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上下五千年,上到黃帝,下到新中國,中華兒女經(jīng)歷了無數(shù)的歲月蹉跎??梢钥煽甲C的文明史也有著著3600年之久的歷史。
在這3600年的信史里,涌現(xiàn)出來了無數(shù)的能人志士,在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魯迅先生說: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雖是等于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梁。
而在這漫漫歷史長河中,就有這么一位大家,思想光芒照耀中華大地2000多年,至今仍然閃耀,他就是我們的至圣先師孔子。
說是圣人,其實孔子也不過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而已,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諸子百家之中,能與之抗衡的也是不在少數(shù)。
那么孔子究竟是有什么貢獻,能夠讓萬世千秋所供奉,影響持續(xù)千年呢?
孔子是魯國人,魯國是周初先賢周公旦的封國,對周禮的繼承和守護程度是各個諸侯國之間最為緊密的。
所以孔子自小就受到魯國濃厚的周禮氛圍影響,對周禮的研究和熟悉程度都遠非常當時禮崩樂壞的其他諸侯國之人可比。
孔子的老家是宋國,這個宋國也不是一個一般的諸侯國。是商朝滅亡之后,商紂王的大哥微子啟二哥微仲衍的封國,本就有著大量的商朝殘余勢力。
在“三監(jiān)之亂”后,更是從北邊的衛(wèi)國遷移來了大量的商朝遺民,讓這個諸侯國保存了大量的商朝遺風。
在禮儀、制度方面,宋國也是沿襲了商朝的“殷禮”,殷禮比周禮更為繁瑣復雜,并且巫蠱色彩濃厚 ,對祖先宗廟之事十分重視。
而孔子的先祖在宋國的時候就是宋國的旁系貴族,是商紂王二哥微仲衍的后代,在宋國從事司儀之職。孔子也是承祖業(yè)從事司儀一職,恪守殷商之禮。
司儀就是商代婚喪的司儀,是一種以宗教為生的職業(yè)。子曰:“食色性也?!?,婚與喪就是“色”,有關人類繁衍的重要事件。
而這一職位在商代的名字就是儒者,所謂儒,就是人之需,生死乃人生最重要的大事。
儒這一稱號,也不是孔子自己起的名字,而而是儒家學派的老對頭木家學派對孔子流派的稱呼。
墨子非常反感儒家等推崇傳統(tǒng)繁瑣禮儀的學說,并將這一類學派都貶稱儒家,就像“弼馬溫”一樣,本只是正常的官職,但在特殊語境里就帶有貶低的意思了。
但這種貶稱被叫多了,就成為孔子學說追隨者的代稱,再加上后來孔子地位的日益提高,儒家學派的壯大,貶義就漸漸消失,反而變成尊稱了。
后來,儒變成了讀書人的代名詞,只要是讀書人有學問,都被稱為儒生、大儒等等。
孔子最主要的思想就是“禮”,克己復禮。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中國乃至世界進行大變革的時代,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使得夏、商、西周以來的奴隸制經(jīng)濟日漸土崩瓦解。
舊的奴隸主貴族所占有的大量土地,嚴重阻礙了新興地主階層以及農(nóng)民階層的發(fā)展,舊有的宗法制度、土地制度、政治制度都不在適合這個即將到來的新時代。
孔子正是看到了這一大趨勢,看到了社會上的各種規(guī)則秩序被打破,所以他開始尋求一種中庸的方法去解決這種經(jīng)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不相匹配的情形。
孔子明白這種舊有的周禮在維護國家制度上仍有相當?shù)膬r值,企圖用簡化的周禮去將這個混亂的時代拉回正軌。
再有就是孔子發(fā)現(xiàn)了“仁”的特性,認為每個人都有著“仁”的本性,這種性善論與法家的性惡論相抗衡,對每個人的人性光輝點都加以肯定。
上升到整個國家層面,就是統(tǒng)治者的仁,也就是后世的亞圣孟子所提出的仁政。
這種“仁”實質(zhì)上就是用帶的去感化和教育民眾,相對于法家的嚴刑峻法,儒家學派是將人看作是天生具有善良本性的個體,希望用道德去引導他們做正確的事情。
而不是像法家那樣,用嚴酷的刑罰去讓人害怕,因為擔心后果而不敢去做。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道德體系和法律體系,兩者各有優(yōu)劣,不能說誰高誰低。
孔子在兩千年前開始試圖建立古代中國的道德體系,“仁”與“禮”相輔相成,在后世的董仲舒那里發(fā)揚光大。
