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臨證用藥加減】

汗證


自汗:黃芪、白術、五味子

盜汗:山萸肉、浮小麥、烏梅


浮腫


陽水:麻黃、蘇葉

陰水:附子、肉桂、干姜

腰以上腫:荊芥、桂枝

腰以下腫:茯苓、澤瀉、防己


頭痛


偏寒:吳茱萸、川芎

偏熱:菊花、桑葉、蔓荊子

偏后腦:羌活、天麻

偏前額:白芷、葛根

偏兩側:蔓荊子、白芍、白蒺藜

偏巔頂:藁本、牛膝

頑固性頭痛:白附子、白僵蠶、全蝎


頭暈:天麻、鉤藤

目眩:枸杞子、菊花

視力減退:女貞子、覆盆子、蕤仁肉

耳鳴:胡桃肉、山萸肉、金櫻子

鼻塞:蒼耳子、辛夷、細辛

口苦:龍膽草、茵陳

口甘:佩蘭、茯苓


口渴


風熱:蘆根、葛根

胃熱:石膏、知母

腸熱:大黃、芒硝

熱毒:玄參、生地

傷陰:石斛、玉竹、花粉


牙痛


腎虛牙痛:骨碎補、細辛、露蜂房

風熱牙痛:竹葉、石膏、生地、黃連


咽喉腫痛


實火:牛蒡子、山豆根、射干

虛火:鹽知母、鹽黃柏、熟地


聲嗄(shà,嗓音嘶?。?/strong>


風寒:麻黃、杏仁、甘草

風熱:蟬衣、木蝴蝶、胖大海

肺陰虛:梨汁、蜂蜜


項強


風寒:桂枝、葛根、白芷

風濕:羌活、防風、川芎

破傷風:南星、白僵蠶、蜈蚣、蝎子

肩痛:羌活、威靈仙、姜黃


四肢疼痛


上肢:桂枝、羌活、桑枝

下肢:獨活、牛膝、續(xù)斷

四肢麻木:當歸、靈仙;上肢加桑枝、下肢加牛膝

四肢抽搐:蜈蚣、僵蠶、地龍

膝部腫痛:牛膝、獨活

手指麻脹:豨薟草、絲瓜絡、桑寄生、雞血藤


咳嗽


風寒:麻黃、蘇葉、杏仁

風熱:桑葉、菊花、桔梗

濕痰:半夏、陳皮、川樸

陰虛:百合、麥冬、川貝

痰飲:干姜、細辛、五味子

肺癰:葦莖、魚腥草、桔梗

久咳:百部、訶子


實喘


風寒:麻黃、杏仁、蘇子

風熱:桑白皮、黃芩、白果


虛喘


肺虛:黨參、麥冬、五味子

腎虛:蛤蚧、附子、補骨脂


咯血


(外感)

邪在肺衛(wèi):沙參、玉竹

邪在營血:生地、玄參

火灼:山梔子、黃芩、知母

風熱:桑葉、蘆根、牛蒡子

燥咳:麥冬、天冬、百合


(內傷)

肝郁肝火:郁金、白芍、丹皮

內傷血絡:旋覆花、降香、當歸

煙酒傷肺:葛花、茜草根


脊骨痛


腎陽虛:狗脊、杜仲、牛膝、鹿角膠

寒濕:獨活、防風、蒼術

尾骶骨痛:牛膝、杜仲、補骨脂


胸痛


虛寒:瓜蔞、薤白

瘀滯:赤芍、紅花、郁金

胸悶:枳殼、藿梗、川樸

心下硬塊:三棱、莪術、青皮


脅痛


脅痛寒熱:柴胡、郁金

久痛刺痛:丹參、紅花、延胡、木香

脹痛:柴胡、枳殼、香附、白芍

留飲:葶藶子、大棗

肝癰:川楝子、合歡皮、白芍


腰痛


腎虛:杜仲、牛膝、續(xù)斷

外傷:牛膝、乳香、沒藥


胃脘痛


寒痛:高良姜、吳茱萸、烏藥

熱痛:黃連、川楝子

虛痛:黃芪、黨參、白術、白芍

氣痛:沉香、砂仁、枳殼、香附

瘀痛:延胡索、五靈脂

食痛:麥芽、谷芽、神曲

蟲痛:使君子、檳榔、烏梅


少腹痛


氣滯:青皮、延胡索、烏藥

腸癰:大黃、丹皮、桃仁


小腹痛


蓄血:丹參、桃仁、赤芍

熱結膀胱:豬苓、茯苓、澤瀉


呃逆


虛證:丁香、柿蒂、黨參

實證:竹茹、枇杷葉

噯氣:厚樸、砂仁、藿香

吞酸:黃連配吳茱萸,或烏賊骨配川貝母,或瓦楞子、煅牡蠣

惡心:半夏、茯苓、生姜


嘔吐


胃寒:半夏、干姜、吳茱萸

胃熱:竹茹、半夏、山梔子、黃連

傷食:陳皮、神曲、麥芽

痰濁:半夏、生姜、茯苓、陳皮

反胃:丁香、沉香、半夏


食欲差


濕濁:半夏、茯苓、陳皮

中氣虛:人參、白術、茯苓、陳皮


大便溏薄


中氣下陷:白術、黃芪、桔梗

濕熱下注:香薷、黃連、黃芩、白頭翁

肝火偏盛:白術、白芍、防風、陳皮

大便水瀉:白術、茯苓

寒證:煨姜、吳茱萸、補骨脂

熱證:黃連、黃芩

濕熱:白頭翁、秦皮

氣虛:黃芪、黨參、升麻

滑脫:肉豆蔻、烏梅


大便秘結


腑實:大黃、川樸、枳實

津枯:肉蓯蓉、鎖陽

熱秘:麻仁、郁李仁

氣秘:沉香、檳榔、枳實

虛秘:柏子仁、蜂蜜

冷秘:肉蓯蓉、沉香、麻仁

排氣:木香、川樸、萊菔子

便血:槐花、地榆、旱蓮草

小便短黃:滑石、赤茯苓、通草

小便清長:金櫻子、覆盆子、桑螵蛸


小便頻數(shù)


