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家小炒肉
簡單的事情做到極致就是成功,湖南人就是把一道簡單的辣椒炒肉做到了極致,如今流傳大江南北,成為了湘菜館的經(jīng)典招牌菜,在江湖上流傳,如果一個湘菜館做不好農(nóng)家小炒肉,那肯定不是正宗湘菜,因此小炒肉又成為很多老饕對湘菜評判的標(biāo)準(zhǔn)。
農(nóng)家小炒肉是一道簡單家常菜,但是想做得好吃還是需要技巧,其一就是食材的選擇,辣椒要選用皮薄肉軟辣味足的杭椒或螺絲椒,肉要選用新鮮的前夾肉,五花肉和瘦肉分開來炒,先把辣椒放入鍋中干炒,炒出辣氣稍微變軟倒出來,再煸炒五花肉,炒出油再炒瘦肉,再放入姜蒜、辣椒調(diào)味大火爆炒,這樣炒出來的農(nóng)家小炒肉鍋氣重,吃起來特別香。
做法一
食材準(zhǔn)備:
主料:鮮肉、青椒(尖椒為上)。
配料:湖南剁辣椒、大蒜、姜、食鹽、雞精、醬油、料酒、醋,根據(jù)個人喜好,備瀏陽豆豉。
步驟1:辣椒切片(尖椒切成筒狀)、鮮肉切片或絲、姜切絲、大蒜切片;
步驟2:將油燒熱,放入姜絲、蒜片,待爆出香味后,將肉絲倒入鍋中加適量鹽、煸炒至九成熟,盛起;
步驟3:煸炒青椒少時(根據(jù)火的大小調(diào)整時間),加少許鹽,加一勺剁辣椒,炒勻。將肉絲倒入鍋中,翻炒;
步驟4:加入醋、醬油、料酒、豆豉各適量,繼續(xù)翻炒少時,加適量雞精后炒勻,即可裝盤。
注意事項:湖南農(nóng)家小炒肉一般選用肉質(zhì)比較細(xì)嫩的豬肉,最好是“隔紗”五花肉,用青椒、豆豉爆炒,中間加入香噴噴的油渣。辣椒最好選用形狀瘦的、比較辣的青椒;嗜辣者亦可依個人喜好加入干尖椒或者剁辣椒的。好吃的小炒肉細(xì)嫩、有著青椒、瘦肉和豆豉的油香但是絕不膩人。做好這個菜,食材第一,火候第二,突出到酸辣、香鮮、軟嫩的品味,是最能見湘菜水平的家常菜。
做法二
食材準(zhǔn)備:五花肉300g,青紅椒適量,豆瓣醬適量,蒜適量,姜適量,料酒適量,老抽適量,蠔油適量,鹽適量,洋蔥半個。
步驟1:準(zhǔn)備的材料有:五花肉250g,洋蔥,姜,蒜頭,青紅尖椒
步驟2:把五花肉切片,其他配菜切段備用
步驟3:鍋中倒入適量油,放入姜蒜末和少許洋蔥炒香
步驟4:倒入五花肉煸炒出油
步驟5:煸炒到肉變色,卷起來的時候就可以放入一勺豆瓣醬,適量生抽,蠔油,鹽
步驟6:翻炒均勻
步驟7:下入青紅尖椒和剩下的洋蔥,加適量鹽調(diào)味
步驟8:翻炒至熟后,即可出鍋
小貼士:
1.炒五花肉的時候不用放太多的油,因為五花肉本身就會出油
2.可以把五花肉先焯水定型了再切
做法三
主料:五花肉350克。
輔料:尖椒1個、紅尖椒1個。
調(diào)料:食鹽1/4小匙、雞精1/4小匙、姜10克、蒜10克、生抽1大匙、老抽1小匙、蠔油1/2大匙、植物油1/2大勺、白砂糖1/2小匙、豆豉10克。
腌料:蠔油1/2大匙、鹽1/8小匙、老抽1小匙、植物油1/2大勺。
調(diào)味料:鹽1/6小匙、生抽1大匙、白砂糖1/2小匙、雞精1/4小匙、豆豉10克。
步驟1:用刀將五花豬肉切成3毫米左右的大薄片;將豬肉放入碗內(nèi),加入腌料中的蠔油、鹽、老抽。
步驟2:用手將腌料抓勻,放置腌制10分鐘;尖椒去蒂,從中間剖開,剔除椒蕊和椒籽。
步驟3:將尖椒切成條狀,紅尖椒也如此方法處理,切成條狀;大蒜、生姜切碎,豆豉用清水洗一次瀝凈水備用。
步驟4:炒鍋燒熱,放入植物油1/2大匙,冷油放入肉片用小火煸炒;煸炒至肉片出油,并微微卷起,撈起肉片備用。
步驟5:鍋內(nèi)剩下的油,放入豆豉、姜、蒜末,小火炒出香味;加入青紅椒絲,鹽1/8小匙,中火炒至椒絲變軟。
步驟6:倒入事先炒好的肉片,加入生抽、糖、雞精調(diào)味;再翻炒約30秒,讓菜入味后即可出鍋。
做法四
食材準(zhǔn)備:帶皮五花肉,青紅椒,豆豉,蔥姜蒜,鹽,醬油,料酒,雞精。
步驟1:五花肉切薄片,加鹽,料酒,生抽,碼味,青紅椒斜刀切塊。
步驟2:鍋中不放油,放入青紅椒,放入些許鹽小火煸出虎皮。加少許油潤一下,出鍋。
步驟3:鍋內(nèi)放少許油五成熱,放入五花肉煸去油脂,至卷曲。加豆豉,蔥姜蒜炒出香味后,放青椒翻勻。
步驟4:加入料酒,鹽,醬油,雞精調(diào)味撒蒜末蔥段出鍋。
永州血鴨
永州血鴨是湘菜中比較有地方特色的傳統(tǒng)菜,也是湘菜的十大經(jīng)典名菜之一,其做法與一般方法有點區(qū)別,成品菜肴鮮香四溢,香辣可口,鴨肉上裹著一層新鮮鴨血,讓人食欲大開,下酒下飯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歷史緣故:
傳太平天國起義初期,太平軍首領(lǐng)洪秀全率眾將士攻打永州城,特命廚師長在天黑前把飯菜做好,好讓眾將士們吃飽喝足后英勇殺敵。
廚師長在煮鴨時發(fā)現(xiàn):由于時間緊迫鴨毛沒有拔干凈,這樣肯定會影響大家的胃口,弄不好誤了軍機(jī)大事有砍頭的危險。
為了顧大局,也為了保小命,廚師長急中生智,就把殺鴨時的鴨血全倒進(jìn)了鍋里。
到了開宴時間,一碗碗拌有鴨血的鴨肴全部端上了桌。結(jié)果大家胃口大開,個個吃得肚如戰(zhàn)鼓,自然拂曉就大獲全勝。
慶功宴,有人問廚師長昨晚做的什么菜,老廚子結(jié)結(jié)巴巴答不上來。最后還是洪秀全之妹洪宣嬌說了句:就叫它“永州血鴨”吧。
