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嶺小吃之春夏秋冬
說到溫嶺小吃,我不禁咽了咽口水。每個季節(jié),都有那么一種我必吃的溫嶺小吃。接下來,且讓清明團(tuán)子帶你去感受春的溫情;讓山粉水圓帶你去領(lǐng)略夏的熱情;讓桐樹葉包帶你去閱讀秋的多情;讓美味泡蝦帶你去觸碰冬的風(fēng)情。
林珠文
春
清明團(tuán)子香噴噴
清明團(tuán)子,又叫“清明饃饃”、“清明蒿子粑”,在溫嶺本地被稱為“青團(tuán)”、“青葉”,是我國中東部清明節(jié)前后的一種特有美食。清明團(tuán)子是用一種名叫“漿麥草(艾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后擠壓出汁,或者煮成湯去料后同風(fēng)干后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揉和,再做成團(tuán)子,放入蒸籠蒸熟。團(tuán)子分甜餡和咸餡,甜團(tuán)子的餡一般是豆沙餡,在包餡時,可另放入一小塊糖豬油; 咸團(tuán)子的餡通常用肉沫、炒米面、豆腐干、胡蘿卜、筍之類的。清明團(tuán)子綠油油的,看起來,仿似一塊半圓形的綠寶石,聞起來清香撲鼻、勾人食欲,吃起來甜而不膩,肥而不腴。
我比較愛吃咸餡的,特別是媽媽做的。要是趕上做團(tuán)子的時候我在家,我就給媽媽打打下手,洗洗菜、加加水什么的,偶爾也學(xué)著做一個,我做的那個總是特別好認(rèn),最丑的那個肯定是了。
夏
愛她,就帶她去吃“山粉水圓”
山粉糊,俗稱山粉水圓,又叫又稱糊糟羹、粉菜羹、綹糟羹,是民間普遍食用的風(fēng)味食品。它以薯粉或藕粉為主料調(diào)制而成,分咸、甜兩種:咸羹多以肉丁、冬筍丁、年糕丁、豆腐干丁、香菇絲、蟶肉、牡蠣肉、蝦皮、川豆瓣、等為佐料,多料美味;甜糟羹則以紅棗、葡萄干、桂圓肉、桔餅、蓮子、冬筍、紅蘿卜、花生仁、白(紅)糖為佐料,香甜可口,冷藏后風(fēng)味更佳。當(dāng)年我的表姐夫就是用一碗山粉水圓虜獲了表姐的心,聽他們說是夏日的某天,他們第一次約會,他說要去買冰山粉糊解暑,她扭扭捏捏說自己不能吃冰,細(xì)心的他一下就明白原來是“好朋友”駕到,于是他偷笑著走掉,回來的時候提著兩個碗,一碗冰的,一碗熱的。至此,表姐便覺得他是個體貼細(xì)心的人,也就死心塌地跟了他,都說抓住一個人的心,要先抓住她的胃,這個話還是有點道理的。
溫嶺還有一種特別的湯飲叫做桃漿羹,也很適合在夏天品用。桃漿是桃樹樹干上的裂口處的樹膠結(jié)晶體,放在清水里泡上一個晚上,讓它“漲”起來,然后洗干凈煮成湯,最后放入冰糖。此羹口感滑嫩,而且清涼去火、美容養(yǎng)顏,但桃漿性微寒,不可貪嘴多食。
秋
吃出秋天的味道,贊
桐樹葉包,又被稱為“發(fā)糕鼓”,據(jù)說它的發(fā)源地是塢根,在城南、溫西等地也是比較流行的一種地方美食。桐樹葉包,顧名思義,就是用桐樹葉包成的,樹葉一般是在秋天雨后上山采集。其做法大抵是:上等大米粉和發(fā)酵粉依照一定比例加水揉成粉團(tuán),再取適量粉團(tuán)沿著桐樹葉的主葉莖放在桐樹葉上,然后上蒸籠蒸熟即可。聽很多做過桐樹葉包的阿姨們說,大米粉、發(fā)酵粉、水三者的比例調(diào)配是很有學(xué)問的,火候的掌握也直接關(guān)系到“成品”的口感。
一個成功的桐樹葉包口感一流,香糯可口,輕輕一咬,滿口都是桐葉的清香,仿佛要將那一個秋天都吞入口中;而且長相也十分討喜,就像一塊潔白無瑕的美玉放在一個綠翡翠色的盤子中。