腎虛:益智仁、覆盆子、桑螵蛸、山萸肉

濕熱:車前子、柴胡、茯苓


消渴


上消:天花粉、麥冬、五味子

中消:石斛、葛根、花粉

下消:熟地、山萸肉、五味子

小便余瀝:肉桂配知母,或杜仲配黃柏


小便刺痛


熱淋:車前子、萹蓄、通草、山梔子

血淋:大小薊、蒲黃、生地

石淋:金錢草、海金沙、琥珀、石韋

濕熱:茵陳、車前子、通草

陰虛:生地、知母、黃柏

膏淋:滑石、淡竹葉、通草


小便不利


肺熱:黃芩、蘆根、杏仁

脾虛:黃芪、茯苓、豬苓

陽虛:麝香、附子、桑螵蛸

陰虛:知母、黃柏、肉桂

小便失禁:益智仁、桑螵蛸、覆盆子、白果

夜間多溺:桑螵蛸、覆盆子、金櫻子

小便帶血:茅根、地榆、石韋

懷孕浮腫:白術、茯苓、澤瀉

懷孕脹悶:砂仁、橙皮、藿


虛熱


虛熱有汗:秦艽、地骨皮、知母

虛熱無汗:丹皮、青蒿、地骨皮

掌心熱:丹皮、山梔子

掌心灼熱多汗:鱉甲、地骨皮、烏梅

潮熱骨蒸:銀柴胡、白薇、胡黃連

口苦心熱:黃連、梔子

口甜脾熱:黃連、黃芩

口辣肺熱:桑皮、地骨皮

口咸腎熱:黃柏、知母

口酸而苦肝膽有火:龍骨、柴胡、青皮、龍膽草

以上選自《席梁丞醫(yī)案醫(yī)話選》

臨床選藥工具箱(一)

