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的武藝如何?提及這個問題,很多人便會想起《三國演義》。因為在小說當中,馬超不僅有過與張飛、許褚惡戰(zhàn)的精彩情節(jié),更有關羽躍躍欲試,打算離開鎮(zhèn)守的荊州前往益州與馬超比武的故事。的確,在《三國演義》當中,馬超武藝超群,武藝與張飛不相上下,在小說當中可以列入武藝前十的高手行列。
不過,歷史上馬超的武藝真的如小說描述的那樣神勇無敵嗎?答案是否定的。在真實的歷史上,馬超并沒有與張飛、許褚交過手。他唯一的一次單挑對手,是一位名不見經(jīng)傳的人物。然而,就是面對這樣的一位小人物,馬超卻差點丟掉了性命。
馬超的這位對手名字叫做閻行。這個人物可謂名不見經(jīng)傳,就連陳壽在編纂《三國志》時都沒有提到這個人物。幸好南北朝裴松之在為《三國志》作注時,引用了《魏略》中的一段資料,這才使得后人對閻行這個人物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從而也知道了馬超的武藝。
據(jù)《魏略》記載,閻行“少有健名,始為小將,隨韓約”。這里提到的韓約,又名韓遂,是漢末西北地區(qū)的割據(jù)勢力頭目之一。當時,韓遂與西北地區(qū)另一股割據(jù)勢力——馬騰發(fā)生沖突,閻行奉命參戰(zhàn)。在戰(zhàn)斗中,閻行與馬超遭遇?!段郝浴肥沁@樣記載這場單挑的:“行嘗刺超,矛折,因以折矛撾超項,幾殺之?!?/p>
從這段記載來看,“幾殺”也就意味著閻行不僅大獲全勝,還差點要了馬超的命。這究竟是閻行的武藝太高,還是馬超的功夫不行呢?這一點讀者可以自行判斷。
除了與馬超的這場單挑之外,閻行還參與了獻帝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的潼關之戰(zhàn)。在戰(zhàn)事爆發(fā)前,閻行曾經(jīng)勸韓遂不要與曹操為敵,但遭到韓遂的拒絕。無奈之下,閻行只得隨韓遂參戰(zhàn)。潼關一役,韓遂、馬超被曹操擊潰,韓遂帶著閻行逃往金城。為了拉攏閻行,韓遂又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閻行。不過,閻行眼看韓遂大勢已去,最終選擇離開韓遂歸順曹操。曹操對閻行的歸順非常高興,將其封為列侯。這便是史料中閻行的所有事跡。
說到閻行與馬超的這次單挑,可謂是漢末三國時期為數(shù)不多的單挑場面。不少人受到《三國演義》等文藝作品的影響,以為在戰(zhàn)場上會經(jīng)常出現(xiàn)陣前斗將,率小股部隊沖陣等等的故事,下意識認為武將必然武力值為先,至于排兵布陣運籌帷幄那應當是文官謀臣的事情,其實這并非是歷史的真實。在漢末三國時期,除了閻行與馬超的這次單挑之外,僅有呂布對郭汜、孫策對太史慈、關羽對顏良這三次單挑而已。
不過,與其他的三次單挑相比,閻行的這次單挑恐怕是最不被人所熟知的一個。究其緣由,一則是這次單挑對整個戰(zhàn)局的影響不大。二來是閻行的名氣實在太小,無法與呂布、孫策和關羽相提并論。三是由于受到了《三國演義》的影響。在小說當中,馬超是作者極力塑造的正面形象。為了塑造這個人物,作者虛構了馬超惡戰(zhàn)許褚和張飛這樣的精彩情節(jié),將其列為小說中的絕頂高手之一。作者又豈能讓馬超敗在閻行這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人物身上,這豈不是給馬超形象抹黑嗎?因此,這個在歷史上曾經(jīng)差點殺掉馬超的猛將也只能被《三國演義》作者無情地忽略了。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