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主題:人迎 | 醫(yī)源世界

論《內(nèi)經(jīng)》診脈的不同學說

全屏顯示表格
全屏顯示表格

 

  《內(nèi)經(jīng)》是古代各種學說,各個學派的綜合產(chǎn)物,反映在診脈上,就是以切脈的不同方法為主導的、診脈、察病的不同體系。之所以稱它們?yōu)椴煌膶W說,主要原因有三:其一,因同為診察疾病的脈診,而其方法卻不同;其二,每一種方法都可以獨立診察全身疾病,而不需融合,而且它們之間具有矛盾性、排他性;其三,每一種方法都有自己的理論和實際內(nèi)容。總結(jié)《內(nèi)經(jīng)》的診脈,主要有以下幾種學說,現(xiàn)分述之。

  臟腑經(jīng)脈遍診脈法

  臟腑經(jīng)脈遍診法是《內(nèi)經(jīng)》診法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素問·大奇論》詳細地論述了心脈、肝脈、腎脈肺脈、脾脈的大、小、緩、急、沉、澀、滑、結(jié)所出現(xiàn)的各種病證,指出五臟脈表現(xiàn)不同主病不同,同時也指出:“三陽急為瘕,三陰急為疝,二陰急為癇厥,二陽急為驚”。明確提出太陽太陰、少陰、陽明脈弦急所主的各種病證。這就在五臟脈之外又提出了膀胱與胃的脈象變化。而眾所周知,《內(nèi)經(jīng)》并無寸口各部分屬臟腑之論,如果這樣那必然就有某些其他部位可以診察心脈、肝脈、十二經(jīng)脈等。這些部位實際上就是各條經(jīng)脈的“動脈”之處,《內(nèi)經(jīng)》中也明確記載了診察動脈來測知各條經(jīng)脈的情況,如《素問·病能論》說:“帝曰:有病怒狂者……何以知之?岐伯曰:陽明者常動,巨陽、少陽不動,不動而動大疾,此其候也?!?a title="醫(yī)學百科:王冰" rel="summary">王冰注:“不應(yīng)常動,而反動甚者,動當病也?!闭f明《內(nèi)經(jīng)》認為正常情況下膀胱、膽的動脈搏動程度不及陽明胃經(jīng),若其動甚則為異常。但這并非說十二經(jīng)中只有肺、腎、胃經(jīng)搏動,而其余不動,只是強調(diào)肺、腎、胃三臟腑較之他臟搏動劇烈,在十二經(jīng)中的重要地位。這實際也正提出了十二經(jīng)動脈診察法的注意點。另外《難經(jīng)·一難》更明確指出:“十二經(jīng)皆有動脈。獨取寸口,以決五臟六腑死生吉兇之法,何謂也?”說明《難經(jīng)》以前確有診察十二經(jīng)動脈之法,而《難經(jīng)》則提倡十二經(jīng)動脈中獨取手太陰動脈寸口之法,這實是一個飛躍,但并不能因此而否定并無診察十二經(jīng)動脈之法??梢姟秲?nèi)經(jīng)》時代五臟六腑、十二經(jīng)脈都有一定的脈象表現(xiàn),而根據(jù)這些脈象表現(xiàn)就可以測知臟腑經(jīng)脈的病變。

  三部九候

  三部九候與臟腑遍診法所不同的是,它運用了天地人的觀點,把人看成是自然界的一個縮影,而分成上中下天地人九個部分,認為這九個部分可以反映生活在自然界中的人的情況,地分九野,人脈亦有九處,以天人相應(yīng)。具體所候部位見表1。

  這較臟腑經(jīng)脈遍診法精簡而富于理論,更前進了一步,另外又由于切診部位較之簡單,故這一方法在《內(nèi)經(jīng)》時代相當盛行。如《素問·離合真邪論》說:“審捫三部九候之盛虛而調(diào)之,察其左右上下相失及相減者,審其病臟以期之。不知三部者,陰陽不別,天地不分?!薄端貑枴?a title="醫(yī)學百科:八正" rel="summary">八正神明論》還提出能否按三部九候脈指導診治,作為判斷醫(yī)生技術(shù)水平的標志??梢娙烤藕蚍ㄗ鳛椤秲?nèi)經(jīng)》脈學的一個重要學派是當之無愧的。三部九候候病的方法主要是觀察脈與形體是否相應(yīng)、上下左右相失與不相失、上中下三部相互調(diào)和與不調(diào)和,如《素問·三部九候論》說:“形盛脈細,少氣不足以息者危。形瘦脈大,胸中多氣者死。參伍不調(diào)者病。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上下左右之脈相應(yīng)如參春者病甚。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數(shù)者死。中部之候雖獨調(diào),與眾臟相失者死。中部之候相減者死?!闭f明上中下三部脈象互相調(diào)和則不病,反之,形氣相失,參伍不調(diào),上下左右脈不相應(yīng),至數(shù)錯亂,不可數(shù)者則謂病甚或死證。另外,這一方法的每候之脈還反映相應(yīng)部位的病變情況,臨證時還要根據(jù)九候脈象,察其是否獨大、獨小、獨疾、獨遲、獨熱、獨寒、獨陷下,如果脈失其常,而見到獨大、獨小等則為病脈,視其出現(xiàn)的部位,來判斷病位、病性和預(yù)后。

  人迎、寸口對比脈法

  人迎為足陽明胃經(jīng)所主,寸口脈為手太陰肺經(jīng)所主,《靈樞·四時氣》篇說:“氣口候陰,人迎候陽?!比擞瓰?a title="醫(yī)學百科:陽經(jīng)" rel="summary">陽經(jīng)之脈主表,旺于春夏;氣口為陰經(jīng)之脈主里,旺于秋冬。所以在正常情況下,人迎寸口與四時相應(yīng),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正如《靈樞·禁服》說:“寸口主中,人迎主外,兩者相應(yīng),俱往俱來,若引繩大小齊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曰平人?!笨梢娙擞缈趯Ρ让}法,一是把人迎、寸口與春夏秋冬結(jié)合起來進行對比,春夏人迎微大、寸口微小,秋冬寸口微大、人迎微小,否則為病脈,如《素問·脈要精微論》說:“反四時者,有余為精,不足為消?!痹斠姳?。