于是“永州血鴨”便由此而得名,并一直傳至當(dāng)下,經(jīng)過歷代永州廚界師傅潛心鉆研、精心烹制,“永州血鴨”以其獨特的口味而聞名于世。
做法一
配料:鴨2000克。胡椒粉1克、姜6克、鹽4克、辣椒(紅、尖、干)5克、味精3克、小蔥15克、大蒜(白皮)25克、花生油30克 香油10克、料酒35克、醬油4克。
特色:此菜鴨血褐黑程亮,黑里透紅,味香辣,肉鮮嫩,油重抱芡,咸鮮適口,佐酒下飯均宜。
操作:
1、取凈碗一只,先裝好料酒15克,把鴨由頸下殺一刀,讓鴨血流入碗內(nèi),用筷子攪勻;
2、再將鴨子浸在沸水內(nèi)燙一下,隨即煺毛剖腹,挖出內(nèi)臟,用刀切成1.8厘米見方的塊,另用碗裝好待用(頭、腳、翅、內(nèi)臟等不用);
3、生姜洗凈,切成1.2厘米見方的薄片;
4、蔥去根須,洗凈,取蔥白切成1.2厘米長小段;
5、干紅辣椒斜切成0.9厘米長條;
6、蒜瓣一切兩半,一并放入凈碗內(nèi);
7、鐵鍋放旺火上燒熱,倒入花生油,燒至七成熱時,將切好的姜、蔥、蒜、干紅椒倒入炒出香味,再倒入鴨塊合炒;
8、炒至收縮變白,隨即加料酒20克、醬油、精鹽再炒;
9、然后加鮮湯200毫升,將鐵鍋移微火上燜10分鐘;
10、見湯約剩1/10時將鴨血淋在鴨塊上,邊淋邊炒動,使鴨塊粘滿鴨血,淋完后加胡椒粉、味精、略炒一下即起鍋,盛入盤中,再淋上香油即成。
貼士:
1、宰殺時刀不離血管,使鴨血順刀流入碗里;
2、炒鴨肉時會出湯,先潷出裝碗,爆干水分,然后放油,用旺火炒至肉色發(fā)黃,鴨血用潷出的汁調(diào)勻再下鍋,改用溫火,結(jié)塊即成。
做法二
主料:光鴨1只 ,配料:茄子、青紅椒、鴨血
調(diào)味料:鹽、味精、蔥、姜、香菜、米酒、醬油、米醋
準(zhǔn)備工作:
1、用一只碗裝少量鹽(視鴨子大小填放合適的量),取活鴨子一只,將其宰殺,并用準(zhǔn)備好的碗裝好流出的鴨血,裝鴨血同時取筷子迅速攪拌一至二分鐘,以免讓其凝固;
2、用燒開的水,水溫不要太高,燙后去毛、洗凈;
3、剖開鴨肚,取出內(nèi)臟洗凈(鴨剖開后,切勿放水中再次清洗);
4、剁好鴨肉用碗裝好,注意別剁得太大,最好把鴨腿劃爛。
制作過程:
1、光鴨洗凈,剁成小塊,瀝干水分備用。
2、茄子、青紅椒切家常狀(滾刀切)姜切片,蔥切段。
3、茄子須切成小方塊,
4、鍋置火上加油燒熱,放入姜片煸香后加入鴨肉,炒3-5分鐘加入米酒去腥。
5、青紅椒翻炒斷生,加入茄子加鹽、醬油調(diào)味炒至8成熟加入鴨血翻炒熟,下蔥和香菜加味精調(diào)味,倒上小許醋(視個人口味而定,可先適量,然后逐步添加),炒熟后即可出鍋。
做法三
備料:
1、鴨子要選3個月大的仔鴨,2-3斤重。
2、辣椒需要更辣一些,青紅各半。
3、苦瓜需要略帶苦味的。注:(也可用茄子、豌豆、花生、魔芋豆腐,可以根據(jù)自身喜好隨意搭配)
4、花椒要壓碎、泡水、去渣。
5、姜選要新鮮的嫩姜。
6、適量茶油、鹽、料酒、胡椒粉。
7、殺鴨放血時,需在碗里放進(jìn)30克優(yōu)質(zhì)米醋,同時也需要將鴨子的臀部切除,若放至鍋中翻炒就會有一股腥味,可能會影響食欲與口感。
制作:
1、把去毛的光鴨放進(jìn)燒開的水里,加點料酒燙2分鐘后取出,斬成1CM的小塊備用。
2、開火下油,茶油冒煙時放入鴨塊、嫩姜大火快炒3分鐘出鍋。
3、下辣椒,苦瓜快炒2分鐘后再放進(jìn)鴨塊,和炒2分鐘。
4、加入適量鹽、花椒水、胡椒粉、鴨血快炒1分鐘。
5、出鍋裝盤。
剁椒魚頭
吃肉就吃魚,吃魚就吃魚頭,魚頭雖然肉少,但是魚刺少、膠質(zhì)多、營養(yǎng)高,一直備受人們的喜歡,而剁椒魚頭可以說魚頭中非常成功的做法,是湖南湘菜中經(jīng)典招牌菜,不僅湖南人喜歡,在很多外省也是非常吃香的。
剁椒魚頭是湖南省的傳統(tǒng)名菜,屬于湘菜系。據(jù)傳,起源和清代文人黃宗憲有關(guān)。
通常以鳙魚魚頭、剁椒為主料,配以豉油、姜、蔥、蒜等輔料蒸制而成。菜品色澤紅亮、味濃、肉質(zhì)細(xì)嫩。肥而不膩、口感軟糯、鮮辣適口。
2018年9月10日,“中國菜”正式發(fā)布,“剁椒魚頭“被評為“中國菜”湖南十大經(jīng)典名菜。
菜品歷史:
剁椒魚頭的出處,據(jù)說可以追溯到清代雍正年間,反清文人黃宗憲因文忌“文字獄”而出逃。
路上途經(jīng)湖南的一個小鄉(xiāng)村,借住在一個貧苦的農(nóng)戶家。農(nóng)夫從池塘中捕回一條胖頭魚,農(nóng)婦便用來做菜來款待黃宗憲。魚洗凈后,魚肉放鹽煮湯,再用自家產(chǎn)的辣椒剁碎后與魚頭同蒸,不想黃宗憲吃了覺得非常鮮美,無法忘懷。
事平回家后,便讓家廚將這道菜加以改良,于是便有了“剁椒魚頭”,并成為湘菜蒸菜的代表。
做法一
食材:胖頭魚魚頭1個、剁椒適量、高度白酒1大匙、胡椒粉少許、料酒1大匙、蒸魚豉油1大匙、油適量、鹽適量、姜適量、蔥適量。
做法:
1.將魚頭洗凈,從魚唇正中剖開,在魚頭下面魚肉較厚的部分斜劃幾刀。
2.將料酒、胡椒粉、鹽撒在魚頭上,抹勻,腌制約20分鐘。
3.將高度白酒倒入剁椒中,拌勻備用。
4.在腌制好的魚頭表面淋上少許油,抹勻。
5.將姜切片、蔥切段,鋪在碗底。
6.再放上處理好的魚頭。
7.然后將步驟3的剁椒鋪在魚頭上。
8.蒸鍋內(nèi)放入適量的水,燒開,然后擺入魚頭,蓋蓋,大火隔水足汽蒸約10分鐘。
