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慣常又稱為三秦之地,那么其中的三秦,實際上指的是地名,而且現(xiàn)在的三秦指的就是陜北、關中、陜南,但在古代時所謂的三秦具體所指與今天的還是有些差異的。
今天的河南省陜縣西南一帶被稱為“陜原”。西周時期,實行分封制,所以就以陜原為分界線,將東部稱為“陜東”,歸周公管轄;西部則分封給召公,稱為“陜西”。當然對這件事,史書上也并不是直接記載為“陜西”,而是“自陜而西者,召公主之“。但無論如何,這是有關“陜西”一詞在歷史典籍中的最早記載。
春秋戰(zhàn)國時期,陜西就是秦國的治地,因此陜西又簡稱為“秦”,而渭河平原也被稱為“秦川”。秦亡之后,項羽為了防止劉邦勢力擴張,便將秦的舊地關中分封給秦朝的三個降將。其具體為,封章邯為雍王,封地為今天咸陽以西至甘肅東部,都廢丘,也就是今天的興平;封司馬欣為塞王,封地為咸陽以東地區(qū),都櫟陽,即今天的西安市閻良區(qū);封董翳為翟王,封地為今陜北地區(qū),都高努,即今延安東北。故而后世泛稱陜西為三秦。
由此看來,當初的三秦中并不包括今天的陜南地區(qū)。只是到后來,隨著時代的變遷,三秦的具體指稱也發(fā)生了變化,人們漸漸也就習慣將陜北、關中、陜南合稱為三秦。
其實,三秦的稱謂,除過指代地名外,在我國歷史上還曾作為政治名稱出現(xiàn)過。如五胡十六國時期,甘肅秦安縣一帶的氏族首領苻洪起兵,建立政權(quán),并自稱三親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