  另一種方法就是人迎與寸口的脈象對比。歷代注釋,大多認為它是以人迎和寸口兩處的脈象同正常人比較,即可確定病變發(fā)生在何臟腑經(jīng)脈。如人迎脈比正常人大一倍(即經(jīng)文所說一盛),就表示病在少陽;寸口脈比正常人大一倍,就表示病在厥陰等。也就是說,人迎脈是同正常人的寸口作比較,寸口脈是同正常人的人迎脈作比較。人迎寸口對比法的第三個運用方法是通過診察各自的脈象來區(qū)別病在內(nèi)在外,如《靈樞·五色》說:“切其脈口滑小緊以沉者,病益甚,在中;人迎氣大緊以浮者,其病日進,在外。其脈口浮滑者,病日進;人迎沉而滑者,病日損。其脈口滑以沉者,病日進,在內(nèi);其人迎脈滑盛以浮者,其病日進,在外?!笨梢娺@種脈法是可以診察全身表里內(nèi)外、十二經(jīng)脈病變的。

  獨取寸口法

  《內(nèi)經(jīng)》提出獨取寸口法,其理論基礎(chǔ)在于肺有“主治節(jié)”之功能、“朝百脈”之性質(zhì),又同脾胃密切聯(lián)系的特點?!秲?nèi)經(jīng)》認為,診察寸口脈,主要是察脈之長、短、遲、數(shù)、滑、澀、浮、沉、細、節(jié)律不整等,分析它的主病及多種病脈合并的臨床意義。如《素問·平人氣象論》中就論述了多種寸口脈太過與不及以及其主病,來辨別病位、病性。

  但值得注意的是,《內(nèi)經(jīng)》雖然提出“獨取寸口”,但并未解決寸口分寸、關(guān)、尺三部及其臟腑經(jīng)脈脈位配屬問題,寸口脈診手法也不全面。其中對于《素問·奇病論》“尺脈數(shù)甚”的理解,一些注家認為是寸口的尺部脈數(shù),如張琦注:“脈數(shù)為熱,尺脈數(shù)甚是腎熱也。”而若據(jù)《難經(jīng)·十三難》“脈數(shù),尺之皮膚亦數(shù)”的論述,此“尺數(shù)”仍可理解為尺膚數(shù),就此而論,《素問·至真要大論》的“三陰在下,則寸不應(yīng);三陰在上,則尺不應(yīng)”也可以理解為“寸”是寸口,“尺”是尺膚。當然也有多數(shù)注家在注“尺不應(yīng)”時,作為尺部脈不應(yīng)。因此對于《內(nèi)經(jīng)》中是否已將寸口分為寸部和尺部尚有分歧見解,有待進一步探討。而《難經(jīng)》卻解決了寸口分寸、關(guān)、尺三部及其與臟腑經(jīng)脈配屬等一系列問題,進一步發(fā)展了“獨取寸口”,使之更加完善。因此,可以認為《難經(jīng)》是這一派別的繼承者,它也正是察局部以知整體的代表者。由于種種原因,《內(nèi)經(jīng)》以后,這一派逐漸取代了脈診其他學說而占了主導地位,但隨之而來的,這一派中對于寸口寸關(guān)尺三部分屬臟腑脈位又出現(xiàn)分歧,尤其是小腸脈位,如《脈經(jīng)》認為在左寸,《景岳全書》卻指為右尺,《醫(yī)宗金鑒》則定在左尺,此類分歧很多,難以枚舉。說明在這一派別中又有一些新的小派別。這也正說明了任何科學的發(fā)展都是在爭鳴中前進。

  《內(nèi)經(jīng)》中還有一些脈診法,如人迎趺陽和參脈法、頸脈診水腫法、少陰神門妊子法以及足踝上五寸診法等,這些或因為它們是屬于臟腑遍診法中某一部的具體運用而僅能診察相應(yīng)臟腑的情況,不能獨立診察全身病變;或因為記載太簡單、缺乏理論、實際運用也較少(如《素問·三部九候論》的足踝上五寸診法)而沒有得以保存及流傳,這些診法也只能稱之為一種方法,均不能稱之為一種學說。

  綜上所述,以上四種以切脈的不同方法為主導的、診脈察病的不同體系,實為《內(nèi)經(jīng)》脈學的各個派別,也是《內(nèi)經(jīng)》時代中醫(yī)脈學的各家學說。

日期:2013年1月16日 - 來自[經(jīng)典研習]欄目

診脈總要

脈中義理極微玄,一診傳心即了然。左寸心脈浮大散,左關(guān)肝膽脈長弦,右寸肺脈浮澀短,右關(guān)胃緩大兼,兩尺屬腎宜沉軟,此為無病體安然。

春脈弦兮夏脈鉤,秋脈毛兮冬脈石①,順時為吉逆為兇,指下須詳辨生克。

左手人迎②脈一盛,便是風寒暑濕癥,惡寒發(fā)熱更無殊,四脈四癥要審定。浮而無力是傷風,浮而有力傷寒癥,浮而虛者暑傷心,浮而緩者濕之病,發(fā)散滲利不可差,用藥和平保元命。

手氣口脈一盛,便是內(nèi)傷飲食癥。內(nèi)傷勞倦脈浮洪,飲食傷脾脈洪盛。又有七情氣所纏,喜散怒弦憂澀認,悲緊思結(jié)恐為沉,驚則脈來動不定,平其胃氣保安全,實實虛虛能損命。

關(guān)脈實肝有余;右關(guān)脈澀脾土虛。左關(guān)澀兮血不足;右關(guān)滑兮食積居。左尺浮芤小便血,右尺浮洪大便結(jié),左尺遲兮陽事衰,右尺數(shù)兮相火烈。

一息四至號和平,更加一至無大疴,三至為遲一二敗,兩息一至即云殂,六至為數(shù)七至極,八脫九險十危急。脈無上下陰陽絕,脈無來去本元枯,動止頻頻不久矣,直須決絕莫含糊。大凡診脈要數(shù)息,五十不止身無疾,指下欣欣生意多,雖然有病將安逸。