9.將蒸好后的魚頭取出,倒去碗內(nèi)多余的湯汁,撒上蔥花,淋入蒸魚豉油,然后將適量的油燒熱,潑在上面即可。
做法二
食材:魚頭700g、蔥1段、姜1塊、蒜1頭、剁椒2大匙、鹽1茶匙、黑胡椒1茶匙、蒸魚豉油1湯匙、雞精1/2茶匙。
做法:
1.魚頭加鹽搓洗干凈,沖掉鹽水,撒胡椒粉1茶匙,蒸魚豉油腌漬十分鐘。
2.剁椒加蒜剁碎、蔥姜切絲墊盤底。
3.油燒熱,放入剁椒蒜蓉煸炒一下,調(diào)入雞精備用。
4.魚頭鋪上剁椒,水燒開,蒸10分鐘。
5.油燒熱,澆在魚上,撒蔥花裝飾。
做法三
食材:鰱魚頭1000克、食鹽3克、蔥10克、姜10克、剁椒3湯匙、蒸魚豉油4湯匙、植物油4湯匙。
做法:
1.胖魚頭處理好之后瀝凈水,在肉厚的地方撒適量的鹽,再加些姜絲腌漬20分鐘 。
2.魚頭擺在盤中,將剁椒均勻的鋪在魚頭上面,再放上一些姜片和蔥段。
3.蒸鍋里加水大火燒開,將魚頭放入蒸鍋,繼續(xù)大火蒸15-20分鐘,關(guān)火后不要急著打開鍋蓋,把魚放在鍋里虛蒸6分鐘。
4.魚頭端出后揀去剁椒上面的姜片和蔥段,將盤子里的湯倒掉不用。放上些蔥花和細(xì)姜絲,淋上蒸魚豉油。
5.重新起鍋,倒油燒至微微冒煙,再將熱油淋上魚頭上就好了。
做法四
主料:鰱魚頭一條
輔料:野山椒50克,剁椒50克,蒜適量,調(diào)料鹽1大勺,料酒1大勺
步驟:
1、魚頭對半剖開,洗凈后抹上鹽放入容器,倒入料酒腌制30分鐘。
2、鍋內(nèi)入油燒至7分熱,爆香蒜泥。
3、倒入野山椒、剁椒,加入少量的水。
4、熬至水分減少,辣油淅出。
5、腌好的魚頭對半攤開,放置蒸盤上,淋上熬好的剁椒醬。
6、放入蒸箱,啟動蒸魚模式,蒸10分鐘。
7、蒸好后即可食用。
烹飪技巧:
1.泡姜和剁椒本身都有咸味,所以不用另外加鹽,口味重的可以加少許蒸魚豉油。
2.做剁椒魚頭最好使用胖頭魚的魚頭,它的肉質(zhì)肥厚細(xì)嫩,口感最好。
3.蔥油和香油的加入為了提香,注意量不要多,以免搶了剁椒的香味 。
4.蒸魚頭時放了大量的泡姜,所以不需要另外加生姜。
5.平時蒸魚的汁較腥要倒掉,而用泡姜和剁椒蒸出來的汁鮮辣適口,非常鮮美,可用來拌面。
菜品特色:剁椒魚頭,以魚頭的“味鮮”和剁椒的“辣”為一體。火辣辣的紅剁椒,覆蓋著白嫩嫩的魚頭肉,冒著熱騰騰清香四溢的香氣。蒸制的方法,魚頭的鮮香被盡量保留在肉質(zhì)之內(nèi),剁椒的味道又恰到好處地滲入到魚肉當(dāng)中,入口細(xì)嫩晶瑩,帶著一股溫文爾雅的辣味。
毛氏紅燒肉
紅燒肉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各大菜系都有這道菜,但各有各的特色,而湘菜中毛氏紅燒肉可謂是譽滿天下,只因這是一位爺爺鐘愛的一道菜,毛氏紅燒肉的特點是色澤紅亮,肉香味濃,肥而不膩,與其他地方的紅燒肉最大的不同就是不放醬油,吃起來更加凸出肉味。
菜品歷史:
1914年,毛澤東進(jìn)入湖南第一師范學(xué)習(xí)。據(jù)他的同班同學(xué)周世釗和蔣竹如回憶,該校每個周六打“牙祭”吃紅燒肉,用湘潭醬油(老抽)加冰糖、料酒、大茴(八角)慢火煨成,肉用帶皮的“五花三層”,八人一桌,足有四斤肉。從這時起,毛澤東就愛上了紅燒肉這個菜。
早年,毛澤東吃的菜里是可以放醬油的。后來有一次,在醬油作坊里看到醬油制作過程中有不衛(wèi)生的情況,就再也不碰醬油了。
進(jìn)了北京之后,毛澤東所有吃的菜里,都不讓放醬油。中南海廚師程汝明琢磨出解決辦法,就是用糖色加鹽,代替醬油為肉著色調(diào)味,這樣烹制的紅燒肉咸鮮不失、甜味兼得,毛澤東嘗過之后很是受用。
菜品特色:成菜后,色澤紅亮,肉香味濃,無油膩感。因在燒制過程中加入了少許辣椒,所以味道甜中帶咸、咸中有辣、甜而不膩。
做法一
所需食材:精品五花肉1000克,水100克,冰糖50克,開水適量,蔥姜蒜適量,大料、桂皮、香葉適量。
制作步驟
步驟1:五花肉切成4cm見方的大塊。
步驟2:小鍋里放入100克冰糖,少量清水,開中火加熱。
步驟3:加熱水的顏色變成琥珀色,然后倒入200ml清水繼續(xù)煮至冰糖溶化即可關(guān)火。煮好的焦糖水放在一旁備用。
步驟4:肉冷水下鍋。
步驟5:煮至肉變色,撈出浮沫。
步驟6:然后撈出肉,瀝水。
步驟7:炒鍋里不放油,放入肉中小火煸炒至肉變成金黃色,將肉中的油炒出一些。然后盛出肉。
步驟8:炒出的油入鍋多多話可以倒掉一些,留些底油,放入蔥姜蒜、大料、香葉、桂皮炒出香味。
步驟9:放入肉翻炒片刻。
步驟10:加入焦糖水。
步驟11:再加入適量沸水,沒過肉即可。
步驟12:一個半小時后,開大火收汁,收汁的時候要不停攪拌,以免糊鍋。
步驟13:出鍋,撒點香蔥點綴一下。
做法二
所需食材:帶皮五花肉850克,料酒60克,白糖100克,鹽、味精、油、八角、桂皮、干椒、胡椒、蒜子、辣椒、姜片等適量。
步驟1:油在鍋里燒沸騰后,放入八角、桂皮、干椒、胡椒、蒜子、辣椒。
步驟2:五花肉加姜片和料酒焯水,撇去浮沫,改刀成塊狀備用。
步驟3:鍋內(nèi)重新放入少量油、大量白糖,熬制成淡紅色后,放入備用碗內(nèi)。
步驟4:熬糖的鍋直接放入五花肉,倒入少量剛才制成的油。
步驟5:中火煎制1分鐘,放入一半制成的紅糖漿。
步驟6:放少量開水,燒的接近干,至湯汁粘稠。
步驟7:把剩余的紅糖漿放入,湯汁攪拌到每一塊肉上,小火燒一會。
步驟8:到紅色已經(jīng)顯露,再次放開水,煮制,湯色變紅后放入食鹽、味精,到濃稠后起鍋。
