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苓散【 《金匱》,下同】 治小便不利而渴。
茯苓 豬苓去皮 白朮各七錢半 桂心半兩 澤瀉一兩二錢七分
右五味為末,以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
豬苓湯 治發(fā)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
豬苓去皮 茯苓 阿膠 滑石 澤瀉各一兩
右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內(nèi)膠烊消,溫服七合,日三服。
文蛤散 治渴欲飲水不止。
文蛤四兩
杵為散,以沸湯五合,和服方寸匕。
人參石膏湯河間 治膈消上焦,煩渴不欲多食。
人參五錢 石膏一兩 知母七錢 甘草四錢
每服五錢,水煎,食后溫服。《良方》有黃芩、杏仁。
加減地骨皮散錢氏 治上消。
知母 柴胡 甘草炙 半夏 地骨皮 黃芪 赤茯苓 白芍藥 石膏 黃芩 桔梗各等分
右為細(xì)末,每服三錢,姜五片,水煎,食遠(yuǎn)溫服。
竹葉石膏湯【 仲景】 治消渴。
石膏一斤 麥門冬去心,一升 半夏半升,湯洗 粳米半升 甘草二兩,炙 人參三兩 竹葉二把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內(nèi)粳米煮,米熟湯成,去米,溫服一升,日三服。
竹葉黃芪湯 治氣血虛,胃火盛而作渴。
淡竹葉 生地黃各二錢 黃芪 麥冬 當(dāng)歸 川芎 黃芩炒 甘草 芍藥 人參 半夏 石膏煅,各一錢
右,水煎服。
黃芪湯【 河間,下同】 治心移寒于肺,為肺消,飲少溲多,當(dāng)補(bǔ)肺平心。
黃芪三兩 五味 人參 桑皮 麥冬各二兩 枸杞子 熟地黃各一兩半
右剉,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溫服,無時(shí)。
麥門冬飲子 治心移熱于肺,傳為膈消,胸滿心煩,精神短少。
人參 茯神 麥冬 五味子 生地黃 知母 炙甘草 葛根 (艸舌)蔞根各等分
右(口父)咀,每服五錢,加竹葉十四片,煎至七分,溫服無時(shí)。
門冬飲子易老 治老弱虛人大渴。
人參 枸杞子 白茯苓 甘草各七錢半 五味子 麥門冬各半兩
右,姜水煎服。一本有地骨皮,無枸杞子。
加減三黃丸子和 治丹石毒及熱渴,以意測度,須大實(shí)者方用。
黃芩春四兩,夏秋六兩,冬三兩 大黃春三兩,夏一兩,秋二兩,冬四兩 黃連春四兩,夏七兩,秋三兩,冬二兩
右為末,煉蜜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服一月,病愈。
豬肚丸【 《三因方》】 治強(qiáng)中消渴。
黃連 粟米 (艸舌)蔞根 茯神各四兩 知母 麥門冬各二兩
右為細(xì)末,將大豬肚一個(gè),洗凈入藥末于內(nèi),以麻線縫合口,置甑中炊極爛,取出,藥別研,以豬肚為膏,再入煉蜜,搜和前藥杵勻,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參湯下。又方加人參、熟地黃、干葛。又方除知母、粟米,用小麥。
化水丹潔古 治手足少陰渴飲不止或心痛者,《本事》治飲冷水多者。
川烏臍大者四枚,炮去皮 蛤粉用厚者,炮,六兩 甘草炙,一兩 牡蠣生,三兩
右為細(xì)末,酢浸蒸餅為丸。每服十五丸,新汲水下。心痛者,酢湯下,立愈。飲水一石者,一服愈。海藏云:藥能化停水。
神仙減水法 一名斬龍劊子手。治三焦虛熱消渴,飲水無度。
人參 花粉 知母 黃連 苦參 麥門冬 浮萍 白扁豆 黃芪各一兩 黃丹少許
右為細(xì)末,每服一錢,新汲水調(diào)下。
生津甘露飲子 治消渴膈消,大渴飲水無度,上下齒皆麻,舌根強(qiáng)硬,腫痛,食不下,腹時(shí)脹滿疼痛,渾身色黃,目白睛黃,甚則四肢痿弱無力,面塵脫色,脅下急痛,善嚏善怒,健忘,臀肉腰背疼痛。
石膏二錢半 桔梗三錢 人參 姜黃 升麻 甘草炙 山梔 知母酒洗,各二錢 白豆蔻 白芷 連翹 甘草生 蓽澄茄各一錢 黃連 白葵花 蘭香各五分 黃蘗酒炒 杏仁去皮 木香 柴胡各三分 藿香二分 麥冬 歸身一錢半 全蝎一枚,去毒
右為末,湯浸,蒸餅和勻成劑,捏作餅子曬干,杵碎如黃米大。每服二錢,抄在掌中,以舌舐之,隨津咽下,或白湯少許送,亦得。此治制之緩也,不惟不成中滿,亦不傳瘡瘍下消矣。一方石膏一兩二錢,姜黃、山梔仁各一錢。
黃連膏 治證同前。
黃連一斤,研細(xì)為末 牛乳汁 白蓮藕汁 生地黃汁各一斤
右將汁熬膏,搓黃連末為丸如小豆大,每服二十丸,少呷湯下,日進(jìn)十服。
生地黃膏 治證同前。
生地黃碗大一握 冬蜜一碗 白茯苓一兩 人參半兩
右先將地黃洗搗爛,以新汲水調(diào)開,同蜜煎至一半,入?yún)④吣┌韬?,以磁器密收,匙挑服?/p>
順利散潔古 治中熱在胃而能食,小便赤黃微利,至不欲食為效,不可多利。
厚樸 枳實(shí)各一兩 大黃煨,四兩
每服五錢,水煎,食遠(yuǎn)服。
參蒲丸 治食(亻亦),胃中結(jié)熱,消谷善食,不生肌肉。
人參 赤茯苓 石菖蒲 遠(yuǎn)志 地骨皮 牛膝酒浸,各一兩
右為末,煉蜜丸,每服二十丸,米飲下。
加味錢氏白朮散 治消中消谷善饑。
人參 茯苓 白朮各二錢 柴胡 枳殼麩炒 藿香 干葛 五味子 木香 甘草炙,各一錢
水煎,食遠(yuǎn)服。
清涼飲子 治消中能食而瘦,口舌干,自汗,大便結(jié),小便數(shù)。
