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jīng)10年,一座占地近兩個標準足球場面積大的、深度達二十余米的大型古墓終于被挖掘出來了。
可令人心寒的是,這座古墓里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有247個盜洞。最早的盜洞可追溯到漢代,一直到唐宋及明清時期。可見,自古以來我國的盜墓現(xiàn)象就十分猖獗。
秦公一號大墓
慶幸的是,雖說大件青銅器都被盜走了,但出土珍貴文物達到3500多件。然而這只是極少數(shù)個例,歷史上很多的古墓都被盜得所剩無幾了。
盡管我們聽過各種高超的防盜墓技術,但這也很難阻止盜墓的發(fā)生。畢竟古人們要對抗不斷更新迭代的盜墓技術,實在是太難了。
當然凡事也有例外,就有這么一座古墓直接拉了80位盜墓者來進行陪葬。
2010年,湖北襄陽郊區(qū)一次工地施工爆破中,意外炸出一座千年古墓??脊艑W家們火速前往現(xiàn)場進行搶救式挖掘,并初步判斷其是五代時期的帝王陵墓。經(jīng)過仔細勘察后發(fā)現(xiàn),考古學家居然在陵墓入口發(fā)現(xiàn)了超過兩百個盜洞,它們來自各朝各代。
這令大家感到痛惜又辛酸,心想應該挖不出什么寶貝了。可接下來,他們竟然從各個盜洞中,陸續(xù)挖出了80多具尸骸。令人吃驚的是,根據(jù)衣物及所佩戴的東西來看,這些尸骸的身份都是盜墓賊。那么,是怎樣的機關,能讓80位盜墓者都命喪在這座古墓里呢?
原來這個墓室唯一入口的前面,有一個方圓五丈的大坑,這些坑道的沙土都是特殊處理,流動性大的沙子。沒錯,這些盜墓者遇到的是正是會吃人的積沙墓。自古以來,它是最令人害怕和頭疼的墓冢類型。而且它的出現(xiàn)時間很早,不會晚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
建造時,設計者會開挖十余米深以上、面積達數(shù)十乃至數(shù)百平方米的地下空間。確定好棺槨的方位、朝向后,他們往回填的是干燥的細沙,而非泥土。
當古代的盜墓者開始挖的時候,沙子就會不斷流淌下來,難以形成盜洞。就算是挖出了盜洞,盜墓者也容易被流淌下來的沙子直接活埋。這也是為什么那些貪婪的盜墓者會在這里里面,使這座古墓變成了千古兇墓。
后來考古學家花了近三年才挖掘出這座古墓。而這個沒有被破壞的墓穴,出土了大量文物文獻,有利于我們研究五代時期的歷史。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積沙墓都能逃過盜墓者的洗劫。
1950 年,考古學家就在河南輝縣發(fā)現(xiàn)了一座戰(zhàn)國時期的高規(guī)格墓葬。經(jīng)辨認,這極有可能也是一座積沙墓。因為墓內(nèi)在槨室兩側(cè)和鄰近墓道的地方都以大石砌墻,墻內(nèi)則填滿了細沙。
不同的是,積沙并沒有能保住這座古墓。盜墓者在沒有觸發(fā)積沙的情況下,將墓內(nèi)的大部分隨葬品都盜走了,并嚴重破壞了該墓室。
積沙墓
除了積沙墓外,古人們常用的防盜墓技術還有在墳墓中的箭頭、利劍、鐵刺等涂上劇毒物質(zhì),甚至還有人直接讓毒藥涂抹在尸體或者殉葬品上,造成可怕的“尸毒”。
又或者是設置了機弩、伏火、毒煙等暗器,以此來抵抗盜墓者。可伴隨著歲月的流逝,這些機械制造大多容易生銹失靈,并不能奏效。
當然最好的方法就是讓盜墓者無法進入墓中,于是他們有的會大動干戈地設置疑冢、虛冢,以此來隱藏墓地的位置;還有會建立石槨鐵壁用來進行加固等等;
正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這些方法似乎并不能擋住盜墓者的腳步,反倒使他們不斷發(fā)展和改進盜墓技術,令人唏噓不已。
從某種意義上說,盜墓也算是一種社會文化現(xiàn)象。古人視死如視生的信仰導致了厚葬,厚葬又衍生出了不計其數(shù)的盜墓者。據(jù)史料記載,早在2770多年前的西周時期,就有人從古墓中挖出玉石印章,也許正是這個不起眼的事件開啟了盜墓的先河。