做法三
所需食材:帶皮五花肉850克,料酒60克,白糖50克,紅糟粉20克,鹽等調(diào)料適量。
步驟1:油在鍋里燒沸騰后,放入八角、桂皮、干椒、胡椒、蒜子、辣椒。
步驟2:五花肉加姜片和料酒焯水,撇去浮沫,改刀成塊狀備用。
步驟3:鍋內(nèi)重新放入少量油、大量白糖,熬制成淡紅色后,放入備用碗內(nèi)。
步驟4:熬糖的鍋直接放入五花肉,倒入少量剛才制成的油。
步驟5:中火煎制1分鐘,放入一半制成的紅糖漿。
步驟6:放少量開水,燒的接近干,至湯汁粘稠。
步驟7:把剩余的紅糖漿放入,湯汁攪拌到每一塊肉上,小火燒一會。
步驟8:到燒濃稠后放少許水、紅糟粉和少量胡椒粉,再次攪拌到每一塊肉上,小火燒一會。
步驟9:到紅色已經(jīng)顯露,再次放開水,煮制,湯色變紅后放入少量食鹽、到濃稠后起鍋。
此做法是毛澤東的廚師,認(rèn)為多吃糖鹽對身體不好,改良的紅燒肉做法。
做法四
所需食材:五花肉,糖、八角、桂皮、甜酒、紅米粉等。
步驟1:將五花肉整塊放入高壓鍋中燉煮,燉煮好以后拿出,晾涼、切塊。
步驟2:將切好的肉塊放進(jìn)油里進(jìn)行炸制,油溫保持80度,炸約3至4分鐘撈出。
步驟3:用糖、八角、桂皮、甜酒、紅米粉按照比例調(diào)成醬汁,把炸好的肉塊放進(jìn)去,最后用高壓鍋壓制15分鐘即可。
做法五
所需食材:五花肉300克,大蒜1個,干辣椒4個,桂皮2克,八角2克,油適量,白糖15克,料酒2大勺,鹽、雞精各少許,高湯800毫升,蜂蜜1大勺。
步驟1:五花肉洗凈,冷水下鍋,大火煮開后撇去浮沫再煮2分鐘后關(guān)火。
步驟2:將五花肉的皮刮干凈,切成2.5厘米見方的肉塊。
步驟3:大蒜剝皮洗凈切片,干辣椒切段。
步驟4:炒鍋燒熱,放少量油,小火煸香蒜片、干辣椒段、桂皮和八角。
步驟5:倒入肉塊翻炒,炒至變色后盛出。
步驟6:另起炒鍋放少量油,下入白糖,開小火熬化。
步驟7:然后迅速將炒香的肉塊倒入翻炒,將其均勻上色。
步驟8:調(diào)入料酒、鹽,倒入高湯,大火燒開后轉(zhuǎn)小火慢燉1個小時左右。
步驟9:關(guān)火前調(diào)入雞精和蜂蜜,即可出鍋盛盤。
做法六
所需食材:帶皮五花腩750克,豆豉10克,蔥頭10克,生姜10克,八角1個,桂皮2克、蒜子10克,整干辣椒10克,肉湯1000克,精鹽5克,老抽2克,糖色3克,腐乳汁2克,冰糖、紹酒少許。
步驟1:五花腩加清水煮沸撈出,洗凈濾干,改成五寸見方的大塊,與八角、桂皮、姜、冰糖一起放入碗中上籠蒸八成熟,改刀成5厘米見方的塊。
步驟2:將炒鍋置火上燒熱至六成熱時,將肉放入鍋內(nèi)小火炸出香味成焦黃色時撈出控干油。
步驟3:鍋內(nèi)燒油50克,分別下入豆豉、蔥頭、生姜、八角、桂皮、整干辣椒炒香,然后下入肉塊,加入肉湯,下精鹽,糖色、老抽、腐乳汁用小火慢慢煨1個小時。
步驟4:至肉酥爛時,下蒜子稍煨,收汁撒少許蔥花即可出鍋。
做法七
所需食材:帶皮五花肉、桂皮、香蔥、整干椒、白砂糖、生姜片、鹽。
步驟1:先將五花肉煮熟,改切成小四方塊。
步驟2:將白砂糖用油炒成糖、起泡,加入開水,成為糖色。
步驟3:將改好刀的五花肉和桂皮、香蔥、整干椒、生姜、鹽煸香后,下入糖色用小火煨2個小時,也可用壓力鍋壓半小時。
做法八
主料:精品五花肉350g
輔料:鹽適量、油適量、姜1塊、蔥適量、大料3粒、桂皮2塊、大蒜4瓣、干辣椒4個、料酒20ml、冰糖末40g、紅曲粉2g
步驟1:準(zhǔn)備好五花肉洗凈,五花肉切大塊。
步驟2:準(zhǔn)備好調(diào)料和一顆小青菜。
步驟3:鍋中加少許油放入五花肉煸炒,直到五花肉表皮微黃盛出。
步驟4:底油加入冰糖中小火翻炒,炒至冰糖色澤棕紅。
步驟5:加入五花肉繼續(xù)翻炒,可以加少許清水翻炒。幫助糖色更好的和五花肉融合。
步驟6:可以再加少許的紅曲粉翻炒,如果沒有紅曲粉,這步可以省略。
步驟7:直到五花肉有很好的醬色,加入蔥姜、干辣椒和調(diào)味品繼續(xù)翻炒出香味。
步驟8:加入漫過豬肉的開水,再加入一些料酒,加蓋大火煮開小火悶燒40分鐘,然后開大火加鹽調(diào)味。
步驟9:這時可以把青菜洗凈入開水中焯燙備用,水中加點鹽。
步驟10:五花肉這時已經(jīng)大火收汁湯汁濃稠關(guān)火。
步驟11:青菜擺盤中間盛入毛氏紅燒肉即可。
烹飪技巧:
1.五花肉烹制過程中,第一次煮要肉皮朝上,防止肉皮粘鍋;第二次煮要肉皮朝下,這樣讓肉皮最先入味,也能做出更好的口感。
2.煨肉的火候也是不要太大,以前小后大的火候為宜。
3.此菜不能多放桂皮,不能放味精。
臘味合蒸
臘味一般指冬季制作的臘雞、臘魚、臘肉等,每年到了年底時,湖南很多地區(qū)就會做臘貨,他們不是做一點,而是半頭豬甚至整頭豬做,一般能吃到第二年的下半年。
臘味合蒸是湘菜中的一道傳統(tǒng)名菜,先把臘肉、臘魚、臘雞過水,再去掉臘雞的骨頭,都切成薄片,擺入碗中,淋上臘雞煮的湯,放上剁椒、姜、蒜、豆豉等上鍋蒸熟,然后倒扣盤中,撒上蔥花即可。
菜品起源:湖南地區(qū)地勢較低,氣候溫暖潮濕。新鮮的肉類食品不宜儲存,但經(jīng)煙熏后的臘肉卻能防腐耐貯。漸漸的,百姓也養(yǎng)成喜吃臘肉的飲食習(xí)慣。早在漢代時,湖南先民就用臘肉制作佳肴。到清代,此類菜肴已很出名,“臘味合蒸”就是許多臘味菜肴中的一種。
做法一
