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一個半月,女兒小學兩年級的學習生活就要劃上句號了,女兒是個好學的孩子,雖然不少粗心大意,但還是個優(yōu)秀的學生,沒什么好擔心的。
隨著女兒度過這兩年的小學生活,倒激發(fā)了我這個中國媽媽的好奇心,原來法國小學的教學方式是那么的不同。不知道是否所有法國學校都是如此,但至少女兒就讀的這家私立學校的教育方式就這么獨特。
第一,一年中,女兒的教科書我只見過兩次!
第一次是在開學的時候,根據(jù)老師的要求,我認認真真地把女兒的書都用塑料紙包好,好像就此將我的愛心和期望都包進去了;第二次就是學期結(jié)束時,我得以再次目睹那些已經(jīng)用舊用壞的書和各種文具。平時,教科書都留在學校書桌的抽屜里靜靜過夜。老師從未要求孩子們預習,說是預習會讓孩子們以為都懂了,可能造成上課時不專心聽講。每天的功課基本上就是復習該天新教的內(nèi)容。如果集中精神來做的話,大概15分鐘左右就可完成。不過,我們時常會多花一點時間,因為我們喜歡在做功課時母女倆順便天南地北地聊聊天。
偶爾老師會讓孩子們準備一些隔天上課要用的資料,比如,有一次老師準備向孩子們講述“學校之今昔”,她就要求每個孩子能帶一些他們的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以前上學時的相片或使用過的器具等等。
第二,難道女兒“吃膠水”?
女兒常常要我買膠水,一年總要用上5-6支,起初不知道,總覺得女兒像是在吃膠水。后來才發(fā)現(xiàn),他們的老師教學有自己的方式,每堂課講述的重點,都會歸納在一張紙上,然后讓孩子們貼在一本專門的練習冊上,每天回家的功課,家長就是看這本練習冊上貼的紙,然后根據(jù)老師的要求來復習。也就是說,只要符合總的教學大綱,完成一年中要達到的傳授技能,老師完全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方式和進度來安排課程。
在法國,小學教科書并沒有統(tǒng)一的規(guī)定,有幾家專業(yè)教科教輔出版社,也就是說市場上有好幾種根據(jù)國家教學大綱編寫的可供小學教學使用的書籍,每個學校和老師則根據(jù)他們自己的喜好來選擇教課書。
更有甚者,老師并非按照選定的教科書按部就班地來教學,而是動腦筋,搜集相關(guān)資料,歸納整理,每天影印一份重點內(nèi)容給每個學生,所以每天不同課程的老師都會給學生這么一頁“精華”貼到不同課程的練習冊上,一年下來,自然需要不少膠水,于是我就有了女兒“吃膠水”的感覺。
第三,同窗5載,難上加難。
法國小學是5年制的,但能同窗5載則并不容易。女兒學校同年級一共有3個班級,分別以顏色來區(qū)分:藍色,綠色與粉色。小學一年級結(jié)束時,班主任讓每個小朋友在一張紙上寫下兩個名單,每個名單上可以寫上最多5個小朋友的名字,一個名單是二年級最希望能和哪些小朋友同班,另一個名單自然是相反-最不希望和哪些小朋友同班。到了二年級開學的時候,家長和孩子們一樣的好奇,湊在學校的布告欄前,像發(fā)現(xiàn)新大陸似地看著新班級同學名冊。當然是有高興有失望,但一定沒有徹底的失望,也沒有絕對的滿足,原因很簡單,學校老師和校長共同研究決定的分班名冊遵循著一種特殊的原則,那就是你不會和所有你希望在一起的小朋友同班,但你總有你希望在一起的小朋友和你同班,聽起來似乎有點拗口,可玄妙就在此。學校認為這種年紀的孩子,既要讓他們學習與新人接觸,同時又要讓他們懂得珍視友情,讓孩子們能在一種心理平衡的境況下好好學習。所以你可能在不同年級遇到同一個同學,但5年都是同班的幾率就不那么大了。
班主任老師也是一樣,一年級的班主任只教一年級,二年級的老師只教二年級,以此類推,所以學生一級級往上升,班主任老師則猶如原地踏步,自然班主任老師每年都接新學生,常常會接到以前學生的弟弟妹妹。這樣的好處就在于老師準備的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地重復使用并達到精益求精。對學生來說,也是一個不斷適應不同老師教學和管理方法的機會。
通常老師會連續(xù)好幾年停留在一個年級,如果想要更換年級的話,則是老師和校委會之間的事,根據(jù)老師的意愿,能力和學校的需要來綜合決定。
第三,竟然沒有課程表?