羌活梢 柴胡梢 黃芪根炙 生甘草梢 酒黃芩 酒知母 甘草炙,各一錢 防風(fēng)梢,酒生地黃 防己各五分 桃仁 杏仁各五粒 當(dāng)歸六分 紅花少許 升麻梢四分 酒黃蘗 龍膽草 石膏各一錢半
右,水二盞,酒一小盞,煎服。
甘露膏 一名蘭香飲子。治消渴飲水極多,善食而瘦,自汗,大便結(jié)燥,小便頻數(shù)。
石膏二錢 知母一錢半 甘草生一錢,炙五分 防風(fēng)根一錢 人參 制半夏 蘭香 自豆蔻 連翹 桔?!∩楦魑宸?/p>
右為末,水浸蒸餅丸,或捏劑作薄餅子,曬干碎如米大,每用淡姜湯調(diào)下二錢。
爛金丸 治熱中消渴止后,補(bǔ)精益血,益諸虛,解勞倦,去骨節(jié)間熱,寧心強(qiáng)志,安神定魄,固臟腑,進(jìn)飲食,免生瘡瘍。
大豬肚一具 黃連三兩 生姜研 白蜜各二兩
先將豬肚凈洗控干,復(fù)以蔥椒酢面等同藥,以水酒入銀石器內(nèi)煮半日,漉出黃連,洗去蜜酒令盡,剉研為細(xì)末,再用水調(diào)為膏,入豬肚內(nèi),以線縫定,仍入銀石器內(nèi),水煮爛,研如泥,搜和下項(xiàng)藥:
人參 五味子 杜仲去皮,姜汁炒,去絲 山藥 石斛 山茱萸去核 車前子 新蓮肉去皮心 鱉甲酢炙 熟地黃 當(dāng)歸各二兩 磁石煅 白茯苓 槐角子炒 川芎各一兩 黃芪四兩 菟絲子酒浸蒸研,五兩 麝香一錢,別研入 沉香半兩
右為細(xì)末,用豬肚膏搜和得所,如有少添熟蜜,搗數(shù)千杵,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用溫酒或糯米飲送下。一方有白朮二兩,陽起石一兩。
天門冬丸 治初得消中,食已如饑,手足煩熱,背膊疼悶,小便白濁。
天門冬去心 土瓜根干者 (艸舌)蔞根 熟地黃 知母焙 肉蓯蓉酒浸一宿切焙 鹿茸酒炙 五味 赤石脂 澤瀉各一兩半 牡蠣煅,二兩 雞內(nèi)金三具,微炙 桑螵蛸十枚,炙 苦參一兩
右為細(xì)末,煉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用粟米飲送下,食前。
豬腎薺苨湯 治消中,日飲水八九升者。
豬腎一具 大豆一升 薺苨 石膏各三兩 人參 茯苓 知母 葛根 黃芩 磁石綿裹 (艸舌)蔞根 甘草各二兩
右(口父)咀,用水一斗五升,先煮豬腎大豆,取一斗,去滓下藥,煮取三升,分作三服,渴急飲之。下焦熱者,夜輒服一劑,渴止勿服。一方茯苓作茯神。
腎瀝散 治消腎,腎氣虛損發(fā)渴,小便數(shù),腰膝痛。
雞(月坒)胵微炙 遠(yuǎn)志 人參 桑螵蛸炒 黃芪 澤瀉 熟地 茯苓 龍骨 桂 當(dāng)歸各一兩 麥門冬 川芎各二兩 五味子 炙甘草 元參名半兩 磁石三兩,研碎,水淘去赤汁
右剉碎,每服用羊腎一對,切去脂膜,先以水一盞半,煮腎至一盞,去水上浮脂及腎,次入藥五錢,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空心服。晚食前再服。
金銀箔丸 治消腎口干,眼濇陰痿,手足煩疼,小便多。
金箔 銀箔各一百片,俱細(xì)研 丹砂細(xì)研 (艸舌)蔞根各二兩 巴戟去心 山藥 五味子 澤瀉各一兩半 肉蓯蓉酒浸一宿切,焙干 天冬各二兩半 黃連四兩 白茯苓 生地焙 葛根各三兩 麥冬焙三兩半
右除別研藥外為細(xì)未,再研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不拘時(shí),粟米飲送下。
白茯苓丸 治消腎因消中之后,胃熱入腎,消爍腎脂,令腎枯燥,遂致此疾,兩腿漸細(xì),腰腳無力。
白茯苓 覆盆子 黃連 花粉 萆薢 人參 熟地 元參各一兩 石斛 蛇床子各七錢半 雞(月坒)胵三十具,微炒
右為細(xì)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煎磁石湯送下。
龍鳳丸 一名龍肝鳳髓丸。治腎消。
鹿茸一兩,酒炙 菟絲子酒浸 山藥各二兩
右為細(xì)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米飲下,濃煎人參湯亦可。一方用面糊為丸,鹽酒鹽湯任下。
參芪湯 治前證。
人參 桔?!√旎ǚ邸「什莞饕粌伞“咨炙帯↑S芪鹽湯浸炙,各二兩 白茯苓 五味各一兩半
右剉,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八分,日進(jìn)四服,留滓合煎。一方,有干葛、木瓜、烏梅。
加減八味丸 治腎水枯竭,不能上潤,心火上炎,不能既濟(jì),心煩燥渴,小便頻數(shù),白濁陰痿,飲食不多,肌膚漸削,或腿腫腳先瘦小。
白茯苓去皮 牡丹皮 澤瀉酒潤蒸,各八錢 五味子微炒,一兩半 肉桂去粗皮不見火 山茱萸肉焙 熟地蒸七次焙 山藥微炒,各二兩
右各研末,杵和勻,煉蜜丸梧子大。五更初,溫酒鹽湯任下三五十丸,午前、晚間、空腹再服。此藥不惟止渴,亦免生癰疽,久服永除渴疾,氣血加壯。
忍冬丸 治渴疾愈,須預(yù)防發(fā)癰疽。
忍冬草不以多少,根莖花葉皆可用之,一名老公須,一名蜜啜花,一名金銀花,一名左纏藤,水洗凈用
右用米曲酒于瓶內(nèi)浸,以糠火煨一宿,取出曬干,入甘草少許為末,即以所浸酒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百丸,酒飲任下。一方用忍冬草煎服。此藤凌冬不凋,三月開花五出,黃白相間,微香,蒂帶紅。《外科精要》又以酒煮窨服,取時(shí)不犯鐵氣,服至大小腸通利,此藥到得力。用干者,不及生者效速。仍治五種飛尸。酒研敷瘡亦好,但留一口泄毒氣,真經(jīng)效奇藥也。此藥不特治癰,亦能止渴,并五痔諸漏。