①鉤:脈來疾去遲曰鉤,亦即今之洪脈。毛:即今之浮脈。李士材謂系浮澀,亦通。石:脈沉溺而滑也。

②人迎:關(guān)部分做上、中、下三等分,靠近寸部的上三分之一,左手叫人迎,右手叫氣口。


日期:2008年6月13日 - 來自[醫(yī)學傳心錄]欄目

關(guān)格

經(jīng)義
六節(jié)藏象論曰: 人迎一盛病在少陽, 二盛病在太陽, 三盛病在陽明, 四盛已上為格陽。 寸口一盛病在厥陰, 二盛病在少陰, 三盛病在太陰, 四盛已上為關(guān)陰。 人迎與寸口俱盛四倍已上為關(guān)格。 關(guān)格之脈羸, 不能極于天地之精氣, 則死矣。

終始篇曰: 人迎一盛, 病在足少陽; 一盛而躁, 病在手少陽。 人迎二盛, 病在足太陽; 二盛而躁, 病在手太陽。 人迎三盛, 病在足陽明; 三盛而躁, 病在手陽明。 人迎四盛, 且大且數(shù), 名曰溢陽, 溢陽為外格。 脈口一盛, 病在足厥陰; 一盛而躁, 在手心主。 脈口二盛, 病在足少陰; 二盛而躁, 在手少陰。 脈口三盛, 病在足太陰; 三盛而躁, 在手太陰。 脈口四盛, 且大且數(shù)者, 名曰溢陰, 溢陰為內(nèi)關(guān), 內(nèi)關(guān)不通, 死不治。 人迎與太陰脈口俱盛四倍以上, 命曰關(guān)格, 關(guān)格者, 與之短期。 以上俱有刺法, 詳載[類經(jīng)?針刺類]。

禁服篇曰: 寸口主中, 人迎主外, 兩者相應(yīng), 俱往俱來, 若引繩大小齊等。 春夏人迎微大, 秋冬寸口微大, 如是者, 名曰平人。 人迎四倍者, 且大且數(shù), 名曰溢陽, 溢陽為外格, 死不治。 必審按其寒熱, 以驗其臟腑之病。 寸口四倍者, 名曰內(nèi)關(guān), 內(nèi)關(guān)者, 且大且數(shù), 死不治。 必審察其本末之寒溫, 以驗其臟腑之病。

脈度篇曰: 五臟不和則七竅不通, 六腑不和則留結(jié)為癰。 故邪在腑則陽脈不和, 陽脈不和則氣留之, 氣留之則陽氣盛矣。 陽氣太盛則陰不利, 陰脈不利則血留之, 血留之則陰氣盛矣。 陰氣太盛, 則陽氣不能榮也, 故曰關(guān)。 陽氣太甚, 則陰氣弗能榮也, 故曰格。 陰陽俱盛, 不得相榮, 故曰關(guān)格。 關(guān)格者, 不得盡期而死也。

論證共四條
1.關(guān)格一證在[內(nèi)經(jīng)]本言脈體, 以明陰陽離絕之危證也, 如六節(jié)藏象論, 終始篇, 禁服篇及脈度, 經(jīng)脈等篇言之再四, 其重可知。 自秦越人[三難]曰: 上魚為溢, 為外關(guān)內(nèi)格。 入尺為覆, 為內(nèi)關(guān)外格。 此以尺寸言關(guān)格, 已失本經(jīng)之意矣。 又仲景曰: 在尺為關(guān), 在寸為格, 關(guān)則不得小便, 格則吐逆。 故后世自叔和, 東垣以來, 無不以此相傳, 而竟置關(guān)格一證于烏有矣。 再至丹溪, 則曰此證多死, 寒在上, 熱在下, 脈兩寸俱盛四倍以上, 法當吐, 以提其氣之橫格, 不必在出痰也。 愚謂兩寸俱盛四倍, 又安得為寒在上耶? 且脈大如此, 則浮豁無根, 其虛可知, 又堪吐乎? 謬而又謬, 莫此甚矣。 夫[內(nèi)經(jīng)]云: 人迎四倍, 寸口四倍, 既非尺寸之謂, 而曰吐逆者, 特隔食一證耳, 曰不得小便者, 特癃閉一證耳, 二證自有本條, 其與關(guān)格何涉? 數(shù)子且然, 況其它乎, 又安望治此者之無謬哉。
