫 最基本的技法之一。 皴——是指對樹干或石頭中的皺紋,在勾的基礎上用長短寬窄的 濃墨或淡墨線條初步描繪出物象內部的皺紋以及明暗、空間的關系,叫皴。在山水畫中,是豐要技法。 染——是用淡墨或色渲染、烘染之意思,看不出線條,是一片烏云似的,它不能單獨成畫,必須在勾和皴的基礎上進行。因此,它本身沒有痕跡。為了加強空間、明暗、厚重感覺,不妨多次使用這種方法。 點——點,原是山水畫中重要技法之一,多用濃墨為之,在工筆重著色花鳥或青綠山水畫中,則在濃墨點上后再點青、綠色。一般看來,它是用墨的最后手法,是起著總結的作用。點的用筆,有中鋒、側鋒、逆鋒幾種,其表現(xiàn)效果也不同。 古人說:“有筆有墨”筆是骨、墨是肉,筆是畫出物體的形象,墨是起著豐富形象的作用,筆墨是相互體現(xiàn)的。 總之,用墨、用筆到底如何才好,要看表現(xiàn)的對象如何,要從表現(xiàn)的內容和主題思想的要求出發(fā),在實踐中逐步積累經(jīng)驗。運用筆墨的技巧為表現(xiàn)的內容服務,在學習前人經(jīng)驗時批判地繼承,吸收有用的東西,只有這樣,才能推動藝術技巧的向前發(fā)展。 (3) 用 色 馬克思說過:“色彩感覺在一般美感中是最大眾化的形式”。要體現(xiàn)強烈的時代精神,反映豐富多彩的現(xiàn)實生活,就要繼承和發(fā)揚優(yōu)良傳統(tǒng)的東西,把色彩學習放在重要的地位,并吸收外來長處,創(chuàng)作出更新更美的作品。 中國畫從來都是重視色彩的,古代的繪畫都是五彩繽紛的,所以繪畫又稱“丹青”。唐代以后,水墨畫興起,成為獨立的一種畫法,豐富了國畫形式風格。但著色畫并沒有被淘汰,也沒有退居次要地位。文人畫家說,“畫道之中,水墨為上”,只不過表明文人們對水墨的好尚,并非指水墨畫比色彩畫高明些。因此,我們不能分什么高低。 中國畫除用墨外,還重用色。古代作畫,有用色重于墨的,如山水畫之有金碧輝煌的大青綠,花鳥畫中之有鮮麗的勾填重彩。南齊謝赫六法中有“隨類賦彩”一法。到宋代才有以墨代色和以墨為主的發(fā)展。明代文微明說“余聞上古之畫全尚設色,墨法次之,故多用青綠, 中古始變?yōu)闇\降,水墨染出。故上古之畫盡于神,中古之畫人于逸,均之各有至理,未可以優(yōu)劣論也。” 寫意花鳥的設色和其他中國畫種不同,它或者先墨后色,或墨色互用,尤其是沒骨法點貳??,直接用色彩潤筆點??,有不少經(jīng)驗和方法。 寫意花鳥以墨色為主,在畫面上墨色占主要地位。墨色的濃淡、輕重、干濕的各種變化,幾乎決定了畫面基調。用色尚清簡,而不宜厚重。重則濁,損害墨色的光澤。在用墨過程中,不能求全,要留有余地。清朝唐岱說:“色助墨光,以墨顯色彩,要之墨中有色,色中有墨”。才能“色不礙墨,墨不礙色”。 國畫的用色和用墨一樣,要有輕重、濃淡、深淺之分別。色彩有冷、暖以及中間色這三種性質。如紅、黃為暖色,青為冷色,綠和紫是介于冷暖之間的中間色。色彩與墨色相和,可以使各種顏色變暗,它與白色相和,可以使顏色增加明度,如果把透明色彩和之以水,就會減弱顏色的濃度,也可以使色彩明度提高,囚此,淡色也就是明色。紅和綠,黃和紫,青和朱等之間的關系都是對比色彩。紅和紫,黃和綠,紅和橙;橙和黃等,是屬于調和色的。 繪畫中的用色,既要有對比,又要有調和。清代鄒一桂說:“五彩彰施,必有一色,以一色為主,而它色為副之。青紫不能并列,黃白未可盲隨,大紅大青偶然一二”。這說明畫面上要有個主色,配合其他色彩,構成一個統(tǒng)一而調和的色調。青和紫都是冷色,配在一起就太冷。黃白色都是明色,配在一起既不醒目,又不易分辨。大紅、大青強烈對比的色塊放在一起使用,觸目跳動,破壞畫面統(tǒng)一,所以要忌。 古人用青色作畫,在各種顏色里加上些墨色,可以起到色與色之間的調和作用,故有“色不離墨,色中帶墨"之說。 <一>國畫著色的特點:色彩雖有一般的客觀規(guī)律,但在運用中又有主觀創(chuàng)造。