冬
天冷了,買個熱乎的暖暖手
我在小時候就很愛吃泡蝦,特別是大家伙兒去看戲,一邊吃泡蝦,一邊看戲,特別美。后來,漸漸地大了,再加上家里管著不讓吃油炸食品,也就很少去吃它了。倒是去外地上了大學(xué)之后,每年寒假回來都會叫上幾個朋友去重溫一下童年的樂趣,這東西也比較適合在天冷的時候吃,天熱的時候就略嫌油膩了點。
泡蝦其實不是蝦,它的主要原料是小麥粉,小麥粉和水?dāng)嚢璩沙砗隣睿脤S玫钠骶呷∵m量粉糊,往里加上調(diào)好的肉碎作餡,可以根據(jù)自己喜好再加幾顆鮮蝦仁、蔥花,味道會更鮮美,然后往沸油里一扔,待其面皮炸至金黃色,用漏勺撈起,略涼些便可以食用。泡蝦炸好后要趁熱吃,特別松脆,吧唧一口,濃郁的香味迅速自舌尖送達(dá)到你的五臟六腑,其味繞梁三日、回味無窮。
石塘的小吃記憶
童毓妍
如果要讓我單純的寫一個溫嶺小吃,說實話,對其了解并不深,所以也不知道應(yīng)該如何下手。對于溫嶺的小吃,只是有一個籠統(tǒng)的認(rèn)識。
去年5月份,去石塘轉(zhuǎn)了一圈,在同事的帶領(lǐng)下,不僅見到了傳說中的石頭屋,還吃到了以前沒有吃過的美食,至今回憶起來,其美味還是念念不忘。
在石塘,我們嘗到了各式各樣具有特色的石塘美食,很多在椒江是吃不到的,或者說吃不到最最正宗的。俗話說:“靠海吃海?!痹谑廉?dāng)然也不例外,也主要是以海鮮為主,但是海鮮不乏特色。鰻魚、海鮮羹、辣螺、香螺等各種海鮮,是在石塘吃到至今難忘的海鮮宴,可能與別的地方比起來,這里的海鮮更鮮,味道更好,喜歡吃海鮮的人有時間可以去嘗嘗。
除了海鮮之外,很多素食也極具有特色,比如說綠豆面、地瓜粉做的年糕。據(jù)同事介紹,這些是當(dāng)?shù)氐奶厣〕浴,F(xiàn)在一想,地瓜粉做的年糕我只在石塘吃過,在別的地方很少有看到;雖然綠豆面可以經(jīng)??匆姡怯X得味道卻總是覺得比不上在石塘吃的那一次。看來,要抽個時間去石塘解解饞了。
吧唧一口,你到底是餃子還是漢堡
王 慧
記得那時剛大二,網(wǎng)絡(luò)上開始流行“轉(zhuǎn)發(fā)”,在仰恩念書的老鄉(xiāng)們爭相轉(zhuǎn)發(fā)著那個有關(guān)于“嵌糕”的說說,“想吃就吃了我”的文字描述下面還附帶一張圖片。身為福建人的舍友看到,不解地問我那是不是餃子,我笑著問她可見過要用一只手才能握住的餃子,她搖搖頭,眼神里還帶有幾分好奇。
去了福建念書之后,我就再也沒吃過“大餃子”,有時候甚是想念,也只能默默地流流口水,想必在外求學(xué)、工作的溫嶺人都有這樣深刻的體會,不僅遠(yuǎn)的地方吃不到,就連臺州其他地區(qū)也是很少見的。所以,外地人來溫嶺,吃了“嵌糕”才能說是不虛此行。
“嵌糕”一般是被當(dāng)成早餐來享用的,就是在鮮蒸年糕中放入自己喜歡的菜肴,是家鄉(xiāng)人傳統(tǒng)的快餐,個人覺得和漢堡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比漢堡更為經(jīng)濟(jì)美味。嵌糕在溫嶺,相當(dāng)于漢堡在西方,便于攜帶,且可葷素搭配,營養(yǎng)健康。急著上班趕路的人只要用塑料袋把它一裝,邊走邊吃,既不怕上班遲到,又享用了美味營養(yǎng)的早餐。不倉促的,還可以在店里的方桌邊坐下,叫一碗豆腐腦或者綠豆面湯,和旁邊的顧客搭搭訕,慢慢享用,其樂無窮。