2.關(guān)格證在[內(nèi)經(jīng)]本以人迎察六腑之陽, 寸口察五臟之陰, 人迎盛至四倍已上, 此陽明經(jīng)孤陽獨見, 水不濟火也, 故曰格陽, 格陽者, 陰格于陽也。 氣口盛至四倍已上, 此太陰經(jīng)元陰無主, 氣不歸精也, 故曰關(guān)陰, 關(guān)陰者, 陽關(guān)于陰也。 若人迎寸口俱盛至四倍以上, 且大且數(shù), 此其陽氣不藏, 故陰中無陽, 陰氣不升, 故陽中無陰, 陰陽相離, 故名關(guān)格也。 凡見此者, 總由酒色傷腎, 情欲傷精, 以致陽不守舍, 故脈浮氣露, 亢極如此, 此則真陰敗竭, 元海無根, 是亢龍有悔之象, 最危之候也。
3.[內(nèi)經(jīng)]以人迎寸口并診關(guān)格, 今后世診法, 則但取寸口, 而不察人迎, 似于法有未盡, 然寸口為脈之大會, 而脈見于彼, 未有不見于此者, 所以但察氣口, 則人迎之脈亦可概見。 故凡見寸口弦大至極, 甚至四倍已上, 且大且數(shù)者, 便是關(guān)格之脈, 不得誤認為火證。 余嘗診此數(shù)人, 察其脈則如弦如革, 洪大異常, 故云四倍; 察其證則脈動身亦動, 凡乳下之虛里, 臍傍之動氣, 無不舂舂然, 振振然與脈俱應(yīng)者; 察其形氣, 則上有微喘, 而動作則喘甚, 肢體而力, 而寤寐多慌張。 謂其為虛損, 則本無欬嗽失血等證; 謂其為痰火, 則又無實邪發(fā)熱等證, 此關(guān)格之所以異也。 然惟富貴之人及形體豐肥者, 多有此證, 求其所因, 則無非耽嗜少艾, 中年酒色所致, 是雖與勞損證若有不同, 而實即勞損之別名也。 此老成之人所以當知慎也。 有喘論在喘證門, 互閱可也。
4.本經(jīng)脈度篇所云: 陰氣太盛, 則陽氣不能榮也, 故曰關(guān); 陽氣太盛, 則陰氣弗能榮也, 故曰格, 陰陽俱盛, 不能相榮, 故曰關(guān)格, 關(guān)格者, 不得盡期而死, 此舉脈證而兼言之也。 若以脈言則如前之四倍者是也; 若以證言, 則又有陰陽俱盛者, 以陽病極于陽分, 而陰病極于陰分也。 凡陽盛于陽者, 若乎當瀉, 而陰分見陰, 有不可瀉。 陰極于陰者, 若乎當補, 而陽分見陽, 又不可補。 病若此者, 陽自陽而陽中無陰, 陰自陰而陰中無陽, 上下否隔, 兩顧弗能, 補之不可, 瀉之又不可, 是亦關(guān)格之證也, 有死而已。 此與真寒假熱, 真熱假寒之證, 大有不同, 學者當辨其疑似。
論治共三條
1.關(guān)格之脈, 必弦大至極。 夫弦者為中虛, 浮大者為陰虛, 此腎水大虧, 有陽無陰之脈也。 治此者, 宜以峻補真陰為主, 然又當察其虛中之寒熱, 陰中之陰陽, 分別處治, 斯盡善也。
2.關(guān)格證, 凡兼陽臟者必多熱, 宜一陰煎, 左歸飲, 左歸丸之類主之。 兼陰臟者必多寒, 宜大營煎, 右歸飲, 右歸丸之類主之。 若不熱不寒, 臟氣本平者, 宜五福飲, 三陰煎及大補元煎之類主之。
3.關(guān)格證, 所傷根本已甚, 雖藥餌必不可廢, 如精虛者當助其精, 氣虛者當助其氣, 其有言難盡悉者, 宜于古今補陣諸方中擇宜用之。 斯固治之之法, 然必須遠居別室, 養(yǎng)靜澄心, 假以歲月, 斯可全愈。 若不避絕人事, 加意調(diào)理, 而但靠藥餌, 則恐一暴十寒, 得失相半, 終無濟于事也。 凡患此者, 不可不知。
關(guān)格論列方
五福飲新補六。 大補元煎新補一。 三陰煎新補十一。 左歸丸新補四。 右歸丸新補五。 大營煎新補十四。 一陰煎新補八。 左歸飲新補二。 右歸飲新補三。
 