兩年中,我從沒見過曾經(jīng)那么熟悉的課程表!每年開學初,會有兩次家長會,一次是集體家長會,每個家長都被邀請坐到自己孩子的位子上,自然我們都可以打開自己孩子的課桌,欣賞他們的“整理藝術(shù)”,有時不免會有個小驚喜,我就收到過女兒制作的一張小卡片,可愛的圖案加上那句最動聽的“媽媽,我愛你!”家長會上,老師介紹新一年的教學目標,新一年的課程以及老師的要求。
第二次家長會其實是和班主任老師一對一的會談,每個家長在一張預先準備好的表格上選擇適合自己的時間,每個會談的時間只有10分鐘。這10分鐘讓老師和家長互相認識,家長可以簡單介紹一下自己孩子的情況,也可以對老師提一些建議或問一些問題等??傊@是一個溝通了解的機會,對孩子的了解,也是對家長的了解,當然家長對老師也有一個感性的認識。記得女兒一年級時的10分鐘見面會,老師就問起父母的情況,然后提出一些特別的要求,比如作為中國媽媽,老師就提出在中國新年時希望能夠到學校為小朋友介紹中國。
因為沒有預習,因為書本都在學校,所以課程表顯然也沒有了它的必要性。一年級的時候,女兒帶回來的功課都是老師事先打印出來的一張紙條,上面清清楚楚地列出要做的3-4件事,到兩年級時,則改成女兒自己的筆跡了,也就是說老師把要做的功課寫在黑板上,然后由每個學生抄寫到聯(lián)系冊上,然后老師會看一遍是否正確,然后加一個字:閱。家長呢,也必須每天在邊上簽個字,表示孩子的功課完成了。
第四,沒有班干部=人人都是班干部
我曾經(jīng)那么熟悉的小隊長,中隊長,大隊長,課代表,等等,在法國的小學都消失了。女兒的班級沒有班干部,一年級沒有,兩年級也沒有。
法國的小學沒有那么多冠冕堂皇的事,學生的生活主要是兩大部分:學習和課外活動。學習包括常規(guī)的上課,外出參觀以及一些重要節(jié)日的慶?;顒?,比如懺悔星期二(也就是通常以狂歡形式來慶祝的),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復活節(jié)等等,老師會組織學生們游行或制作手工作品等等。而課外活動則是家長根據(jù)自己孩子的喜好來報名,可以是到學校組織安排的課外活動班(通常是由學校選擇各種協(xié)會到學校來開興趣班,比如國際象棋,柔道,舞蹈,繪畫,鋼琴,擊劍,話劇,綜合運動,等等),或者到校外自找的興趣班。
那么是不是班內(nèi)所有的事都由老師來做呢?非也!人人參與,輪流負責是一個最好的體現(xiàn)。我常常聽女兒回來說:“今天我先做完練習,所以由我負責紀律檢查。”原來上課中會有一段作練習的時間,為了保證一個安靜的氛圍,老師就讓先完成的小朋友到臺前監(jiān)督紀律,給說話吵鬧的小朋友畫紅叉;或者“今天輪到我來發(fā)放食堂通行卡。”原來在學校用午餐的學生都有一張通行卡,為了防止遺失,都是統(tǒng)一管理,每天午餐時間時,才有老師指定一小朋友發(fā)放食堂通行卡,并在午餐后回收;或者“今天由我負責鎖門。”因為孩子們的教科書及文具都留在學校,所以放學后,教室的門都是上鎖的,每天老師都會指定不同的小朋友來負責鎖門一事。事情雖小,但責任依樣。我注意到,老師經(jīng)常是讓大家輪流做,每個小朋友都有負責的機會,都有學習做小領(lǐng)導的機會。如果你是一個內(nèi)向靦腆的孩子,如果你的學習成績并不是很優(yōu)秀,但你同樣有學習領(lǐng)導,學習承擔責任的機會。
好吧,今天就到此收筆,不然新浪又要說篇幅太長了,以后繼續(xù)寫來與大家分享。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