一,發(fā)熱

1、外感風寒-----麻黃,桂枝,荊芥,防風,蘇葉,羌活,白芷,

2、外感風熱-----桑葉,菊花,薄荷,蟬蛻,蔓荊子,

3、溫病-----(衛(wèi)分)或熱毒,銀花,連翹,牛蒡子,大青葉,板蘭根,

4、熱入營血-----(營分)生地,丹皮,元參,赤芍,

5、火毒-----川連,黃柏,黃芩,枝子,

6、少陽證-----柴胡,黃芩,

7、陽明氣分證-----石膏,知母,花粉,

8、陽明腑實證-----大黃,芒硝,元明粉,


二,一切頭痛

1、外感風熱-----菊花,蔓荊子,薄荷,蟬蛻,

2、外感風寒-----羌活,荊芥,白芷,藁本,細辛,

3、鼻淵頭痛-----蒼耳子,辛荑,薄荷,白芷,

4、濕邪頭痛-----藿香,蒼術,防風,羌活,

5、肝熱頭痛-----龍膽草,夏枯草,枝子,黃芩 ,

6、肝陽上亢-----石決明,草決明,鉤藤,菊花,

7、痰厥頭痛-----川芎,細辛,南星,陳皮,云苓,半夏,枳實,甘草,

8、少陽頭痛-----(偏頭痛)柴胡,黃芩,玉竹,

9、太陽頭痛-----(后頭痛)川芎,麻黃,羌活,獨活,

10、少陰頭痛-----(前額痛)升麻,石膏,白芷,葛根,

11、太陰頭痛-----蒼術,半夏,南星,

12、少陰頭痛-----麻黃,附片,細辛,

13、厥陰頭痛-----(頭頂痛)人參,吳萸,藁本,生姜,大棗,

14、氣虛頭痛-----黃芪,人參,炒白術,升麻,

15、血虛頭痛-----當歸,熟地,炒白芍,川芎,首烏,雞血藤,

16、陰虛頭痛-----元參,山萸,白芍,枸杞,玉竹,女貞子,生地,

17、陽虛頭痛-----鹿茸,鹿角膠,附子,肉桂,蓯蓉,巴戟,仙靈脾,

18、頑固頭痛-----全蝎,白姜蠶,白附子,蜈蚣,


三,眩暈

1、外感眩暈-----川芎,天麻,半夏,羌活,桔紅,茯苓,甘草。生姜,

2、內傷眩暈-----人參,當歸,茯苓 ,棗仁,菊花,天麻,桔紅,

3、肝風內動-----菊花,鉤藤,天麻,地龍,薄荷,

4、肝陽上亢-----珍珠母,代赭石,石決明,龍骨,牡勵,

5、肝熱眩暈-----夏枯草,菊花,龍膽草,草決明,

6、氣虛眩暈-----黃芪,黨參,升麻,人參,

7、血虛眩暈-----當歸,熟地,首烏,白芍,

8、腎陽虛暈-----鹿茸,紫河車,鎖陽,仙靈脾,仙茅,

9、氣滯頭暈-----木香,丁香,砂仁,桔皮,花苓 ,炒白術,

10、痰濕頭暈-----半夏,陳皮,茯苓,白術,


四,咽喉痛

1、外感風熱-----牛旁子,蟬蛻,薄荷,元參,竹葉,

2、肺氣不利-----射干,桔梗,麥冬,

3、肺胃熱盛-----山豆根,牛黃,馬勃,通大海,花粉,

4、熱毒-----銀花,連翹,板蘭根,枝子,

5、失音-----通大海,川貝,冬花,


五,口舌痛

1、心胃火盛-----川連,枝子,石膏,黃芩,木通,竹葉,燈心。

2、肺胃陰虛-----生地,元參,石膏,玉竹,沙參,麥冬,

3、虛火上炎-----元參,生地配肉桂,

4、陽明腑實-----大黃,芒硝,元明粉,


六,口感

1、口渴-----花粉,葛根,蘆根,沙參,

2、口苦-----龍膽草,茵陳,枝子。

3、口甜-----川連,黃芩,枝子,石膏,佩蘭,茯苓 ,竹葉,

4、口臭-----炒黃芩 ,川連,木通,連翹,蓽卜,各香,砂仁,川樸,檳榔,


七,牙痛

1、牙齒腫痛-----當歸,生地,丹皮,升麻,川連,防風,荊芥,石膏,

2、胃火牙痛-----升麻,川連,生地,當歸,丹皮,生石膏,大黃,芒硝,甘草。

3、風火牙痛-----羌活,防風,藁本,白芷,川芎,薄荷,細辛,生地,

4、蟲牙痛-----元參,生地,川連,川椒,細辛,白芷,烏梅,薄荷,

5、陰虛牙痛-----熟地,生石膏,麥冬,牛膝,知母,

6、牙齒腐爛-----蘆薈,胡黃連,枝子,牛蒡子,銀柴胡,桔梗,川軍,玄參,薄荷,


八,鼻疾

1、鼻流清涕-----石膏,玉米,辛荑,麻黃,赤芍,桔梗。

2、鼻流臭涕-----蒼耳子,白芷,黃芩,膽草,知母,牛旁子。

3、鼻流濁涕-----蒼耳子,辛荑,白芷,薄荷,各香。

4、鼻流黃涕-----黃芩,枝子,銀花,魚腥草,蒼耳子,辛荑,知母,防風。

5、鼻衄-----生石膏,茅根,側柏葉,茜草根,淮牛膝,生地。

6、鼻內生瘡-----黃芩,麥冬,炙桑皮,扼子,連翹,赤芍,桔梗,荊芥,薄荷,甘草。


九,耳疾

1、腎虛耳鳴-----熟地,山藥,山萸,云苓,澤瀉,丹皮,磁石,五味子,

2、肝火耳鳴-----龍膽草,澤瀉,牛膝,黃芩。

3、突然耳聾-----知母,生石膏,柴胡,香附,路路通,甘草,

4、耳內流膿-----銀花,連翹,枝子,柴胡,黃芩,防風,荊芥,當歸尾,赤芍,

5、耳內生肉-----當歸,川芎,炒白芍,靶子,柴胡,丹皮,黃芩,川連,牛蒡子,生石膏,甘草。

6、耳底瘡-----銀花,連翹,薄荷,桔梗,蒲公英,菊花,路路通。

7、耳癢-----熟地,生地,天冬,麥冬,玄參,郁金,澤瀉,甘草,


十,目疾

1、眼流淚-----蓯蓉,熟地,山藥,菊花,丹皮,澤瀉,

2、眼前黑花-----磁石,菟絲子,遠志,神曲,石斛,蓯蓉,熟地,

3、肝火上沖-----龍膽草,枝子,黃芩,夏枯草,秦皮,

4、風熱目翳-----蒙花,谷精草,草決明,木賊,蟬蛻,青葙子,菊花,

5、肝腎虛-----熟地,女貞子,枸杞,復盆子,白芍,黑豆,

6、瞳孔散大-----山萸肉,五味子,知母,菟絲子,枸杞,

7、瞳孔縮小-----元參,丹皮,

8、白內障-----菟絲子,五味子,谷精草,

9、只能視上物-----(腎陽不足)酒當歸,黃芩,熟地,麥冬,五味子,人參,柴胡,枳殼,枸杞,

10、只能視下物-----夜明砂,石決明,蟬蛻,當歸,木賊,

11、肝虛雀目-----柴胡,白芍,熟地,茯苓,菊花,細辛,防風,甘草,