國畫著色的特點是由民族習慣愛好,繪畫思維,工具顏料等條件所決定,但和西畫相比,總有其特殊之處。不過色彩規(guī)律和其他藝術規(guī)律一樣,具有它的靈活性和復雜性。由于國畫色彩的理論知識極少,因此,繼承和發(fā)展色彩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就更重要了。 1.以物體的固有色為主。在固有色的基礎上求變化。南齊謝赫提出“隨類賦彩"的問題。他說的“類’’字,應理解為各種物體不同的特征。他提出的所謂“應物象形"的問題,我理解他說的這方面,是從形和色方面去表現(xiàn)各種物體的基本原則,“象形”要“應物”而象。“賦彩"要“隨類”而賦。說明中國畫中,形和色的描寫,要從客觀的對象出發(fā),描寫的技巧應服從于表現(xiàn)對象的要求。從客觀物象的固有色出發(fā)去描繪形象,這是抓住最基本的最本質的東西,從傳統(tǒng)繪畫的現(xiàn)實主義觀點來看,它不去過分強調物體在光照射下色彩所產(chǎn)生的復雜變化,中國畫色彩的使用,大多是在筆墨已完成了基本造型以后,借助于固有色明度的變化,各個固有色相互的對比與和諧的關系,筆墨的配合,以及考慮在紙和絹的素地上之作用。國畫雖然不去描寫光色的復雜變化,仍然收到了極有感染力的真實的效果,以固有色為主的設色方法,又并非自然主義的摹仿,它要從內容出發(fā),服從于主題需要的,可以作最大限度的夸張,大膽改變物體的固有色,突出主題,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理想的藝術效果,符合人民的審美習慣。 2.裝飾性。中國畫本身就帶有一定的裝飾性。國畫的表現(xiàn)手法,慣于把自然的物象加以“意匠”化,以有規(guī)律的形式,概括復雜繁亂的自然,使更符合人們的理想。在形象刻劃上,采取裝飾手法,在色彩處理上,也是如此。中國畫追求神似,往往把現(xiàn)實的自然形態(tài)加以提練加工,用特殊手法來處理,甚至改變了自然形態(tài)的形、色,以及不畫影子和光暗等,都可使它帶有一定的裝飾性。不過和圖案中的裝飾性有所不同。 中國畫的裝飾性,也是服從于主題和內容的需要的。如古代的人物畫,尤其是宗教畫,它的裝飾性表現(xiàn)得比較明顯突出,這是服從于宗教畫這種特殊的主題思想的緣故。宗教畫一是要追求莊嚴富麗的效果,二是由于這種繪畫在古代多畫在廟宇的墻壁,要求采用一些裝飾形式,來與建筑物配合。 下面把中國畫的裝飾性,從布局、筆和墨、色彩等方面談一談。 首先,在筆墨方面,物體本身是沒有輪廓線的,但是,中國的人物畫和花鳥畫,尤其是工筆的都可以先用墨線勾勒輪廓,然后再填顏色,并且所勾的墨線,都是有筆法的。沒骨花鳥,不論是工筆和寫意的,點花貳葉都有一定筆法,山水的皴法也是如此。 在色彩方面,中國畫設色,是不去描繪色彩由于受到光的影響所起的變化,善于運用比較純的色彩。從這些單純色彩的對照中去取得調和,有時還用平涂的方法著色。青綠山水畫,用石青、石綠來設色,甚至用泥金來勾勒山石、樹的輪廓。石青、石綠、泥金這種色調,都是自然物所具有的。 在形、色方面。上面說的這些表現(xiàn)手法,都使中國畫賦有了一定的裝飾性。比如蘇葆楨、李際科等教授在作畫中,常用金色來勾花的輪廓線,這就使花不但賦有裝飾效果,而且使花更加艷麗奪目。 在布局方面,有的畫畫得位置端莊,羅列滿幅,所謂“鋪殿花”的風格?;蛘哂捎趯υ廴滑F(xiàn)象的熟悉,整理一套規(guī)律和法則來,甚至制成畫譜,使變幻多端的自然現(xiàn)象規(guī)律化。比如《芥子園》畫譜里,二株、三株、五株樹的畫法都定出了層次規(guī)律,人物衣褶描法歸納為十八描等。又如畫幅的形式有立軸、中堂、條屏、手卷、斗方、橫披、團扇等。都是構成中國畫帶有裝飾性因素。正由于帶有這些因素,所以在畫面上,才能夠題詩蓋印,甚至于題跋的占的地位都要事先考慮到。 <二>著色方法:(圖3)色彩是繪畫的重要語言,也是不易掌握好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著色一般分填色(又叫勾填)、暈染、點寫、烘托、打底、反襯等。以上填色、暈染、打底等多屬于工筆上用。寫意畫則用填色、點寫、烘托和反襯幾種方法。 1·平涂法——又叫勾填,先勾出形象輪廓,再填色;有一次平填,有按輕重、深淺、厚薄分幾次加填的;也有填色與暈染兼用的;也有一筆蘸了不同的顏色填上,而任其自然分出濃淡層次。但填色時不宜先將白粉和顏色一次填上,應先填顏色,然后按對象的光度和厚薄的不同質感再加上較濃或較淡的白粉。這樣才可以避免平板而達到厚潤的效果。用白粉不要蓋到線上。 2.點寫——也叫點簇、點虱,是沒骨寫意花鳥畫的主要技法。大都用來畫不勾墨線輪廓的花瓣、葉子和禽鳥。住一筆之中,有濃有淡,或含色有輕重復雜的幾種色彩。有時簡單幾筆,就可以充分地表現(xiàn)出對象的形體、質感、量感和體感。有時只用濃淡的墨色,如用筆大塊點寫,則筆鋒和筆腹必須鋪展不足之處,可以補筆,寫意畫中多采用此法。 3.烘托——也叫托染。目的是要突出部分淺色或白色的形象。其方法是在輪廓周圍用很淡的墨色和顏色,勻和地烘染襯托。用于烘染天空、云水、月亮、雪景以及淺色和白色的花鳥等。 4.反襯——目的是要使所畫的形象,表現(xiàn)得更加鮮明突出。多用絹和薄的熟紙、宣紙。主要根據(jù)要求,把顏色染到背面。如在絹上畫白梅花,勾花后,正面染白色,背面襯以重粉,這樣既可突出形象,又能保持畫面顏色的勻凈。又如在生宣或皮紙上,畫白色的花或淡黃色的菜花,從背面襯出不同深淺的綠色、赭石,則畫面上的白花或黃花格外突出,而且更能夠表現(xiàn)出遠近層次。 5.關于用粉的問題(圖4)——古代和現(xiàn)代都有畫家忌諱用粉,也有的喜愛用粉。粉用好了可以表現(xiàn)出特殊效果,表現(xiàn)對象的質感也很充分,但要用得巧妙、適度,不可太厚和污濁。一種在仿古宣或有底色的絹上,用筆蘸上濃淡的白粉直接勾畫、點寫,畫出花鳥的形象。另一種是墨上可以加白粉點染。再一種是在用顏色點寫花葉之后,趁濕用粉去提亮,粉要淡不宜濃,能表現(xiàn)出花葉格外秀潤、渾厚,使葉子有毛茸茸的感覺。還有彩色禽鳥,如鴿子、鴛鴦、鴨子、孔雀等,可用粉調各種顏色,能夠充分表現(xiàn)出各種羽毛的質感。 (4) 用水和用紙 用水——在作畫時無論是水墨畫和彩墨畫,用水也是重要技法之一。一筆中往往有濃有淡,要使墨色先濃后淡,可以將筆蘸些清水,然后再調濃墨。要先淡后濃,可把蘸有濃墨的筆,在調色盤上刮去筆尖上的淡墨,筆尖再蘸清水。在畫顏色的花和鳥及葉時,要表現(xiàn)出畫面活潑、淋漓、渾厚飽滿,都要靠用水,至于用多用少,要看需要而定。古人有“用墨之妙全在用水”之說。在生宣上用水,要在實踐中鍛煉,作畫才能揮灑如意,恰到好處。在熟宣上畫寫意畫,用水是更難掌握好,多了也不好,少了也不行,但是張書旃先生就專畫熟宣,他畫出作品仍是栩栩如生,筆墨及用水效果都很好。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藝術也在不斷創(chuàng)新和探索。因此,在用水方面,也在不斷的發(fā)展著。如現(xiàn)在有用膠水、鹽水、礬水、茶水、米湯水、豆?jié){水、洗滌劑水、洗衣粉水等來表現(xiàn),各有趣味。 用紙——紙的品種多樣,有單宣、夾宣、熟宣、半生熟宣、玉版宣、煮硾宣、清水宣、蟬翼宣、棉料宣、凈皮宣、仿古宣,以及夾江紙、貴州皮紙、雅紙、對方紙、高麗宣、毛邊紙等。作畫時要充分利用其特點,如帶色宣紙,多畫白色和白色鳥為好。用水多少要以紙的生熟來定,特別是生宣,當含著水墨的筆在紙上接觸的那一剎那,它的變化是多種多樣的,有一種出人意料不到的效果。囚此,在實踐中要注意練習如何來控制并掌握這些變化,才能達到熟練地掌握應用自如。 (責任編輯:翔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