藍(lán)葉散 治渴利口干煩熱,背生癰疽,赤焮疼痛。
藍(lán)葉 升麻 元參 麥門冬 黃芪 葛根 沉香 赤芍藥 犀角屑 甘草生用,各一兩 大黃二兩,微炒
右(口父)咀,每服四錢,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時(shí)溫服。
薺苨丸 治強(qiáng)中為病,莖長興盛,不交精溢自出。消渴之后,多作癰疽,皆由過服丹石所致。
薺苨 大豆去皮 茯神去木 磁石煅研極細(xì) 元參 石斛去根 (艸舌)蔞根 地骨皮去木 鹿茸各一兩 沉香不見火 人參各半兩 熟地黃酒蒸,一兩
右為細(xì)末,用豬腎一具,如食法爛煮,杵為丸,如梧桐子大。如難丸,入少酒糊,或煉蜜亦可。每服七十丸,空心鹽湯下。
瞿麥湯 治消渴欲成水氣,面目并足膝脛浮腫,小便不利。
瞿麥穗 澤瀉 滑石各半兩 防己七錢半 黃芩 大黃各二錢半 桑螵蛸炒,十四枚
右(口父)咀,每服三錢,用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溫服,良久再服。
葶藶丸 治消渴后,成水病浮腫。
甜葶藶隔紙炒 杏仁去皮尖及雙仁,麩炒黃 (艸舌)蔞仁 漢防己各一兩
右為細(xì)末,煉蜜和搗一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赤茯苓煎湯下,日三四服。
天花散【 《直指方》】 一名玉泉散。治消渴之圣藥。
天花粉 生干地黃各二錢 干葛 麥門冬 五味子各一錢 甘草五分
右剉,作一貼,粳米百粒,煎服。
生地黃飲子【 《簡易方》】 治消渴咽干,面赤煩躁。
人參 生地黃 熟地黃 黃芪蜜炙 天冬 麥冬 澤瀉 枳殼麩炒 石斛炒 甘草炙 枇杷葉去毛炒,各等分
右剉散,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后臨臥服。此方乃全用二黃丸、甘露飲料,生精補(bǔ)血,潤燥止渴,佐以澤瀉、枳殼,疏導(dǎo)二腑,使心火下行則小腑清利,肺經(jīng)潤澤則大腑流暢,宿熱既消,其渴自止。造化精深,妙無踰此。
黃芪湯 治諸渴疾。
黃芪蜜炙 茯苓 (艸舌)蔞根 麥門冬 生地黃 五味子 炙甘草各一錢半
水二鐘,煎至一鐘,食遠(yuǎn)服。
梅蘇丸 治消渴膈熱煩躁,生津液。
白梅肉 蘇葉 烏梅肉各半兩 百藥煎三兩 麥門冬去心,七錢半 訶黎勒 人參各二錢半 甘草炙,一兩半
右為細(xì)末,煉黃蠟汁和為丸如雞頭實(shí)大。每服一丸,不拘時(shí)含化咽津。行路解渴。
苦楝湯【 《夷堅(jiān)志》】 治消渴有蟲。
苦楝根皮取新白皮一握,切焙 麝香少許
右水二碗,煎至一碗,空心飲之,雖困頓不妨。自后下蟲三四條類蛔蟲而色紅,其渴頓止。乃知消渴一證,有蟲耗其津液。
豬脊湯【 《三因方》】 治三消渴疾。
豬脊骨一尺二寸 大棗四十九枚 木香一錢 新蓮肉四十九?!≈烁什萑齼?/p>
右,用水五碗,同煎取汁,渴則飲之。
水蛇丸【 《圣惠方》】 治消渴,四肢煩熱,口干心躁。
活水蛇一條,剝皮炙黃為末 天花粉末煎稠 麝香一分 蝸牛五十個(gè),水浸五日取涎
右用粟飯和丸菉豆大。每服十丸,姜湯下。
降心湯【 《得效方》】 治心火上炎,腎水不濟(jì),煩渴引飲,氣血日消。
天花粉二錢 人參 遠(yuǎn)志 當(dāng)歸 熟地黃 白茯苓 黃芪蜜炒 五味子 甘草各一錢
右作一貼,棗二枚,水煎服?!读挤健酚写ㄜ阂诲X。
清心蓮子飲【 《局方》】 治心火上炎,口干煩渴,小便赤濇。
蓮子二錢 赤茯苓 人參 黃芪蜜炙,各一錢 黃芩 車前子炒 麥冬 地骨皮 甘草各七分
右剉,作一貼,水煎服。一本有柴胡。
生津養(yǎng)血湯【 《醫(yī)鑒》】 治上消。
當(dāng)歸 白芍藥 生地黃 麥冬各一錢 川芎 黃連各八分 花粉七分 知母 黃蘗并蜜炒 蓮肉 烏梅 薄荷 甘草各五分
右剉,作一貼,水煎服。
黃苓湯【 《回春》】 治上消。
片芩 梔子 桔?!←滈T冬 當(dāng)歸 生地黃 天花扮 干葛 人參 白芍藥各一錢
右剉,作一貼,入烏梅一個(gè),水煎服。
生津甘露湯 一名清涼飲子。治消中能食而瘦,大便燥,小便數(shù)。
石膏 草龍膽 黃蘗各一錢 柴胡 羌活 黃芪制 酒知母 酒黃芩 炙甘草各八分 當(dāng)歸身六分 升麻四分 防風(fēng) 防己 生地 甘草各三分 杏仁十個(gè) 桃仁五個(gè) 紅花少許
右剉,作一貼,水二盞,煎至一盞,加酒一匙,稍熱服,不拘時(shí)。
人參散子和 治消中。
滑石二兩 寒水石 甘草各一兩 石膏五錢 人參二錢半
右為末,每服二錢,溫水調(diào)下。
黃連豬肚丸 治消渴消中,亦治強(qiáng)中證。
雄豬肚一個(gè) 黃連五兩 麥門冬 知母 (艸舌)蔞根各四兩
右四味為末,入豬肚內(nèi),以線封口,置甑中蒸爛,于石臼中搗令爛,入蜜少許,作丸梧子大。米飲下百丸。按《千金》有粱米五兩,(艸舌)蔞、茯神各四兩,知母三兩,麥冬二兩,豬肚、黃連同。
藕汁膏【 丹溪】 治胃熱消中。
白藕汁 生地黃汁 牛乳汁 黃連末 姜汁 天花粉末
右以各汁調(diào)二末,入白蜜為膏。以匙抄取,徐徐留舌上,以白湯送下,日三四次。
人參茯苓散【 東垣】 一名人參散。治腎消,尿濁如膏。
滑石 寒水石各一錢半 甘草七分 赤茯苓 干葛 黃芩 薄荷 大黃各五分 連翹三分 人參 白朮 澤瀉 桔?!d子 天花粉 縮砂各二分
右剉,作一貼,水煎服。