日期:2008年5月14日 - 來自[卷之十六理集雜證謨]欄目

人迎氣口論

       六陽六陰脈,分屬左右手。心、小腸、肝、膽、腎、膀胱在左,主血;肺、大腸、脾、胃、命門、三焦在右,主氣。男以氣成胎,故氣為之主;女以血成胎,故血為之主。若男子久病,氣口充于人迎者,有胃氣也,病雖重可治;女子久病,人迎充于氣口者,有胃氣也,病雖重可治。反此者逆?;蛟唬喝擞谧?,氣口在右,男女所同,不易之位也。脈法贊曰:左大順男,右大順女,何子言之悖耶?曰:《脈經(jīng)》一部,王叔和諄諄于教醫(yī)者,此左右手以醫(yī)者為主而言,若主于病者,奚止千里之謬!
 

日期:2008年5月11日 - 來自[格致余論]欄目

終始第九

  凡刺之道,畢于終始,明知終始,五藏為紀,陰陽定矣。陰者主藏,陽者主府,陽受氣于四末,陰受氣于五藏。故瀉者迎之,補者隨之,知迎知隨,氣可令和。和氣之方,必通陰陽,五藏為陰,六府為陽,傳之后世,以血為盟,敬之者昌,慢之者亡,無道行私,必得夭殃。謹奉天道,請言終始。終始者,經(jīng)脈為紀,持其脈口人迎,以知陰陽有余不足,平與不平,天道畢矣。所謂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脈口人迎應(yīng)四時也,上下相應(yīng)而俱往來也,六經(jīng)之脈不結(jié)動也,本末之寒溫之相守司也,形肉血氣必相稱也,是謂平人。少氣者,脈口人迎俱少而不稱尺寸也。如是者,則陰陽俱不足,補陽則陰竭,瀉陰則陽脫。如是者,可將以甘藥,不可飲以至劑。如此者弗灸,不已者因而瀉之,則五藏氣壞矣。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陽,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陽。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陽,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陽。人迎三盛,病在足陽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陽明。人迎四盛,且大且數(shù),名曰溢陽,溢陽為外格。脈口一盛,病在足厥陰,厥陰一盛而躁,在手心主。脈口二盛,病在足少陰,二盛而躁,在手少陰。脈口三盛,病在足太陰,三盛而躁,在手太陰。脈口四盛,且大且數(shù)者,名曰溢陰,溢陰為內(nèi)關(guān),內(nèi)關(guān)不通,死不治。人迎與太陰脈口俱盛四倍以上,命名關(guān)格,關(guān)格者,與之短期。
  人迎一盛,瀉足少陽而補足厥陰,二瀉一補,日一取之,必切而驗之,踈取之上,氣和乃止。人迎二盛,瀉足太陽,補足少陰,二瀉一補,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驗之,踈取之上,氣和乃止。人迎三盛,瀉足陽明而補足太陰,二瀉一補,日二取之,必切而驗之,踈取之上,氣和乃止。脈口一盛,瀉足厥陰而補足少陽,二補一瀉,日一取之,必切而驗之,踈而取上,氣和乃止。脈口二盛,瀉足少陰而補足太陽,二補一瀉,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驗之,踈取之上,氣和乃止。脈口三盛,瀉足太陰而補足陽明,二補一瀉,日二取之,必切而驗之,踈而取之上,氣和乃止。所以日二取之者,太陽主胃,大富于谷氣,故可日二取之也。人迎與脈口俱盛三倍以上,命曰陰陽俱溢,如是者不開,則血脈閉塞,氣無所行,流淫于中,五藏內(nèi)傷。如此者,因而灸之,則變易而為他病矣。
  凡刺之道,氣調(diào)而止,補陰瀉陽,音氣益彰,耳目聰明,反此者血氣不行。所謂氣至而有效者,瀉則益虛,虛真堅也,夫如其故而不堅者,適雖言快,病未去也。故補則實,瀉則虛,實者脈大如其故而益堅也,夫如其故而不堅者,適雖言快,病未去也。故補則實,瀉則虛,痛雖不隨針,病必衰去。必先通十二經(jīng)脈之所生病,而后可得傳于終始矣。故陰陽不相移,虛實不相傾,取之其經(jīng)。
  凡刺之屬,三刺至谷氣,邪僻妄合,陰陽易居,逆順相反,沉浮異處,四時不得,稽留淫泆,須針而去。故一刺則陽邪出,再刺則陰邪出,三刺則谷氣至,谷氣至而止。所謂谷氣至者,已補而實,已瀉而虛,故以知谷氣至也。邪氣獨去者,陰與陽未能調(diào),而病知愈也。故曰補則實,瀉則虛,痛雖不隨針,病必衰去矣。陰盛而陽虛,先補其陽,后瀉其陰而和之。陰虛而陽盛,先補其陰,后瀉其陽而和之。三脈動于足大指之間,必審其實虛。虛而瀉之,是謂重虛,重虛病益甚。凡刺此者,以指按之,脈動而實且疾者疾瀉之,虛而徐者則補之,反此者病益甚。其動也,陽明在上,厥陰在中,少陰在下。膺腧中膺,背腧中背。肩膊虛者,取之上。重舌,刺舌柱以鈹針也。手屈而不伸者,其病在筋,伸而不屈者,其病在骨,在骨守骨,在筋守筋。補須一方實,探取之,稀按其痏,以極出其邪氣;一方虛,淺刺之,以養(yǎng)其脈,疾按其痏,無使邪氣得入。邪氣來也緊而疾,谷氣來也徐而和。脈實者,深刺之,以泄其氣;脈虛者,淺刺之,使精氣無得出,以養(yǎng)其脈,獨有其邪氣。刺諸痛者,其脈皆實。故曰:從腰以上者,手太陰陽明皆主之;從腰以下者,足太陰陽明皆主之。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頭者取之足,病在足者取之腘。病生于頭者頭重,生于手者臂重,生于足者足重,治病者先刺其病所從生者也。春氣在毛,夏氣在皮膚,秋氣在分肉,冬氣在筋骨,刺此病者各以其時為齊。故刺肥人者,以秋冬之齊;刺瘦人者,以春夏之齊。病痛者陰也,痛而以手按之不得者陰也,深刺之。病在上者陽也,病在下者陰也。癢者陽也,淺刺之。病先起陰者,先治其陰而后治其陽;病先起陽者,先治其陽而后治其陰。刺熱厥者,留針反為寒;刺寒厥者,留針反為熱。刺熱厥者,二陰一陽;刺寒厥者,二陽一陰。所謂二陰者,二刺陰也;一陽者,一刺陽也。久病者邪氣入深,刺此病者,深內(nèi)而久留之,間日而復刺之,必先調(diào)其左右,去其血脈,刺道畢矣。
  凡刺之法,必察其形氣,形肉未脫,少氣而脈又躁躁厥者,必為繆刺之,散氣可收,聚氣可布。深居靜處,占神往來,閉戶塞牖,魂魄不散,專意一神;精氣之分,毋聞人聲,以收其精,必一其神,令志在針,淺而留之,微而浮之,以移其神,氣至乃休。男內(nèi)女外,堅拒勿出,謹守勿內(nèi),是謂得氣。
  凡利之禁:新內(nèi)勿刺,新刺勿內(nèi)。已醉勿刺,已刺勿醉。新怒勿刺,已刺勿怒。新勞勿刺,已刺勿勞。已飽勿刺,已刺勿飽。已饑勿刺,已刺勿饑。已渴勿刺,已刺勿渴。大驚大怒,必定其氣,乃刺之。乘車來者,臥而休之,如食頃乃刺之。出行來者,坐而休之,如行十里頃乃刺之。凡此十二禁者,其脈亂氣散,逆其營衛(wèi),經(jīng)氣不次,因而刺之,則陽病入于陰,陰病出為陽,則邪氣復生,粗工勿察,是謂伐身;形體淫泆,乃消腦髓,津液不化,脫其五味,是謂失氣也。
  太陽之脈,其終也,戴眼,反折,瘛疭,其色白,絕皮乃絕汗,絕汗則終矣。少陽終者,耳聾,百節(jié)盡縱,目系絕,目系絕一日半則死矣,其死也,色青白乃死。陽明終者,口目動作,喜驚妄言,色黃,其上下之經(jīng)盛而不行則終矣。少陰終者,面黑,齒長而垢,腹脹閉塞,上下不通而終矣。厥陰終者,中熱嗌乾,喜溺心煩,甚則舌卷卵上縮而終矣。太陰終者,腹脹閉不得息,氣噫善嘔,嘔則逆,逆則面赤,不逆則上下不通,上下不通則面黑皮毛燋而終矣。
日期:2006年12月13日 - 來自[黃帝內(nèi)經(jīng)·靈樞]欄目

