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二、何為寂而常照,照而常寂?
答:佛放光明,放的就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辜牛切闹姓嬲\清凈、平等正覺慈悲,心不起時是靜的。照,是起作用,對眾生以真誠心、清凈心、平等心、智慧心待人,待人稱照,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即雖然用這五種心待人,仍舊沒有一絲妄想分別執(zhí)著,這是照而常寂。與一切人事物交往,不受人事物的干擾,這就是常寂。至于什么是干擾呢?即在境緣中,對于順著自己心意的生起貪愛,不順自己心意的生起厭惡,如此對境著相就是干擾,是照而不寂。照而常寂,是指順自己心意的不生起貪愛的念頭,不順自己心意的也沒有瞋恚的念頭,面對境界心中平等沒有高下,這是常寂。
我們眼見色,是見性在照;耳聞聲,是聞性在照;鼻呼吸嗅氣,是鼻性在照;吃飯的時候舌嘗味,是舌性在照。照是起用,照而常寂是修行功夫,照的時候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自性了了分明,不起分別執(zhí)著妄想,這稱為常寂。寂與照是一體,寂是體,照是用;照是體,寂是用。那何謂體,何謂用呢?這其中也有區(qū)別,特別對初學佛的人,我們每天都在起作用,其實不論覺悟還是迷惑,迷人張開眼睛也是看,不過與覺悟的人看法不同,覺悟的人見了,不起妄想分別執(zhí)著;迷的人見了,起妄想分別執(zhí)著,迷與覺得差別在此。
如果真正修行用功,照的時候寂,寂寂里有照,這是真功夫。如果寂而不照,就落入斷滅;照而不寂,即妄想迷亂,這是圣人與我們的差別;圣人是活活潑潑,絲毫不紊亂。這要在日常生活中練習,譬如吃飯時,今天的菜色很好吃,多吃一點,這就已經亂了,是照而不寂;而如果是一個老修行者,天天苦修,見到這些菜肴,理都不理,動也不動,這是寂而不照。所以修學者由此處慢慢的體會,就能了解修行是在生活穿衣吃飯中用功,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隨緣是照,不變是寂,照而常寂就是不變隨緣,照而常寂就是隨緣不變,意思同一。依此知道如何用功,就能真得受用,真得自在,常生歡喜心。這歡喜心不從外得,而是自性本來歡喜。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