加減腎氣丸【 丹溪,下同】 治腎消,口燥煩渴,兩腿枯瘦。
熟地黃二兩 丹皮 白茯苓 山茱萸 澤瀉 五味,鹿茸 山藥各一兩 肉桂 沉香各五錢
右為末,蜜丸梧子大。空心鹽湯下七八十丸。
補(bǔ)腎地黃丸 治腎消。能降心火,益腎水,止消渴,明耳目。
黃蘗一斤,剉 生地半斤,酒浸二日,蒸爛研膏,與黃蘗拌曬干 白茯苓四兩 熟地 天冬 人參 甘菊各二兩 條芩酒炒 當(dāng)歸 枳殼,麥冬 片芩生,各一兩
右為末,水丸梧子大??招?,鹽酒下七八十丸。
鹿茸丸 治腎虛消渴,小便無度。
麥門冬二兩 鹿茸 熟地黃 黃芪 五味子 雞(月坒)胵炒 肉蓯蓉酒浸 山茱萸 破故紙炒 牛膝酒浸 人參各七錢半 白茯苓 地骨皮 元參各五錢
右為末,蜜丸梧子大。空心,米飲下五七十丸?!读挤健窡o元參。
滋陰養(yǎng)榮湯【 《入門》,下同】 治消渴亡津液,口燥咽干。
人參 生地黃各一錢半 當(dāng)歸 麥門冬 白芍藥 知母蜜水炒 黃蘗蜜水炒,各一錢 甘草五分 五味子十五粒
右剉,作一貼,水煎服。
活血潤燥生津飲 通治消渴。
天門冬 麥門冬 五味子 (艸舌)蔞仁 麻子仁 當(dāng)歸 熟地黃 生地黃 花粉 甘草各一錢
右剉,作一貼,水煎服。
黃連地黃湯【 《回春》】 治三消。
黃連 生地黃 花粉 五味子 當(dāng)歸 人參 干葛 白茯苓 麥門冬 甘草各一錢
右剉,作一貼,姜二片,棗一枚,竹葉十片,同煎服。
元菟丹【 《得效方》】 治三消渴利神藥,禁遺精,止白濁,延年。
菟絲子十兩,酒浸制 五味子七兩 白茯苓 蓮子肉 山藥各三兩
右為末,別研山藥末三兩,將菟絲子所浸酒煮糊,和丸梧子大??招?,米飲下五七十丸。煉蜜丸亦佳。按《良方》茯苓五兩,無山藥,名茯菟丸,治證同。
五汁玉泉丸【 《回春》】 治消渴。
黃連 干葛 花粉 知母 麥門冬 五味子 人參 生地黃 烏梅肉 蓮子去心 當(dāng)歸 甘草各一兩
右為末,另取人乳汁、牛乳汁、甘蔗汁,無則用砂糖、梨汁、藕汁,先將各汁入蜜一斤半,煎成稀膏,后將各藥末和前膏熬五七沸,每取五茶匙,米飲調(diào)下,日二三。忌辛熱之物。
荔枝膏【 《類聚》,下同】 止消渴,生津液。
乳糖二十六兩 清蜜十四兩 烏梅肉八兩 生姜五兩,取汁 麝香五分
右,先取清蜜烏梅肉,以水一斗五升,熬至半,濾去滓,下乳糖熬,候糖镕化,乃入麝和勻,每取一大匙,新水調(diào)下,日二三。
衛(wèi)生天花丸 歌曰:消渴消中消腎病,三焦五臟生虛熱。惟有膀胱冷如冰,意中飲水無休歇。小便晝夜不流通,骨冷皮焦心肺裂。本因飲酒炙煿多,酒余色欲勞無節(jié)。飲水吃食日加增,肌肉精髓轉(zhuǎn)枯竭。漩甜如蜜滑如油,口苦咽干舌如血。三消病狀最為危,有此仙方真妙訣。
黃連童便浸三日,曬干,三兩 白扁豆炒,二兩 蘆薈七錢半 辰砂 白茯苓 牡蠣粉 知母 苦參 鐵粉 花粉各五錢金銀箔各二十片
右為末,生(艸舌)蔞根汁和生蜜為丸梧子大。麥門冬湯下三五十丸。
消渴方【 《千金方》,下同】 治消渴,除腸胃實(shí)熱。
麥門冬 茯苓 黃連 石膏 萎蕤各八分 人參 草龍膽 黃芩各六分 升麻四分 枳實(shí)五分 生姜屑 枸杞子 (艸舌)蔞根各十分
右十三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以茆根粟米汁服十丸,日二?!锻馀_》無枸杞,有地骨皮。若渴則與后方飲之,至足大麻亦得。飲方如左:
茆根切一升 粟米三合
右二味,以水六升,煮取米熟,用下前藥。
又方 治前證。
(艸舌)蔞根 生姜 生麥門冬汁 蘆根切,各二升 茆根切,三升
右五味(口父)咀,以水一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又方 治前證。
(艸舌)蔞根 麥門冬 鉛丹水飛,各八分 茯神 甘草各六分
右五味,治下篩,以漿水服方寸匕,日三?!锻馀_》無茯神。
又方 治前證。
黃芪 茯神 (艸舌)蔞根 甘草 麥門冬各三兩 干地黃五兩
右六味(口父)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三服,日進(jìn)一劑,服十劑佳。
又方 治消渴,日飲水一石者。
附子二兩 葛根 (艸舌)蔞根 鈆丹各三兩
右四味為未,蜜丸如梧子大。飲服十丸,日三??蕜t服之。春夏減附子。
黃連丸 治渴。
黃連 生地黃各一斤
右二味,絞地黃取汁,浸黃連,出曝燥,復(fù)內(nèi)汁中,令汁盡干,搗末蜜丸梧子大。服二十丸,日三,食前后無拘。亦可為散,以酒服方寸匕。張文仲:地黃作十斤。
枸杞湯 治渴而利者。
枸杞枝葉一斤 黃連 (艸舌)蔞根 生甘草 石膏各三兩
右五味(口父)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五服,日三夜二。劇者多合,渴即飲之。
鈆丹散 一名胡粉散。治消渴,止小便數(shù),兼消中。
鈆丹 胡粉 甘草 澤瀉 石膏 (艸舌)蔞根 白石脂 赤石脂各五分
右八味,治下篩,水服方寸匕,日三。壯人一匕半。一年病者一日愈,二年病者二日愈。渴甚者夜二服,腹痛者減之。丸服亦佳,每服十丸。傷多令人腹痛?!吨夂蟆钒资髫惸浮?/p>
神白散【 子和,下同】 一名六一散,一名天水散。治真陰素被損虛,多服金石等藥,或嗜炙煿咸物,遂成消渴。
桂府滑石六兩 甘草一兩,生用
右為細(xì)末,每服三錢,溫水調(diào)下?;虼罂视嬂湔撸录乘让?。
葛根丸 治消渴消腎。
葛根 (艸舌)蔞各三兩 附子一兩,炮去皮臍 鈆丹二兩
右四味,搗羅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日進(jìn)三服。治日飲石水者,春夏去附子。