最后“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滋養(yǎng)了中國的文人、士人階層長達兩千年,直到如今。
孔子除了宣揚自己的思想之外,還教出了一大批的學生,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孔門七十二賢,以及后來的孔門十哲,每一個都是當時社會上中流砥柱一般的人物存在。
他們帶著孔子的的儒家思想積極入世,探求改革社會的途徑,為思想的進步、社會制度的變革四處奔波,很多都是我們耳熟能詳?shù)拇嬖凇?/span>
“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史記·孔子世家》
這些都是孔子教學有方的重要體現(xiàn),孔子在教育弟子的過程中始終秉持著“有教無類”的思想,所教出來的學生遍布社會的各個階層。
但是后世對這個“有教無類”的理解卻是有兩種解讀方法。
一種將“有教無類”解釋為教育不分優(yōu)劣,所有人都可以進行平等的教育。這種解釋是強調(diào)的教育公平,認為人人都有受到教育的權利。
而孔子也是這樣做的,弟子來自于各個階層,而他也都對其“因材施教”,根據(jù)每個人的出身、品性施以不同的教育手段。這種說法就是最主流的說法,有著一定的道理。
另外一種理解就是人分優(yōu)劣,但是通過教育就可以將每個出身不同、天資相差很多的人都培育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
而這種說法與“因材施教”顯得更為契合,但并非主流理解。畢竟年代久遠,另種說法都有著其合理性。
即使是第一種說法并非孔老夫子本意,但也實實在在影響了中國教育2000年之久。
西周乃至之前的社會都是奴隸主貴族統(tǒng)治的奴隸制社會,政治方面也都是貴族政治,雖然說也有“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span>
這種的個別案例存在,但畢竟是少數(shù),底層人士還是比較少有獲得教育的機會的。
當時的社會階層已經(jīng)固化,像上面所說的各個階層的人都有上升機會都是極個別案例,不然也不會被當成大新聞宣揚那么多年。
但是后來隨著牛耕和鐵農(nóng)具的出現(xiàn),單位生產(chǎn)面積內(nèi)所需要的人力(奴隸)已經(jīng)遠遠超出所需,大量勞動力得到解放。
農(nóng)民階級開始出現(xiàn),在經(jīng)歷了一段時間的土地兼并之后,地主階層出現(xiàn)并開始謀求接受教育和參與政治的權力。
這個時候,正是這些新興的地主個庶民階層需要從底層爬出,向上攀升的上升期,孔子創(chuàng)辦的私學正是符合了這幫利益群體接受教育的需求。
孔子在30歲開創(chuàng)的私學將教育的權力從貴族階層拓展到了平民階層,也是為了后世地主階層參與政治、進行變法乃至其他學說的興起都提供了重要的作用。
教育乃立國之本,只靠精英階層一小部分人的教育是不足以支撐一個大國的崛起的,即使是從概率上來講,讓更多人接受更良好的教育,也能夠為國家提供更多的人才。
如果一個國家利用像老子所主張的那種愚民政策,這個國家離滅亡就不遠了。
“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献印兜赖陆?jīng)·第三章》
老子的思想其實是春秋戰(zhàn)國以前的貴族政治思維,但是春秋戰(zhàn)國之后的主要統(tǒng)治階級已經(jīng)從奴隸主貴族變成了代表新興地主階層利益的地主階級了。
這些地主階級通過土地兼并來攫取了大量的社會財富,急需要教育來獲取上升的途徑。而孔子私學的創(chuàng)立正好符合了這些新興通知階級的需求。
除此之外,孔子還周游列國,四處傳播自己的思想主張,雖然沒有多少國君能夠完全實施他的觀點,但他所造成的社會影響力已經(jīng)遠遠超出了儒家一家學說得范疇了。
這種游說風氣也直接影響到了后面的諸子百家,是的百家之間相互辯論,四處游說辯論,讓整個東周時代的中華大地四處迸發(fā)著智慧的火花。
所以,孔子雖然只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子百家當中并不是很出彩的一位,但他的很多貢獻都是貼合當時的社會實際而提出的改革社會的方案。
儒家廣開門庭招收學生,創(chuàng)辦私學,讓很多想要學習的下層人士都得到了受教育的機會,后來出身底層的墨子也是先在儒家學習之后才創(chuàng)立的墨家。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