12、眼不能遠視-----(氣虛血明)生地,麥冬,枳殼,菊花,

13、眼不能近視-----(血虛氣明)人參,遠志,菖蒲,茯芩,

14、視物異色-----人參,黃芪,蔓荊子,黃柏,白芍,葛根,升麻,炙甘草,

15、目眩-----熟地,菟絲子,車前子,杞子,菊花,


十一,胸脅痛癥

1、氣滯痛-----薤白,瓜萎,枳殼,桔梗,橘葉,烏藥,木香,

2、淤血痛-----丹參,乳香,沒藥,桃仁,紅花,五靈脂,蒲黃,

3、痰阻痛-----白芥子,瓜萎仁,半夏,陳皮,枳實,

4、陽虛寒凝痛-----桂枝,肉桂,制川烏,附子,

5、脅痛-----(左痛)柴胡,陳皮,川芎,赤茯芩,枳殼,木香,甘草,香附,(右痛)桔梗,陳皮,枳殼,郁金,


十二,嘔吐呃逆

1、胃寒-----半夏,陳皮,丁香,柿蒂,砂仁,良姜,干姜,吳萸,

2、胃熱-----竹茹,批杷葉,枝子,赭石,

3、痰濕-----半夏,陳皮,生姜,茯芩,

4、傷食-----山楂,萊腹子,炒麥芽,炒谷芽,神曲,

5、一般嘔吐-----藿香,半夏,橘皮,云芩,川樸,枳實,伏龍肝,甘草,生姜,

6、一般呃逆-----旋復花,赭石,半夏,黨參,陳皮,砂仁,甘草,生姜,


十三,腹痛胃脘痛

1、寒痛-----干姜,高良姜,吳萸,附子,肉桂,烏藥,小茴香,

2、熱痛-----川黃連,枝子,黃柏,川楝子,

3、虛痛-----黃芪,黨參,炒白術,炙甘草,

4、寒積實痛-----附子配大黃,干姜配大黃,

5、氣滯痛-----木香,厚樸,枳殼,枳實,砂仁,香附,烏藥,沉香,檀香,

6、血淤痛-----元胡,五靈脂,沒藥,丹參,蒲黃,

7、蟲痛-----烏梅,使君子,檳榔,川椒,

8、食痛-----山楂,萊菔子,炒麥芽,炒神曲,雞內金,


十四,消化異常

1、食欲不振-----砂仁,木香,焦三仙,

2、消化不良-----炒麥芽,炒扁豆,雞內金,五谷蟲,焦山楂,神曲,木香,

3、痞滿腹脹-----丁香,木香,沉香,砂仁,檳榔,青皮,陳皮,二丑,

4、吞酸-----川黃連配吳萸,烏賊骨配浙貝母,煅瓦楞子,

5、嘈雜有佘-----川連,枝子,白芍,神曲,橘皮,云芩,白術,

6、嘈雜不足-----當歸,白芍,川連,人參,白術,云芩,神曲,甘草。


十五,腰痛

1、腎虛腰痛-----杜仲,川續(xù)斷,桑寄生,狗脊,懷牛膝,巴戟,

2、氣滯腰痛-----(閃挫)當歸,官桂,玄胡,杜仲,小茴香,木香,

3、風濕腰痛-----獨活,羌活,防風,桑寄生,狗脊,木瓜,稀薟草,威靈仙,

4、寒濕腰痛-----干姜,蒼術,細辛,附子,肉桂,

5、血淤外傷-----乳香,沒藥,川牛膝,三七,桃仁,紅花,


十六,四肢關節(jié)痛

1、風濕痛-----羌活,防風,細辛,木瓜,威靈仙,海桐皮,秦皮,

2、寒痛-----制川烏,制草烏,附子,桂枝,

3、經絡阻滯痛------雞血藤,絡石藤,青風藤,威靈仙,地龍,


十七,部位引經藥

1、肩部———姜黃,

2、上肢———炙桑皮,桂枝,羌活,

3、下肢-----牛膝,木瓜,

4、膝關節(jié)-----牛膝,松節(jié),

十八,四肢痛,關節(jié)腫

1、濕在表-----白術,蒼術,羌活,防風,川芎,獨活,桂枝,

2、濕在里-----白術,蒼術,云芩,澤瀉,陳皮,半夏,神曲,炙草。

3、濕在上-----玉米,杏仁,桑皮,藁本,荊芥,橘紅,半夏,云芩。

4、濕在下-----白術,蒼術,防風,防己,羌活,澤瀉,玉米,牛膝。


十九,失眠

1、心虛---炒棗仁,柏子仁,夜交藤,合歡花,合歡皮。

2、心神不定---龍骨,龍齒,遠志,茯神,牡蠣,磁石,琥珀。

3、痰濁壅滯---遠志,菖蒲,半夏,茯神。

4、火熱擾心---川黃連,梔子,竹葉,木通,燈芯。

5、心腎不交---肉桂配川連,遠志。

6、用腦過渡---茯神,熟地,遠志,炒棗仁,當歸,元肉,珍珠母。


二十,心悸

1、心氣虛-----人參,黨參,黃芪,炙草,

2、心血虛-----(陰)酸棗仁,柏子仁,當歸,首烏,阿膠,麥冬,五味子,

3、心陽虛-----桂枝,肉桂,附子,

4、痰濕-----半夏,茯神,遠志,


二十一,自汗,盜汗

1、氣陽虛-----人參,黃芪,炒白術,附子,五味子,牡勵,炙甘草,

2、血陰虛-----地黃,黃柏,知母,白芍,當歸,麥冬,龜板,

3、汗出不止-----白芍,生地,黃芪,當歸,川連,五味子,棗仁,

4、諸經出汗-----防風,炙黃芪,焦術,肉桂,酒白芍,附子,棗仁,

5、常用斂汗藥-----浮小麥,麻黃根,五味子,山萸肉,煅牡蠣,烏梅,


二十二,水腫

1、皮水-----東瓜皮,大腹皮,桑白皮,五加皮,茯芩皮,白茅根,車前子,玉米須,

2、水腫兼內熱-----澤瀉,車前子,滑石,豬芩,茯苓,

3、水腫兼氣滯-----大腹皮,陳皮,檳榔,

4、水腫兼表證-----麻黃,浮萍草,蘇葉,

5、水腫兼血淤-----澤蘭,益母草,琥珀,白茅根,

6、氣虛水腫-----黃芪,炒白術,茯苓,

7、陽虛水腫-----肉桂,桂枝,附子,


二十三,咳嗽

1、風寒咳嗽-----麻黃,蘇葉,杏仁,紫苑,

2、風熱咳嗽-----桑葉,菊花,桔梗,批杷葉,

3、寒痰咳嗽-----半夏,陳皮,冬花,干姜,細辛,旋復花,

4、熱痰咳嗽-----瓜蔞,蔞仁,天竺黃,桑白皮,貝母,

5、燥咳------沙參,麥冬,天冬,貝母,百部,

6、肺虛久咳-----訶子,炙粟殼,烏梅,五味子,人參,

7、痰喘-----白芥子,蘇子,萊菔子,葶藶子,杏仁,冬花,


二十四,泄瀉

1、水瀉-----白術,蒼術,茯苓,車前子,澤瀉,滑石,

2、寒瀉-----煨生姜,干姜,吳萸,

3、濕熱-----川黃連,黃芩,秦皮,黃柏,

4、脾虛-----白術,炒山藥,炒蓯米,炒扁豆,黨參,

5、脾腎陽虛-----補骨脂,肉豆叩,五味子,干姜,肉桂,