經(jīng)驗(yàn)方悟大師傳 治飲水百杯,尚猶未足,小便如油,或如杏色。服此藥三五日,小便大出,毒歸于下,十日永除根本。
水銀四錢 錫二錢,用水銀研成砂子 密陀僧 牡蠣 知母 苦參 貝母各一兩 黃丹半兩 (艸舌)簍根半斤
右為細(xì)末,男子用不生兒豬肚一個(gè)內(nèi)藥,婦人用獖豬肚一個(gè),麻線縫之,新瓦一合,繩系一兩遭,糙米一升,更用(艸舌)蔞根末半斤,卻于新水煮熟,取出放冷,用砂盆內(nèi)研爛,就和為丸,如豬肚丸法用之。
烏梅五味子湯【 《良方》,下同】 治消渴,生津液。
烏梅 五味子 百藥煎 巴戟去心酒洗 甘草炙,各二錢
右作一服,水二鐘,煎至一鐘,空心服。
(艸舌)蔞散 治壯盛之時(shí),不自謹(jǐn)惜,恣情縱欲,年長腎氣虛弱,不能房事,多服丹石,真氣既盡,石氣孤立,唇口干焦,精液自泄,小便赤黃,大便干實(shí),小便日夜百十行,須當(dāng)除熱補(bǔ)虛。
天花粉 黃連 白扁豆 白茯苓去皮 石膏 寒水石 甘草節(jié) 人參 白朮 豬苓各等分
右為細(xì)末,每服二錢,不拘時(shí),用白湯調(diào)服。
茯神丸 治消中,煩熱消谷,小便數(shù)。
茯神 人參 枳殼 麥冬 生地黃 牡蠣粉 黃連各一兩 黃芪炙 蓮子肉 知母各半兩 (艸舌)蔞根七錢五分
右為細(xì)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遠(yuǎn)用米飲送下。一方有菟絲、蓯蓉、石膏,無枳殼、牡蠣、蓮肉。
黃芪六一湯 治諸虛不足,胷中煩悸,時(shí)常消渴,或先渴而欲發(fā)瘡,或病癰疽而后渴者,宜服之。
黃芪去蘆蜜炙,九錢 甘草炙,一錢五分
右作一服,水二鐘,棗二枚,煎至一鐘,不拘時(shí)服。
止渴剉散 治消渴。
枇杷葉去毛炙 生姜切片焙 干葛各二錢 大烏梅二個(gè) 淡竹葉 生甘草 草果各一錢
右作一服,水二鐘,煎至一鐘,不拘時(shí)服。
天花粉丸 治消渴飲水多,身體瘦弱。
天花粉 人參等分
右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用麥門冬煎湯送下。
枸杞子丸 治消腎久渴困乏,小便滑數(shù)。
枸杞子 白茯苓 牛膝酒浸焙干 麥門冬 菟絲子酒浸研焙 熟地黃酒洗 黃芪蜜炙 牡蠣粉各一兩 雞內(nèi)金炙,一兩半 桑螵蛸 花粉各七錢半 山茱萸 牡丹皮各半兩
右為細(xì)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用米飲湯送下。
平補(bǔ)丸 治消腎不渴,肌肉瘦削,小便濇數(shù)而瀝,如欲滲之狀。
乳香二兩 菟絲酒浸焙 山萸酒浸 益智仁 當(dāng)歸各半兩 川楝子 牛膝酒浸 胡盧巴炒 杜仲姜汁炒 肉蓯蓉酒浸焙 巴戟各三兩半
右為細(xì)末,用糯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用棗湯或鹽湯送下。
三和甘露飲 大治消渴,有此證者,每日須進(jìn)一二服。
滑石六錢 石膏四錢 知母 人參 白朮 茯苓 豬苓 澤瀉各一錢半 甘草一錢
右(口父)咀,作二貼,每貼用水二盞,煎一盞,食遠(yuǎn)溫服。
(月坒)胵散 治久渴旬日見效。
雞(月坒)胵 雞腸各五具,炙干 漏蘆炙 白龍骨 鹿角膠炙焦 白石脂各一兩 土瓜根三兩 桑螵蛸二七個(gè),炙 牡蠣 黃連 苦參各二兩半
右為細(xì)末,每服一錢至二錢,米飲調(diào)下,日三夜一。
肉蓯蓉丸 治消渴尿脂,小便如泔。
肉蓯蓉酒浸切焙 地骨皮 澤瀉 五味子 巴戟 當(dāng)歸切焙 韭子 熟地黃焙 牡丹皮 白龍骨 甘草炙,各一兩 磁石火煅酢淬七次 赤石脂 人參各一兩半 禹余糧煅,三分 桑螵蛸炙,十四枚
右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以牛乳或白湯送下,日進(jìn)三服。
填骨煎 治消渴后虛乏。
白茯苓 菟絲子酒浸別搗 山茱萸 麥門冬 附子炮去皮臍 石斛 牛膝酒浸焙 巴戟 當(dāng)歸各二兩半 大豆炒去皮,三合 石葦 桂各一兩三分 五味 遠(yuǎn)志 人參各三兩半 肉蓯蓉二兩,酒浸切焙 天門冬三兩三分
右為細(xì)末,用生地黃、生(艸舌)蔞根各三斤,搗絞取汁,以銀石器慢火煎減半,然后內(nèi)藥,并下白蜜十兩、牛髓五兩再煎,令如糜,丸如雞子黃大,米飲下,日三。藥末不必盡入,惟看稀稠得所,甚佳。一方無遠(yuǎn)志。
大補(bǔ)元煎【 《景岳全書》,下同】 治男婦氣血大壞,精神失守,消渴等證。
人參少則用一二錢,多則一二兩 山藥炒黃 杜仲各二錢 熟地少則用二三錢,多則二三兩 枸杞 當(dāng)歸各二三錢,泄瀉者去之 山茱萸一錢 炙甘草一二錢
右,水二鐘,煎七分,食遠(yuǎn)溫服。
左歸飲 此壯水之劑也。凡命門之陰衰陽勝消渴者,宜此。
熟地二三錢,或加至一二兩 山藥 枸杞 山萸各二錢,畏酸者少用 炙甘草一錢 茯苓一錢
水二鐘,煎七分,食遠(yuǎn)服。
右歸飲 此益火之劑也。凡命門之陽衰陰勝而渴者宜此。
山茱萸肉一錢 甘草炙 肉桂各一二錢 熟地如前 山藥炒 杜仲姜制 枸杞各二錢 制附子一二三錢
水二鐘,煎七分,食遠(yuǎn)溫服。
右歸丸 治元陽不足,或先天稟衰,或勞神過度,以致命門火衰,不能生土,而為脾胃虛寒三消干渴等證。
熟地八兩 山萸炒 當(dāng)歸各三兩 枸杞微炒 山藥炒黃 鹿角膠炒珠 菟絲子酒蒸搗餅 杜仲姜汁炒,各四兩 肉桂二兩,漸可加至四兩 制附子自二兩漸加至五六兩