經(jīng)脈第十

  雷公問于黃帝曰:禁脈之言,凡刺之理,經(jīng)脈為始,營其所行,制其度量,內(nèi)次五藏,外別六府,愿盡聞其道。黃帝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骨為干,脈為營,筋為剛,肉為墻,皮膚堅而毛發(fā)長,谷入于胃,脈道以通,血氣乃行。雷公曰:愿卒聞經(jīng)脈之始生。黃帝曰:經(jīng)脈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diào)虛實,不可不通。
  肺手太陰之脈,起于中焦,下絡(luò)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下循臑內(nèi),行少陰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內(nèi),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魚,循魚際,出大指之端;其支者,從腕后直出次指內(nèi)廉,出其端。是動則病肺脹滿,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則交兩手而瞀,此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氣喘渴,煩心胸滿,臑臂內(nèi)前廉痛厥,掌中熱。氣盛有余,則肩背痛,風寒汗出中風,小便數(shù)而欠。氣虛則肩背痛寒,少氣不足以息,溺色變。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jīng)取之。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虛者則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大腸手陽明之脈,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兩骨之間,上入兩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顒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會上,下入缺盆,絡(luò)肺下膈,屬大腸;其支者,從缺盆上頸貫頰,入下齒中,還出挾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是動則病齒痛頸腫。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黃口干,鼽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氣有余則當脈所過者熱腫,虛則寒栗不復。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jīng)取之。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虛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胃足陽明之脈,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納(一本作約字)太陽之脈,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挾口環(huán)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后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發(fā)際,至額顱;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luò)脾;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nèi)廉,下挾臍,入氣街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氣街中而合,以下髀關(guān),抵伏兔,下膝臏中,下循脛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內(nèi)間;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別,下入中指外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間,出其端。是動則病灑灑振寒,善呻數(shù)欠,顏黑,病至則惡人與火,聞木聲則惕然而驚,心欲動,獨閉戶塞牖而處,甚則欲上高而歌,棄衣而走,賁響腹脹,是為骭厥。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瘧溫淫汗出,鼽衄口喁唇胗,頸腫喉痹,大腹水腫,膝臏腫痛,循膺、乳、氣街、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氣盛則身以前皆熱,其有余于胃,則消谷善饑,溺色黃。氣不足則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則脹滿。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jīng)取之。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虛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脾足太陰之脈,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內(nèi)側(cè)白肉際,過核骨后,上內(nèi)踝前廉,上踹內(nèi),循脛骨后,交出厥陰之前,上膝股內(nèi)前廉,入腹屬脾絡(luò)胃,上膈,挾咽,連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復從胃別上膈,注心中。是動則病舌本強,食則嘔,胃脘痛,腹脹善噫,得后與氣則快然如衰,身體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體不能動搖,食不下,煩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閉、黃疸,不能臥,強立股膝內(nèi)腫厥,足大指不用。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之,以經(jīng)取之。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虛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心手少陰之脈,起于心中,出屬心系,下膈絡(luò)小腸;其支者,從心系上挾咽,系目系;其直者,復從心系卻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內(nèi)后廉,行太陰心主之后,下肘內(nèi),循臂內(nèi)后廉,抵掌后銳骨之端,入掌內(nèi)后廉;循小指之內(nèi),出其端。是動則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飲,是為臂厥。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黃脅痛,臑臂內(nèi)后廉痛厥,掌中熱痛。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jīng)取之。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虛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小腸手太陽之脈,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側(cè)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內(nèi)側(cè)兩筋之間,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繞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絡(luò)心,循咽下膈,抵胃屬小腸;其支者,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銳眥,卻入耳中;其支者,別頰上抵鼻,至目內(nèi)眥,斜絡(luò)于顴。是動則病嗌痛頷腫,不可以顧,肩似拔,臑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聾目黃頰腫,頸、頷、肩、臑、肘、臂外后廉痛。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jīng)取之。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虛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膀胱足太陽之脈,起于目內(nèi)眥,上額交巔;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其直者,從巔入絡(luò)腦,還出別下項,循肩髆內(nèi),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luò)腎屬膀胱;其支者,從腰中下挾脊貫臀;入腘中;其支者,從骼內(nèi)左右,別下貫胛,挾脊內(nèi),過髀樞,循髀外從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貫踹內(nèi),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側(cè)。是動則病沖頭痛,目似脫,項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結(jié),踹如裂,是為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瘧、狂、癲疾,頭顱項痛,目黃淚出,鼽衄項、背、腰、尻、腘、踹腳皆痛,小指不用。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jīng)取之。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虛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腎足少陰之脈,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內(nèi)踝之后,別入跟中,以上踹內(nèi),出腘內(nèi)廉,上股內(nèi)后廉,貫脊,屬腎絡(luò)膀胱;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其支者,從肺出絡(luò)心,注胸中。