食材:臘肉 200克、臘雞腿 200克、臘魚 200克、土豆 1個、豆豉 15克、干紅辣椒 4個、料酒 1匙、姜 3片、白糖 1/2小匙
步驟一:將臘肉、臘魚、臘雞腿清洗干凈后,放入開水中綽燙一下?lián)瞥觥?/p>
步驟二:將臘雞腿剔去骨后切片,臘肉、臘魚、土豆也分別切片備用。
步驟三:將臘肉、臘魚、臘雞腿鋪在大碗里。
步驟四:鋪上土豆片,放上干紅辣椒、豆豉、姜片,再加上料酒。
步驟五:將大碗反扣在盤子里,放入蒸鍋中。
步驟六:大火燒開后轉(zhuǎn)中小火蒸約40分鐘左右即可。
步驟七:裝盤撒蔥花食用。
做法二
食材:臘肉100克、臘雞 100克、臘魚 100克、剁椒 適量、料酒 適量、姜 適量、蔥 適量、食用油 適量
步驟一:臘肉洗凈飛水,切片備用。
步驟二:臘魚溫水洗凈切厚片碼放碟內(nèi)。
步驟三:姜切末。
步驟四:將臘肉碼放在魚片上。
步驟五:碗里放適量剁椒,加入姜末,料酒,臘雞做成的雞粉,食用油調(diào)勻。
步驟六:將調(diào)好的剁椒澆在臘味上,入滾水鍋中大火蒸十五分鐘。
步驟七:出鍋撒上蔥花即可上桌。
做法三
食材:臘五花肉 150克、臘鴨腿 1只、臘鯉魚 150克、清雞湯 半杯、指天椒 3只、油 1湯匙、白糖 1/2湯匙
步驟一:洗凈臘肉、臘雞腿和臘魚放入鍋內(nèi),加蓋大火隔水清蒸15分鐘,取出攤涼備用;指天椒洗凈,切成圈狀。
步驟二:先將臘鴨腿斬成條狀,臘肉也斬成大小均一的條狀。
步驟三:去掉臘鯉魚的魚鱗,剔去魚腹中的魚刺,也切成大小均一的條狀。
步驟四:取一深碗,將臘肉、臘鴨腿和臘鯉魚分別皮朝下,整齊地排放于碗內(nèi),用手稍壓緊實。
步驟五:加入1湯匙油和1/2湯匙白糖,淋入半杯清雞湯。
步驟六:燒開鍋內(nèi)的水,放入盛臘味的碗,加蓋大火隔水清蒸20分鐘。
步驟七:取出臘味,先倒出碗內(nèi)的雞湯,然后倒扣于碟中。
步驟八:將指天椒圈擺于碟邊作點綴,淋入雞湯,即可上桌。
做法四
食材:臘雞腿 1只、臘魚 200g、臘肉 200g、香蔥 1棵、老姜 1片、干辣椒 1只、油 1茶匙(5ml)、白砂糖 1茶匙(5ml)
步驟一:香蔥、老姜和干辣椒分別切碎。臘肉、臘雞、臘魚分別用熱水洗去表面的油污,臘肉切成0.2cm厚的片,臘雞和臘魚分別切成2cm寬的塊。
步驟二:取一只大碗,碗底鋪上臘魚,中層鋪上臘雞塊,最上層鋪上臘肉,將白砂糖灑在臘肉上,淋1茶匙油。
步驟三:大火加熱蒸鍋中的水,水開后將碼好臘味的大碗放入蒸屜中,將蔥姜末、干辣椒碎灑在表面,加蓋蒸40分鐘,取出后扣入盤中。
制作技巧:
1.臘魚味道偏咸,因此做臘味合蒸時,不宜再放鹽調(diào)味,以免成菜過咸發(fā)苦。
2.做臘味合蒸前,要將臘魚的骨刺去除,可避免吃時魚刺卡喉。
3.應(yīng)選較瘦的臘五花肉,可避免成菜過于油膩,而難入口。
4.臘味合蒸上桌后,要趁熱吃完,不然豬油變冷會凝固,吃起來會很肥膩。
5.用雞湯或高湯來蒸臘味,可使臘味更加鮮美入味,湯汁也更香濃。
做法五
食材:臘魚 300g、臘香腸 150g、姜絲 適量、紅尖椒 適量
步驟一:準(zhǔn)備好臘香腸和臘魚。
步驟二:鍋里放入水,將臘香腸和臘魚煮3分鐘澇水裝盤備用。
步驟三:香腸臘魚冷水洗去浮沫備用。
步驟四:香腸切片備用。
步驟五:將臘魚裝好將切好的姜絲鋪在臘魚上面。
步驟六:將切好的香腸撲在姜絲上面,保證香腸的香味可以滲入臘魚中。
步驟七:將鍋里放適量水,擺好蒸架,將碗放進(jìn)去蒸15分鐘左右。
步驟八:裝盤后的臘味合蒸放入提前備好的辣椒絲擺盤。
小貼士:
1、臘味合蒸不要再放入鹽了。
2、因為臘香腸已經(jīng)有足夠的油會滲入到魚中,油也不需要另外再放哦。
3、魚一定放最下面,帶油的放最上面,保證油香味更好地滲入。
菜品特色:臘香濃重,咸甜適口,色澤紅亮,柔韌不膩,稍帶厚汁,且味道互補,各盡其妙。
麻辣子雞
麻辣子雞始創(chuàng)于清朝同治年間,是具有濃厚地方風(fēng)味的湘菜名肴之一。麻辣子雞通常選用母仔雞為主料,配以辣椒為輔料,經(jīng)食用油煉炒,再佐以紹酒、黃醋、大蒜等調(diào)料烹制而成。
成菜后,雞色金黃,外焦里嫩,味道鮮美。
菜品歷史:
麻辣子雞在同治年間,首創(chuàng)于長沙玉樓東酒家。廚師選用500克左右的母子雞為主料,配以辣椒、黃醋、大蒜和多種調(diào)料烹制而成,味道鮮美,很受歡迎。清末曾國藩之孫、湘鄉(xiāng)翰林曾廣鉤登樓用膳,即席賦詩曰:'麻辣子雞湯泡肚,令人常憶玉樓東'。
后來,有廚師對麻辣子雞調(diào)制加以改進(jìn),有食客贊曰:'外焦里嫩麻辣雞,色澤金黃味道新,若問酒家何處好,瀟湘勝過玉樓東。'
隨著時間的推移,湖南長沙一帶的酒家各顯其能,在配料和烹調(diào)上加以創(chuàng)新改進(jìn),使麻辣子雞風(fēng)味更上一層樓。
做法一
食材:雞腿500克,雞蛋1個,大蒜5瓣,淀粉適量,食用油500克,香油1小匙,辣椒油1/2小匙,醬油2小匙,高湯1小匙,料酒1/2大匙,花椒粉1小匙,香醋1小匙,白糖1/2小匙,味精1/2小匙。
步驟:
1.先將雞腿去骨切塊,加入打勻的雞蛋、味精、醬油、淀粉,攪拌后腌制30分鐘。
2.大蒜洗凈切片,待用。
3.油倒入鍋中燒熱,雞塊炸熟呈金黃色,撈出瀝干。
4.鍋中留底油,燒熱,放入蒜,大火快速翻炒,放入花椒粉,再放雞塊、味精、醬油、糖、醋、酒、高湯拌炒均勻,然后用水淀粉勾芡,淋上香油、辣椒油,炒勻即可。
做法二