右,丸法如前,或丸如彈子大。每嚼取二三丸,以滾白湯送下,其效尤速。
加減一陰煎 凡腎水真陰虛損而成消渴等證者,宜此主之。
生地 芍藥 麥冬各二錢 熟地三五錢 炙甘草五七分 知母 地骨皮各一錢
水二鐘,煎服。
抽薪飲 治渴病火熾盛而不宜補(bǔ)者。
黃芩 石斛 木通 梔子炒 黃蘗各一二錢 枳殼 澤瀉各錢半 細(xì)甘草三分
水一鐘半,煎七分,食遠(yuǎn)溫服。內(nèi)熱甚者,冷服更佳。
玉女煎 治水虧火盛,六脈浮洪滑大,少陰不足,陽明有余,煩熱干渴,頭痛牙疼失血等證,如神。若大便溏泄者,乃非所宜。
生石膏三五錢 熟地三五錢,或一兩 知母 牛膝各錢半 麥冬二錢
水一鐘半,煎七分,溫服或冷服。
玉泉散 又名一六甘露散。治陽明內(nèi)熱煩渴頭痛,二便閉結(jié),瘟疫斑黃等證。此益元散之變方也,其功倍之。
石膏六兩,生用 粉甘草一兩
右為極細(xì)末,每服一二三錢,新汲水、或熱湯、或人參湯調(diào)下。此方加朱砂三錢亦妙。
秘元煎 治三消干渴等證,此方專主心脾。
遠(yuǎn)志八分,炒 山藥炒 芡實(shí)炒 金櫻子去核 棗仁炒搗碎,各二錢 白朮炒 茯苓各錢半 炙甘草一錢 人參一二錢 五味子十四粒,畏酸去之
水二鐘,煎七分,食遠(yuǎn)服。
固陰煎 治陰虛滑泄,消渴淋遺等證,此方專主肝腎。
人參隨宜 熟地三五錢 菟絲子炒香,二三錢 山藥炒,二錢 山茱萸一錢半 遠(yuǎn)志七分,炒 炙甘草一二錢 五味子十四粒
水二鐘,煎七分,食遠(yuǎn)溫服。
單方
消渴重者:取市門溺坑水,服一小盞,三度即瘥,勿令知之?!?《圣惠方》】
消渴引飲:取瓦窯突上黑煤干似鐵屑者半斤,為末,入生姜四兩同搗,絹袋盛,水五升浸汁,每飲五合?!?《圣濟(jì)總錄》,下同】
消渴煩熱:鉛白霜、枯白礬等分為末,蜜丸芡子大,綿裹,含化咽汁。
又方:鉛白霜一兩,根黃、硝石各一兩為末,每冷水服一錢。
消渴煩亂:黃丹新汲水服一錢,以蕎麥粥壓之?!?《圣惠方》】
消渴飲水:用蜜陀僧二兩研未,湯浸蒸餅丸梧子大,濃煎蠶繭鹽湯或茄根湯或酒下,一日五丸,日增五丸,至三十丸止,不可多服。五六服后,以見水惡心為度。惡心時(shí),以干物壓之,日后自定。名神效丸,甚奇?!?《選奇方》】
消渴煩熱:水銀、鉛各一兩,結(jié)成砂,皂莢一挺,酥炙,麝香一錢為末,每服半錢,白湯下?!?《圣濟(jì)總錄》,下同】
消渴引飲:浮石、舶上青黛等分,麝香少許為末,溫湯服一錢。
又方:白浮石、蛤粉、蟬蛻等分為末,鯽魚膽汁七個(gè),調(diào)湯服三錢,神效。
消渴引飲:湯瓶內(nèi)堿、葛根、水萍焙等分,每服五錢,水煎服。
又方:湯瓶內(nèi)堿、菝葜根炒各一兩,烏梅連核二兩,焙為散,每服二錢,水一鐘,石器煎七分,溫呷,日一服。
消渴引飲:人參為末,雞子清調(diào)服一錢,日三四服。
一方:用人參、(艸舌)蔞根等分,生研為末,煉蜜丸梧子大,每服百丸,食前麥門冬湯下,日二服,以愈為度,名玉壺丸。忌酒面炙煿。
消渴方:人參一兩,粉草二兩,以雄豬膽汁浸炙,腦子五分為末,蜜丸芡子大,每嚼一丸,冷水下?!?《鄭氏家傳》】
又方:人參一兩,葛粉二兩為末,發(fā)時(shí),以燖豬湯一升,入藥三錢,蜜二兩,慢火熬至三合,狀如黑餳,以瓶收之。每夜以一匙含咽,不過三服取效也。【 《圣濟(jì)總錄》】
消渴尿多:用黃連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白湯下?!?《肘后方》】
消渴小便滑數(shù)如油:黃連五兩,(艸舌)蔞根五兩為末,生地黃汁丸梧子大,每牛乳下五十丸,日二服。忌冷水豬肉?!?崔氏】
又方:用黃連末入豬肚內(nèi)蒸爛,搗丸梧子大,飯飲下。【 《總錄》】
消渴引飲:白芍藥、甘草等分為末,每用一錢,水煎服,日三服。鄂渚辛佑之患此九年,服藥止而復(fù)作,蘇樸授此方服之,七日頓愈。古人處方,殆不可曉,不可以為易而忽之也。【 《經(jīng)驗(yàn)方》】
消渴累年不愈:莎草根一兩,白茯苓半兩為末,每陳粟米飲服三錢,日二服。
消渴變水,服此令水從小便出:紫蘇子炒、蘿卜子炒,各三兩為末,每服二錢,桑白皮煎湯服,日三?!?《圣濟(jì)總錄》】
消渴飲水,骨節(jié)煩熱:用生芭蕉根搗汁,時(shí)飲一二合?!?《圣惠方》】
消渴不止,下元虛損:牛膝五兩為末,生地黃汁五升浸之,日曝夜浸,汁盡為度,蜜丸梧子大,每空心溫酒下三十丸。久服壯筋骨,駐顏色,黑須發(fā),津液自生?!?《經(jīng)驗(yàn)方》】
消渴飲水:用上元板橋鮮肥麥門冬二大兩,宣州黃連九節(jié)者二大兩,去兩頭尖三五節(jié),小刀子調(diào)理去皮毛了,吹去塵,更以生布磨拭,稱之搗末,以肥大苦瓠汁浸麥門冬經(jīng)宿,然后去心,即于臼中搗爛,納黃連末,并手和丸如梧子大,食后飲下五十丸,日再。但服兩日,其渴必定。若重者,即初服一百五十丸,二日服一百二十丸,三日一百丸,四日八十丸,五日五十丸。合藥要天氣晴明之夜方浸藥,須凈處,禁婦人雞犬見之。如覺渴時(shí),只服二十五丸。服訖覺虛,即取白羊頭一枚治凈,以水三大斗煮爛,取汁一斗,以來細(xì)細(xì)飲之,勿食肉,勿入鹽,不過三劑平復(fù)也?!?《海上集驗(yàn)方》】
消渴引飲,小便不利:葵根五兩,水三大盞煮汁,平旦服,日一服?!?《圣惠方》】
消渴引飲:虎杖燒過、海浮石、鰞鲗魚骨、丹砂等分為末,渴時(shí)以麥門冬湯服二錢,日三次。忌酒色魚面鲊醬生冷?!?《衛(wèi)生家寶方》】
消渴引飲:甘遂麩炒半兩,黃連一兩為末,蒸餅丸菉豆大,每薄荷湯下二丸。忌甘草?!?《楊氏家藏方》】
