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5000年的歷史長河之中,許多的王朝你方唱罷我登場,但要說最傳奇的時代,想必很多人都會選擇是明朝。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期間,整個國家涌現(xiàn)出了無數(shù)的人才。
正是在這些無雙國士的助力之下,他才得以最終戰(zhàn)勝了一眾競爭者,登上了無上的皇位,而在這些諸多的人才之中,青田居士劉伯溫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01 神機妙算的劉伯溫
劉伯溫自幼熟讀四書五經(jīng)、天文地理,曾在元朝當過官,但因執(zhí)政理念與腐朽的元廷不和而辭官回鄉(xiāng)。多年后,朱元璋大軍打到了浙江一帶,聽聞劉伯溫的大名后,便將其請到了自己的陣營當軍師。作為朱元璋智囊團中的一員,在朱皇帝驅(qū)逐韃虜恢復中華過程中,劉伯溫幾乎參與了他所有的政策和決議。起義的中期,朱元璋的勢力是最弱的,面對張士誠和陳友諒的步步緊逼,陷入了極其被動的局面之中。稍有不慎苦心經(jīng)營的勢力就將毀于一旦,帳下的將領(lǐng)們也是意見不一,終日吵得不可開交。有的人認為,陳友諒勢力最大應(yīng)該先假意臣服,等到他日有實力了再與陳友諒分個高下。也有人認為,當時是三方相爭,應(yīng)該集中全部力量集中攻打張士誠,然后再積聚力量等待與陳友諒的決戰(zhàn)。各方勢力都有自己不可反駁的道理,朱元璋也陷入了兩難之中,一時間也拿不出主意。看著朱元璋的為難,劉伯溫卻提出了一條與所有人都不同的建議,他認為張士誠此人是個陰險之人,而陳友諒則是比較能夠明朗局勢的。如果攻打張士誠,陳友諒一定會派兵前來幫助張士誠,到時候我們腹背受敵一定會失敗。但是如果先攻打陳友諒,張士誠這等小人一定想的是,讓朱、陳兩家鷸蚌相爭他來漁翁德利,不會出兵幫助陳友諒。打敗了陳友諒之后,朱元璋一方就能騰出手來,集中力量收拾掉張士誠。當時的局勢哪怕是個普通人也看得出來,他們?nèi)酥?,陳友諒的實力是最強的?/span>以弱攻強無異于以卵擊石,劉伯溫的這個策略至少從紙面實力來看是非?;奶频?,但就是這么荒唐的一條建議,居然得到了朱元璋的大力贊賞。很多時候真正的戰(zhàn)爭并不能單獨以紙面實力為依據(jù),與陳友諒的決戰(zhàn)之中,劉伯溫還為朱元璋制定了許多的詳細作戰(zhàn)方針,在后來的戰(zhàn)爭中無一例外的都獲得了勝利。總的來說,自劉伯溫歸順朱元璋后,但凡有決策朱元璋都會與他商量,無法拿定主意的事更是直接就交給劉伯溫來決斷,劉伯溫也從未辜負過朱元璋的厚愛,凡是他的謀劃無一例外都取得了預想的效果。朱元璋曾經(jīng)不止一次地說過:“劉伯溫的才智不遜色于歷史中那些絕頂聰明的謀臣,他就是我的張良張子房?!比欢褪沁@么高評價的一位謀臣,卻只是被封了一個伯爵。明朝建立之后論功行賞,劉伯溫被朱元璋封為誠意伯,由此也能看出朱元璋對功臣的猜忌之心。古時候皇權(quán)和相權(quán)之間,一直以來都是比較微妙的,皇帝雖然是萬人之上、整個國家的掌控者,但很多時候?qū)崣?quán)還是在百官手里。雙方之間權(quán)力的平衡是一件非常有學問的事,朱元璋剛剛承繼大統(tǒng)后,朝中的丞相是李善長。李善長此人囂張跋扈,對權(quán)力的渴望非常強烈,為此朱元璋就想借助劉伯溫之手牽制他。聰明的劉伯溫自然一眼就看穿了朱元璋的用意,他自認為在朝堂之中他的實力不如李善長,即便是最終扳倒了李善長,也很難有善終,便以自己想要修仙問道為由離開了京城。02 劉伯溫給兒子的囑托
辭官之后,劉伯溫便開始了前往各地游歷,也在民間留下了許多的故事。多年后,劉伯溫又被朱元璋召回了京城,雖然重新回來為官,但卻并沒有得到重用,偶爾才有機會能面圣。正史中記載,劉伯溫是因為朱元璋的猜忌而死,野史中則說,劉伯溫是遭到了胡惟庸的陷害,吃了太醫(yī)給開的藥后身亡,而胡惟庸則暗中向藥里面加了毒。臨終之前,劉伯溫在家中將自己的兩個孩子叫到了身邊,看著兩個早已長大成人的孩子,劉伯溫滿是不舍,此次疾病恐怕難以恢復,以后更沒有機會與兒子相見。所以臨終之前交代了一些事情,面對長子劉璉,劉伯溫說道:“我走之后,你一定要把家中所有相術(shù)的書都整理好,然后上呈給陛下,從此之后有劉家的后人絕對不能再學習占卜之術(shù)?!?