食材:仔雞850克,紅辣椒50克,青蒜50克,淀粉20克,花生油80克,料酒15克,鹽5克,味精2克,花椒1克,醬油15克,醋15克,香油15克。
步驟:
1.仔雞宰殺洗凈,剔除細(xì)骨,砍成2厘米見方的雞丁,放入鹽、醬油拌勻,用濕淀粉漿好。
2.將辣椒去蒂去籽洗凈,切成1厘米見方的塊;青蒜切斜段;花椒拍碎。
3.用醬油、醋、味精、香油、清湯和濕淀粉兌成汁。
4.炒鍋置旺火上,放入花生油,燒至七成熱,將雞丁下鍋,用勺推散,約20秒鐘后用漏勺撈起。
5.待油溫回升至七成熱時,再將雞丁下鍋,炸呈金黃色,連油倒入漏勺瀝油。
6.鍋內(nèi)留油,燒至六成熱時,下入紅椒塊、青蒜段、花椒,加鹽煸炒,再放炸過的雞丁合炒,下兌汁顛炒幾下,裝入盤內(nèi)即成。
烹飪技巧:炒制麻辣子雞,講求火力的運用,速度要快,口味注重咸鮮、微酸、微甜、香辣,調(diào)料配兌比例合適,才能突出湘菜的味道。
湘西外婆菜
外婆菜又名萬菜,是湖南湘西、廣東五華等地區(qū)的一道家常菜,原料選用梅干菜(雪里蕻)、蘿卜干、干豇豆、包菜絲等,以湘西傳統(tǒng)的民間制作方法曬干放入壇內(nèi)腌制而成,腌制成功之后加上白辣椒(卜辣椒)、生姜、紅干椒、植物油、食鹽、大蒜、香蔥等爆炒即可食用,炒好之后特別香辣,剛好體現(xiàn)了湘菜最大的特點,下飯拌飯極好,口感美味,品之逾香,開胃下飯。
菜品由來:這菜與一個美麗的傳說有關(guān)。相傳古時湘西各家女兒出嫁后,出嫁的女兒很難再回娘家省親。于是,女兒出嫁之時,做娘的都會為女兒做上一份離家的菜咸、酸、辣、脆、甜各種滋味盡在其中。菜中滋味入女口,在娘心。因為慈母一片愛女之心,這道菜也一代代傳了下來。
食材原料:梅干菜 200克、辣椒油1勺、蒜頭5瓣、生抽15ml、蔥姜末適量、肉末100克、食用油適量
做法一
步驟1:準(zhǔn)備材料
步驟2:鍋中放油,油量要高于平常菜
步驟3:下入蔥姜末小火煸香
步驟4:下去肉末炒散
步驟5:加入梅干菜翻炒,加入辣椒油翻炒均勻
步驟6:加入鹽翻炒至熟
步驟7:最后加入蒜末炒勻
步驟8:裝盤即可
做法二
主料:大頭菜外婆菜
配料:紅干椒、大蒜、生姜、香蔥、植物油、食鹽
步驟1:倒入不少于300ml植物油
步驟2:放入適量食鹽
步驟3:等油8-9成熟放入已經(jīng)切的很碎的大頭菜外婆菜
步驟4:開始爆炒,記得開抽油煙機(jī),以免太嗆
步驟5:爆炒過程中放入切碎的紅干椒和大蒜
步驟6:一直爆炒到熟即可出鍋
步驟7:炒好后非常香,非常辣,非常下飯
注意事項:
A、必須用植物油,千萬別用動物油,否則有剩下沒吃完的外婆菜都需要加熱才能吃,而植物油炒的可以在下次直接拌飯不用再加熱,另外植物油的油量也不能放少了,否則也會影響口感,必須要足量放油,油和外婆菜的比例大概是2比3
B、必須放那種非常辣的紅干椒,否則炒出來的味道不好,如果你怕辣可以少放辣椒,但你如果想吃真正正宗的湘西外婆菜必須放特辣,這樣才正宗,切忌放辣油,辣油和辣椒炒好后口味完全不同,不過可以用朝天椒和杭椒替代
C、如果要吃到正宗的湘西外婆菜拌飯,對米飯也有要求:
①米飯必須要硬一些,少放點水,切忌糊了
②米飯必須很散開,切忌不能用那種粘性很大的米飯,否則米飯都粘在一起影響口感
③米飯最好選擇長粒米飯,米飯顆粒越長越好,泰國香米最佳,而且米飯最好采用蒸,另外,米飯切忌用那種小瓷碗一小碗一小碗蒸,最好用大的木蒸桶蒸飯,然后用大碗盛米飯,之后放入外婆菜拌飯,這種味道才最好最正宗
做法三
主料:外婆菜 五花肉
配料:老香干 青紅椒 豆鼓 蔥蒜 植物油 食鹽 醬油等
步驟1:倒油入鍋,爆香蒜 豆鼓;
步驟2:加入肉片翻炒至7成熟后放入香干 青紅椒,調(diào)入少許食鹽 豆鼓 醬油均勻翻炒使得香干 肉 辣椒有色澤 入味;
步驟3:倒入適量外婆菜翻炒均勻,出香;
步驟4:最好撒入蔥花增添新鮮色感,稍微翻炒后出鍋即可。
做法四
主料:芽菜、老豆腐、五花肉沫、嫩青椒、陽光豆豉。也可根據(jù)季節(jié)及個人口味,隨意搭配如酸菜、干豆角、蘿卜干等
配料:花椒油、姜、蒜、老抽、鹽、白糖、干貝素、花雕酒
步驟1:青椒一定要選擇嫩一點的,先不要放油干扁一下,然后再放少少的油鹽,這樣炒出來的青椒既不變色,也比較美味。
步驟2:肉沫先放鹽、白糖、干貝素、花雕酒、老抽掩制一下,然后放油炸一下,把肥肉的油逼出來,會很香。等肉沫炸得稍點干的時候再把姜、蒜、豆豉、芽菜加進(jìn)去炒勻。
步驟3:肉沫撈起時,鍋內(nèi)留適量油,再把切成丁的老豆腐拿下去煎一下,煎有點干黃時放一點鹽去入味。
步驟4:豆腐煎好后再把炸好的肉沫、芽菜、青椒放進(jìn)入攪勻,再加一點花椒油,使各種味道互相滲透一下。
步驟5:出鍋了,美味下飯的“外婆菜”隆重登場了。
做法五
原材料:蘿卜干、梅干菜、肉沫60克、青紅椒各2個、干辣椒、獨蒜1瓣。
調(diào)味料:大豆油、老抽1大勺、豆瓣醬2大勺、鹽少量、雞精。
步驟1:將蘿卜干、梅干菜用溫水泡20分鐘左右,將蘿卜干泡發(fā)些。
步驟2:將蘿卜干和梅干菜切丁,青紅椒切小方丁,干辣椒切段,蒜切小粒備用。
步驟3:鍋內(nèi)入油,油溫不能太高,入干辣椒炒香,放肉沫炒斷生,加蒜粒炒香。
步驟4:入老抽、鹽翻炒2分鐘后加入蘿卜干、梅干菜沫、豆瓣醬繼續(xù)翻炒片刻。然后倒入半杯水,轉(zhuǎn)小火燜5、6分鐘左右,直至水被燜干。最后加入青紅椒丁和雞精炒勻即可。
Tips:
1.這道菜肉沫和油要適當(dāng)多放些才香.
