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參的個子和銀柴胡的個子,猛一看,還真的很相似,即使一些“老把式”,一不留心還會“走眼”,不信,你先看兩個圖片。
看出來了沒有?上面有啥區(qū)別?其形狀、大小、顏色、莖基(頭部)等,是不是都很相似?如果單開來看是不是更難確認?
下面由小編慢慢道來。
先來看《中國藥典》對他們的性狀描述:
黨參:呈長圓柱形,稍彎曲,長10~35cm,直徑0.4~2cm。表面灰黃色、黃棕色至灰棕色,根頭部有多數(shù)疣狀突起的莖痕及芽,每個莖痕的頂端呈凹下的圓點狀;根頭下有致密的環(huán)狀橫紋,向下漸稀疏,有的達全長的一半,栽培品環(huán)狀橫紋少或無;全體有縱皺紋和散在的橫長皮孔樣突起,支根斷落處常有黑褐色膠狀物。質(zhì)稍柔軟或稍硬而略帶韌性,斷面稍平坦,有裂隙或放射狀紋理,皮部淡棕黃色至黃棕色,木部淡黃色至黃色。有特殊香氣,味微甜。
銀柴胡呈類圓柱形,偶有分枝,長15~40cm,直徑0.5~2.5cm。表面淺棕黃色至淺棕色,有扭曲的縱皺紋和支根痕,多具孔穴狀或盤狀凹陷,習稱“砂眼”,從砂眼處折斷可見棕色裂隙中有細砂散出。根頭部略膨大,有密集的呈疣狀突起的芽苞、莖或根莖的殘基,習稱“珍珠盤”。質(zhì)硬而脆,易折斷,斷面不平坦,較疏松,有裂隙,皮部甚薄,木部有黃、白色相間的放射狀紋理。氣微,味甘。
栽培品有分枝,下部多扭曲,直徑0.6~1.2cm。表面淺棕黃色或淺黃棕色,縱皺紋細膩明顯,細支根痕多呈點狀凹陷。幾無砂眼。根頭部有多數(shù)疣狀突起。折斷面質(zhì)地較緊密,幾無裂隙,略顯粉性,木部放射狀紋理不甚明顯。味微甜。
上面詞語不易是不是有點高深,下面再對實物由上向下對比細看淺說(都以栽培為例),以便記憶。
根頭都差不多,都是有多數(shù)的莖基形成的花頭,較膨大,不過,黨參叫“獅子頭”,銀柴胡較“珍珠盤”。
根頭下,黨參往往有線繩或鐵絲串過留下的小孔,而銀柴胡沒有。
再向下,黨參多橫環(huán)紋,而銀柴胡也沒有,只有縱紋。
黨參上部(栽培品)
銀柴胡上部(栽培品)
繼續(xù)向下延伸看它們的體干中部,黨參多橫斜皮孔,縱皺凸起明顯,雖彎曲但上下基本在同一條線上;手感較柔軟;須根痕突出。而銀柴胡橫斜皮孔難覓,縱皺凸起相對細密,多斜向扭曲;手感較干硬;須根痕細小凹陷,有的有孔眼,俗稱“沙眼”(野生品明顯,栽培品不多見)。
黨參中部(栽培品)
銀柴胡中部(栽培品)
再來看看它們的橫切面(以栽培黨參為例):黨參顯糖性,有黃色木質(zhì)部,木質(zhì)部外圍有一圈淡棕色形成層,皮部較密實,間有裂隙或淡棕灰白相間的放射狀紋理。而銀柴胡稍顯粉性,無木心,整個斷面呈不規(guī)則的黃白相間的放射狀紋理,較疏松,有裂隙,皮部甚薄。
黨參切面(栽培品)
銀柴胡切面(栽培品)
拐回來再用鼻聞一聞,用口嘗一嘗:黨參有特殊香氣,味較甜;銀柴胡也有類似黨參是氣味,但口感微甜。
從性狀上看二者很相似,但它們的來源相去甚遠。
黨參為桔???/span>植物黨參或川黨參.的干燥根。
銀柴胡為石竹科植物銀柴胡.的干燥根。
功能主治也截然不同。
黨參:健脾益肺,養(yǎng)血生津。用于脾肺氣虛,食少倦怠,咳嗽虛喘,氣血不足,面色萎黃,心悸氣短,津傷口渴,內(nèi)熱消渴。
銀柴胡:清虛熱,除疳熱。用于明虛發(fā)熱,骨蒸勞熱,小兒疳熱。
上面所述不知道對你有沒有幫助?現(xiàn)在黨參和銀柴胡應(yīng)該分清了吧!當然小編所述僅對初學者,你是專家還望多提意見!
另外補充一點,黨參和銀柴胡的野生品,現(xiàn)在在市場上很難見到,商品幾乎全是栽培品。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