消渴不止:菟絲子煎汁,任意飲之,以止為度?!?《事林廣記》】
消渴飲水:凌霄花一兩,搗碎,水一盞半,煎一盞,分二服【 《圣濟(jì)錄》】
消渴尿多:薔薇根一把,水煎,日服之?!?《千金方》】
消渴煩亂:黃(艸舌)蔞一個(gè),酒一盞,洗去皮子取瓤,煎成膏,入白礬末一兩,丸梧子大,每米飲下十丸?!?《圣惠方》】
消渴飲水:取大(艸舌)蔞根去皮寸切,水浸五日,逐日易水,取出搗研,濾過澄粉,曬干,每服方寸匕,水化下,日三服。亦可入粥及奶酪中食之。
又方:以(艸舌)蔞根薄切炙,取五兩,水五升,煮四升,隨意飲之。
又方:用生(艸舌)蔞根三十斤,以水一石,煮取一斗半,去滓,以牛脂五合,煎至水盡,用暖酒先食,服如雞子大,日三服,最妙。
又方:用(艸舌)蔞根、黃連三兩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日二服。
消渴飲水:王瓜去皮,每食后嚼二三兩,五七度瘥。【 《圣惠方》】
消渴不止:拔谷即菝葜,(口父)咀,半兩水二盞,烏梅一個(gè),煎一盞,溫服?!?《普濟(jì)方》】
消渴飲水,日至一石者:浮萍搗汁服之。
又方:用干浮萍、(艸舌)蔞根等分為末,人乳汁為丸梧子大,空腹飲服二十丸,二年者數(shù)日愈?!?《千金方》】
消渴飲水:胡燕窠中草燒灰一兩,牡蠣煅二兩,白羊肺一具,切曬為末,每新汲水調(diào)下三錢。
消渴飲水,日至數(shù)斗,小便赤濇:秋麻子仁一升,水三升,煮三四沸,飲汁不過五升瘥。【 《肘后方》】
消渴心煩:用小麥作飯及粥食。【 《心鏡》】
三消渴?。河门垂瘸闯霭谆?、桑根白皮等分,每用一兩,水二碗,煎汁飲之,名梅花湯?!?《三因方》】
消渴飲水:取稻穰中心燒灰,每以湯浸一合,澄清飲之?!?《危氏方》】
胃熱消渴:以陳粟米炊飯,干食之良?!?《心鏡》】
消渴飲水:薏苡仁煮粥飲,并煮粥食之。
腎虛消渴難治者:黑大豆炒、天花粉等分為末,糊丸梧子大,每黑豆湯下七十丸,日二服,名救活丸?!?《普濟(jì)妙方》】
消渴飲水:烏豆置牛膽中陰干百日,吞盡即瘥?!?《肘后方》】
止渴急方:大豆苗嫩者三五十莖,涂酥炙黃為末,每服二錢,人參湯下?!?《圣濟(jì)總錄》】
消渴飲水:菉豆煮汁,并作粥食。《本草》云:或研取汁服,并佳?!?《普濟(jì)方》】
老人煩渴:寒食大麥一升,水七升,煎五升,入赤餳二合,渴即飲之?!?《奉親書》】
消渴引飲:韭苗日用三五兩,或炒或作羹,勿入鹽醬,吃至十斤即住,極效。過清明勿吃?!?《秦憲副方》】
消渴飲水:用出了子蘿卜三枚,凈洗切片,日干為末,每服二錢,煎豬肉湯澄清調(diào)下,日三服,漸增至三錢。生者搗汁亦可。或以汁煮粥食之?!?《圖經(jīng)本草》】
消渴飲水:干生姜末一兩,以鯽魚膽汁和丸梧子大,每服七丸,米飲下?!?《圣惠方》】
消渴引飲,日至一石者:菠薐根、雞內(nèi)金等分為末,米飲服一錢,日三。
積熱消渴:冬瓜去皮,每食后吃三二兩,五七度良?!?《食療》】
消渴不止:冬瓜一枚,削皮埋濕地中,一月取出破開,取清水日飲之,或燒熟絞汁飲之?!侗静荨吩疲鹤鞲魈~常食佳?!?《圣濟(jì)總錄》】
消渴骨蒸:大冬瓜一枚去瓤,入黃連末填滿,安甕內(nèi),待瓜消盡同研,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煎冬瓜湯下?!?《經(jīng)驗(yàn)方》】
消渴煩亂:冬瓜瓤干者一兩,水煎飲。【 《圣惠方》】
消渴不止,小便多:用干冬瓜子、麥門冬、黃連各二兩,水煎飲之。冬瓜苗葉俱治消渴,不拘新干。【 《摘元方》】
消渴煩悶:烏梅肉二兩,微炒為末,每服二錢,水二盞,煎一盞去滓,入豉二百粒,煎至半盞,溫服?!?《濟(jì)眾方》】
消渴飲水:用香水梨,或鵝梨,或江南雪梨,皆可取汁,以蜜湯熬成膏,瓶收,無時(shí),以熱水或冷水調(diào)服,愈乃止?!?《普濟(jì)方》】
除煩止渴:生葡萄搗濾取汁,以瓦器熬稠,入熟蜜少許,同收,點(diǎn)湯,甚良。
消渴尿多能食:黃蘗一斤,水一升,煮三五沸,渴即飲之,恣飲數(shù)日即愈?!侗静荨吩疲夯蜃髂?,水丸服之?!?《獨(dú)行方》】
消渴有蟲:苦楝根白皮一握切焙,入麝香少許,水二碗,煎至一碗,空心飲之,雖困頓不妨。下蟲如蛔而紅色,其渴自止。消渴有蟲,人所不知。【 《夷堅(jiān)志》】
消渴尿多:入地三尺桑根,剝?nèi)“灼?,炙黃黑剉,以水煮濃汁,隨意用之,亦可入少米,勿用鹽。【 《肘后方》】
消渴飲水,日夜不止,小便數(shù)者:用田螺五升,水一斗,浸一夜,渴即飲之。每日一換水及螺,或煮食飲汁亦可?!?《心鏡》】
又方:用糯米二升,煮稀粥一斗,冷定,入田中活螺三升在內(nèi),待食粥盡,吐沫出,乃收飲之,立效?!?《圣惠方》】
上盛下虛,心火炎爍,腎水枯涸,不能交濟(jì)而成渴證:白茯苓一斤,黃連一斤為末,熬天花粉作糊,丸梧子大,每溫湯下五十丸?!?《經(jīng)驗(yàn)方》】
消渴無度:干豬胞十個(gè),剪破去蒂,燒存性為未,每溫酒服一錢。【 《圣濟(jì)總錄》,下同】
消渴無度:雄豬膽五個(gè),定粉一兩,同煎,成丸芡子大,每含化二咽下,日二。
消渴飲水:臘日或端午日,用黃泥固濟(jì)牡蠣煅赤,研末,每服一錢,用活鯽魚煎湯調(diào)下,只二三服愈?!?《經(jīng)驗(yàn)方》】
消渴飲水,日夜飲水?dāng)?shù)斗者:用雄豬肚一枚,煮取汁,入少豉,渴則飲之,肚亦可食,煮粥亦可。【 《心鏡》】