是動則病饑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則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如無所見,心如懸,若饑狀,氣不足則善恐,心惕惕如人將捕之,是為骨厥。是主腎所生病者,口熱舌乾,咽腫止氣,嗌干及痛,煩心心痛,黃疸腸澼,脊股內(nèi)后廉痛,痿厥嗜臥,足下熱而痛。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jīng)取之。灸則強食生肉,緩帶披發(fā),大杖重履而步。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虛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心主手厥陰心包絡(luò)之脈,起于胸中,出屬心包絡(luò),下膈,歷絡(luò)三焦;其立者,循胸出脅,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內(nèi),行太陰少陰之間,入肘中,下臂,行兩筋之間,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別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是動則病手心熱,臂肘攣急,腋腫,甚則胸脅支滿,心中憺大動,面赤目黃,喜笑不休。是主脈所生病者,煩心心痛,掌中熱。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jīng)取之。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虛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三焦手少陽之脈,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兩指之間,循手表腕,出臂外兩骨之間,上貫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陽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落心包,下膈,循屬三焦,其支者,從膻中上出缺盆,上項,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頰至;其支者,從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過客主人前,交頰,至目銳眥。是動則病耳聾,渾渾焞焞,嗌腫喉痹。是主氣所生病者,汗出,目銳眥痛,頰痛,耳后、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jīng)取之。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虛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膽足少陽之脈,起于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后,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卻交出手少陽之后,入缺盆;其支者,從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眥后;其支者,別銳眥,下大迎,合于手少陽,抵于,下加頰車,下頸,合缺盆,以下胸中,貫膈絡(luò)肝屬膽,循脅里,出氣街,繞毛際,橫入髀厭中;其直者,從缺盆下腋,循胸過季脅,下合髀厭中,以下循髀陽,出膝外廉,下外輔骨之前,直下抵絕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之間,循大指岐骨內(nèi)出其端,還貫爪甲,出三毛。是動則病口苦,善太息,心脅痛,不能轉(zhuǎn)側(cè),甚則面微有塵,體無膏澤,足外反熱,是為陽厥。是主骨所生病者,頭痛,頜痛,目銳眥痛,缺盆中腫痛,腋下腫,馬刀俠癭,汗出振寒,瘧,胸、脅、肋、髀、膝外至脛絕骨外踝前及諸節(jié)皆痛,小指次指不用。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jīng)取之。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虛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肝足厥陰之脈,起于大指叢毛之際,上循足跗上廉,去內(nèi)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陰之后,上腘內(nèi)廉,循股陰,入毛中,過陰器,抵小腹,挾胃屬肝絡(luò)膽,上貫膈,布脅肋,循喉嚨之后,上入頏顙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于巔;其支者,從目系下頰里,環(huán)唇內(nèi);其支者,復從肝別貫隔,上注肺。是動則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疝,婦人少腹腫,甚則嗌干,面塵脫色。是主肝生病者,胸滿,嘔逆,飧泄,狐疝,遺溺,閉癃。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jīng)取之。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虛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手太陰氣絕則皮毛焦,太陰者行氣溫于皮毛者也,故氣不榮則皮毛焦,皮毛焦則津液去皮節(jié);津液去皮節(jié)者,則爪枯毛折,毛折者則毛先死,丙篤丁死,火勝金也。手少陰氣絕則脈不通,脈不通則血不流;血不流則髦色不澤,故其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壬篤癸死,水勝火也。足太陰氣絕者,則脈不榮肌肉。唇舌者肌肉之本也,脈不榮則肌肉軟;肌肉軟則舌萎人中滿;人中滿則唇反,唇反者肉先死,甲篤乙死,木勝土也。足少陰氣絕則骨枯,少陰者冬脈也,伏行而濡骨髓者也,故骨不濡則肉不能著也,骨肉不相親則肉軟卻,肉軟卻故齒長而垢,發(fā)無澤;發(fā)無澤者骨先死,戊篤己死,土勝水也。足厥陰氣絕則筋絕。厥陰者肝脈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陰氣,而脈絡(luò)于舌本也,故脈弗榮則筋急,筋急則引舌與卵,故唇青舌卷卵縮則筋先死,庚篤辛死,金勝木也。五陰氣俱絕,則目系轉(zhuǎn),轉(zhuǎn)則目運,目運者為志先死,志先死則遠一日半死矣。六陽氣絕,則陰與陽相離,離則腠理發(fā)泄,絕汗乃出,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
  經(jīng)脈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間,深而不見;其常見者,足太陰過于外踝之上,無所隱故也。諸脈之浮而常見者,皆絡(luò)脈也。六經(jīng)絡(luò)手陽明少陽之大絡(luò),起于五指間,上合肘中。飲酒者,衛(wèi)氣先行皮膚,先充絡(luò)脈,絡(luò)脈先盛,故衛(wèi)氣已平,營氣乃滿,而經(jīng)脈大盛。脈之卒然動者,皆邪氣居之,留于本末;不動則熱,不堅則陷且空,不與眾同,是以知其何脈之動也。雷公曰:何以知經(jīng)脈之與絡(luò)脈異也?黃帝曰:經(jīng)脈者常不可見也,其虛實也以氣口知之,脈之見者皆絡(luò)脈也。雷公曰:細子無以明其然也。黃帝曰:諸絡(luò)脈皆不能經(jīng)大節(jié)之間,必行絕道而出入,復合于皮中,其會皆見于外。故諸刺絡(luò)脈者,必刺其結(jié)上,甚血者雖無結(jié),急取之以瀉其邪而出其血,留之發(fā)為痹也。凡診絡(luò)脈,脈色青則寒且痛,赤則有熱。胃中寒,手魚之絡(luò)多青矣;胃中有熱,魚際絡(luò)赤;其暴黑者,留久痹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熱氣也;其青短者,少氣也。凡刺寒熱者,皆多血絡(luò),必間日而一取之,血盡而止,及調(diào)其虛實,其小而短者少氣,甚者瀉之則悶,悶甚則仆,不得言,悶則急坐之也。
  手太陰之別,名曰列缺,起于腕上分間,并太陰之經(jīng)直入掌中,散入于魚際。其病實則手銳掌熱,虛則欠,小便遺數(shù),取之去腕半寸,別走陽明也。手少陰之別,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半,別而上行,循經(jīng)入于心中,系舌本,屬目系。其實則支膈,虛則不能言,取之掌后一寸,別走太陽也。手心主之別,名曰內(nèi)關(guān),去腕二寸,出于兩筋之間,循經(jīng)以上系于心,包絡(luò)心系。實則心痛,虛則為頭強,取之兩筋間也。手太陽之別,名曰支正,上腕五寸,內(nèi)注少陰;其別者,上走肘,絡(luò)肩髃。實則節(jié)弛肘廢;虛則生疣,小者如指痂疥,取之所別也。手陽明之別,名曰偏歷,去腕三寸,別入太陰;其別者,上循臂,乘肩髃,上曲頰偏齒;其別者,入耳,合于宗脈。實則齲聾,虛則齒寒痹隔,取之所別也。手少陽之別,名曰外關(guān),去腕二寸,外臂,注胸中,合心主。病實則肘攣,虛則不收,取之所別也。足太陽之別,名曰飛陽,去踝七寸,別走少陰。實則鼽窒,頭背痛,虛則鼽衄,取之所別也。足少陽之別,名曰光明,去踝五寸,別走厥陰,下絡(luò)足跗。實則厥,虛則痿躄,坐不能起,取之所別也。足陽明之別,名曰豐隆,去踝八寸,別走太陰;其別者,循脛骨外廉,上絡(luò)頭項,合諸經(jīng)之氣,下絡(luò)喉嗌。其病氣逆則喉痹瘁喑,實則狂巔,虛則足不收,脛枯,取之所別也。足太陰之別,名曰公孫,去本節(jié)之后一寸,別走陽明;其別者,入絡(luò)腸胃。厥氣上逆則霍亂,實則腸中切痛,虛則鼓脹,取之所別也。足少陰之別,名曰大鐘,當踝后繞跟,別走太陽;其別者,并經(jīng)上走于心包下,外貫腰脊。其病氣逆則煩悶,實則閉癃,虛則腰痛,取之所別者也。足厥陰之別,名曰蠡溝,去內(nèi)踝五寸,別走少陽;其別者,徑脛上睪,結(jié)于莖。其病氣逆則睪腫卒疝,實則挺長,虛則暴癢,取之所別也。任脈之別,名曰尾翳,下鳩尾,散于腹。實則腹皮痛,虛則癢搔,取之所別也。督脈之別,名曰長強,挾膂上項,散頭上,下當肩胛左右,別走太陽,入貫膂。實則脊強,虛則頭重,高搖之,挾脊之有過者,取之所別也。脾之大絡(luò),名曰大包,出淵腋下三寸,布胸脅,實則身盡痛,虛則百節(jié)盡皆縱,此脈若羅絡(luò)之血者,皆取之脾之大絡(luò)脈也。凡此十五絡(luò)者,實則必見,虛則必下,視之不見,求之上下,入經(jīng)不同,絡(luò)脈異所別也。
日期:2006年12月13日 - 來自[黃帝內(nèi)經(jīng)·靈樞]欄目