6、傷食-----炒神曲,焦山楂,萊腹子,雞內金,

7、久瀉滑脫-----赤石脂,禹佘糧,煨訶子,煨肉叩,炙粟殼,烏梅,


二十五,便秘

1、熱結-----大黃,芒硝,元明粉,蘆薈,

2、寒結-----巴豆,硫黃,

3、津枯-----元參,麥冬,生地,

4、血虛-----當歸,熟地,生首烏,

5、氣秘-----枳實,枳殼,厚樸,檳榔,

6、虛秘-----火麻仁,郁李仁,桃仁,杏仁,柏子仁,松子仁,鎖陽,蓯蓉,

7、老年習慣便秘-----肉蓯蓉,蕃瀉葉,萊腹子,厚樸,

8、頑固性便秘-----熟地,當歸,川芎,白芍,枳殼,火麻仁,杏仁,厚樸,川軍,柴胡,甘草 ,


二十六,淋癥

1

2、濕熱淋-----豬苓,滑石,車前子,木通,淡竹葉,

3、血淋-----大小薊,茅根,琥珀,生地,蒲黃,藕節(jié),滑石,車前子,

4、石淋-----金錢草,海金砂,雞內金,冬葵子,琥珀,滑石,

5、膏淋-----草蔻,石葦,黃柏,菖蒲,車前子,蒼術,蓮子心,茯苓,滑石,

6、勞淋-----黨參,黃芪,白術,山藥,云苓,熟地,女貞子,知母,黃柏,金櫻子,

7、氣淋-----沉香,石葦,滑石,赤芍,瞿麥,冬葵子,烏藥,柴胡,當歸,


二十七,遺尿多尿

1、腎虛遺尿-----桑螵蛸,海螵蛸,當歸,桑寄生,白芍,生龍骨,人參,

2、氣陷遺尿-----黃芪,黨參,當歸,升麻,山萸肉,桑螵蛸,益智仁,

3、腎陽虛多尿-----菟絲子,肉蓯蓉,附子,桑螵蛸,五味子,牡勵,

4、腎氣不攝-----桑螵蛸,龜板,龍骨,遠志,菖蒲,人參,


二十八,遺精

1、心腎不交-----知母,黃柏,熟地,山藥,山萸,茯苓,澤瀉,金櫻子,龍骨,丹皮,

2、腎虛有固-----蓮須,五味子,芡實,金櫻子,山萸肉,山藥,熟地,

3、濕熱下注-----蒼術,黃柏,萆解,滑石,茯苓,澤瀉,車前子,蓮子心,甘草。

4、心脾兩傷-----黨參,黃芪,炒白術,茯苓,遠志,木香,金櫻子,芡實,炒棗仁,當歸,


二十九,痛經

1、血淤-----川芎,當歸尾,赤芍,紅花,桃仁,丹參,

2、氣滯-----香附,木香,烏藥,沉香,元胡,厚樸,

3、虛寒-----吳萸,當歸,川芎,白芍,黨參,桂枝,阿膠,艾葉,巴戟,熟地,

4、濕熱下注-----小茴香,干姜,元胡,沒藥,當歸,川芎,肉桂,蒼術,茯苓,蒲黃,五靈脂,

5、肝腎虛損-----當歸,白芍,山萸,巴戟,阿膠,山藥,甘草,

6、氣血兩虛-----黨參,黃芪,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香附,艾葉,砂仁,


三十,帶下

1,脾虛(白帶)-----白術,蒼術,黨參,山藥,白芍,陳皮,柴胡,車前子,

2、腎虛(清帶)-----菟絲子,黃芪,桑螵蛸,附子,牡仲,補骨脂,

3、濕熱(黃帶)-----當歸,白芍,柴胡,云苓,白術,茵陳,枝子,車前子,甘草,

4、寒濕帶下-----蒼術,白術,炒山藥,小茴香,巴戟,

5、室女白帶-----二地,丹皮,女貞子,旱連草,椿根皮,續(xù)斷,桑寄生,菟絲子,香附,

6、常用止帶藥-----芡實,海螵蛸,白果,椿根皮,煅龍牡,


三十一,胎前疾病

1、惡阻-----砂仁,炒白術,陳皮,香附,烏藥,木香,生姜,

2、胞阻-----當歸,炒白芍,川芎,茯苓,炒白術,元胡,桑寄生,

3、子腫-----炒白術,生姜皮,大腹皮,茯苓皮,陳皮,

4、子嗽-----(胎火上逆)百合,紫苑,桔梗,麥冬,炙桑皮,竹茄,

5

6、子癔-----鉤藤,桑寄生,人參,茯神,當歸,菖蒲,菊花,桔梗,

7、子淋-----生地,木通,甘草 ,竹葉,元參,麥冬,黃芩,黑枝子,

8、子嗚-----人參,黃芪,麥冬,當歸,橘皮,花粉,

9、胎傷腹痛-----人參,黃芪,杜炭,續(xù)斷,砂仁,

10、突然腰痛下血-----黃芪,當歸,地榆,杜仲,續(xù)斷,膠珠,艾炭,白術,黃芩,


三十二,胎動不安

1、氣滯-----蘇梗,砂仁,

2、血虛-----阿膠珠,熟地,

3、脾虛-----炒白術,黨參,

4、蘊熱-----黃苓,

5、腎虛-----續(xù)斷,桑寄生,菟絲子,杜仲,


三十三,產后缺乳

1、氣血虛弱-----人參,黃芪,當歸,麥冬,通草,桔梗,豬蹄,

2、肝郁氣滯-----炮甲珠,王不留行,通草,青皮,柴胡,當歸,白芍,川芎,生地,


三十四,產后腹痛

1、血虛-----當歸,熟地,阿膠,人參,山藥,續(xù)斷,麥冬,肉桂,甘草,

2、血瘀-----當歸,川芎,桃仁,炮姜,益母草,乳香,炙甘草,黃酒,


三十五,產后出汗

1、氣虛出汗-----黃芪,白術,防風,防風,熟地,煅牡勵,麻黃根,浮小麥,

2、陰虛盜汗-----人參,麥冬,黃芪,白術,防風,山萸肉,五味子,煅牡勵,


三十六,惡露不絕

1、氣虛-----人參,黃芪,白術,鹿膠,艾葉,橘皮,升麻,柴胡,姜棗,

2、血熱-----熟地,白芍,生地,山藥,川斷,阿膠,旱連草,海螵蛸,

3、血淤-----當歸,川芎,桃仁,炮姜,丹皮,益母草,


三十七,產后發(fā)熱

1、感染邪毒-----銀花,公英,地丁,蒲黃,五靈脂,丹皮,赤芍,魚腥草,益母草,

2、血淤-----當歸,川芎,桃仁,炮姜,丹參,丹皮,益母草,炙草,

3、外感-----柴胡,黃芩,黨參,半夏,甘草 ,生姜棗,

4,血虛-----八珍湯減川芎加黃芪,


臨床選藥工具箱(二)
中風卒倒不語,須用皂角、細辛,開關為主。
痰氣壅盛,須用南星、木香為主。
語言謇澀,須用石菖蒲、竹瀝為主。
口眼 斜,須用防風、羌活、竹瀝為主。
手足搐搦,須用防風、羌活為主。
左癱屬血虛,須用川芎、當歸為主。
右癱屬氣虛,須用參、術為主。
諸風,須用防風、羌活為主。
傷寒頭痛,須用羌活、川芎為主。
遍身疼痛,須用蒼術、羌活為主。
發(fā)汗,須用麻黃、桂枝為主。