消渴飲水:因飲酒或食果實(shí)過度,雖能食而口渴,飲水?dāng)?shù)尿,以麝香當(dāng)門子酒和作十余丸,枳椇子煎湯送下。蓋麝香敗酒壞果,枳梖亦敗酒也?!?《濟(jì)生方》】
消渴尿多:竹瀝恣飲,數(shù)日愈。【 《肘后方》】
消渴飲水,小便數(shù):以黃母雞煮汁冷飲,并作羹食肉?!?《心鏡》】
消渴羸瘦:用兔一只,去皮爪五臟,以水一斗半,煎稠去滓澄冷,渴即飲之,極重者不過二兔。【 《海上方》】
除煩止渴:生葡萄搗濾取汁,以瓦器熬稠,入熟蜜少許,同收點(diǎn)湯飲,甚良。【 《居家必用》】
發(fā)熱口干,小便赤濇:取甘蔗去皮嚼汁咽之,飲漿亦可。【 《外臺秘要》】
消渴引飲不止:用蝸牛十四枚,形圓而大者,以水三合,密器浸一宿,取水飲之,不過一劑愈?!?《海上方》】
又方:用蝸牛焙半兩,蛤粉、龍膽草、桑根白皮炒各二錢半,研末,每服一錢,楮葉湯下。【 《圣惠方》】
膈消飲水:雞內(nèi)金洗曬干,(艸舌)蔞根炒五兩為末,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水下,日三?!?《總錄》】
消渴利水:羊肉一腳,瓠子六枚,姜汁半合,白面二兩,同鹽蔥炒食?!?《正要》】
消渴飲水:牛鼻木二個(gè),男用牝牛,女用牡牛者,洗剉,人參,甘草半兩,大白梅一個(gè),水四盌,煎三盌,熱服甚妙。【 《普濟(jì)方》】
乳石發(fā)渴:水浸雞子,取清生服,甚良?!?《總錄》】
胃虛消渴:羊肚爛煮,空腹服之?!?《古今錄驗(yàn)》】
消渴飲水:用鯽魚一枚,去腸留鱗,以茶葉填滿,紙包煨熟食之,不過數(shù)枚即愈?!?《心統(tǒng)》】
消渴飲水:泥鰍魚十頭,陰干,去頭尾燒灰,干荷葉等分為末,每服二錢,新汲水調(diào)下,日三。名灰焦散?!?《普濟(jì)方》】
消渴飲水,小便數(shù):用野雞一只,五味煮取三升已來汁飲之,肉亦可食,甚效?!?《心鏡》】
消渴飲水無度:以黃顙魚涎,和青蛤粉、滑石未等分,丸梧子大,每粟米湯下三十丸。名生津丸。
消渴煩亂:蠶蛹二兩,以無灰酒一中盞,水一大盞,同煮一中盞,溫服?!?《圣惠方》】
消渴飲水:晚蠶沙焙干為末,每用冷水下二錢,不過數(shù)服?!?《斗門方》】
消渴,取青竹葉煮汁飲。【 《本草》】
熱渴心煩:取地漿一盞飲之,妙。
消渴及口干煩躁渴:麥門冬去心煮湯飲之。
凡消渴而欲發(fā)瘡,或病癰疽而后渴:宜多取黃芪煮湯服之,妙?!?《綱目》】
消渴:葛根五錢水煎飲之,又取生者搗汁飲,亦好。【 《本草》,下同 】
消渴:取生苧水漬,取汁飲之。
消渴:地骨皮水煎服之,又取葉作飲啜之。
消渴:忍冬水煮取汁,四時(shí)長服?!?丹溪】
桑枝茶,療口干,如茶常服為佳?!?《本草》,下同】
止渴生津,黑桑椹搗濾去滓,入石器中,入蜜熬膏,每取二三匙,沸湯點(diǎn)服如神。
酒渴:牡蠣肉和姜酢生食之,俗名石花。
消渴:蚌蛤煮食,或和姜酢生食并佳。
三消,取鲇魚涎搜黃連末作丸,烏梅湯下五十丸,渴頓減。
時(shí)氣煩渴:生藕取汁一盞,入蜜一合,分三服,止渴最好?!?《綱目》】
紅柿止渴,取啖之?!?《本草》,下同】
消渴:取獼猴桃霜后熟者,常啖之;又和蜜作正果尤佳。【 俗方】
五味子,止消渴最良,作飲常啜之。又作丸久服,生津止渴?!?《本草》,下同】
粟米泔酸者,止消渴甚良,常取飲之。泔久留則酸。
熱中消渴:青粱米煮汁飲;或煮粥,或作飯,常食佳。
又方:糯稻稈灰淋汁飲之,甚妙。
又方:莼作羹作虀,常食佳。
又方:菘菜常食最佳,或取汁飲亦可。
三消渴疾:退雄雞湯澄清飲之,神效;白者尤佳?!?《醫(yī)鑒》】
消渴:白鵝煮熟取汁飲之,肉亦可食?!?《本草》,下同】
又方:(艸舌)蔞根和雞子曝干,更搗為末,水服方寸匕,日三;丸服亦得?!?《千金方》,下同】
又方:取七家井索近桶口結(jié)燒作灰,井華水服之,不過三服必瘥。
又方:濃煮竹根汁飲之,瘥止。
又方:浸豉汁,任性多少飲之。
消中嗜食:多因外傷痹熱,內(nèi)積憂思,啖食咸物及面,致脾胃干燥,飲食倍常,不生肌肉,大便反堅(jiān),小便無度。輕粉一錢為末,姜汁拌勻,長流水下,齒浮是效。后服豬肚丸補(bǔ)之。【 《得效方》】
消渴引飲:無名異一兩,黃連二兩為末,蒸餅丸菉豆大,每服百丸,以茄根蠶繭煎湯送下?!?《圣濟(jì)總錄》】
夏月渴死:濃煎蓼汁一盞,服?!?《外臺秘要》】
煩躁熱渴:葛粉四兩,先以水浸粟米半升一夜,漉出拌勻煮熟,以糜飲和食?!?《心鏡》】
熱渴心悶:溫水一盞,調(diào)面一兩,飲之?!?《圣濟(jì)總錄》】
消渴飲水:糯米三合,水五升,蜜一合,研汁分服,或煮汁服?!?《楊氏產(chǎn)乳》】
腎消飲水,小便如膏油:用茴香炒、苦楝子各等分為末,每食前,酒服二錢。【 《保命集》】
百合經(jīng)月,變成消渴者:百合一升,水一斗,浸一宿,取汁溫浴,病人浴畢,食白湯餅?!?《小品方》】
虛熱作渴:桃膠如彈子大,含之佳?!?《外臺秘要》】
虛勞苦渴,骨節(jié)煩熱或寒:用枸杞根白皮切五升,麥門冬三升,小麥二升,水二斗,煮至麥?zhǔn)烊プ?,每服一升,口渴即飲。?《千金方》】
渴利不止:羊肺一具,入少羊肉和鹽豉作羹食,不過三具愈?!?《普濟(jì)方》】
老人消渴:鹿頭一個(gè),去毛煮爛,和五味,空心食,以汁咽之?!?《鄙事》】
大熱狂渴:干陳人屎為末,于陰地凈黃土中,作五六寸小坑,將末三兩匙于坑中,以新汲水調(diào)勻,良久澄清,細(xì)細(xì)與飲即解,世俗謂之地清?!?《衍義》】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