2.加入水然后燜的作用是使所有的原料更加入味,所以不要省略這道步驟.
做法六
主料:蘿卜干、梅干菜、肉沫60克、青紅椒各2個、干辣椒、獨蒜1瓣
調(diào)料:大豆油、老抽1大勺、豆瓣醬2大勺、鹽少量、雞精
步驟1:將蘿卜干、梅干菜用溫水泡20分鐘左右,將蘿卜干泡發(fā)些
步驟2:將蘿卜干和梅干菜切丁,青紅椒切小方丁,干辣椒切段,蒜切小粒備用
步驟3:鍋內(nèi)入油,油溫不能太高,入干辣椒炒香,放肉沫炒段生,加蒜料炒香
步驟4:入老抽、鹽翻炒2分鐘加入蘿卜干、梅干菜沫、豆瓣醬繼續(xù)翻炒片刻。然后倒入半杯水,轉(zhuǎn)小火燜5、6分鐘左右,直到水被燜干。最后加入青紅椒丁和雞精炒勻即可。
小貼士:
1、這道菜肉沫和油要適多些才香
2、加入水然后燜的作用是使所有的原料更加入味,所以聰廚提醒不要省略這道步驟
寧鄉(xiāng)口味蛇
除了廣東,再也找不出比湖南長沙人更愛吃蛇的地方,寧鄉(xiāng)口味蛇是從湖南寧鄉(xiāng)縣大成橋鄉(xiāng)發(fā)源傳到長沙的,其實寧鄉(xiāng)最初也是不吃蛇的,后來因為有一家店把蛇做的小有名氣,人們紛紛想嘗嘗,湖南人愛吃辣,而口味蛇又是以辣為特點,因此深受當(dāng)?shù)厝说南矏邸?/p>
歷史起源:
寧鄉(xiāng)鄉(xiāng)村有個胡建明,年輕時做鐵匠,后因機(jī)緣巧合,半路出家在村口開了家口味蛇店,口味蛇賣得風(fēng)生水起。更有意思的是三年前胡雖年過半百,卻自信寶刀未老,攜自己的招牌菜“建民口味蛇”參加全省烹飪大賽,粵廚的技法、湘菜的味道,神秘而鮮辣的湯汁、肥美而韌勁實足的蛇肉,口一咬便能撕成線彰顯出深透的火功,一嚼,絕味。折服了評委們奪得金牌。
寧鄉(xiāng)口味蛇的熱,因辣上癮。進(jìn)長沙后,經(jīng)歷了三次用辣技藝變革。先是在茶油、蒜子、老姜爆過的蛇肉中放一把干辣椒粉煨煮收汁吃,后用新鮮的尖紅辣椒一切兩段煨著吃,煨出一鍋紅艷火辣,近兩年廚師們又玩出個青椒燜蛇,青椒的清香辣再次激活了人們的味蕾,成為湘菜館的招牌菜,火爆流行。
風(fēng)靡長沙
吃蛇風(fēng)靡長沙,應(yīng)該是1995年以后的事。寧鄉(xiāng)人唐華先后在解放路和桂花公園開了九龍酒店、九龍蛇城,在長沙首推“寧鄉(xiāng)口味蛇”。緊隨其后,“金太陽”的張筱鈴在湘雅路、松桂園、識字嶺、勞動路、車站北路等地連鎖開店。金太陽店店賓客盈門,無論是宴席大餐,還是聚會小酌,客人點的第一道菜差不多都是“寧鄉(xiāng)口味蛇”。這樣的盛況大約持續(xù)了五六年。
細(xì)究起來,新湘菜掀起“特色風(fēng)暴”、“口味風(fēng)暴”,其實主要源于多年前“寧鄉(xiāng)口味蛇”在長沙餐市的驚世表現(xiàn)?!皩庎l(xiāng)口味蛇”讓湘菜開創(chuàng)了一個不斷創(chuàng)新敢于創(chuàng)新的繁榮時代。
“寧鄉(xiāng)口味蛇”是從寧鄉(xiāng)縣大成橋鄉(xiāng)傳到長沙的。寧鄉(xiāng)人原來也不吃蛇,蛇肉向來被視為厭物,不僅不能上正席,而且不準(zhǔn)在灶上烹飪。偶爾有人抓了蛇弄了吃,也是把蛇倒掛在樹上,剖殺剮皮,然后在戶外露天之地壘幾塊石頭,架口鍋,清水一燉,加施油鹽,撒把胡椒。湯鮮肉嫩,其味卓絕,但敢嘗的人不多。
大約在上世紀(jì)90年代初,寧鄉(xiāng)縣有個叫大成橋的小鎮(zhèn),有店始做“口味蛇”。將花蛇去皮切段,以干紅椒粉、番茄醬、大料、香葉、青紅尖椒、蔥姜味精煨熬。大火煨炒后還用文火入味,然后淋汁擺盤。端上桌,滿盤紅艷艷的糊滿辣椒,肥肥的蛇段已被浸得通紅發(fā)亮,蛇肉緊實,泛著透明的油光。順勢一咬,蛇肉脫骨而出,甘香鮮嫩,那種食后始覺到的辣,辣得人倒抽涼氣卻又欲罷不能。據(jù)說還把維生素C藥丸研粉入汁,以防食客上火。口味蛇味辣肉鮮,外形也不再像清燉那樣白森森的讓人感到悚然。這道蛇食就很快流行開了,寧鄉(xiāng)縣城玉潭鎮(zhèn)的人于是成群結(jié)隊去大成橋品嘗。唐華、張筱鈴就是這時候把寧鄉(xiāng)口味蛇推到長沙的。從那時以后,包括蛇食之類的湘菜開始進(jìn)入日新月異的風(fēng)味新征程。
相關(guān)典故
“秋風(fēng)起,三蛇肥”。金風(fēng)送爽,蛇為冬眠蓄足了營養(yǎng),此時最肥最壯,也最為滋補。這也是吃蛇的大好時節(jié)。在長沙大小餐館,大多有蛇食:口味蛇、青椒燜蛇、姜辣蛇、秘制蛇、干鍋帶皮蛇……蛇食,已成為新湘菜不可或缺的風(fēng)味主角。
但在十幾年前,湘菜對于蛇食避而遠(yuǎn)之。眾所周知,廣東人吃蛇有傳統(tǒng)?!肚灏揞愨n》記:“粵人嗜食蛇,謂不論何蛇,皆可佐餐。”《本草綱目》記載:“南人嗜蛇?!逼鋵崳藦V東,也許再找不出一個地方,有長沙人這樣喜歡吃蛇的了?,F(xiàn)今長沙做蛇最著名的是“金太陽”,其老板張筱鈴介紹,我們吃的蛇基本上是野生蛇,還沒有人成功繁殖蛇類,所謂人工養(yǎng)蛇,實際上只是“圈蛇”,把野外的蛇抓來圈養(yǎng)———建圍墻圍個山頭,不改變山地的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讓蛇在這塊領(lǐng)地生活;而且圍墻得是弧形的,不得有兩堵墻的折角,否則,蛇沿著折角,頭與尾在兩墻之間一搭一搭就爬出圍墻了。湖南本地的蛇是供不應(yīng)求的,長沙餐飲消耗的蛇,大半是從廣州市增槎路那國內(nèi)最大的野生動物聚散地運過來的。進(jìn)入餐館的,基本上是花蛇、烏蛇、臭蛇(又叫大王蛇)這三種無毒蛇。