湖南長沙一帶的盜墓者,又稱為“土夫子”。它的本意是指挖取黃泥來賣的體力勞動者,后因為不斷挖到寶物而逐漸轉(zhuǎn)變成了盜墓賊。
一直以來,最傳統(tǒng)的盜墓方法是盜墓時挖的盜洞長寬大小以容納兩個畚箕為限,然后筆直向下。
當挖到一人高的深度,就在盜洞的兩壁挖兩個馬蹄形的足穴來踏足,雙手將洞內(nèi)裝土的畚箕舉上來。而再向下挖時,就采用搭人梯的方式。
那么,盜洞究竟要挖多深呢?這得看視墓地的深淺來決定。通常來說,盜墓者還會另外打一個比墓要深的盜洞,目的是方面處理打盜洞打出來的土。
是不是盜洞挖好了,就能直接進入墓室盜取財物了呢?當然不是,有經(jīng)驗的盜墓者往往會狗帶路,避免被墓中的暗器所傷。這也是為什么說前面墓主人生前千方百計設置的暗器可能并沒有用。偶爾那些新手才會讓自己受傷,甚至落得死亡的悲慘結局。
類似地,有經(jīng)驗的盜墓者盜取寶物的成功率也比較高。如果棺槨保存尚好,他們用斧子砍,鏟子鑿,甚至爬進棺室去摸文物。
摸文物時,盜墓者一般從死者頭上摸起,最后到腳。由于古代用玉器堵塞七竅的習慣,因此盜墓者對死者的七竅也不會放過。
如果棺槨已經(jīng)腐壞,盜墓還用竹簽子在泥土里探查,不放過任何細小的財物。這樣看來,墓主人對盜墓者實在是無可奈何,只能任由他們偷盜了。
可從長期的考古發(fā)掘來看,我們不是會發(fā)現(xiàn)不少死在盜洞里的盜墓人。他們其實并不是被古人設置的防盜機關擊斃,可能死于工作失誤等。比如通風不善造成的缺氧,或者是盜洞挖得不好,導致塌方等。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遇人不淑,慘遭同伴毒手。盜墓一般都是團伙作案的,至少三人一起。這樣一個人挖洞,一個人清土,有時還有一個人望風,頂多是干累了就互相換換工。
在技術相對不發(fā)達的時代,洞下的人把活干完將財物都傳上去了,然后就會拍拍巴掌或拉拉繩子,示意洞口的人把他拉上去。試想一下,洞口的人要是動了貪念,當洞下人快上來時猛一松繩子,洞下的人就會重新跌下去。
此時,洞口的人又趕緊把提上來的坑土向洞下灌埋,下面的人就會必死無疑。因此,過去盜墓團隊講究世代傳承,不輕易與外人一同盜墓。
不過伴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如今的盜墓者所使用的方法、技術、工具就更趨集團化、智能化和現(xiàn)代化。
他們探測墓穴的地點會用到軍羅盤、紅外線探測儀;開挖用雷管、炸藥、電鋸;運輸盜取的寶物時會用汽車、摩托車、裝有全球定位系統(tǒng)的移動電話,因而盜掘的速度更快,但對文物的破壞性自然也更大了。此外,現(xiàn)代盜墓者用到的工具還超乎了人類的想象。
比如南京一處古墓被盜,趕到現(xiàn)場的考古人員差點驚掉了下巴。這座古墓被盜面積約有100多平方米,深約10米。經(jīng)過堪測:這群盜墓者的工具居然是挖掘機。這處古墓的墓主人估計想撬開棺材板來教訓他們。
如今那些古墓的主人最害怕的是,那些昔日曾參與過考古作業(yè)者的新“盜墓者”。很多時候考古隊發(fā)掘時,都會使用當?shù)氐拿窆?,并教他們使用鉆探、發(fā)掘技術。頗為諷刺的是,他們中有些人在掌握了技術后,會忍不住利益的誘惑而鋌而走險,干上盜墓的不法勾當。
很多人會誤以為考古和盜墓就是有沒有持有官方牌照的差別,但他們的過程、目的都是各有不同的。更重要的是,我國目前的考古工作很少會主動發(fā)掘墓葬,主要是進行搶救性勘探和發(fā)掘,尤其是在工程施工前。這是能給墓葬最大程度的保護。
比如當初西安修地鐵時,就網(wǎng)友們還特地編了段子:“全市皆墳土,西安修地鐵,最忙的卻是文物局?!贝送?,他們還時常跟在盜墓者的背后,幫他們收拾爛攤子。
雖說那些千年古墓要對付先進的盜墓技術實在很難,但現(xiàn)代法律會給予盜墓者嚴厲的懲戒。正所謂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現(xiàn)實中的盜墓者總是有落網(wǎng)的那一天。
那些不幸被盜的墓主人,也會不斷有人為他們討回公道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