久汗不出,須用紫蘇、青皮為主。
表熱,須用柴胡為主。
止汗,須用桂枝、芍藥為主。
里熱,須用黃連、黃芩為主。
大熱譫語,須用黃芩、黃連、黃柏、梔子為主。
發(fā)狂大便實,須用大黃、芒硝為主。
發(fā)渴,須用石膏、知母為主。
胸膈膨悶,須用桔梗,枳殼為主。
心下痞悶,須用枳實、黃連為主。
懊 ,須用梔子、豆豉為主。
虛煩,須用竹葉、石膏為主。
不眠,須用枳實、竹茹為主。
鼻干不得眠,須用葛根、芍藥為主。
發(fā)斑,須用玄參、升麻為主。
發(fā)黃,須用茵陳、桅子為主。
中寒陰癥,須用附子、干姜為主。
中暑,須用香薷、扁豆為主。
中濕,須用蒼術、白術為主。
瀉心火,須用黃連為主。
瀉肺火,須用黃芩為主。
瀉脾火,須用芍藥為主。
瀉胃火,須用石膏為主。
瀉肝火,須用柴胡為主。
瀉腎火,須用知母為主。
瀉膀胱火,須用黃柏為主。
瀉小腸火,須用木通為主。
瀉屈曲之火,須用桅子為主。
瀉無根火,須用玄參為主。
內傷元氣,須用黃 、人參、甘草為主。
脾胃虛弱,須用白術、山藥為主。
消食積,須用麥芽、神曲為主。
消肉積,須用山楂、草果為主。
消酒積,須用黃連、干葛、烏梅為主。
消冷積,須用巴豆為主。
消熱積,須用大黃為主。
六郁,須用蒼術、香附為主。
結痰,須用栝蔞、貝母、枳實為主。
濕痰,須用半夏、茯苓為主。
風痰,須用白附子、南星為主。
痰在四肢經絡,須用竹瀝、姜汁為主。
痰在兩脅,須用白芥子為主。
老痰,須用海石為主。
肺寒咳嗽,須用麻黃、杏仁為主。
肺熱咳嗽,須用黃芩、桑白皮為主。
咳嗽日久,須用款冬花、五味子為主。
氣喘,須用蘇子、桑白皮為主。
瘧疾,新者宜截,須用常山為主。
瘧疾久者宜補,須用白豆蔻為主。
痢疾初起者宜下,須用大黃為主。
痢屬熱積氣滯,須用黃連、枳殼為主。
里急后重者,須用木香、檳榔為主。
久痢白者屬氣虛,須用白術、茯苓為主。
久痢赤者屬血虛,須用當歸、川芎為主。
泄瀉須用白術、茯苓為主。
水瀉須用滑石為主。
久瀉須用訶子、肉豆蔻為主(或柴胡、升麻,升提下陷之氣,其瀉自止)。
霍亂,須用藿香、半夏為主。
嘔吐,須用姜汁、半夏為主。
咳逆,須用柿蒂為主。
吞酸,須蒼術、神曲為主。
嘈雜,須用姜炒黃連、炒桅子為主。
順氣須用烏藥、香附為主。
痞滿,須用枳實、黃連為主。
脹滿,須用大腹皮、濃樸為主。
水腫,須用豬芩、澤瀉為主。
寬中須用砂仁、枳殼為主。
積聚,須用三棱、莪術為主。
積在左是死血,須用桃仁散結為主積。
在右是食積,須用香附、枳實為主。
積在中是痰飲,須用半夏為主。
黃膽,須用茵陳為主。
補陽須用黃、附子為主。
補陰須用當歸、熟地為主。
補氣須用黃 、人參為主。
補血須用當歸、生地為主。
破瘀血須用歸尾、桃仁為主。
提氣須用升麻、桔梗為主。
癆熱痰嗽聲嘶,須用竹瀝、童便為主。
暴吐血,須用大黃、桃仁為主。
久吐血,須用當歸、川芎為主。
衄血,須用枯黃芩、芍藥為主。
止血須用京墨、韭汁為主。
溺血,須用梔子、木通為主。
虛汗,須用黃、白術為主。
眩暈,須用川芎、天麻為主。
麻者是氣虛,須用黃芪 、人參為主。
木者是濕痰死血,須用蒼術、半夏、桃仁為主。
癲屬心,須用當歸為主。
狂屬肝,須用黃連為主。
癇癥,須用南星、半夏為主。
健忘,須用遠志、石菖蒲為主。
怔忡驚悸,須用茯神、遠志為主。
虛煩,須用竹茹為主。
不寐,須用酸棗仁為主。
頭左痛,須用芎、歸為主。
頭右痛,須用參、為主。
頭風痛,須用 本、白芷為主。
諸頭痛,須用蔓荊子為主。
烏須黑發(fā),須用何首烏為主。
耳鳴,須用當歸、龍薈為主。
鼻中生瘡,須用黃芩為主。
鼻塞聲重,須用防風、荊芥為主。
鼻淵,須用辛夷仁為主。
口舌生瘡,須用黃連為主。
牙痛,須用石膏、升麻為主。
眼腫,須用大黃、荊芥為主。
眼中云翳,須用白豆蔻為主。
翳瘴,須用蒺藜、木賊為主。
內瘴昏暗,須用熟地黃為主。
肺癰肺痿,須用薏苡仁為主。
咽喉腫痛,須用桔梗、甘草為主。
結核瘰 ,須用夏枯草為主。
心胃痛,須用炒桅子為主。
腹痛,須用芍藥、甘草為主。
腹冷痛,須用吳茱萸、良姜為主。
止諸痛,須用乳香、沒藥為主。
腰痛,須用杜仲,故紙為主。
脅痛,須用白芥子、青皮為主。
手臂痛,須用薄桂、羌活為主。
疝氣,須用小茴香、川楝子為主。
香港腳濕熱,須用蒼術、黃柏為主。
下元虛弱,須用牛膝、木瓜為主。
痿 ,須用參、 為主。
肢節(jié)痛,須用羌活為主。
半身不遂,須用何首烏、川、草烏為主。
諸痛在上者屬風,須用羌活、桔梗、桂枝、威靈仙為主。
在下者屬濕,須用牛膝、木通、防己、黃柏為主。
消渴,須用天花粉為主。
生津液須用人參、五味子、麥門冬為主。
赤白痢,須用茯苓為主。
遺精,須用龍骨、牡蠣為主。
小便閉,須用木通、車前子為主。
大便閉,須用大黃、芒硝為主。
便血,須用槐花、地榆為主。
痔瘡,須用黃連、槐角為主。
脫肛,須用升麻、柴胡為主。
諸蟲,須用使君子、檳榔為主。
婦人諸病,須用香附為主。
婦人腹痛,須用吳茱萸、香附為主。
婦人經閉,須用桃仁、紅花為主。
婦人血崩,須用炒蒲黃為主。
婦人帶下,須用炒干姜為主。
婦人安胎,須用條芩、白術為主。
婦人產后虛熱,須用炒黑干姜為主。
婦人產后惡露不行,須用益母草為主。
婦人難產,須用芎、歸為主。
婦人催乳,須用白芷、貝母為主。
小兒疳積,須用蘆薈、蓬術為主。
小兒驚風,須用朱砂為主。
諸毒初起,須用艾火灸之為主。
發(fā)背,須用槐花為主。
癰疽,須用金銀花為主。
敗膿不去,須用白芷為主。
惡瘡,須用貝母為主。
疔瘡,須用白礬為主。
疳瘡,須用五倍子為主。
楊梅瘡,須用土茯苓為主。
瘡,須用輕粉、黃柏為主。
杖瘡跌傷,須用童便、好酒為主。
疥瘡,須用白礬、硫磺為主。
癜風,須用密陀僧為主。
諸瘡腫毒,須用連翹、牛蒡子為主。
破傷風,須用南星、防風為主。
湯燙火燒,須用白礬、大黃為主。
犬咬傷,須用杏仁、甘草為主。
癲狗咬傷,須用斑蝥為主。
蛇咬傷,須用白芷為主。
中諸毒,須用香油灌之為主。
中砒毒,須用豆豉、蚯蚓為主。
諸骨哽喉,須用,戌尨,涎頻服為主。