幾年前,我曾經(jīng)就長沙人做蛇菜的烹飪史請教過湘菜大師許菊云,許大師告訴我:長沙的“老班子”不吃蛇,傳統(tǒng)湘菜并沒有用蛇作原料的菜。上世紀(jì)八九十年代有道叫“龍鳳呈祥”的菜———清燉蛇和雞,是由粵菜移植而來。那是大菜,只在高檔宴席上才有。
做法一
主料:菜花蛇1條約1000克、紅尖椒10只、紅干椒一小碗、蒜瓣一小碗、八角桂皮香葉適量。
輔料:茶油、鹽、辣醬、高湯、水淀粉少許、蠔油兩大勺、雞精、香油一大勺。
制法步驟:
1、菜花蛇請商販剝皮處理干凈,蛇肉斬成長約6-7厘米的段,紅尖椒切大約5厘米長的段,紅干椒隨意切小段。
2、坐鍋燒茶油,下蛇肉爆炒、爆黃,然后盛出,余油下蒜瓣、干紅椒、八角、桂皮、香葉炒香,下辣醬炒出紅油,再倒入蛇段大火翻炒一會兒,讓所有的汁都裹上蛇段,倒入高湯燒開改用中小火煨制七成爛。
3、將鍋里的八角桂皮香葉揀出不要,把紅尖椒下鍋,調(diào)鹽味翻勻,加水淀粉、淋蠔油、撒雞精大火收汁,最后淋香油即可。
注意事項:
1、蛇肉不要煨太爛,大概七成的時候最好,有點點嚼頭,吃肉是一絲絲的。
2、辣醬是湖南的品牌辣椒醬,加干椒段能夠更加突出辣味。
做法二
主料:飼養(yǎng)菜花蛇1條重約1000克
輔料:鮮紅辣椒75克,姜25克,八角1克,桂皮1克,香葉1克。
調(diào)料:植物油150克,香油5克,辣醬20克,豆瓣醬10克,花生醬5克,肉清湯1000克,雞粉13克,老抽10克,濕淀粉10克。
制作步驟:
1、將活蛇宰殺后去皮,切成長約10厘米的段。
2、炒鍋中放入油,加入香料及調(diào)料,下入蛇段小火煸炒片刻,倒入肉清湯,改用文火煨制七成爛,取出留原湯。
3、把紅椒切成10厘米左右的段,下鍋片刻后,加入煨好的蛇和原湯適當(dāng)調(diào)味,然后勾芡淋上香油,出鍋即成。
制作要訣:蛇段煨制時不宜過爛。
臘鰱魚
臘鰱魚是湖南近幾年很流行的菜肴,當(dāng)?shù)睾芏囡埖暌赃@道菜為招牌,好吃又不貴,特別下飯下酒,因此受大眾喜愛而很火爆,臘鰱魚肉質(zhì)緊致,咸香濃郁,先把魚浸泡回軟,然后下鍋煎好,再加姜、蒜、辣椒、辣妹子干燒制作而成,吃起來咸鮮下飯,風(fēng)味獨特。
蒸臘鰱魚原料:臘鰱魚1條
調(diào)料:菜籽油20克豆豉10克粗辣椒面8克蒜末5克姜末5克龍牌醬油5克蠔油3克蒸魚豉油2克
臘鰱魚腌制:鮮魚從背部一剖為二,去鰓、內(nèi)臟,洗凈。每500克治凈的魚里加入海鹽250克、白糖50克、花椒粒10克,拌勻腌制3天,然后洗凈,掛在陰涼處風(fēng)干3天,再掛在熏房里熏制36小時即成。
制作流程:
1、臘鰱魚入清水中浸泡約小時,撈出入蒸箱蒸約20分鐘待用。凈鍋炙熱,下入菜籽油,離火下菱蒜末炒香,下粗辣椒面和豆豉快速翻炒出香,調(diào)入龍牌醬油、蠔油和蒸魚豉油,小火炒勻。
2、將炒好的小料均勻地抹在臘鰱魚的表面,封保鮮膜,入蒸箱蒸15分鐘即可。
土匪豬肝
豬肝是很多人喜歡吃的美食,其做法也非常多種,而湘菜土匪豬肝則是湖南湘西地區(qū)的一道特色菜品,菜肴特點是外焦內(nèi)嫩、香辣霸氣、口感鮮嫩、片大肉厚,吃起來香辣過癮。
菜品特色:
外焦內(nèi)嫩、香辣霸氣、口感鮮嫩、野性十足,是土匪豬肝最大的特點。大塊大塊的豬肝,配上本地的紅辣椒、大蒜,入油鍋于大火上爆炒幾分鐘即可。菜還沒出鍋,豬肝的香氣就已經(jīng)撲鼻而來,饞得你口水直往外冒。再看這盛“土匪豬肝”的器皿,大土陶碗,把這道菜那種原味、樸實的湘西風(fēng)味映襯得更加活靈活現(xiàn)。大塊豬肝不僅保留了湖南鄉(xiāng)村本土的飲食特色,而且其口感依然脆嫩,香辣適中、鮮美可口。光從這道菜你就可以完全領(lǐng)略到湘式風(fēng)味菜的美味精髓。
烹制方法:
主料:豬肝;
配料:姜,蒜頭,紅辣椒,蔥,食用油,鹽,雞精。
烹制過程:
1、處理:豬肝切片,用姜絲拌勻備用,紅辣椒斜切成段;
燒水待開加姜絲蔥末,水開后姜和蔥香出來時加切好的豬肝,焯到外層變色即刻浸入涼水,然后瀝干,去掉姜絲,蔥末之類備用。
2、烹制:熱鍋放油,放入姜絲爆香,加朝天椒炸出紅色的辣椒油后加入泡椒和蒜片,再放豬肝,爆炒加鹽,雞精出鍋就可以了。
菜名由來:
解放前,湘西是個土匪最猖獗的地方,當(dāng)?shù)貐擦置懿迹诫U水惡。特別在上世紀(jì)的軍閥混戰(zhàn)時期,是不少土匪的大本營。曾出現(xiàn)了“土匪美食”文化,有土匪肉、土匪鴨、土匪雞、等等,不勝枚舉。而“湘西土匪豬肝”正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菜肴之一。
營養(yǎng)價值:
1.豬肝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和膽固醇,以及較少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2.豬肝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遠(yuǎn)遠(yuǎn)超過魚肉蛋奶等食品。
3.豬肝中含有的豐富的微量元素,尤其鈣、鐵、磷、鋅、硒、鉀等含量較高。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