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各地會年復(fù)一年地舉辦各種各樣的宗教祭祀(游行)活動。這些活動大多來源于神道和佛教。
神道教簡稱神道,原本是日本的傳統(tǒng)民族宗教,最初以自然崇拜為主,源于薩滿教,屬于泛靈多神信仰(精靈崇拜),視自然界各種動植物為神祇。神道教起初沒有正式的名稱,一直到公元5至8世紀,佛教經(jīng)朝鮮傳入日本,漸漸被日本人接受,為了與佛教分庭抗禮,創(chuàng)造了“神道”一詞來區(qū)分日本固有的神道與外國傳入的佛教。
佛教初傳入日本時,神道教信徒甚為反對。由大陸渡來的有力氏族,例如蘇我氏,支持佛教。日本本土的氏族,物部氏和中臣氏,擁護神道教,反對佛教。佛教僧侶具有大陸先進的知識,天皇因此支持佛教,一時神道教失勢。然至8世紀末,佛教僧的權(quán)力亢進,天皇抑制佛教的勢力,使神道教再度得勢,兩種宗教逐漸互相混合,百姓信仰兩種宗教。于是佛教寺院和神道教的神社,兩者渾然并存。明治初年,興“廢佛毀釋運動”,神道教一度成為國家宗教。明治政府雖承認信教的自由,但要求崇拜神道教成為日本國民的義務(wù),把神道當成統(tǒng)治國民的手段。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日本投降后,在盟軍要求下,日本政府宣布政教分離,裕仁天皇發(fā)布詔書,宣布自己是人不是神,廢除國家神道。日本新的宗教法令雖規(guī)定神道為民間宗教,政府不得資助神社,但神社、神道已成為日本宗教信仰的主流。(來源于百度網(wǎng))
聯(lián)系客服