藥性精辟


1.天麻可平肝陽、息肝風,對各種病因的肝風內動、驚癇抽搐,無論寒熱虛實均可應用;


2.鉤藤清肝熱,平肝陽,息肝風;


3.石決明清肝明目要藥;


4.全蝎治療各種痙攣抽搐,外科長用藥;


5.羚羊角清肝熱,平肝陽,息肝風,為肝風內動,驚癇抽搐之要藥。


6.溫病三寶為至寶丹、紫雪丹、牛黃安宮丸。


7.麝香為醒神回蘇要藥,治療痹癥,無論寒熱痹均有效。


8.人參為補虛扶正要藥,治療虛勞內傷的第一要藥,肺脾氣虛證主藥;


9.益母草為婦科經產要藥;



11.西洋參為氣陰雙補藥,且能清火;


12.龍骨重鎮(zhèn)安神之要藥;


13.酸棗仁擅治心肝血虛的心煩失眠,不具有潤腸通便之功效。


14.黨參為脾肺氣虛證常用藥,氣血雙補藥。


15.山藥為平補脾肺腎的要藥,不僅能益氣養(yǎng)陰,且有收澀之性。


16.鹿茸為峻補元陽要藥;


17.菟絲子既補腎陰,又補腎陽,為陰陽雙補藥。



18.生姜為嘔家圣藥;干姜溫中,生姜發(fā)汗解表;


19.丁香為胃寒嘔吐要藥;


20.竹茹善治胃熱嘔吐。


21.柴胡為少陽證要藥;


22.川芎為婦科活血調經要藥,血中之氣藥,各種疼痛之要藥;


23.辛夷為鼻淵頭痛要藥;


24.橘皮為治痰要藥;


25.半夏為濕痰、寒痰要藥;


26.木香為行氣止痛要,濕熱痢疾,里急后重要藥;


27.香附為疏肝解郁,行氣止痛要藥;


28.天南星擅治老痰、頑痰;


29.白芥子善治皮里膜外之寒痰;


30.白附子善治面部風寒。


31.石膏為氣分高熱和肺熱實火要藥;


32.黃連為濕熱痢疾要藥;


33.龍膽草為肝經濕熱、實火要藥;


34.金銀花為治一切癰瘡腫毒陽證要藥;


35.連翹為瘡家圣藥。


36.蒲公英為乳癰要藥;


37.魚腥草為肺癰要藥;


38.桔梗擅“上行”,肺經引經藥;


39.紫苑,無論新久咳嗽皆可用,擅化痰;


40.款冬花,擅長止咳,治嗽要藥;


41.紅藤、敗醬草為腸癰要藥;


42.山豆根為咽喉腫痛要藥。


43.白頭翁為痢疾要藥;


44.土茯苓為梅毒要藥。


45.獨活為風寒濕痹要藥;


46.木瓜為吐瀉轉筋要藥;


47.厚樸為脹滿要藥;


48.茯苓為利水滲濕要藥;


49.茵陳蒿為黃疸要藥。


50.萆薢為膏淋要藥;


51.金錢草為石淋要藥;


52.海金沙為諸淋澀痛要藥;


53.大黃為積滯便秘要藥。


54.附子為回陽救逆亡陽證要藥;


55.肉桂為命門火衰,下元虛冷要藥。


56.麻黃為宣肺利尿要藥;


57.薤白為胸痹要藥;



58.山楂為油膩肉積要藥;


59.雞內金為消食運脾要藥。


60.地榆為水火燙傷要藥;


61.木瓜為頑痹筋脈拘攣要藥。


62.三七為傷科要藥,止血不留瘀,化瘀不傷正;


63.土蟲、自然銅、骨碎補為傷科要藥;


64.白芨為收斂止血要藥;


65.乳香傷科要藥,乳香偏于行氣,沒藥偏于行血;


66.元胡可行血中之氣滯,氣中血滯,專治一身上下諸痛;


67.五靈脂為血瘀諸痛要藥;


68.丹參為婦科要藥,活血化瘀要藥,胸痹要藥;



總結二


1. 麻黃:為發(fā)汗解表的要藥。為用于肺氣壅遏喘咳的要藥。


2. 白芷:為治療陽明頭痛的要藥。


3. 辛夷:為治療鼻淵的要藥。


4. 紫蘇:為治療風寒感冒的常用藥。


5. 生姜:入脾經,善溫中止嘔,為“嘔家圣藥”。


6. 荊芥:為發(fā)表散風通用藥。


7. 防風:為治風通用藥。


8. 細辛:為治感受風寒、風濕之多種痛證及鼻淵頭痛之要藥;為治寒飲伏肺之要藥。


9. 葛根:為治項背強痛之要藥。


10. 柴胡:為治療肝膽證的要藥。(為治療少陽證的要藥,為治療瘧疾寒熱的常用藥。)


11. 石膏:為治療氣分高熱和肺胃實火之要藥。(為清瀉肺胃二經氣分實熱的要藥。)


12. 夏枯草:為治肝陽眩暈,目珠夜痛及瘰疬腫結之要藥。


13. 黃連:為治療濕熱火郁之要藥;治療瀉痢的要藥。  


14. 知母:為清瀉肺胃二經氣分實熱的要藥。


15. 生地黃:為清熱、涼血、止血之要藥。


16. 金銀花:為治療一切內癰外癰的要藥。


17. 蒲公英:為治療乳癰的要藥。


18. 射干:為治療咽喉腫痛的常用藥。


19. 龍膽草:為治肝經濕熱實火之要藥。`


20. 連翹:為“瘡家圣藥”。


21. 大青葉:為治血熱毒盛所致諸證之要藥。


22. 魚腥草:為治療肺癰的要藥。


23. 白頭翁:為治療熱毒血痢之良藥。


24. 芒硝:為治療腸胃實熱內結,燥屎堅硬難下之要藥。


25. 大黃:為治療積滯便秘之要藥。


26. 威靈仙:為治療風寒濕痹肢體拘攣或麻木之要藥


27. 徐長卿:為治風痹或痹癥痛重之要藥。


28. 木瓜:為治療風濕痹證酸重拘急麻木及吐瀉轉筋常用藥。(為治療風濕痹痛、經脈拘急之要藥。)  


