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鑒在畫學(xué)思想上,與王時敏一樣,受到董其昌的影響巨大。他曾說:“畫之有董、巨,如書之有鐘、王,舍此則為外道,惟元季大家正脈相傳,近代自文、沈、思翁以后,幾作廣陵散矣。獨大癡一派,吾婁煙客奉常深得三昧?!保ā度鞠汊之嫲稀罚┩蹊b的“仿古”觀念首先表現(xiàn)出來的是強調(diào)傳統(tǒng),強調(diào)“正脈”。而與王時敏“獨得大癡一派三昧”不同,他并不偏向于黃公望一家法門,而對南宗諸家皆有所側(cè)重,而且對北宗諸家也能兼取并蓄,“凡四朝名繪,見輒臨摹,務(wù)肖其神而后已”(張庚《國朝畫征錄》)。
對于王鑒的摹古功力,王時敏說:“廉州刻意摹古,所作卷軸,一樹一石,必與宋元諸名家血戰(zhàn),力厚功深,久而與之俱化。不但筆墨位置咄咄逼真,而取精去粗,秀逸高華,骎骎才殆將過之?!庇终f:“玄照骨帶煙霞,筆能扛鼎?!?br> 王鑒在“仿古”“摹古”的繪畫思想主導(dǎo)下,其作品具有濃厚的復(fù)古色彩,畫面自然缺少創(chuàng)新精神。這也是從董其昌、王時敏一脈相傳的通病。
此件《仿古山水冊》作于1668年,王鑒時年70歲。冊首,王時敏以隸書題寫“山水清音”。末尾有王鑒自題長跋:“余三十年前在虞山錢牧翁坐上得交馨之道兄,見其評論法書名畫及三代鼎彝如指掌列眉,不爽毫發(fā)。后余移居金閶,每得一古玩即邀之鑒賞,相與印證。時皆少壯,興致飛揚,今俱白頭落魄。余則貧病杜門,馨老則寄居蕭寺,兩人暮年失意,亦復(fù)相似。丁未冬盡,特迎之過婁度歲,盤桓匝月,相得甚歡。于其告歸,不禁黯結(jié),無以為贈,染就仿古十幀,案頭偶有《少陵集》,遂取其句中與境合者題之于左,恨乏畫中有詩,深愧古人也。但馨老不善步履,留此冊聊當(dāng)臥游可耳。戊申春二月婁東王鑒識?!?br> 十幅小畫,兼仿各家,面目雖各不相同,但其筆墨融會貫通,與古人毫無生澀、隔閡之感,可謂幅幅精妙??梢姷搅送砟辏麑湃说募挤ㄓ辛烁由羁痰睦斫?。
紙本墨筆、設(shè)色,共10頁,每頁縱25.7厘米,橫16.5厘米,現(xiàn)藏于美國大都會藝術(shù)博物館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