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在中醫(yī)學認為是顫證的范疇。顫證的特點就是頭部或者肢體搖擺抖動,不能自制,重者可見于頭部搖擺不定,肢體震顫不止,失去生活自理的能力。王肯堂《證治準繩·顫振》指出:“此病壯年鮮有,中年以后乃有之,老年尤多。夫老年陰血不足,少水不能制盛火,極為難治”。目前來說,針對帕金森病沒有完全根治的藥物,可以通過相關(guān)的西藥來控制癥狀,中醫(yī)在辨證的基礎(chǔ)上進行相關(guān)治療,效果相對較好。
1.風陽內(nèi)動
證候:肢體顫動粗大,程度較重,不能自制,眩暈耳鳴,面赤煩躁,易激動,心情緊張時顫動加重,伴有肢體麻木,口苦而干,語言遲緩不清,流涎,尿赤,大便干。舌質(zhì)紅,苔黃,脈弦滑。
代表方:天麻鉤藤飲合鎮(zhèn)肝熄風湯加減。
常用藥:天麻、鉤藤,石決明,代赭石、生龍骨、生牡蠣鎮(zhèn)肝熄風止顫;生地黃,白芍、玄參、龜板、天門冬育陰清熱,潛陽熄風;懷牛膝、杜仲、桑寄生滋補肝腎;黃芩、山梔清熱瀉火;夜交藤,茯神寧心安神。
2.痰熱風動
證候:頭搖不止,肢麻震顫,重則手不能持物,頭暈目眩,胸脘痞悶,口苦口黏,甚則口吐痰涎。舌體胖大,有齒痕,舌質(zhì)紅,舌苔黃膩,脈弦滑數(shù)。
代表方:導痰湯合羚角鉤藤湯加減。
常用藥:半夏、膽南星、竹茹、川貝母、黃芩清熱化痰;羚羊角、桑葉、鉤藤、菊花平肝熄風止顫;生地、生白芍、甘草育陰清熱,緩急止顫;橘紅,茯苓,枳實健脾理氣。
3.氣血虧虛
證候:頭搖肢顫,面色咣白,表情淡漠,神疲乏力,動則氣短心悸健忘,眩暈,納呆。舌體胖大,舌質(zhì)淡紅,舌苔薄白滑,脈沉濡無力或沉細弱。
代表方:人參養(yǎng)榮湯加減。
常用藥:熟地,當歸,白芍、人參、白術(shù),黃芪,茯苓,炙甘草健脾益氣養(yǎng)血;肉桂助陽,鼓舞氣血生長;天麻,鉤藤、珍珠母平肝熄風止顫;五味子、遠志養(yǎng)心安神。
4.髓海不足
證候:頭搖肢顫,持物不穩(wěn),腰膝酸軟,失眠心煩,頭暈癡傻。舌質(zhì)紅,舌苔薄白,或紅絳無苔,脈象細數(shù)。
代表方:龜鹿二仙膏合大定風珠加減。
常用藥:龜板、鱉甲、生牡蠣、鉤藤、雞子黃、阿膠育陰潛陽,平肝熄風;枸杞子、鹿角、熟地、生地、白芍、麥冬、麻仁補益肝腎,滋陰養(yǎng)血潤燥;人參、山藥、茯苓健脾益氣,化生氣血;五味子,甘草酸甘化陰以安神。
5.陽氣虛衰
證候:頭搖肢顫,筋脈拘攣,畏寒肢冷,四肢麻木,心悸懶言,動則氣短, 自汗,小便清長或自遺,大便溏。舌質(zhì)淡,舌苔薄白,脈沉遲無力。
代表方:地黃飲子加減。
常用藥:附子、肉桂、巴戟天補腎溫陽;山萸肉,熟地黃補腎填精;黨參、白術(shù)、生姜補氣健脾,祛痰除濕;白芍,甘草緩急止顫。
以上內(nèi)容僅供學習參考,請勿貿(mào)然自行試藥,如需治療,請咨詢專業(yè)中醫(yī)醫(yī)師。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