29. 桑寄生:為治肝腎虧虛胎動不安之要藥。  


30. 蒼術:為治濕阻中焦之要藥。


31. 厚樸:行氣、消積、除脹之要藥。(為消除脹滿之要藥。)


32. 砂仁:為治療寒濕中阻,脾胃氣滯之良藥;為治妊娠氣滯惡阻及胎動不安之佳品。:


33. 滑石:為治濕熱淋痛之良藥;為治暑濕諸證之佳品;為治濕瘡濕疹及痱毒之要藥。


34. 木通:為治濕熱淋痛及心火上炎或下移小腸之口舌生瘡、心煩尿赤之要藥;為治乳汁不下及熱痹之要藥。


35. 金錢草:為治砂淋、石淋之要藥;為治濕熱黃疸、肝膽結石之佳品。


36. 茵陳:為治濕熱黃疸之要藥。(為治療黃疸要藥。)


37. 附子:補火助陽、回陽救逆之要藥。(為“回陽救逆第一品藥”。)


38. 干姜:溫中散寒之要藥。(為溫暖中焦之主藥。)


39. 肉桂:為治療下元虛冷、虛陽上浮諸證之要藥;為治脾腎陽衰之佳品。(為治療命門火衰之要藥。)


40. 牡丹皮:為治療無汗骨蒸之要藥。


41. 獨活:為治療風濕痹痛的主藥。


42. 藿香:為芳香化濕濁要藥。


43. 茯苓:為利水消腫之要藥。


44. 陳皮:為治痰之要藥。


45. 木香:為行氣止痛之要藥;也為治療濕熱瀉痢里急后重之要藥。


46. 香附:為婦科調經之要藥。


47. 薤白:為治療胸痹之要藥。


48. 山楂:為消化油膩肉食積滯之要藥。


49. 吳茱萸:為治中寒肝逆或寒郁肝脈諸痛之要藥。(為治療肝寒氣滯諸痛之要藥;為治療脾腎陽虛,五更泄瀉之常用藥。)


50. 雞內金:為消食運脾之要藥。


51. 使君子:為治蛔蟲病之佳品;為治小兒疳積之要藥。


52. 大薊:為治血熱妄行之要藥。


53. 小薊:為治血熱妄行及瘡癰腫毒之要藥。


54. 地榆:為治血熱出血特別是下焦出血之佳品;為治療水火燙傷之要藥。


55. 三七:為治出血、瘀血諸證之要藥。(為傷科要藥。)


56. 川芎:為“血中之氣藥”。治療血瘀氣滯之要藥;能“上行頭目”也為治療頭疼要藥。


57. 郁金:活血行氣涼血之要藥。  


58. 虎杖:為治燙傷及毒蛇咬傷之要藥。  


59. 茜草:為婦科調經之要藥。


60. 白及:為收斂止血之要藥。


61. 艾葉:為婦科下焦虛寒或寒克胞宮之要藥;也為安胎要藥。


62. 丹參:為婦科調經常用藥。


63. 延胡索:能“行血中氣滯,氣中血滯,故專治一身上下諸痛”,為活血化瘀止痛之良藥。


64. 紅花:為活血化瘀、通經止痛之要藥;也是婦產血瘀病癥的常用藥;并為治療跌打損傷、瘀滯腫痛之要藥。


65. 牛膝:為治療經產病之要藥。-


66. 益母草:為治婦科經產病之要藥。  


67. 桃仁:為治療腸燥便秘、腸癰、肺癰之佳品。(為治療多種瘀血阻滯病癥的常用藥。)


68. 半夏:為治濕痰、寒痰之要藥。(為燥濕化痰、溫化寒痰之要藥。) `


69. 旋覆花:為治肺胃氣逆之要藥。


70. 瓜蔞:為治熱痰之胸痹之要藥。


71. 百部:為治療新久咳嗽之要藥。


72. 川貝母:為治療熱痰及燥痰咳嗽之常用藥。


73. 浙貝母:為治療肺熱咳嗽之常用藥。


74. 杏仁:為治療咳喘的要藥。  


75. 代赭石:為重鎮(zhèn)降逆要藥。


76. 石決明:為治肝陽上亢及目疾之要藥。


77. 羚羊角:為治心經熱盛神昏譫語之佳品。(為治療肝風內動,驚癇抽搐之要藥)。


78. 鉤藤:為清肝息風止痙之要藥。(為治療肝風內動,驚癇抽搐之常用藥。)


79. 天麻:為治肝陽眩暈之要藥。(為治療眩暈、頭痛之要藥。)


80. 麝香:為開竅醒神之良藥。(為醒神回蘇之要藥。)


81. 冰片:開竅回蘇之要藥。


82. 牛黃:為清熱解毒良藥。


83. 黃芪:為補中益氣要藥。


84. 白術:為補氣健脾要藥(“脾臟補氣健脾第一要藥”)。


85. 鹿茸:為溫腎壯陽、補督脈、益精血的要藥。


86. 人參:大補元氣,為救脫要藥(為拯危救脫的要藥;為補肺的要藥;為補脾的要藥)。


87. 山藥:為平補氣陰之佳品。


88. 杜仲:為治腎虛腰膝酸痛或筋骨無力之要藥;為治肝腎虧虛胎漏胎動之佳品。


89. 益智仁:為治脾寒瀉痛或多涎唾之要藥。


90. 蛤蚧:為治肺虛喘咳,腎虛作喘之要藥;為治腎陽不足、精血虧虛之佳品。


91. 當歸:婦科調經之要藥;內科補血之佳品(為補血之圣藥,婦科補血調經的要藥)。


92. 烏賊骨:為婦科之良藥。  


93. 熟地黃:為養(yǎng)血補虛之要藥;為補腎陰之要藥。


94. 阿膠:為補血要藥;為止血要藥。


95. 何首烏:不寒、不燥、不膩,為滋補良藥。五味子:為治療久咳虛喘之要藥。


96. 山茱萸:為平補陰陽之要藥;為固精止遺的要藥;為防止元氣虛脫之要藥。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