禁服第四十八

  雷公問于黃帝曰:細子得受業(yè),通于九針六十篇,旦暮勤服之,近者編絕,久者簡垢,然尚諷涌弗置,未盡解于意矣。《外揣》言渾束為一,未知所謂也。夫大則無外,小則無內(nèi),大小無極,高下無度,束之奈何?士之才力,或有厚薄,智慮褊淺,不能博大深奧,自強于學若細子,細子恐其散于后世,絕于子孫,敢問約之奈何?黃帝曰:善乎哉問也!此先師之所禁坐私傳之也,割臂歃血之盟也,子若欲得之,何不齋乎?雷公再拜起曰:請聞命于是也。乃齋宿三日而請曰:敢問今日正陽,細子愿以受盟。黃帝乃與俱入齋室,割臂歃血。黃帝親祝曰:今日正陽,獻血傳方,有敢背此言者,反受其殃。雷公再拜曰:細子受之。黃帝乃左握其手,右授之書,曰:慎之慎之,吾為子言之。凡刺之理,經(jīng)脈為始,營其所行,知其度量,內(nèi)刺五藏,外刺六府,審察衛(wèi)氣,為百病母,調(diào)其虛實,虛實乃止,瀉其血絡(luò),血盡不殆矣。雷公曰:此皆細子之所以通,未知其所約也。黃帝曰:夫約方者,猶約囊也,囊滿而弗約,則輸泄,方成弗約,則神與弗俱。雷公曰:愿為下材者,勿滿而約之。黃帝曰:未滿而知約之以為工,不可以為天下師。
  雷公曰:愿聞為工。黃帝曰:寸口主中,人迎主外,兩者相應(yīng),俱往俱來,若引繩大小齊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曰平人。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足少陽,一倍而躁,在手少陽。人迎二倍,病在足太陽,二倍而躁,病在手太陽。人迎三倍,病在足陽明,三倍而躁,病在手陽明。盛則為熱,虛則為寒,緊則為痛痹,代則乍甚乍間。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緊痛則取之分肉,代則取血絡(luò)且飲藥,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jīng)取之,名曰經(jīng)刺。人迎四倍者,且大且數(shù),名曰溢陽,溢陽為外格,死不治。必審按其本末,察其寒熱,以驗其藏府之病。
  寸口大于人迎一倍,病在足厥陰,一倍而躁,在手心主。寸口二倍,病在足少陰,二倍而躁;在手少陰。寸口三倍,病在足太陰,三倍而躁,在手太陰。盛則脹滿,寒中、食不化;虛則熱中、出糜、少氣、溺色變,緊則痛痹,代則乍痛乍止。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緊則先刺而后灸之,代則取血絡(luò)而后調(diào)之,陷下則徒灸之,陷下者,脈血結(jié)于中,中有著血,血寒,故宜灸之,不盛不虛,以經(jīng)取之。寸口四倍者,名曰內(nèi)關(guān),內(nèi)關(guān)者,且大且數(shù),死不治。必審察其本末之寒溫,以驗其藏府之病,通其營輸,乃可傳于大數(shù)。大數(shù)曰:盛則徒瀉之,虛則徒補之,緊則灸刺且飲藥,陷下則徒灸之,不盛不虛,以經(jīng)取之。所謂經(jīng)治者,飲藥,亦曰灸刺。脈急則引,脈大以弱,則欲安靜,用力無勞也。
日期:2006年12月13日 - 來自[黃帝內(nèi)經(jīng)·靈樞]欄目

瀕湖脈學-緊

  緊 陽

  緊脈:來往有力。左右彈人手。《素問》如轉(zhuǎn)索無常。仲景。數(shù)如切繩?!睹}經(jīng)》。如紉箄線。丹溪。

  緊乃熱為寒束之脈。故急數(shù)如此。要有神氣?!端貑枴分^之急。

  《脈訣》言。寥寥入尺來。崔氏言:如線。皆非緊狀?;蛞愿【o為弦。沉緊為牢。亦近似耳。

  【體狀詩】

  舉如轉(zhuǎn)索切如繩,脈象因之得緊名,總是寒邪來作寇,內(nèi)為腹痛外身疼。

  【相類詩】

  見弦實

  【主病詩】

  緊為諸痛主于寒,喘欬風癇吐冷痰,浮緊表寒須發(fā)越,緊沉溫散自然安。

  寸緊人迎氣口分,當關(guān)心腹痛沉沉,尺中有緊為陰冷,定是奔豚與疝疼。

  諸緊為寒為痛。人迎緊。盛傷于寒。氣口緊。盛傷于食。尺緊痛居其腹。況乃疾在其腹。

  中惡浮緊,咳嗽沉緊。皆主死。

日期:2006年12月4日 - 來自[瀕湖脈學]欄目
共 2 頁,當前第 1 頁 9 1 2 :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經(jīng)脈——《黃帝內(nèi)經(jīng)·靈樞》第十篇
醫(yī)經(jīng)錄要 (一)《靈樞·經(jīng)脈》篇
黃帝內(nèi)經(jīng)原文(十五)
誦讀經(jīng)典 || 黃帝內(nèi)經(jīng) || 靈樞經(jīng) || 經(jīng)脈第十(疑難字注音版)
13-黃帝內(nèi)經(jīng)靈樞集注卷之五
死不治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