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爺,咱們先說說這玉石的材料吧。玩兒玉的都知道有這么一句話,叫“千樣瑪瑙萬樣玉”。說明這“玉”的種類實在太多了。但古玩收藏界玩兒玉器的,大都講究玩兒新疆的和田玉,最好的得說是和田料中的“羊脂玉”和“仔兒玉”,現(xiàn)如今還有沒有?有!但太少了,所以行里人都知道“一克羊脂百克金”哪,老實講在一般玉器收藏愛好者的手里很難見到,常聽人說從新疆出差回來,就得到了不少的和田玉,真是瞎掰!要是這么容易就得著了,它何至于比金子還貴重呢?五十年代初期,一只雞蛋可以換同樣大小的一塊和田玉仔兒料,可現(xiàn)如今,這么大的一塊“仔兒”,沒它個大十幾萬、幾十萬您都別想。
玉這玩意兒,出自昆侖山,但一出了和田似乎就不是“玉”了。所以您現(xiàn)在看到的所謂“玉石”,大都不是什么正經(jīng)和田料,有“岫巖玉”、“獨山玉”、“東北黃料”、“密玉”、“江蘇玉”、“京白玉”、“青海料”、“青田石”、“俄羅斯白玉”、“阿富汗白玉”、“巴基斯坦白玉”、“韓國白玉”,等等,說道實在是忒多了。至于還有用什么“英石”等礦物質(zhì)代替的,最次的得說是用玻璃或者樹脂合成出來的就更甭提了。從八輩祖宗那時候說起,玉的“替代品”就不下幾十種,不要說一般人,就是行家里手“眼神兒”稍差或略微的疏忽,就先得被“材料”給打了眼,您還別說做工與做舊了,這潭子水呀,實在是太深了!
通常玉器的造假分三類:一是材料假,根本就不是玉的材料。二是雕工造假,這里又分“老玉新工”、“新玉新工”和“假玉新工”。第三就是顏色作假了,這當然就是目前最常見和最“實用”的,因為所謂“一白遮百丑”哇,美人兒都是如此,何況“美玉”呢?當然,這個“白”不僅僅光指“玉石”的白顏色,需要什么年代的,咱就能往上邊招呼什么色兒。所以玉器造假的,往往是造“三代古玉”的假居多,因為此類玩意兒的真品幾乎都是出土的,傳世品極少見,所以只要能“證明”是出土的就好蒙人唄。
說起來以前老一輩的玉器行還是講點“誠信”的,是“瞞年代不瞞材料”,就是在老的或新的正兒八經(jīng)的和田白玉上雕新工、做舊然后賣大價錢。這些玩意兒要是放到了今天,它也算是“好東西”嘍!只可惜呀,眼前市場上的所謂玉器,大都是他娘的“四不像”或者叫做“十三不靠”。沖您這么看得起我,今天我也真就不瞞您了,我背來的這些“玉器”首先根本就不是玉,那上邊的“舊”,都是“裱”出來的。所以呀,今天咱在這兒就簡單地說說這“裱工”——玉器的“做舊”吧。
常見的玉器“做舊”也叫“人工染色法”,約摸有十多種招術(shù)。大抵都是圍著玉器被埋入地下生成的被地下水、土、銹等給腐蝕出來的“沁”上邊轉(zhuǎn)悠。其實說起真正的“沁”來,那是玉器的一種瑕疵,一種缺陷,就跟挺漂亮的大姑娘那白凈的臉蛋兒上長了幾顆麻子或者起了各種顏色的斑塊兒一樣。這本該是被妝飾或者掩蓋的,玉——講究的就是個白璧無瑕嘛。然而這個“沁”的確又是被地下的水、土、銹等給腐蝕出來的,更是今天的好古玉者鑒別玉器新舊、真?zhèn)蔚淖钪匾囊罁?jù)之一。因此說來,今天的人們懂不懂玉料先另論,可對“沁”這個字兒卻“了如指掌”了,于是“沁”這種原本玉器身上的瑕疵,在今天就被人用來證明是“出土古玉”的“依據(jù)”。
(編輯:xiaoting)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