糕攤在溫嶺街頭十分常見,比較有名的有尚書坊、貪吃街的石板屋、文化橋、繁昌小區(qū)門前、五角場這些糕攤。糕攤一般都有一張長桌,桌上一字排開若干個盤子,分別盛著豆芽、土豆絲、酸菜、油條等餡料。賣糕人站在桌前,一手從棉褥下的糕團(tuán)中抓出一團(tuán)熱氣騰騰的白糕,然后像搓衣服一樣地在桌板上一揉、一攤,就做成了一個敞篷船外形的兜,類似于餃子皮狀,然后根據(jù)顧客的不同需要,把餡料排在兜里,喜歡在糕里加點肉的人們,就用筷子夾出一塊肉來放在砧板上,賣糕人一陣亂刀就砍成了肉末,再包進(jìn)糕里(當(dāng)然,加肉是要另外付錢的),然后像包餃子一樣地把底部和兩邊“密封”,再用湯匙勻點湯在糕里,使糕吃起來更可口鮮美,這樣,一筒美味的嵌糕就完成了。
回到了溫嶺之后,只要早上不趕時間,我就會去糕攤買“嵌糕”當(dāng)早餐,想到那時在外地時對它的思念之苦,便吃得心里愈加美滋滋。
第四站——溫嶺小吃
一提到溫嶺,可能更多的人想到的就是海鮮,很多人還會特意趕在休息的時候去溫嶺吃一頓海鮮大餐。其實除了海鮮之外,也有很多其他的當(dāng)?shù)靥厣朗澈苁軞g迎。本期,臺州生活新地圖第四站為大家推出了溫嶺的小吃,方便大家對溫嶺的美食有更多的了解。
童毓妍/整理
主食類
咸山粉糊、炒豆面、炒糯米飯
箬山的一棕二面三圓四羹五花色頗有名:肉棕、綠豆面、素面、肉圓、魚圓、山粉圓、鰻魚羹、蟶羹、鯧魚羹、肉羹、糖閨、番薯鼓、山粉夾。而在箬山,逢年過節(jié)、遇到喜事辦酒席的時候,炒豆面都是“頭碗菜”。據(jù)了解,請來辦酒席的廚師如果炒豆面炒得不好,別的菜做得再好也同樣不會得到稱贊,箬山的婦女,即使別的菜燒得不好,但炒豆面都會炒得很好。
豆面俗稱山東面、綠豆面,但是它既不是以綠豆做的原料,也不是產(chǎn)在山東,是以番薯粉(俗稱山粉)做成的,香氣撲鼻。箬山人在炒豆面前,一定要選一口大鍋,先在大鍋里放入一定量的半瘦半肥的肉,等熬出油,然后放下調(diào)料,接著陸續(xù)放入蝦干(或蝦米)、鰻干、魚面、香菇、肉絲、白菜等配料翻炒。在翻炒過程中,手不能停,火一定要猛,不時在鍋中放入特制的調(diào)料,還要注意豆面不能炒焦,由始至終鍋里不放一滴水,炒好的豆面就軟糯可口了,整條街都聞得到香味。
箬山的山粉糊是咸的,有別于其它地方甜而稀的山粉糊。制作山粉糊先要把蘿卜、菜頭、芹菜、豬肉、鰻干、墨魚干、豆腐干等都切成方塊小丁與豆子或花生仁一起下鍋炒好,調(diào)好味,加水燒熟,再把事先用水調(diào)好的稀薄山粉慢慢倒入鍋內(nèi),一面倒入山粉,一面不斷攪拌,防止鍋底的山粉燒焦,直至燒熟。當(dāng)?shù)厝诉€流傳一個玩笑,有戶人家在攪拌山粉糊時,因為太用力,將鍋底都攪塌了,可見大家對吃有多認(rèn)真了。箬山人制作山粉糊一次數(shù)量都比較多,一家老小吃后,余下的就放在盆里,冷卻后倒出放在籃里晾著,過一段時間后,切成片狀,用油煎起來吃,味道更佳。
炒糯米飯在做之前,先要將糯米用清水浸上一個晚上,這樣炒起來就更加容易熟,入味也更快。在鍋里倒入油,最好是用肥豬肉熬出來的油,那樣炒的飯會更香。再倒入精肉,煸炒一會,澆一點料酒,再倒入豆腐干絲、香菇絲、蘿卜絲,炒至半熟,在上面扣入浸好的糯米,在邊緣澆入適量的開水,蓋上鍋蓋煮,煮到糯米從白色變?yōu)槿馍珪r,用鍋鏟在糯米那一層翻鏟一下,使糯米均勻受熱、煮到感覺糯米七成熟開始和佐料翻炒,最后加入蝦米、芹菜段、雞蛋絲翻炒至熟。
糕點類
硬糕、漾糕、光餅
神童門硬糕以“硬、香、脆、甜”聞名。選用上好的糯米浸水,炒后打成粉。再將菜葉切碎拌于米粉中。吸去炒米粉“火氣”,篩去菜葉,在米粉中拌上白糖,加入當(dāng)歸、山楂等中藥,做成長方形糕。然后粘上芝麻、花生,炊熟后以白炭火烘干。雖然工藝比較復(fù)雜,但是它的美味,可不是一般的小吃能比的。