/span>對于次子劉璟,劉伯溫說道:“璟兒,你雖然很有才能,但是為人過于剛?cè)嶙杂茫氤癁楣僦笠欢ㄒ脛側(cè)岵?,不要一味地強硬,尤其是如果與皇帝意見相左的時候,一定要懂得迂回發(fā)表自己的意見,這樣才能保全自己的性命。”與此同時,劉伯溫又說道:“還有一件事要交代你們兄弟二人,下一任丞相的人選一定是胡惟庸,但是胡惟庸這個人對權(quán)力的渴望遠超過任何人,朱元璋又是一個及其不愿意放權(quán)的皇帝。到那個時候,他們兩個之間最終一定會爆發(fā)激烈的矛盾,為父認為,最終胡惟庸會牽連到很多人,你們兩個一定要注意跟胡惟庸保持距離。還有最后一件事就是在若干年后,我們劉家將會出現(xiàn)一位奇才,整個家族也會在他的帶領(lǐng)下重鑄榮光,因此你們一定不要放松對后輩兒孫的教育......”說完后不久,劉伯溫便病逝了。一直以來,很多人都認為在諸葛亮、袁天罡算是術(shù)士的巔峰,他們算無遺策,彷佛真的能夠洞悉世間所有的事一樣。那么,劉伯溫交代的事情后來如何了呢?03 四件事情全部應(yīng)驗
劉伯溫死后,他的長子劉璉將家中有關(guān)相術(shù)的書,全部整理后上交給了朱元璋。但朱元璋認為自己是天子,家中的后人也不需要學習這些相面和卜卦之術(shù),便讓劉璉子承父業(yè),劉璉則完全將父親的囑托忘在了腦后。當時,大明朝丞相已經(jīng)變成了胡惟庸,之前劉伯溫在丞相的任免上是反對胡惟庸的,所以整個胡惟庸集團都將劉伯溫及其派系視為了眼中釘。劉伯溫失勢,雖然不會對胡惟庸集團造成什么威脅,但不代表他們就能夠容忍劉伯溫的后人。劉璉因才能出眾越來越得到皇帝的賞識,胡惟庸的心則越來越焦慮不安。當?shù)弥噬献寗I學習相卜之術(shù)時,他的忌憚之心更加嚴重,一場政治風波便爆發(fā)了。劉璉雖有皇上的賞識,但他哪里是權(quán)勢滔天的胡惟庸的對手。沒過多久,劉璉在與胡惟庸的較量之中落了下風,最終不得不選擇跳井自殺,劉璉的遭遇應(yīng)驗了劉伯溫的預料。如果當初他拒絕修習相卜之術(shù),可能胡惟庸也不會對他記恨,就不會落得個跳井自盡的下場。說完了劉璉,再來看看他的胞弟劉璟。朱元璋在世期間,劉璟在朝中行事一直是謹遵父親的教誨,遇到與自己理念相左的事,都會選擇不做評價、也不去阻攔。甚至在大哥和胡惟庸對持期間,他也一直是默不作聲,一切以父親的囑托為行事準則。妥協(xié)和迂回為劉璟換來了多年的太平日子,雖官位一直不高,但好歹一家的日子也是順風順水。奈何一切的平靜和隱忍,都因為一次奉天靖難發(fā)生了徹底的改變。朱標去世后,長孫朱允炆為太子,朱允炆繼承大統(tǒng)之后開始了削藩的政策,燕王朱棣奉天靖難推翻了侄子朱允炆。當時,劉璟作為朝中的大臣,受到了朱棣的青睞。在一次宴會期間,朱棣希望提拔劉璟作為自己的智囊團之一,可朱棣的話還沒說完,劉璟便在宴席中怒斥道:“燕王謀逆篡位,我誓死不會為你效力?!?/span>這一句話惹怒了朱棣,為了以儆效尤,他直接命人將劉璟押入大牢。沒過多久劉璟被殺掉,隨后兩個兒子相繼殞命,劉家的爵位也被剝奪了,整個劉氏一族沉寂了下去。事情發(fā)展到這里,劉伯溫當年的四個囑托之中,已經(jīng)有三個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最后一個囑托則在100年之后應(yīng)驗了。劉氏家族沉寂近100年后明孝宗執(zhí)政,他自幼熟讀史書,尤其對太祖皇帝那段歷史較為熟悉。在一次與大臣們閑聊之時,孝宗皇帝問起:“不知道現(xiàn)今世上劉伯溫的后人還有健在的嗎?當年青田居士輔佐先祖可是立下了不世基業(yè)啊?!?/span>多方的打探和尋訪之下,明孝宗還真的找到了劉伯溫的后人,他的后人也在讀書考科舉,明孝宗皇帝直接特事特辦,將劉姓后人接到了京城并且委以重任。后來,孝宗皇帝更是直接下令恢復了劉伯溫的伯爵職位,他的后人也得以徹底在京城站穩(wěn)了腳跟,整個劉氏一族終于又恢復了當年的榮光。事情至此,劉伯溫當年的預言也就全部實現(xiàn)了,堪稱神機妙算,也難怪會有“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tǒng)江山劉伯溫”的說法。對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