漾糕大米粉制,2寸見方,上下兩片薄餅,中嵌糖餡。用來饋贈親友時加蓋紅印,以取吉祥之義。
光餅,俗你“肚臍餅”,傳為明代戚繼光抗倭士兵所帶干糧,故又稱“光餅”。這個扁圓形小麥餅,爐烘胖發(fā),半脆半軟,味道可口又便于保存,是很多溫嶺人的最愛。
魚鮮類
新河鯔魚、潘郎鱔面、長嶼黃魚
“新河鯔魚石粘蛇,長嶼黃魚豆子芽”,溫嶺“四大名菜”素來為溫嶺的美食家津津樂道,其中長嶼黃魚,選用的是三斤以上的野生黃魚,縱便是魚價低至三四百元時,算起來一盆黃魚價也要上千元,但是慕名而來的食客還是如過江之鯽,到長嶼硐天游玩的游客,不少人就是沖著長嶼黃魚來的,其美味的誘惑力可見一斑。改編溫嶺鄉(xiāng)賢南宋徐似道竹隱先生的一句名詩“不看硐天辜負(fù)目,不食黃魚辜負(fù)腹”。
用一不銹鋼勺,舀滿滿一勺豬油到鍋里,將不銹鋼勺在鍋底滑轉(zhuǎn)幾轉(zhuǎn),這個手法叫“滑鍋”。隨后放入生姜、鮮大蒜葉、蒜瓣、洋蔥等佐料和調(diào)料,再倒入黃魚塊翻炒幾下,澆上老酒,緊接著將適量熱開水倒入鍋中,猛火燒五六分鐘,加上味精,一盆正宗的“長嶼家燒黃魚”就可上桌了。家燒黃魚湯濃色黃,鮮咸適口,香濃味淳,配以軟軟乎乎的年糕,令人回味無窮。新河鯔魚以當(dāng)?shù)叵痰粎R處所產(chǎn)鯔魚為原料,加火腿、香菇、筍片和蔥、姜、蒜等入鍋清燉,保持其原汁原味,肉質(zhì)豐腴,細(xì)嫩鮮美,湯汁清淡,十分可口。
潘郎鱔面選用粗壯的鮮活黃鱔煮熟切絲,然后猛火燒熱色拉油,以蔥、姜、蒜爆炒鱔絲,加干豆面及各色佐料翻炒,加水燒湯,油潤清香,味道非常不錯。
石塘豆面碎,常相憶
郎曉寒
三年前的國慶,去了漁村小敘的拍攝地——石塘。曾記那邊有沿街一排開的綠豆面館子,那次,在清晨的路上,我系著披肩,去找散著騰騰氣息的門店。那時驚現(xiàn)一個小伙子,露出白白的牙齒,笑著招呼:客官,小蔥蝦皮綠豆面碎,來嘗嘗嘞。一個明媚的笑,竟讓我許久不晴的心情驀然風(fēng)日晴和。當(dāng)然,小館子的面碎和服務(wù)是我常常念想此地的原因。
年前的五一,法定節(jié)假日。厭倦著辦公區(qū)的電腦屏幕和文件夾的眼睛,對草長平湖、夕陽簫鼓的美景期盼許久。終于,一張車票和一個背包,帶著一份心情,我縱身前往。沿途風(fēng)景格外亮麗,難以抵擋其絢爛。忍不住擦拭雙眼。短途寂寞,靠在車上的位置,迫不及待地發(fā)手機(jī)短信給友說:我來了。
后來,地方?jīng)]變,只是館子早已易名。這里沒有“店小二”的調(diào)侃了,旅人來來往往,擁擠不堪。心情落敗得一塌糊涂,忍不住嘆息:誰能抵擋光陰的涼意?之后,在友的陪同下,索性失了心情找旅店。是不是如同書上所講:當(dāng)心里入住了一份情愫,此后的日子里,便不得安生?那晚,店家樓下晾出許多桿子,上面掛滿了做好的綠豆面,此時心里大喜。次日的早餐,便見著店家早早做好的豆面碎湯,油條段成了湯中的點綴。我大贊:有股母親做湯的味道,好久未嘗過了。店家大笑:這邊沒哪家面館出名到足以介紹給別人,但是自家的面碎還是地道的。
終是沒失望,這邊有很多的街,縱橫交錯,很多家賣面碎的館子在招攬顧客,但是由于你的不經(jīng)意,走入一個地方,卻足以讓你回味良久。好特色好風(fēng)景可能藏匿在不顯眼的地方,你沒探究過,可能錯過的不僅是一道風(fēng)景,而是你走走停停時寄予的情感。石塘豆面碎,觸動我最深的情感,便是心境的回歸。
我愿天天惦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